-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长治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张艳梅 审题人:郭 超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天才与灵感 朱光潜 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什么叫做“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此外还有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例如一个人乘火车在半途跌下,把原来的经验完全忘记,换过姓名在附近镇市上做了几个月的买卖。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发现身边事物都是不认识的,才自疑何以走到这么一个地方。旁人告诉他说他在那里开过几个月的店,他绝对不肯相信。心理学家根据许多类似事实,断定人于意识之外又有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它们完全分裂开来,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便沉下去,潜意识涌现时,便把意识淹没。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所以心理学家有“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溜冰本来是在前一个冬天练习的,今年夏天你虽然是在做旁的事,没有想到溜冰,但是溜冰的筋肉技巧却恰在这个不溜冰的时节暗里培养成功。一切脑的工作也是如此。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在罗马落水的如果不是素习音乐的柏辽兹,跳出水时也决不会随口唱出一曲乐调。他的乐调是费过两年的潜意识酝酿的。 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吴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为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他在下笔之前,先请斐曼舞剑一回给他看,在剑法中得着笔意。王羲之的书法相传是从看鹅掌拨水得来的。法国大雕刻家罗丹也说道:“ 你问我在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深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在雕刻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我在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 从这些实例看,我们可知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拨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推广一点说,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莺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在作品的外表上我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这样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 (选自朱光潜《谈美》) 1.下列对于“灵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完全不靠人力,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 B.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 C.灵感来临时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作者毫无准备,坐享其成。 D.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这种收获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出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意识之外有潜意识,潜意识是指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 B.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一旦他忽然醒过来后,对于病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 C.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所以我们在练字中出现瓶颈时就要学会放弃。 D.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完全分裂开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因为它们的神韵和气魄是相通的,艺术家就应该尽可能精通各门艺术从而获得灵感。 B.“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功夫没有错用的,你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于无形中收到效果。 C.虽然很多发明大半是在无意中得来的,但是从来没有人向来不用功,就能轻而易举地等来灵感,从而获得成功。 D.吴道子赏剑法、王羲之观鹅掌拨水、罗丹看树看云等例子说明,艺术家在潜意识中酝酿的东西,最后往往能在他的本行艺术中表现出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借 脸 曾颖 凤明在茶馆里喝茶,远远看见一个年轻人笑呵呵地向他走来,很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并自作主张地拉张椅子在他对面坐下,和他从天气开始寒暄起来,其亲切微笑着的表情,仿佛是饥饿者面对丰盛的饭菜。 这表情凤明是熟悉的,近年来,常有类似的场面,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一个或几个陌生人向他微笑甚至跑过来和他握手问好,让他既感到惊奇,又觉得惶恐。因为他确信面前那张可掬的笑脸,确实是没见过的,他可不是贵人,记忆也没衰退到见过谁没见过谁都不记得的地步,他惟一的解释便是对方认错了——他可能恰好与某个人缘极好的人长得很像,对方误把他当成别人了。 今天可能也是这种状况。 堂倌给年轻人泡上茶。年轻人用茶杯盖轻刮了几下茶水,把茶叶搅匀,轻吹了一口气,然后浅尝了一口说:我终于找到你了。 凤明说:你可能认错人了吧?我好像不认识你。 年轻人说:是啊,你不认识我,但我早就知道你了。 我?我一个中年下岗工人,又没什么长处,你……怎么知道我? 年轻人笑笑说:反正我知道嘛。 年轻人的笑让凤明有一种心发虚的感觉。他自问自己没做什么亏心事,而且身上和家中也没什么值得让别人惦记的东西。于是很坦然地笑笑说:我有什么值得让人知道的? 年轻人说:不瞒大叔说,我知道您,是因为您长得很像我的一个长辈…… 他死了? 不,不,他挺好!不,不,他现在……他需要您的帮助。 帮助?我能帮他什么? 他……他老人家最近出了点事……不不不,是他老人家最近遇到点事,需要您帮忙。 什么事? 他……他有个女儿在国外读书,最近生病了,他想去看看孩子,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他……他是国家公务人员,出国手续比较繁琐。 国家公务人员?出国怎么会繁琐,应该更方便,简单才是! 他……他不是任了点职吗?现在干部出国,不是那么方便了,而且,他不想让大伙知道他女儿的病,因此,他需要你帮忙。 帮忙?我能帮什么忙? 咱们就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了,请你帮忙,把护照借出来用用,你放心,不白用,一定重重感谢! 护照?我一个下岗工人,哪有那玩意儿? 可以办啊!我们帮你,钱我们出,你只需要借出你这张脸就行了,护照到手,就付你一万元租借费。 一万元? 凤明听了之后,脚趾禁不住抓了一下鞋底。半年来遭遇的各种没来由的热情,终于找到答案。但小伙子的提议,还是让他有些震惊。 他说: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我是认真的,不信我们马上去拍照办手续付定金。 别急别急。我还得想想,至少要知道需要我帮助的人是谁吧? 这个嘛……你放心,不是坏人。 我没说他是不是坏人,我只想知道那个长得像我的人是谁?没准是我认识的亲戚呢! 这话让年轻人很为难,迟疑了半晌,他拿出手机到远处一阵嘀嘀咕咕之后回来,说:好吧,我告诉你,你要帮的是县国土局陈局长,你和他长得很像,只要理理发换件衣服,就一模一样了。现在情况也说明了,你快确定吧,我待会就开车送你去取户口和身份证,今晚就去市里办护照。 凤明说:等等,容我想想。 大叔,你是不是嫌钱少,可以再加点的,一万五,不!两万吧!我想你也是有儿女的人,就帮帮他吧! 凤明说:这事,容我想想,好好想想。 年轻人叹口气,说:好吧,你再想想,这是我的名片,想好尽快打电话给我! 凤明接过名片一看,名片上写着“翔龙房产公司董事长陈翔龙”,这名字好像在电视广告上听到过,据说是本县首富。按平时,凤明要走近他身旁5米都很难。 这天夜里,凤明失眠了,他把白天的奇遇给妻子讲了。妻想了想说:兴许不是看女儿吧? 那是? 出逃!如果是那样,你可就是帮凶。不过也没啥,谁没有受骗上当的时候啊?一个护照, 就当是被偷了,卖两万元,够咱家吃三年了。兴许人家真是去看女儿呢?我听说他老婆女儿都在国外呢! 老婆的话,让他原本就悬着的心拎得更紧了。他眼前闪过2万元人民币、手铐、以及几年前被强拆了的老宅,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 这夜的床板如烧烤架之于鱼一般,令他难受。 天刚亮的时候,他跑出门,找了一部离家很远的公用电话对半梦半醒的陈董事长说:对不起,我不能帮你! 是不是钱的问题?我们再商量! 不,不是!咱这一辈子,穷得只剩这张脸了,我借给你,就没法出门见人了。 …… 两周后,电视上报道,国土局陈局长因贪污和收受贿赂被捕,他是在用假护照登机时被扣下的。 凤明看着屏幕上局长那张垂头丧气的脸,觉得和自己一点都不像!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第二段既承接上文,为年轻人向凤明打招呼提供了合理性,又为后文年轻人向他提出“借脸”的要求作了铺垫。 B.凤明在年轻人提出请他帮忙的要求之后,心理上多次变化,先后经历了疑惑——震惊——矛盾——拒绝的过程。 C.小说中出现的主动握手问好的人和年轻人都从侧面反映出了官商勾结、攫取利益的社会丑恶现象,隐含着深刻的理性批判。 D.小说成功塑造了凤明这一家境贫寒、小心谨慎,虽在利益面前有所动摇但却最终坚守做人原则的形象,让读者看到了社会的光明面。 5.陈局长因贪污受贿受到调查,年轻人为他出逃做准备。请在文中找出三处能表现他们心理的内容,并结合词句进行分析。(5分) 6.分析小说以“借脸”为标题的好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近几年,外卖行业发展迅速,从大学校园到办公室、住宅区,又登上高铁;从正餐到夜宵、下午茶,再到年夜饭,外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要的影响。1月18日起,在”铁路12306”APP上预订高铁外卖时限缩短至开车前一小时。时下,不少餐饮品牌已推出了各色外卖年夜饭套餐。 2017年,外卖平台送的品类大大扩展,除了餐食,还有药品、鲜花、水果等,消费者需要什么还可以使用“代跑腿” 服务。过去,人们订外卖主要集中在午餐和晚餐,2017年夜宵和早餐占比不断扩大。除了时间上的变化,在空间上,一线城市外卖订单量依旧领先,但二三线城市发展势头迅猛。 (摘编自2018年1月3l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近年来,互联网对餐饮业持续渗透、赋能,推动外卖行业高速增长。外卖行业经过井喷式增长之后,步入稳定发展期,消费者对于外卖的选择也开始从价格导向往品牌导向转变。数据显示,2017年超过四分之一的外卖订单来自知名品牌商家。随着众多知名餐饮品牌与外卖平台合作,餐饮品牌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加强,也促使更多非品牌商家开始注重打造品牌、发展优质外卖。 当前,网络餐饮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餐盒的环保问题、派送员的安全与道德问题和入网商家暴露出的后厨问题等食品安全隐患。 2017年12月底,为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好《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国家食药监总局约谈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国内主要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负责人。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相关负责人强调,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开办者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规范入网商家经营活动,配合监管部门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餐饮消费环境,促进“互联网+餐饮”健康发展。 消费者应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对食品安全违法现象和隐患积极监督、投诉举报。监管部门和平台应对违规商家建立分级与黑名单制,严重违规的应永久禁止进入平台。 (摘编自《告别井喷式增长,餐饮外卖注意力转向“高质量”》) 材料三 (来自《2017中国外卖最新报告》) 材料四 2018年1月18日,美团外卖在京举办外卖产业大会,与会嘉宾就分享、共赢等问题展开讨论。中国外卖在以往依托于餐饮业发展的基础上,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新兴产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外卖平台相比,中国的外卖行业发展速度已经居于领先地位。 未来,外卖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 餐饮业的新需求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追求个性化乃至私人定制化的消费,这就为外卖产业创新不断细分提供了新的需求土壤和条件。相关数据显示,“80后”“90后”在4亿人左右,约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而美团外卖的大数据显示,20-35岁的人群贡献了74%的消费额。这意味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在变化,他们对新的品牌和新的品类也更容易接受。 以盒马生鲜和7-11为代表的新零售、零售店业态开始经营餐饮模块,且餐饮模块在前者的经营中占据比重也越来越高。目前,快递餐饮行业整体对这种跨界经营反应却相对迟缓。与外卖配送向同城共享配送转变一致的现象是,鲜花绿植、医疗健康等类目的配送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美团外卖数据显示,2017年平台上生鲜果蔬、鲜花绿植等增长率均超过200%。 行业产业化之后,需要更加规范化,而行业玩家也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据悉,美团外卖将联合诸多餐饮商家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力,并已联合相关机构成立”青山基金”,用于外卖行业对环境保护探究,承担更多杜会责任。 (摘编自《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2018外卖产业化如何布局?》)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外卖行业目前得以迅速发展,与互联网对餐饮业的持续渗透和外卖业为消费者提供的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 B.当外卖行业进入稳步发展期之后,消费者在订外卖时将会更加理性,由先前的关注价格转变为对餐饮品牌、优质外卖的关注。 C.由材料三可知,从2011-2018年的8年间,中国在线订餐市场规模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在线外卖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D.作为一个新兴的充满生机的产业,中国外卖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餐盒是否环保、派送员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去解决。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2017年外卖行业表现出新的特点,如外卖平台配送的品类不限于餐食,订制夜宵和早餐占比不断扩大,二三线城市外卖发展势头迅猛。 B.“互联网+餐饮”的健康发展既需要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开办者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需要相关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 C.2014年对中国在线订餐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增长率变化曲线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增长率均呈逐年上升,在此之后则逐年下降。 D.从用户方面来看,2017年除住宅区等主要消费场景外,酒店、商铺等消费场景也有外卖订单,未来外卖行业可积极探索用户消费场景,扩充用户量,提升订单量。 9.根据材料四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出我国外卖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宋初,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太宗即位,加昉 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十一月,普出镇,昉与琪俱拜平章事。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或谓佖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佖曰:“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 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昉始信之。上由此益重昉。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至道二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薨,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有删改) 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普寻出镇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B.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C.昉与琪俱拜平章事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D.既失所望,又无善辞 若望仆不相师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一组是( ) (3分) ①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②雅厚张洎而薄张佖 ③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 ④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 ⑤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 ⑥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昉本来是后汉朝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B.李昉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同乡武济川对答失常,李昉因此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来又官复原位。 C.李昉在选拔人才时,碰到认为值得任用的人,一定会严厉地拒绝他们,使恩德归于皇上,因为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君主的事。 D.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拜舞时摔倒,几天后去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5分) (2)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14~15题。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 (金)元好问②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①人日:正月初七、古代佳节之一。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金亡后居燕京。与元好问交谊深厚,书信往来频繁。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③草堂:杜甫晚年在成都居浣花草堂,有《人日》诗。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说收到来信,使自己略感宽慰。 B.第二句写清晨揽镜,看到自己胡须花白,感慨华年已逝,复国之志难酬。 C.在明月普照的高楼上畅饮燕市美酒,在梅花绽放的人日里吟诵杜甫的诗篇。 D.随着时间推移,自然景物变化万千,青年男女黛青脂红占尽一时风光。 E.全诗虚实结合,首联实写此时此事,中间两联追忆当年景象,尾联托物言志。 15.本诗尾联“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1)《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2)《长亭送别》的《收尾》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用夸张的手法实体化,表现痛苦深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马河声初学楷书,秀美温润有江南习气,一出道就在行当内声名鹊起。后来又习画,悟性颇高,其所临明清小品,几乎与真迹难解难分。 ②读黑格尔觉得艰深,读海德格尔觉得迷惑,而读些在精神气质和思维结构上与自己吻合的书,就会甘之如饴,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③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④今年春季,该城区的快餐零售额达3.68亿元,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营销策略,中式快餐销售仍然不温不火。 ⑤大数据显示,人口集中居住区域与经济中心严重偏离是导致交通恶化的根本原因,增加公共交通设施、控人控车都只是扬汤止沸。 ⑥虽然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我们仍应铭记他可贵的精神和品格。在传统节日氛围逐渐淡化的严峻形势下,恢复传统“端午味道”仍是任重道远的责任。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自从最长的成都市出城高架桥——神仙树立交群正式开通以来,成都市区再添一条出城道路,车辆从二环路高架就可以直接出城到达剑南大道。 B.农业部与某电商企业在苏州签署了农业电商合作协议,双方实现了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业电子商务、电商扶贫、电商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 C.备受青睐的“天价”学区房可以说是当今教育环境下诞生的“怪胎”,其不仅暴露出家长们“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同时也折射出我国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D.从数据看,过去一年里,我国国产动画电影上映数量与之前持平,而进口动画无论是上映数量还是票房都有大幅度增强。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张玉华送给我一本他写的大作,并在扉页上写道:“李明辉敬存—张玉华惠赠。” B.我上次访谈过您父亲,亲聆先贤对当今影视作品的高论,钦佩不已。 C.日前喜获麟儿,为答谢各位亲朋好友,特设薄宴,欢迎携眷光临。 D.我中学毕业后,得家乡父执辈王明礼引介,赴苏州投拜周小林为师。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① ?专家告诉记者,人工催熟与自然成熟在原理上没有区别,从这个角度讲,两种果蔬从外形上较难区分。相对而言,② 。让果蔬散发出香气的物质是在成熟过程中积累起来的,③ ,比如,自然成熟的西红柿闻着很香,而催熟的西红柿就几乎没有香味。 21.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近日,一张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位家长在聊天中列出了自己及家中多名公职人员的职务信息,甚至将行政级别一一注明,如担任市中级法院执行局处长的丈夫、担任分管教育的区委常委的叔叔、担任纪检监察委员的父亲、担任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科科长的表姐夫等等。最后,这位家长又说:“廖老师,这学期麻烦您多多费心,谢谢!”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1.B (依据第1段“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可知A、C两项说法错误,属于断章取义。D.逻辑混乱。根据第3段“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可知“灵感”并非“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来去而出现”。) 2.C (曲解原意。选项中“放弃”有误,原文第3段是“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 3.A (曲解原意。选项中“尽可能精通各门艺术从而获得灵感”有误,原文最后一段是“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 4.C (主动握手问好的人不能必然说明是官商勾结,只能表现出这些人对手握权力官员阿谀奉承的态度) 5.“我终于找到你了”“终于”二字表现了年轻人找到救命稻草后的如释重负和喜悦。 “他不想让大伙知道他女儿的病”表现了贪官秘密潜逃的心理。 “付你一万元租借费”“你是不是嫌钱少,可以再加点的,一万五,不!两万吧!”。 表现了犯罪分子紧急外逃的急切心理以及拜金思想。 “今晚就去市里办护照”“尽快打电话给我”表现了陈局长等人出逃的迫切心态。 (每点2分,任意三点得满分,其它答案如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6. ①小说的故事情节围绕“借脸”展开。 ②主人公坚决不“借脸”,体现了主人公对人格和尊严的坚守。陈局长“借脸”出逃,则揭示了他们肮脏的灵魂。 ③“借脸”一事,暴露出的是本人犯罪之后想潜逃国外的肮脏想法和年轻人对陈局长的巴结讨好,批判了官场商界的某些丑恶现象揭,示了“做人要有原则底线”这一深刻道理。。 ④题目新颖别致,设置了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点2分,任意3点得满分。) 7.A(多样化服务是外卖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8.C“在此之前增长率均呈逐年上升”分析有误,由中国在线订餐市场规模增长率曲线图可知,2012年的55%就高于2013年的50%。 9. ④餐饮个性化、品类化发展将会越来越显著;②服务对象主要是年轻人。③外卖餐饮零售化和跨界经营将不可避免;④外卖配送的市场需求将呈现多样化,种类更加丰富;⑤外卖行业将在发展自身的同时重视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5点给满分) 10.A 11.D 12.C 13.(1)当时赵普被卢多逊诬陷,多次把他的短处上报皇上。(“为……所、构、数、闻”个1分,句意1分) (2)李昉一直和卢多逊友好,对他毫不怀疑,卢多逊多次向皇上诬陷李昉,有人把这些事告诉李昉,李昉不相信。(“素、善、谮”个1分、“不之信”宾语前置1分,句意1分。) 14.(5 分)BE (B 项“复国之志难酬”错,诗人并无复国的志向;E 项“中间两联追忆当年景象”错,颈联写的是当今世态,不是追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 分,答三项及以上不给分) 15.(6 分)①“涧底”孤松不畏“岁寒”,枝叶如故,象征着身处卑位却傲然孤高的品格;②用孤松自况,表达自己作为金朝遗老隐居不仕的坚贞节操;③用“殷勤留看岁寒枝”表达与友人共勉的情怀,要学习“孤松”品格,在逆境中保持高风亮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 ①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③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7.A①不合语境。“难解难分”指双方相持不下(多指竞争或争吵打斗),难以分出胜负。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②望文生义。“甘之如饴”指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③使用正确。“鳞次栉比”指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④使用正确。“不温不火”指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⑤使用正确。“扬汤止沸”指把锅里烧的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想叫它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⑥语义重复。“任重道远”指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和后面的“责任”重复。 18.C A定语顺序不当,“最长的成都市出城高架桥”应改为“成都市最长的出城高架桥”;B句式杂糅,“实现了……达成合作”,可删去“实现了”,或把“达成”改成“的”; D搭配不当,“数量”和“票房” 不能与“增强” 搭配。 19. D A“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B“先贤”指去世了的贤人;C“麟儿”是对别人家的孩子的美称,不能用来称呼自己的孩子。 20.①如何判断果蔬是否自然成熟(或“如何区分果蔬的成熟方式”) ②两者的香气差异可能最明显 ③短时间催熟达不到这种效果 【解析】①处,以问句的形式总领全段,语段后面的内容主要说的是人工催熟的果蔬与自然成熟的果蔬的区别,所以此处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设问。②处,根据“相对而言”可知,此处与“两种果蔬从外形上较难区分”形成对比,而后面谈的是两种果蔬香味的差异,据此可填写“两者的香气差异可能最明显”之类的句子。③处,上半句说的是香气在自然成熟时的情况,此处承接上半句,应填人工催熟时的情况。 21. 高三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22.参考立意:(1)公权力岂能变成谋私的工具。(2)与其托关系,摆人情,不如悉心教育自己的子女。(3)学校应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其它符合材料含意的观点亦可。) 参考译文: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后汉乾祜年间考取进士,担任秘书郎一职。宰相冯道推荐他,与吕端共同在弘文馆当值,后改任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宋朝初年,李昉加官为中书舍人。开宝三年,主持贡生考试。开宝五年,再次主持贡生考试。李昉主持贡生考试时,他的同乡武济川参加考试,后来上奏应对失常,李昉受连累被降职为太常少卿,随即改饪国子监。第二年五月,再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当时赵普被卢多逊诬陷,多次把他的短处上报皇上。皇上向李昉询问,回答说:“我的职务是掌管文书诏令,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我所知道的。”赵普不久出朝担任节度使,而卢多逊只担任参知政事。太宗即位,加封李昉为户部侍郎,太平兴国年间,改为文明殿学士。当时赵普、宋琪居于相位已久,寻求能够接替他们的人,老臣中没有人能超过李昉的,就任命为参知政事。十一月,赵普出朝为节度使,李昉、宋琪都为平章事。不久,加官监修国史,恢复时政记录先进呈皇帝然后交付有关部门,是从李昉的提议开始的。李昉温和宽厚,不记旧恶,在相位小心谨慎沿袭旧制,没有显赫的政绩。喜好结交宾客,江南平定,归附朝廷的士大夫多与他往来。李昉非常看重张洎而轻视张佖,等得李昉罢相时,张洎撰写制书大力诋毁他,但是张佖初一十五日必定拜访李防。有人对张佖说:“李公待你素来不厚,为什么多次看望他?”张佖说:“我当廷尉时,李公正执掌政权,从未有过一次请求,这就是我看重他的原因。”李昉一直和卢多逊友好,对他毫不怀疑,卢多逊多次向皇上诬陷李昉,有人把这些事告诉李昉,李昉不相信。到他入朝为相时,太宗谈到卢多逊的事,李昉多次为他解释。皇帝说:“卢多逊平常诋毁你一钱不值。”李昉才相信此事。皇上因此更加看重李昉。李昉在中书任职时,有个人请求想提升任用。李昉即使知道这个人可用,必定很严肃地拒绝,然后提拔任用;如果不值得任用,必定和颜悦色地接待他。子弟问这样做的原因,说道:“任用贤能,是国家君主的事;如果接受他们的请求,是用私情做交易,因此严厉地拒绝他们,使恩德归于皇上。若是不能任用的人,既已让他失望,又没有好言语,是带来怨恨的做法。”至道二年,李昉陪同皇帝到南郊祭祀,仪式结束入朝祝贺,在跪拜舞蹈时摔倒在地,台吏搀扶他出去,卧病数日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赠官司徒,谥号文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