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全国)1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全国)10

‎2019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 教案(全国)‎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分类要清——表达技巧题4类型 通法要明——表达技巧题解题“3步骤”‎ 表达技巧指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各种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表达方式 描写 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动静、虚实、抑扬、角度变换、绘声绘色绘形)‎ 抒情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表现手法 比兴、象征、烘托、对比、照应、联想、想象、用典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排比、设问、反问 结构手法 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 表达方式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进行鉴赏。因为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故要特别关注描写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一、描写方式 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方式一般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白描等。‎ ‎(一)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动。动静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互映衬。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以动衬静是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 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雨后池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二)虚实结合 ‎“实”指的是眼前的、现实的景、物、人、事;“虚”指的是不在眼前的景、物、人、事,不是事实,为心中所想,梦中所见。虚和实之间或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或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茶瓶儿 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①。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②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注】 ①《金缕》即《金缕衣》,是一首曲调柔媚的歌曲。②青门:古长安城门名。‎ 请从虚实的角度对全词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上片是虚写。写去年此时在深幽清寂的庭院中,词人遇到了女子,女子在花下浅吟低唱,与海棠花融为一体,美丽非凡。②下片是实写。词人写眼前景物,感叹物是人非,回看通向都城的大道,红英乱落,飞絮满天,像是要追寻着东风远去。③‎ 本词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昔日情人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逝去的叹惋。‎ ‎(三)点面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面结合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虚面上的实点,也可以是动面上的静点。鉴赏点面结合时,应当明确哪些是点,哪些是面。‎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描写了苏堤的暮春之景。‎ ‎(四)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看似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诗人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首诗歌,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借助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岩桂 朱 熹 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 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 木末①难同调,篱边②不并时。‎ 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 ‎【注】 ①木末:指荷花。②篱边:指菊花。‎ 试简要赏析诗中“攀援”“叹息”两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因仰慕,故而“攀援”;“叹息”起于赞美之情,进而渴望与之成为知己。这两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和对崇高人格的追求。‎ ‎(五)正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山间 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香暗写桃花之香,写出了山间暮春的静谧美好,表达了作者的愉悦闲适之情。‎ ‎(六)白描 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实地勾勒出描写对象的情态面貌,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张 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同: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不同: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而张诗后两句采用了白描手法。‎ 二、抒情方式 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抒情是古诗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最后两句是怎样抒情的?请加以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既表现了作者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 ‎(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和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抒发感情,这种抒情方式叫作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和情景交融。‎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渔家傲 朱 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阕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阕借景抒情。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水流花落,春光将尽,惹人愁思,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 ‎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试分析一下这首词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托物言志。词人借不与群芳争春,虽然“成泥”“作尘”而芳香如故的梅花来表达自己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也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 表现手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