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思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思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贵州省思南中学2020——2021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语文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侠,是一种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哥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则《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更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光明日报》2018年1月17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 B. 在韩非子看来,侠是有“禁忌”的,“侠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 C.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他们没有担当只认钱,都算不得“侠”。‎ D. 侠都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而真正的“豪侠”并不聚集于此。‎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 B. 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逐层深入的印象。‎ C. 文章在选择事例进行论证时并不局限于中国武侠小说,还选取了不少人们熟悉的中外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形象。‎ D. 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与“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进行对比论证,揭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中国武侠电影中已经越来越少地体现“侠”的精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它们毫无共同之处。‎ B. 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 C. 作者并不完全认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而是赞同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观点。‎ D.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时代领路人已经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是在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地转化成为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概念或事物;“创新”,是在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发展成为超出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 二是“强基”原则。创新以需求为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要做真正有益于学科发展、人民需求的创造与发明,脱离了实际需求的创新就是毫无应用价值的“屠龙术”。‎ 三是“守恒”原则。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黄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科学研究、继承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创新最需要的是“洹心”,要像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那样抓住研习中医药典籍获得的灵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研究工作,有着百折不挠、深掘精研、不断创造、创新、提升的意志与精神。‎ 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虽然创新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但每一个致力创新的中医人都应明志笃行,以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填补空白,实现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创新 ‎(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一持久战》)‎ 材料二 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 四诊 望、闻、问、切 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 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诊断 常见疾病诊断及证候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 ‎(摘编自《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材料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遣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可见,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4.下列内容不符合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原则的一项是( )(3分)‎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B.“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C.“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D.“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时代领路人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示的总思路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中医药创新应坚持四大原则。‎ B.中医诊断学以四诊、八纲、辨证和诊断为基础,讲究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八纲”对病人进行分析“辨证”,从而做出诊断。‎ C.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 D.国家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5个“非遗代表作”项目的首选项。‎ ‎6.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6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千年丝路归去来 陈晋源 ‎①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地。剔透的天没有任何白云,蓝瓦瓦地将大地罩了个严严实实。地也是尽力地延展,在尽头迫不得已而与天交于一线。这无垠的沙地与戈壁本没有路,一个脚印踏过,来一阵风,便什么也不再留下。‎ ‎②这样的一方天地,一直在沉睡。终于,公元前138年,等来了一位27岁的年轻人。他与和他年纪相仿的君主“一拍即合”,为了击退匈奴,决心打通西域。这位正值盛年的侍从官,从汉武帝刘彻的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再拜君主,一表心系朝廷的忠心,二表定当竭力完成任务的决心。前路漫漫,这位名叫张骞的侍从官,带领着100多名随行人员,转身骑上骏马,向西域进发。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 ‎③马匹走在沙丘上,四周悄无声息。久居长安城,从未见过如此阔大的景致,他惊叹于大自然的壮美。天似穹庐,笼盖四方沙地。人与马被晚霞映得通红,犹如披着一件神圣的袈裟。‎ ‎④张骞用一生丈量出一条蜿蜒的路,这条路将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再大的风也抵挡不住历史的进程,丝绸之路应运而生。长安和罗马,形形色色的人一队又一队,带有中亚的骏马、印度的医药、西亚的金银器……在这贫瘠的地上留下了文明的印记。‎ ‎⑤张骞来过后,这里便设有玉石障,五代是天门关,明代又称嘉峪关。站在关上,天地尽是金黄,城楼的砖与戈壁沙漠连在一起,分不清彼此,仿佛这嘉峪关是大自然一手造就的。古老的风,似从城墙上吹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⑥一阶阶走下千古关隘,觉得这已经被风干的历史,此刻却都活了起来。我能听到,驼铃声、熙攘的人声和着羌笛和胡笳,点缀着这条路,与自然浑为一体。随着人群来到关隘里的一个小楼之前,这座红色木制的关帝庙,与这个土黄色的世界格格不入。敦煌这一带本该是佛教盛行之地,那莫高窟、榆林窟,吸引了一代代工匠前来修葺,也吸引了中外虔诚的信徒来此拜谒。‎ ‎⑦可偏偏,为什么在这丝路之上,出现了这样一座庙?殿内供奉着关公,手持青龙偃月刀,赤面长髯,带着一种与莫高窟瑰丽色调完全不同的美感。这座庙告诉后人,古代在这里戍守边关的人是山西人。因为关帝来自山西运城。‎ ‎⑧运城与嘉峪关,家乡与边邑,1 600多千米,唯有信仰能跨越这段距离。这样的信仰,又在有形的丝绸古路之上架设起一条无形的精神之路。人们虽然殊途,但最终会同归于内心深处的那份安宁。这份安宁,可以抵抗走在大漠中深深的不安感。丝路古道,将急切的军令和温暖的家书,由内地传向边疆或者从边疆传回内地。‎ ‎⑨我开始想象古时戍守边关的人的生活:扎营、练兵、打仗,闲暇时注视着远方若有若无的地平线,那是家乡的方向。“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在那个闭塞的地方,唯一的乐趣可能就是闲暇时去戏台子转一转吧,听听边塞的曲艺,那铿铿的撼动天地的锣鼓声中,或许可以听到秦腔。运城离着陕西很近,所以秦腔也能被认作是乡音了。听到了,心中又不禁翻腾起不尽的乡思。一台戏终了,还可以在戏台周围打听打听各路的讯息,运气好,会收到家人的口信。‎ ‎⑩1516年,这明代的重要隘口被满速儿汗攻破,大西洋上船只的黑烟也渐渐代替了丝路上的驼铃。清朝末年,这座要塞被荒废,众人东迁,官道与民道一同成为了百姓的弃子。一百年后,一把火将那座古物烧成断壁残垣。这段历史画上了句号。中原的史官把卷帙一片片翻过,此处的西风裹着沙,也一层一层将这条昔日繁华的古道淹没。‎ 此后,中原大地一如这沉默的古道一般,强盛不再,自信不再,被列强践踏,被帝国瓜分。‎ 时间转到2017年,我来到此地,又是喧闹的景致了,游客熙攘。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同时复兴和崛起的,还有整个民族。‎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开头用雄浑的笔调描绘出戈壁滩苍茫的景色和恶劣的环境,也从侧面表现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伟大。‎ B.作者游览嘉峪关,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任笔端在现实与想象间来回穿梭,连缀出一幅幅壮丽的关外图景。‎ C.第③段运用比喻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把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事件描绘得庄严又神圣。‎ D.第⑨段中描写了古时戍守边关者孤独单调的生活,极力渲染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有家不能回的哀怨之情。‎ ‎8.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对张骞出使西域一事评价极高,说“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结合全文阐述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郑崇,字子游,本高密大族,世与王家相嫁娶。祖父以资徙平陵。父宾明法令,为御史,事贡公,名公直。崇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相友善。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 久之,上欲封祖母傅太后从弟商,崇谏曰:“孝成皇帝封亲舅五侯,天为赤黄昼昏,日中有黑气。今祖母从昆弟二人已侯。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 ‎。臣闻师曰:‘逆阳者厥极弱,逆阴者厥极凶短折,犯人者有乱亡之患,犯神者有疾夭之祸。’故周公著戒曰:‘惟王不知艰难,唯耽乐是从,时亦罔有克寿。’故衰世之君夭折蚤没,此皆犯阴之害也。臣愿以身命当国咎。”崇因持诏书案起。傅太后大怒曰:“何有为天子乃反为一臣所专制邪!”上遂下诏曰:“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养育,免于襁褓,教导以礼,至于成人,惠泽茂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前追号皇太太后父为崇祖侯,惟念德报未殊,朕甚愧焉。侍中光禄大夫商,皇太太后父同产子,小自保大,恩义最亲。其封商为汝昌侯,为崇祖侯后,更号崇祖侯为汝昌哀侯。”‎ 崇又以董贤贵宠过度谏,由是重得罪。数以职事见责,发疾颈痈,欲乞骸骨,不敢。尚书令赵昌佞谄,素害崇,知其见疏,因奏崇与宗族通,疑有奸,请治。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上怒,下崇狱,穷治,死狱中。‎ ‎(选自《汉书·七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框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 B.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 C.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 D.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B.“擢”,提升官职。古代表官职调动的词还有“拜”“除”“迁”“谪”“黜”等。‎ C.“孤”,古代指幼年父母双亡,也可用于王侯自称。‎ D.“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崇家与当时的望族王家世代通婚,家世显赫。后来,郑崇因与大司马傅喜有同门之谊,被推荐做了官。‎ B.郑崇在做尚书仆射时,经常进谏,以至皇上对他的脚步声都很熟悉,说明开始时皇上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 C.哀帝欲封皇太太后的从弟光禄大夫傅商爵位,郑崇引经据典,据理力争,得罪了傅太后,最终也没有说服皇上。‎ D.尚书令赵昌知道郑崇被皇上疏远,就诬陷他与本族的人相勾结,行为不轨,要求皇上治他的罪。最终郑崇获罪,死在狱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以职事见责,发疾颈痈,欲乞骸骨,不敢。‎ ‎(2)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江梅引①‎ 姜夔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②。漂零客,泪满衣。‎ ‎【注】①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之冬,正值园中腊梅绽放,词人见梅怀念远方的恋人,因作此词;②“歌罢”两句,用《楚辞》淮南小山赋春草之初,“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梅引”词牌名。“引”表示词的音律特点,意义、用法与《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中的“短引”相同。‎ B.“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三句,开篇点明主旨,词人感慨人间离别,又见梅花绽放,引发了他不尽的相思之情。‎ C.“湿红恨墨浅封题”,是说心中充满了离恨,相思的泪水打湿了红笺,冲淡了墨迹,默默将信封好,题字签押,情思低回。‎ D.“宝筝空,无雁飞”两句,写恋人曾弹奏宝筝,而今却无处可闻;那些和泪写成的相思,也因无鸿雁传递而难以排遣。‎ ‎15.本词在抒发感情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行路难(其一)》中,李白写行路既有“________________”的担忧,又有雪满太行山的攀登之难,但他坚信会乘风破浪,最终迎来“________________”的未来。‎ ‎(3)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路程远近不同,所用的时日和所做的准备也不同:“________________”,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而到千里之外去,得“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______________,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玻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___________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经历劫难而不亡,_______________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 B.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C.轰轰烈烈 接踵而至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D.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信心百倍 饱经沧桑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环境污染历来被看作“全球问题”,这不但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国家遭遇的污染非常容易进入另一个国家;而且因为各国的环境缺陷往往形成复合结构,带来综合性环境效应。由此来看,当前国内的灰霾天气,就不能将②____________________,要么单纯归于国内的产业或生活方式,要么单纯归于国家层面的缺乏规划和监管不力。面对灰霾持续不退和PM2.5数值居高不下的现状,迫切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个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 分)‎ ‎2020年7月24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3D虚拟展馆“中国国际云书馆”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云书馆已吸引了来自全世界五大洲24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集团和大型出版机构参与,共展出33个语种的图书约16万种。“云书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理念,通过构建3D虚拟展厅,最大限度还原线下展馆真实场景,是国内首座以海量图书为主体的“云书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先辈们敬粮食若神明,不容丝毫亵渎。粮食有生命,也有灵性,吃饭不只是得口舌之快,还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人们咀嚼粮食也是咀嚼时光。人与粮食同行,有辛苦,有温暖,有感恩,有敬畏……‎ 要求:结合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贵州省思南中学2020——2021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卷答案 语文 ‎【满分:150分】‎ 论述类文本 ‎1.A【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张冠李戴。韩非子的看法是“侠以武犯禁”,而“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是把双刃剑”等是作者的看法;C项,强加因果。聂政、荆轲不能称之为侠,并非没有担当精神,是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是一种工作;D项,曲解文意。原文中“很少存在”与“都存在”在范围上差别大,且侠与“豪侠”在概念上没区别。故选A。‎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2.D【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揭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中国武侠电影中已经越来越少地体现‘侠’的精神”错误。结合全文可知,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侠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尽管文章对“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表达了忧虑,但这是文章内容的一个点,不能以此归纳文章的写作意图。故选D。‎ 3. A【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它们毫无共同之处”错误。不能根据是否有社会身份等特征推知两者“毫无共同之处”,过于武断。并且第一自然段末提到西方的骑士等在中国有“侠缘”可以推至他们之间有共同之处。故选A。‎ 实用类文本 ‎4.D 解析:A.符合“固本”原则;B.“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表达的“惟精惟一”与文中的“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躁者涉猎"内涵一致,符合中医药创新的“守恒”原则;C.符合“出新”原则;D.于文无据。‎ ‎5.C 解析:原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 ‎6.‎ ‎①具有代表性: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竟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 ‎②具有实际贡献: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巨大贡献,现在仍然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③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 文学类文本 7、 D ‎【解析】D项,“极力渲染将士们……有家不能回的哀怨之情”错误,该信息属于无中生有,从文中来看,作者描写古时戍守边关者孤独单调的生活的目的是渲染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突出开辟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 ‎8、答案:①与前文形成对比,前文作者写了丝绸之路的衰落,本段写丝绸之路的复兴;②照应标题,“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照应标题中的“千年丝路”的“去”和“来”;③深化主题,“一带一路”的建设象征着古丝绸之路的复兴,如今中华民族开始崛起,中国已经踏上复兴之路。(每条2分)‎ ‎9、答案:‎ ‎①这句话的内涵是张骞从汉廷转身出使西域,是汉朝击退匈奴,开辟强盛王朝的新纪元的开端②将张骞出使西域比喻为“新纪元的序曲”,形象地揭示了他开辟丝绸之路这一壮举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表达了作者对开辟丝绸之路,促进汉文化与沿途民族文化的碰撞,加强中西方文明交流的赞颂之情。(每条2分)‎ 文言文:‎ ‎10.C; 解析:.结合文本大意,可知“高武侯以三公封”中高武侯作主语,不能与后文断开,排除A、D两项;“复封商”“复”,再次,修饰“封商”,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 ‎11.C; “孤”在古代指幼年丧父。‎ ‎12.A; “郑崇因与大司马傅喜有同门之谊”错,原文是“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 ‎13.(1)(于是)皇帝责备郑崇说:“你的门庭来往相求者很多,如同市场,这样的人怎么能规谏主上?”(得分点:市:市场;禁切:制约,规谏。)‎ ‎(2)(后来)他屡次因公事被责备,引起脖子上的疮病发作,就想请求告老还乡,但是不敢提出来。(得分点:“以”介词,因为;“见”,表被动;“发”,发作;“乞骸骨”,告老还乡的委婉说法。)‎ 参考译文:郑崇,字子游,出身于高密的世家大族。家族世代与王家互相婚嫁。他的祖父携带资产迁徙到平陵。父亲郑宾通晓刑法律令,做过御史,奉事贡公,享有公平、正直的好声誉。郑崇年轻时做郡里的文学史,后来官至丞相大车属。他的弟弟郑立和高武侯傅喜出自同一师门,相互友好。(后来)傅喜做了大司马,推荐郑崇,(于是)哀帝提拔他做了尚书仆射。他几次求见皇帝,直言相谏,皇帝开始还采纳他的意见。每次看到他穿着皮制的鞋,皇帝开玩笑地说:“我能辨出郑尚书的鞋声。”‎ 过了很久,皇帝想加封祖母傅太后的从弟傅商,郑崇进谏说:“孝成皇帝在亲舅中加封了五个侯爵,上天竟因此而昏天暗地如同黄昏一样赤黄无光,正午间黑气弥漫。现在皇祖母的堂兄弟中已有两个侯爵。孔乡侯(因为)是皇后的父亲而封侯;高武侯因为位居三公而封侯,这两位都有封侯的理由。现在没有缘由再加封傅商,这违犯了朝廷制度,也违忤了天意人心,而对傅氏一家来说也不是好事。我听我的老师说过:‘违犯天阳的就会导致极弱,违犯地阴的就会导致凶灾夭折,违背人心的就会有败乱亡国的忧患,违背神明的就会有疾病夭折之祸。’所以周公著书劝诫说:‘君主不知道农业生产的艰难,只知道一味地玩乐享受,必招致夭丧而不能高寿。’因此衰败之世的君主往往夭折早亡,这都是违犯了地阴导致的祸患。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承受国家的责咎。”郑崇因此取走了诏书的原稿。傅太后非常愤怒地说:“哪有做天子的反被一个小臣压制的道理!”皇帝于是下了道诏书说:“我自幼丧父,是皇太太后亲自养育我,才免于夭折在襁褓之中,后又用礼义教导我,直到长大成人,对我的恩德非常大啊。‘想报答恩德,却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啊。’从前追封皇太太后的父亲为崇祖侯,只顾念报恩不突出,我很惭愧。侍中光禄大夫傅商,是皇太太后的从弟,如同同父生的亲弟弟,从小也是皇太太后养育成人的,皇太太后对他恩义最深,也最亲近。可以加封傅商为汝昌侯,做崇祖侯的继承者,把崇祖侯的封号改为汝昌哀侯。”‎ 郑崇又因董贤尊贵、宠爱过度而(向皇上)进谏,由此又一次被皇帝怪罪。(后来)他屡次因公事被责备,引起脖子上的疮病发作,就想请求告老还乡,但是不敢提出来。尚书令赵昌是个谗言小人,一心想害郑崇,知道他被皇帝疏远,就趁势弹劾郑崇,说他和宗族往来密切,怀疑其中有奸情,请求追究。于是皇帝责备郑崇说:“你的门庭来往相求者很多,如同市场,这样的人怎么能规谏主上?”郑崇回答说:“我的门庭如同市场,但我的心境如同水一样清白,请求朝廷加以考察。”皇帝恼怒了,把他收入监狱极力追究,郑崇死于狱中。‎ 古代诗歌 14. A ‎【解析】A项《滕王阁序》中“短引”指序文。故选A。‎ ‎15.①直抒胸臆。“人间离别易多时”“忽相思”“漂零客,泪满衣”等句直接抒发词人的伤感和相思之情;‎ ‎②虚写(想象)。词中写了梦境和回忆的内容。“几度”句,写两人欢会梦境,“今夜”四句,写另一种梦境,悲欢两种梦境相比,进一步抒发别后对情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俊游巷陌”“旧约扁舟”等回忆往昔,表达人事已非、旧约难以实现的悲苦,抒发了深切的思念之情(答“虚实结合”也可);‎ ‎③对比。通过悲欢两种梦境的对比,昔日之欢的回忆和今日孤独的现实对比抒发情感。‎ ‎【解析】上阙通过“人间离别易多时”写因睹梅花而生发的相思之情,结想成梦,直接写出内心的伤感,属于直抒胸臆;“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作者通过两种梦境的对比,美好与伤感,安慰与心伤,鸣内心难以言状的哀愁,原本虚无的梦境,也被他借来诉述对情人铭心刻骨的思念,是一种虚写的手法;下阙通过两种对比的手法凸显两种梦境的不同,写醒后相思,和泪修书,欲寄却无从寄的苦痛情怀。寄托了词人天涯羁旅的飘泊之苦。‎ 名句填空 ‎16、(1)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欲渡黄河冰塞川 直挂云帆济沧海 ‎ ‎(3)适莽苍者 三月聚粮 语言文字运用 17. B ‎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段落的整体意思,然后联系上下文,先找是否有标志,如关联词、修辞等;如果没有,就看其意思。文中括号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乡土文化”,后面省略了主语,根据语意,省略的主语也应是“乡土文化”。排除C、D选项。A项的主语是“乡土文化”,从语言表达简洁的角度考虑,主语和前面分句—样,可承前省略,因此选B项,B项陈述对象和前文也保持一致。故选B 18. B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处说的是传统民俗活动,后面说这些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轰轰烈烈,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不合语境。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合语境,因为传统民俗活动不是新生事物。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适合语境。排除A、C、D三项。第二处修饰“旅游胜地”应为褒义词。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为贬义。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符合语境。接踵而至,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和“旅游胜地”不搭配。心驰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表明还没有去。和后面“成为消费热点”不对应。第三处,从容不迫,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胸有成竹,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信心百倍,非常有信心。此处哪个词在语法和句意上都能通,相对语境,踌躇满志更能表达“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的状态。第四处,经历劫难,经历很多磨难。饱经风雨,形容一个人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或具有丰富的阅历。饱经沧桑,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经历劫难”对应“饱经风雨”最恰当,结构相同,都是动宾结构;内容对应,“劫难”对“风雨”。故选B。‎ ‎ 19. 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要注意搭配不当和成分赘余。A、D项,“保持……文化”搭配不当;C项,“一致”和“共识”语意重复。故选B。‎ ‎20.(示例)①环境污染的影响没有国界 ②污染的成因(原因、责任) ③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整体观念 ‎21. (5 分)2020年7月24日,国内首座3D虚拟“云书馆"上线,吸引24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集团参与,共展出33个语种约16万种图书。(意思对即可)‎ 22. 写作 切题立意:‎ 方向一:敬畏粮食就是对劳动的礼赞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创造了生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劳作让人们明白诚实劳动,真实收获的朴素道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告诉人们天地酬勤的可贵事实,总之“粒粒皆辛苦”所得的粮食让人类繁衍生息。敬畏粮食就是对劳动的礼赞,就是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就是对人类辛勤耕耘的坚守与展望。‎ 方向二:咀嚼粮食就是对时光的敬畏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们在季节更迭中延续着几千年来的耕耘与收获,品尝着个中的艰辛与欣慰,体会其中的智慧与启迪。咀嚼粮食就是品味与之相关的一切念想与盼望。毛泽东曾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曾饱尝过饥饿的苦果,也领略了丰衣足食的甜蜜,在对粮食的咀嚼中更能体会沉甸甸的时光对人类的恩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具有生命和灵性的粮食告诉人类关于时光的秘密:付出,总会有回馈。这是对粮食以及一切生命的讴歌。‎ 方向三:思考粮食就是对生命的观照 在回首与粮食同行的日子里,人们更容易看到往日时光,也更容易体会到天地诚心,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渺小与伟大。渺小是因为天地生万物,我只是其中一员,要靠吃饭活着;伟大是因为渺小的人类用双手和大脑创造生活,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但不管是渺小还是伟大,人类都应该对粮食心怀感恩与敬畏,因为对粮食的感恩与敬畏就是对自身的尊重与珍视,就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反省。思考粮食的价值与意义,实质上就是观照自己的生命,洞察人类生存的秘密。关心粮食和蔬菜,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幸福生活的起点与必需。‎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