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ww.ks5u.com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 审核人:‎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师道尊严”挺立民族信仰 ‎①“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道是中华文明的德性精华,历史上既有像孔子这样“弟子三千,圣贤七十二”的流芳圣贤,又有“程门立雪”、“子贡尊师”之类的千古佳话。“师道尊严”作为尊师重教理念在道德层面的集中表达,不仅是对以教师群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尊重,也是对教育、文化、知识的尊崇,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②“师道尊严”一词出自《礼记·学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的地位极其重要,他们应该是“道”的载体,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教师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教师不讲“师道”,后果不堪设想。正因如此,“师道”必须尊贵、庄严,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们有爱有敬、尊重人性、严谨为学,我们的民族信仰体系才能牢固树立起来。‎ ‎③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徐特立坚持兴办平民教育,毛泽东视他为一生的先生;陶行知穷毕生精力钻研教育理论;民族危难时刻,朱自清、闻一多等诸多学者云集西南联大,为国家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痴心教师”张心芸,“苗乡挑夫教师”周宏军,时代楷模黄大年。他们身上,闪耀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典范,闪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闪耀着“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强国之光。‎ ‎④如今社会格外重视教育,教师更是被寄予沉甸甸的期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传统文化遭到了一定冲击,在一些地方形成了“反传统的传统”,“师道尊严”不再被重视,互联网带来的“知识爆炸”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知识获取渠道,教师职业的“去魅化”导致教师专业权威不断被解构,教师职业声望有所下降。‎ ‎④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对民族信仰的树立至关重要,如何重振“师道尊严”就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严师”内涵丰富,不仅是指严厉的老师,更是有尊严的老师,是值得尊敬的老师,教师知善恶、明是非、能担当、有格局、有境界。‎ ‎⑥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充分尊重教师的教育自主权,减少和弱化行政力量的过度介入,做到制度上松绑,精神上“减压”,为他们的专业发展和精神成长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现实生活中,需将教师从过度的道德绑架上解脱下来,强化对他们的精神关怀,才能重树师道尊严,使教师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而在凝聚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中舞台更广阔、底蕴更深厚、定力更强大。‎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 选出下列句子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  )‎ A. “师道尊严”作为尊师重教理念在道德层面的集中表达,不仅是对教育、文化、知识的尊崇,也是对以教师群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尊重,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B. 互联网带来的“知识爆炸”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知识获取渠道,教师职业的“去魅化”导致教师专业权威不断被解构,教师职业声望有所下降。‎ C. 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对民族信仰的树立至关重要,如何重振“师道尊严”就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 D. 教师知善恶、明是非、能担当、有格局、有境界。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2. 下列关于文章论证结构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点题。以“师道尊严”引起话题,突出强调“师道尊严”的重要性。‎ B. 具体阐释。阐释“师道尊严”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突出强调“师道尊严”对于牢固树立民族信仰体系的必要性。‎ C. 现实性分析。反观当下,社会上存在着“师道尊严”不被重视的现象,意在表明:重振“师道尊严”,刻不容缓。‎ D. 紧迫性分析。重振“师道尊严”,教师要注重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照应题目,呼吁期待。‎ ‎3.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作者看来,老师受到尊重,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学问受到尊重,人们才会敬重学习,认真学习。‎ B. 教师地位极其重要,他们承担的责任重大,因此,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们有爱有敬,尊重人性,严谨为学,我们的民族信仰才能牢固树立起来。‎ C.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让人们有更多的知识获取渠道,教师魅力在消退,专业权威被不断解构,教师这一职业将不再需要。‎ D. 只有教师注重终身学习,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尚,教育部门和学校尊重教师教育的自主权,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A项,递进关系不对,依据第一段,应该是“不仅对以教师群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尊重,也是对教育、文化、知识的尊崇,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B项,文章没有论及“发展演变”。‎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 A项,“在作者看来”错,是《礼记 学记》的观点,第二段说“‘师道尊严’一词出自《礼记•学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B项,因果关系于文无据。‎ C项,“教师这一职业将不再需要”错,第四段“教师职业声望有所下降”。‎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命若琴弦 史铁生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 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老瞎子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这天晚上,在野羊坳说书。书正说到紧要处——“罗成回马再交战,大胆苏烈又兴兵,苏烈大刀如流水,罗成长枪似腾云,好似海中龙吊宝,犹如深山虎争林。又战七日并七夜,罗成清茶无点唇”。老瞎子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听见那小妮子兰秀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却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 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坳,回到小庙里。‎ ‎“明天我就去抓药。你就先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蛇皮剥开了,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小瞎子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他本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千根。”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 ‎……‎ 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不信,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就是一张无字的白纸。‎ 老瞎子的心弦断了,现在发现那目的原来是空的。老瞎子在一个小客店里住了很久,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弹也不唱,一天天迅速地衰老。‎ 直到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直到忽然想起了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他想自己先得振作起来,但是不行,前面明明没有了目标。‎ 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方封进他的琴槽。‎ ‎“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不错,那意思就是说:目的本来没有,老瞎子知道怎么对自己的徒弟说了。可是他又想:能把一切都告诉小瞎子吗?老瞎子又试着振作起来,可还是不行,总摆脱不掉那张无字的白纸……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说是在兰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都明白。‎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 小瞎子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想那么等死。老瞎子懂得那绝不是装出来的悲哀。老瞎子把他拖进一个山洞,他已无力反抗。‎ ‎“我想睁开眼看看,师父,我想睁开眼看看!”‎ ‎“那就弹你的琴弦,”老瞎子说,“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 ‎“您已经看见了吗?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 小瞎子挣扎着起来,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怎么是一千二,师父?”‎ ‎“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象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选编自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有删节)‎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便为整篇小说定下了悲凉的基调,让你感觉到一种直逼心底的生命的沉重与无奈。‎ B. 与老瞎子相比,小瞎子对世界和人生则有更多的憧憬和向往,青春的躁动在血液里奔腾跳跃,让我们感受到了小瞎子的可爱和他的自不量力不切实际。‎ C. 人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目的本来没有。这虚设的目的支撑着他“真正地弹断”那一千根琴弦。“真正地弹断”每一根琴弦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意义。‎ D. 小说结尾再次出现“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这样的描述时,我们看到的是悲凉,是对命运不公的愤慨。‎ E. 琴槽里的纸条,本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可是瞎子师徒却认为是可以医好瞎眼的奇方,还代代相传,流毒深远。‎ ‎5. 结合原文说说小说中的“药方”和“命若琴弦”各有什么含义。‎ ‎6. 结合老瞎子的形象,谈谈你对这篇小说主旨的认识。‎ ‎【答案】4. AC 5. “药方”喻指虚设的目标,希望,有如神和上帝,是生活的依托。“命若琴弦”意为:生命就像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拉紧了”是指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活下去的理由,美好的目的,弹好就够了,即使希望落空但只要活下去就行了。 ‎ ‎6. 文中的老瞎子①努力进取,坚毅顽强;②技艺精湛,疼爱徒弟;③责任心强,传承大爱.本文主旨:我们普通人也会像老瞎子那样遭遇意外的打击或灾难,在重大危机面前我们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美好的愿望或目标,用这个希望和目标激励自己坚强活下去,即使这个目标不能实现,也要给下一代树立希望,让他们继续努力奋斗下去,勇敢坚强地活下去。‎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不切实际”表达有误,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哪怕他身有残疾。‎ D项,“我们看到的是悲凉,是对命运不公的愤慨”,表达错误;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悲凉,而是坚韧的毅力、对生命过程执着的追求和美好的期盼,是强烈的生存动力。‎ E项,“流毒深远”,于文无据。‎ 故选A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含义,要求考生能够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词语的表现力。做题时,首先要通读原文,然后文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药方”在小说中多次提起,它是放在琴槽中的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也是老瞎子的师父放在那里留给老瞎子的希望,同时也是老瞎子再次把它放到琴槽中留给小瞎子的希望,它是一种虚设的目标,是一种既定的希望,是一种生活的寄托,是一种美好的遐想,展现出的是生命的情怀。‎ 老瞎子的师父对老瞎子说,“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文中也说,“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可见,整个小说讲的就是人活着,总得有目标有希望,总得拉响生命的“琴弦”,否则,人就会丧失活下去的勇气,对于盲人是这样,对于正常人更是这样。“命若琴弦”凸显出生命如同琴弦一般,拉紧便能够弹好,弹好了就已经够了,这里展现出的是给自己树立一个活下去的美好信念,突出的是一份美好的目的,人生便是如此,即使希望落空,但只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就可以了。考生结合这些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即可。‎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可以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正面描写去把握,也可以在事件中或与他人的对比衬托中把握。概括小说主题,可以依据小说中人物、题目、情节、关键词句等综合归纳。‎ 老瞎子是一个努力进取、坚毅顽强的人,在他得知自己被一个谎言骗了五十年之后,他终于明白了师父的用心,所以,老瞎子不但要坚强活下去,还要用这个谎言去“骗”小瞎子,这是对小瞎子的爱,也是传承大爱的方式;文中说,“直到忽然想起了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他想自己先得振作起来,但是不行,前面明明没有了目标”,自己生命垂危,还要去拯救徒弟,可见老瞎子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文中还写到,“老瞎子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这说明老瞎子的技艺相当精湛。‎ 文章围绕“谎言”展开,先写老瞎子追逐谎言,去实现这个谎言;后来弹断了一千根琴弦,直到他发现“一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这时他才发现了这是一个谎言,“他明白了,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他明白他师傅对的用意,认同谎言;“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他传承谎言。“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体现出人是大自然中渺小的一部分;从老瞎子的经历中可以懂得:生命的价值在于有所追求,无论是谁、什么命运,都要为希望而奋斗,也就是说生命的意义不在生命的结果,而在生命的过程。‎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日:“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洵将终,以兄太白早亡,子孙未立,妹嫁杜氏,卒未葬,属轼。轼既除丧,即葬姑。后官可荫,推与太白曾孙彭。‎ ‎(《宋史苏轼传》有删节)‎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B.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C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D.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厌久乃信服/‎ ‎8.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比冠:冠,即弱冠,古代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比冠”指到二十岁。‎ B. 殿试:中国古代科举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皇帝主持考试,自唐武则天开始施行。但凡能参加殿试的人都是进士。‎ C. 丁忧:旧指遭到父母丧事,古代朝廷官员在职期间,若父母去世,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丁母忧”即遭遇母亲丧事。‎ D. 翰林:本文指翰林院,英宗将苏轼召入翰林院,意味着要将苏轼列入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因为翰林院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精英,他们的社会地位优越。‎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苏轼十岁时,父亲就游学四方,他由母亲抚养教育,我们从程氏与苏轼的对话中可知,程氏的才能和见识超出一般的妇人。‎ B. 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他写的文章《刑赏忠厚论》得到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认可,欧阳修开始想把他定为进士第一名,后又放在了第二名。‎ C. 英宗做藩王时就听到苏轼名声,治平二年时,想召他进翰林院,但宰相韩琦嫉贤妒能,从中作梗。‎ D. 苏轼父亲苏洵临终时嘱咐苏轼,将苏轼姑母安葬,苏轼为父亲服丧期刚满就立刻完成父亲的遗愿。‎ ‎10.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2)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答案】7. A 8. B 9. C ‎ ‎10. (1)母亲程氏亲自教授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成败得失,往往都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2)现在突然重用他,那么,天下人未必认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 这段话的大意是: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的文章比这个人要逊色一大截啊!”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意思是“我的文章比这个人要逊色一大截”,中间无需断开,排除BC;“久”是表示时间的词语,一般放在句首,“久乃信服”,意思是“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而前面“闻者始哗不厌”是表达人们对欧阳修话语的怀疑,译为“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根据以上分析,正确选项为A。‎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但凡参加殿试的都是进士”有误。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在殿试中被录取了才是进士。‎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项,“宰相韩琦嫉贤妒能,从中作梗”错,宰相只是适时给出合理的建议,并无嫉妒之心,这从后文苏轼的感叹“公可谓爱人以德矣”也可以推断出来。‎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先回归文本,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得分点:授,教授;闻,听到;辄,往往;要,要害。‎ 译文:母亲程氏亲自教授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往往都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第二句得分点:骤,突然;以为然,认为正确;适,恰恰;累,牵累。‎ 译文:现在突然重用他,那么,天下人未必认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往往都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苏轼问母亲:“如果苏轼将来做范滂(东汉人,字盂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      ‎ 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陆贽(唐代贤相之一)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      ‎ 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支离分裂和诡异奇怪的弊病很严重,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弊病。当他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就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但是凭借“《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我的文章比这个人要逊色一大截啊!”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苏轼因母亲去世在家服丧。嘉五年(1060),苏轼调任福昌主簿,欧阳修认为苏轼才能学识都好,把他推荐到秘阁。 ……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 治平二年(1065),苏轼回京任判登闻鼓院。英宗在藩王府时就听到苏轼的名声,打算仿照唐朝成例召他进入翰林院,任命他为知制诰。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是会成大器的,将来自然会被朝廷大用。关键在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人都仰慕信服他,都希望朝廷任用他,到那时重用苏轼,那么人们就不会再有异议。现在突然重用他,那么,天下人未必认为正确,洽洽足以使他受到牵累。”英宗说:“暂且让他任修起居注如何?”韩琦说:“修起居注和知制诰的职位差不多,不可急于任使。不如给苏轼一个接近皇上的馆阁职务,并且请召他来参加考试。”英宗说“:考试是不知道他能不能胜任,像苏轼还有什么不能的呢?”韩琦还是不同意,等到考试二道策论,苏轼再次考入三等,得到直史馆的职务。苏轼听说了韩琦的这番话后,对韩琦说:“韩公可以说是用道德修养来爱护才。”      ‎ 苏洵临终时,因为兄长苏太白早年亡故,子孙还没有自立,妹妹嫁给了杜氏,死后还没有下葬,他把这些事托付给苏轼。苏轼守丧期满后,马上安葬了姑母。后来苏轼的官职可以荫补子孙时,他让给了苏太白的曾孙苏彭。‎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 南柯子 宋 王炎 山冥①云阴重,天寒雨而意浓。数枝幽艳②湿啼红①,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④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⑤,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释:①啼红:花朵上逐渐聚成水珠,像噙着眼泪。③沟塍(chéng):农田的水沟和田埂。③三农:指一年中的三次农忙,春耕、夏耘、秋收。‎ ‎1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开头两句描绘出令人欣喜的雨前征象,浓云密布,山色阴暗,使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也有了寒意,这里的布景设色为降雨作铺垫。‎ B.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写农民见到娇美的花朵被雨水打湿、摧落而心生怜惜。词人劝慰他们,不要留连光景,或闻风而起喟叹,或见落花而感伤,叹不遇、惜流年。‎ C.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两句,以赞美的笔调活画出一幅冒雨耕作图:广大农民不避风雨,不辞劳苦,乘春雨而耕作。‎ D. “民以食为天”,词的最后“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体现出降雨前农民的普遍理:对农民来说,犁透了田,灌足了水,来年有个好收成,才是最要紧的事。‎ ‎12. 有人说“数枝幽艳湿啼红”写花极具特色,试结合词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1. B 12. (1)雾气凝聚的水珠,在花瓣间滚动,闪烁着微弱的光亮,与那含颦娇啼、珠泪莹莹、顾盼生辉的香闺少女何其相似;(2)突出气候特征对花之色彩的影响,形象、贴切;(3)运用拟人手法,勾勒出浓重的水气中花的形态,赋予静态的花以生命的活力,自然引出下面 “莫为惜花”句。‎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B项,“农民见到娇美的花朵被雨水打湿、摧落而心生怜惜”,理解错误;在这首词里,农民是渴盼雨水的,他们更关心的是水足年丰,他们是没有闲情逸致去惜花的;并且“词人劝慰他们……”也是无中生有。‎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一般要回答出诗句蕴含的内容和情感,诗句使用的表现手法,以及诗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数枝幽艳湿啼红”大意是“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象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十分爱怜”。单看这一句似乎是惜春。但是下句却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这就说出诗人不是惜花、惜春,诗歌的最后一句给出了诗人的真正想法,“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是希望雨水充足,来年农民有个好收成,从结构上看,“数枝幽艳湿啼红”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并且,在作者笔下,数枝凝聚水珠、楚楚堪怜的娇花具有人的情态,勾勒出浓重的水气中花的形态,赋予静态的花以生命的活力。‎ ‎【点睛】读一首诗,首先是读作者,包括作者的身份及性格分析;之后是诗歌意向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然后是所抒发情感,通过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之后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然后体会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感情);最后看修辞手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感情)。‎ 译文:    ‎ 彤云密布,山色阴暗,天下着濛濛的细雨。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象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十分爱怜。不要因为风风雨雨摧残着美丽的花朵,而愁怅满怀,作无病呻吟。戴着蓑笠的农民,天天清晨早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耕、春种、秋收,是农民们一年中最辛苦的三个季节。农民们终年辛劳,犁透了田,灌足了水,盼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成!他们是没有闲情逸致去赏花、怜花、惜花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3.补出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 ‎(1)《雨霖铃》上阕中,虚写想象分别后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用落叶和流水来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琵琶女年长色衰之后的际遇。‎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时武器坚利、装备精良,气势如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定风波》一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又充满哲理的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答案】 (1). 念去去 (2). 千里烟波 (3). 暮霭沉沉楚天阔 (4). 无边落木萧萧下 (5). 不尽长江滚滚来 (6). 门前冷落鞍马稀 (7). 老大嫁作商人妇 (8). 金戈铁马 (9). 气吞万里如虎 (10). 料峭春风吹酒醒 (11). 微冷 (12). 山头斜照却相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霭,萧,尽,鞍,作,戈,料峭。‎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5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不是______、闭关锁国,而是要承前启后、______。‎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 )。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______,都来一睹其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旋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的各种文化______,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这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14.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击打着中国传统文化 B. 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C. 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打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D. 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墨守成规 前赴后继 万人一心 祸福相生 B. 抱残守缺 继往开来 万人空巷 相融相生,‎ C. 抱残守缺 前赴后继 万人一心 相融相生 D. 墨守成规 继往开来 万人空巷 祸福相生 ‎16.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它不是一条通商之路,而是一条文化纽带 B. 它不仅是一条文化纽带,而且还是一条通商之路 C. 它不仅是一条通商之路,而且还是一条文化纽带 D. 它不一条文化纽带,而是一条通商之路 ‎【答案】14. D 15. B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句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借助……取得的”结构混乱,应该是“是靠……取得”或者“借助……”;第二处是“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搭配不当,应该改为“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故选D。‎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句子中对应着“中国文化”,强调的应该是“陈旧的”,而没有强调“老规矩”,所以这里应该用“抱残守缺”。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根据文意,“继往开来”符合语境。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使用正确。万人一心:指一万人一条心,众人团结一致。不符合语境。相融相生: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祸福相生:指祸与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根据文意,“相融相生”符合语境。故选B。‎ ‎16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根据史实可知,丝绸之路本来就是古代的通商之路,所以“通商之路”应该在前面。而“文化纽带”作为丝绸之路的又一功能,是在“通商之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通商之路”和“文化纽带”是递进关系,应该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故选C。‎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17.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李教授是我国运动神经元病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曾荣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B. 争霸赛赛前采访:明天我的对手,是上届把我打下冠军宝座的李维,希望明天他能承让。‎ C. 广播稿:明天是我校60周年校庆日,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不开放。‎ D. 借条:“因子女读大学经济困难,现借王永两万元整,明年12月份全部还清。”‎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四点: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另外,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 B项,“希望明天他能承让”说法错误,因为“承让”是比赛之后获胜方谦虚的话。‎ C项,广播是听的,“全不”也可理解为“全部”。‎ D项,借条要写清借款人、借款金额和借还日期,另外“借”有歧义,可理解为“借出”也可理解为“借入”。‎ 故选A。‎ ‎18.逻辑推断题。‎ 老杨问三位工人的年龄,小刘说:“我22岁,比小陈小2岁,比小李大一岁。”‎ 小陈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小李和我相差3岁,小李是25岁。”‎ 小李说:“我比小刘年龄小,小刘23岁,小陈比小刘大3岁。”‎ 三位青年工人爱开玩笑,在他们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假的,请帮助老杨分析出他们三个人的年龄,并写出简短的推理过程。‎ ‎【答案】小刘23岁,小陈25岁,小李22岁。小刘说的第一句话与小李说的第二句话矛盾,根据矛盾律,二者必有一假。如果我们假设小刘说的第一句话是假的,那么小刘“比小陈小2岁,比小李大1岁”这两句话是真的。由此可推出小陈说的第一句,第二句话是真的。“小李是25岁”这句话是假的。小李说的第一,第二句话是真的,“小陈比小刘大3岁”这句话是假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解答逻辑推理问题的一般方法:从某一个条件开始,假设这个条件是正确的,然后结合其他的条件,依次得出所需的判断,如果在推理过程中自始至终未发现自相矛盾现象,那么开始的假设就是成立的;如果中间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那么开始的假设就是不成立的,而与假设相反的结论是正确的。‎ 本题属于复杂的逻辑推理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先进行假设,通过假设,看得出的结论是否与题目相符,如不符,舍去;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小刘说的“我22岁”是确实的话,小李说:“小刘是23岁”就不确实了;小李另外二句应该是真话,“小陈比小刘大3岁”就推出小陈是25岁;那么小刘说的比小陈小2岁即是错的,比小李大1岁是对的,则小李21岁;这样一来,小陈说的三句话中“小李和我差三岁”和“小李25岁”都是假话;与每人只说错一句不符合;因此,小刘不是22岁,他说的另外两句,“比小陈小2岁”与“比小李大1岁”是真话。假设小李说的小刘23岁对的话,则小陈25岁,小李22岁,这样小陈说的小李25岁是错的;小陈比小刘大3岁是错的;然后分别代入,进行验证,答案符合要求;继而得出结论。‎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1935年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原子”一条只占3页,而“爱情”一条却占了11页、1966年的百科全书破坏了这个平衡,它慷慨地给“原子”13页,而“爱情”却只占了1页。‎ 如果我们把“爱情”归类为感情,把“原子”归类为物质,那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情感正被一种物质化的东西越挤越“瘦”。‎ 再要补充的是,情感不仅仅只是爱情,还有亲情、友情和爱心等,物质也不仅仅只是原子,还有金钱、财富等。我们美好的情感正被一种称作金钱、财富的东西挤占得瘦骨嶙峋、弱不禁风。‎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或思考?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思想。‎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和抄袭。‎ ‎【答案】不要让美好无处容身 人们常常怀念过去的好时光,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呢?        ‎ 过去的车马太慢,但思念也因路远而显得更为深长;过去的日子虽苦,但总会搭把手的邻里乡亲特别有人情味;过去的娱乐虽少,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就能陶冶情操。        ‎ 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都成为“过去”了呢?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人们眼中只看到了利益,社会就变成了物质的社会,人情变成了利益的往来,甚至连亲情、爱情也无处容身,更遑论考虑别的问题。        ‎ 打工者追求利益,背井离乡,辛苦劳作。为了生活而奔波是无可非议的。但当他们为了金钱,一年甚至几年才回一次家时,家中老人、孩子的期盼,又该何处容身呢?不知多少次,看见焦心的家长向老师诉说:“我们在外打工很忙,孩子不听话……”唉,总是要等到亲情无处容身,才意识到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        ‎ 商人们追求利益,对外大肆包装广告,对内却并不注重提高产品品质,甚至为了得到更多利益运用不合格原料,更有甚者,甚至在食品中添加有害物质。“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餐馆中“流行”“地沟油”,腌制食品中鲜亮诱人的“亚硝酸盐”……当商家的信誓旦旦再也不被相信时,才来抱怨消费者“敏感多疑”,是否忘了,正是自己过度追求金钱利益的行为,使得人们心灵中的“信任”被挤走?        ‎ 连文化也开始追求利益。作家们不再“十年磨一剑”,反而一年几百万字地拼命写,只为写得多,稿费多,甚至有了“作家富豪榜”。为了钱,各种影视作品质量低劣,演员一集能拿几十万报酬却甚至只负责“出脸”,一切背面动作皆由替身完成,只为了能在同时多拍电视获得更多金钱……当人们抱怨如今“技术越进步,电视越难看”时,身为文化创作圈的人士,是否应该反思,自己追求的“创作”仅仅只是获得金钱吗?        ‎ 太多太多……        ‎ 其实,并非过去的一切都好。但,能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中留给我们的过去,总是经得起考验的“好”。尤其在一切都被物质利益侵吞、腐蚀的当下,自然免不了对“过去的好日子”更为留恋。物质终究会被消磨,不朽的只有精神。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是否也要思考,能留些什么给后来的时光呢?        ‎ 不要让美好无处容身。‎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作文要想准确立意,必须认真研读材料。本材料的主体意思可以概括为:人类美好的情感(爱情、亲情、友情、爱心等)正在被物质(金钱、财富、美色等)碾压,挤占。从“情感不仅仅只是爱情,还有亲情、友情和爱心等,物质也不仅仅只是原子,还有金钱、财富等。”可见,该材料可以扩展到精神与物质上;而“我们美好的情感正被一种称作金钱、财富的东西挤占得瘦骨鳞峋、弱不禁风”则透露出物质固然重要,但情感更重要。由此判断,作文的立意应该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着手,更偏重于对精神的追求,对物质的摈弃。‎ 参考立意:‎ ‎(1)别让物质侵占了所有空间;‎ ‎(2)物质享受转瞬即逝,精神需求才能永久流传;‎ ‎(3)金钱诚可贵,情谊价更高;‎ ‎(4)给情感更多的空间;‎ ‎(5)多一点情感,会让你的人生更丰满;‎ ‎(6)不要让金钱泯灭了爱心。‎ 素材:‎ ‎1.精神和物质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我们怀念五六十年代人的精神风貌,但我们绝不愿回到那个时代的物质生活中去。同样,当我们今天生活在相对物质丰富的年份,人们又是多么想望那份曾经拥有的精神家园!有了物质基础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因为经济充裕了,人们可以求知求学,可以知书达理,可以乐善好施。但物质丰富也容易带来享乐、攀比、仇隙。这种时候非常需要有好的社会环境和精神引导。‎ 依钱学森老人的家世,他尽可以享受锦衣美食的生活,甚至可以在大洋彼岸做着无数人羡慕的科研工作。而他却选择了报效祖国,而且是要冲破各种阻挠、迫害的漫长之旅。当他融入祖国,看到那一代伟人以身作则,亿万人民精神饱满地为新中国建设而忘我奋斗,钱老被中国的领袖和人民的精神感染着。而今,他又感染了我们无数人。‎ ‎2.“电影《牧马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许灵均的父亲在美国是一个亿万富翁,他回国本想让儿子出国继承财产,重新认识“人生的价值”,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当他听到了许灵均讲述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后看到儿子有那么丰富的精神生活,反而羡慕起来,感到自己的物质生活虽然十分优裕,但并不幸福。因此不得不感伤地承认:“在财产上,我是富翁;在感情上我却一贫如洗,准确地说,是个乞丐”。‎ ‎3. 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个富家子弟,一个洋学生,物质可谓丰富也;一个金陵大学毕业,一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资格可谓出类拔萃也。但他——陶行知却在农村晓庄办起了学校,为平民的前途、未来、希望着想。他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把物质与财富贡献出来,把身心贡献出来,把思想贡献出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主张。人们看到了陶行知的伟大之所在——“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为什么他没有躺在物质的枷锁下?为什么他没有仅仅享受物质的奢华?因为境界,因为他理解人生的意义,因为精神可以超出生命的所在。‎ ‎4.“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君子忧道不忧贫”,颜回的安仁乐道展现的是精神的平静和安宁。孔子弟子三千,但最为欣赏的是颜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颜回在生活贫困不堪的情况下,仍能快乐,淡定地一心向道,得到了孔子的称赞,这就是历代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颜回勤奋好学,被尊为“复圣”。我们已经明白,颜回之所以有他的成就,并非他的物质生活有多么丰富,而是因为他的精神生活。倘若他不注重精神修养,流连于物质世界,他不一定比世俗之人有更好的生活。‎ 结构层次:‎ ‎《不要让美好无处容身》用发问的形式,从过去的美好说到它们渐渐成为“过去”,在两者鲜明的对比中,作者提出不要让美好无处容身。文章重点抨击了现代的人们为了物质,为了利益,丢失了曾经的美好,文章从打工者、商人、文化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论证他们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也丢失了宝贵的亲情、信任、精神。文章最后又提到过去,在作者看来,“并非过去的一切都好”,但也同样让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去思考。文章以“不要让美好无处容身”单独成段,结束全文,照应题目,引人深思。‎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做本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