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甘肃省临泽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甘肃省临泽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

‎ 临泽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同。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 ‎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 ‎ 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 ‎(《人民日报》2018年03月14日07版,作者刘焕明,有删改)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背景。 B.“文化全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球化。 ‎ C.通过交流互动输出物质、文化产品是 “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危害性的体现。 ‎ D.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利益。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致的分析。 ‎ B.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者深度思考。 ‎ C.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性危害性。 ‎ D.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这个民族等于失去了灵魂。 ‎ B.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世界的共同尺度。 ‎ C.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反而消融其它文化,那将是灾难性的。 ‎ D.如果我们能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就可以有效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忧伤的质量朱成玉 看《歌手》,李健在评价迪玛希的时候,说了一句“他的忧伤很有质量”,他说迪玛希的眼睛里有光,有不同于他年龄的故事,那里面有深深的忧伤。本来是一句调侃,我却听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 忧伤也可以有质量吗? ‎ 我想是的。多少美妙的诗和歌都弥漫着忧伤的味道,让人痴迷不已。把忧伤变成诗,把忧伤变成歌,这都是有质量的忧伤。 ‎ 而那些沉沦和下坠,都是没有质量的忧伤。 ‎ 有的忧伤是蒙蒙细雨,淋着每一个人,但我们都知道,这雨终究会停,终究会有一架彩虹,横空出世.把你和新生活连接起来。这就是有质量的忧伤。 ‎ 有质量的忧伤,不光带给你美感,更重要的是不能带你坠落到深渊,而应该像一杯茶,虽然弥散着伤感的味道,但绝不沉沦,只是那么静静地与时光对峙,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抚慰? ‎ 人们善饮忧伤,不是为了最后解脱的醉,而是那忧伤里,浮着沁人心脾的茶香,那不是沉沦,而是拯救。 ‎ 我想到川端康成的忧伤,那是不可一世的忧伤,令人心碎到骨子里的忧伤,但因为他最后自尽身亡,所以,我说他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 ‎ 川端康成执着于“美”的追求,自然抒写之哀美、女性抒写之悲美、死亡抒写之幻美,构筑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而最终的殉美而亡,便是对此的最佳诠释。 ‎ 如果我的灵魂能与川端康成相遇,我只想问他那临终的眼里看到了什么,世界的哪一部分在绽放,哪一部分在慢慢熄灭。 ‎ 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那即将关紧眼帘的刹那,永恒的美还在缓缓流淌…… 但也仅此而已。我不会与他太过寒暄,我回转过身,捻了二两质量上好的忧伤,我要带着,去岁月里浅斟低吟。 ‎ 我把忧伤看成一种气质。它可以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可以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可以是永无止境的对美的追寻。 ‎ 阿多尼斯在一首诗中写过: ‎ ‎“但愿我有雪杉的根系,我的脸在忧伤的树皮后面栖息。” ‎ 他看出了一棵树的忧伤,那么,他必然也是忧伤的。只是,这忧伤是绿色的,是有营养的,他和树的灵魂彼此给予着深深的激励。所以,他才可以把忧伤豢养在他“孤独的花园” 里,有节制地生长着。 ‎ 忧伤是诗歌的核,那份忧伤是让人浅尝辄止的,而非陷入和沉沦。可是写诗的人,有多少人把自己埋在自己的罂粟花田里。特拉克儿、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茨维塔耶娃、海子、顾城、戈麦…… ‎ 在诗人的史册上,列着一长串的自杀清单,这是以生命为代价哺养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忧伤,是堕落的忧伤。写了多好的诗又有何益?战胜不了自己的绝望,便不配给别人带来希望。 ‎ 一个朋友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特级教师了,可是有一天,忽然辞了职去一个乡村支教,所有人都不解。她说,因为有一天,她看到了那个乡村的照片,照片上的天空,蓝得让人沉迷;还有那蓝天下孩子的眼睛,那些忧伤的有些绝望的眼神,让她动客。 ‎ 她说她感知了那些忧伤,她要走进那些忧伤里,她要把那些忧伤里绝望的灰都变成渴望的光。 ‎ 她只不过是遵从了自己的心而已。她的拯救,让那一片忧伤变得有了质量。 ‎ 她在给我的信中,特意关照了我忧伤的特质—— ‎ ‎“你看起来那样忧伤,在绚烂的阳光里这多么不合时宜……你可以忧伤,但不能一滑到底……” ‎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文章开篇用李健对迪玛希调侃式的评价,引出所要探究的人生命题,并以“忧伤也可以有质量吗”引发读者的思考。 ‎ B. 川端康成执着于美的追求,用哀美、悲美和幻美构筑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作者对他是非常欣赏的。 ‎ C. 本文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使得语言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同时,综合使用整句和散句,使得文章兼具整齐和错落之美。 ‎ D. 文中引用了特级教师支教的事例,说明了有些“没有质量的忧伤”也可以被改变,并启迪人们,不要沉沦于个人的忧伤。 ‎ 5. 结合全文,概括“有质量的忧伤”的特点。(5分) ‎ 6. 请分析画线句“但愿我有雪杉的根系,我的脸在忧伤的树皮后面栖息”的含义及作用。(6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 材料一: ‎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新焦点,是信息产业高速增长的新引擎,将引发各领域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以数据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主要驱动力的新型经济形态正在蓬勃发展。 ‎ 我国主要的大数据交易平台分布在中西部和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是国内最早规划并实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地区。中西部地区生态气候条件好,以及稳定的地质条件为信息网络设备提供了较高的“安全系数”。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高地,科技水平高,市场潜力大,为大数据交易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 大数据时代,企业的云计算使用需求显著增多。但在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之下,数据的开放和共享却远远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无法满足数据交易的需求。这主要体现在,拥有大量数据的主体,如政府、互联网、企业运营商以及科研机构等,缺乏进一步开放共享数据的理念。 ‎ 数据交易平台的定位深刻影响着数据交易的发展,而确定交易平台的市场定位是关键之举。目前我国大数据交易平台定位不明确,大数据交易要更好地发展,离不开交易平台自身的完善。我国大数据交易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目前还没有任何机构制定跨区域、跨行业的大数据交易标准,各大数据交易平台的交易规则也存在差异。我国的数据交易规则有适用范围小等缺陷,并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的大数据交易平台进行推广的条件。 ‎ 大数据专业人才匮乏是阻碍大数据交易市场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大数据作为朝阳产业,其价值则需要由专业的大数椐人才经数据挖掘、统筹而获得。因而,应用数学、统计学等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相关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成为大数据人才市场热门。 ‎ ‎(摘编自齐爱民、胡丽《大数据交易t产业创新与政策回应——中国大数据交易合规性 调查报告》) ‎ ‎ ‎ 材料二 ‎: ‎ ‎ ‎ ‎ (数据来源:易观国际数据) ‎ 材料三: ‎ 据媒体报道,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大数据系列推进政策将密集出台,国家将从政策层面为今年大数据产业的快速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坏境。相关业内人士预计,我国大数据产业将从起步阶段步入黄金期,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 ‎ 正在着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庆市,2018年新年伊始,便在大数据领域“大动作” 不断,频频布局。1月21日上午,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北园正式成立,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产业共计34个项目入驻,总投资达183亿元。1月22日,重庆市荣昌区政府与九次方大数据、阿里巴巴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在荣昌构建国家生猪大数椐中心,助力荣昌区生猪产业转型创新。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农业单品产业链大数据中心。 ‎ ‎2月5日,城市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在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将成为以时空信息融合城市大数据的综合性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构建城市大数据联盟,引领大数据行业的发展。 ‎ ‎1月26日,重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大数据产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5年,重庆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化应用“三位一体”发展格局。该市经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共有大数据产业企业约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北约900家。2017 年,该市大数据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3500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 ‎ ‎(摘编自《重庆大数据战略再添“大动作”》) ‎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作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新焦点和信息产业増长的新引擎,大数据发展前景广阔,将对社会各领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 B.与过去一般意义上的数据不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还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 C.由材料二可知,全球大数据产业发展整体形势良好,2015年全球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万亿美元大关。 ‎ D.伴随着2018年大数据推进政策的出台,我国大数据产业可能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数据资源有望位居世界第一。 ‎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虽不如东部地区,但在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起步较早及具有地理区位优势,使其和东部一道成为我国主要的大数据交易平台聚集地。 ‎ B.由材料二可知,2011—2016年6年间我国大数据交易市场规模和增速均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16年市场规模和增速均达到最高。 ‎ C.从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成立、荣昌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的建立,到城市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成立,重庆的大数据产业在2018年年初发展迅猛。 ‎ D.重庆的大数据产业面临较好的形势,不但企业数量多,产业效益好,而且政府将大数据产业提到空前高度,必将有力推动大数据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 ‎9.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我国大数据交易面临的困境有哪些。(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杜杞,字伟长。父镐,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县。强敏有才。闽俗,老而生子辄不举。‎ 杞使五保相察,犯者得重罪。累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横州。时安化蛮寇边,杀知宜州王世宁,出兵讨之。杞言:“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愿择文臣识权变练达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边事。”改通判真州,徙知解州。盗起京西,掠商、邓、均、房,焚光化军,署.其旧职, 兼京西转运、按察使。居数月,贼平。 ‎ 会广西区希范诱白崖山蛮蒙赶反,有众数千,袭破环州、带溪普义镇宁砦,岭外骚然。‎ 擢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次宜州,蛮无至者。杞得州校,出狱囚,脱其械,使入洞说贼,不听。乃勒兵攻破白崖、黄坭、九居山砦及五峒,焚毁积聚,斩首百余级,复环州。贼散走,希范走荔波洞,杞遣使诱之,赶来降。杞谓将佐曰:“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乃击牛马,为曼陀罗酒,大会环州,伏兵发,诛七十余人。后三日,又得希范,醢之以遗诸蛮,因老病而释者,才百余人。御史梅挚劾杞杀降失信,诏戒谕之,为两浙转运使。明年,徙河北,拜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右.安抚使、知庆州。杞上言:“杀降者臣也,得罪不敢辞。将吏劳未录,臣未敢受命。”因为行赏。蕃酋率众千余内附,夏.人以兵索酋而劫边户,掠马牛,有诏责杞。杞言:“彼违誓举兵,酋不可与。”因移檄夏人,不偿所掠,则酋不可得,既而兵亦罢去。 ‎ 杞性强记,博览书传,通阴阳数术之学,自言吾年四十六死矣。一日据厕,见希范与赶在前诉冤,叱曰:“尔狂僭叛命,法当诛,尚敢诉邪!”未几卒。 ‎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 B.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 C.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 D.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 ‎11. 下列对原文加点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荫补,也称奏荫、补荫、恩荫等,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的权利。 ‎ B. ‎“署”表示暂代官职,在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摄、权等。 ‎ C. 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官位前加“右”比加“左”的地位高。 ‎ D. 夏,宋朝的藩属党项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杜杞聪敏有才,长于地方治理。担任建阳知县时,针对当地的不良风俗,他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并规定若再发生便处以重罪。 ‎ B. 杜杞足智多谋,战功赫赫。他先后镇压多地叛乱,善于与西夏周旋。围剿区希范、蒙赶时,先劝降,后进攻,最终迫使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其杀害。 ‎ C. 杜杞性格倔强,敢于坚持原则。蕃人首领率众降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坚持原则,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 ‎ D. 杜杞博闻强识,通晓阴阳术数。他能算出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一天上厕所时,见被他残杀的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严词斥责,不久去世。 ‎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 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 ‎ (2) 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4—15题。 ‎ 枕上作陆游 ‎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②。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 注:①孟博,即东汉人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步而有童子之色”。 ‎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首联写诗人夜不成寐,听到城楼上的更漏已经报过三更,照应了题目“枕上作”。 ‎ A. 第二联从听觉角度描写穴鼠出行和犬踏枯叶的声音,直接表现了诗人静夜不寐的情景。 ‎ B. 第三联将“壮日”和“残年”相对,几十年的光阴跨度暗含了诗人经历与心理的变化。 ‎ C. 尾联表现了诗人的超脱,和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异曲同工。 ‎ D. 全诗从幽寂的环境写起,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又由此生发出深沉激烈的情感。 ‎ ‎15. 陆游在另一首《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中有“残灯无焰穴鼠出,槁叶有声村犬行。八十将军能灭虏,白头吾欲事功名”的诗句,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 分,5 分) ‎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手法描绘箫声这一音乐形象的两句是 ‎“ , 。” ‎ (2) 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两句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从而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 ‎ (3) 白居易《琵琶行》中为琵琶女的出场设伏,也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 应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①今天,我们依然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要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我。 ‎ ‎②热播电影《红海行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部队还是要苦练,要随时准备打仗,枕.戈待旦...,不是靠唱歌就能唱出来的。 ‎ ‎③已故物理学家霍金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他的科学巨作《时 间简史》的出版,使得四海鼎沸....。 ‎ ‎④小李下定决心,要取得好名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却依然不是很理想,但与以前相比已经不可相提并论....了。 ‎ ‎⑤中国古典诗词始终萦绕在我的耳畔,它优美的意境,深厚的禅意,沁人心脾....的句子,能够开启心智,给人以美的享受。 ‎ ‎⑥博览会上科技成果集体亮相,这既是新中国科技数十年积累的厚积薄发....的结晶,也是科技工作者不断创新的必然。 ‎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 ①⑤⑥ ‎ ‎18.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 B.许多人都知道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拨打报警电话110,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否利用微信报警呢?日前山东警方已把这一设想变成了现实。 ‎ C.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卢铀团队成功将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植入人体中,中国成为首个世界上拥有该技术的国家。 ‎ D.近日,一则“语文考卷植入商业广告”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疯狂流传,引起了广大公众以及家长与媒体的强烈关注与质疑。 ‎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 A.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矛盾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说:“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 B.王明播放一则广播稿:“接教务处通知,明天上午8点,省教育厅领导将来我校做年终检查工作;下午所有班级全不上课,大家要保持好校园卫生。” ‎ C.小赵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 D.中央美院的小陈参观完两位学长的《寒梅图》画展后,觉得各有千秋,难分高下,于是感慨道“真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啊!”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实现新高考改革的上海,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仅占总数的30%;浙江的近30万考生中,选考物理的也只有8万人。 (1) 对学生来说, “物理太难”使得作业量大幅增加, (2) ,可谓“性价比太低”。在不少家长看来,高中物理中的牛顿力学、电磁学等知识太过高深,不从事科学研究的孩子们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常识也就绰绰有余。对学校而言, (3) , 因此一些优质教育资源欠缺的学校倾向让学生放弃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带头学科的物理却遭冷遇,这让很多物理学界人士“心寒”。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 最近,由于“博物馆”一词成为热搜,兴起了一股“文物热”。许多年轻人将参观博物馆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带动了博物馆衍生产业的发展,多数博物馆必将实现盈利, 我国迎来了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春天。 ‎ ‎①“博物馆”一词成为热搜并非兴起“文物热”的原因。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一场暴风雨突然袭来,有的人从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雨伞,顶着风雨前行。有的人不惧风雨,匆匆赶路。有的人站在屋檐下,等着风雨停歇。有的人虽没带伞,却依然在风雨中漫步。 ‎ 面对这一生活场景,你更认同哪一种处事态度?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 ‎ ‎ ‎ ‎ ‎ ‎ ‎ ‎ ‎ ‎ ‎ ‎ ‎ ‎ ‎ 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 1. C(A 项曲解文意,原文中“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全球化”是观点持有者的看法,而非现实背景,并且原文首句强调的是“交流互动”“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而非推动政治文化全球化;B项忽略修饰,原文是“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D 项混淆关系,原文是“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 2. B 文章并未运用对比论证。 ‎ 3. D论述片面,从最后一段中可知。 ‎ 4. B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概括,有语句的品味,有结构作用的分析。考生应先明确考查的角度,然后有针对性的分析。B项,“作者对他是非常欣赏的”错误。第九段说“川端康成执着于‘美’的追求,自然抒写之哀美、女性抒写之悲美、死亡抒写之幻美,构筑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由此可知,选项中“川端康成执着于美的追求,用哀美、悲美和幻美构筑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这一内容是正确的;第八段说“……但因为他最后自尽身亡,所以,我说他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第十段说“如果我的灵魂能与川端康成相遇,我只想问他那临终的眼里看到了什么,世界的哪一部分在绽放,哪一部分在慢慢熄灭”,从这些内容可知,作者对川端康成存在质疑,并非是“非常欣赏”,他认为川端康成的忧伤“没有质量”,会让人“沉沦和下坠”。‎ A项,考查段落的作用,C项,考查文章的语言,D项,考查材料的安排以及文章的主旨,这三项的分析正确。 ‎ 5. ‎①予人美感但不让人沉沦绝望的忧伤 ‎ ‎②富于气质的忧伤:或悲天悯人,或敬畏生命,或不断寻美 ‎ ‎③有疗救作用的忧伤:富于营养,给人(自己,他人)希望 ‎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概括‘有质量的忧伤’的特点”,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首先要到文中圈出与“有质量的忧伤”相关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第四段“而那些沉沦和下坠,都是没有质量的忧伤”,第六段“有质量的忧伤,不光带给你美感,更重要的是不能带你坠落到深渊”,可见有质量的忧伤给人美感,但不会让人沉沦下坠绝望;第十三段“我把忧伤看成一种气质。它可以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可以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可以是永无止境的对美的追寻”,可见有质量的忧伤是富于气质的,可能是悲天悯人,可能是敬畏生命,也可能是对美永无止境地追寻;如“这忧伤是绿色的,是有营养的,他和树的灵魂彼此给予着深深的激励。所以,他才可以把忧伤豢养在他“孤独的花园”里,有节制地生长着……她的拯救,让那一片忧伤变得有了质量……她要走进那些忧伤里,她要把那些忧伤里绝望的灰都变成渴望的光”,可见有质量的忧伤具有疗救的作用,它富于营养,给自己、给他人以希望。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 1. 含义(1)生命的基础是深厚的,可以给生命以滋养(2)阿多尼斯和树的灵魂相通,彼此激励 ‎ ‎(3)他的忧伤是有节制的,有质量的 ‎ 作用(1)承上启下,与上文川端康成和下文众多自杀的诗人的忧伤形成对比(2)说明阿多尼斯的忧伤有质量,突出主题 ‎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画线句‘但愿我有雪杉的根系,我的脸在忧伤的树皮后面栖息’的含义及作用”,本题既考查句子的含义,也考查句子的作用。理解句子含义,可以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结合文章的语境和句子的特色去品味。“但愿我有雪杉的根系,我的脸在忧伤的树皮后面栖息”,“根系”是指生命的基础,“雪杉”指生命,生命的基础深厚,可以给生命以滋养;“我的脸”指的是人的思想和灵魂,“在树皮后栖息”是说阿多尼斯的思想与树的灵魂是相通的。把握了关键词的意思之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如后文说到“他看出了一棵树的忧伤,那么,他必然也是忧伤的。只是,这忧伤是绿色的,是有营养的,他和树的灵魂彼此给予着深深的激励。所以,他才可以把忧伤豢养在他‘孤独的花园’里,有节制地生长着”,这就说明他的忧伤是有节制的,是有质量的忧伤。第二个问题,句子的作用题,这是阿多尼斯的话,他的话中体现出的是有质量的忧伤,这与上文川端康成以及下文众多因忧伤而自杀的诗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结构上来看,这句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比如本题设题的句子在文章的中间,故可以从承上启下的角度分析。 ‎ ‎7. B ‎ 解析:“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偷换概念.应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 ‎ ‎8. B ‎ 解析:由材料二可知.2013年增速小于2012年, ‎ ‎9.①数据的开放和共享跟不上大数据时代的需求,各类数据主体缺乏共享理念②大数据交易平台定位不精确,交易平台自身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③大数据交易缺乏统一标准. 各大数据交易平台的交易规则也存在差异和缺陷,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交易推广和实施。④缺乏应用数学、统计学等专业人才和相关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 ‎10. C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本句,根据名词“岭南”“城郭甲兵”“牧守”“邕、钦、廉三郡”“咽喉”“地 势”“兵”“邕”“广源”“交阯”, “内”“外”对应,再结合句意:岭南各州,没有城郭甲兵的防备,长官也没有才干。横州是邕、钦、廉三州咽喉,地势险阻,可驻兵以为后援。邕管对内控制广源,对外控制交阯。句子可以断开为: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故选C。 ‎ ‎11. C ‎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关于左、右尊卑和左、右官位的高低的表述绝对化,不同时期,左、右的地位有变化。 ‎ ‎12. B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项,“最终迫使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其杀害”错,蒙赶是被诱降的,但区希范是被抓获的。故选B。 ‎ ‎13. (1)行旅驻扎在真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 ‎ ‎(2)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 ‎(使他们被感化),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次,驻扎;急递:紧急递送;谕:告诉;听:允许、准许。(2)句中:穷蹙:窘迫、困厄;制:制服;不能怀:不能使之降顺或者使他们被感化;数,多次,屡次。 ‎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 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 参考译文: ‎ 杜杞字伟长。父亲杜镐,杜杞靠父恩荫补任将作监主簿,任建阳知县。聪敏有才能。闽地风俗,老年生子就不抚养。杜杞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有再发生类似情况者处重罪。多次升职为尚书虞部员外郎、横州知州。当时安化蛮人侵犯边境,杀掉宜州知州王世宁,朝廷派兵讨伐。杜杞上奏:“岭南各州,没有城郭甲兵的防备,长官也没有才干。横州是邕、钦、廉三州咽喉,地势险阻,可驻兵以为后援。邕管对内控制广源,对外控制交阯。‎ 希望挑选机智权变而又熟悉岭外事务的文臣,担任长官,负责边境事务。”改任通判真州,调任解州知州。京西出现强盗,抢掠商、邓、均、房等地,焚烧光化军,朝廷任命他为京西转运、按察使。任职数月,盗贼被平定。 ‎ 恰逢广西区希范引诱白崖山蛮蒙赶反叛,有数千人,攻进环州、带溪普义镇宁三寨,岭外骚动。提升杜杞为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旅到达真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入驻宜州,蛮人没有一个前来投诚的。杜杞找到州中军官,放出狱中囚犯,去掉他们身上的刑具,派他们到洞中去劝说贼人,贼人仍不肯听从。于是率兵攻进白崖、黄坭、九居山寨及五峒,焚毁了囤积的物资,斩首一百多级,收复环州。贼人四散逃走,区希范逃往荔波洞,杜杞派人诱降,蒙赶前来投降。杜杞对将佐说:“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于是杀牛马,酿曼陀罗酒,在环州大聚会,伏兵发动,诛杀七十多人。三日后,又捕获区希范,乱刀剁死后送给诸部蛮人,因老有病而被释放的,才一百多人。御史梅挚弹劾杜杞杀害降兵不守信用,朝廷诏令他引以为戒,担任两浙转运使。第二年,调任河北,担任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庆州知州。杜杞上奏说:“杀掉降兵的是我,犯了过错不敢推诿。将吏们有功劳却没有登录,我不能接受任命。”朝廷因此而进行赏赐。蕃人首领率领一千多人投奔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夺取牛马,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说:“他们违背盟约发动战争,‎ 酋长不能交给他们。”就用文书通知夏人,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不久夏兵也就撤走。 ‎ 杜杞记忆力强,博览群书,通晓阴阳数术,自己说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了。一天在厕所,见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斥责道:“你们狂妄僭越,背叛王命,依法当杀,还敢诉冤!”不久去世。 ‎ ‎14.BD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考查诗句的作用,B项考查手法,CDE 项考查内容,其中B项,写声音是侧面、间接表现诗人静夜不寐;D项,尾联貌似表现诗人超脱,实则是愤激之词。 ‎ ‎15. 《冬夜》诗表达了诗人晚年不忘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枕上作》表现了多年来情感的变化:壮年像孟博一样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报国;然而由于备受打击,报国无望,(所以晚年希望修道成仙,远离尘世;但成仙之事渺远)诗人想泛舟江湖,与淸风明月为伴,看似超脱,实则是壮志不得实现的愤激、无奈。 ‎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由“八十将军能灭虏,白头吾欲事功名” 《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可看出是“晚年不忘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而通过“壮日自期”“残年但欲”“短楫弃家去”“松江看月明”可见《枕上作》抒发的是“壮年像孟博一样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报国”“晚年希望修道成仙,远离尘世而不得的愤激、无奈”。 ‎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查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 ‎16(1)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 ‎(3) 骈死于槽枥之间 ‎ 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箫声”“水石相激,山谷轰鸣”“千里马的结局”,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壑”“嫠”“豗”“砯”“枥”的写法。 ‎ ‎17.C ‎ 解析: 气泄针芒:针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气泄掉。做人做事都要在祸患出现的时候着手处理,防患于未然。 枕戈待旦:指时刻警惕,准备作战,连睡觉时也不放松戒备,随时准备着杀敌。形容杀敌报国心切。 四海鼎沸:形容天下大乱。此句不合语境。 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文中比较的却是同一对象“他的成绩”,使用错误。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香味让人感到适宜。 厚积薄发: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与句子中”积累”重复。 ‎ ‎18.B 19.C ‎ ‎20. ①物理遇冷背后有多方面原因 ②还不一定能取得高分 ‎ ‎ ③物理学科非常依赖教学资源 ‎ 解析:6分,每处2分,意思相近即可。第①句是过渡,由前面的报道转向后面的原因分析,结合前文后文,此句应总结上文“物理选考的冷遇”,同时引出下文“对原因的分析”;第②句前面“物理太难”、“作业量大幅增加”与后面的“性价比太低”都是在分析学生不选择物理的原因,“性价比太低”,就是收益小,也就是“分数可能不高”,因此填写“还不一定能取得高分”;第③句是从学校角度分析原因,从后面的“因此”可以看出前后句的逻辑关系,“一些优质教育资源欠缺的学校倾向让学生放弃物理”,前面就应该写物理学科和教学资源的关系。 ‎ ‎21、②博物馆衍生产业的发展未必能让多数博物馆实现盈利。 ‎ ‎③博物馆衍生产业的发展不能代表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 ‎22.(60分) ‎ 参照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 写作提示: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叙事类的材料作文。按照任务要求,学生可以任意赞同一个人的处事方法:第一个,人只有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可以不惧困难;第二个,面对困难我们一定要有勇气;第三个,面对困难我们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第四个,以豁达从容的心态对待困难。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