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除了迟子建、铁凝等少数几个女作家外,乡村几乎是女性写作的盲点。这一状况的改变始于世纪之交—女作家们日益介入乡土叙事,作品渐渐漫衍成潮,迄今为止,作品总数不下百部,许多颇具影响,如王安忆《富萍》、铁凝《笨花》、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方方《奔跑的火光》、严歌苓《第九个寡妇》、梁鸿的梁庄系列……显然,女性乡土叙事不仅是新世纪女性文学的重镇,也是新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成为一股具有崭新特质的创作潮流。‎ ‎②事实上,并不存在一种同质性的乡土经验,经验会因为经验主体、表述主体种种身份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色彩,性别身份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身份变量。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贡献在于传达出一脉女性的乡土经验。尽管这样的女性乡土经验在“五四”以来的乡土叙事传统中其实并不缺乏,但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和改写。从这个角度而言,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以整体性的阵容“浮出乡土地表”,其文学史、文化史意义不容忽视。‎ ‎③进入21世纪后,乡土文学的概念、边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工的形象成为最重要的农民形象,相对应,“打工妹”形象也成为最重要的乡村女性形象。因此,“打工妹叙事”就成了女性乡土叙事介入当下乡土中国的一个重要支点。“打工妹叙事”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发迹传奇或沦落故事,也远非解放/禁锢、进步/落后、文明/愚昧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元对立范畴所能覆盖得了的。因此,女作家笔下的很多“打工妹”形象都大大借越了人们关于乡村女性的种种刻板印象。‎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女性与本土/乡土/地方文化传统间的关联性,是这股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重要议题。王安忆《天香》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天香》写的是明代上海顾绣的历史,作为顾绣精粹的“绣画”和“绣字”,集中体现女性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独特传承。它超越了以男性精英为主体的士大夫笔墨书画传统,不是对后者的仿制或补充,而是提升和再造。“绣画”和“绣字”,已然是女性与民族文化传统关系最形象的隐喻。‎ ‎⑤乡土经验会因经验主体、表述主体性别身份的介入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同样,女性经验也会因民族、地域、阶层等其他差异而呈现出不同色彩。女性主义、性别立场向乡土叙事领域的渗透,其意义不容小视。它意味着女性主义本土化终于落到了实处,标识着新世纪女性叙事和乡土叙事的双重新地标。‎ ‎(《光明日报》(有删改)(2018年4月18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是女性写作的盲点。直到世纪之交,女作家们日益介入乡土叙事,女性乡土叙事潮流才崛起。‎ B. 女性乡土叙事是新世纪女性文学的重镇,因此也成为了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现象,成为了一股具有崭新特质的创作潮流。‎ C. 由于“五四”以来乡土叙事传统中的女性乡土经验总是被有意地忽略和改写,所以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以整体性的阵容出现,其文学史、文化史意义不容忽视。‎ D. 乡土经验并不存在同质性。经验会因为经验主体及表达主体、身份的不同,尤其是性别身份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色彩。‎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列举大量作品,是为了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不仅仅是新世纪女性文学的重镇,也是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现象,成为一股具有崭新特质的创作潮流。‎ B. 文章第三段从乡土经验的角度阐释了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贡献是传达出了一脉女性的乡土经验。‎ C. 文章第四段列举王安忆《天香》,是为了论证“绣画”和“绣字”已然是女性与民族文化传统关系最形象的隐喻。‎ D. 这是一篇文学评论文章,全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量女性作品为例证,阐述了女性作家在我国文学界上已占据了半壁江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经验主体、表述主体性别身份的介入,乡土经验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同样,由于民族、地域、阶层等其他差异,女性经验也会呈现出不同色彩。‎ B.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乡土文学的概念、边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打工妹”形象也成为最重要的农民形象。因此“打工妹叙事”就成了女性乡土叙事介入当下乡土中国的一个重要支点。‎ C. 顾绣精粹的“绣画”和“绣字”,超越了以男性精英为主体的士大夫笔墨书画传统,不仅仅是对后者的仿制或补充,更是提升和再造。‎ D. 由于“打工妹叙事”不仅仅是简单的发迹传奇或沦落故事,因此,女作家笔下的“打工妹”形象都大大僭越了人们关于乡村女性的种种刻板印象。‎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乡村是女性写作的盲点”说法绝对,原文是“二十世纪80、90年代,除了迟子建、铁凝等少数几个女作家外,乡村几乎是女性写作的盲点”;B项,强加因果,原文中女性乡土叙事是新世纪女性文学的重镇和其成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现象没有必然因果关系;D 项,“经验会因为经验主体及表达主体、身份的不同,尤其是性别身份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色彩”错误,以偏概全,原文中还有一个条件,即经验主体的不同。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误把对材料的分析作为观点,文章列举王安忆的《天香》是为了论证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重要议题是构建女性与本土/乡土/地方文化传统间的关联性。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打工妹’形象也成为最重要的农民形象”偷换概念,原文是“‘打工妹’形象也成为最重要的乡村女性形象”;C项,“不仅仅是对后者的仿制或补充”曲解文意 原文是“不是对后者的仿制或补充”;D项,“女作家笔下的‘打工妹’”说法绝对,原文是“女作家笔下的很多打工妹”。故选A。‎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神医张 孙玉秀 神医张祖籍河北,祖上几代都是有名的接骨大夫,祖训是“扶危济困”。神医张其貌不扬却有一副侠骨柔肠。有钱有势的,他收钱不误,穷人讨饭的,他分文不取。凡是有个腿断胳膊折的,别的名医治不好的,只要送到神医张这里来,让神医张捏吧一阵子,骨头即刻恢复原位,再给配上几幅接骨药,养上个把月,准保恢复成好人一个。‎ 几位抗联战士化了装,连夜将受伤的“青山好”送进了县城神医张的药铺。神医张仔细打量了几位不速之客,从装束打扮和举止上,已经猜到了八九分,便一拱手说:“几位从哪里来?对身份不明的人我拒不接收。”‎ 一位战士看了看担架上的“青山好”,见他轻轻点了点头,才肯说:“那就不瞒您了,我们是抗联的人!昨天在密林里执行任务时,队长被一队小鬼子包围了,并追到了山崖边。小野想要生擒队长,没想到却被队长拦腰抱住,一起跳下了悬崖……”‎ 神医张舒展双眉,微微点头,指着担架上疼得满脸是汗的“青山好”说:“把他放下吧!只见神医张走到他身边蹲下,两手托起他的后腰,先是慢慢揉捏了几下,然后突然间双手一用力,只听“咔吧”一声响动,两手再轻轻推拿一番,才从他的后腰下拽出两只手来。‎ 说来也是奇怪,那声响动之后,“青山好”立刻觉着腰部不那么剧痛了,微微抬起头,双手抱拳,微弱地说:“张大夫,果然名不虚传!”‎ 神医张淡然一笑,转身对几位战士说:“山里条件差,要想彻底治好,就把病人留在这里,一个月后再来领人!”战士们见他下了逐客令,用眼神征求“青山好”的意见。“青山好”点点头,一挥手,几位战士便离开了。‎ 几位战士刚走不到一个时辰,药铺大门又被吵闹着敲开了。‎ 神医张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胖翻译官带着几个日本兵,正抬着担架横在门口。胖翻译斜着一双眼:“你就是神医张?小野队长进山剿匪受了伤,今天你必须给他治好,否则你这药铺就别想再开了!”‎ 神医张面不改色,同样一拱手说:“长官,请把担架放下,我马上给病人,不,给小野队长洽病。”他蹲下去同样捏揉推拿了一番,小野便杀猪一般叫唤。胖翻译立刻跳起来,拿出手枪顶住了神医张的脑袋。‎ 神医张头也没抬,双眼仍注视着小野的腰部,只听“咔吧”一声响动,又舒缓了一会儿,小野微微睁开了眼,对着神医张伸出了大拇指:“呦西!大大的好!”‎ 胖翻译这才将手枪收回腰间,对那几个日本兵说:“你们留在这里照看小野队长,不能有丝毫差错!”‎ 胖翻译往外走时,才发现药铺里还躺着一位病人。他立刻警觉起来,拔下手枪悄悄走了过去,将那人身上破了洞的被单用力一掀,一股难闻的臭味扑了过来。他急忙捏住鼻子,对着担架上衣衫褴楼、脏兮兮的“青山好”骂了一句:“他奶奶的,原来是一个要饭花子”,便站起身,对他踢了一脚,气哼哼地转身走了。‎ 神医张冲着胖翻译的背影笑了笑,吩咐手下的小伙计说:“赶紧把小野队长抬到里间软床上,千万不能让他受凉了!至于门口那个要饭花子,把他抬到那几块木板上就行了!”‎ 担架上的小野听了神医张的话,连连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以后的一个多月里,神医张在几个日本兵的严密监视下,给两个病人煎汤熬药,眼见病人一天天好了起来,也能下地轻微活动了。‎ 中秋节那天早晨,神医张吩咐手下的小伙计,将要饭花子“青山好”抬到大门外,扔给他一根拐杖。神医张对他骂道:“我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了,你又没钱给我,赶快滚吧!”‎ 胖翻译也是那天开车来了,扔给神医张二百块大洋,接走了小野队长。‎ 两个月后,人们才发现神医张的药铺关门了,人早已不知了去向 后来人们听说“青山好”在密林里,又跟小鬼子打了几个漂亮仗。至于小野队长,变成了一个拄着拐杖的罗锅了,到处悬赏捉拿神医张。‎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交代了神医张的家世背景、超高的接骨技术以及他的侠骨柔肠,为后文他治好了“青山好”的病并且分文未取作了铺垫。‎ B. 神医张吩咐手下的小伙计赶紧把小野队长抬到里间的软床上,把“青山好”抬到几块木板上,说明在胖翻译的威胁下,神医张只能暂时妥协,优待小野队长。‎ C. 神医张刚收下“青山好”,日本兵就到了。胖翻译刚要离开药铺时却差点发现“青山好”。这样设置使情节跌宕起伏,松弛有度,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D. 文章结尾体现了神医张的机智与侠骨柔肠。在日本兵的监视下他治好并巧妙放走了“青山好”,让小野变成罗锅后自己还成功脱身。‎ ‎5. 小说中细节描写的运用使得神医张这一形象丰满传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小说以“神医张”为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 ‎【答案】4. B 5. ①语言细节描写,神医张从装束打扮和举止上,已经猜到了“青山好”的身份,仍说:“几位从哪里来?对身份不明的人我拒不接收”;对日本兵说“我马上给病人,不,给小野队长治病”……刻画了神医张灵活机智的形象。‎ ‎②神态细节描写,神医张看到“青山好”的神态是“舒展双眉,微微点头”“神医张淡然一笑”;对日本兵有威逼“面不改色”“头也没抬,双眼仍注视着” 刻画了神医张沉着冷静、爱憎分明的形象。‎ ‎③动作细节描写,如给病人治病时“蹲下,两手托起他的后腰,先是慢慢揉捏了几下,然后突然间双手一用力”,刻画了神医张动作娴熟,干脆利落,医术高明的形象。 ‎ ‎6. ①以“神医张”为题,交代小说的主要内容――主人公治疗病人的故事。‎ ‎②以“神医张”为题,更有利于表现了小说的人物形象。“神医”说明了神医张的医术高明。‎ ‎③“神医张”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小说情节紧紧围绕了神医张对“青山好”和小野队长治疗的故事展开。‎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这里不是说明神医张暂时妥协,而是表现了神医张的机智聪慧与冷静,也为小说结局作了铺垫。正因为神医张让“青山好”睡木板,才能更快更好的恢复腰部。而让小野队长睡软床,看似优待实则不利,导致他最后变成了一个拄着拐杖的罗锅。‎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答出对“神医张”的细节描写,考查的是对塑造人物的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筛选出小说中对神医张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然后分析这些细节描写分别表现出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或品质就可以了。如小说中的语言描写“几位从哪里来?对身份不明的人我拒不接收”“我马上给病人,不,给小野队长治病” “我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了,你又没钱给我,赶快滚吧!”等表现出神医张的机智,而神态描写中,神医张看到“青山好”和日本兵的不同神态,表现出神医张的沉着冷静爱憎分明,动作描写则表现出神医张的医术高明。‎ ‎【6题详解】‎ 试题分析:从人物形象来看,小说标题就是小说的主人公,“神医”既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又表明人物医术高明,突出了人物形象。从写作内容来看,小说主要描写了神医张给青山好和日本小队长治病的故事,都与“神医”,所以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情节发展来看,小说中的所有情节都是围绕“神医张”展开的,“神医张”起到了线索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主要事件;第二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小说主题,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第三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第四看手法: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五,思考与情节的关系:是否起到线索作用;第六,综合上述思考所得总结出答案。‎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光明网):‎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骛、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材料三(新浪网):‎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B.‎ ‎ 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的流动性太大。‎ C. 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 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 A. 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表明以我国的实力制造“小小”的笔尖轻而易举。‎ B. 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 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 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9. 面对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请结合材料谈一谈发展的对策。 ‎ ‎【答案】7. A 8. A ‎ ‎9. 问题:①技术上有差距。②缺乏工匠精神:心态、思维模式、文化和环境上有差距,整个制造业比较浮躁。③深层结构不合理:创新力不足。④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 ‎ 对策: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①从人入手,重塑人力基因,注重人才培养;②从理念入手,企业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超越世俗的成就动机;③大力倡导“工匠精神”。‎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 “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选择A项,“这些企业”的说法不准确,文中说“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所以并不是“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都具备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的能力。‎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要求的是“合理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选择A项,B项“不在……而在”说法绝对;C项偷换概念,“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而非“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D项混淆条件,绝对化,材料一原文“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筛选的要求,如本题“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 本题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问“存在的问题”一是问“对策”,然后分析几则材料,明确设题的区域,从材料来看,答题区域主要集中在三则材料中,认真阅读三则材料,从中分析、概括、筛选答案要点。先从原文中找指出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的句子,材料二中“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材料三“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关于对策主要在材料三中“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 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 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然后加以概括即可。‎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钱勰,字穆父。生五岁,日诵千言。以荫知尉氏县,授流内铨主簿。判铨陈襄尝登进班簿,神宗称之。襄曰:“此非臣所能,主簿钱勰为之耳。”明日召对,将任以清要官。王安石使弟安礼来见,许用为御史。勰谢曰:“家贫母老,不能为万里行。”定官制,勰方居丧。帝于左司郎中格自书其姓名,须终制日授之。 ‎ 奉使吊高丽。想入请使指,帝曰:“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无他也。”乃求吕端故事以行,凡馈饩非故所有者皆弗纳。归次紫燕岛,王遣二吏追饷金银器四千两。勰曰:“在馆时既辞之矣,今何为者?”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竟却之。以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老吏畏其敏,欲困以事,导人诉牒至七百。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诘之曰:“吾固戒汝矣,安得欺我?”其人谰曰:“无有。”勰曰:“汝前诉云云,吾识以某字。”启缄示之,信然,上下皆惊咤。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干请,亦械治之。积为众所憾,出知越州。召拜工部、户部侍郎。‎ 苏轼乘其据案时遗之诗,勰操笔立就以报。轼曰:“电扫庭讼,响答诗筒,近所未见也。”翰林缺学士,章惇三荐林希,帝以命勰。以尝行惇谪词,惧而求去。帝曰:“朕固知之,毋庸避也。”尝侍经幄,帝留与之语曰:“台臣论徐邱事,其辞及雍。若雍有请,当付卿以美诏慰安之。”既而雍章至,勰答诏云:“朕察其厚诬,力加明辨。”帝见之,谓能道所欲言者。惇因是极意排诋,讽全台攻之。罢知池州,卒于官,年六十四。‎ ‎(选自《宋史·钱勰传》)‎ ‎【注】章惇:时任宰相。雍:郑雍,大臣,曾遭章惇排挤。‎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日/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B. 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C. 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D. 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荫,文中指封建时代因先辈有功而给予子孙权利。‎ B. 居丧,守孝。古代尊亲死后,在服丧期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等活动,表示哀悼。‎ C. 户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长官为户部尚书。‎ D. 朕,文中是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其他人不能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钱勰能力突出,不慕高官。他小时候记忆力就很强,做官后因才华出众引起皇帝重视;王安石亲自去见他,许诺封官,他没有动心。‎ B. 钱勰爱惜节操,不收礼金。他被皇帝选中出使高丽,不接受不该收的礼物,高丽人在他回国途中追送礼金,被他严词拒绝。‎ C.‎ ‎ 钱勰办事干练,思维敏捷。老吏作梗,钱勰应对自如,有人递诉状被钱勰认出字迹,是以前上诉过的,钱勰指出并批评他;苏轼作诗赠予钱勰,钱勰立刻作诗回报。‎ D. 钱勰得罪权贵,遭到报复。钱勰曾写过贬谪权臣章惇的文词,后来又拟写安慰郑雍的诏书,遭到章惇排挤诋毁,被贬到地方任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案】10. C 11. C 12. A ‎ ‎13. (1)钱勰当即分析判决,选择不合理的,封上并做记号,告诫不要再来。(2)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徒”是“命”的内容,不要断开;“吾”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是吏部的事情。故选C。‎ ‎【12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王安石亲自去见他”错误,原文“王安石使弟安礼来见”。故选A。‎ ‎【13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1)句中:“剖”,分析;“简”,选择;“缄”,封上;“识”,做标记,做记号;“戒”,通“诫”,告诫。(2)“故”,所以;“日”,每天;“则”,那么。‎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钱想,字穆父。五岁时,每天背诵一千字。因恩荫担任尉氏县知县,授任流内耸主簿。判耸陈裹曾经登记进用次第的簿册,神宗称赞陈襄。陈襄说:“这不是我所能做的,是主簿钱想做的。”第二天召入我遇应对,将要委任钱想清贵重要的官职。王安石让他的弟弟王安礼来见钱鳃,答应任用钱想做御史。钱部辞谢说:“家里贫穷,母亲年老,不能远行万里。”制定官制,钱想正居家守孝。皇帝在左司郎中之格祭自写下钱曝的娃名,等到服丧结束时授给他。奉命出使高丽进行慰问。钱想入朝请领出使旨意,皇帝说:“高丽喜好文学,又重视士大夫家世,所以选择了您,没有别的原因。”就要求按照吕端旧例出行,凡是馈赠不是本来就有的都没有接受。回来时停留在紫燕岛,高丽国王派两个官吏追送金银器四千两。钱勰说:“在客馆时已经推辞了,现在来干什么?”官支哭泣着说:“国王有命令,没有完成任务回去就死,况且左番已经接受了。”钱想说:“左右番各有职守,我只是遵照旧例,你可以死,我不能接受。”最终没有接受。凭着龙图阁待制担任开封府知府。老官吏畏惧他的机敏,想以事使他困窘,引来人们上诉文书至七百件。钱怨当即分析到决,选择不合理的,封上并做记号,告诚不要再来。经过一个月的审理,一人又来,钱勰喊来责问他说:残原来已经告诫练了,怎么能骗我?”那人撒谎说:“没有。”钱想说:“你以前上诉如此如此,我标记以某字。”打开封口给他看,果然如此,府中上下都很惊诧。宗室、贵成因此收手,即使丞相府请托,也给他们戴上刑具加以治罪。这样慢慢地被很多人怨恨,出京任越州知州。召入朝廷担任工部、户部侍郎。苏轼趁钱想伏案时送给他诗,线狠提笔立刻写成作为回报。苏轼说:“如电一扫公庭诉讼,如回声对答诗筒,是近来没有见过的。”输林缺学士,章惇三次推荐林希,皇帝却任命了钱怨。钱舰因曾经拟写章惇的贬谪文词,害怕而要求离去。皇帝说:“朕原已知道,不用回避。”曾经在经幄讲学,皇帝留下他,对他说:“台臣论述徐府的事,言辞涉及郑雍。如果都雍有奏请,一定交付给您用赞扬的诏书安慰他。”不久郑雍的奏章到,钱想答诏道:“朕察觉此事纯属诞告力求明辨。”皇帝见了,认为能够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章惇因此极力排挤低毁钱鳃,暗币指使全台攻击钱疆。罢免原职担任池州知州,在任上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①。‎ 注释: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见落日而北望国都临淄,想到难于永享据有国上之乐,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14. 对于本诗内容与写作技巧的理解,下列解说中错误的一项是 A. 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齐山,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B. 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 C. 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斟起酒来喝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D. 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15. 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4. B 15. ①节日登临的愉悦。江涵秋影,大雁开始南飞,一片翠微的美景,携客带酒登山,欢度佳节的乐事。②暗含人世的忧苦。世间生活难逢可欢笑的事,多是忧苦愁闷。③生命易逝的悲伤。怅望落日,古往今来一样难免生命易逝的悲伤。④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尘世难逢欢乐事,今逢佳节当尽情欢乐,“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知道古往今来都不免生命短暂之悲,因此也不必哀哀凄凄,落泪伤心。‎ ‎【解析】‎ ‎【14题详解】‎ 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项,“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分析有误。注意结合三句、四句,表现的是诗人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故选B项。‎ ‎【15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本诗记叙重阳登高,首联“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大雁开始南飞,一片翠微的美景,携客带酒登山,表达诗人节日登临的愉悦。颔联“尘世难逢开口笑”,世间生活难逢可欢笑的事,暗含人世的忧苦。颈联“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和尾联“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诗人怅望落日,感慨古往今来一样,难免感慨生命易逝的悲伤。其中“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又表现诗人知道古往今来都不免生命短暂之悲,今逢佳节当尽情欢乐,‎ 不必哀哀凄凄,有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 ‎【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要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 那么,在考场上,题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序言。有的序。三、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人。要知人论世。四、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以战舰之多、战旗之胜写出了曹军顺江东下时的气势。‎ ‎(3)《荀子·劝学》中蚯蚓向上食尘土,向下饮泉水是“用心一也”,而螃蟹“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浮躁、不专心。‎ ‎(4)《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5)《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的诗句是 , 。‎ ‎【答案】(1)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剧无可寄托者 (4)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5)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舳舻”“旌”“螯”“鳝”的写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年轻人跑步健身成时尚,中年人保温杯枸杞水不离手,老年人热衷各种或真或假的健康讲座、养生节目……随着社会发展,国民消费不断升级,老中青群体对健康的热情也 。然而,由于许多国民健康素养都在“及格线”以下,现实中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随处可见,各种养生谣言、骗局 ,疾病高发、医药费支出日益增加,消耗了很多医疗资源。‎ 健康素养是什么?记者在多地街头随机进行了采访,受访人群涵盖老中青三代,得到的回答 。而专家表示,健康素养是个人理解和获取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服务和信息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1.58%,较2015年提高了1.3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稳定上升态势;( ),人民群众对各类健康问题的认识水平不均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提升较慢。‎ 专家认为,公众健康素养较差主要体现在无知和误知两方面,这导致一些人遇到健康问题时会在两种极端心态间摇摆:要么讳疾忌医极力回避,不接受治疗;要么极度恐慌 ,盲从各种谣言、广告、偏方,上当受骗。‎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情随事迁 层出不穷 天南地北 如临大敌 B. 水涨船高 遍地开花 五花八门 如临深渊 C. 情随事迁 遍地开花 天南地北 如临深渊 D. 水涨船高 层出不穷 五花八门 如临大敌 ‎18.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健康素养是个人理解和获取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B. 健康素养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C. 健康素养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服务和信息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D. 健康素养是个人理解和获取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服务和信息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并且,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仍然较低,城乡、地区、人群间发展不均衡 B. 但同时,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城乡、地区、人群间发展不均衡,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C. 并且,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城乡、地区、人群间发展不均衡,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D. 但同时,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仍然较低,城乡、地区、人群间发展不均衡 ‎【答案】17. D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情随事迁:思想情感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变化。从语境“随着社会发展,国民消费不断升级,老中青群体对健康的热情”这句话看,主语是“热情”,水涨船高作谓语动词,修饰合适,情随事迁不能修饰“热情”。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遍地开花:形容好事情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从感情色彩看应该选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形容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天南地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形容说话漫无边际。语境主语是“得到的回答”,表述回答是多种多样,应该选五花八门。如临大敌: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喻谨慎戒惧。语境是形容极度恐慌,应该选如临大敌。故选D。‎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原句中,“理解和获取”语序不当,应该是“获取和理解”;“服务和信息”语序不当,呼应前文;句末缺宾语中心语“能力”。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题中解答这类题目,要弄清语段的中心意思,抓住句中的暗示性词语及标点的提示作用。原文为转折关系,所以用“但同时”;先谈“总体”,再谈局部的“不平衡”,且与后文的“认识水平不均衡”连贯。故选D。‎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20.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能水也:游泳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学识广博 B. 而绝江河:横渡 师不必贤于弟子:不一定 C. 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 攒蹙累积:聚集扩大 D. 心凝形释:解除束缚 知不可乎骤得:轻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A项,博见:看见的多。C项,专攻:专门研究;攒蹙:紧密聚集,集在一处。D项,骤:突然(人教版,屡次)。故选B。‎ ‎21.某校举行20年校庆大典,特邀请一事业有成的校友来为同学们作励志演讲。该校友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即兴演讲,不料,才开讲了几句,台下就一片哗然。下面是该校友演讲词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 多次接到母校的召见函,总因各种事务缠身未能成行。今天,我于百忙之中抽身前来,惊闻母校20年庆典,能与同学们一起为母校过生日,大快人心。我也真诚地希望我的经历能够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一些经验或教训。同学们有什么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答案】(1)“召见”改为“邀请”。(2)“于百忙之中抽身”改为“有幸”。(3)“惊闻”改为“欣闻”。(4)“大快人心”改为“倍感高兴”。(5)“鼎力”改为“大力”。‎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主要抓住题干中“有三处不得体”的提示,在文段中寻找。“于百忙之中抽身”是对上级的敬称,不能用于自己。“大快人心”用在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大家感到高兴的时候,不能用在给母校过生日之时。“鼎力”用在感谢别人全力帮助自己时,不能用来说自己全力帮助别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写作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 鲛绡上的泪痕,纪念着往日的相恋;墙壁上的斑驳,记录着渐行渐远的时光;墓碑后歪扭的字迹,寻觅、呼唤着母爱…… ‎ 痕迹是事物存在过的证明。有的还很清晰,甚至永久地镌刻在历史的记忆里,有的却日渐模糊,直至消失不见。‎ 关于“痕迹”你有怎样的经历与感悟?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记叙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痕迹 楼底下的紫叶桃死一般的一动不动,只是喷薄出大团大团的红色花朵,几只麻雀呆呆的立在枝桠上,静止的像是为美术生准备的一幅写生图,好生沉闷。视线转移,突然见到门前的两盆含羞草,不禁想起了些什么。‎ 当一户人家经历过拆迁,金碧辉煌的水晶灯高高悬于天花板,它使得屋子灯火通明,像是皇宫举行了一场盛宴。42寸的液晶电视威风的盘踞在客厅内,脚踏着红木地板,四周的瓷砖锃光瓦亮,一切充满着现代气息。在父母的声声念叨下,我家终是摆脱了那个久远年代的房子并且装修风格如出一辙。没有了庭院前的小花圃,没有了房屋后的小菜地,有的只是条条框框的防盗措施,禁锢着我。‎ 思绪飞到那时的小花圃里,里面的花不名贵,但它们却装饰着这个家,给我们带来一点小资情调。最喜欢的是那两盆含羞草,我会像个小孩子一样一次触碰每片叶子,它们果真娇羞地遮掩自己。然后我会静静蹲着,等待它们再次释放。就这样,我可以气定神闲地呆上一个下午。老舍先生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和苇叶上的嫩蜻蜓,心中安闲无适,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我也算是能理解了。那时我还给它们测过“含羞时间”,听,够文艺范儿!像物理实验一样,为了减小误差,我在早晨、中午、傍晚分别给它们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制成表格。我把这一不是有病就是有才的行为发到网上,下面大多是赞扬我这水滴石穿的精神。可怜了那几株含羞草被我碰来碰去,希望不要“抽筋”、“面瘫”什么的。含羞草的绿清新、养眼,不至太过浓烈,但乏深度,为此,我给它们拍了好多艺术照:春雨后的滋养照、黄昏时的明暗照、温婉可人的娇羞照。‎ 含羞草所带给我的不仅于此,它真正使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当然稍加自诩了些。我一度欢腾地拿着小花洒给它们浇水,渐而渐之,我开始研究各种浇水姿势,听起来像是中国茶道,但我只是个业余的。‎ 真的,现在回想起这一切,心里还为之动容,但再也找不到那种熟悉的感觉,我深知。或是想的太入神,手中转动的笔飞了出去,在空中画出了不规则的线条,“啪”的掉落到地上。无色的阳光穿过透明的笔管,被分解成一道微弱的虹——赤橙黄绿青蓝紫,复杂而不凌乱的颜色。我趴在窗台上,仿佛听到阳光透过空气发出的寥廓声响……‎ 岁月的痕迹我不敢淡忘。‎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以“痕迹”为题,“痕迹”就是事物留下的形迹,它是一种经历,一种见证。回顾青春路上,你都留下过什么样的痕迹?从写作题材上看,“痕迹”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可以是一叠叠的证书和漂亮的成绩单,它们是你求学路上充实的痕迹;可以是手上一个厚厚的茧和纸篓里无数张涂鸦的稿纸,它们是你漫漫写作路上的痕迹;‎ 可以是跑道上流下的点滴汗水和手上擦伤留下的伤疤,它们是你体能训练中进步的痕迹……它们见证了你由懵懂无知到沉静成熟,由低落迷茫到逐渐坚定自己的信念。成长路上,总有这样的“痕迹”。可以写“痕迹”带给生活、学习哪些启发,对自己有何意义,在未来道路上,还应留下什么样的痕迹,以及怎么留下让自己最满意的痕迹。“痕迹”也可以写“虚”。可以是关爱、善良、理解、包容、诚信等美好情感带给自己的心灵触动,这些情感在“我”的心里留下痕迹。也可以是享受到某种心境而带来的愉悦之感在“我”心里留下的痕迹。可以选择陌生人的帮助、理解,表现大爱带给自己的感动;可以选择与大自然神交,表现美好景色带给自己的心灵触动。特别要注意的是,行文中要有扣题意识,适时表达心理感受,表现心灵的波动,点明这些情感在“我”心里的影响力。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点睛】命题作文需要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展开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巧妙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