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荀子和子思、孟子虽然同属于儒家,但他们在学派内部的对立却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思孟特别注重“思”,荀子就提出劝学来对抗。最直接的说法见于《劝学篇》的一段话:‎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给这两种工夫定了高下。尤其是后面一连串的比喻,在荀子看来,学习的本质是借助于自我以外的事物来扩展、延伸或者提升自己,如同登高而招,虽然手臂并没有改变,但可以达到见者远的效果,这就是善假于物的结果。思却只是局限于自我的内部,如同翘足而望之所得,终不能与登高之博见相提并论。在荀子看来,自我之外有一个广大的世界,此世界不是通过闭门之思可以了解的:‎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篇》)‎ 必须是通过学习,外在世界的博大以及自我的局限和缺陷才可以呈现出来,被我们自己意识到。因此,外向的见闻就变得非常重要。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纯粹的思是无意义的。‎ 思孟与荀子确实是主张着两种非常不同的路径,前者看重的是思,而后者重视学。如果从成圣的角度来考虑,孟子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和荀子说“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类似的,都在肯定普通的人能够成为圣人。但是其成圣的基础和工夫却截然不同。对孟子来说,其基础是每个人都有的善性或者良心,其工夫则是“反身而诚”的思。对荀子来说,其基础却是人性的恶,以及通过后天学习而能够掌握的化性而起伪的能力。可以把这两种工夫分别概括为思以致圣和学以致圣,代表着儒家内部的学思两途。思以致圣肯定生命内部的善性以及良心:道德的根源不能从外部去寻找,必须返回到生命的内部,因此把反身的思看作是确立道德生命的根本途径;学以致圣则相反:人性是恶的,没有所谓的本心或者良心,生命需要借助于外在的力量才能确立其道德的一面,因此需要通过学来了解作为生命之衡的道,进而由此道来规范自己的自然生命。‎ 可以看出,学与思的不同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它们实际上牵连着荀子和思孟各自的核心观念。学注重外向的索取,思强调内在的发掘。但这只是表面的东西,更要紧的是,对两者的侧重关涉到对生命的基本理解:或者乐观或者悲观的看法。徐复观说:“孟子认为人之性善,只要存心、养心、尽心,便会感到万物皆备于我矣;所以孟子反求诸身而自足的意味特重。但荀子认为性恶,只能靠人为的努力向外面去求。由小人进而为士君子,由士君子进而为圣人,当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荀子特别注重学,而学之历程则称之为积;积是由少而多的逐渐积累。”总的来看,孟子认为人在根本上是善的,所以偏重内向的思。荀子不同,性恶的主张决定了其认为生命必须通过外向的努力才能获得改变。‎ ‎(择编自王博《论<劝学>篇在《荀子》及儒家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和子思、孟子虽然同属于儒家,但他们的学派对立却是显而易见的。‎ B.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普通人能够成为圣人,但成圣的基础和工夫却不完全相同。‎ C.思以致圣把思看作是确立道德生命的根本途径,学以致圣则以学来规范生命。‎ D.荀子之学与思孟之思有所不同,决定了荀子和思孟各自的核心观念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在多个论述层次中对两派观点都是并列对举,没有明显偏倚。‎ C.文章以《劝学》中“登高而招”为例,证明了荀子之学比思孟之思更高明。‎ D.文章末段引用徐复观的话,不仅有效总结了上文,也有力支撑了作者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意识到外在世界的博大以及自我的局限和缺陷,才能看到学习的重要性。‎ B.思以致圣和学以致圣不能孤立地理解,要结合荀子和思孟对生命的基本理解。‎ C.荀子之学与思孟之思,前者表现的是生命的悲观,后者表现的是生命的乐观。‎ D.只有多学多积累,小人才可能进而成为士君子,再由士君子进而成为圣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群众游行中,《我和我的祖国》作为“祖国万岁”方阵的背景音乐,传达出了亿万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爱的诉说。‎ ‎《我和我的祖国》词作者张藜、曲作者秦咏诚是辽宁大连同乡,他们都毕业于继承了延安鲁艺光辉革命传统的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秦咏诚15岁就发表了处女作《抓害虫》,1948年考入大连地下党领导的关东社会教育团,成为一名文艺工作者。1964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以一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名震一时。随后,他更是一鼓作气创作出《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满怀深情望北京》等红色经典歌曲。‎ 与之正相反,张藜的艺术之路走得坎坷艰辛。1946年,张藜考入东北鲁艺四团,1947年进入东北鲁艺文学研究室进修。1950年,他发表了第一首歌词作品《建筑工人之歌》,遂以此为终身职志。1957年反右运动中,心直口快的张藜被打成右派,后又被下放农村劳动改造,蹉跎近二十年,直到1975年被抽调参与编辑《战地新歌》才得以重拾业务。‎ ‎1984年,一天下午,张藜对秦咏诚提出:“能否写一首旋律和《太阳与大海》的音乐主题反着来的歌曲?前者是旋律从低往高走,而这首歌则要求音乐从高向下行,但情绪和意境不要变,音域不要太宽。”秦咏诚稍加思索,便想出一个新的动机,不觉笔下生风,思如泉涌,仅仅20分钟,一曲新的旋律便一气呵成。‎ 谱子到手,一晃半年过去,用张藜的话说,“我揣在怀里走到哪都琢磨这个曲调。”这年秋天,张藜去湖南张家界参加一次笔会,抵达大墉县的当晚,张藜又把曲谱拿出来看了几遍,可依然灵感全无,伴着难以名状的失望,他彻夜难眠。当清晨的霞光穿透窗棂,张藜推开窗户,一轮旭日东升,天门山身披万道霞光,巍然屹立潇湘大地,令张藜感慨万千。他回想起走过的人生道路,尽管跌宕起伏,却始终与祖国母亲的脉动休戚相关。祖国与个人,就如同大海和浪花,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张藜这样对秦咏诚描述灵感奔涌的切身感受:“第二天早晨当我打开窗户,看见眼前晨雾中的巍巍高山,突然有了感觉,歌词就出来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歌曲主旨一旦确立,久滞的心潮再度澎湃,不期而至的神思,激发出动人的诗篇。同样只用了20分钟,张藜就完成全部歌词的创作。‎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朴实大方、亲切感人,第一段以高山、河流、炊烟、村落、车辙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意象,表达对祖国锦绣河山的赞颂;第二段以“大海”和“浪花”为指代,连用六个排比式博喻,生动形象地揭示出祖国和人民不可分割的血脉深情。‎ 多年以后,张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我和我的祖国》抒发的纯粹是我的真感情,我觉得铸就了我爱国情感的主要摇篮,是我曾经就读的大连商业学校。在学校里,我曾被日本人扇耳光,差点被打死,而且每天看到的都是蔑视的眼光,深切感觉到亡国奴的悲哀和痛苦。” ‎ 在秦咏诚之子秦际凯看来,这首歌今年再度唱红大江南北,也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儿女内心深层次的变化与感受,“‎ 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国人的凝聚力多强!因为有了这个做基础,唱歌的底气都不一样了,是用心在唱,是心与心的交流。” ‎ 历经磨难,初心始终不改;信仰之火,点亮追梦征程。鲁迅先生有言,“创作总根于爱”。张藜、秦咏诚正是把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融入《我和我的祖国》的创作中,在新中国音乐史上谱写下不朽华章。‎ ‎(选自《光明日报》2019.10.27《浪花对海的深情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诞生记》)‎ 相关链接:‎ ‎“这首歌诞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反应了改革开放后的思想解放。”不仅歌曲的名字让李谷一感到温情,歌曲的旋律也让她感觉很兴奋。李谷一说,此前歌唱祖国的歌曲旋律通常四平八稳,四三拍的歌曲很少,更别提像《我和我的祖国》这种欢快的八六、八九拍了。“《我和我的祖国》的节拍更像华尔兹,过去不太会用来演唱主旋律歌曲。”可这样的旋律欢快抒情,更适合表达感情,与《我和我的祖国》的内容非常契合。(韩轩《首唱者李谷一深情回忆创作故事》)‎ ‎4.下列不属于歌曲创作成因的一项是( )‎ A.秦咏诚15岁就发表了处女作。张黎因心直口快的张藜被打成右派。‎ B.都对音乐艺术有强烈的喜好和执着的追求。一个作曲有才华,一个作词很用心。‎ C.《太阳与大海》的触动以及张家界大墉县天门山的旭日东升、万道霞光的感受。‎ D.张黎以前就读大连商业学校,在学校里,曾深切感觉到亡国奴的悲哀和痛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大量篇幅叙述两位艺术家的早年经历,一方面是表现两人艺术成长道路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在说明这都是歌曲创作的必要基础。‎ B.材料中列举了很多年代,并两次突出了20分钟这一数字,这是新闻报道的常见写法,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突出材料内容的真实性。‎ C.受改革开放的影响,这首歌曲一改以往此类歌曲其节奏的四平八稳,以类似华尔兹的节拍得到了演唱者李谷一的高度赞扬。‎ D.是老一辈艺术家以赤子情怀、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热情的创作态度、精准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留下了旷世精品、珍品。‎ ‎6.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能够唱红大江南北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走进黄沙梁 刘亮程 我一直在找一个机会回来,二十年前,当我坐在装满旧家具和柴火木头的拖拉机上,看着黄沙梁村一摇一晃远去时,我就想到了我还会回来。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小村庄对我的一生有多大意义。它像做一件泥活一样完成了。在我像一团泥巴可以捏来塑去的那时,它把我顺手往模子里一扔,随意捣揉一番,一块叫刘二的土块便成形了。在那一刻,我还有许多重塑的机会,如果它觉得不满意,可以揉扁,洒点水,重脱一次、再重脱一次。但我知道一个村庄不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尽管一个人可以把一生时光耗费到村庄。可是现在不行了。土块已经变硬、成形。我再也无法成为另外一个人。甚至,无法再成为别的地方的人。尽管我以后去过许多地方,在另外的土地和人群中生活多年,它们最终没有改变我。 在我对许许多多的人生目标感到无望和淡漠时,我发现自己正一步步地走近这个叫黄沙梁的村子。‎ 我记得我们是在哗哗的落叶声里离开黄沙梁村。满天空飞着叶子,拖拉机辗起的一长溜尘土,像面大旗向东飘扬。我记住那场风的颜色,金黄金黄。记住那些树在风中弯曲的样子,这跟每年秋天的风没什么不同。每年秋天,我们都在一场一场的西风里,把田野上最后的一点粮食收回来,最后一片禾秆割倒,拉回家码上草垛,赶到头一场雪落下时,地里的活已全部干完,一年就算结束了。腾空的田野里除了放牲口、落雪,再没有人的事情。‎ 只是这一次,我们在这片田野上的活彻底干完了。我们扔下几十年的生活。不知将要搬去的那地方的风会怎样地吹乱我们。‎ 拖拉机刚一出村两个妹妹便哭了。母亲一声不吭。我侧躺在车厢的最后面,面朝着村子,一把干草遮在脸上,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这是我们第二次搬家了。‎ 或许是第三次。母亲把我生在逃荒路上那一次我没有记忆,我也从没问过母亲我们从甘肃金塔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那段漫长路途中发生的事情,我相信迟早我会自己想起来,我那时经历的一切,都完整地深藏在我的记忆里。‎ ‎“火车一进新疆你就出生了,早产了三天,把一车厢人都忙搅坏了。幸亏你奶奶会接生,大伙让出一排座位,你父亲绷一面床单挡住人,你大哥才四岁,怯怯地站在边上看。”‎ ‎“进新疆时我们家四口人,你来了,又多了一口。”‎ 早年我听母亲说起过一次。我有心没心地听着,像听一件跟自己没关系的事情。母亲说的是她自己的记忆。我还不知道那时我一睁眼看见的、我在母亲腹中听见和感觉到的一切是什么样子。‎ ‎“你生得还算顺利。”母亲说,“可能火车轮子咣当咣当的响声让你烦了。你在肚子里动的时候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你已经懂事了,啥都知道了。生你大哥时我没感到什么,生你弟弟妹妹时也没这种感觉。”‎ ‎“你爹在火车上给你起了名字,叫进疆子。意思是进新疆得子。”‎ 从我记事起村里人就叫我刘二,一直这样叫。家从老皇渠村搬到黄沙梁后还这样叫。他们叫我大哥刘大,叫我两个弟弟刘三、刘四。我知道如果我不离开黄沙梁,等我五十岁或六十岁时,他们就会叫我刘老二。‎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走进黄沙梁”为题,表明作者虽在空间距离上与黄沙梁愈来愈远,但在心里距离上却是与故土黄沙梁越来越近。‎ B.以泥巴在模子里捣揉与成形比喻故土对我的生命塑造,比较别的土地却始终不能改变我,表现了黄沙梁对我而言不可取代的特殊意义。‎ C.村里人叫我刘二,叫我大哥刘大,叫我两个弟弟刘三、刘四,这种称呼通俗朴素,与黄沙梁平凡、简陋的乡土生活环境是吻合的。‎ D.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黄沙梁的人情世故,有一种安静、恬淡的田园气息,给人以久违的真朴之美。‎ ‎8.黄沙梁具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9.文章有哪些独特的叙述方式?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 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中赐谥康节。‎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尝造其庐 造:建造 B.躬樵爨以事父母 樵:砍柴 C.父子昆弟每相饬曰   饬:告诫 D.士之道洛者 道:取道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B.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C.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D.‎ 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邵雍少时志向远大,广泛阅读,刻苦磨砺,周游四方。后来拜北海的李之才为师,学习《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B.邵雍安贫乐道,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C.门生故友因新法过于苛严准备弃官,征询邵雍意见,邵雍认为新法固然苛严,但能够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没有什么好处。‎ D.邵雍不求仕达,先后两次被举荐为官,都是在坚决推辞之后接受任命的,但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去世时,追赠秘书省著作郎,同时赐谥号康节。‎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3分)‎ (2) 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4分)‎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从弟宗一即将离开永州去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残魂”且“零落”,“黯然”又加“倍”,其深意在于突出诗人的苦涩心境。‎ B.第二联以数字渲染了自己的不堪处境,有愤慨,有悲吟,字字有血泪,句句蕴悲戚。‎ C.最后一联以相思梦表达重归朝廷的希望与向往,虚实结合,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D.这首诗既叙“别离”之意,又抒“迁谪”之情,两种情意上下贯通,自然融合。‎ ‎15.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即“ ”。‎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三句是:举先王之政, ,不为生事。‎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 ‎(4)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 ‎(5)曹操《短歌行》中“明明如月, ”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明月,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6)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归田园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儒、道两体系确立的精神,均视“物”为精神升华之道的 。在道家体系中,老子庄子都是否定“物”的;而在儒家体系中,对于“物”,采取了一种警惕戒惧的态度,其代表性说法就是“玩物丧志”的命题。把“恋物”与“失德”联系起来,“物害”之说是古代中国的一个 的观念。此观念不仅左右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实体物质,也影响到对艺术的态度。明代的文人士大夫却挑战这种“物害”观念。文震亨写成《长物志》。“长物”之说,源自《老子》,“长物”即谓多余之物。唐代颜真卿、白居易曾多次使用“长物”一词,佛经翻译也用“长物”指简朴生活需要之外之物。文震亨为“长物”作“志”,一则以“长物”为生活"余物”,一则又以之为文人士大夫悦情逸性的 之物。明人沈春泽曾为《长物志》作序,( )。“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长物”的意义正在其“多余”的归属为玩赏者提供了 和表现“真韵、真才与真情”的空间。‎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妨碍 一以贯之 必须 寄予 B.障碍 始终如一 必需 寄托 C.妨碍 始终如一 必须 寄予 D.障碍 一以贯之 必需 寄托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指出了晚明尚物赏物风气的意趣所在,而且也指出了文氏《长物志》的要旨。‎ B.不仅指出了文氏《长物志》的要旨,而且也揭示了晚明尚物赏物风气的意趣所在。‎ C.既指出了文氏《长物志》的要旨,又揭示了晚明尚物赏物风气的意趣所在。‎ D.既揭示了晚明尚物赏物风气的意趣所在,又指出了文氏《长物志》的要旨。‎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观念不仅左右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实体物质的态度,更影响到对艺术的方法。‎ B.此观念不仅左右了古代中国社会对艺术的态度,也影响到对实体物质的态度。‎ C.此观念不仅左右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实体物质的态度,也影响到对艺术的态度。‎ D.此观念只有左右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实体物质的态度,才影响到对艺术的态度。‎ ‎20.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同学致老师的赠言,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我们对您的深情难以言状。所有的迷恋都已凝成一串省略号。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敬;走上了成功,才知道您的伟大。谢谢您,我尊敬的老师!我多想再一次关注您的目光,让热情重新把我的理想点燃;我多想再一次倾听您的讲课,让知识重新给我飞翔的翅膀。春风化雨沐我心,师恩浩大永记心。在人生的旅程中,您启迪了我的心灵,开拓了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谢谢您,老师!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亲爱的老师,愿您永远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 ‎21.请仿照所给上联,从所学课本中选取素材,拟写一个下联。(4分)‎ 上联:苏东坡黄州贬谪泛舟赤壁 下联: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你的初中同学黎明明去外地上高中了,他最近来信说,想了解一下你的课外读书生活。‎ 请你以“我的读书日记”为题目,给他写一封回信,回忆一下你平时写的读书日记,写几则给他。‎ 要求:要凸显记叙文的特点;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统一以“‎ 张新新”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答案】C A.学派对立——偷换概念,应为“学派内部对立”。B.不完全相同——轻重失当,原文为“截然不同”。D.不是“决定了”,而是“取决于”。‎ ‎2.【答案】C 更高明——错误。高下之分是荀子的自身判断,不是文章的观点。‎ ‎3.【答案】A 颠倒因果——只有学习,才能看到世界的博大和自我的局限。‎ ‎4.【答案】A 没有因果关系。‎ ‎5.【答案】B 最重要的目的——错误;20分钟——也不是为了主要突出材料内容的真实性。‎ ‎6.【答案】旋律欢快抒情;歌词朴实大方,亲切感人;歌词生动形象;旋律和内容非常契合;能表达国人和祖国的血脉深情;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新时代,国家强大了,人们的国家认同感更强了。‎ ‎7.【答案】D 没有着力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黄沙梁的自然风物和人情世故,也没凸显安静、恬淡的田园气息。‎ ‎8.【答案】①是一个具有新疆边地特色的小村庄;②是一座与作者血肉相连的生活村落;③是作者灵魂深处的精神家园(精神的依托和载体);④作者艺术创作的独特空间。⑤是飞速发展的文明时代人们的共同的心灵故乡。(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满分。如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 ‎9.【答案】①以第一人称叙述,真实亲切;②以刘二作为叙述人物(代言人),增强了文章的乡土性。③以蒙太奇表现手法,把几个看似不相关实则与黄沙梁相连的镜头组合在一起,表现乡土主题;④以三次回忆,由近及远,不断丰富文章内容,表现我与黄沙梁的渊源;⑤题目是走进黄沙梁,而行文则是愈来愈远的两次搬家,以反向构思凸显了作者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回归。(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满分。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10.【答案】 A ‎“尝造其庐”的意思是“曾经到他家拜访”,所以“造”的意思是“造访、拜访”。‎ ‎11.【答案】B 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人”“贤者”“不贤者”“化(感化力)”“洛中”“人才”“风”“天下”,虚词“无”“以”“其”“而”“之”,标志性词“故”,一般置于句首,排除AD两项;“其德”作“悦”的宾语,意思是“喜欢他的德行”,为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待人不分贵贱,不论年纪大小,一样诚恳地接待。所以,贤良的人喜欢他的德行,不贤良的人也佩服他的感化力。一时间洛阳人才特盛行,忠厚之风传遍天下。句子可以断开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12.【答案】D ‎“同时赐谥号康节”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原文为“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中赐谥康节”,意思是“熙宁十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他秘书省著作郎。元祐时又赐予他谥号康节。”‎ ‎13.【答案】(1)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退居洛中,他们很敬重邵雍,经常一起交往(随从交往、求学),大家为邵雍置办了接近都市的宅院。(中“诸贤”,各位贤才;“雅”,表示程度,相当于“很”、“极”;“恒”,经常;“相从游”,一起交往,随从交往、求学;“市”,买,置办;1点1分)‎ ‎(2)邵雍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中的“与人言”省略主语“邵雍”,翻译时补齐;“乐道”,乐意说;“就”,靠近,“有就问学则答之”,即“有就之问学之则答之”,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强”,强迫,这里指用强迫的方式;“语”;动词,告诉;“语人”,告诉别人。1点1分)‎ ‎14.【答案】C 表达的是兄弟之间的情感;也无实写。‎ ‎15.【答案】①寓情于景,以比兴手法对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②以“桂岭瘴来云似墨”象征自己处境险恶,以“洞庭春尽水如天”暗喻宗一的美好前程。③一抑一扬,前后对比,蕴愁其中,暗示以后兄弟相见不易。④为尾联的表情达意伏下一笔。⑤前一句比喻,以墨喻云,形象地写出了环境之恶劣;⑥后一句虚写,想象宗一异地美好生活,有祝福之意;⑦对仗,句式工整,音韵和谐。(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满分。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如只答知识,没有分析,最高给4分)‎ ‎16.【答案】‎ ‎(1)学不可以已。(2)以兴利除弊。(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4)任重而道远。(5)何时可掇。(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7.【答案】D 障碍:①阻挡前进的东西;②阻挡,使不能顺利通过。妨碍:①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②阻碍。一以贯之: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始终如一: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必须:①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②加强命令语气。必须的否定是“无须、不须、或不必”。寄托:①委托别人照料;②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③托身,安身。‎ ‎18.【答案】 B 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既……又,是并列关系。‎ ‎19.【答案】C ‎20.【答案】难以言状”改为“难以言表”;“迷恋”改为“依恋”;‎ ‎“关注”改为“注视”;“倾听”改为“聆听”;“开拓”改为“开发”。(每处1分)‎ ‎21.【答案】示例:毛泽东长沙游历赋诗湘江;陶渊明官场退隐采菊东篱;柳宗元永州失意赏景西山;郁达夫冬日踏雪赏景江南。(可以是宽对。后两层结构可以是因果关系,可以是承接关系。对联格式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散对、宽对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对联一般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22.【答案】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