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查语文试题
河西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调查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坍塌tān 檄文xí 卷帙zhì 子丑寅卯mǒu B. 猝然cù 歧韵qí 芒硝xiāo 礼尚往来shànɡ C. 颓墙tuí 接恰qià 戕害qiānɡ 一劳永逸yì D. 荒芜wú 窒息zhì 精粹cuì 一椽破屋yuán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汉字的字形,平时要善于积累,同时要结合词义、词性、汉字“六书”等相关知识及技巧进行辨析。题干要求选择“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A项,“子丑寅卯”中“卯”的应读(mǎo) C项,“接恰”中“恰”的应写作“洽”。 D项,“一椽破屋”中“椽”的应读(chuán)。 故选B。 【点睛】字音题应注意“据义定音”的方法,要多积累总结、归类;要采取“记少不记多”的原则,多摸索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的场合等理解记忆。 2.下列句子中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要___。 ②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___。 ③对___在生活深处的文学宝藏的开掘,更需要平静与坚守,以使其在不急不缓中默默地延续。 A. 各得其所 精要 隐没 B. 各行其道 精妙 潜藏 C. 各行其道 精要 隐没 D. 各得其所 精妙 潜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此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子中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各行其道”,指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行走或按认为对的去做。“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语境是说人人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也就是得到相应的满足,所以选“各得其所”,从而排除BC两项。“精要”表示精粹切要,精练扼要的意思。“精妙”指精致巧妙。语境是说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所以选“精妙”,从而排除A项。而“潜藏”指深深地隐藏; “隐没”指隐蔽、消失,渐渐看不见。语境是说挖掘隐藏在生活深处的文学宝藏,所以选“潜藏”。 故选D。 【点睛】近义词辨析的重点在于区别不同语素,大体有以下八种方法:(1)从字形上去区分,(2)从词性上去区分,(3)从词语涉及的对象上去区分,(4)从词语适用的对象上去区分,(5)从词语的侧重点上去分析,(6)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去区分,(7)从词语的轻重色彩上去区分,(8)从词语的特指和泛指上去区分。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终年游客络绎不绝。 B. 在国庆阅兵大典中,透过屏幕,我们看到了那些为新中国出生入死的百岁老战士,用多少溢美之词来赞美他们都不为过啊! 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的名言,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 D. 寻古觅今,览外思己,都有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将人民群众工作放在国家工作首位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经久不衰的秘诀。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其常见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B项,“溢美之词”指表示过分吹嘘的话语,含贬义。语境是说对为新中国出生入死的百岁老战士的赞美,用“溢美之词”不符合语境,褒贬不当。而且“溢美”与前面的“过多”有语义重复之嫌。 故选B。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 ②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 ③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 ④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敞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 ⑤它比“公书林”更神气: A. ⑤②③①④ B. ③⑤①④② C. ⑤③①④② D. ②⑤③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连贯能力以及文段逻辑顺序安排能力。做题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本题要求选择“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这个题是一段介绍性的文字,内容是图书馆。其实选文出自翻译家王佐良的《上图书馆》一文。做题的关键是抓住中心句,那就是“它比‘公书林’更神气”。后面的内容就是将这座图书馆神奇的具体体现地方。这道题有一个突破口就是原句后面都有从原文那里来的标点符号。仔细观察第①至⑤,这五个句子,每个后面的标点符号不同,这是破解此题的密码。这是一段有机的文字,介绍图书馆的神气之处。第⑤句是中心句,是整个段落的核心,后面的冒号,其领起下文的作用。再看第②句后面是句号,显然这是整个语段的结束。再看待选项,以⑤开头,而以②结尾的只有C项。仔细推理,⑤是中心句,图书馆总体特征“神气”。第③句从外观的角度体现“神气”,该句“阅览室”三个字后面有一个破折号,显然下面的文字是解释这间阅览室的,第①“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的文字正是呼应这间“阅览室”。第④是大致介绍这间阅览室里的摆设;最后一句话②“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是讲阅览室给作者的震撼。 故选C。 【点睛】做排序题时还要注意利用句中的标志性语言来确定个别句子的先后承接、照应关系,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通读语段,检查确定。常见标志性语言如: ①互相呼应关联词语: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若注意不到这一特点,将破坏分句问的逻辑联系,并造成结构混乱、语序不当,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②暗示性词语:换句话说、同时、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首先、其次、再次、先前、后来、过去、现在、将来、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诸如此类、所谓、例如…… ③能串联文意的指代性词语、副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 ④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等。 5.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论语》六部经书。 B. 《劝学》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中的“君子”是对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的通称。 C. 《登泰山记》中“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中的“乾隆”是指清高宗的谥号。 D. 郁达夫,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22年,他从日本回国,参与组织“创造社”。他的主要作品有《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而对于外国作家作品,我们要知晓其内容,掌握其国别;对于中国的作家作品,古代部分的重点记清楚他们的朝代、代表作、创作风格等,现代作家主要是记住代表作或主要作品及其大概内容。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题干要求选择 “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A项,应该将《论语》替换为《春秋》,因为《论语》是四书之一而不属“六艺”; B项,君子是在文中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C项,“乾隆”是清高宗的年号,而不是“谥号”。 故选D。 【点睛】平时应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考试时定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确地完成此类考题。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利用 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知道、懂得 C. 知不可乎骤得 骤:一下子,很轻易地 D. 崖限当道者 限:限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平时大量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平时要多巩固,多归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题干要求选择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D项,“崖限当道者”中的“限”名词活用做状语,译为“像门槛一样”,而不是“限制”。 故选D。 7.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不拘于时 C 客有吹洞箫者 D. 月出于东山之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特殊句式。要做好这道题,首先要熟悉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固定结构。判断文言特殊句式的关键是抓标志。题干要求选择 “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是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蚓无利之爪牙”,“利”的意思是锋利的,作定语,修饰“爪牙”。 C项,“客有吹洞箫者”也是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有吹洞箫之客者”。 A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 B项,不拘于时是被动句,标志是“于”。 D项,“月出于东山之上”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月于东山之上出”。 故选C。 8.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同以“学习”为话题,荀子重在谈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韩愈则针对所处时代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强烈呼吁师道回归。 B. 《劝学》和《师说》两篇文章在论述观点的过程中都使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如《劝学》中的“骐骥与驽马”,《师说》中的“圣人与众人”。 C. 同是写景抒情散文,《赤壁赋》与《登泰山记》在写作的重点上并不相同。《赤壁赋》侧重将“景、情、理”完美融合,《登泰山记》侧重写登山经过和观日出的情景。 D. 《赤壁赋》抒发了苏轼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人生、对宇宙的感悟。虽有“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沉沦于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表现出一种豁达洒脱的情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师说》和《劝学》都用了对比论证,这点正确;但《师说》一文没有运用“比喻论证”,《劝学》里才使用了比喻论证。 故选B。 二、(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基石的人类文明。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其实都是有关人间英雄和氏族首领的英雄事迹的文学表述。在经过后人加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神话的因素与历史的因素以传说的方式奇妙地结合起来了。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已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 ②中华的先民们确信文化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必然以人为其核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伦的幸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则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源于人的内心。先民的这种思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中华的先民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 ③只要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历时性的考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随着时代的推进,人本精神越来越成为占压倒优势的价值取向。以诗歌为例,从先秦以来,人们强调诗歌源于人间的生活,是人们喜怒哀乐的自然表现。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在中华先民们看来,诗歌完全是抒写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化形态,非人间的内容在诗国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人本精神就是中华诗国的核心精神。正因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便是个人抒情的性质。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偏家思想并不轻视个体的意义,他们那么重视修身养性,正是着眼于个体人格的建树。孔子深为赞赏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生活状态,正是充满抒情意味的诗意人生。与儒家相反,老子和庄子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人生的诗化。老、庄是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他们所追求的是超越现实环境的精神自由。儒、道两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除诗歌以外的其他样式也不例外。例如《史记》本是史传文学,但因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而被鲁迅称为“无韵之《离骚》”,元杂剧《西厢记》本是敷演故事的戏曲,长亭送别时崔莺莺主唱的套曲,不是优美的抒情诗又是什么?小说《红楼梦》堪称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卷,但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如宝黛爱情等无不写得优美如诗。西方的文艺理论家着意于绘画是空间艺术而诗歌是时间艺术的辨析,而中国的艺术家却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融通境界津津乐道。这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整体上带有浓重的抒情性质,它是无数中华先民充满个性的灵心慧性所创造的作品的集合。 (摘编自莫砺锋《人本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底蕴》) 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神话传说折射人间现实,先民会将对现实英雄的崇拜寄托在神话人物身上。 B. 先民对自身创造文化充满自信,因此中华文化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的关系。 C. “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脱离生活实际的诗歌是一定得不到先民的认可的。 D. 儒家与道家以相同的态度、方式追求诗意人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10.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为例,阐述了人本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B. 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中华文明的特点、基础,然后从古代神话入手展开论述。 C. 文章论述人本精神在诗歌和在其他文学样式中的体现时,着墨多少有所不同。 D. 文章第四段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主要是为了突出中、西方艺术观点的差异。 【答案】9. D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D项,曲解文意,错在“儒家与道家以相同的态度、方式追求诗意人生……”,而原文是说“与儒家相反,老子和庄子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人生的诗化。老、庄是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的”,说明儒道两者态度并不相同。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分析错误,对文章第四段的段意分析有误。选项错在“主要是为了突出中、西方艺术观点的差异”这个地方。从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这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整体上带有浓重的抒情性质,它是无数中华先民充满个性的灵心慧性所创造的作品的集合”,可知:本段论述的重点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带有浓重的抒情性质,而不是“主要是为了突出中、西方艺术观点的差异”。 故选D。 三、(4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陵陁①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含,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急,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②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陁(tuó)山冈。②褰(qiān)裳:提起衣服。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瞻迁于齐安 迁:搬迁 B. 然将适西山 适:到 C. 不足以席众客 席:坐 D. 而西山之胜始具 胜:美景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始叙述苏轼迁于齐安,好游武昌诸山,看似与九曲亭无关,实则介绍九曲亭周边的独特环境,同时写苏轼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B. 第二段叙写扩建九曲亭的过程,突出苏轼之“最乐”;第三段宕开一层,以往事印证苏轼“适意忘反”的性情,以点缀之笔走出“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的主旨。 C. 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情景相融,浑然一体。全文围绕着“乐”字展开,旷达超然,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相知相慰的手足深情。 D. 文章表面写自己与兄长游乐山水的洒脱快乐,实际是记录他们共同的坎坷人生,以乐景写哀情,抒发愤怒感伤的情绪。 13. 把下面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答案】11. A 12. D 13. (1)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 (2)只要心中不觉得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 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项,“子瞻迁于齐安”的“迁”是左迁,即“被贬谪”,而不是“搬迁”。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对文章情感的理解有误,错在“以乐景写哀情,抒发愤怒感伤的情绪”这个地方,其实全文既表达了苏辙对兄长的安慰劝勉之意,又称赞了兄长面对坎坷仕途,旷达乐观的襟怀。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 第(1)句采分点:“盈”,译为“满,圆”;“虚”,译为“亏,缺”;“如”,像;“卒”,终究,最终;“消长”,增减。 第(2)句采分点:“惟”,只有;“无愧于中”,状语后置句,其中“中”,是内心的意思。 “”“姑”,姑且;“寓”,寄寓寄托。 【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6分) 四、(18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赋得,分题赋,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雨中送别友人远行的诗,全诗紧扣暮雨,描写暮雨中的景象,手法妙绝,读后如见一幅薄暮烟雨送客图。 B.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 C.第三联对“深”和“远”的描绘,渲染了一种微雨中迷濛之景。 D.前三联营造氛围,后一联抒发送别之情,全诗句句含蓄而内敛。 (2)结合全诗,请从情与景的关系上,为颔联写一段鉴赏文字(80左右) 【答案】(1)D (2)这两句诗描绘了眼前实景: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快飞;同时又借此景,表达了深沉含蓄的离愁别绪。沉重的船帆暗喻着送行者心情的沉重,羽湿而行迟的飞鸟,是远去行人犹豫的写照。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对情感的抒情方式把握不准。最后一联“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抒情方式是直截了当,直抒胸臆的,而不是“含蓄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表达技巧,品鉴语言艺术魅力的能力。先准确地答出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效果和营造的意境的特点和传达的感情。题干要求“结合全诗,请从情与景的关系上,为颔联写一段鉴赏文字”。做题流程:先翻译一下“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这一联的意思: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这两句是写景句,可以从景与情的角度分析。诗人借景抒情,通过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渲染和表达出自己沉重的心境,“帆”的形象寄托作者的遥念,而“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是远去行人的比喻写照。诗人除了借景抒情,还通过叠字“漠漠”“冥冥”,将 “帆”和“烟雨”等景物形象,刻画得更加形象, 进一步渲染出内心浓浓的离愁别绪。 【点睛】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情景”的关系,一定要从意象到意境,再到情感的思维流程去组织答案,平时要记一下“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术语。 15.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 (4)在《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答案】 (1). 舞幽壑之潜蛟, (2). 泣孤舟之嫠妇 (3). 渺沧海之一粟 (4).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 吾尝终日而思矣 (6).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金就砺则利 (8).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此题中需注意“幽壑”“潜蛟”“嫠妇”; “沧海”(不要把“沧”写成“苍”)“粟”(是小米,下面是“米”,而不是“木”);“受业”“解惑”;“须臾”;“砺”(本义就是磨刀石,所以偏旁是“石”)以及“博”“参省”等字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确书写。 【点睛】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 五、(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等你在西湖 ①等你在西湖,惠州那个天然幽雅、义薄云天的西湖。 ②“东坡太糊涂,西湖复西湖”。赖少其先生的这句话,总会在文人心底激起无边的波澜。当初的调侃也好,叹惋也罢,却是对苏东坡命运的经典概括。中国古代的官员,有几人像他那样,揣了冷飕飕的任职文书,拖家带口,在中国的几十个州疲于奔命?有几人像他那样,阅尽宦海险恶,饱尝溺水之危?所谓经典概括,舍弃了大多的岁月烙印,只留下让他倾情以注的两个西湖。 ③一个是杭州的西湖,绰约天下,仪态万方,风流热烈。一个是惠州的西湖,湖山拥吻,景观掩映,萦绕一湖的诗意,吟喃着的是清奇娴淑的品格。 ④九百四十年前,杭州通判苏东坡携友载酒,泛舟湖上。邂逅了美丽善良、冰雪聪慧的王朝云,从此他的身边多了一个红颜知己。二十年后,屡经贬谪的东坡被贬惠州。两位王夫人先后逝去,姬妾们随着他在官场的跌跌不休与生活的茹苦无期,一个个悄悄离开了他。陪他一路颠簸来到惠州的,只剩一个王朝云了。进得苏门二十年,朝云经历的是饥寒之苦,抄家之祸,囹圄之灾,丧子之痛。跟随一个不合时宜的人,除了相依为命,爱到地老天荒,别的任何欲望,都是痴人说梦,甚或是不洁之念了。 ⑤一贬再贬,变化着的只是职位,心系民生、造福一方的为官之道,东坡至死不渝。一到惠州,东坡就振作抖擞起来。他先是惊艳于惠州的美景,高唱“岭南万户皆春色”,继之为惠州包容的文化及淳朴的民风所感动。他庆幸因祸得福,这用以流放罪臣的蛮荒瘴疠之地,竟然是一个人间天堂。那种阔别已久、衣锦还乡的皈依情愫油然而生。他竭力筹措资金,兴修水利,迁造兵营,施药济人……不遗余力地改善当地民生。 ⑥“国家不幸诗家幸”,清人的这句话,一直被后人引用。其实,诗家之幸,不过是出了一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作。东坡贬惠州,却是一个“诗家不幸谪地幸”的典范。“一自坡翁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东坡改善了惠州的民生,激活了惠州的文化积淀,使惠州成为一个具有大山水、大人文、大境界、大前程的名城。 ⑦最值得惠州自信和骄傲的,还是西湖。为了西湖的筑堤建亭,他不惜捐了犀带,也不惜花甲弱质,亲临工地,日督夜巡。西湖修葺一新,他与民众欢宴相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惠州的西湖也由东坡彼时的五湖六桥,再到之后的八景、十四景、十六景,日益生机勃勃,早已成为天下的美景。它天人合一的精神格局,古今互照的深刻意蕴,不仅仅滋养着惠州,也滋养着天下。长长的苏堤,就是融汇天人、穿越古今的天路。堤被两排常绿的榕树簇拥着,抬头看得见树冠上的醉醺醺的白云,这白云都是东坡当年结交的酒徒,只要晴日就赖在那里。 低头可见水中无数的明眸,它们因王朝云舒袖而生,闪烁的秋波给行人讲述当年筑堤时的热闹场面。 ⑧走过苏堤,西山早已敬候。西山并不算高大,却是碧翠晶莹,如婴初洗,即便是朗朗晴日,也处处湿润养目;不要说花卉草木了,就连石阶砖墙也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陈香。耸立在山顶的就是著名的建于唐代的泗洲塔。登临顶层,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几座岛屿把西湖巧妙地分割为五湖,五湖息息相通,又让景致俏皮地陈列,一景刚刚隐约,又一景猝不及防忽焉扑面。古人有“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苏堤千顷边,多少管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圆”的诗句,来赞扬六桥和苏堤之美。 ⑨绝佳的景观,必有刻骨铭心的伤怀之处,可称之“景魂”。西湖的“景魂”就在西山之东的孤山。三十四岁的朝云香消玉殒,始也西湖,终也西湖,孤山竟成了朝云的葬身之地。既把惠州作为家乡,又因朝云长眠于此,东坡唯一的奢望就是终老惠州,与朝云同葬一处,长相厮守。然而,不合时宜者过于天真,他从不会韬光养晦,视韬光养晦为伪苦行僧伪君子的暗室小技。他的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此为被贬惠州的诗作《纵笔》),引起政敌的忌恨,他们岂容东坡这般潇洒快活?告密皇上,龙颜一怒,再贬海南岛的儋州。这是仅次于死刑的惩罚。东坡最后一次拜谒朝云墓,沉默良久,说道:“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他依稀听到墓中朝云的应答:“等你在西湖。”东坡的话果真应验,三年后病死归途,而朝云的等待,已近千年。 ⑩等你在西湖,在惠州人心中,朝云并没有死,她是照耀西湖的明月;她是守护这方水土的女神。朝云墓前的香火,千年不熄!等你在西湖,只消在朝云墓前一站,那袅袅而上的,岂止是隔世的紫丁香? ⑪西湖的生命线是苏堤,苏堤是东坡卧身而成。走在苏堤上,步步都感受到东坡有力的脉动。世人不必念叨什么人生苦短、白驹过隙,只要重情义、守善念地过好每一天,也就获得了永恒。商人不必计较经营的盈亏,可知那亿万的资产,换不来一寸苏堤的美誉!身为官员的,不必埋怨风云多变、职位起伏,只要以民为父母,把民本民生镌刻在心,竭力做好每件事,你便是百姓心中的丰碑。读书做学问的,不必囚囿书斋,苏堤漫步,看看层层叠叠的湖面微澜,你可知那不只是唐诗宋词的平平仄仄,更有今人智慧的酬唱以及不懈奋进的前呼后拥。 ⑫等你在西湖,这是义薄云天的惠州人的一个美丽心绪,更是对天下人的呼唤。 (取材于李贯通的同名散文,原文有删改) 16. 下列对作品中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苏轼《纵笔》是七言绝句,而杜甫的《登高》,则属于七言律诗。 B. 苏东坡,被贬惠州期间,除了写诗还创作了大量的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 C. 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本文中的“紫丁香”就有此意。 D. 犀带,饰有犀角的腰带。中国古代官员身份的象征,腰带上的装饰不同,其官阶品位也不同。 17.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杭州西湖与惠州西湖都让苏东坡为之倾情以注,而这倾情以注也恰好体现了他的为官之道。 B. 文中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堤被两排常绿的榕树簇拥着……只要晴日及赖在那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长提两侧榕树环围,树冠上白云缭绕的美景,突出西湖天人合一的格局。同时也暗示出苏东坡旷达豪迈的情怀。 C. 作者在文中对“国家不幸诗家幸”这种说法表达了不满,更对其一直被后人引用提出了批评。 D. 文章题目“等你在西湖”中“你”这个词不仅含义丰富,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18. 文章第⑥段说“东坡贬惠州,却是一个‘诗家不幸谪地幸’的典范”。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苏东坡被贬惠州为什么是“谪地幸”? 19. 文章第①段说惠州的西湖是“义薄云天”的。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惠州西湖的“义薄云天”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6. B 17. C 18. ①苏东坡通过兴修水利、迁造兵营、施药救人等改善了惠州的民生。②苏东坡把西湖休憩一新,使之终成为天下美景;让西湖独特的文化意蕴滋养着惠州。③朝云墓成为惠州西湖的“景魂”,朝云的神感染着惠州人。④苏东坡的经历、情怀让世人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19. ①王朝云对苏东坡义薄云天。虽历经磨难,却始终与苏东坡相依为命,爱到地老天荒。②苏东坡对惠州人义薄云天。虽然一贬再贬,却心系民生,造福惠州。③苏东坡对王朝云义薄云天。面对朝云的等待,不忍离开,期望终老惠州。④惠州人的义薄云天。受到苏东坡与王朝云的影响,惠州人在西湖等待着天下人。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中涉及到的文化常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文学常识重点是记忆,当然更需要结合相应的文本去分析和推敲,也就是需要理解能力,不单单是死记硬背。平时,要善于积累;考试时要善于甄别和筛选。题干要求选择 “对作品中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B项,张冠李戴。“《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缅怀古战场赤壁的诗词,都是苏轼被贬谪黄州当团练副使时所作,而不是被贬惠州所作。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重点是熟读文本,吃透作者的情感立场,梳理清楚文章的行文脉络,掌握文本的大致内容。然后结合选项从内容和手法方面去分析和比较。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对本文作者的情感立场把握不准确,错在“表达了不满,更对其一直被后人引用提出了批评”这个地方。其实,在原文第六自然段,作者这样写道“诗家之幸,不过是出了一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作”,从这句话看出作者并没有完全否定“国家不幸诗家幸”这种说法,所以对后人引用这句话提出批评的说法,于原文无据。作者只是为东坡贬惠州,是“诗家不幸谪地幸”的观点张本罢了。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把握重点语句丰富含义的能力。理解丰富文章关键语句的含义,要结合上下文去品味和把握。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苏东坡被贬惠州为什么是“谪地幸”?因为苏轼是一代大文豪,他被贬谪惠州,自然这里的山川风物、乡村民情是他歌咏的对象,因此这儿的一草一木都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其次,苏轼是一个勤勉为政的清官,他打造惠州西湖的美景,可以说是造福惠州子孙万代。而一代清官苏轼与民同乐的事迹更是传为惠州的佳话。总之,苏堤也罢,西湖也罢,因为有了一个被贬谪到惠州的苏轼,人文价值蹭蹭上升,这就是“谪地幸”。总之,结合文本,筛选概括“谪地幸”的语句即可。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惠州西湖的“义薄云天”体现在哪些方面。此题可以从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中王朝云与 苏东坡的相互照应、相互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可从“陪他一路颠簸来到惠州的,只剩一个王朝云了。进得苏门二十年,朝云经历的是饥寒之苦,抄家之祸,囹圄之灾,丧子之痛。跟随一个不合时宜的人,除了相依为命,爱到地老天荒,别的任何欲望,都是痴人说梦,甚或是不洁之念了”,等语句可概括出王朝云对苏东坡的不离不弃,义薄云天。从“一贬再贬,变化着的只是职位,心系民生、造福一方的为官之道,东坡至死不渝”“他竭力筹措资金,兴修水利,迁造兵营,施药济人……不遗余力地改善当地民生” 苏轼造福惠州黎民百姓的角度,看出他的义薄云天。总之,挖掘出“义薄云天”的内涵,那就是大仁大爱,无私奉献,然后结合文本,筛选提炼即可。 六、《乡土中国》阅读检测(6分) 20.这学期,同学们阅读了《乡土中国》这部书,下面就分享一下你的读书收获吧。 (1)下列文字与“亲密社群”所呈现的语言特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A.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C.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下列诗句与选段中提到的风俗所体现的内涵最为贴合的一项是 《乡土中国》中,作者记述了这样一个风俗:“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A.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孟郊) B.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刘邦) C.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宋·王安石) 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 (3)在《文字下乡》中,费老说乡土社会是不需要文字的,一方面空间上不需要,因为总是可以面对面;另一方面是时间上不需要,因为在乡土文化中有声音就足够了,乡土社会有文化但不需要文字,因为他们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生活的需求。你赞同费老的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A (2)D (3)[示例1]赞同。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文化的传承可以以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代代延续。在这一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所以文字之于定型的乡土社会是没有必要的。 【示例2】不赞同。乡土社会尽管世代相传,很多非物质遗产是由代代相传并非文字而记录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产生了很多文化的消亡;除此之外,费老的《乡土中国》是以上世纪40年代的社会为背景创作的,已经不适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作品语言特点的分析和把握能力。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是区别于另一个作家作品的重要标志。语言风格的形成与作家的个性、气质,文化修养,人生阅历息息相关。而作品的语言特点,受制于作家的语言风格,被描述的对象,以及作家所选取的文章体裁等因素,有灵活性,富于变化。首先搞懂“亲密社群”的语言特点。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复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换句话说,在一个社群中所用的共同语言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的特殊语言“行话”。特殊语言不过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是用声音来做象征的那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做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等,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题干要求选择“下列文字与‘亲密社群’所呈现的语言特点最不相符的一项”。 B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恋人之间的眼泪传情,符合“亲密社群”的语言特点。 C项,“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中“名山、白鹿”是学道修仙的行话,属于“亲密社群”的语言特点。 D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此处用“廉颇”的典故,是昔日战功赫赫被重用,而今赋闲被冷落的代名词。有落魄者惺惺相惜的“亲密社群”的语言特点。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文章重要概念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抓住文章中重要概念,能比较容易地理解文章内容。题干要求选择“下列诗句与选段中提到的风俗所体现的内涵最为贴合的一项”。首先读懂文本《乡土中国》中,作者所记述了的一个风俗:“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A项,反映的只是浓浓的母爱。 B项,反映的是志得意满,衣锦还乡。 C项,反映的思乡情愫,是游子的共性,不是一方一俗。 D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故乡水”三个字带有浓郁的乡土风俗特点。我们时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风俗。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对个别问题进行创意解读的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熟读文本,吃透文章的主旨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实际作答。题干要求回答是否赞同费老在《文字下乡》中的观点。其实费孝通老先生的观点是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有语言,有声音符号传情达意就可以了。如果回答赞同他的观点,那么重点是表达:一,他说这句话的立场是基于传统的乡土社会;二,传统的乡土社会可以采用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如果否定他的观点,主要立足点:时代在发展,文字相较于声音等亲密语言,有更多更大的优越性等等。总之,先读懂费孝通的观点,然后找准自己的立场,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如何把握主旨 1、从重点语段上找突破;(1)抓标题与文体;(2)抓“文眼”;(3)抓对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4)抓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的句、段; 2、从写作材料(题材)上看作者用什么来表达感情,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1)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2)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3、从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七、(4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无数次的选择构成人生,今天的选择决定明天的生活。 ——网络名言 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种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种不好的话,也许能种养麦。终归会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一位母亲的回答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唯一的选择 聪明的人知道,花开并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生命的美丽。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爱花的原因。花朵,并没有向我们讲述一个绝美的故事,但它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华美。 正如这样,我们的人生并不是为了等待那必然的终场,而是希冀当中的灿烂。明知生命终有一天要画上完满的句号,却一定要顽固地亲手画上当中的每个音符。其实,生命正如一本书,当岁月的清风缓缓地吹动书页,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呆呆地望着一本书的结束,而是努力品味当中的点滴;生命正如一架琴,当修长的手指轻轻地在黑白的琴键上弹跳,我们要做的并不是静静地等待曲终人散,而要用去品味那中间的繁华…… 人生唯一的选择也许并不简单,但我们要明白,人生的选择即是努力用心,用生命去品味。努力的画上人生的每个完美的逗号,而不是等待那一个终结的句号。 然而,面对人生唯一的选择,我们又该怎样面对呢? 记得曾经,在路上遇见过这样一家人,他们并不富裕,他们的孩子希望能够买一支棒棒糖,但他们实在囊中羞涩,他们的孩子很伤心,但他明白,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让他享受那种孩童应有的甜蜜。这时,父亲却微笑着抱起孩子,并且告诉他:“孩子,我们并没有钱,但我们拥有幸福与快乐。要知道,只要你努力,也许今天我们没有钱,但明天后天,你一定能让自己永远快乐的!我们的家境不好,但只要努力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还记得发生那一幕时,天空很晴朗,半透明的天空,蓝幽幽的光,街上并没有很多人注意到这一幕。但是心却因为这不起眼的一幕而被感动。 我们应该明白,并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这样,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是痛苦的,但当中的点滴则是一定需要自己努力去填补的。这应当便是每个人一生唯一的选择。 也许,人的一生唯一的结果就是死亡。那么当挽钟敲响的那一刻,也许你什么都不再拥有,但你的生命中却曾经盛开过最艳美的花。 那即是你选择的结果。 人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选择题,虽然只有一个答案,却会让你的人生从此也就盛开出最美的花。 努力吧!让生命的花朵永恒地开放,永远只为人生的唯一而怒放。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单,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选择的作用,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思辨性。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起来的核心词是“选择”,只是两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一强调的是当下的选择对未来的影响,也就是说今天的选择要为明天做准备,对未来负责;材料二则强调每个人有自己的特长、优势,也有自己的缺点、劣势,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位置(职业、事业等)实现人生价值。两则材料都跟年轻人的“生涯规划”密切相关,前者旨在引导学生对当下生活的思考,要有对未来负责的精神,莫让今天的选择“矮”了自己的明天;后者旨在引导学生,要学会调整,学会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 参考立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路;生活需要正确选择;谨慎选择;选择并坚持是成功的秘诀;正确认识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选择;选择、坚持,成就自我;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正确的选择等。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及平时关于“选择”的积累等分析,如“人生就像三岔路口,总会有不同的方向给你选择”“人生总会面对许许多多的路口,它们通往着不同的目的地,却总是你最想要去的地方,所以选择是多么的至关重要了”等,引出论点“学会选择”。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因为不同的选择有着不同结果,学会选择是多么的重要,是成熟的标志;学会选择,选择正确的人生,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学会选择,自信的人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追求什么,当面对选择时不会束手无策,请扬起自信的船帆勇敢的前行。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学会选择,人生会更加丰富多姿;学会选择,人生会自信延绵千年;学会选择,总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等。 【素材】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千千万万种,大大小小的选择。有时是双向的,有时是多向的。总之,每个人都有从十字路口经过的时候。有人可能从容地走过,也有人会站在中间,排徊着彷徨着,有种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感觉。 选择是后悔的解药,后悔又是选择的毒药。万事开头难,无论干任何事,任何人都有第一次,当我们在第一次作选择时,都没有几分把握,也许这次选择,将来我们为之后悔,甚至后悔当初的选择,后悔当初所做的一切,那一刻,疯狂的,也许失去理智,长期的忧郁,精神错乱。理智的,也许会做出下步选择,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用选择来面对自己的选择 选择说来简单的两个字,其实那重量足够压着每个人一辈子反不过来。因为只要你活着你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就连你买个小东西都是在选择买哪一个好不是吗? 选择无处不在,像无数个陷阱和诱惑。你选对了可能就快乐一生,选错了可能就坎坷一生。很多人说自己的命不好,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就是我们自己在选择的时候出了差错,错了一小步,就会造成之后能选择的道路越来少。 世界很大,我们很小,世界上的人很多,但是我们每个人却是世界的唯一,其实,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选择,先是在我们纯洁无知的大脑中选择哪个是我们的父母,接着又进行一系列的身边亲人的选择,就如此一步步走来,长大后,我们又开始选择梦想,接着我们为此不断的奋斗,在奋斗中不断的选择,随着人生的继续,我们依然要不断的选择下去。 你的选择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当然,你面临的问题,跟你的决择有可能是起着主关键作用,也有可能是无关紧要的。就像一道题,有可能是单选,也有可能是多选。因为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性,所以就会有太多的选择。总之,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这是无法避免的。甚至将会伴随你的一生,直到生老病死,人生的终结。 人生选择:选择自信,收获勇气;选择磨砺,收获坚强;选择放下,收获轻松;选择知足,收获快乐;选择真诚,收获友谊;选择真心,收获爱情。生活中不是没得选择,而是能选择的东西太多,我们无从下手。当茫然的时候,想想希望收获什么,就能懂得该选择什么。选择了对的,就能收获美好的! 人生,就处在选择选择再选择过程中,也许我们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满意,因为时间证明它是对的,也许我们为自己的选择很懊恼,因为结果不我们所期望的,但是无论我们选择的结果如何,我们都要去面对与接受它。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变幻的世界,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的选择,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每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交警是我们自己,自己选择要去的方向。在人生中,人生所给予我们的是有限的,属于我们的,我们要珍惜,不我们应得的,那就别去强求,有时放弃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人生绽放光彩时,总是在我们做出完美的选择。 无数次的选择构成了人生,今天的选择决定明天的生活! 拿破仑,选择了战争,征服了大半个世界。 人生本身就是选择题,只不过错与对,不会有老师来批改,而是由你自己检验自己人生错与对! 【点睛】 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