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天水一中高一级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1.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 “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 “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 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 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C. 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 解决“提笔忘字”问题的最实际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 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 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 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 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答案】1. A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选项给出的是“提笔忘字”的原因,不是表现,“提笔忘字”的表现应文中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原文“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选项因果倒置。‎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观点的概括。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题中A项,原文“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的对象是“提笔忘字现象”,不是“这一报道”,张冠李戴。‎ 二、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4.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C.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D. 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结盟 ‎5.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沛公安在?‎ 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 是寡人之过也 ‎6.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D.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大得多。‎ ‎【答案】4. C 5. B 6. D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C项,“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意思是“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所以“济”的意思是“渡河”。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种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要求选出“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夫晋,何厌之有,为宾语前置句;A项,为判断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被动句;D项,为判断句。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D项,“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说法文中无依据,文章中为提及相关信息。故选D。‎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参考译文:‎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B. 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C. 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D. 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的时候表示成人,就要行冠礼,取表字。取字以后,为了表示尊敬,除在君、父跟前外,一般称字而不称名。‎ B. 氏是姓的分支,姓是一种族号,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姓氏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 C. 社稷中的“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后来人们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 河,最初的本义是指黄河,后来扩大为陆地表面成线形的自动流动的水体都能称河,本文中的“河”就是指广义的河。‎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义用曾猜定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的事例博得了楚怀王的信任,并且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位置在项羽、范增之上。‎ B. 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羽的父亲项梁,就是一位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楚国大将。‎ C. 项羽利用早晨去参见宋义的机会,在军帐中将他杀死,其他将领们都因畏惧项羽而不敢抗拒,并且还一起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 D. 项羽私自杀死宋义后,对外宣称宋义勾结齐国共同谋反,自己是受楚王密令处死宋义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担心其他将领对自己的不满。‎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 ‎(2)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答案】7. C 8. D 9. B ‎ ‎10. (1)凭着强大的秦国去攻打刚刚建起的赵国,那形势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 ‎(2)(项羽)派人去追赶宋义的儿子,追到齐国境内(追上他),把他杀了。‎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宋义”“牛”“虻”“虮虱”“秦”“赵”“兵”“我”,虚词“之”“以”“则”“其”“而”,标志性词“曰”“夫”,“夫”为发语词,表示要发表议论,其前断开,排除AD两项;“秦”为“攻赵”的主语,“今”为状语,意思是“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意思独立,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B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宋义说:“我认为并非如此。能叮咬大牛的牛虻却损伤不了小小的虮虱。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句子可以断开为: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选C。‎ ‎【8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本文中的‘河’就是指广义的河”说法错误,本文中河指黄河。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项羽的父亲项梁,就是一位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楚国大将”说法错误,“项梁”为项羽的叔父,“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是项燕。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以”,凭,凭借;“秦之强”,强大的秦国;“新造”,指刚刚建立;“举”,指攻下,完全攻占;“其势必举赵”,那形势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2)中省略主语“项羽”,翻译时补齐;“使”,派;“宋义子”,指宋义的儿子;“及”,追上,赶上;“之”;动词,到;“及之齐”,追到齐国境内;之:代词,他,指宋义子;“杀之”,把他杀了。‎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先前,宋义在路上遇见的那位齐国使者高陵君显正在楚军中,他求见楚王说:“宋义曾猜定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没过几天,就果然战败了。在军队没有打仗的时候,就能事先看出失败的征兆,这可以称得上是懂得用兵了。”楚怀王召见宋义,跟他商计军中大事,非常欣赏他,因而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任次将,范增任末将,去援救赵国,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号称卿子冠军。部队进发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宋义说:“我认为并非如此。能叮咬大牛的牛虻却损伤不了小小的虮虱。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所以,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于是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杀。”又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到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一个个又冷又饿。项羽对将士说:“我们大家是想齐心合力攻打秦军,他却久久停留不向前进。如今正赶上荒年,百姓贫困,将士们吃的是芋艿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不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凭着秦国那样强大去攻打刚刚建起的赵国,那形势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到那时,还谈得上什么利用秦国的疲惫?再说,我们的军队刚刚打了败仗,怀王坐不安席,集中了境内全部兵卒粮饷交给上将军一个人,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可是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为相,谋取私利,这不是国家真正的贤良之臣。”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军帐中,斩下了他的头,出来向军中发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处死他。”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都说:“首先把楚国扶立起来的,是项将军家。如今又是将军诛灭了叛乱之臣。”于是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去追赶宋义的儿子,追到齐国境内,把他杀了。‎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秋 兴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1. 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12.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答案】11. 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 ‎12. 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这是针对诗歌情感设题。诗歌的情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情感,二是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本题已经把情感告诉考生——愁,要求概括其原因,且目标是中间两联。“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乾坤迮”,国土狭窄是因国土沦丧,这是一“愁”,“病入中年”“日月遒”,“遒”,迫近,中年多病时光迫近,这是二“愁”;“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百战”,战事不断,这是三愁,“空许国”,“空”,白白地,徒然而无措,空有报国之壮志,却无法施展,这是四愁,“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听到五更的画角之声更添愁思。‎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必须先关注诗人陆游所处的朝代和他的遭遇以及一贯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颔联和颈联所写的内容,圈出导致“愁”的内容,可以是国家朝代的状况,可以是个人的遭遇,可以是所见之景,也可能是所思之事,从本题中来看,主要是南宋的国运衰微、战事连连,是个人的壮志未酬、身体多病。‎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这是针对诗歌的尾联和尾句设题,是江苏卷的常考题型。首先分析“尾联”所使用的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效果。“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尾联主要是写景,“明朝”说明这是想象之景,诗人想象自己明朝在烟雨之中于桐江岸边把小船系在“枫树”上去垂钓,画面很悠闲,反映了作者的愿望——隐逸,但结合颔联和颈联可以知道,这一愿望是建立在国土沦丧、战事连年、自己壮志未酬又中年多病的基础之上,故这一愿望中就饱含无奈和苦闷之情,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怀,把一个中年多病、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诗文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 ‎(3)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 ‎(4)在雨的哀曲里,_________________, 散了她的芬芳。‎ ‎(5)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__________。‎ ‎(6)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 。‎ ‎(7)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8)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为变徵之声。‎ ‎(9)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万类霜天竞自由 (2).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 乌蒙磅礴走泥丸 (4). 消了她的颜色 (5). 是夕阳中的新娘 (6).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7).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8). 荆轲和而歌 (9).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竞、昔、峥嵘、稠、磅礴、消、漫溯、荆轲、和、淋漓。‎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监狱中的成名作 徐 刚 在监狱的不眠之夜中,倚着冰冷的墙壁、艾青借着铁栅栏外的昏暗的灯光,在拍纸簿上写着、写着。他力求字迹端正,他从来不喜欢潦草、杂乱;但灯光实在太暗了,有时写着、写着就把两句诗叠在一起了,只有等天亮再把它们拆开、重抄。‎ 就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写成后,为了避免监狱方面的注意,他第一次用了一个新的笔名:艾青。‎ 诗稿写成后,艾青的心里是异乎寻常地难以平静的,如同是流浪者找到了归宿,苦苦地寻觅之后发现了柳暗花明一样,艾青与诗歌由先前的若即若离变成了心心相印。不仅如此,因为对于这个死去的乳妈的怀念,艾青仿佛也明白了活着的人应该怎样地走一条属于人民和时代的路。‎ 他在监狱里轻声地把诗念给难友们听,那些失去自由的人们、艾青的最早的读者,为之感动了。流着眼泪写完这首诗的艾青,又流着眼泪读完了它。‎ ‎《大堰河——我的保姆》写成后,由探监的沈钧儒带给李又然,李又然随即寄往庄启东、方士人编的《春光》杂志,揭载于1933 年第三期。这首诗的发表,震动了中国诗坛,人们纷纷为之感奋,为之落泪,为之叫好,并且很快传到了日本。艾青一举成名。这对于艾青来说,多少是有点儿出乎意外的。因为:他并不想完全脱离他所爱好的画画的事业,他并没有期望过这首诗的巨大的成功,但,他却成功了。从此与画夹、颜料作别,潜心于形象思维,苦苦地以诗歌去再现、塑造多种形象,去画布之外更广阔的天地中驰骋想象。‎ 这首诗也曾寄给过《现代》杂志,后来退稿了。李又然曾经不胜感慨过:自诩为现代派的人,也终于没有能发现现代的一个真正的诗的新星!‎ 在画家艾青还鲜为人知的时候,诗人艾青却已经开始蜚声文坛了。‎ 随着《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流传,艾青这个名字也不胫而走——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艾青得到过“桂冠诗人”、“泰斗”的称誉,艾青也曾经像“痰盂”那样,被众多的诬陷、谩骂所凌辱。‎ ‎30 年代的上海文坛,因为由鲁迅及追随他的一批左翼人士支撑着、奋斗着,所以虽是在国民党、汉奸、特务的重压之下、罗网之中,也还是演出了不少有声有色的“话剧”的,并十分重视生力军的发现和培养。艾青的第一首诗《会合》的发表,是坐牢前由田间拿走、寄出的。最早写文章称赞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是茅盾,冯雪峰、胡风等人都曾热情地关注过艾青的创作。那时,这些文学青年的准则是简单而明白的:哪儿发表鲁迅的文章,咱们就往哪儿投稿!‎ 从此后,“母鸡”便开始接连不断地下起了“鸭蛋”。从此后,艾青再也没有怀疑过自己写诗的天分与才华——哪怕在生活中最沉重的、不让写作的年代里—一因而,他总是在探索,总是在收获。‎ ‎《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中,所吐露出来的诗人的思想与艺术的高度成熟,形式上的无拘无束,乃至遣词造句的准确、简练,都使人感到,这似乎不应该是艾青早期的作品,然而又的确是的。与很多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不一样的是:艾青是在极高的起点上起步的;艾青是吸取了西方文学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来丰富自己的,艾青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写作的;艾青是从现实主义的土地上出发的;艾青是从自己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走上中国诗坛的。‎ 从此以后,艾青就进入了作为一个作家或诗人一般都要经过相当长的艺术实践才能得到的这种称誉:“这就是艾青!”“这就是艾青的诗。”‎ 抒情的,但不是苍白的自我。‎ 时代的,但不是概念的堆砌。‎ 革命的,但不是口号的重复。‎ 对“大堰河”,艾青远远地离开了一般的同情和怜悯,他是把这个穷苦的农妇当作生身母亲的,同时又时时地和自己真正的生身母亲相联系、相比较着。‎ ‎“白描”的功夫,朴素的魅力,真实的力量,没有遮掩的感情,毫不做作的语言,在这首诗里互为衬托,相映生辉。并且,作为艺术特点,一直贯串在艾青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真是谈何容易!‎ ‎(节选自《艾青传》第三章《监狱中的成名作》)‎ ‎14.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30年代初,艾青在狱中写了《大堰河一我的保姆》,他是第一次使用“艾青”作笔名。这首诗是他的成名之作,抒发了一个地主儿子对贫苦农妇的眷念和热爱。‎ B. 《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一些著名作家如茅盾、冯雪峰、胡风等人都曾写文章给予了高度称赞。‎ C. 通过《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我们可以明白诗人艾青对生活于苦难之中的受蹂躏被损害的最底层的“大堰河”们,是充满悲悯与敬重的情感的。‎ D. 写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的艾青已经是一个“左翼”的进步艺术青年。不久便成了我国左翼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 E. 《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其独特的抒情结构和方式热情地讴歌和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品质,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 ‎15. “从此后,‘母鸡’便开始接连不断地下起了‘鸭蛋’”,这句话怎样理解?‎ ‎16.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发表,震动了中国诗坛,艾青也因此一举成名。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7. 文中说“诗稿写成后,艾青的心里是异乎寻常地难以平静的”,为什么“难以平静”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4. AC 15. 艾青原来是学美术的, 他所爱好的是画画的事业,后来却因写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而写起诗来,并成为了著名大诗人。 ‎ ‎16.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①感情真挚。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肺腑,是因为它写的全是真人真事。诗人以真挚虔诚的赤子之心,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乳母,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广大农民的遭际的同情与关切。②艺术的高度成熟。吸取了西方文学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形式上无拘无束,毫不做作的语言,遣词造句准确、简练,“白描”的功夫。③鲜明的艺术个性。艾青从现实主义的土地上出发;从自己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走上中国诗坛。 ‎ ‎17. ①艾青在上海狱中,他看着铁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不禁想到吃她奶汁长大的保姆,如今她不在人世了,一时思绪如潮,就一口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是出于感激的心情写的”,诗人对乳母的感激之情和怀念之情使他难以平静。②诗人是想着将“赞美诗”呈现给大堰河——他的保姆,和那个“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艾青的诗歌是艾青于那个时代发出的属于他自己的真实的声音,他仿佛也明白了活着的人应该怎样地走一条属于人民和时代的路。诗人为找到了这条路而心总是难以平静。‎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B项,不恰当,原文是说最早写文章称赞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是茅盾,而冯雪峰、胡风等人都曾热情地关注过艾青的创作。D项,“不久便成了我国左翼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原文没有此信息,属于无中生有。E项,“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说法错误,《大堰河——我的保姆》没有“唱出了祖国的土地……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故选A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义能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一定要把所要理解含义的句子放置于具体的语境中,也就是句子所在的上下文去理解,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本题,题目是:“从此后,‘母鸡’便开始接连不断地下起了‘鸭蛋’”,这句话怎样理解。答题时主语抓住关键词“母鸡”“鸭蛋”。该句话在文章第8自然段,仔细阅读这句话所在的上下文,根据句子中这两个关键词,结合对原文的理解,可知艾青的身份发生了变化,艾青原来是一个绘画者,现在因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而成名成为诗人,前后的身份的表变化体现了句中“母鸡”开始下起了“鸭蛋”。本题只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句中关键词抓住艾青身份的变化,即可很好地解答本题。‎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本,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发表,震动了中国诗坛,艾青也因此一举成名。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根据理解题干,提示,让回答艾青诗作《大运河——我的保姆》成名成功的原因。根据理解文段:《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所吐露出来的诗人的思想与艺术的高度成熟,形式上的无拘无束,乃至遣词造句的准、简练,都使人感动,这似乎不应该是艾青早期的,然而又的确是的。与很多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不一样的:艾青是在极高的起点上起步;艾青是吸取了西方文艺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来丰富自己;艾青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写;艾青是从现实主义的土地上出;艾青是从自己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走上中国诗坛;“白描”的功夫,朴素的魅力,真实的力量,没有遮掩的感觉,毫不做作的语言,在这首诗里互为衬托,相映生辉,并且,作为艺术特点,一直贯穿在艾青50年的创作生涯中,真是谈何容易,以上原文的文段中筛选爱情成名的原因有:思想与艺术的高度成熟、吸取西方文学艺术、感情真挚。‎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针对文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能力。‎ 属于探究能力考查,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材料的内容或观点,向外挖掘主要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本题貌似提出自己的观点,实际上概括材料的观点,注意提取各则材料的中心作答。本题题目是:文中说“诗稿写成后,艾青的心里是异乎寻常地难以平静的”,为什么“难以平静”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涉题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概括,回答问题。“诗稿写成后,艾青的心里是异乎寻常地难以平静的”在文章第二自然段的首句,仔细往下阅读,可以从文章中筛选出“诗稿写成后,艾青的心里是异乎寻常地难以平静的,如同是流浪者找到了归宿,苦苦地寻觅之后发现了柳暗花明一样,艾青与诗歌由先前的若即若离变成了心心相印”“因为对于这个死去的乳妈的怀念,艾青仿佛也明白了活着的人应该怎样地走一条属于人民和时代的路”“对‘大堰河’,艾青远远地离开了一般的同情和怜悯,他是把这个穷苦的农妇当作生身母亲的,同时又时时地和自己真正的生身母亲相联系、相比较着”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点睛】钓鱼台有探究能力考查,探究类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类型,答题时,注意观点明确,分析透彻。‎ 四、语言文字运用 ‎18.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百舸(gě) 青荇(xìng) 荡漾(yàng) 峥嵘(zhēng)‎ B. 彷徨(páng) 深邃(shuì) 漫溯(sù) 彳亍(chì chù)‎ C. 佝偻(lóu) 寥廓(guō) 忸(niǔ)怩 颓圮(pǐ)‎ D. 玉玦(jué) 瞋目(chēng) 变徵(zhǐ) 忤逆(wǔ)‎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能力。解此类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题干要求选出“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B项,“深邃(shuì)”应读“suì”;C项,“寥廓(guō)”应读“kuò”;D项,“瞋目(chēng)”应读“chēn”。故选A。‎ ‎1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装饰 斑斓 静默 书生义气 B. 凄惋 寂寥 长篙 天纶之乐 C. 笙箫 窗扉 荆棘 激浊扬清 D. 愁怨 苍桑 揉碎 风华正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关键词“没有错别字”,选项中C项没有错别走,A项“书生义气”应为“书生意气”,B项“天纶之乐”应为“天伦之乐”,D项“苍桑”应为“沧桑”。‎ 点睛:汉字的字形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和工整书写两个方面。高考的考查重点多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首先,我们必须做到:1.书写时,不写不规范的汉字——“繁体字”“异体字”已经淘汰的“简化字”。2.要注意音、形、义三者相结合,特别是意义。3.对形似字进行整理,形成表格,集中突破。其次,要注意以下方法:1.语义辩识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3.结构分析法 有些成语的构词方式上有个特点,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的结构相同,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或者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反,据此规律,可以有效的防止错别字。5.语音辨识法 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有些字是由于读错了字音而随着就把字写成了别字。6. 来源结合法 一些成语有一定出处,要么从神话传说中来,或从寓言故事中来,或从名言名句中来,联系其本源出处,易判断字形。‎ ‎2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可根据词语意思,结合着句子的具体语境分析判断。还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望文生义。句中是说令人看不过来。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望文生义。句中理解为事先做好准备。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不含语境,对象不当。所以选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例如第一句中,是说快速变幻的布景让人看不过来,而“目不交睫”是形容睡不着,望文生义。‎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 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 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偷换主语,可在“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前加“今年”。B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可将“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中的“使得”删去。D项,搭配不当,“录取了”与“两个名额”不搭配,可以把“两个名额”改成“两个人”。‎ ‎22.给下列诗歌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再别康桥》②《沁园春•长沙》③《大堰河——我的保姆》④《木兰诗》⑤《雨巷》⑥《七律•长征》⑦《春夜喜雨》⑧《石壕吏》‎ A. ①③⑤⑥是现代诗歌,④⑦⑧是古典诗歌 B. ②③⑥是现代诗歌,⑦⑧是古典诗歌 C. ①③⑤是新体诗,②④⑥是旧体诗,⑦是律诗,⑧古体诗 D. ①③⑤是抒情诗,④⑧是叙事诗,②⑥是古代诗歌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属于文学常识识记情况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对于课内、外要求诵读文学著作,对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考生既要了解识记文学著作名称、体裁、主要内容、表达的主题,还要了解识记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创作情况等方面知识。本题要求选出“给下列诗歌分类不正确的一项”,①《再别康桥》是现代抒情诗;②《沁园春•长沙》现代人毛泽东采用古典诗歌的形式(古代词牌“沁园春”的格式要求写的词,)反映现代生活的内容,仍属现代诗歌。③《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抒情诗;④《木兰诗》是古代叙事诗;⑤《雨巷》是现代抒情诗;⑥《七律•长征》是现代人毛泽东运用古代格律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采用古典诗歌的形式,反映现代生活的内容,仍属现代诗歌。;⑦《春夜喜雨》古代律诗;⑧《石壕吏》古代叙事诗。故选D。‎ 五、作文 ‎23.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痕迹 ‎(英)约翰·罗斯金 ‎ 把每一个黎明看做生命的开始 ‎ 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 ‎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 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只是这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回想起来,有的令人愉悦,有的令人怅惘……那么,关于“痕迹”,你有怎样的经历?又有什么感悟呢?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痕迹 ‎——人生交响三重奏 ‎ 生活平凡,单调,如一条寂寞的长河。 ‎ ‎ ‎ ‎ 但是,当心灵的摄影机记录下尘世间的这一个个经典片断,蓦然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可以刻录一场深沉而盛大的生命交响。‎ 一重奏:成长的痕迹 ‎ 一个穷孩子,长在农村,遇上的又是一个物质极度贫乏的时代,苦难是注定了的。‎ ‎ 唯一的安慰是妈妈。家里穷,有妈妈在,再冷的冬天,总有暖暖的怀抱可以依偎;再苦的日子,总有甜甜的时光值得回味。然而,突然有一天,母亲悄然离去,这个放学回家的孩子,必须独自面对一间空荡荡的屋子。欲哭无泪,欲述无人,命运让他必须学着承受,学着坚强:母亲走后的第二天,他学着母亲的方式,含泪炒了一碗油盐饭,咬咬牙,顶着秋日的冷风走出了家门……‎ 晚上,孩子在日记本上记下这样几行稚气的文字:‎ ‎ “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 二重奏:奋斗的痕迹 ‎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学历,单靠个人奋斗,从一个懵懂的乡村少年走向了“金鹰奖”的红地毯,这是个传奇吗?‎ ‎ 然而王宝强用十六年的时间,完成了蝶变的过程!‎ 十六年前,八岁的他来到少林寺,理由很简单,想学功夫当明星。可是六年之后,他依然还是一个俗家弟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离开少林来到北京,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候三年,只为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可是命运弄人,长时间等不到角色,为了吃饭,不得不在工地上搬砖、和泥、运沙,和农民工一起挥汗如雨……‎ ‎ 终于,随着《天下无贼》,《士兵突击》等影视作品的问世,王宝强成功了!他用“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制造了一个喧嚣时代的奇迹!‎ ‎ “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汗水眼泪成了雨滴就滋润大地。每个不放弃的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世界的未来!”刘若英的歌好像是专门为王宝强唱的。‎ 三重奏:爱的痕迹 ‎ 漂亮、灵性的李灵的人生之路可以有很多的选择。‎ ‎ 但是,为了留守儿童,李灵2002年师范毕业后,就在家乡周口淮阳许湾乡创办希望小学,任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由于所有学生全部免费,学校无力为7个班300多名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而且7年来,李灵为建学校已欠下8万元外债,2009年暑假期间,李灵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前往郑州,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无怨无悔为孩子们收购旧教辅和儿童读物。‎ ‎ 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李灵的爱之路走得艰难而执着。她比千千万万的贫穷,但她也比千千万万的人富有,因为,她挑着孩子们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 多么好啊,这生命的交响!多么美啊,这人生的痕迹!‎ ‎ 坚强地成长,勇敢地奋斗,坦荡地付出爱,每一个人,留下了这美丽的痕迹,奏响了这生命的多重交响,今生,当无怨无悔!‎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带材料的命题作文,读约翰·罗斯金的诗《痕迹》,可以感悟到“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在过去的人生路上,你都留下过什么样的脚印和痕迹?这些“脚印和痕迹”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哪些启发?对自己有何警示、意义?在将来的人生路上,我们还应该留下什么样的痕迹?怎么留下让自己最满意的痕迹?别人的脚印和痕迹对自己有何影响?充分展开联想,深挖写作素材,选取最难忘、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行文。本题适宜于写成散文或记叙类文章。‎ 点睛:命题作文也就是全命题作文,它的标志是有一个完整的题目,学生必须以这个题目为作文的标题,一个字都不能改动。命题型作文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题目;二是提示语,为考生打开写做思路做导引;三是要求,做字数和内容上的规定。那么怎样写好命题作文呢?‎ 首先,一个题目拿到手,我们需要明确它的体裁和人称。是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如果是记叙文,在题目中经常出现“记……”、“……的事”、“……的人”等。如《记我的老师》、《一件有趣的事》。如果是说明文,题目中经常会出现“介绍……”、“……的自白”、“……的话”等。如《介绍我的书包》、《小风车的话》。‎ 其次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如果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把这个人最独特的、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写出来,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人。一般来说,我们要描写一个人,要调动各种的描写手段,这些手段是要综合运用的,我们最常用的主要有四大类,就是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如果是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并且要安排文章的详略,重点地方要不惜笔墨,详细叙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