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诗歌鉴赏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诗歌鉴赏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诗歌鉴赏 作业 题组一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 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体察,当然这是建立在对诗歌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要求考生回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只看诗歌本身,或许略显朦胧,所以命题人在题干中给出“小乌巾”的注解——“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因此我们知道诗人因为韦曲春景之美而心生归隐之意。而诗歌后面的注释表明了作诗背景“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求仕不得,难免心灰意冷,于是说上几句归隐之语自然之极,这样情感很复杂,说是要归隐,未必真归隐,发发牢骚或自我安慰均有可能,不过对自然美景的不舍倒是真实可感。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综合利用文本试题中的各种信息,甚至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诗人的情怀。‎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喻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解析 本题考查情感:主要是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搞清楚这两个环境,再联系“柴扉”“两忘机”及题目“钓船归”的暗示,“回归与隐居之乐”便可以回答出来。‎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华清宫 ‎[唐]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唐]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銮,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干。‎ 赏析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吴诗将宫外之况与宫内之景进行对比,揭露了统治者只顾自己贪图安逸的生活,不顾民生疾苦的丑恶现象,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崔诗通过对华清宫凋零衰败景象的描写,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流露出对唐朝当年兴盛繁荣的缅怀及时过境迁的伤感。(意思符合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第一首诗歌运用的是对比手法,“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这是对统治者的揭露,再结合上一小题,情感自然明了。第二首诗前两句写此时的华清宫是萧条破败的,而“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干”写出了历史的变迁。结合怀古诗的特点可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唐朝兴盛繁荣的缅怀,也有对时过境迁的伤感。‎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牧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后两句诗刻画了牧童怎样的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刻画了一个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无羁无绊,自由自在,自然天真的牧童形象。寄寓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中人物形象及思想感情的赏析。解答本题应先理解诗歌大意,再进行分析,本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广阔,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未见牧童,却先听随风传来的悠扬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露天地里休息,表达了诗人对安乐生活的向往。‎ 题组二 评价作者观点态度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醉翁操①‎ 苏轼 ‎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注] 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②蒉:草筐。《论语·宪问》:‎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醉翁操》的上阕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的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下阙写鸣泉虽不复存,但鸣泉之美妙乐曲却仍留人间。《醉翁亭记》则是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解析 回答此题,不光要读懂题中诗句的意思及其所蕴含的感情,还要回忆学过的《醉翁亭记》所蕴含的感情,然后再两相比较。‎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注]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 虚:废墟。‎ 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解析 回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全诗大意,先分析两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感悟,然后抓住题干中“人生感悟的差异”一语,对两首诗中抒发人生感悟的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才归纳作答。第一首张说的《邺都引》,是作者纵观魏武帝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壮历史和身后遭遇时,联想自己被奸佞小人攻讦的现实,不禁感慨万千而写的。写得激情奔涌,慷慨悲壮,但诗情又紧扣缅怀魏武的题旨,做到诗情恣肆而有节制,思想内蕴而易外传。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诗人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注]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 机心:这里指在意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之心。‎ 有人认为,诗歌尾联“机心久已忘”是诗人故作旷达之语,你认为呢?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机心久已忘”确是诗人故作旷达之语。尾联说,诗人很久以来已不在意宦海沉浮、仁途得失,麋鹿见了诗人为什么还要惊恐呢?诗人通过对麋鹿的质疑来写自己无“机心”,这正反映了他久居穷荒之地而无可奈何的心情。诗人在前三联集中笔墨写凄凉荒寂之景,衬托了其内心浓郁的落寞孤愤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中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本诗前两句点明时令,中间四句写一路所见,四句诗处处围绕着一个“荒”字,诗人身临凄凉荒寂之境,触动内心落寞孤愤之情。这时又见一只受惊的麋鹿,从身旁奔驰而去。末句麋鹿之惊,不仅把前面景物带活了,而且意味深长,含蓄蕴藉,是传神妙笔。诗人故作旷达之语,其实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4.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山坡羊 长安怀古 赵善庆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中吕]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有人说,两首怀古小令慨叹人生无常,思想消极遁世。请你结合相关诗句进行简略评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两首怀古小令都有怀古伤今的慨叹,但表达的思想却不完全相同。《骊山怀古》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奢侈行为和为争夺政权而残酷厮杀的行径,“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长安怀古》在抒发兴亡之感的同时夹杂着作者对人生无常,瞬息即逝,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消极遁世思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抓住诗歌的不同点,找出思想感情的不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