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ww.ks5u.com 大庆一中 2019 级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 1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 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 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 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 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 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地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之一字,出现了 66 次,没有两个地 方的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 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 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 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 70 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 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 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 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 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虽不齿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 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惠王,出来就说:“望之不 似人君。”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 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 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孔子生活于春秋时代的末期。孟子则是战国时代的前中段。在春秋的时候,周朝的封建制度,已 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以前各小国各自为政,里面主持国政的卿和大夫以及担任下级军官 的士,全部世袭,一切都按成规,也就是说,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之原则已不再适用。但是公侯 伯子男的互相征伐,仍以道德的名义出之。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 最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未波及全民,不致使父母 兄弟妻子离散。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日情 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 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 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 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人准备伐燕,他说燕可伐。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 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他曾和梁惠王说过“地方百里, 而可以王”。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孟 子开始游说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合纵连横之季。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间的 大厮杀。所以这时已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 也。”这段话可能反映着当日各国备战的情节,也可以说是他对当日国君草菅民命的一种控诉。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不似孟子凡事紧张,因为孔子有“君子坦荡荡”的风格。 B.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即使是圣贤,也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 C.孔子比孟子有耐性,所以他称赞管仲又攻击管仲,不齿阳货为人又回拜阳货。 D.孔孟思想的不同一定与《论语》《孟子》的取材、二人生活的时代、个性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整体逻辑上是逐层推进的。 B.文章从孔孟对“性”和“礼”的不同态度出发,重点分析了形成这种不同的社会原因。 C.文章引用齐宣王和梁惠王问政于孟子的例子,有力说明了孟子思想具有“革命性”。 D.文章认为孔孟思想如影相随,但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孔孟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保持一种悠闲的态度;而孟子却主张“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 B.孔子一生学习,到 70 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但孟子却认为道德是由内在自我产生的,人人都能 做圣贤。 C.孔子非常尊重“礼”,做事讲究礼尚往来,而孟子则不囿于“礼”,性格急躁,做事缺乏耐心,行事 全凭己意。 D.春秋时周朝的封建制度没有完全败坏,战事也未波及全民;战国时的动乱则是剧烈的,诸侯国之间 准备长期大厮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材料一: 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人方 可谓之“成人”。中国古代男子满 20 岁行冠礼,女子满 15 岁行笄礼,行礼后,开始享有“成年人” 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1994 年, 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 式。2001 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道德 修养。2000 年,浙江省把每年 12 月 9 日定为 18 岁“成人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 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 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规范 18 岁“成人节”仪式,以加 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的精 神力量。 (摘编自章正《代表委员建言:立法规范 18 岁“成人节”仪式》) 材料二: 在孩子 16 岁时,英国家长一般会为他(她)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礼”。笔者 曾参加 一个在祖辈安息地举行的成人礼。一阵音乐过后,年轻的主角神情严肃地面朝着祖辈的墓碑,聆听父 亲讲述家族发展史:“我们家积累的这些财富,都是祖祖辈辈辛苦打拼得来的,你已经成年,要继承 祖辈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随即,伯叔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共同的话题,最 后年轻的主角也发表了“成人誓言”。笔者的一位朋友也对他的成人礼记忆犹新:父母只给他买了往 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而他在法国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餐馆、夜总会或城市环卫部门打工。 (摘编自曾祥伍《在英国参加成人礼》) 材料三: (摘编自沈慧《“成人礼”前后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情况调查》) 材料四: 2016 年 6 月 9 日,安徽省教育厅、相关市区县教育局及高中的负责人观摩了省内某高中毕业典 礼暨成人礼活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也派出代表出席活动。该活动共有 四个篇章:拼搏、成人、感恩、飞翔。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千余名毕业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步入校园,沿着呈现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 活泼可爱到风华正茂的 18 年生活轨迹照片的长廊步入典礼会场。 “我宣誓,从今天开始,我以孝心对父母,以诚心待他人,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我宣 誓,从今天开始,在新的起点我将更加努力!因为有我,人民将更加幸福;因为有我,家园将更加美 好;因为有我,祖国将更加昌盛……”千余名学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宣誓他们已经成人,将离开父 母的庇护,肩负起社会责任。礼毕,学生们纷纷将鲜花献给身边的家长,并与家长紧紧拥抱。 (摘编自《合肥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示范活动纪实》)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对“成人”的定义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他认为真正的“成人”应该在财利、危难面前不忘道义 和担当,在困顿之中执着初心。 B.浙江省把每年 12 月 9 日定为 18 岁“成人节”,并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紧随 其后的是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 C.当代中国一直注重“孝敬父母”“敬爱老师”“关爱他人”“报效社会”“热爱国家”等情感教育,“成 人节”仪式尤其能体现这些教育。 D.“孝心、诚心、热心、忠心”等誓词洋溢着当代中国学生“成人”后的正能量,但不能忽视的是成 人后必须培养自己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5.当代中英两国的“成人礼”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有哪些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3 分)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 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 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②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 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 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 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 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③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 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 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 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 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④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 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 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 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⑤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 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 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 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⑥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 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 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 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 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⑦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 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 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 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 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⑧余光中先生说:“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 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 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它缠绕过落魄的杜牧、客居他乡的陈与义与写词赠 友的虞集,也让现代人十分向往。 B.作者对“杏花”、“春雨”等意象的着力描写,渲染了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展现了江南的不同 风貌,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C.文中运用了许多引用、比拟等手法,典雅的表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内涵,丰富了文章的内 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D.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是一种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包含着对现代 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7.文章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请简要分析这样写 的作用。(4 分) 8.怎样理解第⑥段中所说的“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刘秉忠,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世仕辽,为官族。曾大父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焉,故 自大父泽而下,遂为邢人。秉忠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 亲。后弃而隐武安山中。久之,天宁虚照禅师遣徒招致为僧,以其能文词,使掌书记。后游云中,留 居南堂寺。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过云中,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既入见,应对称旨, 屡承顾问。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 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后数岁,奔父丧,赐金百两为葬具,仍遣使送至 邢州。服除,复被召,奉旨还和林。上书数千百言,世祖嘉纳焉。 癸.丑.,从世祖征大理。明年,征云南。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 戮一人。己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 条列以闻。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 一新。 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燕闲顾 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至元初,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继升为上都,而 以燕为中都。四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八年,奏建国号曰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 他如顽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十一年,扈从至上都。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 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淡然,不异平昔。每以吟咏自适,其 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有文集十卷。 A 他如顽/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B.他如顽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C.他如顽/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D.他如顽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10.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字”是一个人行成人礼后,由父亲或长者给取的。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 出于礼貌和尊敬。 B.《易》也称《周易》、《易经》,相传为周文王所著,成书于周代。后来和《诗经》《尚书》《礼 记》《春秋》一起并称“五经”。 C.“癸丑”为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中国历法上使用的纪年方法,十二天干和十地支顺序相配,六十 年为一周,周而复始。 D.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元朝中书省在远方还有一些派出机 构,即各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刘秉忠才华横溢,不拘一格。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出仕后又弃官隐居为僧。后受世祖召见,与海云 禅师一起入府觐见,颇受赏识。 B.刘秉忠心地善良,仁爱宽厚。在攻打宋时,他常以天地有好生之德劝喻皇上不要滥杀无辜,因他得 以保全性命的百姓不可胜数。 C.刘秉忠精通治理,敢担责任。他以天下为己任,通晓治理之道,善于古为今用,辅佐世祖建立元朝, 并为元朝定规立制费尽心血。 D.刘秉忠恬淡闲散,好学不懈。身居高位后,他仍斋戒居住,粗茶淡饭,整日恬淡安静,与以往没有 不同,常常诵咏诗词自娱自乐。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己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5 分) (2)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4~15 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节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3.下列各项对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从杨柳与春风写起,写客思如春风里的柳条之多。 B.颔联以“倾”、“涨”两个动词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为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隐痛。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14.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6 分) (三)名句默写 9.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选自《元史·刘秉忠传》)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6 分) (1)《离骚》中,屈原借古代圣贤来勉励自身保持清白现身正道的句子是 “ , ”。 (2)《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 ”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如丝般 缕缕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语言文字运用(2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本共 3 小题,9 分) 随着对华贸易战不断升级,白宫一手撕碎了美国自由贸易 的形象。特朗普蛮横无理,出 尔反尔,( )。美国挑起的贸易战,虽然不是专门针对中国,但与中国的博弈是其中最激烈的一场, 双方的实力, 了这场较量没有哪一方胜券在握。面对特朗普的步步紧逼,中国如果没有强大 的心脏、应对的智慧,就很难斗得过玩弄耍横这种“交易的艺术”的特朗普。最好的办法,就是淡定、 从容、自信。因为最坏的结果,无外乎中美两败俱伤,中国一些企业和行业肯定会遭受严重打击,但 美国也不可能全身而退。特朗普政府 挑起的这场“贸易战”,已经使处在一线的美国汽车企 业感受到了“枪林弹雨”。 美国相关业内人士称,“贸易战”使包括电子、飞机制造等工业在内的行业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 影响,而这些行业对美国目前经济贡献最高,汽车行业作为美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更是 , 随着与中国贸易战的展开,美国大豆和玉米价格正在大幅下挫,美国农民凯文·珀佩尔说:“贸易战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何可胜道.也哉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夫人之相与. 失其所与.,不知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儿已薄禄相. 2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没有活用现象的是( )(3 分)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C.火尚足以明.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21.下列各句按照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 ②固一世之雄也 ③而又何羡乎 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 ⑤何为其然也 ⑥而今安在哉 ⑦客有吹洞箫者 A.①④/②/③⑥/⑤/⑦ B.①/②⑦/③⑤⑥/④ C.①/②/③⑤⑥/④/⑦ D.①④/②⑦/③⑤/⑥ 22.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有穴窈然. 然.视其左右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越持久,价格恢复正常就越困难。”明尼苏达州的大豆种植者协会正敦促特朗普总统结束贸易战。 . . 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动摇了世界各国几十年苦心建立的国际经贸秩序,将美国自己主导缔造的国际经贸体制踩在脚下 B.美国将自己主导缔造的国际经贸体制踩在脚下,动摇了世界各国几十年苦心建立的国际经贸秩序 C.将美国自己主导缔造的国际经贸体制踩在脚下,动摇了世界各国几十年苦心建立的国际经贸秩序 D.动摇了世界各国几十年苦心建立的国际经贸秩序,美国将自己主导缔造的国际经贸体制踩在脚下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卫道士 决定 一意孤行 首当其冲 B.卫道士 确定 一意孤行 雪上加霜 C.捍卫者 决定 一心一意 雪上加霜 D.捍卫者 确定 一心一意 首当其冲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美国相关业内人士称,“贸易战”使包括电子、飞机制造等工业在内的行业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响,而这些行业对美国目前经济贡献最大。 B.美国相关业内人士称,“贸易战”对包括电子、飞机制造等工业在内的行业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响,而这些行业对美国目前经济贡献度最高。 C.美国相关业内人士称,“贸易战”使包括电子、飞机制造等工业在内的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这些行业对美国目前经济贡献最高。 D.美国相关业内人士称,“贸易战”对包括电子、飞机制造等工业在内的行业均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而这些行业对美国目前经济贡献最多。 (二)课内知识点考察(共 5 小题,合计 16 分) 19.下列几组加点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孰能讥之乎?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3.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黑匣子”下定义。(4 分) ①黑匣子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的各种资料 ②飞机失事后可以依据黑匣子的记录分析飞机失事的原因 ③黑匣子是一种飞行记录仪 ④黑匣子装在飞机的座舱里 四、作文(60 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 16 岁要 去美国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 应坚持的。 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四、抗压之力:不因挫折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对于陈先发所谈到的“四力”,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可任选一“力”,也可组合选择,写一篇 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明确,题目自拟。 大庆一中2019级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答案 1.B(A项,强加因果。C项,称赞管仲又攻击管仲,不值阳货为人又回拜阳货,是出于对“礼”的尊重。D项,或然与必然混淆,原文是“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 2.D(孔孟思想没有本质区别,孟子思想是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 3.C(“孟子性格急躁,做事缺乏耐心,行事全凭己意”理解错误。) 4.B(“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并不都是将“成人节”立法,注意原文“广州、南 京、北京、上海等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 5.①形式上:英国在家族范围内以家族为单位举行,更具个性特征;中国以学校集体活动 方式举行,更为规范统一(3分)。(答“‘成人礼’宣誓环节,中国是对国旗宣誓,英国是 对祖先和家族宣誓”亦可给分,两点都答对可给3分,缺一点扣1分) ②内容上:英国强调家族责任的担当意识和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国强调公民意识、 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3 分,两点都答对3分,缺一点扣1分)。 6.B(“着力描写”、“表达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有误) 7.与下文形成对比,(1分)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柔婉之美及其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或: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传统诗意生活的挖掘),(1分)格调上一阳刚一阴柔,相映成趣,共同体现了隐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之美。(2分) 8.答案:①说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是因为“想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有一种美丽、温柔、缠绵的情致,像梦境一样。(3分)②说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是因为“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 ”,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时,杏花春雨江南就会引发我们的思乡之情和感叹时光流逝的伤感。(3分) 9.B(见翻译,注意句式整齐) 10.C(应为“十天干,十二地支”) 11.A(刘秉忠并没有被世祖召见,而是海云禅师邀请他一同前去。) 12.(1)己未年,刘秉忠跟着世祖讨伐宋,又用在云南说过的话尽力劝说他,所到之处保全的生命数也数不清。(或使人民生命得以保全,救活的人不计其数。)(“己未”、省略句、“赞”、“全活”各1分。) (2)刘秉忠采纳祖宗的旧制,参照适合于今天的古代制度,一条条地列出来上报给他听。(“采”“参”“条”以及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句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秉忠,字仲晦。祖籍瑞州人,世代在辽为官,官宦世家。曾祖父在金为官,担任邢州节度副使,因此在邢州安家,所以自祖父以下,就成为邢州人士。刘秉忠生来风姿卓越出众,志气豪迈爽朗,不拘一格。十七岁时,担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来赡养父母。后弃官离开,武安山中隐居。过了很久,天宁的虚照禅师派徒弟招纳他去做了和尚,因为秉忠能诗能文,便让他担任掌书记。后来游历云中,居住在南堂寺。当世祖还没有登基时,海云禅师被世祖召见,海云禅师经过云中,听说刘秉忠学问渊博,多才多艺,便邀请他一起去。晋见世祖后,刘秉忠回答问题,很符合旨意,多次解答世祖询问。刘秉忠没有什么书不读,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类,没有不精通的。谈论天下的事就像谈论手掌中的事。世祖很喜欢他。几年后,秉忠的父亲去世,他回家奔丧,世祖赏赐百两黄金作为丧葬资费,并派遣使者送到邢州。服孝期满,秉忠又被征召, 遵奉旨意回到和林。他呈上数千字的建言,世祖都赞许采纳。 癸丑年,跟着元世祖征讨大理。第二年,元世祖征讨云南。刘秉忠常常介绍天地是爱好生灵的,英明神武王者般的皇帝不该滥杀无辜,所以攻克城的时候,从不胡乱杀人。己未年,刘秉忠跟着世祖讨伐宋,又用在云南说过的话尽力劝说他,所到之处保全的生命数也数不清。(或使人民生命得以保全,救活的人不计其数。) 中统元年,元世祖即位,询问治理天下的关键、修养百姓的好方法,刘秉忠采纳祖宗的旧制,参照适合于今天的古代制度,一条条地列出来上报给他听。世祖于是下发诏令建立元,建立中书省、宣抚司。于是朝廷的旧臣、山林的隐逸之士,都被录用,人才济济,粲然一新。 刘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大小,凡是有关于国家的大事,知道的没有不说的,说的皇上没有不听的,皇帝对他越来越宠爱信任。他空闲时帮着皇上参谋,推荐可以供重用的人才。凡是他甄别提拔的,后来都成了名臣。 至元初年,皇上命令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水北面查勘土地,在龙冈建筑城池,历时三年完成,命名为开平。后来把开平作为上都,把燕作为中都。四年,皇上又命令刘秉忠建筑中都城池,开始修建宗庙宫室。八年,刘秉忠奏请封建国号大元,把中都作为大都。其他像颁赐官服,订立朝廷礼仪,供给俸禄,确立官僚制度,都是由刘秉忠操办发起,最终成为一代既定的规章制度。 至元十一年,刘秉忠跟随皇上到上都,八月秋天,刘秉忠没有生病端直地坐着就去世了,时年五十九岁。 刘秉忠自幼好学,到老不松懈,虽然达到了臣子最高的地位,却斋戒居住,粗茶淡饭,整天恬淡安静,与平时没有不同。常常诵咏诗词自娱,他的诗歌恬淡闲散,正像他的为人。有文集十卷。 13.D(客思并非贯穿全篇,全诗还抒发了韶华已逝的悲伤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之情。) 14.①雪,运用借喻手法(比喻也可以),白发似雪,争相长出;朱,指青春的容颜(或红润的面容、年轻的面容),一白一红,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比喻、对比各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情感1分) ②这种悲叹与全诗书法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答出全诗抒发的另两种情感2分,效果1分) 【翻译】身居他乡的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节,自己的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淹没冶城了。自己的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经显得苍老。不想知道做官的快乐啊,只求自己能够在青山绿水做一个打渔和砍柴的农民。 【背景】王安石之父(名益,字损之)曾为江宁通判.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卒于官,葬于江宁牛首山(今江宁县南).皇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下此诗.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王安石虽然是大有作为之人,但他同样有山林之思,并非一味追求进取。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为了养家孝亲,并非乐意官场,汲汲富贵。由于家中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几十口人赖其官禄,他根本就没有条件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在他早年的诗歌中,就表达了“收功无路去无田”的无奈,既然“人间未有归耕处”,他只得“窃食穷城”、任职地方,但这并非他的本愿,在《壬辰寒食》一诗中就表达了他的感慨。赏析:这一年即皇佑四年(1052),王安石只有三十二岁,他回江宁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扫墓,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白发先出,朱颜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不足乐、终欲老渔樵的感慨。大概是从父兄虽然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惨淡经历受到触动,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然而他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 15.(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6.C(A逻辑关系错误;B改换主语;D兼有A、B项错误) 17.A(卫道士:为信念、事业或制度辩护而演说或写作的人,尤指为基督教作系统辩护的人。捍卫者:保卫(多用于抽象事物)的人。决定: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确定:明确而肯定;一意孤行:本谓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孤行:独自行事;一心一意:心思、意念专一。 首当其冲: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冲:要冲,交通要道;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受损害的程度加重。) 18.B(A“使”与“产生了”句式杂糅;C“贡献最高”搭配不当;D“会产生了”自相矛盾。) 19.C 20.B 21.C 22.D 23.答案:黑匣子是一种装在飞机座舱里,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的各种资料,飞机失事后可依其记录分析失事原因的飞行记录仪。 25.审读材料和题干要求,材料阐释了诗人陈先发对儿子的人生劝勉——蓄起“四力”,也即写作的四个关键词:眼力、思力、定力、抗压之力。从材料内容看,命题基点是“人生成长”“完善人格”“励志修身”。材料提示具体,写作任务明确,能引导考生关注当下、思考未来,启示考生深刻挖掘所选关键词的内涵,或者建立有机关联,结合自身实际构思行文,亦可体现其文本架构能力。 【范文】 坚定与抗压乃成功之门 (抓住关键词,句式简洁,言简意赅,主题鲜明。) 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太,必伫飞云之楫。而若要打造出一个完美人生,则需要两把钥匙——一为定力,二则为抗压之力。(引用《逍遥游》和《离骚》的典故,既见文采,又见积累。点题精准。) 《孔子家语》中有云:“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还不芳。”我想,开在寂静深林中的芝兰,若要绽放,一是要靠内心的宁静和安定,不忘初心;二是要拥有在境界中生存的勇气,不因重复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可见,若要绽放出最美的自我,定力与抗压之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意象的选择与引文照应,语言清新淡雅,进一步阐释主题。) 你是否还记得那位“格鲁尼亚”的功勋画家“Guram”?他被人们誉为“雪魔”。自小出生在木匠世家的雪魔因为父亲酗酒、母亲离家出走而家庭支离破碎。迫于生计的他只能在杂货铺当学徒。他有一个爱好:画雪。在零下几摄氏度的冬天,当别人都在屋子里取暖时,他专注地拿着画笔在屋外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静静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雪是冷的,但心是暖的。凭借他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在恶劣环境中不屈服的勇气,他成了“功勋画家”。若非如此,假如他在困境时没有“扼住命运的喉咙”,没有一颗坚定执着的心,恐怕他就无法呈现给我们如今的雪景图了吧。(论据详而不赘,假设论述,紧扣主题。) 君不见褚时健在人生大起大落后,依然凭借一股热情潜心创业,使得“褚橙”出现;陈立雯在硕士毕业后,选择回到条件艰苦的农村,一心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樊锦涛在人生最美的年纪,离乡留在了敦煌,专心致志对壁画进行修复。他们都是如此,既充满专心致志的坚定,又有处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勇气,“守得云开见月明”,最终缔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君不见”的开头既引用了李白作品《将进酒》中的句式,又与前文“你是否还记得”相呼应,结构严谨。略举论据,重在论述。) 可是我们身处这个匆忙浮躁的社会,到底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些呢?天才史学生林嘉文,成绩斐然,可因不堪学业重负选择跳楼自杀;山东大学生徐玉玉因遭受资金诈骗承受不住致死。抗压之力的确会有限度,可是从生命安全方面来讲,他们的承受能力还是低了一些。“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尾生确有定力,最终却因溺水抱柱而亡。这又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靠一腔孤勇的定力与抗压之力,还要讲究方式方法。(笔锋一转,联系当下;尾生一例,对论点进行补充,思维严谨。) 而我们,身为青少年,朝气蓬勃。在如今这个最美的青春年华,更要保持一颗坚定与抗压并存之心,视挫折为常态,但不要失去了前进的勇气,为以后的人生之路铺设好基石,为祖国更繁荣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突出考生身份,抓住青少年的特征,再次强调主题。) 谁将声震人间?必是那长久坚定又不屈不挠的人!让我们以此为信条,不断努力,不断前行!(提出希冀,与君共勉。) 不因复杂乱心,不因挫败而弃 (句式对称,态度鲜明,立场坚定。) 林徽因曾有言:“真正地平静不在于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这告诉了我们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海明威也曾留下“我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毁灭”的豪言,这亦是在告诉我们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不因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也不因人生中的挫败而轻易放弃,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积蓄起定力与抗压之力。(照应文题,娓娓道来,名人名言引出主题。) 如果说,我们是翱翔天空的雄鹰,那么定力与抗压之力就是我们的双翼。它们二者之间相互相依,缺一不可。一座茅屋,一盏孤灯,太史公司马迁伏案编书的身影依稀可见。在“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情况下,司马迁不曾辜负对生命的激情;在受到极其侮辱的刑罚之后,面对他人的指点与嘲讽,司马迁不为旁人观点所摆布,而是镇守自己的本心。最终,他成功了,著成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后人永远将他铭记在心间。 如果说,我们是苍茫大海中的远航者,那么定力与抗压之力便是罗盘,它们共同出力,为我们指明方向、保驾护航。昔日有“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今日有“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在今日的“长征”路上,我们都需要有不怯懦、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我们都需要有本着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正是定力与抗压之力,指引着红军抵达长征胜利这一彼岸。我相信,定力与抗压之力亦可指引我们踏上新的征程,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如果说,我们是驰骋沙场的战士,那么定力与抗压之力便是我们的战甲,保护我们不受伤害。洪荒宇宙之中,岁月长河之上,我们不偏不倚,诞生在这个属于我们的时代。这里有林立的高楼大厦,有繁华的海滨海港,有灯红酒绿的都市,当然也有车水马龙的喧嚣。人们奔波忙碌在当下的物质生活里,很难再有“物于我皆无尽也”的超然之境。倘若我们能在这物质横流的世界里镇守方寸之心,倘若我们能在这残酷的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不气不馁,那么,相信我们终会抵达另外一种境界,驶向一方新的天地。定力与抗压之力,能让你在当下的社会中保持真心,保持对生命的激情。(2-4段分别以雄鹰之于双翼、远航者之于罗盘、战士之于战甲的比喻论述定力与抗压之力的重要性。形象生动,论述深刻。) 不因复杂乱心,不因挫败而弃,方能抵达成功彼岸。二者相辅相成,开辟你新的征程。(再次点题,强调重点,收束全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