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

中山一中2019届高二第二次统测 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孝”在中国不仅是维系家庭稳定的道德伦理,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规范。古代社会诸多人际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就是君臣与父子。事君为“忠”,事父为 “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在家国天下中,君主是所有人的“家长”,事君既为“忠”,也为“孝”,忠孝本为一体。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仁”,认为一切德都发于仁,而在诸德中,孝悌又是最基本的。《论语·学而》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也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把“父子有亲”列为“教以人伦”的“五伦”之首。儒家的思想家编著了《孝经〉一书,虽不足两千言,却被推崇备至,影响极为深远。孔子的弟子中,曾参、仲由、闵子骞等都是著名的孝子。自尧舜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倡行孝道,力主以孝治天下。舜本人就是一个难得的孝子。‎ 古代社会在考察官吏的时候,总是把孝作为一条用人准则。人子对父母兄长的爱、敬、顺,同样可以推移到君臣关系上,从而实现对君主的“忠”。西周在选拔官吏时,吸取夏商亡国的教训,特别强调道德品行,以“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与“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秦律规定了“五善”与“五失”的考课原则,“五善”,即“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西晋颁行的《诸郡中正六条举淹滞令》对官员的德行准则也有明确规定:“一拉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孝道之有益于治道,就在于它可以使不同阶层的人恪尽职守,谨慎为人,各安其位,这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味“神药”。‎ 古代社会孝道的倡行,是对匮乏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自发式补充,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战乱不断,一直处于积弱积贫的状态,政府根本无力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每一位父母在年老以后,只能依靠自己的后辈照料,孝顺父母成为维持家族繁衍生息的纽带,绵延千年而经久不衰。‎ ‎“孝”除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挚情感和道德义务外,隐约含有一种感恩的思想,“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种感恩的文化薪火相传,促进了家庭和睦,延续了家族的传统。中国人倡行孝道,主张孝、慈并举,讲求父慈子孝。父辈勤勉辛劳,省吃俭用,为的是积攒钱财抚养后辈。后辈们也尽己所能尊老、敬老、养老,丝毫不敢有所懈怠。而父慈子孝的思想推而广之,即为现代社会的博爱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社会在倡行孝道中找到了一条通往大同的阳光大道。尽管婆媳相向、遗弃老人的问题仍然不少,子女与父母仇视相争的故事也时有耳闻,但从总体而言,中华民族还是处于浓厚的孝文化氛围中。曾国藩曹说:“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西方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人“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尊老爱幼的传统代代沿袭,革故鼎新,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 ‎(节选自傅源长《孝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国古代,“孝”不仅有关家庭的和谐美满,也与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密切相关。‎ B. 在中国古人看来,君臣父子各安其位,这就是人伦的常道,也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C. 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家国一体模式,家成了国的缩影,国成了一个扩大的家。‎ D. “孝”在儒家诸德目中是最基本的品德,并通过《孝经》成了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2. 下列各句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因为可以“移孝作忠”,所以古人在考察官吏的时候,总是把“孝”作为一条用人准则。‎ B. “六徳”“六行”“五善”“五失”“六条”都反映出古人在考察人才时对孝徳的重视。‎ C. 由于政府无能为力,民间孝道的倡行,事实上承担了本属国家保障民生的部分职责。‎ D. 和羊、乌鸦等动物一样人类也有感恩之心,而“孝”则显人类感恩思想的一种表现。‎ ‎3. 下列各句中,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移孝作忠”的理念强调尊父与尊君的结合,某种意义上使得古代的专制统治特別长久。‎ B. 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基础,没有对君主的服从,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对父母的孝敬。‎ C. 尧帝倡行孝道,主张以孝治天下,这一点可以从他选择大孝子舜做自己的继承人上看出来。‎ D. 父子关系是双向的,不孝顺的子女固然得不到人们认可,冷酷自私的父母也不为中国人看好。‎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孝”成了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表达不妥。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是“仁”。‎ ‎2. 试题分析:B项,“六徳”等并不都反映出古人在考察人才时对孝德的重视。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3. 试题分析:B项,“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基础”表述有误。“父子有亲”是“五伦”之首,因此父子关系是君臣关系的基础。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醉 石 墨中白 泗州人玩玉风盛,黄山一人独好石头。泗州城外九座梅花山上多怪石,黄山常去山上寻觅石头。每有所获,便醉酒相庆。   ‎ 收金藏玉是常事,黄山独爱石,众玩家不解:“为何获石如得宝?”黄山笑道:“金银玉器固然可贵,玩的是快乐,可石头天然似世间万物,如幻如真,不可更其质,不可改其硬,应自然的变化而有度,守住原本的性质而坚硬如初,不愧长天之浩浩,不负沃土之泱泱,玩石又何止是快乐?”   ‎ 大家听了,也不搭腔,各自举杯饮酒。   ‎ 黄山见众人不以为然,便从怀中掏出一包,打开红布,只见一白石线如切,曲如刻,弧如雕,圆如搓,随太白之醉而醉,醉意浓浓,呼而不醒,其神态令人拍案叫绝。  ‎ 众玩家纷纷称奇,然仍有人不屑:“醉石虽奇,仍是石头,怎能与美玉相比?”黄山淡然一笑:“玉初也如石,因人雕琢而成玉,而石头天然如万物,其形神奇,非人力所能。”‎ ‎“说得好!”旁边一个讲着生硬中国话的人拍起手来。‎ 众玩家一看,是个日本人。他盯着黄山手中的石头,高兴地说:“中国不仅金银玉器值得收藏,石头也有无价之宝,您这醉石,卖吗?”   ‎ 黄山摇头。‎ ‎“我出五十两黄金。”日本人伸出左手。黄山心里一紧,仍是摇头。“这个数呢?”日本人又亮出右手的五个指头。“一百两黄金?”众玩家不敢相信。  ‎ 黄山还是摇头:“玩石玩的是心情,藏石藏的是快乐,快乐无价,心情如何卖?”日本人抚摩一下醉石,失望离去。看着众玩家羡慕的眼神,黄山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 玩瓷器的吕震提醒说:“此人可能是桃太郎,他有收藏癖,而且与官府勾结,就是此人强买钱国生的铁五铢钱,害得他连夜逃离泗州城的。”   ‎ 黄山顿时酒醒,后悔不该当众炫耀醉石。   ‎ 当日下午,桃太郎果然再次找到黄山,非要买他的醉石。没想到黄山抬价,最后以二百五十两黄金成交。‎ 众玩家都笑:“醉石虽奇,也有价,黄山你也是爱金银的人哪!”   ‎ 黄山神秘一笑:“醉石实有两个,另一个大如真人,更酷似太白,醉立于九座梅花山上。”不几日,桃太郎又找到黄山,询问真人醉石的去处。‎ ‎“醉石扎根于大山,岂是人所能动?”黄山轻蔑一笑。‎ ‎“一睹而三生有幸。”桃太郎回答。   ‎ ‎“既然先生有如此雅兴,不妨带您一观,不过,山路险峭,十分难走……”黄山沉吟道。‎ ‎“我常攀中国的名山大川,再险的山路也走过。”桃太郎不为所惧。   ‎ 第二天天还没亮,桃太郎如约登山。山路果然险峻,到了命悬崖,黄山指着通往对面腊梅峰的那块窄细石头说:“这就是有名的心平石,过此石须心无杂念、气静心平才可。”   ‎ 望着窄石下深深的山崖,桃太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要不,还是原路返回?”黄山微笑道。“到了,怎能回去?”桃太郎愣愣地看着窄石,“这石条能走人吗?”   ‎ 黄山看他一脸惊疑,就屏气抬脚,顺着心平石慢慢挪步,不一会儿就到了对面,直看得桃太郎心惊肉跳。稍息片刻,桃太郎也学着黄山的样子挪步上了心平石,走到中间,他却不敢抬脚了,对面的黄山提醒他不要往下看,可桃太郎只觉头一晕……就在这时,一根树枝伸到面前,桃太郎犹豫了一下,还是牵着树枝慢慢地挪到了对面。   ‎ 腊梅峰是众山巅峰。望着远处细如飘带的黄河,遥看美丽的泗州城,桃太郎感慨:“好醉人的风景啊!”黄山说:“地是山之母,石是山之魂……”“先生无须多说,刚才情形,你只需轻轻一碰,我便跌入命悬崖。先生君子我小人,惭愧啊。”桃太郎面露羞色。  ‎ 返回时,桃太郎在前,黄山随后。这次桃太郎挪步心平石不再胆怯,小心过了命悬崖。桃太郎下山,把醉石还给黄山,从此撤离泗州城,再没回来。  ‎ 众玩家问:“命悬崖那边的腊梅峰真有太白醉石吗?”   ‎ 黄山醉笑:“不贪,不妒,不弃,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作者写人精到,一开头就交代“泗州人玩玉风盛,黄山一人独好石头”,简简单单一句话,黄山在一大堆“玩家”中显得别具一格。‎ B. 文章围绕爱石、炫石、卖石、寻石等情节展开,以“醉石”为题,线索清晰,情节集中、紧凑。‎ C. 桃太郎不怕山路艰险,一定要去看真人醉石,甚至到了危险的心平石边也没有退缩,既表现了他对奇石的贪婪,也表现出他喜欢收藏、热爱艺术的特点。‎ D. 返回时,桃太郎能够顺利走过平心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已经知道黄山不会趁人之危,加害于他。‎ ‎5. 小说以“不贪,不妒,不弃,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来回答众玩家的疑问,这样的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这篇小说中的黄山有着过人的机智,有人说“黄山的智慧,是建立在其思想境界之上”。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4. D 5. ①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色彩,进一步表现出小说主人公黄山高深的思想境界。(2)本章显志,凸显主题,启示我们为人处世要坚持不贪婪、不妒忌、不放弃的原则,保持对真善美的人生追求。世间百态,惟有保持一颗追求真善美之心,保待自我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才能够处世不乱,甚至化险为夷。(3)“太白醉石”到底有没有,没有明确回答,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回味的空间。 ‎ ‎6. ①本篇小说叙写奇人奇事,表现出主人公黄山在与桃太郎周旋时的过人机智,而大智慧则是建立在其崇高豁达的思想境界之上的。(2)黄山爱好独特,众人收金藏玉,而黄山独爱石,且见解独到,对人生追求及其意义的理解高于常人。最后,众玩家询问是否真有“真人醉石”,黄山回答了六个宇“不贪,不妒,不弃”,更体现出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③黄山在面对危机时能准确判断对手性情,从容镇定,找到化解之道。他选择主动出击,高价卖掉醉石,却又故意埋下伏笔,引桃太郎上钩,将他引到命悬崖。在命悬崖,他没有趁人之危,而是帮肋桃太郎,点化桃太郎,最终赢得醉石回归,同时也化解了泗州城潜在的危机。‎ ‎【解析】‎ ‎4.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D项,“根本上说是因为他已经知道黄山不会趁人之危,加害于他”表达有误。返回时,桃太郎能顺利走过平心石,其裉本原因是受到黄山感化扣点醒之后,能够做到心无杂念、气静心平。‎ ‎5. 试题分析:该题问小说以“不贪,不妒,不弃,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来回答众玩家的疑问,这样的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考查的是小说结尾的艺术表达效果。本文是小说,可以从结尾内容本身的特点分析其效果;小说的情节也能为表达主旨服务,因此还可以从结尾对表达主旨的作用角度来分析。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小说的结尾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结尾以“不贪,不妒,不弃,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结尾,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色彩。另外,这句也没有没有明确回答“太白醉石”到底有没有,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回味的空间。对于表现人物形象,则进一步表现出主人公黄山高深的思想境界。对于表现主旨的作用,启示我们为人处世要坚持不贪婪、不妒忌、不放弃的原则,保持对真善美的人生追求。世间百态,惟有保持一颗追求真善美之心,保待自我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才能够处世不乱,甚至化险为夷。‎ ‎6. 试题分析:本文是探究题,要求结合文本探究“黄山的智慧,是建立在其思想境界之上”。也就是要理解文中黄山的智慧和他的思想境界之间的关系。答题前要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然后理解文中黄山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他的思想境界如何,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主要写黄山奇人奇事,他与桃太郎周旋时的机智过人,有大智慧,这与他崇高豁达的思想境界有密切关系。黄山对人生追求及其意义的理解高于常人,黄山独爱石,且见解独到。他境界高,众玩家询问是否真有“真人醉石”,黄山答 “不贪,不妒,不弃”。黄山在面对危机时能准确判断对手性情,从容镇定,找到化解之道。这些都能表现他的智慧是建立在他的思想境界之上。‎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 ‎ 2017年2月21曰,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体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历史上反贫困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把扶贫开犮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规划》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八个方面实化细化了相关路径和措施。《规划》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兵法总则”,各地正按照这个规划,将扶贫脱贫攻竖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铸造适合自己的“剑与矛”,在2017脱贫攻坚决战之关键年,攻城拔寨,决战决胜。‎ ‎(摘编自《2020告别贫闲!习近平要求限时完成的目标》2017年6月15日央视网)‎ 材料二 :‎ ‎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因为一棵树爱上十八洞村。”如果当初没有选择留在十八洞村当村支书,如今已是而立之年的龚海华应该会成为一名军人,在部队里施展着另一番抱负。‎ 初见龚海华,是在“长征路上奔小康”湖南站活动赴花垣县十八洞村集体采访现场。人群中,他戴着“小蜜蜂”,熟练地給到访的中央省市各路媒体记者们细数着十八洞村的点滴变化,略显稚嫩的脸上却透着成熟、刚毅与自信。‎ 十八洞村因村内有18个天然溶洞组成的巨大溶洞群而得名。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的龚海华放弃入伍的机会,选择回到湘西老家,通过公务贞考试,来到湘西花花垣县十八洞村担任村支书助理。‎ ‎“刚到十八洞村时,第一印象就是这里太穷,环境差、交通闭塞,村民们用水用电都成问題。”龚海华笑着说,尽管当时父母很反对,但他毅然选择留下来,“我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施展拳脚的好地方。”‎ 龚海华下定决心要为十八洞村做点事情。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与村民们促膝谈心,谋划发展,并作出了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則。‎ ‎“习总书记对我们的鼓励,让我非常激动,更加坚定了我在这里干一番事业的想法。”4个月后,龚海华通过竞选,全票当选十八洞村村支书。他坦言,担任村支书后,压力很大,“一是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都特别关心、共注村里的发展;二是老百姓的殷切期盼”。‎ 龚海华告诉记者,通过外出学习取经,十八洞村提出了“跳出十八洞、建设十八洞产业”的扶贫思路,并开展精准扶贫,即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发展支柱产业、精准改善居住环境、精准服务民生事业、精准组织扶贫力量。‎ ‎2014年初,花垣县委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并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将基础设施建好了,鼓励村民发展旅游产业。村民慢慢富起来,曾经的泥巴路变成了青石板路,破木屋变成了青瓦房,还砌上颇具苗乡特色的泥巴墙,冬暖夏凉。‎ 龚海华说,真正实现脱贫的关鍵还在于产业发展。十八洞村因地制宜确定了五大产业:劳务经济;特色种植业,重点发展烤烟、猕糇桃、野生蔬菜、冬桃、油茶等种植;特色养殖业,如湘西黄牛、养猪和稻田养鱼;苗绣;旅游服务业,以对接周边县市短期游为主。‎ 如今的十八洞村村容村貌更美了,村民也富起来了。龚海华介绍说,自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5年的3580元,增长115%,减贫61户269人。‎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的时候,龚海华通过招考,有机会进入湘西州某事业单位工作。但是他放弃了。事实上,当年很多与他一同考取村官的同事,也都通过各种机会,离开了农村进了城。‎ ‎“让十八洞村民脱贫致富,是我最大的愿望,也是我应该去做的事。”龚海华坦言,他不后悔,也不羡慕。接下来,他还要带领村民,对十八洞村进行“三通五改”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做好村里各项产业发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龚海华也说,有一天他也终会离开十八洞村,“先脱贫,再致富,希望能为继任者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十八洞的村民真正过上富足的生活。”‎ ‎(摘编自《专访十八洞村支书龚海年:村民脱贫致富是我最大愿望》2016年10月3日华生在线》‎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因此,使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现阶段我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B.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了打贏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化细化了精准扶贫政策的相关路径和措施,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指导纲领。‎ C. 在龚海华看来,真正实现脱贫关键还在于产业发展。十八洞村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了劳务经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苗绣、旅游服务五大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着力点,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 D. 龚海华最大的愿望是让十八洞村村民脱贫致富。在他的带领下,通过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十八洞村现今面貌—新,村民收入明显增加,贫困现象也逐步得到改善。‎ ‎8. 怎样才能有效做到精准扶贫?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A 8. ①国家层面,搞好顶层设计,制定明确的扶贫攻坚规划,确立相关路径和措施。②根据贫闲人口的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帮扶计划,完善相关制度建设。③将经济发展滞后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釆取突出战略和特殊政策,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④因地制宜确定扶贫思路,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发展支柱产业、精准改善居住坏境、精准服务民生事业、精准组织扶贫力量,‎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题中,A项,“是现阶段我党的最高奋斗目标”错误,原文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题中,A项,“在而立之年来到湘西花垣十八洞村”错,原文为“如果当初没有选择留在十八洞村当村支书,如今已是而立之年的龚海华应该会成为一名军人”。B项,”面对社会和自身各种复杂的情况,他也倍感压力”错误,让他感到压力的"一是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都特别关心,关注村里的发展;二是老百姓的殷切期盼“。C项,“基础设施建设好了,村民就能慢慢富起来”错误,原文为“将基础设施建好了,鼓励村民发展旅游产业”。‎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题目问,怎样才能有效做到精准扶贫,也就是要回答有效精准扶贫的办法措施。三则材料都谈及了对精准扶贫的有效方法措施。分别整理概括为上述答案。材料一提取出第一点答案,材料二中的致贫原因可提取出第二点答案,材料三可提取出第三四点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少为县吏,折节读书。大平兴国二年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洪州,恕以乡里辞。改澧州。澧自唐季为节镇兼领,吏多缘簿书干没为奸。恕尽擿发其弊,郡中称为强明,以吏干闻。会契丹引去,召入为户部郎中、户部副使,迁右谏议大夫、知澶州。驿召为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大宗谕以农战之旨,恕对曰:“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太宗曰:“卿第行,朕思之。”恕行数日,果有诏,止令修完城堡、通导沟渎而已,营田之议遂寝 ‎。俄知代州,入判吏部选事,拜盐铁使。恕有心计,厘去宿弊,太宗深器之,亲题殿柱曰“真盐铁陈恕”。恕每便殿奏事,大宗或未深察,必形诮让。恕敛板蹴缩,退至殿壁负立,若无所容。俟意稍解复进,悫执前奏,终不改易,如是或至三四。太宗以其忠,多从之。迁礼部侍郎。真宗即位,加户部,命条具中外钱谷以闻。恕久不进,屡趣之,恕曰:“陛下富于春秋,若知府库充实,恐生侈心,臣是以不敢进。”真宗嘉之。咸平二年,帝北巡,充行在转运使。俄以母老求解,拜吏部侍郎。五年,知贡举。恕自以洪人避嫌,凡江南贡士悉被黜退。又援贡举非其人之条,故所取甚少,而所取以王曾为首,及廷试糊名考校,曾复得甲科,时议称之。恕事母孝,母亡,哀慕过甚,不食荤茹,遂至赢瘠。起复视事,迁尚书左丞、权知开封府。恕已病,犹勉强亲职.数月增剧,表求馆殿之职,获奉以济其贫。真宗曰:“卿求一人可代者,听卿去。”是时寇准罢枢密使,恕即荐以自代,遂以准为三司使,恕为集贤学士、判院事。准即检寻恕前后改革兴立之事,类以为册,及以所出榜,别用新板,躬至恕第请判押。恕亦不让,一一押之,自是计使无不循其旧贯。   ‎ ‎(节选自《宋史·陈恕传》)‎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 B.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 C.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 D. 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屡趣之 趣:通“促”,催促 B. 时契丹内寇 寇:侵犯 C. 沛公军霸上 军:军队 D. 姜氏何厌之有 厌:满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县官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所取,以供长辈称呼。‎ B.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C. 孝廉,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名,即每年由地方官考察当地人物,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出来做官。‎ D. “传”是替经书做注的著作,《春秋左氏传》相传就是左丘明注解《春秋》的一部史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恕为官清廉,精于吏治。他因自己家在洪州而辞去洪州通判之职,后改任澧州通判,到任后又揭发澧州官吏利用账簿欺上瞒下,投机图利的所有弊端。‎ B. 陈恕性格直爽,公忠体国。真宗曾责令他奏报国库情况他因为担心陛下年轻,如知府库充实,会生奢侈之心而迟报,此举颇受真宗赞许。‎ C. 陈恕非常孝顺,事母尽心。母亲年老,他曾请求解官回家服侍,未被批准。当母亲死后,他又因过度哀伤,不吃荤腥,以至于瘦弱不堪。‎ D. 陈恕擅长识才,举贤任能。他为集贤殿学士、判院事时,就推荐当时被罢枢密使之职的寇准,举荐他代替自己,真宗就任寇准为三司使。‎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恕行数日,果有诏,止令修完城堡、通导沟渎而已,营田之议遂寝。‎ ‎(2)恕已病,犹勉强亲职,数月增剧,表求馆殿之职,获奉以济其贫。‎ ‎(3)此所以学者不可能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答案】9. B 10. C 11. A 12. D ‎ ‎13. (1)陈恕走了好几天,果然有诏书,只让士兵修缮完善城堡、开通疏导防护沟渠罢了,屯田的提议就搁置了。‎ ‎(2)陈恕已经生病了,还勉强亲自处理政事,凡个月后病情加剧,上表请求任馆殿里的闲职,用获得的俸禄来解决家贫之急。‎ ‎(3)这就是读书人不可以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采取的缘故 ‎【解析】‎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持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这句话的含义是“古时候兵从百姓中临时征集,没有军情就种地,敌寇来了就当兵打仗,现在的战士都是招募来的,补给都要依靠官府,如果让他们冬天持兵器抵御敌寇,春天拿着锄头种田,万一有什么变故,后悔都来不及啊”,先从句式来看,“无寇则耕”与“寇至则战”内容相关、句式一致;“古者兵出于民”与“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语意相关,一是古代,一是今天;“冬持兵御寇” “春持耒服田”内容相关、句式一致,一是冬天,一是春天,故考生可以结合句式来分析断句。‎ ‎10.‎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C项,“沛公军霸上”,“军”如解释为“军队”在语法上讲不通,“军”处于谓语的位置,且后面跟了宾语,“军”应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项,“以供长辈称呼“错,名供长辈呼唤,字是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他为集贤殿学士、判院事时,就推荐当时被罢枢密使之职的寇准”有误;陈恕担任集贤殿学士、判院亊是在他荐寇准之后。‎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D项对应的内容,文中说的是“是时寇准罢枢密使,恕即荐以自代,遂以准为三司使,恕为集贤学士、判院事”,可见选项中事件与时间不对应。‎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止”,同“只”;“修完”,修缮完善;“而已”,罢了;“寝”,搁置。第二句中,“亲职”,亲自处理政事;“剧”,严重;“表”,名词做动词,上表;“以”,来,表目的;“济”,救济,帮助,解决。第三句中,“所以”,古今异义,……的原因;“学者”,古今异义,求学的人。‎ 参考译文:‎ 陈恕,字仲言,是洪州南昌人。小时候做过县吏,改变旧习,发愤读书。太平兴国二年考中进士,担任大理评事、洪州通判,陈恕以自已家在洪州辞官(各朝几乎都有规定不得在家乡为官)。改任澧州通判。澧州自唐末起就是节度使兼管,官吏多凭借登记财物的账簿侵吞财物。陈恕揭发其中的所有弊端,郡中都称赞他精明强干,以做官有才闻名于世。正好赶上契丹撖军,召入朝廷为户部郎中,户部副使,升为右谏议大夫、澶州知州。在上任的路上又奉圣旨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罝使。宋太宗问他农业和作战的关系,陈恕回答说:“古时候兵从百姓中临时征集,没有军情就种地,敌寇来了就当兵打仗,现在的战士都是招募来的,补给都要依靠官府,如果让他们冬天持兵器抵御敌寇,春天拿着锄头种田,万一有什么变故,后悔都来不及啊。“太宗说:“那你先去上任吧,我再想想。”陈恕走了好几天,果然有诏书,只让士兵修缮完善城堡、开通疏导防护沟渠罢了,屯田的提议就搁置了。不久做了代州知州,可以参与吏部举士考选,选拔职官,授予盐铁使。陈恕有心計,将积久的弊政清理一空,太宗极其器重他。亲笔在殿柱上題词“真盐铁陈恕”。陈恕每次在偏殿奏亊,太宗有时没有深察,常提出责问。他就收回手板恭敬不安地不断后退,一直退到大殿墙边站立,好像无处容身。等皇帝气消了一点后,又恭谨地上前奏事,不改变自己立场,像这样有时会有三四次。太宗因为他的忠心,大多都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提升至礼部侍郎。真宗即位,加户部郎中,命令他整理列举京师内外的钱粮情况上报。陈恕许久不报,皇帝催促多次,陈恕说:“陛下年轻,如果知道府库充实,恐怕生出奢侈之心,臣因此不敢上报。”真宗很赞许他。咸平二年,真宗北巡,让陈恕担任行在转运使。不久陈恕以母亲老了为曲请求解任,真宗任命他为吏部侍郎。咸平五年,负责科举考试。陈恕因为自已是洪州人避嫌,凡是江南的贡士都被清退。又援引“贡举非其人“(就是“推举的人不合袼”)的律条,所以取士很少,而所取的举人以王曾为首,等到廷试糊名考试,王曾又考了第一等,当时人们都称赞陈恕所举得人。陈恕对母亲很孝顺,母亲亡故,过度哀伤思慕,不吃荤腥,以至于瘦弱不堪。服丧期没满而起用,升为尚书左丞、代理开封府知府。陈恕已经生病了,还勉强亲自处理政事,凡个月后病情加剧,上表请求任馆殿里的闲职,用获得的俸禄来解决家贫之。真宗说:“你找一个可以代替你的人;就听任你离开。”当时寇准被罢枢密使一职,陈恕就举荐他代替自己,真宗就任寇准为三司使,陈恕为集贤殿学士、判院事。寇准就收检搜寻陈恕前后改革兴立的事务,分类成册,加上陈恕出的榜文,重新刻印,亲自到陈恕家请陈恕决断签署。陈恕也不谦让,一一进行签署,从此担任三司主管的官员都遵循他的旧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 岑参 卧病穷巷晚,忽惊骢马来。‎ 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 驿舫江风引,乡书海雁催。‎ 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本诗属于觐省诗,是古代官员被朝廷批准回家探望家人的诗歌,本诗中“便觐”是指樊侍御史奉朝廷的命令前往丹阳期间回家乡省亲。‎ B. “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 一句表现了亲人们对樊侍御史的思念,一知道他的去处,就在打听什么时候回来。‎ C. “卧病穷巷晚,忽惊骢马来” 一句中的“骢马” 一词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侍御史”的官职。‎ D. “霜台”即“御史台”,正与诗题暗相呼应。不称“御史台”而称“霜台”则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含蓄性与多样化的特点。‎ E. “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一句写出樊侍御史的家人对儿子在仕途上大有作为的无比高兴之情。‎ ‎15. 请赏析颈联的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 ‎【答案】14. BC 15. ①本联采用拟人的手法,说“江风”牵引着“驿舫”前行,“海雁”催促着诗人早寄家书,使“风”“海雁”人格化,颇有情味;‎ ‎(2)又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高大华美的“驿舫”、浩荡怡人的“江风”以及殷勤传书的“海雁“抒情达意,含蓄委婉而又形象生动;‎ ‎(3)表現了诗人希望友人一帆风顺早日抵达的美好祝愿,也隐约传达出对友人奉命出使、衣锦还乡、显亲扬名的羡慕之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项,诗中并非家人询问,而是作者。C项,“骢马”一词应该是借代的手法。‎ 表現了诗人希望友人一帆风顺早日抵达的美好祝愿,也隐约传达出对友人奉命出使、衣锦还乡、显亲扬名的羡慕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描写农民繁忙辛苦,丰收时全家上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同为赤壁怀古诗词,苏轼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的英雄形象,而杜牧在《赤壁》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讽刺了周瑜赤壁之战中成功的侥幸。‎ ‎(3)早在千年之前,屈原就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答案】 (1). (1)妇姑荷箪食, (2). 童稚携壶浆 (3). (2)东风不与周郎便 (4). 铜雀春深锁二乔 (5). (3)何方圜之能周兮 (6). 夫孰异道而相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荷箪”“稚”“雀”“圜”等。‎ 三、语言表达与运用 ‎17. 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坚持核试验,有人指出,这完全是利用地缘政治进行讹诈的老把戏,真乃诛心之论。‎ B. 登上凌云山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融入远方,真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C. 闫肃为了创作歌剧《江姐》,曾亲自到渣滓洞艰苦恶劣的监狱里体验生活,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党员英勇不屈、剖腹藏珠的革命精神。‎ D. 我国东北地区一道冬天滴水成冰,人民在室内坐上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诛心之论:指在批评对方之时,不针对对方的行为、语言问题,而是绕过行为、语言去指责对方此行为、语言的目的、动机。一般作宾语;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句中使用正确。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不能修饰自然景色带给人的感慨与震撼,句中形容自然景色,对象不当。剖腹藏珠: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 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感情色彩不当。席不暇暖:指人很忙。望文生义。‎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席不暇暖”,从句中来看,误把该成语理解成“席子都不暖和”,错误。第二,辨析感情。比如 “剖腹藏珠”这个成语,这是一个贬义词,用在句中感情色彩不当。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如“荡气回肠”属于适用对象不当。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佛山秋色、行通济、西樵山万人斋宴、官窑生菜会等众多的民俗文化活动深受佛山民众追捧,对舞龙、七姐诞等民俗活动却越来越不重视。‎ B. 丽江古城5A级景区整改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强景区从业人员文明服务意识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善待每位游客,维护古城形象。‎ C.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D.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最后一句“对舞龙、七姐诞等民俗活动却越来越不重视”缺主语,要加上“佛山民众”;B项,成分残缺,在“加强”后加“对”;C项,语序不当,将“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改成“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 ‎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海南的黄花梨是极其名贵的木材,带有“鬼脸”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实,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人物 ‎②这就是人们俗称的“鬼脸”‎ ‎③形象逼真,十分迷人 ‎④海南常遭台风袭击,所以黄花梨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 ‎⑤形态各异,丰富多彩 ‎⑥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长出了非正常的纹路 A. ①③④⑥⑤② B. ①③④⑥②⑤‎ C. ④⑥①⑤③② D. ④⑥②①③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语句的排序题。从题干来看,这是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且从所给语境来看,本段文字说的是“鬼脸”黄花梨的形成原因。横线前面说“就是黄花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先说黄花梨受到的伤害④,故放在第一处;⑥①紧承④中的“伤害”说受伤后造成的结果;⑤③是对结果的修饰,内部有“形态”到“形象”的递进关系;最后用②总结。‎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①__________________。韩国、日本,在经济发展初期,也曾模仿过欧美国家,但很快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原创型品牌。②__________________,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经济发展放缓,模仿了将近三十年之后,中国人才还是原创能力匮乏,中国制造还是处于U型价值链的中下游,这就需要追问中国现行教育机制的弊端,究竟是中国人愚蠢,不会创新,③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模仿(或山寨)他国产品尚可理解 (2). ②能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 ③还是现行教育机制不允许(或不鼓励)创新型人才的存在?‎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第一处,根据后文内容“韩国、日本,在经济发展初期,也曾模仿过欧美国家”。第一处应该填写与“模仿”相关的语句。‎ ‎21. 主题聚焦思维是根据某一主题、聚合相关内容的一种思维方式。唐诗当中,比如以“送别”为主题,有《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等。请在下列人物中聚合三个人物,并结合主题和所选人物各写一句话。要求主题精炼,聚合符合逻辑,每句话不超过20字。‎ 李大钊、梁思成、贝多芬、项羽、谢坤山、沈从文、徐霞客、袁隆平、富兰克林、苏武、比尔盖茨、谭嗣同 主题:‎ ‎【答案】示例: 主题:坚强 贝多芬异常坚强地扼住命运的咽喉。‎ 谢坤山身残志坚,坚强地在画布里搏斗人生。‎ 徐霞客不顾危难,坚强跋涉,完成巨著。‎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在下列人物中聚合三个人物,并结合主题和所选人物各写一句话。要求主题精炼,聚合符合逻辑,每句话不超过20字”。解答本题,首先要选出三个人物,从三个人物身上提炼出共性的东西,如精神、命运;然后按照要求组织语言。如贝多芬,面对耳聋这一事实,他没有屈服,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如徐霞客,面对重重困难,不屈服,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如苏武,面对被囚困异域这一命运,他不屈不挠,呈现出坚强的一面等等。‎ ‎22. 高考成绩出来后,小章同学的分数刚够二本线,他犹豫不决:上二本要去偏远的地方,将来就业可能就留在那里;要上高职专科的话,一辈子可能只是蓝领,难以出人头地;如果复读,又担心明年若上不了一本,又耽误一年。‎ 你觉得小章该如何选择?给出你的建议,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 文:‎ 我们蓝领有力量 ‎——给小章的一封信 小章:‎ 你好!‎ 我是你的同学小刘,我想对你说几句掏心窝子偶的话。我对于你目前的处境深表同情。究竟是念二本学校,还是读高职,或者补习,你正为此事而苦恼,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应当做出慎重的选择。我认为,你适合读高职,将来做一名优秀的蓝领工人,前途无量。‎ 小章,你和我一样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理念:一定要考重点大学,做技术工人就是低人一等。我们被家长绑架,被学校绑架,被社会绑架。家长要求我们考985、211,学校看升入重点高校的数字,找工作看是否名校。其实学一门专业技术是非常有前途的。一个工业强国,一定有大量蓝领。瑞士钟表工业发达,钟表技术闻名世界,就是因为他们的钟表工人技术精湛;德国是工业制造强国,他们制造的工业机械,引领世界潮流,因为德国具有大量优秀的技工。过去我们国家落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工业不发达,缺少技术工人。我们国家的发展很长时间处处受制于人,教训深刻啊!现在,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做一名蓝领工人进一步充实工业制造的血液,随着国家制造业的律动,将大有可为。‎ 小章,你看过中央电视台摄制的节目《大国工匠》吗?这部纪录片展示了我国蓝领工人的风采。这些工人,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没有985、211名校的高学历,但有的是精湛的技艺。火箭焊接工人高凤林,经他手焊接过的火箭就有150多枚,保证了火箭发射成功。有很多这样的蓝领工人存在于我国装备制造业之中,堪称国宝,做这样一个国宝级的蓝领工人不值得骄傲吗?‎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国的工业制造正在崛起。我们的神舟飞船“可上九天揽月”,我们的“蛟龙”深水潜水器可“可下五洋捉鳖”,我们的高铁正走向海外,我们的航母正在建设之中,我们的大飞机不久就可试飞……我们国家需要大量的蓝领,蓝领将是大国崛起的大国工匠,蓝领承载了我们国家工业腾飞的梦想和希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小章,你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制造属于自己的飞机。做蓝领不是实现你梦想的途径吗?假如十年后同学相聚,你一定会自豪地说,我骄傲,我是一名蓝领,我们蓝领有力量,大家乘坐的飞机有我制造的零件……好了,是你该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了,我希望你十几年后能成为我们国家的国宝级的大国工匠!‎ 握手!祝你永远开心!‎ ‎  小刘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可以从材料中的三种选择入手分析立意。①第一种观点:上二本,就得到偏远地方,将来就业就可能留在那里。支持上二本者可以强调学历的重要性,偏远地方更能锻炼人,激发人的才智与激情。“好儿女志在四方”,自己的人生选择也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肩负起青年人的责任;反对上二本者则可以谈将就的二本,不符合心中所愿,不如不上。②第二种观点:上高职专科,一辈子可能就是蓝领,难以出人头地。支持上专科者可以说:一技之长远比一个学历重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努力,蓝领中也可以出精英。要有正确的名利观,能有一技之长,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成功;反对上专科者则可以说:当今社会学历就是一个人能力的标志,考上二本还是比专科好的,不可以屈身降低要求。本科和专科在社会上的起始平台是不同的,会影响未来的人生之路。③第三种观点:如果复读,又担心明年上不了一本,又耽误一年。支持复读者可以说:既然眼前的大学不尽如人意,何必不复读一年?复读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证明自己,让自己以更强的实力去考取更好的大学。厚积才能薄发,人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反对复读者可以说:应该珍惜自己眼前上大学的机会下一年成绩不可预知,还是早毕业早就业为好。‎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考生可以从“上二本”“上高职专科”“复读”等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