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黄陵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新部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和合”理念具有重要价值 陈秉公 ‎①在历史上,汉字“和”与“合”有相近涵义。唐代学者孔颖达在解释《礼记•郊特牲》时说:“和,犹合也。”“和合”理念强调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性存在,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存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它们在矛盾与融合中共同发展演变,然后产生新要素、新事物、新生命,客观世界因而不断发展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合”是变化之源、运动之力、发展之本、生长之根。‎ ‎②“和合”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发朝于先秦。《周易》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意思是说,礼是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自然法则,必须按礼行事。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直言天人一体。天人合一宇宙观强调整个世界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 ‎③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着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这让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天下”的观念,视天下为一体。《尚书•尧典》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协和处理不同国家关系的观念,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应和睦共处、相互合作。在“天下”观的滋养下,中国人生发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追求和责任担当。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有一种要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担当。‎ ‎④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和合”理念在社会领域的展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他提倡和而不同的人格、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人与人之间有性别、年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分别,社会中也有因民族、宗教、地域、阶层、文化、职业等形成的差异,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 ‎⑤在调适具体的人与人关系上,“和合”理念表现为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其核心是“仁”。“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孔子将“仁”解释为普遍道德原则,汉代儒学将“仁”解释为“天心”,宋明儒学以“仁”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千百年来,与人为善、人际和睦、立己达人、推己及人等道德准则已经深深烙印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中。‎ ‎⑥从宇宙观、国际观到社会观、道德观,中华民族对“和合”理念的认知和践行一以贯之。当今时代,“和合”理念为我们处理各种难题提供了宝贵智慧。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把握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发展实际,我们就可以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摘自2018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合”理念文化内涵丰富,强调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在矛盾与融合中发展演变。‎ B.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蕴含了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视天下为一体,中国人很早就有了不同国家之间应当和睦共处、相互合作的意识。‎ C.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多差别,社会中也有各种差异,只要我们承认和尊重这些差异,就能凝聚最大共识,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 D.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一直在影响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国际观、社会观、道德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和先贤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和论证的说服力。‎ B.文章第⑤自然段运用了对比论证,说明“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 C.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和合”理念的丰富内涵,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D.文章整体采取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最后指出“和合”理念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价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少文化典籍中都涉及“和合”理念,“和合”理念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以及人身与人心之间的关系上。‎ B.“和合”理念认为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性存在,但是因为社会领域内部存在诸多差异,故导致“和合”理念无法真正实施。‎ C.在“天下”观的滋养下,中国人生发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追求和责任担当,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又形成了天人合一宇宙观。‎ D.“和合”理念已经为我们处理各种难题提供了宝贵智慧,甚至可以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22分)‎ 匆匆过客 路遥 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我的心情沉重了。明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 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 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缩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地念叨着。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这是一个盲人!‎ 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正好!803次和802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 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我将不得不垂头丧气地滚回单位。但如果我先给自己买票,那老头的票也把握不大了。‎ 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 我终于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 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 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 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 那个男青年两只拳头紧捏着,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 ‎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 他有点吃惊地盯着那个妇女旁边站着的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用一种极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你……别怕!”‎ ‎ 小伙子的腮帮子急速地抽动了几下,泪花子在眼里直转。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 ‎ “您不要奇怪,”他说,“我是买到了一张803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我第二次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您带着孩子,待下去太不方便。我不走了,但请您替我在路上照料照料那个人。”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 我一下子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惊喜地喊叫着说:“呀,我这张票也是给他买的呀!”‎ 那青年妇女说:“同志,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我本来是要买802次车票的。但看见那个老头太可怜了,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我又怕给老头买不上票,就厚着脸皮插到您前面了。快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上车去吧!”‎ 只见那个男青年神色庄严地从她手里接过车票,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然后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在那个小女孩的脸蛋上亲了一下,便转身走了。‎ 我猛地迈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步伐,走到了那位青年妇女面前,掏出车票,对她说:“你要802次的票吗?我有事不能走了,退票。”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真运气!太谢谢您啦!”‎ 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候车室。‎ 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飞舞着的雪花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飘落着。街道上一片寂静。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单位走去。‎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是先给自己买票还是先给老人买票的两难选择中,作者细腻地描写了“我”、男青年、青年妇女的不同表现,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 B. 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这种形式便于加快叙事节奏,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便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换,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内容。‎ C. 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了旅客暗中争相为盲眼老人买车票的故事,“我”是事件的见证人,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同时起到线索的作用。‎ D. 小说擅长在朴实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我”震惊于男青年买票的真相后,把票让给青年妇女,这一情节设计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5. 小说开头和结尾的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6. “误会”是本文的一大特征,请概述“误会”,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7.概括男青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说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概括手法并简要分析。(8分)‎ 二、古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段,完成8-11题。(19分)‎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以寿春。‎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节)‎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B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C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D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即妻父,且鞮侯单于称当时汉天子“丈人”,缘于汉朝和匈奴世代通婚,实为姻亲关系。‎ B.“衡少善著文,游于三辅”中,“三辅”是指汉朝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同时也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方。‎ 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中,“为寿”是祝颂之辞,指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D. “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在辛弃疾笔下化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诗句,诗中作者自比廉颇,表达北伐抗敌的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痛、愤慨。‎ ‎10.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廉颇居功自傲,相如退让回避,表现了他不计私怨、以国家为重的品质。‎ B. 在廉颇坚守不战的情况下,秦军间谍散布谣言,说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将军,赵王于是用赵括取代了廉颇。‎ C. 燕用栗腹之计击赵,却被廉颇打败,割让五城求和;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又让他代行相国的职权。‎ D. 廉颇虽然接受了楚国请他为楚将的请求,但他认为楚国士兵的素质不如赵国,因此没有取得战功。‎ ‎11、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 ‎(2)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 ‎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 水龙吟 ‎【宋】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注】本诗写于金兵南下,作者初离洛阳,由水路南行之时。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此处暗喻宋为金所迫局面。梁父:即梁甫吟,乐府歌曲。《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好为梁甫吟。‎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开阔的画面:千里波涛,云水茫茫,词人放舟于江面上。但美丽的江南山水只赢得词人“略为留顾”,这暗示了曾迷恋山水的词人此时已无心陶醉于这烟云环绕的吴越山水。‎ B.三、四两句“云屯水府,涛随神女”和“涛屯水府,云随神女”一样,是互文合指,形容长江之上云聚涛涌的景象。“九”,泛指多数,“九江”,谓长江为众水汇流之江。‎ C.词下片一开头就沉痛地指出“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此句的“英雄”与《水龙吟 登健康赏心亭》词中“揾英雄泪”句中的“英雄”分别指两个作品中的作者本身。‎ D.“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只能敲着船像当年隐居南阳,关心天下大事的诸葛亮一样悲吟《梁父》诗罢了。这对一个爱国者是多么痛苦的事呵,所以“泪流如雨”。‎ ‎13.“泪”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简析上述两词中“泪”的意象与本词“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有何不同?(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 ‎14. 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在古代,诗人往往借饮酒抒发心中的思绪。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 ①___”,李清照《声声慢》中“②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柳永《雨霖铃》中“③ ?杨柳岸,晓风残月。”。对诗人们来说,不能饮酒,往往会使坎坷的人生更添惆怅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④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由写景过渡到写人的语句是:“ ,‎ ‎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作者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两句是:“ ,‎ ‎ 。”‎ ‎(4)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用“ , ”‎ 写出了江天的无限广阔。‎ 三、语言文字应用(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 六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 B.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 C.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 D.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 B.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 C.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D.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 B.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 ‎ C.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 ‎ D.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一带一路”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C. 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 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19.下列词句,均属于婉约风格的一组是( )(3分)‎ ‎①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 ‎②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⑤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⑥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张孝祥《六州歌头》)‎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6分)‎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__①__。然而,也有研究指出,__②__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__③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青年人中流行一句话,叫“谁的青春不迷茫”,可是, ‎ 驻藏战士说:我告别霓虹和繁华,在绿色军营戍守雪域边关,我的青春有担当,我的青春不迷茫;‎ 快递小哥说:我告别农村与父母,在城市的街道穿梭往来,我的青春有责任,我的青春不迷茫;‎ 青年学生说:我走进学校与课堂,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我的青春有信仰,我的青春不迷茫。‎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简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 ‎【解析】C项,“只要我们承认和尊重这些差异,就能凝聚最大共识,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分析有误。第四节中“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不是“只要……就……”,而是“只有……才……”。故选C。‎ ‎2、 B ‎【解析】B项,“对比论证”分析有误。文章第⑤自然段没有运用对比论证,运用了道理论证。故选B。‎ ‎3、 B ‎【解析】A项,“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以及人身与人心之间的关系上”分析有误,范围缩小了。第二节是说“天人合一宇宙观强调整个世界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除了“人与人以及人身与人心之间的关系”,还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C项,“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又形成了天人合一宇宙观”分析有误。第三节说“在‘天下’观的滋养下,中国人生发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追求和责任担当。……‎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有一种要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担当”,可见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包含天下大同的思想。D项,“念已经为我们处理各种难题提供了”分析有误。文中是说““和合”理念为我们处理各种难题提供了宝贵智慧”“把握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发展实际,我们就可以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智慧和方案”,而不是“已经提供了”。故选B。‎ ‎4、 A ‎【解析】 A项 “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分析有误,突出了男青年和青年妇女的无私,但并没有剖析批评“我”的自私。  ‎ ‎5、 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营造了凄冷、沉重的氛围,暗示了人物心情,为后文买票作铺垫;结尾描绘了一幅宁静、洁白的画面,映衬人物的美好心灵,升华小说的主旨,同时和开头的环境描写相照应。   ‎ ‎6、 小说中主要的“误会”有“我”误会了男青年和青年妇女,男青年误会了青年妇女,小女孩误会了男青年;这些“误会”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使情节前后形成巨大的反差,行文富有波澜;在“误会”的解开中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男青年和青年妇女的无私;表达了人间有大爱这一主旨。‎ ‎7、男青年是一个衣着时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品质高尚的人。(2分)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青年时髦的穿戴、面对青年妇女插队买票时紧捏的拳头等,似乎表现他是一个问题青年;用语言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对自己买票原因的讲述;欲扬先抑,一开始男青年的外貌穿着动作都在透露他似乎是不良青年“我”对他的反感、而后面揭示他买票的原因、给亲孩子的举动展现他是一个无私助人的人;其他人物的烘托,如青年妇女,“我”对别人的善良帮助,烘托男青年的善良助人。(共6分,答出3点,点明手法,进行分析即可得满分)‎ ‎8、C ‎9、A ‎10、D ‎ ‎11、(1)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势”“俱”“先、后”句式“所以…者,…也”各1分,大意1分)‎ ‎(2)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挂上铠甲上马,以此(或者翻译为“来”也可以)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既”“为”“被甲”“以”各1分,大意1分)‎ ‎12、C。本词英雄指天下英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的英雄指作者本人。‎ ‎13、本词是对国家不幸的痛苦和回天无力的无奈;《雨铃霖》是不忍别又不能不别的深情;《水龙吟》是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无知己,得不到同情、慰藉的孤独寂寞、悲怆愤慨。(每一点2分)‎ ‎14、 (1). ①一尊还酹江月 ②三杯两盏淡酒 ③今宵酒醒何处 ④潦倒新停浊酒杯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4)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15、C【解析】注意前后句的暗示与限制,前面的句子中“跨越时空”暗示应该先讲时间——“承接古今”,再说空间——“连接中外”;可排除B、D,后面的两句中先说“古丝绸之路”后说“时代潮流”这暗示应该是“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可排除A,故选C。‎ ‎16、 B【解析】例句有两种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二是不合逻辑,前面的“五年来”是过去完成时,后面的表述是正在进行时,而画线句子“将使……”是将来时,时态矛盾。A项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C项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D项结构混乱,前面句子没结束,缺谓语和宾语,后面又是一个句子;且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 ‎17、D 【解析】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二者都是有远见的意思,但侧重点和用法有差别。高瞻远瞩侧重强调看问题的高度,常作状语和定语;远见卓识侧重看问题的深度,常作主语、宾语。故选“高瞻远瞩”。摩拳擦掌:形容做事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大展拳脚: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摩拳擦掌将来时,侧重事前振奋状态;大展拳脚进行时,侧重事中发挥才智,比较语境,故选“摩拳擦掌”。初露雏形:事物刚刚显露出初步的规模或模型,还未定型。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根据使用对象,故选“初露雏形”。雨后春笋:春雨之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常作状语、宾语。褒义词。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常作谓语、定语。中性词。根据语境含义,侧重好的,故选“雨后春笋”。‎ ‎18. B A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B项,“闭关主义”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C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D项“文明”,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作用。分析可知,B项引号的作用符合要求。故选B。‎ ‎19.B ‎20. 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 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 ‎ 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22、写作指导:材料写作任务明确,引导考生思考“怎样的青春不迷茫”。审题立意方面并无大的障碍。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空泛说理,空喊口号。因此,要求考生在写作中要有真情实感,体现思辨意识。‎ 参考立意:‎ 青春要有追求,不能迷茫;有担当的青春不迷茫;负责任的青春不迷茫;有信仰的青春不迷茫;有梦想的青春有方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