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语 文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4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8 小题,24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 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 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 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友善,交好。 B. 张良出,要.项伯 要:同“邀”,邀请。 C. 籍.吏民,封府库 籍:借助,名词用作动词。 D.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向……道歉。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可不语.. B. 约为婚姻.. C. 秋毫..不敢有所近 D.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2 - A.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 具告以.事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C.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君为.我呼入 D. 因.言曰 不如因.善遇之 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父指叔父,古代兄弟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如仲尼,排行老二。 B. 沛公即刘邦,古人为表尊重通常称人字号或籍贯、官名等,“沛公”是称籍贯。 C.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秦至隋朝“关”特指函谷关,古代江河则特指长江、黄河。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计 130 篇。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答案】1. C 2. C 3. A 4. D 5. 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 (以此)称王。” 【解析】 【1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 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通假、古今 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过培养语 感以加深理解记忆。 C 项,句意为: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籍:造册登记。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古今异义词做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古汉语和现代汉 语中意义不同,学习过程注意识记,解题注意调动知识积累、结合句意辨识。 A 项,不语:古义,不告诉;今义,不出声。 B 项,婚姻:古义,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今义,结婚的事情或男女双方因结 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C 项,秋毫:古今都指鸟兽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 D 项,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十分,程度副词。 - 3 - 故选 C。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 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A 项,第一个“之”字为动词,到,往;第二个“之”字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 独立性。 B 项,两个“以”都是介词,“把”的意思。 C 项,两个“为” 是介词,“替、给”。 D 项,两个“因”字都是介词,“趁着”的意思。 故选 A。 【4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 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 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D 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错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二十四史之一,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 故选 D。 【5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 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 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 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 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 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中“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距”,把守; “内”,通假字,通“纳”,接纳;“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 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 - 4 - 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 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 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 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 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于是 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说:“不要和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 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 “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 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 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 “当然比不上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 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 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因此他特意来告知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 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 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 “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 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 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 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 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宣宗明惠皇后,王皇后之姊也。后性端严,颇达古今。哀宗已立为皇太子,有过尚切责 之,及即位始免。一日,宫中就食,尚器有玉碗楪三,一奉太后,二奉帝及中宫。荆王母真 妃庞氏以玛瑙器进食,后见之怒,召主者责曰:“谁令汝妄生分别,荆王母岂卑我儿妇耶? - 5 - 非饮食细故,已令有司杖杀汝矣。”是后,宫中奉真妃有加。或告荆王谋不轨者,下狱,议 已决。帝言于后,后曰:“汝止一兄,奈何以谗言欲害之。章宗杀伯与叔,享年不永,皇嗣 又绝,何为欲效之耶?趣赦出,使来见我。移时不至,吾不见汝矣。”帝起,后立待,王至, 涕泣慰抚之。哀宗甚宠一宫人,欲立为后。后恶其微贱,固命出之。上不得已,命放之出宫。 点检撒合辇教上骑鞠后传旨戒之云汝为人臣当辅主以正顾乃教之戏耶再有闻必大杖汝矣比年 小捷,国势颇振,文士有奏赋颂以圣德中兴为言者。后闻不悦曰:“帝年少气锐,无惧心则 骄怠生。今幸一胜,何等中兴,而若辈谄之如是。”正大八年九月丙申,后崩,遗命园陵制 度,务从俭约。谥明惠皇后。 (节选自《金史·卷六十四·列传第二》)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点检撒合辇教上骑鞠/后传旨戒之云/汝为人臣/当辅主以正/顾乃教之戏耶/再有闻/必大 杖汝矣/ B. 点检撒合辇教上骑鞠后/传旨戒之云/汝为人臣/当辅主以正/顾乃教之戏耶/再有闻/必大 杖汝矣/ C. 点检撒合辇教上骑鞠/后传旨戒之云/汝为人臣/当辅主/以正顾乃教之戏耶/再有闻/必大 杖汝矣/ D. 点检撒合辇教上骑鞠后/传旨戒之云/汝为人臣/当辅主/以正顾乃教之戏耶/再有闻/必大 杖汝矣/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章宗杀伯与叔,享年不永,皇嗣又绝,何为欲效之耶? 8. 太后的谥号“明惠”,有贤明仁厚之义,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其“明惠”?请结合文本简 要概括。 【答案】6. A 7. 章宗杀死了他的伯伯和叔叔,不久以后就死了,而且还没有子女,你现 在为什么要效法他呢? 8. ①斥责看轻荆王母亲的主管人员。②阻止皇上处死兄长荆王。③斥责教皇帝骑鞠的大臣。 ④批评谄媚逢迎的文士。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 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 6 -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点检撒合辇教皇帝打马球,太后告诫他说:“你身为人臣,应该辅 佐君主做个正大光明的人,反而竟教他游戏享乐呢?如果再让我听说,必定要用杖刑狠狠地 处罚你。” “后传旨戒之云”中,“后”是太后,作主语,之前断开,排除 BD; “顾乃教之戏耶”中,“顾乃”,却;反而,表示转折,之前断开,排除 D。 故选 A。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 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 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 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 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 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中“享年”,敬辞,称死去的人活的岁数(多 指老人),二指享世(王朝统治的年代),本句取第二个意思;“效”,效法;“何为……耶”, 为什么呢。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 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 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谁令汝妄生分别,荆王母岂卑我儿妇耶?非饮食细故, 已令有司杖杀汝矣。”意思是“是谁让你胡乱任意地有差别对待,荆王的母亲怎么比我的儿 媳妇还卑贱吗?要这如果不是有关吃饭的小事,我早已命令执法的宫人打死你了”,即斥责 看轻荆王母亲的主管人员。“汝止一兄,奈何以谗言欲害之。章宗杀伯与叔,享年不永,皇 嗣又绝,何为欲效之耶?趣赦出,使来见我。移时不至,吾不见汝矣”,意思是“你只有这 一个哥哥,为什么要听信谗言想害他呢?章宗杀死了他的伯伯和叔叔,不久以后就死了,而 且还没有子女,你现在为什么要效法他呢?赶紧放他出来,让他前来见我。如果一段时间(过 一会儿)他没有来,我就不会再见你了”,即阻止皇上处死兄长荆王。“点检撒合辇教上骑 鞠,后传旨戒之云:‘汝为人臣,当辅主以正,顾乃教之戏耶,再有闻,必大杖汝矣’”, 意思是“点检撒合辇教皇帝打马球,太后告诫他说:‘你身为人臣,应该辅佐君主做个正大 光明的人,反而竟教他游戏享乐呢?如果再让我听说,必定要用杖刑狠狠地处罚你。’”即 - 7 - 斥责教皇帝骑鞠的大臣。“帝年少气锐,无惧心则骄怠生。今幸一胜,何等中兴,而若辈谄 之如是”,意思是“皇帝年轻气盛,如果不存戒惧之心就会心生懈怠。如今侥幸取得一次胜 利而已,何谈什么国家复兴,而你们这些人却如此谄媚惑主”,即批评谄媚逢迎的文士。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 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 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 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 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 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 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宣宗的明惠皇后,是王皇后的姐姐。皇太后性情端庄严厉,知晓古今故事。哀宗已经被 立为皇太子,出现过错还急切的责备他。直到他当了皇帝以后,才不这样了。一天,皇宫里 摆宴,御膳房里拿出玉碟玉碗三只,一个捧给太后,另外两个捧给了皇帝和皇后。荆王的母 亲真妃庞氏却用玛瑙做的碗碟吃饭,皇太后看见了发怒,让主管的人过来责备他说:“是谁 让你胡乱任意地有差别对待,荆王的母亲怎么比我的儿媳妇还卑贱吗?要这如果不是有关吃 饭的小事,我早已命令执法的宫人打死你了。”这件事情以后,宫人们对真妃礼遇有加。有 人密告荆王图谋不轨,(皇帝)就把他(荆王)关进了监狱里,审理结果要处死。皇帝把这件 事情告诉了太后,太后说:“你只有这一个哥哥,为什么要听信谗言想害他呢?章宗杀死了 他的伯伯和叔叔,不久以后就死了,而且还没有子女,你现在为什么要效法他呢?赶紧放他 出来,让他前来见我。如果一段时间(过一会儿)他没有来,我就不会再见你了。”皇帝站 起来走出去,太后站在那等着,荆王到,太后哭泣着安慰他。哀宗很宠爱一个宫女,想把她 册立为皇后。太后嫌她出身卑贱,坚决命令把她逐出宫去。皇帝没有办法,只得命令宫人把 她逐出宫去。点检撒合辇教皇帝打马球,太后告诫他说:“你身为人臣,应该辅佐君主做个 正大光明的人,反而竟教他游戏享乐呢?如果再让我听说,必定要用杖刑狠狠地处罚你。” 近年(金国对蒙古的)战争经常获得小胜,国家的威势有所提升。于是有大臣上书称赞皇帝 - 8 - 圣贤明德国家复兴。太后听闻后很不高兴:“皇帝年轻气盛,如果不存戒惧之心就会心生懈 怠。如今侥幸取得一次胜利而已,何谈什么国家复兴,而你们这些人却如此谄媚惑主。”正 大八年九月丙申,太后去世,留下命令墓地的规模标准,一定俭省节约。谥号为明惠皇后。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9.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 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 江, 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前三句点出时间与地点,秋高气爽,水波不兴,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B. “玉鉴琼田三万顷”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湖边广阔的良田美景。 C. “尽挹西江”三句是全词的高潮所在,表达了词人开阔的胸襟与豪迈的气概。 D. 这首词上片侧重描写物境,下片侧重描写心境,二者互相映衬,高度融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 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 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 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 项,“描写了湖边广阔的良田美景”错误,此句是写洞庭湖水之清澈透明,湖面之广阔。“玉 鉴琼田三万顷”,意思是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 故选 B。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 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 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 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 9 - 南乡子[注]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 此词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10.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郁郁葱葱王气正盛的金陵与四百年后的古墓荒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 “上尽层城更上楼”与王之涣“更上一层楼”同样表达积极进取的决心。 C. “回头”既将视角由楼内转向楼外,又从历史回忆过渡到眼前现实描写。 D. 末尾一句以景结情,使人展开联想,扩大了诗歌意境,丰富了诗歌意蕴。 11. “愁”是词眼,全词表达了诗人哪些“愁”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0. B 11. ①时过境迁、变幻无常的感慨。上片“郁郁葱葱”与“古丘”作对比, 通过四百年来历史的变迁,表达了时过境迁、变化无常的愁情。②被贬闲居的无奈之情。诗 人被贬他乡,“绕水”表现内心无边的愁绪,“恣行游”看似闲适,实则无奈;“上尽”“更 上”更写出诗人心中无法派遣的郁闷之情。③时光流逝,抑郁不得志的愁苦。结尾引用王勃 诗句,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而一个“空”字更表现出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的苦闷抑郁。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 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 项,“‘上尽层城更上楼’与王之涣“更上一层楼”同样表达积极进取的决心”错误,此句 并没有表达“积极进取的决心”,而是心中有郁结,登楼遣怀。“层城”,重城,高城;“更”, 又 。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 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翻译:这自古以来帝王居住的州城,郁郁葱葱气象万千。四百年的繁盛如今变成旧梦,晋代 - 10 - 显赫一时的名士高官也早已入土作古。这历史的沧桑使人悲愁。沿着水边尽情地漫步游赏, 登上层层城台又登上高高的城楼。你不必去追问那悠悠往事的是非功过。回头眺望,那栏干 外的长江浩浩荡荡、独自奔流。《南乡子·自古帝王州》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词。 上片怀古,盛赞六朝古都金陵的繁华,下片写登楼览胜,抒发往事似水的惆怅。作者以金陵 为题来咏史述怀,把六朝兴盛与衰亡的历史看作是人生“一梦”,隐含作者借咏史抒发忧国 忧民的心情。此词情感充沛,情调悲凉,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容易引起共鸣。时过境迁、变 幻无常的感慨。上片王安石看到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佳气上浮。晋代已经 过去四百年了,晋代的白衣胜雪,衣冠之族,已经成为一座座古墓,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些 是不堪回首的。被贬闲居的无奈之情。下片写登楼览胜,抒发往事似水的惆怅。作者登上高 楼,极目远眺,心情难平。王安石追求的是推行新法,实现强民富国的愿望,然而由于守旧 派的阻挠,他心愿未遂,又心有不甘。“绕水游”是排遣心中的愁绪或不平事的一种办法, 在这里,作者借这种典型的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无边愁绪。好在这种“绕水游”并不受外在任 何事物的限制,可以“恣行”,随意地到处走走,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自由。时光流逝,抑 郁不得志的愁苦。结句也是化用唐人诗句:王勃《滕王阁诗》:“槛外长江空自流。”历史是 无情的,就像东流之水,一直向前,一个“空”字更表现出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的苦 闷抑郁。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 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 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 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 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 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8 分) 12.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4 小题) (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 接纳人才,而荀子在《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 了积累的重要性。 (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 政治境界。 - 11 - (4)__________,__________,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写出了 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并且挥霍无度。 (6)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 陵怀古》) 【答案】 (1). 不积小流 (2). 无以成江海 (3). 人生如梦 (4). 一尊还酹江 月 (5). 鸣琴垂拱 (6). 不言而化 (7).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8). 以事 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9). 奈何取之尽锱铢 (10). 用之如泥沙 (11). 千里澄江 似练 (12). 翠峰如簇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识记时以理解为基础,可根据对 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易错字 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 范。此题中需注意“尊”“酹”“赂”“锱”“澄”“簇”的书写。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 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 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二、现代文阅读(26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窗帘 迟子建 一进腊月,火车站就拥挤得要爆棚了。那个时候的火车票还不像今天这么好买。如果你 不能起大早去排队的话,要想购得一张卧铺票是非常困难的事。记得那一年我是过小年的那 天动身回家的。火车离开站台时天已黑了,列车的玻璃窗上蒙着霜花。 一个女列车员召唤旅客换卧铺票。大家把一张张车票交到她手中,换来一枚枚长方形的 铁牌。大约半小时后,列车员又来了,她在车厢的过道里一遍一遍地吆喝:“还有没有没换 票的?”见没有旅客回答就走了。 我正在翻开一本杂志,就听对面的下铺传来了一阵争吵声。我连忙探出头去望。坐在下 - 12 - 铺靠窗位置的是一个老女人,她的头发已经白了多半,看上去六十左右,穿灰棉袄,扎一块 深蓝色的头巾,带着一只篮子。 与这老女人吵嘴的,是一个穿着皮夹克的胖乎乎、醉醺醺的中年男人。他说他要睡觉, 让老女人赶快让开。 老女人说:“这是我的铺,你咋让我走呢?” 胖男人说:“什么你的铺,这是我的铺,我刚刚补的铺!” 有的人对老女人说:“你是不是从票贩子手里买的假票啊?” 老女人很委屈地说:“这票不能有假,我闺女早晨四点钟上火车站排队给我买的。” 说着,她起身从裤兜里掏出票来。她的票是这张铺位的千真万确,可是,她没有跟列车 员换票,所以她的铺被当作空铺卖给了别人! 大家把她犯的过失说给她听时,她几乎要急哭了。她说:“我哪里知道买了票又要交给 人家呢?” 酒气熏天的胖男人用轻蔑的语气说:“连火车都不会坐,出的什么门呢?” 一个吸烟的男人对胖男人说:“哎,跟老太太说话客气点儿,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出 趟门容易吗?” “你想当雷锋是不是?那行啊,你把自己的铺让给老太婆睡不就行了么!”胖男人咄咄 逼人地说。 “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呀?”吸烟者掐灭了烟,跃跃欲试地朝胖男人挥舞了一下胳膊。 “你们可别因为我打架啊,这大过年的,把谁打了都不好。”老女人起身拉住吸烟男人 的衣袖口说。 这时列车员来了,对老女人说:“这事情怪不了别人,我一遍又一遍地喊让乘客换票, 你不换票,火车开出半小时后,就等于放弃了对这铺的权利。这铺属于人家的了。” 老女人落下了眼泪,她独自嘟嚷着,说早知如此,还不如坐硬座呢!她在众目睽睽之下 懊恼万分地提着篮子来到边座上。人们都对那个胖男人投以鄙夷的目光,不过再没有人说什 么。 火车“咣—嚓—咣—嚓—”地行驶着。随着夜色加深,寒冷愈浓,车窗上的霜花面积越 来越大,几乎要满窗了。老女人坐在那里,就像镶在白色镜框里的一幅肖像画,陈旧、黯淡, 弥漫着一股哀愁的气息。 到了快闭灯的时刻,过道的行人就多了起来,人们大都是上厕所的,经过老女人身边时, 总要同情地看她一眼。 - 13 - 我犹豫了一下,轻声对她说:“要不你和我睡一个铺,你睡前半宿?” “姑娘,不用你费心了,我能坐着,不就是一宿吗?” 先前我还有些紧张,她的话竟使我一阵轻松。我说:“要不我睡前半宿,后半宿你睡?” 老女人说:“我年纪大了,觉少多了,睡不睡都那么回事儿。我早年在生产队干活时, 要是赶上秋收时天气不好,为了往回抢收庄稼,我三天三夜都没合过眼呢!” 我还想和她说些什么,车厢突然暗了下来。不久,各个铺位传来高低起伏的鼾声。我也 疲倦了,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梦乡。一会儿梦见火车出轨了,一片惨叫声;一会儿又梦见父亲 站在我的铺位抽打我,骂我是不肖之人…… 我在惊醒的一刻,总要惯例地看一眼老女人,她已经不胜疲倦地把头伏在篮子上了。 我很想下去看看她,但终于是自私和疲倦占了上风,尽管心存挂碍,还是躺在铺上,复 又迷迷糊糊地睡去。 在黎明前我醒来的时候,跳下中铺,对她说:“大娘,你到我的铺上休息一会儿吧。” 她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这一宿都挺过来了,就快到站了,不麻烦你了。”她的话使我无 地自容。我觉得喉咙那里热辣辣的,仿佛着了火。 天色逐渐地亮了。车窗经过了一夜寒冷的旅行,积满了厚厚的霜雪,所以即使它没有挂 窗帘,却仿佛挂了似的,那是一幅严严实实的雪窗帘。 (有删改) 13.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采取第一人称“我”有限视角来讲述“我”的所见所闻,既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同 时这个线索人物“我”使得情节更紧凑。 B. 小说的标题“雪窗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窗户上凝结的霜花比喻成雪做的窗帘, 生动形象,也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C. 女列车员又回来一遍遍地吆喝乘客换票的情节,看似闲笔,实则为没有换票的老女人的铺 位被当成空铺卖给别人的情节做了铺垫。 D. 在“我”一夜安睡醒来时,才想让老女人到“我”的铺上休息一会儿,可见“我”的伪善, 只有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时才会帮助他人。 14. 小说三次写到列车玻璃上的霜雪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5. 小说叙述了一个发生在火车上的寻常故事,作者在其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 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3. D 14. ①第一次开头的描写表明天气的寒冷,为人物的出场渲染了气氛。② - 14 - 第二次越来越大的霜花烘托了“老女人”哀伤的心情,象征着车厢中“列车员”“胖男人” 等人的冷漠与自私。③第三次结尾的描写照应题目及前文两处描写,突出小说的主题,比喻 人性的自私虚伪与冷漠,引起人们的警醒。 15. ①对老女人质朴善良品性的赞美:从与“我”的谈话中突出老女人年轻时吃苦耐劳的品 性,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也没有不依不饶,善解人意,不给大家添麻烦等情节中可见作者 对其赞美之情。②对人性复杂性的关注:写“我”和其他乘客一样,可怜老女人,想让铺位, 但又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作者看到了在这些人身上矛盾而复杂的人性。③对胖男人 这些自私自利人的鄙视:从对胖男人的语言、动作的描写中,可见其粗俗自私,还有其他乘 客对他的鄙视,这些方面可见作者对其鄙视的态度。④对众多旁观者既肯定又批判:肯定其 对他人的不幸能报以同情心,甚至为别人打抱不平;批判他们不是出于真心,真正地去帮助 他人,不能真诚地传递温暖和爱意。 【解析】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 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 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D 项,“在‘我’一夜安睡醒来时,才想让老女人到‘我’的铺上休息一会儿,可见‘我’的 伪善……”错误,“我”一夜做噩梦并未安睡,“伪善”解读得也不准确。 故选 D。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语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首先要概括出景物描写 的特点等,然后分析其和下文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其和文章主旨的关系。“记得那一年我 是过小年的那天动身回家的。火车离开站台时天已黑了,列车的玻璃窗上蒙着霜花”,可知 第一次开头的描写表明天气的寒冷,为人物的出场渲染了气氛。“火车‘咣—嚓—咣—嚓—’ 地行驶着。随着夜色加深,寒冷愈浓,车窗上的霜花面积越来越大,几乎要满窗了。老女人 坐在那里,就像镶在白色镜框里的一幅肖像画,陈旧、黯淡,弥漫着一股哀愁的气息”,可 知第二次越来越大的霜花烘托了“老女人”哀伤的心情,象征着车厢中“列车员”的死板、 不知变通,不负责任,“胖男人”的冷漠与自私。“天色逐渐地亮了。车窗经过了一夜寒冷 的旅行,积满了厚厚的霜雪,所以即使它没有挂窗帘,却仿佛挂了似的,那是一幅严严实实 的雪窗帘”,可知第三次结尾的描写照应题目“雪窗帘”,及前文两处描写,突出小说的主 - 15 - 题,比喻人性的自私虚伪与冷漠,引起人们的警醒。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情感态度的解读能力。情感态度就是就是把人物的思想、心理活动通过 文字描绘出来。通常情感态度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让人物自己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 一种是由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描述情感态度;三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 神态来展现人物的情感态度。“你们可别因为我打架啊,这大过年的,把谁打了都不好” “姑 娘,不用你费心了,我能坐着,不就是一宿吗”“我年纪大了,觉少多了,睡不睡都那么回 事儿。我早年在生产队干活时,要是赶上秋收时天气不好,为了往回抢收庄稼,我三天三夜 都没合过眼呢”,即对老女人质朴善良品性的赞美,从与“我”的谈话中突出老女人年轻时 吃苦耐劳的品性,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也没有不依不饶,善解人意,不给大家添麻烦等情 节中可见作者对其赞美之情。“我在惊醒的一刻,总要惯例地看一眼老女人,她已经不胜疲 倦地把头伏在篮子上了”“我很想下去看看她,但终于是自私和疲倦占了上风,尽管心存挂 碍,还是躺在铺上,复又迷迷糊糊地睡去”,即对人性复杂性的关注,写“我”和其他乘客 一样,可怜老女人,想让铺位,但又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作者看到了在这些人身上 矛盾而复杂的人性。“连火车都不会坐,出的什么门呢”“你想当雷锋是不是?那行啊,你 把自己的铺让给老太婆睡不就行了么”,即对胖男人这些自私自利人的鄙视:从对胖男人的 语言、动作的描写中,可见其粗俗自私,还有其他乘客对他的鄙视,这些方面可见作者对其 鄙视的态度。“哎,跟老太太说话客气点儿,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出趟门容易吗”“ 到了 快闭灯的时刻,过道的行人就多了起来,人们大都是上厕所的,经过老女人身边时,总要同 情地看她一眼”,即对众多旁观者既肯定又批判:肯定其对他人的不幸能报以同情心,甚至 为别人打抱不平;批判他们不是出于真心,真正地去帮助他人,不能真诚地传递温暖和爱意。 【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 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 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 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 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 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 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 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 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 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厚而系统的哲学基础,蕴含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 在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孟子提出了“仁民爱物”的命题,“仁民”是对人的同情仁爱,“爱物”则是爱护人之 外的动植物等。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摘编自《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经济日报》2019 年 4 月 11 日) 材料二: 自然是生命之母、文明之根基。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人类“赖以生活的无机界”“人 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所 说的这个环境,当然也包括细菌、病毒等组成的微生物环境。事实上,细菌和病毒的历史远 远长于人类,它们充斥着包括陆地、海洋、大气等在内的整个生物圈。在它们面前,人类只 不过是地球家园中的后来者。历史地看,人类已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正 走向生态文明时代。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生态文明,生活富裕但生态退化也不是生态 文明。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生 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要素,良好的植被、优美的环境是生态文明的标志。制定并实施 有利于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制度体系与政策导向,既要做到全覆盖、全流程,也要强化追责 问责力度,为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营造制度环境,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开展资 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污染及其危害机理、生态系统修复保护研究,为优化生态环境治理技术 路线提供科学依据。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加大绿色工艺装备的研制力度。加强产学研用 有机结合,加强创新链各环节衔接,鼓励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创新,加快技术产业化。 (摘编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支撑体系》,《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 年 2 月 8 日) 材料三: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生态获 得感也得以进一步增强。在不少城市的公园绿地让老百姓“开窗能赏景,出门能游玩”。随 - 17 - 着生态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正在 形成;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成为居民的自觉选择。联合国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 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加赞许:中国用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人 类共通的生态文明理念。 中国作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在探索建设“美丽中国” 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我国不断加强在绿色金融、可再生能源、绿色科技等领域 的国际合作,探索区域环境合作新模式,加强与大国之间的生态合作,促进平等对话,为推 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周宏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进程》,《天津日报》2018 年 11 月 12 日) 16. 根据材料一,下列现象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一项是() A. “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密网)不入洿池”“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B. 我国塞罕坝、库布其沙漠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改造,由荒漠变成了林海。 C. 我国部分农村中存在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退耕还林”现象。 D.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为善”、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1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马克思认为人本身虽然是自然界的产物,但细菌、病毒等组成的微生物环境的历史远远长 于人类,人类只不过是地球家园中的后来者。 B.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经济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只有保护、发 展生产力,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C.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是建立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质朴的自然观 基础上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 D. 伴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人类必将走向生态文明时代,也将会更好地发现自然界的奥秘并 进而解释和改造自然,因此,消灭病毒指日可待。 18. 如何有效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6. C 17. C 18. ①从政府来说,要进一步发挥监督、引导作用,制定并实施制度体系,建立现代环境治 理体系,强化追责问责力度;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②从研究机构和企业来说,开展有关生 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创新,加快技术产业化, 使企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③从公民来说,要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改变生活方式 和消费观念,自觉选择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 - 18 - 【解析】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概念理解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 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 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 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 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C 项,“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材料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 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 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可 知风只是动了垃圾的位置,依然是垃圾;蒸发掉的污水依然会污染大气,所以垃圾靠风刮、 污水靠蒸发”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 故选 C。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 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马克思认为人本身虽然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只不过是地球家园中的后来者”错 误,材料二“马克思所说的这个环境,当然也包括细菌、病毒等组成的微生物环境。事实上, 细菌和病毒的历史远远长于人类,它们充斥着包括陆地、海洋、大气等在内的整个生物圈。 在它们面前,人类只不过是地球家园中的后来者”,可知内容不是马克思认为的。 B 项,“经济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只有保护、发展生产力,才能保护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错误,材料二第二段开头“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护的关系……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 念”,可知“经济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重要因素,只有保护、发展生产力,才能保护生态环 境、改善生态环境”推断没有根据。 D 项,“……因此,消灭病毒指日可待”错误,推断没有根据,强加因果关系。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 - 19 - 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 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 作答。“中国作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在探索建设‘美丽中 国’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我国不断加强在绿色金融、可再生能源、绿色科技等 领域的国际合作,探索区域环境合作新模式,加强与大国之间的生态合作,促进平等对话, 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即从政府来说,要进一步发挥监督、引导作用, 制定并实施制度体系,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强化追责问责力度;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 “开展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污染及其危害机理、生态系统修复保护研究,为优化生态环境 治理技术路线提供科学依据。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加大绿色工艺装备的研制力度。加强 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加强创新链各环节衔接,鼓励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创新,加快技术产业 化”,即从研究机构和企业来说,开展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 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创新,加快技术产业化,使企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随着生态 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正在形成; 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成为居民的自觉选择”,即从公民来说,要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自觉选择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 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 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 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 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 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儒、道、佛、易______地将“圆”作为最高的 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儒家的______的中庸,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 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人们“大 团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圆” 既是华夏民族对社会、 - 20 - 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也是完满的表现,是循环往复的象征。这种 观念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都应该圆满无缺,缺则有憾。中国古代悲剧最悲 的要算是关汉卿的《窦娥冤》了,剧中不但有血溅白练,而且还有六月飞雪,可谓惊天地泣 鬼神,( )。但作者笔锋一转,却来个“窦天章为女申冤”,由悲转喜、由缺为圆。对“圆” 的崇尚似乎已成了一种______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大团圆”既是审美主体对规 范的崇尚与屈从,也是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与妥协。它虽然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对中 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却也遏制了中国艺术的感染力,特别是 悲剧中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灭而带来的令人______的震撼。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约而同 不偏不倚 弥散 触目惊心 B. 不期而然 不偏不倚 弥漫 触目惊心 C. 不约而同 一视同仁 弥散 惊心动魄 D. 不期而然 一视同仁 弥漫 惊心动魄 2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使窦娥冤屈之大、痛苦之深充分显示 B. 充分表现了我国古典文学的浪漫主义特色 C. 使我国古典文学的浪漫主义特色充分表现出来 D. 充分显示了窦娥冤屈之大、痛苦之深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圆”既是完满的表现,是循环往复的象征,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 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 B. “圆”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 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 C. “圆”既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也是完满的 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 D. “圆”既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理解、构想和追求,也是完满的 表现,是循环往复的象征。 【答案】19. A 20. D 21. B 【解析】 【19 题详解】 - 21 -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 等。掌握常见的词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词语使用的 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 词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词语的意义,同时 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 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 累记忆。 第一组,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不期而然:即不期然而然,没有 料想到如此而竟然如此。此处是说儒、道、佛、易几家没有事先商量就都把圆作为最高的精 神境界,强调意见的一致性,故“不约而同”较符合语境。 第二组,不偏不倚:指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公正或中立。也形容不偏不歪,正中目标。一 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不偏不倚”强调的是折中,而“一视同仁”强调的是 平等对待。故选“不偏不倚”。 第三组,弥散: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外扩散。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此 处修饰文化,应该是强调扩散,传播。故用“弥散”较符合语境。 第四组,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 动很大。此处是说“悲剧中美的人或事物被毁灭”带来的震撼,“毁灭”和下文的“撕肝裂 胆”都强调情况的严重性,故用“触目惊心”较合语境。 故选 A。 【20 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 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从上文看此处是在举例说明“中国古代悲剧最悲的”地方,可见括号处是强调《窦娥冤》的 “悲剧性”,与浪漫主义无关,故排除 BC; 从句式上看,A 项强调的是“充分显示”,D 强调的是“冤屈之大、痛苦之深”,故排除 A。 故选 D。 【21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 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 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 - 22 - 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文中画线句子有两处错误,一是搭配问题,应该是“完满的象征”和“循环往复的表现”, 可以排除 AD; 二是语序问题,按照逻辑顺序应该是先说圆的基本特征,后说其深层意义,可以排除 C。 D 项,还有一错误应是先“构想”再“理解”,然后“追求”。 故选 B。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 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22.请对下面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科学家所用的 4D 打印机比起一般的 3D 打印机具有更高的精度,而且能够实现软硬不同 材料的组合。4D 打印机是怎么把软硬不同的材料编制在一起的呢?这就需要科学家预先设计 链条的哪个位置需要变形,哪个位置需要保形。希望变形的位置,就给它软的材料;希望保 形的位置,就给它硬的材料。科学家把这些想法变成控制 4D 打印机的指令,从而编织成物体 的初始形态。4D 打印比 3D 打印多了一个“D”,就是时间维度,在外界环境(温度、湿度) 改变时,4D 打印的物体能随之改变形状。 【答案】示例:4D 打印机根据科学家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指令)把软硬复合材料编织成物体 的初始形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物体会随之变形。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基本能力。这种题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 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完成这种工 作,答题者需首先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根据“4D 打印机是 怎么把软硬不同的材料编制在一起的呢?这就需要科学家预先设计链条的哪个位置需要变 形,哪个位置需要保形。希望变形的位置,就给它软的材料;希望保形的位置,就给它硬的 材料。科学家把这些想法变成控制 4D 打印机的指令,从而编织成物体的初始形态”,压缩为 “D 打印机根据科学家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指令)把软硬复合材料编织成物体的初始形态”; 根据“4D 打印比 3D 打印多了一个‘D’,就是时间维度,在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改变时, 4D 打印的物体能随之改变形状”,压缩为“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物体会随之变形”。即“4D 打印机根据科学家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指令)把软硬复合材料编织成物体的初始形态,随着 外部环境的改变,物体会随之变形”。注意字数限制。 - 23 - 【点睛】提炼要点“三关注”。“提炼要点”即提炼出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内容。 这类题型的压缩题目,能更好的考查概括、筛选、提炼的能力。 1.关注话题,任何语段。总是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体现话题的句子或词语往往是要点之一。 2.关注中心句或关键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起到关键的作用,或提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 承上启下,或总领全篇。抓住这些句子,就能理出关键信息的方向,顺蔓摸瓜,就能找出相 应的要点。至于那些为了说明某些必要信息,不得不加上的一些说明性、修饰性的内容,则 应予以删除,以便凸显出主要信息。 3.关注同类信息或高频词语。有些语段,其中较多相同词语或内容相近的语句,我们要将其 逐一合并,提炼要点就方便多了。 四、整本书阅读(7 分) 根据《红楼梦》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23. 下面有关《红楼梦》的内容及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封建叛逆者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为线索,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B. 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荣国府,在第三回中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眼睛有层次地呈现出来的, 从中揭示出贾家荣华富贵的来源及其社会地位。 C. 小说中一句诗、一支花签等常暗示人物的性格或命运,如在群芳行酒令中,黛玉摇得芙蓉 签,暗指其如芙蓉般清丽脱俗、孤傲纯真的天性。 D.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迎春,生性要强,聪明能干,可生母“赵姨娘” 成为她最大的痛苦,被册封后远嫁海外。 24. 对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王熙凤来说,独生女巧姐是她临终前的唯 一牵挂。你认为谁是最佳的“托孤”对象?结合《红楼梦》的内容说明你的理由,不少于 80 个字。 【答案】23. D 24. 示例 1:对象:刘姥姥 理由:①刘姥姥一进二进贾府时曾经受过王熙凤的恩惠,对贾府应怀有感激之情,是知恩图 报的人。②刘姥姥家住乡下,也置办些田产,孩子托付给她应该衣食无忧。 示例 2:对象:平儿 理由:①平儿作为王熙凤的陪嫁丫头,深得凤姐信任,从感情、身份考虑适合托孤。② 平儿 心地善良,尤二姐死时,平儿偷出二百两碎银子给贾琏,才把丧事完成,是值得信任的人。 【解析】 - 24 -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 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 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D 项,“‘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迎春”错误,是探春,不是迎春。清明节江 边涕泪相送,当是说家人送探春出海远嫁,册子上所画的船中女子即探春。 故选 D。 【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 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 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本题先确定托付给 谁,再分析人物形象。比如托付给平儿。平儿,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王熙凤 的陪嫁丫头,贾琏的通房大丫头(妾)。她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女孩儿。虽是凤姐的心腹, 要帮着凤姐料理事务,但她为人很好,心地善良,常背着王熙凤做些好事。王熙凤死后,王 仁和贾环等要把巧姐卖给藩王作使女,是平儿陪伴巧姐逃出大观园。所以平儿是最佳的“托 孤”对象。 【点睛】名著阅读做简答题方法。 ①明确题目类型和题干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是纯粹叙述故事情节,还是要求有适当的人物 评价,都要首先予以明确。 ②调动知识储备,回忆相关情节,在草稿纸上拟写答案要点,理清答题思路。 ③认真组织答案语言,做到简洁凝练,字斟句酌。注意字数的限制,书写工整,标点规范等。 五、作文(60 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 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 将属于千百万人。 ——马克思 17 岁时高中毕业论文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2019 年 3 月 22 日,习近平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讲话 - 25 -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要经常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好小我和大我、奉献和索取 的关系。 ——2020 年 6 月 5 日,钟南山在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无我”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诵无我之诗,歌人生华章 习总书记有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发展奉献自 己。”马克思、钟南山都曾指出“无我”这一状态对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一个人只有达到 无我的境界,他的人生才会幸福,才会充满价值。 无我是对奉献的肯定和对贪婪的否定。 现在有些人认为 “多捞多得”才是生命的价值。这种观点实质上是把人生价值和金钱画 等号。马克思很早之前就认为这种观念无异于用根根金条束缚住自己的双手双脚,他们只用 一张贪婪的嘴来吸吮社会财富,与那些用双手来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相比,其生命毫无价值可 言。 “无我”是时代的要求和家国情怀的体现。 在当今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共和国的锦绣河山,需要无数华夏女儿无怨无悔地守以坚 韧、付以辛劳、献以智慧。君不见王继才在孤岛坚守三十余年,用自己的坚韧和奉献换来千 家万户的平安;君不见钟扬在青藏高原跋涉十六个春秋,用自己的艰辛和智慧,留下创造美 好未来的千万粒种子;君不见李保国在太行山扶贫三十五个年头,用自己的汗水和知识,造 就千万百姓的福祉。正是这样一群人,以无我的状态,撑起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脊梁。 无我是燃烧生命忘我奋斗、是奉献无悔的大我情怀。 当今时代,奋斗是最生动的爱国、奉献是最可贵的报国。居里夫人为探求放射元素,日 益消瘦,却为法国和世界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卢水根不辞辛苦,一生专心于研究水稻遗 传育种,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进程;疫情当前,又有多少医务人员不畏生死,与冠状病毒 搏斗,为人类的健康筑起万丈高墙。一个个英雄以忘我诠释爱国、用奋斗去奉献精神。生命 在无我中不断升华,人生价值也因贡献而不断提升。 黄大年有云:“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进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 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人生中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需要以 - 26 - “无我”的状态为国家的崛起的奋斗,这才是作为历史长河中小小浪花的我们该有的责任与 担当。 “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尔而乐。”无我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唯无我之人, 方可实现价值。冀吾辈诵无我之诗,歌唱人生华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话题作文的能力。话题作文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题目只 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 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 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而非话题作文不要求自拟文 题,也不能另立文题。 【审题】三则名言都和“无我”有关,属于同类型材料,但内涵略有不同。第一则名言强调 “无我”给个人带来的幸福感;第二则名言选取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强调“无我”推动国 家发展,体现了大国领袖的责任和担当;第三则名言选取钟南山院士的演讲,旨在分清“小 我”和“大我”、“奉献”和“索取”之间的关系。题目旨在考查考生的价值观。考生审题 时一定要认真分析三则名言的内在联系,扣住“无我”这一主题进行写作,可以写怎么做可 以达到“无我”境界,达到“无我”境界的作用等等。 【立意】保持“无我”的崇高境界;以真我处事,达无我之境;淡化个人利益,超脱世俗追 求,高尚人生境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以“无我”之境,助民族复兴;诵“无我” 之诗,歌人生华章;放下“小我”,融入“大我”;奉献“小我”,成就“大我”。 【结构】本文契合题意,紧紧围绕着“无我”这一主题作文。题目化用苏轼《赤壁赋》中的 语句,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正文部分思路清晰、结构完整,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通过 三个平行的分论点分解“无我”的主题。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手法,其中举例论证中还运用了 排例,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同时也彰显了考生对写作素材积累的底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 优秀作文。 【素材】1.“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心为着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无 私奉献,是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基、执政之基。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要 树牢无私奉献的观念,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自己的 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人民。当前,我们处在一个更加复杂、 开放、多变的环境中,面临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的冲击,唯有矢志不移地坚 持讲奉献、有作为,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保持党风正、民心顺,才能让党始终坚持 - 27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源源不断地获得力量之源,筑牢执政之基。 2.李开复曾就职于美国的苹果、微软、谷歌的要害部门,其薪酬之高令人欣羡,然而在事业 巅峰期的他却毅然回国,开办创新科技工厂,使大量青年就业。当问起他时,他却回答,这 是为了我的梦想。普朗克,李开复的例子只是千千万万缩影中的两个。一个为了“推行自己 的素质教育实验”在大山中一待数十年,造福众多孩子;一个“为了我的梦想”,为千万青 年提供了就业良机。胡雪岩因为希望将商号开遍中国而散家财赈灾捐国库。霍英东希望“我 的国家繁荣富强”在抗战期间一再冒生命危险救济红军。“有我”的个人理想与“无我”的 大同社会美好愿景并不冲突,小人别之,君子一以贯之。 3.“无我”是无畏的担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充分体现了一个大国领袖高尚的思想 境界和超凡脱俗的伟人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 力棒,饱含强烈历史责任感和深沉使命忧患感,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担当精神,开启全面从 严治党新征程,惩治腐败的力度前所未有,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赢得了 党内外、国内外的高度赞誉。坚持改革开放,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 抓好重大制度创新,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出 1600 多项改革方案, 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 是我们党的党性、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所在,也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最 重要的执政理念、最根本的价值追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唯有担当, 我们才能大展身手大有作为;唯有担当,我们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点睛】话题作文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 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 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 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而非话题作文不要求自拟文题,也不能另立文题。 - 2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