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普集高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 一 年级第 2 次月考 ‎(语文)试题(卷)‎ 第一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漩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作一体看待的。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 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嫉妒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同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被冤枉的故事,所以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们的坚毅反抗精神。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希腊古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在拥有高贵血统和高尚灵魂的贵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绎灾难性的悲剧。而低贱的平民是没有资格成为悲剧主角的,他们的故事只能被写入喜剧供人嘲弄。‎ 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中外两位戏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关汉卿的人物之所以最后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因为社会势力和当权者的残暴,和异族对汉民族的残害。所以,他会安排一系列代表社会病态的丑恶与奸邪,如抢劫、霸占、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等恶行来造成主人公的悲剧。可见,他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莎士比亚则相反。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 ‎1. 下列对“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一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形成原因之一是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传统。‎ B. 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的特点。‎ C. 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与中国戏曲中不同角色用不同脸谱作标志的方法有关。‎ D. 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有其深刻的中国戏曲角色脸谱处理的背景原因。‎ ‎2.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对造成戏剧人物命运原因的认识有所不同。下面与之有关的解说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 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人物悲剧的客观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表现人物悲剧的主观性。‎ B. 关汉卿戏剧中的人物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社会原因所致,而莎士比亚剧中人物陷入悲剧则是自身原因所致。‎ C. 关汉卿戏剧往往安排一系列来自于社会环境方面的病态恶行造成主人公悲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没有此类刻意的安排。‎ D. 关汉卿的戏剧反映了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而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故具有宿命论色彩。‎ ‎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部悲剧虽然中心人物分别是一对情侣,但仍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法。‎ B. 莎士比亚突破了时代的限制和文人思维的固定性,因此他的戏剧中所描绘的人物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C. 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主人公窦娥的悲剧,既是社会对底层百姓压迫欺凌所致,也是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所致。‎ D. 无论是戏剧人物设置还是戏剧人物描绘,无论是剧中主人公身份还是造成人物命运原因的揭示,关汉卿和莎士比亚都各不相同,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时,需要联系前后文,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层含意,还应适当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是说:人物的脸谱化与戏曲角色脸谱处理相关,前者是后者引起的结果,所以能体现戏曲角色脸谱处理。但没有更多文字证明B项中的“充分体现”,B项无中生有。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是否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根据第三段“莎士比亚则相反。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可知,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悲剧源于客观原因和人物命运摆布两个不同原因,而没说因为“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故“具有宿命论色彩”。D项强加“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与“具有宿命论色彩”之间的因果关系。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B项,“莎士比亚突破了时代的限制和文人思维的固定性”的说法错,原文中说“这是因为他既受到所处时代的局限……”可见莎士比亚没有突破时代限制。‎ C项,据原文,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所以“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并不是造成主人公窦娥的悲剧的原因。‎ D项,据第一段“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可知,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戏剧人物设置上采用了相同的手法。故D项“都各不相同”说法与文意不符。‎ 故选A。‎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关系,看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要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比对:指代词、范围词、程度词、时间词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已经拉开帷幕,但与往年有所不同,狂欢的购物节却让人忧虑和烦恼。‎ ‎(一)‎ ‎“本来今年打算囤点辣椒面和油泼辣子,结果打开某旗舰店,生气了!”‎10月22日,豆瓣一网友发帖抱怨。截图显示,某品牌天猫旗舰店预售价格三袋55元的油泼辣子此前只售22.8元。一时间,网友纷纷跟帖,晒出“双十一”价格“不降反升”的商家。‎ 被网友点名的品牌包括美妆护肤、宠物食品、衣鞋箱包、日用品等品类,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家知名品牌旗舰店上榜。‎ 除了价格上升,今年“双十一”商家营销或还存在欺诈行为。微博一网友发帖称,某知名消毒液品牌“双十一”预售时悄悄“变脸”优惠限制,为此消费者们自发成立了维权群。‎ 据介绍,该产品‎10月20日零点开始预售,起初商家宣传前一分钟免定金,未标明其他限制条件;19日23时53分,宣传文案上出现了“限前2000名”缩小模糊的文字。20日零点一过,该品牌的促销文案迅速改变,“2000名限额变得清晰,字体变大”。‎ ‎ “这种掐点篡改营销网页文案的方法,严重误导消费者。”网友张小姐表示,她曾就此向天猫、12315投诉。或许因为投诉者众多,此前在提出投诉要求后,客服会直接开通退款通道。但随后,部分网友收到了拒绝提前退定金的通知,要求“双十一”当天付完尾款后再一并申请退款。有网友猜测,商家此举是因为其开通退款通道后,预售量一度从20多万降至13万所致。‎ ‎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先涨价再打折或降价,属于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规定,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属于欺诈行为。‎ ‎(二)‎ ‎ “亲爱的淘宝会员,您有超级红包等待抽取……”夜里1点,上海黄女士依然收到了“双十一”的短信广告。“从‎10月20日开始,就不停收到商家的‘双十一’广告,回复‘退订’是最近做得最多的事情。”‎ ‎ ‎ ‎ 离“双十一”到来尚有一周,但广告已先行“轰炸”好几轮,短信、电话、弹窗……促销广告以各种形式密集“攻占”消费者的视觉、听觉和信息获取的渠道空间,令不少人抱怨“不胜其烦”。‎ ‎ “只要是购买过的商家,似乎都要给我发一条短信。最不解的是有一些旗舰店,我既没有买过商品也没有收藏关注,却依然收到了‘双十一’预售短信。”黄女士感到很纳闷,“到底是谁‘出卖’了我的手机信息?”‎ ‎ “广告本身没有问题,它可以让买家与卖家间的信息屏障被打通,但是‘度’的把握确实值得商家去思考。”从事品牌营销的韩经理认为,对于商家,“双十一”几乎是全年冲销量的最后一搏,势必会拿出全力宣传促销,但也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承受限度。‎ ‎(三)‎ ‎ “双十一”过去是“双十二”,还有来年的“‎618”‎, “品牌节”和“品类节”轮番不停歇。各类购物节层出不穷,对消费者的考验一个接着一个。消费者本来对缺少诚意变了味的购物节心生不满,如今,购物节名目繁多,缺少新意,更让已经走过十年“双十一”的消费者对它的热情和期待难比当初,对其产生疲惫感和厌倦心理是自然的。‎ ‎ (据新华社,有删改)‎ ‎ 材料二:‎ ‎ 从往年的“双十一”网购投诉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投诉集中在商品质量问题、价格问题、快递发送货拖延、售后服务难保障等多个方面。因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认清网购套路,抢购谨防失手。‎ ‎ 消费者应弄清优惠活动规则。而对商家纷繁复杂的优惠套餐,消费者下单前,应仔细阅读商品详情、无理由退货范围、退货退款方式、运费政策及红包、消费积分和优惠券使用规则等,并提前向客服咨询清楚是否存在使用门槛,避免出现满减不减、优惠券不优惠等情况。‎ ‎ 网购应知晓“定金”和“订金”区别。 “定金”与“订金”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一方违约时,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无约定,销售者违约时,“定金”双倍返还给消费者;消费者违约时,“定金”不返还。而“订金”的效力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消费者在支付“定金”前应仔细查看商品的预售介绍,跟客服沟通“定金是否可退、预售商品是否适用7日内无理由退货”等问题,避免日后产生争议。‎ ‎ (据《半岛都市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消费者对“双十一”出现的商品价格反常现象很是不满,在网上纷纷给予曝光,即便是知名品牌旗舰店也榜上有名。‎ B. 某知名消毒液晶牌的营销有欺诈嫌疑,消费者为此自发成立维权群维护权益,他们纷纷向天猫、12315投诉商家严重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C. 因打开退款通道可能影响了某知名消毒液品牌的预售量,所以商家关闭了退款通道,并对退款提出了附加条件。‎ D. 商家在“双十一”期间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轮番发布促销广告,竭尽全力宣传促销,目的就是提高销售量。‎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的“双十一”与往年的“双十一”有所不同,不同之处表现在商家变得更加精于算计,更加卖力地促销,而消费者则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往年的那种狂热已不复存在。‎ B. 如今的消费者维权意识比较强,能够识破某些商家的误导和欺诈行为,并敢于投诉,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C. 商家正当地发布广告无可非议,但要把握好“度”,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产生副作用,让消费者厌烦。‎ D.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话题都与“双十一”密切相关,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谈商家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困扰消费者,材料二则侧重为消费者支招,提醒消费者谨防网购失手。‎ ‎6. 狂欢的“双十一”为何让人忧虑和烦恼?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A ‎ ‎6. ①商品价格不降反升,与网友期望相反。②优惠条件涉嫌欺诈,虚假降价误导消费者。③广告“轰炸”频繁,过度促销现象严重。④购物节太多,缺乏新意、诚意,且变味。‎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他们纷纷向天猫、12315投诉商家严重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错误。结合材料一内容“‘这种掐点篡改营销网页文案的方法,严重误导消费者。’网友张小姐表示,她曾就此向天猫、12315投诉”分析可知,向天猫、12315投诉的是“张小姐”,而且她是否加入维权群并不明确。故选B。‎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消费者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与原文有出入,原文是说“消费者对它的热情和期待难比当初”。故选A。‎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狂欢的“双十一”为何让人忧虑和烦恼,结合材料分析。结合“晒出‘双十一’价格‘不降反升’的商家”“除了价格上升,今年‘双十一’商家营销或还存在欺诈行为”“离‘双十一’到来尚有一周,但广告已先行‘轰炸’好几轮,短信、电话、弹窗……促销广告以各种形式密集‘攻占’消费者的视觉、听觉和信息获取的渠道空间,令不少人抱怨‘不胜其烦’”“各类购物节层出不穷,对消费者的考验一个接着一个。消费者本来对缺少诚意变了味的购物节心生不满”等内容分析概括即可。‎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250万美元的阳光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栋海边花园楼房里,住着一位孤单的老人贝蒂·哈里斯太太。她不愿去养老院,而唯一的亲人——侄子哈特已经一个月没来看望她了。‎ 满屋的灰尘,每天只喝两顿稀粥,好久没见过明媚的阳光,贝蒂·哈里斯太太的生活渐渐陷入了绝境。她时常躺在床上叹息,感觉自己快油尽灯枯了。‎ 一天下午,有人敲门。贝蒂吃力地爬起来,摸索着开了门。站在门外的不是侄子哈特,而是一个笑意盈盈的陌生女人。“太太,您好!我叫珍妮,和丈夫刚搬过来,住在您对面的楼里,以后请多多关照!”珍妮热情地自我介绍。‎ 蓬头垢面的贝蒂冷漠地应了一声,随即关上了门。她对外界的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是新邻居。因为她觉得自己可能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让贝蒂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珍妮又来敲门。“太太,能把您的窗户打开吗?我们想借点阳光。”珍妮委婉地提出请求。“我的窗户挡住你们的阳光了吗?”贝蒂有些生气,斜眼看着这个故意来找茬的珍妮。“是的,太太,您看,您的房子挡住了我家的窗户。如果您不开窗,我们的房子就照不到阳光。”珍妮无奈地摊开双手,笑意依然。‎ 珍妮住的楼房低矮,只有借助贝蒂家的窗户才能享受到阳光的温暖。之前的住户曾经找贝蒂交流过这些,可都被她冷冷地回绝了。但珍妮不一样,她笑容明净,性格温柔,言谈和善,令人怜惜。“哦,好吧。我行动不便,你自己进来开窗户!”贝蒂回头看看自家凌乱的房间,有些不好意思。“太太,如果您不介意,我来帮您收拾房间吧。”担心贝蒂不接受“施舍”,珍妮抢在了贝蒂前面补充道,“就当是对您借给我家阳光的回报。”‎ 珍妮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把贝蒂的房间里里外外都拾掇得整洁如新,还让丈夫帮贝蒂修整了花圃。‎ 看着透过火焰木树洒在窗台上摇曳的阳光,贝蒂眼里露出了少有的喜悦,原先萎靡的状态明显改变。“原来阳光也会跳舞,谢谢你!”她向珍妮表达了真诚的谢意。‎ 珍妮看着脸上溢满阳光的贝蒂,会心地笑了。‎ 一天早上,贝蒂喝了点粥,便坐在花园的木椅上晒太阳,珍妮走过来跟她聊天。‎ 阳光下,贝蒂碗里剩下的一点粥越发显得清亮。珍妮有些难过,她稍思片刻,说道:“太太,我还想借下您的阳光。”“又有哪遮住您了吗?夫人。”贝蒂有些疑惑。“我和丈夫以前有个习惯,喜欢在阳光下用餐,您看我们家餐厅根本没有窗户,能借您的阳光用餐吗?”珍妮指了指自家的餐厅。‎ 丈夫去世,亲人离弃,虽然住在宽大的房子里,贝蒂的世界却变得逼仄、灰暗,她拒绝见人,更是很久没有与人共餐了。珍妮的话像一团燃烧的火,瞬间温暖了她冰冷孤寂的心。“当然可以。”贝蒂爽快地答应了。‎ 从此,在贝蒂家的花园,三个人沐浴着阳光,围着一个用树桩做的餐桌用餐。贝蒂终于不再只是喝粥,而是吃到了珍妮精心制作的美食。饭后,珍妮夫妇还会推着贝蒂到海边吹风,陪她聊天。‎ 日子像春日的阳光一样惬意,贝蒂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还让珍妮丈夫教她下棋,有时逗逗珍妮家那只同样喜欢借阳光的小猫咪。‎ 随后几年,珍妮每天都来“借”贝蒂的阳光,贝蒂也享受着“借”给珍妮阳光得来的幸福与温暖。2012年11月的一天,贝蒂沐浴着阳光,无憾地走完了一生,那年她95岁。‎ ‎2013年3月的一天,一位律师找到了珍妮。“夫人,有份文件需要您签字。”律师递给珍妮一份遗嘱。“遗嘱?”“是的,这是哈里斯太太临终前立的。之前她财产的继承人是她的侄子哈特,后来改成您了。现在,她那栋价值1250万美元的房产就是您的了。”‎ 贝蒂在遗嘱中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因珍妮馈赠了我和这房子阳光,我的全部房产由她继承,这是她应得的,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拥有它。‎ 原来,阳光也是有价的,而且是高额回报,借出越多,回报越多,所以不要吝惜供给别人阳光。‎ ‎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向我们介绍了已快油尽灯枯的老人的凄凉处境,这为后文珍妮的出现以及“借”阳光做了很好的铺垫。‎ B. 环境描写是本文的主要特色,作者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烘托了独居老人贝蒂的形象,同时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 C. 最初,面对珍妮一次次无理请求,老人一次次地答应,这说明被逼入绝境的老人已经糊涂得不能分辨事情的好坏了。‎ D. 小说主要通过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刻画了珍妮热情善良、聪明能干、拥有高贵品质的形象。‎ ‎8. 简要概括小说中的哈里斯太太的性格特点。‎ ‎9. 有人说本文的结局与欧·亨利小说《麦琪的礼物》的结局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个结局的特点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答案】7. A 8. ①孤单、冷漠,曾经对生活不抱有幻想,对外界丧失了兴趣;②善良,乐于助人,能为他人行方便;③懂得感恩。 ‎ ‎9. ‎ 本文的结局具有“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特点。小说一开始,邻居珍妮向哈里斯太太“借”阳光,让读者不明就里,随着情节的推进,读者觉出珍妮陪伴孤独的老人、帮助老人走出阴霾的良苦用心,孤独而固执的老人对珍妮的热心帮助很感激,临终前留下遗嘱,将那栋价值1 250万美元的房产留给珍妮,作为回报。对于这样的结局,小说前面做了一定的铺垫,例如对于珍妮首次“借”阳光的请求老人没有拒绝,只因珍妮是一个“笑容明净,性格温柔,言谈和善”的人,说明了老人的善良。在后来一次次“借”阳光的交往中,老人明显感觉到珍妮的善意,内心充满了感恩,这为后面留“遗嘱”做了铺垫。因此这样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使读者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独特艺术体验,还深化了文章善待他人、知恩图报的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B项,“主要特色”说法不准确,本文有环境描写,但分量不重。‎ C项,珍妮最初的请求不是无理的,老人也不是糊涂得不能分辨事情的好坏,她只是被珍妮的微笑打动了。‎ D项,文中的心理描写是少量的,且没有细节描写。‎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作答本题,应抓住贝蒂的言行进行归纳。小说开头写贝蒂生活陷入绝境,冷漠地回应新来的邻居珍妮,据此可以看出她是孤单、冷漠的,对生活不抱有幻想,对外界丧失了兴趣。邻居珍妮房子矮小,没有阳光,请求贝蒂打开窗户,让阳光通过她家的窗户照到珍妮家里,贝蒂答应了,珍妮请求到她家里的阳光下用餐,贝蒂也同意了。据此可以看出,贝蒂是善良的,乐于助人。珍妮帮助贝蒂度过了最后的时光,贝蒂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转赠给珍妮,据此可知,贝蒂是懂得感恩的。‎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有人说本文的结局与欧•亨利小说《麦琪的礼物》的结局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个结局的特点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赏析小说艺术特色,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本文和《麦琪的礼物》在结尾上的共同特点,即“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然后明确本文结尾出人意料的具体表现,以及这种结尾的合理性。文章最后写贝蒂对珍妮的帮助很感激,这是出人意料处。这种出人意料的安排在前面的情节里是有伏笔的,珍妮第一次“借”阳光,贝蒂没有拒绝,因为她感觉到珍妮笑容明净,性格温柔,言谈和善。在后来的交往中,贝蒂也明显地感到了珍妮的善意,内心充满感激,这为后面留遗嘱做了铺垫。这样安排,给读者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艺术体验,也深化了作品善待他人、知恩图报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城,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B.‎ ‎ 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C. 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D. 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莫府即幕府,古代将帅出征时,办公机构设在帐幕中,称为幕府。后世地方最高的文武官员的官署也称为幕府。‎ B. 金是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先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称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后来银为货币,银一两称一金。‎ C. 古代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讯息。‎ D. 反间即反间计,指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获得虚假的情报,后来指用计使敌人内部不团结。‎ ‎12. 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牧守边时,对地方的军政事务有极大的权力,甚至不听赵王向敌人进攻的命令,因此招致赵王极大的不满,曾经一度被撤职。‎ B. 李牧为赵国防守北部边防,因为害怕匈奴的凶猛而一直采取以防守为主的方针,但总的来看,李牧守边是有成绩的。‎ C. 赵国守边士卒对匈奴的屡次入侵忍无可忍,一致向李牧请战,李牧迫不得已,才只好下达了作战的命令。‎ D. 赵国对匈奴作战取得胜利,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匈奴轻敌,二是赵军斗志昂扬,三是李牧指挥得当。‎ ‎13. 翻译下列句子。‎ ‎(1)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2)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答案】10. D 11. B 12. D ‎ ‎13. (1)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 ‎(2)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张”,是张开、展开的意思,与后面的“左右翼”搭配,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B项。‎ ‎“十余万”修饰“匈奴骑”,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 句意:李牧布下大量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的城邑。‎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项,“金是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错误。金是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A项,错在“不听赵王向敌人进攻的命令”,文中无此意。‎ B项,说“害怕匈奴的凶猛”不妥。‎ C项,说李牧“迫不得已”不妥。‎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杜”,堵塞,阻塞;“固”,坚持;“称”,说。(2‎ ‎)“边士”,守边的士兵;“而”,连词,表转折,却;“愿”,希望;“战”,战斗。‎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市场贸易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像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大量放牧牲畜,让百姓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布下大量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的城邑。‎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蔥及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把他杀死了。撤消了司马尚的职务。这以后三个月,王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赵葱的军队,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及其将领颜聚,终于消灭了赵国。‎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飚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村野春光得到充分展现,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 B. 全词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上下阕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C. “小园”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香气氤氲,生机盎然,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 D. 下阕“远远围墙”四句,视野由近放远。周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人遐想。‎ ‎15. 这首词写景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例并赏析。‎ ‎【答案】14. A 15. ①动静结合。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②白描手法;写红色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据实写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再如“正莺儿啼”三句,在客观的再观中,营造—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画图。‎ ‎③寓情于景。整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小园”—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宇里行间贮满盎然的意兴。‎ ‎【解析】‎ ‎【14题详解】‎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内容情感、语言、艺术技巧的题目,涉及到词上下片的每一句。注意结合全诗分析,主要错误是对词人情感掌握不准确,理解片面,答题时应注意辨析。‎ 本题:‎ A项,“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不当,结合整首词内容,“豪兴”是说明词人游兴正浓,“徜徉”是闲庭信步,与下阕“偶然乘兴”相呼应,主要表现词人享受田园风光时内心的快意与轻畅。“意兴豪迈”“旷达洒脱”概括不准确。‎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本题着重考查表达技巧中的描写的手法、抒情方式,注意结合写景的句子从这两个角度分析,规范答题,答题全面。‎ 本题:‎ 首先读懂全词,根据具体诗句分析其手法的使用。词开始的“绕树”两句,写所见烂漫春光。词人先从整个村庄写起。村庄的周遭,层层绿树环绕;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涨得满满的与池岸齐平,春到农村。接着“倚东风”两句,是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神态。“小园”二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有桃花红”三句,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据实写来,不事雕琢,突出绚丽的色彩。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词的下片“远远”四句,词人移步小园转向远处一带的围墙,在墙内隐现出茅草小堂。在墙外小桥流水不远,飘扬着一面青色酒旗,显然有一家小酒店就在近旁。“偶然”二句,写词人突然萌发了酒意,赏春也须酒助兴,然后乘着一时的兴致,再步行着翻过东边的小山岗。“正莺儿啼”三句:莺啼燕舞、蝴蝶采蜜忙。它们最能代表春天,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本词描写春光时,百花、虫鸟,动静结合,交相映衬,渲染出春天的绚丽多彩和生机勃勃。从眼前的小园到远处的茅堂小桥,从而描绘出整个大自然处处盎然的春意。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整首词通篇写景,寓情于景,描绘了“小园”—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宇里行间贮满盎然的意兴。回答本题时,应从动静结合、白描、寓情于景、色彩的选择、词语的准确生动等角度回答写景手法最后结合具体诗句分点作答即可。‎ ‎(三)语境默写(10分)‎ ‎16.(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对沦陷区的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感慨,最为沉痛。‎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 ‎(3)柳永在《望海潮》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美景概括出来了。‎ ‎(4)《醉花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夜凉初透”三句写出了词人孤枕难眠、夜半相思凄苦之情。‎ ‎(5)《雨霖铃》中,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情。‎ ‎【答案】 (1). 佛狸祠下 (2). 一片神鸦社鼓 (3). 惊涛拍岸 (4). 卷起千堆雪 (5). 三秋桂子 (6). 十里荷花 (7). 佳节又重阳 (8). 玉枕纱橱 (9). 杨柳岸 (10). 晓风残月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祠”“岸”“橱”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第Ⅱ卷(表达题 共7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在纷纷上马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但很多所谓特色小镇只有耸立的高楼、光鲜的外表,其内部既缺乏特色产业,也没有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没有灵魂,空有其貌,最后反而让此项目和公共资源都浪费了。‎ 而浙江省则能够结合本地特色,集聚创新要素, ‎ ‎,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产值强劲的发展平台,实现了小平台大产业的发展目标。比如,杭州余杭艺尚小镇,集聚23家服装类企业总部,引进24个国内外顶尖设计师,引领浙江省时尚产业的发展;再如,西湖云栖小镇不断积聚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资源,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云计算产业生态。在浙江特色小镇的带动下,其他地区 ,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陕西礼泉一些特色小镇保留着 乡村记忆的元素,既有包括古关中的磨面、织布、榨油、酿醋在内的传统手工作坊,又有的秦腔、民间说书等文化支撑。‎ 从上述有“特色”的案例来看,只有拥有符合本地特色的实体产业,才能发挥出 的内生动力来支撑小镇的长远发展。一句话,( )。双管齐下,才能形成以小镇为载体的产业集聚空间,这也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所在。‎ ‎17.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没有灵魂,空有其貌,最后不仅让此项目落了空,甚至浪费了公共资源。‎ B. 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空有其貌,没有灵魂,最后不仅让此项目落了空,也浪费了公共资源。‎ C. 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空有其貌,没有灵魂,最后反而让此项目和公共资源都落了空。‎ D. 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没有灵魂,空有其貌,最后由于浪费了公共资源而项目落了空。‎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实体产业和本地特色决定着特色小镇的建设。‎ B. 实体产业和本地特色促进特色小镇的建设。‎ C. 实体产业或本地特色对特色小镇建设起促进作用。‎ D. 特色小镇建设取决于实体产业或本地特色。‎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独树一帜 如法炮制 原汁原味 源源不断 B. 别具匠心 如法炮制 古色古香 源源不断 C. 独树一帜 亦步亦趋 原汁原味 连绵不断 D. 别具匠心 亦步亦趋 古色古香 连绵不断 ‎【答案】17. B 18. A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由外貌及灵魂,照应上文,按照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排除 AD;“项目和公共资源都落 了空”搭配不当,排除C。故选B。‎ ‎【18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题中结合上下文可知应为“实体产业和本地特色”两者兼具,排除 CD;根据上文可见,“决 定作用”比“促进作用”更恰当,排除B。故选A。‎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独树一帜:单独树起 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文中“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产值强劲的发展平台”,应用“独树一帜”。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中药,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亦步亦趋:比喻 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仿效或依从别人。文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应用“如法炮制”。原汁原味: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 响的风格、特征。古色古香: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和情调。文中“乡村记忆的元素”,应用“原汁原味”。源源不断:继续不断的样子。连绵不断: 山脉、河流、雨雪、思绪等接连不断。后文是“的内生动力”,应用“源源不断”。故选A。‎ ‎【点睛】语序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定语语序不当、状语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逻辑语序不当等。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蓝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多层修饰语,看谁离谁最近,离得最近就应该紧挨着。关联词语,看前后主语是否一致,一致主语在前,不一致关联词语在前。“和”“或”顿号等注意查找逻辑对应和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被字句,把字句前面加否定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把”和“被”的前面。此题重点考核逻辑照应语序。‎ ‎20.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 ‎2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戏曲主要包括宋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B. 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 C. 元曲四大家是指元代的四位曲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 D.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他创作的著名悲剧有《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莱特》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文学常识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等。‎ C项,“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中的“王实甫”错误。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故选C。‎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走在大街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关减肥、瘦身的广告,确实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有必要清除身体中过多的脂肪。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个喧嚣的文化迷乱的时代,各种价值取向低俗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不断泛滥,这种“精神脂肪”的堆积也在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因而,我们更有必要关注这种“精神脂肪”的危害。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说得好:“物质的脂肪臃肿着我们的身体,精神的脂肪臃肿锈蚀着我们的灵魂。”‎ 请以材料中的观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心灵的花未眠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国王想要寻找一个孩子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于是给全国所有的孩子都发了一包花种,宣布三个月内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将王位传给谁。时限到了,所有孩子的手中都捧着五颜六色的花,只有一个小男孩的花盆是空的,因为发下的花种都是煮过的,不可能生长开花。‎ 这个孩子没有种出花,但他心灵里却有一朵世间最美的未眠之花。‎ 在这个喧嚣的文化迷乱的时代,有人利欲熏心,将道德抛诸脑后;有人忘记了国耻,穿着日本军旗装招摇过市;有人以低俗为乐,甚至以低俗为业。这一系列的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吗?‎ 这种价值取向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有人将其比作“精神脂肪”。正如物质的脂肪一样,精神的脂肪也是一点一滴累计成的。这其中舆论的导向作用和自身免疫力的低下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以“杨丽娟事件”为例,原本杨丽娟一直喜欢刘德华,但远未达到走火入魔的地步。这本无可厚非,因为许多青少年都有自己仰慕的偶像,但随着时间流逝总会漫漫变淡。可是某些媒体推波助澜的越权行为将杨丽娟一步步推向了风口浪尖,推向了一幕令人扼腕的悲剧。‎ 精神脂肪腐蚀着灵魂与生命,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但好在,在我们心灵的最深处有个角落,在那里,一直有一朵不眠的花,只是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的眼睛被浮华的尘世遮盖,我们的耳朵被都市的喧闹蒙蔽,但是,总有一些事、一些人触动我们心灵的那朵不眠之花。比如丛飞,比如任长霞,比如徐本禹,比如沈浩,还有许多伟大却又平凡的人,他们的心灵中,也绽放着一朵朵艳美的未眠之花。‎ 其实,拂走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和心的喧嚣很容易,就像推开一扇虚掩的门。给心灵里的未眠之花些许空间,它们就可以盛放,用那沁人心脾的芳香荡涤那些丑恶与低俗,取代精神脂肪的位置,让灵魂获得重生。‎ 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的狂心都歇下来,深深呼吸,欣赏那未眠之花的清香吧。‎ 花未眠。‎ 心灵之花未眠。‎ ‎【解析】‎ ‎【详解】‎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 ‎【审题】正确理解“精神的脂肪”的比喻义是立意的关键。这个作文大致是一个呼唤道德完善和正确价值观回归的话题。作文可以就以下三个问题之一进行讨论:什么是精神脂肪过剩;造成过剩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如何去掉“锈蚀着我们灵魂”的精神脂肪。当然也可以叙述自己在文化选择等精神领域由迷茫到清醒的过程、事件和感悟。其实,仔细揣摩作文中的话,就会明白作文的立意了。“在这个喧嚣的文化迷乱的时代”,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多元文化快餐的诱惑面前,在令人眼花缭乱、良莠不齐的文化大潮面前,缺乏自己正确的取舍标准和价值判断,什么都“贪”,什么都“吃”,什么都“馋”,把“垃圾食品”当成“营养精品”的事比比皆是;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各种价值取向低俗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不断泛滥”,这才导致了“精神脂肪的堆积”,危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文化消费上的理性选择与精神生态的重建和自我修炼应该纳入每个人的“健康计划”和“健康行动”中来。‎ 参考立意:关注精神健康,抵制“精神脂肪的堆积”;追求健康的精神境界;选择理性的精神追求等。‎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确定标题《让血液做一次透析》。开头可以结合材料内容,引出论点“精神是人的灵魂”。结合现实分析,发出疑问“可是,我痛苦地发现,我的灵魂迷失了方向。它丢了……”。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精神丢了,留下物质的脂肪附着身体,留下精神的脂肪锈蚀着血液。然后指出怎么做,如要滤去世俗,滤去浮躁等。最后可以写做法,如“不要对名利趋之若骛,不要因为众人都在如此这般地求取功名利禄而让自己也和他们一样迷失了自己”等。‎ ‎【素材】智者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取一朵水仙花。精神是人的灵魂。‎ 它和那些疯狂地参加选秀活动的人随波逐流,奢望着灿烂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星梦。它和哈韩哈日一族携手并肩,疯狂地迷恋着同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异国他乡之人。它和叛逆的人一起品评《三重门》和颓靡的人一起攀谈《梦里花落知多少》。它丢了,留下物质的脂肪附着我的身体,留下精神的脂肪锈蚀着我的血液。‎ 那个极端黑暗、极端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里,有个看守心灵月亮的孤独者踱步于皎洁的月光下。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不愿和苏秦、张仪之辈去争名夺利,于是拿起笔杆将笔锋尖锐到极致。他没有和好朋友惠子一样去为诸侯效力,所以他推掉了楚国相位。他宁愿做一条“拽尾于涂中”自在的乌龟。不要因为众人都在如此这般地求取功名利禄而让自己也和他们一样迷失了自己。‎ 绝伦的《红楼梦》因“字字看来皆血泪,十年辛苦不寻常”而成。华罗庚也说“一分辛苦一分才”,真正的硬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板凳要做十年冷”。孔子好读书,据说,他读《易经》时曾多次把韦编翻断,于是有了“韦编三绝”的佳话美谈。他这样刻苦地治学才有“至圣”的辉煌成就。古人还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许许多多的励志故事。于是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有梅花扑鼻香?‎ 我警戒自己,不要妄想只一下就可以成功了。我要做好一件事,就要有这个勇气一鼓作气地做下去。把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勇气一直保持下去,直到终点站。正如伯森·汉姆的94岁的曾祖母为了赴他创造吉尼斯记录庆功宴,从100公里外一步一步走过去,从而创造了耄耋老人徒步最远路程的世界记录。‎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