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浙江)2
2019届一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训练(浙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创造了辉煌文明的所有古代民族中,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对来世的执着真可谓无出其右者。对死后永生的热烈追求使埃及人不仅建金字塔,也修神庙。而且总趋势是,越往后,神庙便修得越宏伟高大,在豪华奢侈上无所不用其极。与之相应的是,祭司作为一个特殊阶层,人数众多,能量极大,而且越往后便越膨胀,越强势。 最初僧权还没有从王权中分化出来,国王就是最大的僧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僧权便从王权中分离出来了。既然国王必须依靠僧侣才能进行有效的统治,那么国王与祭司之间很自然地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合作关系,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宿命般的矛盾和冲突关系。这里的关键是,两种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如何维持起码的平衡。随着祭司阶级权势日增,王权与僧侣势力间的平衡越来越难维持,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冲突越来越严重,且越到后来,越显得不可调和。事实上,从古王国后期起,祭司阶层就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强势,与王权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激烈。 埃及社会在被迫供养一个强大的世俗统治阶级以外,还得遭受庞大祭司阶层的经济压迫和掠夺。在太阳神崇拜之新神学的强制下,埃及社会被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法老当作太阳神来崇拜,为之举行极其繁琐而又费用昂贵的仪式。同时,埃及人还为形形色色的小神祇修庙塑像,而且还举行复杂的祭拜仪式。这些都大大加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不用说,祭司作为一个寄生阶层,具有极强的剥削性、掠夺性和压迫性。 及至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僧侣的权势达到一个令人目眩的新高度,阿蒙高僧的职务竟已不再由国王任命,而改为父子世袭!在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第四十六年的一次审判中,十名审判官中竟有九人为僧侣。僧侣阶级权势之大,无以复加,即便这一时期埃及国势日衰,也未见他们有所收敛。 甚至晚至希腊人统治埃及时,神庙僧侣仍然拥有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力。这对托勒密王朝统治者无疑是一种强大的震慑。为有效统治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希腊国王不得不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甚至对祭司们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 凡此种种表明,对死后永生的执着追求,使埃及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只能是一个成绩不菲的先行者,却不可能对西亚地中海世界进行深度的整合,这项工作只能留给后起的文明来做。 这就是为什么较之“发迹”之前的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埃及人虽然所掌握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多得多,却没能表现出长久维系一个强大国家、使文明不断成长壮大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埃及文明作为最早的文明之一,虽然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帝国,虽然以种种方式包括军事行动启动了西亚地中海世界的整合进程,却注定只能是开个头而已。 (选自阮炜《文明的毒瘤》,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祭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埃及人对死后永生的热烈追求,使得祭司阶层成为古埃及一个特殊的寄生阶层,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权势极大。 B.祭司与国王之间既存在着合作关系,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关系,二者的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又维持着起码的平衡。 C.祭司利用控制古埃及人民的精神世界来实现对国家的控制和对社会的掠夺,而且随着僧侣势力的增大,这种控制和掠夺越发变本加厉。 D.祭司阶层具有极强的剥削性、掠夺性和压迫性,是埃及社会的毒瘤,即使是在埃及国势日衰之际,也未见他们有所收敛。 解析:选B “二者的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又维持着起码的平衡”有误。原文只是说“这里的关键是,两种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如何维持起码的平衡”。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创造了辉煌文明的古埃及人热衷于追求死后的永生,执着于来世,他们建金字塔,修神庙,在追求豪华奢侈上无所不用其极。 B.最初的僧权与王权是合二为一的,国王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领导,又是最大的僧侣,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僧权从王权中分离了出来。 C.祭司靠新神学强制埃及社会把法老当作太阳神来崇拜,并为各种各样的神举行极其繁琐而又费用昂贵的仪式。 D.由于僧侣在社会和政治上的巨大影响力,托勒密王朝的希腊国王为有效统治埃及,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甚至极力巴结讨好祭司们。 解析:选C 被强制崇拜的是法老,“极其繁琐而又费用昂贵的仪式”也是为法老举行的,文中说“同时,埃及人还为……祭拜仪式”。 3.为什么埃及文明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帝国,却不能对西亚地中海世界进行深度的整合? 答: 解析:该题的出题点在文末,换种问法就是“相较于其他文明古国,埃及虽掌握大量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却不能长久维系一个强大国家、使文明不断成长壮大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就可以从倒数第二段找到根本原因,然后再对前文的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可提炼出另一点:祭司阶层对社会进行经济压迫和掠夺。考生用概括性的语言分点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①执着追求死后的永生,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于虚无缥缈的来世关怀;②埃及社会遭受庞大的祭司阶层的压迫和掠夺,经济负担过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灵和主义 “灵和”是一个长期被道教界、道教研究者忽略甚或遗忘的术语。而实际上,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灵和”思想,可统称为道教“灵和主义”。 关于道教“灵和主义”的概念意涵,下文拟以道教基本经典《道德经》为中心进行阐释。 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态度,主张柔和恬淡、清心寡欲。《道德经》第十六章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云笈七签》卷九亦曰:“衣粗而净,在素洁也。居陋而隐,守静笃也。”《道德经》第十九章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四十五章曰:“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六章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可见,道教确实蕴含着“静笃”“寡欲”“清静”“知足”等思想,要求做到对任何事、物都以平常心对待。 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抱负,祈愿天下太平、国泰民安。《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其意即为:国家治理和谐,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幸福安康。为了实现“天下有道”,道教反对战争,反对“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其实,道教教祖老子早就对战争之道做出了最好诠释:“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可见,道教倡导反战、止战思想,希望天下安宁,人民康乐。 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理念,倡导天地和谐、万事协调。道教不仅主张天与地和谐,也倡导人、地、天、道与自然的和谐。道教还提倡一种协和之美,主张道、天、地、人的协调统一,也即万物以和为贵。 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形象,愿做善琴者。“灵和”一词在古代也指善琴者。古琴艺术在我国先秦时期已经十分发达,相应出现了不少琴人,如人们熟知的师旷、师襄、伯牙等。而自东汉年间道教兴起后,由于道教主张的清虚空灵与古琴艺术清淡雅丽的格调易于结合,所以一些“神仙方士”、道士或崇尚仙道思想的人也常常以琴言志,亲手操缦。随着时间的推进,陆续出现了许多道教琴人。可见,琴与道教密切相关。道教琴人可称为道教灵和,其所展示的即是一种清虚的风貌与清淡的风格。此外,作为善琴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亦展示了一种和美的人生境界。 “灵和”一词本义蕴涵着道教思想,本身显现着道教色彩。而道教所倡导的清心寡欲、天下有道、以和为贵以及善琴者形象,则无疑彰显着道教的灵和态度、灵和抱负、灵和理念与灵和形象,这就大致形成了本文所阐述的一个新理论概念——道教“灵和主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道教“灵和主义”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态度,“静笃”“寡欲”“清静”“知足”等都是其思想,要求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以平常心对待。 B.道教“灵和主义”倡导天地和谐、万事协调的理念,主张道、天、地、人的协调统一,还提倡一种协和之美。 C.道教“灵和主义”也表现为愿做善琴者,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不少道教琴人,如人们熟知的师旷、师襄、伯牙等。 D.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抱负,它是指道教将国家治理和谐、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幸福安康作为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解析:选C “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不少道教琴人,如人们熟知的师旷、师襄、伯牙等”错误。一是道教在东汉年间才兴起,先秦时期不可能有道教琴人;二是“师旷、师襄、伯牙”不是道教之人。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可见,道教比较推崇“知足”的思想。 B.道教反对“天下无道”,祈愿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康,反对战争,认为兵器是一种不祥之物,不应该发起战争。 C.自道教兴起以后,一些道士常常以琴言志,是因为道教主张的清虚空灵与古琴艺术清淡雅丽的格调易于结合。 D.本文作者以道教基本经典《道德经》为依据,从态度、抱负、理念以及形象四个方面阐释了道教“灵和主义”的内涵。 解析:选B “不应该发起战争”说法不准确。道教是反对战争的,但老子也说“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6.作者为什么要提出道教“灵和主义”这一新概念?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说明。 答: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对本文思路有一个准确把握。通过分析全文,可以发现本文的思路是:提出“灵和主义”的概念——对“灵和主义”的内涵意蕴进行分层阐释。那么答案就可以在作者提出概念的这个层次寻找。 参考答案:“灵和”长期被道教界、道教研究者忽略甚或遗忘,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灵和”思想,所以作者提出道教“灵和主义”这一新概念。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诗歌中就是情与景的关系,但二者并不能简单地直接地对等。因为诗歌中的景是在艺术改造基础上的审美升华。情与景的美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转换生成。因此,虽然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并非简单的情景交融,艺术中情与景的交汇融合也不能代替现实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甚至对立,但是,经过审美的转换或艺术的过滤,艺术中的景物就会生成与现实中的景物不同的新质,从而在艺术中成为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关系。 就景物来自于自然(包括人造自然)而言,情与景的关系永远也不可能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中轴。因此,情与景的关系跟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互通、互依、互用,就像艺术与生活之间总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样。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诗歌发展的影响这一重大命题就会在情与景的交互作用和发展变化中得到验证和落实。情与景的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化显现,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课题的重要子课题。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跟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任何一部诗歌史、文学史的纲骨,是缺一不可的三个维度。因此,既不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所谓“人学”范畴,也不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文学中唯一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情与景的关系上就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一方面,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往往借助于写景,而景物又随人的气质和主观心情的变化而被选择,具有不同的色调,因而“一切景语皆情语”,都离不开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表征。情与景的关系跟现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正是这种相互依存性,守卫着人类的家园,维系着和谐。 另一方面,景物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产生感兴和诗情。因此,不仅诗人的感情色彩受到人与社会关系变化的影响,而且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也受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的影响。正是人在自然中的家园感和人与自然的亲和,才使得诗人面对大自然时,产生如唐人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宇宙之思,产生如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命运悲情。正是借助于自然与人的亲和,诗人的情感才有了亲情般的依恋和宇宙般的寂寥,在近与远、亲与疏、小与大、实与虚、情与景、有与无之间形成张力,形成转换,生成妙境。同样,到了宋代,柳永面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再生思归乡愁;苏轼面对“大江东去”,领悟生命的虚无缥缈。唐诗与宋词体制不同,风格各异,情调有别,但就围绕人与自然关系而歌而叹来说,凡有意境者,都是天地人合一的圆融境界,是宇宙的情化和情化的宇宙,是一支支自然的曲,是一首首永恒的歌。 展示人与自然关系背景中诗歌的情景关系及其存在状态,并揭示其存在的原因,无疑将会深化我们对诗歌情与景关系的认识,进而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加深对文学内在规律的认识,为重写中国诗歌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有删改) 7.下列关于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虽不同于现实中人与自然或和谐或不和谐甚至对立的关系,但它不会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存在。 B.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审美的转换或艺术的过滤等艺术改造后生成的,其中的景物具有新的特质。 C.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课题的重要分支。 D.诗歌中情与景的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化显现,能够验证和落实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 解析:选D “能够验证和落实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表述错误,原文是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诗歌发展的影响这一重大命题就会在情与景的交互作用和发展变化中得到验证和落实”。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文学史的纲骨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三个缺一不可的维度共同构成的,因此,不能单从某一维度去认识文学史。 B.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诗歌中的情与景的关系上就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的关系,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C.作者引用古人诗词,阐明诗人的情感是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诗人往往借助自然现象抒发人生感慨。 D.中国古代诗人喜欢借助写景来表达情感,他们认为,以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显露于外的征象,可以形象地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变化。 解析:选B “即‘一切景语皆情语’”理解错误,“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的一个方面。 9.为什么说唐宋诗词“凡有意境者,都是天地人合一的圆融境界”?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回答。 答: 解析:解答本题,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准相关语段,把握关键词句,从而提取有效信息,整合成答案。“凡有意境者,都是天地人合一的圆融境界”在文章的第五段,这样说的原因应从文章第四、五段中寻找,关键语句有“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往往借助于写景”“景物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等,对其加以整合即可。 参考答案:①意境都是由情和景组成的。②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往往借助于具体的景物,而景物又会被倾注或投射人的情感。③诗词中景物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诗人思想情感的变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