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浙江省高考语文一轮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一 非连续性(实用类 论述类)文本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浙江省高考语文一轮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一 非连续性(实用类 论述类)文本阅读

www.ks5u.com - 69 -‎ 一、文体特征与命题点 非连续性文本中的材料,多以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这些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实用性特征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文本特点 高考命题点 考题例证 根据呈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图文结合方式呈现的文本和选自不同材料的纯文字文本的信息组合体两类。‎ 理解分析类(包括图文转换)‎ ‎(2019·浙江卷T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概括分析类 ‎(2019·全国卷ⅠT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非连续性文本紧密围绕同一主题, 材料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考查考生快速完成对碎片化信息的筛选,用连贯的逻辑思维把握其内在关联,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和判断来源不同的信息。‎ 概括内容要点类 ‎(2019·浙江卷T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 比较新闻异同类 ‎(2018·全国卷ⅠT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读文步骤 第一步:把握文本构成。迅速浏览阅读文本的几则材料,确定文本的构成,梳理出各部分所写内容,这样更有利于题文比对,迅速捕捉到有用信息。‎ 第二步:圈点关键信息。细读每则材料,勾画出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范围词、程度词、指代词等重点词语,也包括引领句、过渡句、总结句、观点句等重点语句。‎ 第三步:关注图表信息。读文时,要抓住“数据”这个核心区,分数据统计的对象、认识数据的大小变化、分析数据间的比值。‎ - 69 -‎ 第四步:理解文本意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以其独到新颖、实用性强和富有现实感颇具视觉冲击力,文本自身往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读文示范】‎ 文本内容 ‎(2018·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加快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顺利跨越这个关口,激发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摘编自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 ‎——写在2018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之际》,‎ ‎《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4月20日)‎ 材料二:‎ ‎2011~2016年遭遇过专利侵权的比例(单位:%)‎ ‎(摘编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 研究中心《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 材料三:‎ 继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后,近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的“电化学脱嵌法从盐湖卤水提锂”技术专利,成功转让给一家科技公司,许可使用费超过1亿元。双方将共同组建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具体负责专利的产业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拥有深厚研发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未能将智力资源转化成市场价值。‎ - 69 -‎ 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新升级科技创新思路,正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打破高科技成果转化藩篱,鼓励高校对持有的科研成果采取转让、许可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对高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 ‎《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9月29日)‎ 材料四:‎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中,高校普遍遇到了一些障碍。,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的矛盾长期存在。大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在目标、路径、组织方式、评价标准及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高校的成果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高校传统体系是为了适应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设计制订的,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现有体系在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 ‎(摘编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 阅读步骤 第一步:把握文本构成 文本共四则材料,材料一强调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以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材料二用图表形式分析了2011~2016年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个人遭遇过专利侵权的情况。材料三说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材料四指出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障碍。‎ 提示:此分析有助于分析解答第3题。‎ 第二步:圈点关键信息 材料一中关键词“要”“就必须”强调“大力倡导创新文化”的必要性,关键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强调应从两个方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 提示:此分析有助于分析判断第2题A项的正误。‎ 材料三中关键词“相继”指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渐进性,即“被逐渐转化为可以实现市场价值的高质量专利”‎ - 69 -‎ ‎,画线关键句指出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前提。‎ 提示:此分析有助于分析判断第2题C项的正误。‎ 材料四中总结句是“高校的成果很难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恰恰是如何将成果转化为新产品和新技术,且为市场所需求。‎ 提示:此分析有助于分析判断第2题B项的正误。‎ 材料四中关键词“首先”“其次”及其领起的关键句分析了“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原因。‎ 提示:此分析有助于分析判断第2题D项的正误。‎ 第三步:关注图表信息 ‎1.细致观察图表,找出发展趋势 ‎①综观材料二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个人和总体均有所下降。②近六年来,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个人遭遇专利侵权的情况每年均有所变化。‎ 提示:此分析有助于分析判断第1题A项的正误。‎ ‎2.把握具体数据,明确反映问题 ‎①2012至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总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 提示:此分析有助于分析判断第1题C项的正误。‎ ‎②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2013和2014年提高,比2011和2012年有所降低。‎ 提示:此分析有助于分析判断第1题B项的正误。‎ 第四步:理解文本意义 ‎1.保护知识产权为创新保驾护航 政府要发挥组织调控作用,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高级科技成果转化环境,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政策动力。‎ ‎2.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提供方;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能够提供设备和资金。‎ ‎3.科技创新给“中国制造”增加信心 提示:此分析有助于分析解答第3题。‎ - 69 -‎ ‎【真题试做】‎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11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较为明显,但2014年有微小回升,2015 年则回落至8.4%。‎ 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而2016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10.7%。‎ C.2012至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总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D.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当然,我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专利侵权的比例。‎ 解析 B项,“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错,从材料二看,2015年企业遭遇侵权的比例是19.5%,与2011年、2012年相比,都是下降的;2015年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是8.8%,与2011年、2012年相比,也是下降的。‎ 答案 B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才能够形成全民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B.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判断科技创新方向,充分考虑、合理安排成果转化中企业方的利益诉求,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 C.随着高校的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同合作的创新路径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科技成果正被逐渐转化为可以实现市场价值的高质量专利。‎ D.高校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解析 A项,根据材料一可知,“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说法不全面,还应包括“制度供给”。B项,由材料四可知,“这样才能”不对,“根据市场……充分考虑、合理安排成果转化中企业方的利益诉求”可以“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但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于此,主要是“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D - 69 -‎ 项,由材料四可以看出,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的矛盾,其次是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等。‎ 答案 C ‎3.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阐述各方所起的作用。(6分)‎ 解析 从材料二、三中很容易就找到“高校”“企业”这两方,而结合材料一中的“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材料三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可知还有一个重要的“相关方”,即“政府”。根据材料三“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偏重……转化成市场价值”等,可知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知识储备,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是相关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提供方;根据材料三“成功转让给一家科技公司,许可使用费超过1亿元”等,可知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转化资金;根据材料一“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和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知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调控能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转化环境,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政策动力。‎ 答案 相关方:①高校;②企业;③政府。‎ 作用:①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知识储备,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是相关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提供方;②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转化资金;③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调控能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转化环境,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政策动力。‎ 练真题 明考情 一、(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材料一:‎ 苗绣,苗族的刺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也用在裤脚和鞋面。在衣服上以栏杆形式围在肩膀和袖口。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苗绣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其中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辫绣是先将8根或12根同色丝线编成“辫子”,然后再回旋缀于底布成花,多用于“男性之衣”(“‎ - 69 -‎ 乌爸”)的盛装中,绣品风格粗犷凝重。结绣则将丝线在针头挽数结,然后抽针,如此反复插满成花。苗绣图案多是鸟、鱼、花、果子。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如龙、大象、狮子等。龙在苗绣中有虫龙、水龙、牛龙等形态。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苗绣一般先在绣布上绘或贴上图案。黔东南苗族妇女不直接在衣物上刺绣,而是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缀到衣物的相关部位,这样一方面便于操作,也便于单独取下来保护或替换。‎ ‎(摘编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 材料二:‎ 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从启蒙开始,苗族人就可以从苗绣里学习生活常识,认识草木动物,学习纺线耕田,了解节日习俗,解读神话、宇宙天体等,无所不可。乍一看这本“书”,罗列的事物真不少,率性随意,缺乏归纳,但如果仔细阅读,你便会发现,它所表现的内容也都是经过了严格选择的,而且不乏思想深度。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藏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苗绣故事中。‎ 苗绣一直无声无息深藏不露,20世纪后半叶才逐渐被发现。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神秘的气息,独特的想象,呆萌的造型,饱满的情感,让我们惊叹相见恨晚。‎ ‎(摘编自解如光《十指春风 一绣千年》,‎ ‎《人民日报》2019年2月23日)‎ 材料三:‎ - 69 -‎ 目前,民间手工技艺的主导传播形式多依托出版物或博物馆等相对静态的媒介,传播途径单一。实际上,民间手工艺的文化形态非常丰富。以苗绣为例,其非物质文化形态至少包含三种:苗绣中的图案,苗绣的针法和绣法,苗绣中承载的文化等。这些丰富的内容仅仅依靠静态形式传播显然是不够全面和详尽的。尤其是苗绣的刺绣技法十分复杂,无法仅仅依靠静态形式记录,借助摄像和三维动画等形式能更好地记录和还原刺绣复杂的过程。另外,传承主体的口述记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视频记录显然比单纯用文字记录更为方便、生动、鲜活。移动互联网上灵活多样的数字化观看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相对静态和单一的展示方式,观众能进行个性化的选择,深入、反复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摘编自罗丹《民间手工艺遗产基于移动终端 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1.下列对材料中“苗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 B.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部位特别,妇女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将其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 C.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在表现刺绣对象时,苗绣呈现造型上的呆萌特点。‎ D.苗绣这本“书”罗列事物看似随意,但实际上表现的内容经过严格选择,不乏思想深度,苗族人从小就可以从中学习文化。‎ 解析 A项,“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对重要概念理解错误,原文为:“苗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苗绣”历史可追溯到“楚绣”,“异源”则说明苗绣与湘绣、汉绣的“祖先”并非共同的。B项,由材料一中“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可知此项中的“以栏杆形式”表述错误。C项,由材料一中“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可知,“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龙、大象、狮子等”理解错误。‎ 答案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苗绣中的一些图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 B.苗绣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被人们发现,主要是因为它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契合了读图时代的审美趣味。‎ C.苗绣的文化形态丰富,它的传播形式也应多样化,除了依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还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 D.借助视频手段记录和还原苗族刺绣的复杂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形式,其优点是人们可以反复观看。‎ 解析 由材料二第2段中“‎ - 69 -‎ 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可知,苗绣被人们发现的原因是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不谋而合,并非苗绣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B项强加因果。‎ 答案 B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4分)‎ ‎(1)图案: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质。‎ ‎(2)针法和绣法:                      。(2分)‎ ‎(3)承载的文化:                      。(2分)‎ 解析 (2)介绍苗绣的针法和绣法的文字,主要集中在材料一中。由“苗绣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十几种”可概括出“种类多”;由“其中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可概括出“有两种特有针法”;接着详细介绍辫绣和结绣的绣法,则突出“技法复杂”。此外,材料三中也有“刺绣技法十分复杂”的描述。(3)介绍苗绣所承载的文化的文字,主要集中在材料二第1段中。可提取中心句作答,“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也可以将最后一句加以概括,“苗绣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 答案 (1)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质 ‎(2)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 ‎(3)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或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二、(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0分)‎ 材料一:‎ 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有个男孩说:“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还有个男孩说:“我们每年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我们骑着好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就能看到5头黑熊。太好玩了!”第三个男孩说:“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有个小山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 69 -‎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材料二:‎ 自然教育受众群体特征 ‎(资料来源于刘正源等著《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注】 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 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出生命与无生命。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林,还是遥远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引着我们。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奇,样式也最多。‎ ‎(摘编自爱德华·威尔逊著,杨玉龄译《生命的未来》)‎ 材料四:‎ - 69 -‎ 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最轻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或感觉不安。但严重的案例,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恐惧症,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造成恐慌、恶心以及冒冷汗。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险源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在自然界中所遭遇到的危险,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狼、老鼠、蝙蝠、蜘蛛以及鲜血,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汽车以及枪支,虽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更具杀伤力,但在进化历史上还是太过近代,不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 ‎(来源同材料三)‎ ‎4.下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 B.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C.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D.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解析 材料三中说“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是一种……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材料四中说“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所以,A项中“天生就能……交流”,B项中“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C项中“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这类的表述都绝对了。‎ 答案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有利于他们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B.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公司占比较小,二者是自然教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 C.在美国,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这一事实是人类“亲生命性”的证据之一。‎ D.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也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还可能跟人类基因有关。‎ 解析 改变范围,文中说的是聊天中的孩子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而不是所有喜欢自然的孩子。“有利于……热爱生命的意识”,无文无据。‎ 答案 A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4分)‎ - 69 -‎ ‎(1)事实依据:                        (2分)‎ ‎(2)理论依据:                        (2分)‎ 解析 考查论据。首先应理解什么是事实论据,什么是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自然科学原理、定律公式等。然后根据题干锁定“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论据。材料一、二中主要是事实论据,材料三、四中主要是理论论据。最后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答案 (1)①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会在自然活动中妨害生物。②自然教育主要集中在儿童和亲子方面,受众群体单一。‎ ‎(2)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②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界的危险。‎ 三、(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 - 69 -‎ 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7.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解析 A类传播行为的要点为“编制”“发出”等动词,呼应“行为”这一主线;依此推论,亦可总结B类传播行为的要素为“是否接受”,包含两面。明确了概念要素,便可迅速作出判断。‎ 答案 A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 - 69 -‎ 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解析 “不需要加工讯息”错误,原文说“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 答案 D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解析 第一段讲的是A类传播行为,第二段讲的是B类传播行为以及两者的互换关系,第三段讲的是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前两者可以合并为“类型”,后者为“特点”。‎ 答案 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 四、(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0分)‎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 - 69 -‎ 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解析 A项,“进而”不当,原文是说“直接推动”。C项,“‘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表述不当,原文是说与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也有着惊人的一致。D项,“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势的发展”表述有误,原文是说“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 答案 B ‎11.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解析 A、B、D三项,都以偏概全。‎ 答案 C ‎12.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分)‎ - 69 -‎ 解析 考查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第二段谈白话语言的“艺术化”,也谈文言对文学形式的意义。‎ 答案 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析考情 巧指导 ‎1.题型稳定,分值稳定。由两道单选题加一道主观题组成,单选题每题3分,主观题3~4分。‎ ‎2.考点稳定。几乎全部集中在三个考点上: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中心意思的概括。‎ ‎3.选材稳中有变。偏重论述类文本,自2018年起,有向非连续性实用文本转变的趋势。‎ 高考对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文本相关知识,更不是从理解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考查。因此,只要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可。在复习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从整体出发迅速读懂文本。近年来的高考阅读题,大多从整体着眼,试题往往涉及全篇内容。许多考生面对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往往习惯先看题,然后按“题”索“文”,以求速战速决。其实,这种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甚至只有局部没有整体的阅读,往往会因为主旨把握不准、信息掌握不全、内部关系梳理不清而导致答题的失准、错位或遗漏,欲速不达,得不偿失。‎ ‎2.掌握圈点标画的速读方法。圈点文中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文中的重要句子、反复强调的关键词(词义可以是相近的)、代词、文段中陈述对象转换的词、限定性的词语(定语和状语)等。‎ ‎3.充分熟悉命题设误类型,切实掌握解题对策。在平时练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时,对于题目中出现的一些错误选项以及与此相关的文本片段,要先认真理解错误选项的内容要点、概念形式和用语特点,再比对文本,依此训练解题能力。‎ - 69 -‎ 考点突破一 选择题解答3步曲 ‎——找准比狠,“转”而不变 第一步 识别设误手段与陷阱 基于筛选信息题的命题方式是选择题,解答方法就是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排除错误选项,即“圈点→比对→排除”。运用比对法,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陷阱1: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等,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判定技巧] 一要特别注意词语前面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针对部分,是全称还是特称。‎ ‎【依法小试】‎ ‎1.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 ‎[原文] 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分析]                                     ‎ 答案 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该项中“文化活动……是文化消费的体现”错。原文说“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由此可知“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两个概念所指范围大小不同,说文化活动是文化消费的体现,这就缩小了“文化活动”的范围,属于以偏概全。‎ 陷阱2:偷换概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解释文意时,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 - 69 -‎ 或外延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判定技巧] 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对象,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句中的陈述对象(一般是主语或宾语)与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依法小试】‎ ‎2.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生物电池输出的电力十分微弱,只能用微瓦来计算,短短几分钟后便会因而引起断电现象。‎ ‎[原文] 在那里,电子与血淋巴中的氧反应形成水。输出的电力很微弱,在微瓦的量级上,而且在数分钟后会因而断电。‎ ‎[分析]                                     ‎ 答案 采用“调换”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原文说“而且在数分钟后会因葡萄糖耗尽而断电”,选项将“葡萄糖”换成了“血淋巴”,此处属于偷换概念。‎ 陷阱3:混淆是非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判定技巧] 要特别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更要格外关注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 ‎【依法小试】‎ ‎3.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 ‎[原文]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分析]                                     ‎ 答案 选项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混淆是非,选项用否定词“无”将原文“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世界时尚”‎ - 69 -‎ 一句对肯定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意思变成了否定两者之间有关系。‎ 陷阱4: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或推测)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把“必然”说成“或然”。‎ ‎[判定技巧] 要判断“混淆时态”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时,要特别注意表推测和表时间的词语。‎ ‎【依法小试】‎ ‎4.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原文] 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分析]                                ‎ 答案 选项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原文表述为“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把“似乎可以”变成了“已经”,把“未然”变成了“已然”。选项混淆时态。‎ 陷阱5:无中生有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判定技巧] 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依法小试】‎ ‎5.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 ‎[原文]‎ - 69 -‎ ‎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 ‎[分析]                                     ‎ 答案 选项采用“添加”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于文无据,全文只在末尾说“是意义重大的”,并没有关于“根本原因”的议论,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陷阱6: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是另一时间、地点。‎ ‎[判定技巧] 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应注意是否有此类情况。另外,还要留心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依法小试】‎ ‎6.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等,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 ‎[原文] 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分析]                                     ‎ 答案 选项采用“调换”“改变”的命题手段设误。将原文“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说成“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这里属于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 陷阱7:曲解文意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 69 -‎ ‎[判定技巧] 要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项是否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结果、将假设说成现实、将充分(必要)条件说成必要(充分)条件,或者在概括转换时更换了意思。‎ ‎【依法小试】‎ ‎7.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就不会留下“乡痛”。‎ ‎[原文]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 ‎[分析]                                     ‎ 答案 选项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原文强调的是在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中,要想不留下“乡痛”,应该做的是“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而不是“兼顾人文保护”。这里是故意改变说法造成的曲解文意。‎ 陷阱8:因果混乱 一是因果倒置,即推理条件和结论的颠倒;二是强加因果,即把不是必然的条件、因果关系说成必然的条件、因果关系。以结果、表现来解释结果、表现的原因;把不同位置的因果关系混为一谈。‎ ‎[判定技巧] 注意选项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从而”“因此”“之所以”“就只要”等,注意选项的因果关系在原文中是否存在。‎ ‎【依法小试】‎ ‎8.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选项] 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原文]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 - 69 -‎ ‎[分析]                                     ‎ 答案 选项采用“添加”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从而”一词强加因果,从原文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而不是“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的因素。‎ 第二步 巧切片3级比对 根据上面讲到的设误陷阱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具体来说,可以采用“3级比对法”。‎ ‎(一)检索定位,比对句中词语 因为命题者在命题时采用删词、添词、改词的手段来设置部分选项,所以抓住选项或原文中的这些词语比对,就能迅速地排除部分选项。‎ ‎【思维定向】‎ 句中关键词 易设陷阱 范围词 全、都、一些、部分等 以偏概全 推断过度 程度词 必须、一定,非常、十分,更、极其,比较等 推断过度 频率词 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以偏概全 推断过度 时态词 已经、将、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尚等 混淆时态 指代词 之、其、此、这、它、那等 偷换概念 - 69 -‎ 张冠李戴 以偏概全 是非词 必定、的确、有、无、是、无非等 混淆是非 ‎【典例示法】 (2018·浙江高考T8-A)‎ 选项 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有利于他们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对应原文 材料一:“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 比对分析 比对关键词语可知,选项A中“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没有“和‘我’聊天的一群孩子”的限制,扩大了范围,理解不正确。‎ ‎【依法小试】‎ 请判断下面选项的正误并分析。‎ ‎9.[选项]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现在我们要宣传古人法显与玄奘怀着谦卑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的做法。‎ ‎[原文] 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然而我们需要学习古人法显、玄奘的精神,怀着谦卑的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而不是盲目的自信自大。‎ ‎[分析] 偷换概念。选项“宣传”说法错误,原文是“学习”。‎ ‎10.[选项] 古典戏曲剧目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感情和趣味,也有宣扬神仙道化、为封建王朝歌功颂德的作品。‎ ‎[原文] 古典戏曲剧目中,有些确实出自士大夫之手,而且主要反映统治阶级的思想、感情和趣味,最著者如明代礼部尚书丘潜的《五伦全备记》等“令人呕秽”之作以及朱权、朱有燉等皇亲国戚宣扬神仙道化、为封建王朝歌功颂德的作品。‎ ‎[分析] 以偏概全,扩大了范围。原文的说法是“有些”“主要反映……”。‎ ‎(二)聚焦逻辑,比对句间关系 首先,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其次,比对每一分句的含意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特别要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等现象。‎ - 69 -‎ ‎【思维定向】‎ 句间关系 设误方式 易设陷阱 因果关系 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变换原因。‎ 混淆关系 混淆是非 曲解文意 混淆时态 假设关系 假设的结果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提,或变成其他关系。‎ 条件关系 两个分句间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 递进关系 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或把递进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并列关系 转折关系 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前后语句转换成了其他关系。‎ ‎【典例示法】 (2018·浙江高考T7-B)‎ 选项 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对应原文 材料三:“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 材料四:“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险源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在自然界中所遭遇到的危险……”‎ 比对分析 比对关键词语可知,材料三原文是“可能”,选项是“生来就有”,选项B变或然为必然,混淆是非,不符合原文意思。材料四原文是“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选项是“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原文是被动句,选项是因果关系。选项B说法错误。‎ ‎【依法小试】‎ 请判断下面选项的正误并分析。‎ ‎11.[选项] 中国用平等包容态度挖掘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就能与之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 - 69 -‎ ‎[原文] 中国要用一种平等和包容的态度跟“一带一路”国家进行近似或共性文化圈的探索,挖掘和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让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近似的共生或共性文化创造性地进行大融通,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 ‎[分析] 曲解文意。原文是“中国要用一种平等和包容的态度……挖掘和讲述……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这是一种承接关系,题干表述成了条件关系。‎ ‎12.[选项] 庄子寓美于丑的美学思想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 ‎[原文] 从艺术史上看,庄子认为在丑怪的形象中可以包含强烈的精神美的思想,曾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五代人物画家禅宗大师贯休的人物画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贯休是禅宗的信奉者,曾被皇家授予师号。而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贯休所画的人物,其形相十分怪异甚至丑陋,却又使人感到有一种内在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分析] 因果混乱。文中的意思是说,信奉禅宗的贯休的丑人画得力于庄子道家美学观。该选项却表述为“因为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所以“庄子寓美于丑的美学思想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明显强加因果。‎ ‎(三)分析推断,比对依据和结论 比对选项中的原因、条件、结论是否有依据。选项所述的原因、条件、结论在原材料中是否涉及,是否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原因或条件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思维定向】‎ 选项类型 依据、结论选项特征 易设陷阱 互换位置 选项将原文中结论和依据倒置,造成结论与依据互换。‎ 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因果混乱 曲解文意 结论或 依据残缺 ‎(1)选项中的结论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选项所说的依据在原文中却找不到。‎ ‎(2)选项中的依据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无法得出选项结论。‎ - 69 -‎ ‎(3)选项中的结论是多种依据推断出来的,但是选项只有其中一种依据。‎ ‎(4)选项中的依据可造成多种结果,但是选项中的结论却只有一个。‎ ‎【典例示法】 (2018·浙江高考T7-C)‎ 选项 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对应原文 材料三:“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 材料四:“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比对分析 选项认为“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从材料中并不能直接得出,但从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语句中可以看出“生物恐惧症虽然跟亲生命性相对,但是和亲生命性是一样的,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而“亲生命性,可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所以选项说“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太绝对了,根据文意推断,应该也是“可能是”。故确定选项不正确。‎ ‎【依法小试】‎ 请判断下面选项的正误并分析。‎ ‎13.[选项] 伟大诗人的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碰撞出动人的诗情,就能滋养出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 ‎[原文] 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密切相关。诗品即人品、诗如其人的例证不胜枚举。一方面,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感召力在诗歌中得到充分释放、展现;另一方面,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又可以激荡出动人的诗情,滋养诗歌乃至人类的文化品格。如此,才有了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今天步入“微时代”,信息庞杂纷纭,泥沙俱下,商业娱乐日渐盛行,消费至上理念广受追捧,种种诱惑与压力之下,很多诗人渐离诗心轨道,失去了对诗歌精神和旷达志向的追求,也失去了书写和表达的价值标杆。诗人主体精神的建构因而成为当下提振诗歌风气的关键。‎ - 69 -‎ ‎[分析] 以偏概全。“滋养出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原文有两个原因,选项只提到了一个。‎ ‎14.[选项] 宋代政府一律不给官员分房,不管是在朝廷还是在地方任职的官员,若无房产,就只能租房。‎ ‎[原文] 那些没有房产的城市居民和游学的士人、商旅等外来人口,必须租房居住。连朝廷百官也多是长期在开封租赁住宅,在地方州县,甚至官衙、驻军也租用民房。‎ ‎[分析] 无中生有。从原文所说的“朝廷百官租赁住宅”,“地方州县”“官衙、驻军”“租用民房”,并不能推出“宋代政府一律不给官员分房”,“无房产”的“任职的官员”“只能租房”的结论。‎ 筛选信息题选项往往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动(或删或添或漏或拼),选项在原文中的信息区间也往往涉及局部,题目难度不大,只要细心比对,基本上能准确判定。‎ 筛选文本信息“2步骤”‎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对应A项)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②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对应A项)‎ ‎①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②“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③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对应B项)⑤‎ - 69 -‎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对应B项)‎ ‎①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②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对应C项)③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④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对应C项)“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⑤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⑥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对应C项)⑦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①“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②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对应D项)③“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④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⑤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⑥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⑦“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对应D项)⑧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⑨“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 69 -‎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教你答题]‎ 第一步:审清题意,确定答题区间 题干中有“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字样,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仔细阅读四个选项,分别在文中锁定并标出对应的答题区间。(见原文)‎ 第二步:回归原文,逐项仔细比对 选项 比对分析 A项 原文最关键的信息在第一段第②句,强调诸子之学“不限于先秦”,即“始于先秦”;“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即“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对应选项中的“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选项与原文信息对应一致,是对原文的提炼转述。由此判定该项正确。‎ B项 原文第二段第④句“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对应选项中的“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原文第二段第⑤句“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对应选项“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选项与原文信息一致,该项正确。‎ C项 原文第三段第②句“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对应选项“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原文第三段第⑥句“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对应“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选项与原文信息高度一致,该项正确。‎ D项 原文第四段第②句和第⑦句“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阐释了“新子学”的继承性,由此可见,“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曲解文意,该项错误。‎ ‎【依法小试】‎ 请判断下列选项正误并分析命题陷阱。‎ ‎15.[选项] “烟火”一词源于《周礼·春官》中的记载,其功能是通过烧柴祭天来驱鬼辟邪或者进行祭祀。(  )‎ - 69 -‎ ‎[原文] 烟火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其所沉积的宗教、民俗、神话、社会乃至美学意义,令人叹为观止。《周礼·春官》所载“九祭”中,第三祭为“炮祭”,这种烧柴祭天的仪式,被认为是爆竹的起源。‎ ‎[分析]                                     ‎ 解析 该项偷换概念。选项将“炮祭”换成了“烟火”。‎ 答案 ×‎ ‎16.[选项]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 ‎[原文]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分析]                                     ‎ 解析 该项中“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说法错误。原文中“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列举了甄选的一些途径,并没有说明甄选标准。因此,该项属于无中生有的错误类型。‎ 答案 ×‎ 第三步 “转”不变 ‎“转”不变,就是针对非连续性实用文本中的图表理解分析题,重点看选项的文字表述与原图表信息是否一致,类似于图文转换题中的要求——转换不得改变原意。这需要掌握四类非文字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筛选信息技巧。‎ ‎(一)柱状图 该类图形是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或直方图呈现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况。‎ 柱状图信息阅读“2注意”‎ ‎1.注意柱形代表的数据特色。‎ ‎2.注意柱形与坐标联系后体现的意义。‎ 有些柱状图本身就是通过对比表现数据的。对于这类题目,除了从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外,还要分析放到一块的柱状图通过对比体现的意义。‎ ‎【依法小试】‎ ‎17.下列对材料图表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69 -‎ ‎(摘编自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 A.图表中的曲线表明,2016年5月到2017年3月,除2016年8、9、11月份是负增长外,其余月份都处于增长状态。‎ B.图表中的柱形图表明,微博网红短视频的发展是一个稳步增长的过程,到了2017年短视频数量增加更加迅速。‎ C.对比发现,2017年2月与2017年1月相比,微博网红原创短视频的播放量增加较少,增长率下落明显。‎ D.2016年12月是微博网红原创视频井喷发展的开始期,与之前几个月相比,无论播放量还是增长率都有明显增加。‎ 解析 B项,“稳步增长”错误,有负增长的月份;“2017年短视频数量增加更加迅速”错误,柱形图主要表现的是播放量问题,但不能据此确定短视频的数量也是增加的,还有可能是看视频的人数增加使播放量增加。‎ 答案 B ‎(二)饼状图 饼状图是用圆饼状的图形来表示相关数据的,把握数据特征就要弄清楚数据占据的百分比问题。如:‎ 饼状图信息阅读“2关键”‎ - 69 -‎ ‎【依法小试】‎ ‎18.下面是2016~2017年我国国民食品安全认知素养的调查图,下列对3个图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国民购买食品时多考虑价格和口味,而对安全性和健康性考虑很少。‎ B.民众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渠道多样,以互联网为主。‎ C.多数民众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会通过适当的渠道维权。‎ D.我国国民食品安全认知素养还有提升的空间,应加强民众食品安全意识的全方位的培养。‎ 解析 “对安全性和健康性考虑很少”表述不当,从图中可知,安全性占16.5%,居第三位。‎ 答案 A ‎(三)曲线图 曲线图是以纵横两个坐标为主轴,有关数据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化来反映某种情况。表文转换时要看清坐标的横轴、纵轴的具体内容,把握坐标代表的意义。‎ 曲线图信息阅读“3看”‎ ‎【依法小试】‎ ‎19.右图 - 69 -‎ 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练习次数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学习成绩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B.学习初期,学生成绩提高的效果非常明显 C.学习后期,学生成绩的提高幅度不如初期 D.学习成绩反复出现“停止—上升—停止—上升”的现象 解析 当练习增加到一定量后,学习成绩才会反复出现“停止—上升—停止—上升”的现象。‎ 答案 D ‎(四)统计表 这类图表将相关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阅读时要认真研读出它的规律,能够用文字准确地把规律表述出来,并结合相关题目准确作答。‎ 表格信息阅读“2步骤”‎ ‎【依法小试】‎ ‎20.对下面图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国家统计局2015~2020年客运量统计表 指标(万人)‎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客运总量 ‎2 209 390‎ ‎2 122 992‎ ‎3 804 035‎ ‎3 526 319‎ ‎3 269 508‎ ‎2 976 898‎ 铁路客运量 ‎235 704‎ ‎210 597‎ ‎189 337‎ ‎186 226‎ ‎167 609‎ ‎152 451‎ 公路客运量 ‎1 908 198‎ ‎1 853 463‎ ‎3 557 010‎ ‎3 286 220‎ ‎3 052 738‎ ‎2 779 081‎ 水运客运量 ‎26 293‎ ‎23 535‎ ‎25 752‎ ‎24 556‎ ‎22 392‎ ‎22 314‎ 民航客运量 ‎39 195‎ ‎35 397‎ ‎31 936‎ ‎29 317‎ ‎26 769‎ ‎23 052‎ A.铁路客运量和民航客运量逐年增长,刺激了客运总量的递增。‎ B.对持续攀升的公路客运量和水运客运量,2018年是一个拐点。‎ C.铁路客运量虽持续增长,但在客运总量中所占比例没有上升。‎ D.水运客运量与客运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似,且后者取决于前者。‎ - 69 -‎ 解析 A项,“客运总量的递增”错,客运总量从2018年到2019年是下降趋势。C项,客运总量2020年与2015年相比出现下降,但是铁路客运量逐年增长,因此在客运总量中所占比例上升。D项,客运总量不仅取决于水运客运量,还取决于铁路客运量、公路客运量和民航客运量。‎ 答案 B 由图到文的转换流程 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3步比对法”解答客观选择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判定非连续性文本中图表类阅读材料选择题的选项的正误。其解题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读题,把握选项特点 即弄清选项是陈述的图表材料的哪一点(陈述的对象)、做了怎样的分析或结论(陈述的信息)、陈述的方式方法等。‎ 第二步:读图,把握图表信息 新闻类文本中的图示多是以分析数据为主的图表(柱状图、饼状图、表格、曲线图),读图就要紧紧抓住“数据”这个核心区分数据统计的对象、认识数据的大小变化、分析数据间的比值。具体来说,柱状图要着重分析条柱的高低显示的数据比例,饼状图要着重分析各项目所占图形比例的大小,表格要着重注意横向、竖向数据的差别,曲线图要注意分析曲线的发展趋势和曲线的交叉节点。‎ 第三步:比对,判定选项正误 将选项内容与图表相应内容进行比对,看选项的陈述对象和得出的结论是否与图表信息符合,由此确定正误。‎ 典例 请判断下面选项的正误。‎ ‎[选项] (2018·全国卷Ⅲ·T7)D.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  )‎ ‎[原文]‎ 材料:‎ - 69 -‎ ‎(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教你答题]‎ 第一步:读题,把握选项特点 选项时间节点圈定在“2010~2015”;“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主要针对图1而言;“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也主要针对图1。‎ 第二步:读图,把握图表信息 ‎①材料是柱状图,由图1和图2组成。‎ ‎②图1显示的是“2010~2015年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及年度增长率比较”,图2显示的是“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比较”。‎ ‎③从图1来看,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在2010~2015年变化较为平稳,而年度增长率则有大幅度的变化;从图2来看,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则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第三步:比对,判定选项正误 选项D中“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和“也将趋于平稳”的结论解读错误,从图1中可以看出实体书店的增长率呈现“大幅增长—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增速下降”的状况;从图1中也得不出“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的结论,故确定此项不正确。‎ ‎【依法小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 69 -‎ 材料:‎ ‎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2013年至2018年,我国影院春节档的票房总额逐年增加,六年间增长近八倍,已经高达57亿元。‎ B.我国影院春节档票房总额增速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最低的年份是2017年,增速具有波浪式起伏的特点。‎ C.无论是一线、二线城市的,还是三线及以下各类城市的影院,春节档票房都呈现出逐年不断上升的趋势。‎ D.我国影院2018年的春节档票房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票房增长最为明显,已经占据全部票房的一半以上。‎ 解析 “春节档票房都呈现出逐年不断上升的趋势”不正确。由图表可知,一线城市2017年春节档票房为4.09,比2016年的4.35有所下降。‎ 答案 C 考点突破二 主观题应对策略 浙江卷6年高考考情统计 年份 高考设问 考查点 ‎201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4分)‎ 概括内容要点 ‎2018‎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4分)‎ 概括内容要点 ‎2017‎ 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概括内容要点 - 69 -‎ ‎2016‎ 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分)‎ 概括内容要点 ‎2015‎ 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 概括内容要点 ‎2014‎ 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 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上表显示,概括内容要点题和分析观点态度题是浙江卷近年来论述类、实用类文本主观简答题的热考题型。但非连续性文本中比较材料异同题也是一个考查的方向,所以这里就三题型逐一介绍。‎ 题型一 内容要点概括 这类题实质是筛选并整合信息。所谓筛选是指对文中相关信息搜寻归拢,所谓整合是指从相关信息中提炼出某种共同的东西,如事物的共同特点、事物的普遍意义以及带给人的共性认识、启示等。‎ 概括内容要点“3步流程”‎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服务”‎ - 69 -‎ ‎,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 ‎2015年,“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 ‎[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 材料二:‎ ‎(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材料三:‎ - 69 -‎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 ‎(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 ‎[尝试解答]                                     ‎ ‎[教你答题]‎ 第一步:审题,明方向 ‎“哪些转变”“概括说明”是整合信息的基本要求,“互联网+”“图书出版业”是信息范围,读文时要紧扣这些话题圈画、筛选信息要点。‎ 第二步:读文,巧筛选 通过读文可知,三则材料都要概括,注意抓住每则材料的中心句或概括句:‎ 信息区间(审读要求)‎ 重点信息 材料一中主要信息为第一段第四句话和第二段第一句话。‎ ‎“大型书城”引入数字体验,赋予新的生命力;与新兴媒体的融合。‎ 材料二要注意把两个图表结合起来概括。‎ 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相结合,构筑多层赢利模式。‎ 材料三在阅读的时候要把握整则材料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一句是中心句,后面从内容的快速传播、信息的获取方式、盈利方式三个方面概括了图书出版业的改变。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 第三步:整合,求规范 通过上面的筛选信息,已经很明显,从三个方面整合答案要点即可。‎ 答案 ①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②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③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 ‎[易错提醒]‎ - 69 -‎ ‎1.信息区间确定失误:很多考生将信息区间局限于“材料三”,这极可能是因为材料三的首句“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让考生误认为信息区间在第三段,而忽视了其他两则材料所蕴含的信息要点。‎ ‎2.只会简单摘句作答:比如有的考生直接摘取“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为一个答案要点,缺乏归纳提炼。其实,高考中信息概括题几乎没有摘句作为答案要点的,都需要进行概括压缩。‎ ‎【依法小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 69 -‎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人民日报》)‎ ‎1.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①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②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题型二 分析观点态度 分析题是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一般也需要在全面概括文本主要内容要点的基础上作答。‎ 运用正确的思维流程解题 ‎(一)准确把握文本观点——方向不偏 ‎1.在整体阅读中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文的中心句或观点句、概括文中重要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有的论述文,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够明显,要注意从以下两方面去把握:(1)‎ - 69 -‎ 体会作者对事物的分析或对其他不同观点的评价的句子,从中总结其观点;(2)比较分析作者在文中引用的材料或转述的他人观点,从中体会作者态度。‎ ‎(二)套用答题套路——表述规范 首先,要表明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看法。(或直接点出,或将自己的态度蕴含在答案中)‎ 其次,将文本中的关键词或句子精简、组合,作为赞成或反对作者看法的理由分条列举出来。‎ 典例2 (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与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较早地关注视觉文化。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与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像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设计的一位教授,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 关于视觉文化,对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用“三种文盲”的概念给予了最好的解释。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大声疾呼,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的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中央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近90亿元,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道当年的广告收入就接近这个数字,这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 - 69 -‎ 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上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绝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 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在《景象社会》一文中,大胆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尔后,他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他认为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感觉,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选自孟建《让眼睛学会思考》,有删改)‎ 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 ‎[尝试解答]                                     ‎ 答案 ①两种说法是从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所以不矛盾。②“主动发现”是指个人可以通过学习,主动以图式透射来观察、理解世界。③“被动的行为”是指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画面平面的、碎片化的特点,加上视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依法小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月19日,《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当晚的几十分钟内,消费者就在网上将章丘“同盛永”铁锅加工厂库存的2 000多口铁锅一抢而空。短短数日内,更有数十万口锅的订单砸向他们,其中一半来自海外。‎ 章丘铁锅“同盛永”传承人之一刘紫木介绍,据《章丘文史集萃》记载,“同盛永”手工锻打的铁锅,历经12道工序、18遍火候、三万六千次锻打,密度更高,深浅合适,不易粘锅,翻炒顺手,享有“锻打三万六千锤,勺底铮明颜色白”的美誉。‎ 章丘铁锅刷爆朋友圈后,位于济南宽厚里的“同盛永”铁锅线下体验店,每天人头攒动。在章丘区的“同盛永”‎ - 69 -‎ 铁锅加工厂,很多参观和咨询购买者甚至不远数百里,专门赶来领略章丘铁锅的加工工艺,并期望觅得一口锅。‎ 在刘紫木看来,章丘铁锅此次走红喜忧参半。他高兴的是,手工技艺得到了关注,匠人得到了尊重,章丘铁锅也更具名气,而担忧的是由于技艺的复杂性,手工锤打的铁锅生产量有限,市场上难免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 ‎(摘编自《北京晨报》)‎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部署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工艺”一词在古代典籍中常与工、巧、艺等词相关联。《说文解字》指出,“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谓之工”。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工艺一词是指营造器物的手工艺。中国的传统工艺是古人在数千年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工业社会,曾经服务于百姓生活的一些传统工艺因各种原因退出历史舞台,但传统工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属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代社会传承和振兴传统工艺意义深远。‎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材料四:‎ 从莱比锡向南,有一个别称为“真正的手艺”‎ - 69 -‎ 的德国古老小城,它就是普劳恩。小城保留着上百种古老手艺,最出名的非普劳恩花边刺绣莫属。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奢侈花边刺绣的代名词。甚至,连默克尔总理也为它作免费宣传。‎ 普劳恩位于萨克森州南端。在小城内行走,《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到,几乎每家每户的窗户上都挂着普劳恩花边刺绣:有的是小城景色,有的是花鸟,还有的是山水美景……走进居民家里,桌布、窗帘、服装、小挂饰等,也不乏普劳恩花边刺绣。‎ 小城还有一家成立于1984年的博物馆,展示了普劳恩花边刺绣600年的历史轨迹。博物馆分为两个展览室。在第一展室里,可以领略普劳恩花边刺绣各个时期的样品。第二个展室则展示了制作普劳恩花边刺绣的技术。‎ ‎(摘编自《环球时报》)‎ ‎2.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传承和振兴中国传统工艺可以采取哪些举措。‎ 解析 材料一介绍了章丘铁锅在《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后的受欢迎情形,可见传统工艺借助媒体能获得很好的宣传效果;而由刘紫木的担忧我们可以知道传统工艺市场有鱼目混珠的情况;由材料二的图表可以看出,有些地区传统手工艺品行业较多,有些地区传统手工艺品行业较少;而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则分别讲了国家政策的意义和德国对传统工艺的保护。‎ 答案 ①传统工艺从业者要转变意识,适应时代,运用多种手段去宣扬中国传统工艺;②国家要保护中国传统工艺,打击鱼目混珠的行为;③加大对民间手工艺品行业分布较少地区的挖掘力度;④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⑤向传统工艺保护较好的国家学习。‎ 题型三 比较材料异同 非连续性文本多则材料的主题虽统一,但各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比较材料异同题就是要扣住这“同”中之“异”,或要求比较“事实”异同,或要求比较“观点”异同,考查角度虽异,但其解题流程相同。‎ 比较材料异同“3方法”‎ ‎1.立足整体,全面分析 通读非连续性文本新闻材料,明确共同话题。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的比较分析才有针对性,应注意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倾向。‎ ‎2.分层梳理,归纳概括 ‎(1)对相关区域的文段进行层次梳理,以明确层次关系,确定表述重点。‎ ‎(2)逐层归纳段意,注意段首、段尾等关键位置的语句。‎ - 69 -‎ ‎3.列表对比,深度分析 对比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从不同角度切入,进行全面比较,一一比对,深入分析。‎ 解答比较异同题“3步骤”‎ 典例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 制高点》,《人民日报》2019年8月10日) ‎ - 69 -‎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 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9年10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9年5月7日)‎ - 69 -‎ 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尝试解答]                                     ‎ ‎[教你答题]‎ 第一步:审题 注意题干中有“《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字样,这是典型的“比较材料异同题”。‎ 第二步:读文 ‎  材料 读文角度  ‎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看选材 我国的《人民日报》。‎ 国外的《自然》杂志。‎ 日本的《读卖新闻》。‎ 看视角 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 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 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 看立场 ‎《人民日报》是中国的新闻媒体,站在中国的立场,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 ‎《自然》杂志,是一个国际性学科媒体,站在相对客观中立的角度,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 ‎《读卖新闻》是日本媒体,站在为日本服务的立场,突出中国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三步:作答 ‎①充分利用原文中概括性较强的句子、短语、词语等。如材料一中“量子通信研究”“成就”“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几个词语连缀起来就是答案。‎ ‎②抓住关键词,用概括性的语句,对原文中较长的叙写、说明内容进行简明化、抽象化处理。如材料二中“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通过简明化处理,可概括出“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 答案 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 69 -‎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依法小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注】 按照计划,从2018年到2020年,全国将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4万座,达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环保卫生、如厕文明”的新三年目标。‎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城 市环卫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二:‎ 印度政府曾在1986年推出旨在向农村地区普及卫生设施的中央农村卫生项目;之后在1999年,又推出了全民卫生运动,但都收效甚微。截至2011年,拥有12亿人口的印度,只有47%的家庭拥有卫生间。2014年莫迪总理发起“厕所运动”,“家家有厕所”的口号在印度颇为响亮。‎ 但印度水资源协会的工作人员扎克·快特表示,“由于文化、宗教或传统信仰,部分居民更青睐露天如厕”。因此,推广厕所还需印度人民转变观念。‎ 印度比哈尔邦议会2015年8月5日通过的一项新的村务委员制度修订案明确规定,家里配备厕所成为竞选任何村职的硬性条件。比哈尔邦邦长表示,“竞选者必须在竞选提名时宣誓他们家里配有厕所”,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乡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印度时报》网站网友对此新规纷纷点赞,不少人表示希望这条新规能在印度的各个村落及更广泛的场所推行。还有网友表示,此项新规不应只适用于竞选者,还应适用于参与投票的选民。‎ - 69 -‎ ‎(有删改)‎ ‎3.概括说明中国厕所革命与印度厕所革命所面临问题的异同。‎ 答案 相同点:两国都存在人口众多、厕所数量不足的问题。‎ 不同点:中国厕所革命存在着过快的城市扩容使城市公厕的发展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的问题;印度厕所革命存在着人们的如厕观念和认识的亟待转变和推行厕所革命效果差(答“家庭厕所还难以普及”也可)的问题。‎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 ‎(时间:60分钟 分值: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材料一:‎ ‎2019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材料二:‎ ‎2019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 - 69 -‎ 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 ‎6月10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家长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极主动。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了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 69 -‎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同一观点。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2019年6月12号《长江日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20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B.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2030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D.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解析 原文是“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选项“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未然变已然,混淆时态。‎ 答案 A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B.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 C.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D.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解析 A项,原文是“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未然变已然。B项,不是“高校”努力构建,构建的主体是“教育部”。D项,“不建议”于文无据。‎ - 69 -‎ 答案 C ‎3.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 解析 题干已明确是“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那就先划分材料二的结构层次。材料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层内容对应某一方面的具体措施,简明扼要予以概括归纳要点即可。‎ 答案 ①学科建设方面:支持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建设,研究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②教材建设方面:推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的转化。③人才培养力度方面: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意思概括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0分)‎ 材料一:‎ 智慧社会是“智慧型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智慧”的技术,导致整个社会的运行变得日趋智慧化,进入了智慧社会。‎ 智慧社会的开启与大数据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欧美以及日韩等国都把大数据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美国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并成立了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日本公布了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新信息技术战略“创建最尖端信息技术国家宣言”,以提升综合国力;韩国提出“智慧首尔2015”计划,挖掘大数据价值。在中国,大数据战略同样备受关注。国家先后制定《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从国家层面推动智慧社会的发展。‎ 智慧社会也要依靠智慧城市的建设。从美国的智慧城市战略、英国的“未来城市”,到新加坡的“智慧国家2025”计划和澳大利亚的国家智慧城市发展计划,各国都把智慧城市视为“必争之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超过600个城市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着力发展智慧环境、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旅游、智慧电网、智慧医疗等领域。‎ ‎(选自《国家战略先行》,有删改)‎ 材料二:‎ 在浙江杭州,“城市大脑”‎ - 69 -‎ 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正在给城市生活带来改变。比如,“城市大脑”可以根据数据分析自动切换和调整信号灯时间,让主城区高峰期间的平均行车速度提升15%,拥堵时间下降了近1成。而在未来,通过积累更多的技术与算法模型,“城市大脑”可以衍生出深层次的人群服务能力,在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中国智慧社会发展的“急先锋”。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成为普惠化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向智慧互联演变;另一方面,类似于“城市大脑”这样的智慧城市系统,逐渐成为大城市的“标配”,在交通出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造福本国人民,也在为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奉献着精彩的方案。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17年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上,不少中国企业都提出了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与华为开展智慧城市合作的城市之一,山东省潍坊市在警务、交通、民生、产业四大领域推进智能化管理,对城市发展方向和各类日常事务处理制定了更加科学、精确的方案。‎ 华为相关业务负责人喻东说,智慧城市的“大脑”综合了各部门的数据,能够实时感知城市各方面状况,对城市出现的情况进行最优处理。而今,华为丰富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正在被世界各地超过100座城市成功实践。‎ ‎(选自《智慧城市决胜》,有删改)‎ ‎4.下列关于“智慧社会”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智慧社会与“智慧型经济”密切相关,“智慧型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导致智慧社会的形成。‎ B.从世界各国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开启智慧社会必须从发展大数据产业入手。‎ C.在未来,“城市大脑”可以衍生出深层次的人群服务能力, 需要积累更多的技术与算法模型。‎ D.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正在给我们的城市生活带来改变,已成为我国智慧社会发展的“急先锋”。‎ 解析 “世界各国”不准确,从材料来看,只是部分国家;“必须从发展大数据产业入手”不准确,材料一中的相关表述为“智慧社会的开启与大数据的发展密切相关”。‎ - 69 -‎ 答案 B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材料一可以看出,进入智慧社会后,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等方面会愈加广泛地采用“智慧”的技术,全社会的运行将日趋智慧化。‎ B.杭州“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正在给该市带来改变,主城区高峰期间平均车速提升15%,这显示出“城市大脑”的强大作用。‎ C.在智慧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智慧城市系统正逐渐成为大城市的“标配”,在交通出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我国不仅在国内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也在为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向世界呈现着精彩的中国方案,华为即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解析 “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等方面会愈加广泛地采用‘智慧’的技术,全社会的运行将日趋智慧化”是进入智慧社会的前提,而非进入智慧社会后才出现。‎ 答案 A ‎6.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智慧社会建设?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案 ①从国家层面推动智慧社会的发展,切实落实纲要和规划。②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移动互联网建设,推动智慧城市系统建设。③重视发展大数据产业。‎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 ‎“每到四五月份,办公电话就成了热线,十有八九是咨询转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不知道所报考的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近日,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与转专业相对的是高考生报志愿时的迷茫:“高考学生都说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点是什么,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有调查显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13.6%的人了解所选专业;有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需要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介绍。‎ ‎(摘编自河北新闻网《生涯规划教育 让学生找到前行航标》)‎ 材料二:‎ - 69 -‎ 浙江省高中学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 选项 非常了解 ‎(%)‎ 了解 ‎(%)‎ 不是很了 解(%)‎ 一点不 了解(%)‎ 没有考 虑过(%)‎ 个性 ‎30.2‎ ‎60.3‎ ‎7‎ ‎1.9‎ ‎0.6‎ 兴趣 ‎28.5‎ ‎49.7‎ ‎18.1‎ ‎3.2‎ ‎0.5‎ 能力 ‎27.9‎ ‎53.2‎ ‎15.6‎ ‎2.5‎ ‎0.8‎ 选项 很强 ‎(%)‎ 较强 ‎(%)‎ 一般 ‎(%)‎ 不具备 ‎(%)‎ 没有考 虑过(%)‎ 合作意识 ‎19.7‎ ‎32.4‎ ‎45.8‎ ‎1.2‎ ‎0.9‎ 竞争意识 ‎21.3‎ ‎24.5‎ ‎45.6‎ ‎5.4‎ ‎3.2‎ 创新意识 ‎15.5‎ ‎33.3‎ ‎41.9‎ ‎5.9‎ ‎3.4‎ 社会适应 能力 ‎23.5‎ ‎21.2‎ ‎51‎ ‎0.3‎ ‎4‎ 人际交往 能力 ‎22.6‎ ‎37.9‎ ‎36.7‎ ‎0.3‎ ‎2.5‎ ‎ (摘编自《浙江省首届新高考学生生涯 规划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材料三:‎ 在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上,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不是独生子女等变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作用;年级、学业成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对于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有显著作用,并且年级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成绩越好,生涯发展水平越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 ‎(摘编自卢淑芳《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材料四:‎ - 69 -‎ 高中生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客观进行生涯选择,稳妥进行人生管理,由此,可以将盲目选择对人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应全面评估自我,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具有导向性,是随着学生年龄、经历、身处环境不断调整并继续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 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学会选择是其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人生规划初期的基本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前清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更要明确认识到课程选择的意义、生涯选择的重要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 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通过生涯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对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进而进行客观地、主动地选择。基于此,学生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 ‎(摘编自刘瑞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 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超过70%的大学生想重新选择专业,这可能与他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志愿有关。‎ B.在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不是独生子女等可能影响生涯发展的变量上,研究表明它们对高中生生涯发展影响不大。‎ C.高中学生能清晰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这都是学生学会选择的具体表现。‎ D.相较于兴趣与能力,被采样的学生对个性这一自我因素的认知更加了解,有超过90%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认识清晰。‎ 解析 “超过70%的大学生想重新选择专业”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可知,应是“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 - 69 -‎ 答案 A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张惠英看来,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结合对社会的了解,尽早地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B.据材料二的数据,对于浙江省被采样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自我认识”方面还是比较关注的,总体认识比较到位。‎ C.对学业、职业与人生的规划是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高三年级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 D.据材料二可知,“社会适应能力”是被采样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因素,而“竞争意识”是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 解析 A项,“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C项,“是学生在高三年级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中“高三年级”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D项,“‘竞争意识’是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说法错误,根据表格“不具备”一栏中最大值是“5.9”可知,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创新意识”。‎ 答案 B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4分)‎ 解析 通过材料四中的“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可以概括出:“生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通过材料四中的“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可以概括出:“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生涯选择。”通过材料四中的“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可以概括出:“生涯教育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答案 ①生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②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生涯选择。③生涯教育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意思对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0分)‎ - 69 -‎ 材料一:‎ 在苹果商店,一根长1米的数据线售价为19美元,而在美国电商亚马逊的网站上,功能、长度相同,排在第一名的产品是来自中国生产的安克,售价只有7.99美元,亚马逊上用户评分最高星级为5星,有3 363位用户为它打出了4.5分的高分。很多美国民众认为,一旦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些来自中国、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子产品价格将上涨,“美国政府这样做,最后埋单的是美国普通消费者”。特朗普政府对产自中国的钢铝产品额外征税决定公布后,美国全球贸易伙伴咨询公司算了一笔账:额外征税将会给美国相关行业增加26 346个就业岗位,但对航空、汽车、建筑业、电子元器件等下游产业来说,关税提高了钢铝价格,导致成本增加,企业裁员,从而减少495 136个工作机会,最终结果是468 790个岗位的净流失,也就是说,每创造一个就业,将损失18个就业。‎ ‎(摘编自《“每个美国家庭都离不开‘中国制造’”‎ ‎——美国国内批评政府单方面挑起贸易争端》)‎ 材料二:‎ ‎【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人民币原油期货成功上市,首周总成交额近1 160亿元,成交量超过27万手,日均5.4万手,合5 400万桶原油。这一日均数量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WTI)原油期货。值得指出的是,人民币原油期货的看点其实是人民币,这是继加入特别提款权(SDR)之后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个里程碑,将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人民币国际化再上台阶》)‎ - 69 -‎ 材料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中国的市场潜力是其他经济体不可比的。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人富起来、强起来了,“买买买”的消费能量让全世界刮目,任何聪明的商人都会垂涎,失去了中国这个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经济必将遭受重创。‎ 近五年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0%,成为主引擎。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跨过80万亿元大关,已从当年的“小个头”成长为今天的“新巨人”,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和话语权与日俱增,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再是高个子欺负矮个子,而是两个世界级巨人的博弈。‎ 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中国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中国经济颜值高气质好,经济增长由原来更多依赖出口转向消费主导,国内消费连续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 ‎(摘编自《这场贸易战,中国有底气打赢!》)‎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解析 曲解文意。根据材料四第二段可知,首先不是“中国经济总量超80万亿”才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主引擎”,二者并没有先后或因果关系;其次,也不是“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主引擎”才使得“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巨人博弈”,而是因为中国已经成长为“新巨人”,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和话语权与日俱增。‎ 答案 C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美国全球贸易伙伴咨询公司的计算可以看出,征税将导致美国航空、汽车、建筑业、电子元器件等产业成本增加,出现岗位的净流失现象。‎ - 69 -‎ B.材料二显示,2018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涨幅稳中有升,跨入“2时代”,而3月份则较2月份有所回落。‎ C.根据材料二可知,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和环比呈现正比变化趋势。‎ D.中国的巨大市场潜力是其他经济体不可比的,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且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巨大。‎ 解析 A项,“征税将导致……”不正确,材料一说的是“额外征税将会……”。C项,“同比和环比呈现正比变化趋势”不正确,由材料二图表可知,2017年4月到6月等月份同比和环比的变化趋势并没有呈现正比。D项,“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并不是“中国的巨大市场潜力是其他经济体不可比的”的原因。‎ 答案 B ‎12.北京时间2018年4月4日,针对美方开出的征税清单,中国正式亮剑。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亮剑”的底气有哪些。(4分)‎ 解析 由材料一可概括出“中国制造”对美国家庭影响巨大;由材料三“人民币原油期货成功上市”等内容可概括出人民币不断国际化,中国经济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由材料四第一段内容可知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其他国家而言,失去中国市场,将对本国经济影响巨大;由材料四第二段可知中国在经济上已成为巨人;由材料四第三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内容可概括出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增长更加依靠国内而非外部。‎ 答案 ①“中国制造”对美国家庭影响巨大。②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增长更加依靠国内市场而非国外。③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市场对美国等国家而言很重要。④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发展,中国经济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⑤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最大的增长动能,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巨人。‎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0分)‎ 与儒家对琴艺相对严苛的道德要求不同,汉代道家更重视情感表现的真诚以及由此昭示的一种自然化生活。像《淮南子·诠言训》,极力反对艺术活动中“无有根心”的“不得已而歌”,就是将情感的真诚作为艺术的核心标准,当然也是琴艺的标准。以此为基础,汉代道家推崇基于自然生活理想的琴道。《淮南子·诠言训》讲:“舜弹五弦之琴,而歌《南风》之诗,以治天下。”这显然是以琴道隐喻黄老道家的自然无为之治。东汉《太平经·‎ - 69 -‎ 天谶支干相配法》也认为,最美好的政治是一种纯任性情的自然政治,即“令人君常垂拱而治,无复有忧。但常当响琴瑟,作乐而游,安若天地也”。‎ 与政治领域的纯任性情相一致,在个人生活领域,琴则总是与隐士相伴随,代表一种简静、安然的自然化生活方式。如在《后汉书·逸民列传》等文献中,写到许多隐士“弹琴自娱”或“琴书自娱”,正是这种生活理想的写照。东汉末年蔡邕制作的“焦尾琴”,则一方面暗喻士人乱世生存际遇的千疮百孔,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蹈的精神往往寓于日常化的物用之中。‎ 到魏晋时期,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则是两汉琴与隐一体关系的延展。当然,自汉魏至六朝,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士人之所以认为琴与隐具有一体性,关键还是这种乐器与自然之道的暗通。如在《淮南子·说山训》中,记“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这虽然神化了琴瑟的感染力,但却是对当时琴通自然观念的形象表达。以此为背景,琴不仅通达自然,而且在最终必然与道冥合,而道则是“大音希声”,以无声作为最伟大的音声。这样,原本就以简静为本的琴最终必然要实现超越,以对道之无声本性的揭示作为琴艺的最高境界。东晋时期,陶渊明常备一张无弦之琴,认为“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正是从两汉至魏晋的琴艺观念,日益道家化,也日益哲学化的反映。‎ 要而言之,自两汉至魏晋,无论士人以琴艺通达自然,还是以其作为隐居生活的伴侣,均意味着这种艺术形式与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就汉代士人赋予琴的诸种功能而言,无论琴以合天、琴以修德还是琴以宣悲、琴以挑欲,均具有价值的偏至性。唯有以琴娱情,才能代表这门艺术能带给人的纯粹审美体验。就此而言,在汉代,虽然道家一派对琴艺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它却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情致化的道路,琴以它特有的古朴淡雅的风格,醇化了中国文人数千年来的情感生活。‎ ‎(刘成纪《古琴在中国早期艺术中的定位和价值面向》)‎ ‎13.下列对两汉至魏晋时期琴与隐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弹琴自娱”“琴书自娱”,是隐士简静、安然的自然化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 B.自汉魏至六朝,琴之所以受到道家的青睐,是因为它与自然之道有内在的相通性。‎ C - 69 -‎ ‎.从两汉隐士单纯以琴自娱发展到魏晋时期以琴喻道,是琴艺观念发展的主要趋势。‎ D.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与琴这种艺术形式有内在一致性,故隐士常将琴作为生活伴侣。‎ 解析 结合文本内容“许多隐士‘弹琴自娱’或‘琴书自娱’,正是这种生活理想的写照”及最后一段内容分析,“单纯以琴自娱”错误,“是琴艺观念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不当。‎ 答案 C ‎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不同于儒家对琴艺严苛的道德要求,汉代道家特别注重情感表现的真诚,将情感表现的真诚作为艺术的重要标准。‎ B.文中用“舜弹五弦之琴”的典故是为了说明舜有一种纯任性情的自然精神,他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自然政治。‎ C.隐士“弹琴自娱”和蔡邕制作“焦尾琴”,皆将高蹈的精神寄寓于日常化的物用之中,暗喻了士人在乱世不幸的生存遭遇。‎ D.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诗句,反映了魏晋时期道家化、哲学化的琴艺观:琴通达自然,最终必然与道冥合。‎ 解析 结合文本内容“琴则总是与隐士相伴随,代表一种简静、安然的自然化生活方式”“写到许多隐士‘弹琴自娱’或‘琴书自娱’,正是这种生活理想的写照”“暗喻士人乱世生存际遇的千疮百孔,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蹈的精神往往寓于日常化的物用之中”等分析可知,“暗喻了士人在乱世不幸的生存遭遇”分析不当。‎ 答案 C ‎15.请简要概述两汉至魏晋道家对琴艺发展的贡献。(4分)‎ 解析 “汉代道家推崇基于自然生活理想的琴道”“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士人之所以认为琴与隐具有一体性,关键还是这种乐器与自然之道的暗通”,将艺术形式(琴)与追求精神自由结合;“原本就以简静为本的琴最终必然要实现超越,以对道之无声本性的揭示作为琴艺的最高境界”,给人纯粹审美体验;“虽然道家一派对琴艺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它却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正确的道路。‎ 答案 ①将艺术形式(琴)与追求精神自由结合;②‎ - 69 -‎ 将真诚的情感作为琴艺标准,给人纯粹审美体验;③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正确的道路。‎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0分)‎ ‎20世纪80年代末,荷兰零售商Albert Heijn推动银行发明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可以让购买者直接用银行账户来支付。在电子支付的现实需求下,数字货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受到关注。‎ 大卫·乔姆首先提出了电子货币的概念,并构造了一个采用中心化架构的E-cash电子货币系统。该系统被认为是最早的数字货币方案,其构造原理采用了密码学技术——盲签名。货币发行方使用盲签名技术对付款方的支付信息进行签名,签名后付款方可以进行验证,并将支付信息发往收款方完成收款,从而实现了电子货币的匿名性和不可追踪性。由此,密码学的原理和方法被认为是构造电子货币系统的基础。‎ 随着近30年来密码技术的发展,数字货币方案也得到不断优化。主流数字货币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E-cash系统基础上进行扩展的未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二是以比特币的诞生为起点,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在比特币诞生前的探索均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大多可归结为中心化架构。在缺乏国家信用支撑的情况下,一旦发行和维护组织破产或遭受法律、道德指责,或保管总账的中央服务器被黑客攻破,这些货币系统将面临信用破产与内部崩溃的风险,如果不使用中心化架构,那么如何对数字货币的流通进行监管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数字货币也容易遭到复制和篡改,而且数字货币在网络中的流通记录最终必然要记录于某个“账本”中,如果遭受黑客攻击和篡改,则将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因此,要保障数字货币系统的安全性,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避免货币伪造,避免双重支付,即利用货币的数字特性两次或多次使用“同一笔钱”完成支付。早期的数字货币也曾在这两个问题上进行了尝试,B-money是一种匿名的、分布式电子现金系统,使用工作量证明机制发行数字货币,通过网络广播交易信息并进行真实性证明,解决伪造货币和双重支付的问题。 E-cash系统则使用盲签名算法切断了货币提现与支付之间的联系。‎ ‎2008年,中本聪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他认为,借助金融机构作为可信赖的第三方来处理电子支付信息,受制于“基于信用的模式”‎ - 69 -‎ 的弱点,因此希望创建一套基于密码学原理,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不需要第三方中介参与,能够直接进行支付的电子支付系统,该系统能够杜绝伪造货币和双重支付,比特币的核心支撑技术是区块链,其主要特点是去中心化,能够通过运用数据加密、时间戳、分布式共识和经济激励等手段,在节点无须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点对点交易、协调与协作,从而为解决中心化机构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选的解决方案。‎ ‎16.下列关于“数字货币”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数字货币的基础技术是基于密码学原理和方法的盲签名技术,因为盲签名技术能够实现电子支付信息的匿名性以及不可追踪性。‎ B.数字货币使用中心化架构,会因缺少国家信用支持而产生中心化组织破产或中央服务器被攻破带来的信用破产、内部崩溃问题。‎ C.数字货币如果使用区块链技术,不需要第三方的参与就能直接进行电子支付,但也存在着流通记录无法记录于“账本”的问题。‎ D.数字货币使用区块链技术,能用数据加密、时间戳、分布式共识和经济激励手段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点对点交易、协调与协作。‎ 解析 A项,“基于密码学原理和方法的盲签名技术”错,应为“以盲签名技术为代表的密码学原理和方法是数字货币系统的基础技术”。B项,“缺少国家信用支持”和“中心化组织破产或中央服务器被攻破”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项,“存在着流通记录无法记录于‘账本’的问题”,在文中无依据。‎ 答案 D ‎1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荷兰零售商Albert Heijn推动银行发明的电子支付方式,即让购买者直接用银行账户来支付的方式,是最早的数字货币形式。‎ B.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克服了“受制于‘基于信用的模式’的弱点”,但带来了数字货币流通监管的难题。‎ C.盲签名技术、工作量证明机制和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伪造货币和双重支付问题,从而保障了数字货币系统的安全性。‎ D.大卫·乔姆提出的E-cash电子货币系统存在中心化运作成本高、效率低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不能称它为数字货币系统。‎ 解析 A项,由前两段可知“电子支付”并不是数字货币的最早形式。C项,文中只是说“使用盲签名算法切断了货币提现与支付之间的联系”‎ - 69 -‎ ‎,并不能证明盲签名技术能避免这两个问题。D项,“不能称它为数字货币系统”错,原文为“该系统被认为是最早的数字货币方案”。‎ 答案 B ‎18.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哪些因素影响了数字货币的发展。(4分)‎ 解析 影响数字货币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1~4段,第1段尾句“在电子支付的现实需求下……”指出了数字货币发展的基础;第2、3两段指出密码技术的发展“优化”了数字货币的发展;第4段从反面举例,指出国家信用、政策对数字货币发展的影响。‎ 答案 ①密码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②现实应用需求;③国家法规与政策。‎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10分)‎ 速读,按字面解释,就是快速地阅览。它注重的是阅读过程的提速,目的是应对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阅读尽可能多的书本,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把握更多的机会。‎ 早在上世纪中后期,“速读”一词就经常出现在报刊的读书专题版面,以期激发阅读者不断提高阅读速度。中央电视台曾在黄金时段反复播放《学习的革命》这本书的广告,为速读之风推波助澜——大有谁不速读,谁就要被时代淘汰之意。许多不明真相的读者和好奇者,纷纷购买定价很高的《学习的革命》,然后反复翻之读之,希望快速掌握速读的各种“要领”,准确运用速读的各种“方法”。一些出版社顺应社会上猛刮劲吹的速读之风,趁势而上推出众多的“速读外国名著丛书”“速读中国现代经典文学丛书”“速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读本”一类的图书。结果,一些读者购买了这些“压缩书”和“精简书”之后,随即发出了“原来名著和经典也就这种水平”的喟叹。其实这是“速读”惹的祸。为了读者能够速读,几十万字乃至上百万字的一部名著或经典,被压缩或精简成数千字、上万字的故事梗概或者作品简介。读者发现,这些被抽剥了“血肉”的“经典”,读得再多也是白读,更要命的是,它还会让读者失去阅读的信心。‎ 速读的正面价值被夸大以后,培训速读的商业机构就应运而生。它们收费招生,以函授、面授和网络教学等各种方式,培训阅读者的速读能力。他们安慰受训者,最常见和最有蛊惑性的话语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速读能力,只是缺少速读方法。经过训练,改变阅读习惯,就能够把阅读的潜能激发出来。”然而即便成功地通过速读的培训,具备了所谓“眼脑直映,一眼看一行甚至整个页面”‎ - 69 -‎ 的速读能力,又能怎样呢?这样的速读,能享受多少阅读的乐趣呢?‎ 速读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实用价值,这一点无可非议。然而阅读者是不是都得提高阅读的速度呢?我看未必如此,更没必要刻意如此。一个纯粹的阅读者,其阅读的目的不是各种文凭或者形形色色的证书,而是安顿心灵与澄明思想,丰富内心生活与透亮内心世界。只有不受速度制约的入心入脑的品读,才会让人真正体验到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维护阅读的信仰和尊严。‎ 生活在一个图“快”的年代,生存的经验似乎在告诉我们:只有与“快”字沾上边,只有具备“快”字当头的思想意识,你才能赢得良好的生存能力与生活条件。然而就阅读而言,最好不要一味图“快”。图书毕竟是一种精神产品,其性质决定了人们的“使用方式”,不在多而在精,不在于阅读的数量而在于阅读的质量。‎ 作为一个自由阅读者,我一直拒绝速读。我宁可用速读十几本书乃至几十本书的时间来有滋有味地品读一本书。‎ ‎19.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有些阅读者希望更快地阅读更多的书籍。‎ B.报刊版面经常出现“速读”,是为了激发阅读者不断提高阅读的速度。‎ C.一些出版社推出众多的速读图书,起到了为速读之风推波助澜的作用。‎ D.图书的性质决定了人们对图书的使用不在阅读的数量而在阅读的质量。‎ 解析 张冠李戴,出版社推出速读丛书是顺应速读之风,推波助澜的是“中央电视台曾在黄金时段反复播放《学习的革命》这本书的广告”。‎ 答案 C ‎20.对作者拒绝速读的理由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速读是为了获取各种文凭或形形色色的证书,但不会速读也不会被时代淘汰。‎ B.把名著或经典压缩、精简成故事梗概或作品简介,这必然会让读者产生误会。‎ C.商业机构为了收费招生蛊惑人心:速读能改变阅读习惯且能激发出阅读潜能。‎ D.速读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却无法达到安顿心灵与澄明思想的阅读目的。‎ 解析 A项,判断武断,原文没有说速读就是为了获取各种文凭或形形色色的证书。B项,说法绝对,把名著或经典压缩、精简成故事梗概或作品简介,并不一定会让读者产生误会。C项,曲解文意,作者拒绝速读并非因为商业机构的蛊惑人心。‎ 答案 D - 69 -‎ ‎21.某高中学校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开展了课外阅读考级评比活动,每个等级都规定一定的阅读篇目和数量。请结合本文的基本观点,简要评析上述做法。(4分)‎ 解析 文中作者说自己拒绝速读,宁可用速读十几本书乃至几十本书的时间来有滋有味地品读一本书,可知读书不能以具体数量来规定等级。另一方面,即使学生阅读数量达到了,也不代表其阅读质量也提升了,阅读的质量与学生的领悟能力有关,因此对这个问题要辩证看待。‎ 答案 ①激发学生读书热情的活动目的是可取的,但以阅读篇目和数量来评判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并不恰当;②阅读的质量与阅读的数量并不成正比,而跟学生对作品思想的理解和体悟息息相关。‎ - 6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