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弗洛伊德关于生与死的本能的理论主要是解释人的动机问题,但换个角度,却又阐述了另外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心理具有两面性,生与死、爱与恨、积极与消极、建设性与破坏性等。这一人性规律也正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从这一点再进一步出发,看看儒家与道家的精神,是不是正契合了一个人心理上的两面性?入世与出世,有为与无为,务实与求虚等,林语堂先生说:“道家与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结合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理论,儒道两家就象征着生与死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力量并存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人生问题最为复杂,儒家主张“游方于内”,要积极入世去“匡俗救弊”,“回复王道”,而道家却主张“游方于外”,叫人远离尘嚣,“保性全真,不以物累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让人该何去何从?儒道互补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孔子也有过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有人说,这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结果。然而孔子的学生曾点说过这样的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听到弟子这样说,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言志,没有说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却口吐天真烂漫之语,似有不学无术之嫌,而孔子居然还对他的话表示赞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而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可见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儒道互补并非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结果,而是人性的使然。因此儒道两家在作为一种学术或思想流派产生之始,甚至在产生之前,就开始了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历程。我们再来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说的 “治国爱民”,“与善仁,言善信”这些话了。老子并非一味地摒弃仁信,而庄子虽然一直批评儒家,但也同意“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 另外,如果老庄真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完全弃尘绝世,那就应该像《论语》中提到的那几位隐士一样,如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他们连姓名都不留,更勿谈著书立说,设帐授徒。可见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两方面,他们与孔孟是一样的。 同源异流是儒道互补的根本特征,只不过孔孟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人类文明与秩序的前进与发展,老庄关怀着人类生命与心性的和谐、自在与自然。他们都对人性和社会问题颇为关注,只不过各执一端,朝着不同的学术方向发展。但无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始终本同末异。儒道互补,彼此依存,两千多年来不但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基调,也为无数国人指引了一条最好的人生之路。得意时以儒家为准则,坚守道德良知,维护纲常名教,争做忠臣良将;失意时则以道家为归依,淡泊名利,独善其身,洒脱自在,如行云流水。儒道互补已然内化成中国人独有的人格特征,它是最理想的,也是最现实的。 (摘编自孟春明《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儒道互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并存着儒道思想,这种心理的两面性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B. 作者认为,儒道互补既是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性使然。 C. 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才有了入世与出世的人生选择,作者也认同这种说法。 D. 儒道思想同源异流,本同末异,但是比起道家,儒家更关注人性和社会问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先提出问题,再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最后点明了儒道互补对于人生的意义。 B. 文章从弗洛伊德关于人的心理两面性入手,引出了儒道两家思想对立统一的论题。 C. 文章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论据充足,说理严密。 D. 第四段用归谬论证法,论证老庄并非完全弃尘绝世,而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曾点的理想以及孔子对其的赞许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早期的儒家思想中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 B. 老庄著书立说,设帐授徒,有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看出老庄在行动上实属儒家学派。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情怀,这是典型的积 极入世的儒家思想。 D. 儒道互补为国人指引了一条人生之路,古往今来众多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 天下”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材料一: 我国这几年越来越重视国产动画电影,国家对这一行业的投入与支出也赶超了其他影视行业。2017 年4 月《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原创动漫的创作生产和宣传推广,培养民族动漫创意和品牌,持续推动手机(移动终端)动漫等标准制定和推广。 受众定位对于电影作品的制作和传播十分重要,电影是大众文化,受众自然是越多 越好。动画不仅仅是儿童的消费品,成人也有孩子的某些消费特征,他们对动画产品也存在潜在需求。事实上,国人对于国产优质成人化动画电影的需求非常旺盛,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广受成人观众欢迎可见一斑。 近几年来的动画电影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或名著,可以说是故事新编,这样的取材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都取材于民间故事或名著,这些电影均赢得了众多的观众,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人们认识到电影制作广泛应用科学技术是电影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电影制作朝 着更加专业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尤其是电影中环境的呈现以及人物的刻画,视觉上带给人的冲击感更让受众感同身受。另外,电影使用了3D 播放技术,据了解,很多的青少年和儿童在电影院倾向于选择3D 电影,大制作高投入的动画电影将会越来越多。 (摘编自《2019 年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现状,〈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红或将掀起市场投资热潮》) 材料二: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兼编剧饺子脱离了正常的剧情发展道路,通过大胆的想象改变了传统的哪吒形象,将哪吒定位为魔丸转世的“魔童”。之前讲述的是驯服小皮孩,如今是对抗天命“,我命由我不由天”,从精神层面来讲更精进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特效应该是有目共睹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天劫云降临这一 幕了,可怕又逼真的黑团云席卷天空,夹杂着电闪雷鸣,很多观众看到这一幕也都是心头一震。要知道这个镜头可是被改了几十遍,整个天劫云有9 公里宽,为了展示高质量的细节,制作团队运用多种方法去尝试,最终呈现出我们看到的盛景。 这部电影中哪吒这一形象设计有100 多个版本,有人戏称电影中呈现的最丑哪吒却也是百里挑一。然而这背后参与的制作人员超过了1600 人,最初的全片有5000 多个镜头,参与制作的公司多达70 个,制作团队对该剧的付出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了。这部电影的导演饺子身兼数职,电影历经2 年打磨,3 年制作终成精品,可谓5 年磨一剑。 (摘编自《〈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30 亿,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这3 个原因》) 材料三: 动画电影的制作步骤相当繁杂,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进行大量工作。但目前国内的动画制作企业规模都相对较小,不少动画电影都由2~3个公司合作完成。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许多沟通成本。 动画的前期制作需要大量高端人才,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柳立子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的动画人才培养仅以动画技术人才为主,兼备艺术审美和动画制作技术的高端人才十分缺乏。 在此前一段时间内,国产动画电影的投资环境并不理想。《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影片中哪吒与敖丙牵手的镜头原本想利用特效做成地球历史的快速回放,但由于经费有限无法完成。 (摘编自《〈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15 亿!但国产电影的路还很长》) 4. 下列不属于《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成功的原因的一项是 A. 敢于颠覆传统形象,在人物形象和影片主题上进行大胆创新。 B. 特效的运用,使相关场景逼真生动,让观众心头一震。 C. 制作团队呕心沥血的付出,将其打磨成精品。 D. 导演“忍痛割爱”,去粗取精,使故事情节紧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说明粗制滥造的电影欺骗不了观众,只有用心付出的作品才能真正受到欢迎。 B. 参与制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公司多达70 个,这足以说明我国已有很多高质量大 规模的动画制作企业。 C. 大力培养兼具艺术审美和动画制作技术的高端人才是推动中国动画电影继续发展的努力方向之一。 D.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几部动画电影的成功还不能代表电影产业的真正崛起,我国 动画电影的发展任重道远。 6. 请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近几年动画电影迅速发展的原因。(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手 萧 红 在我们的同学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手:蓝的,黑的,又好像紫的,从指甲一直变到手腕以上。 她初来的几天,我们叫她“怪物”,下课以后大家在地板上跑着也总是绕着她。但关于她的手,也没有一个人去问过。 夜里她躲在厕所里边读书,天将明的时候,她就坐在楼梯口。有一天,落着大雪的早晨,窗外的树枝挂着白绒似的穗头。在宿舍的那边,长筒过道的尽头,窗台上似乎有人睡在那里了。 “谁呢?这地方多么凉!”因是星期日的早晨,整个学校处于特有的安宁里。 还没走到她的旁边,我看到那摊在膝头上的书页被风翻动着。 “这是谁呢?礼拜日还这样用功!”正要唤醒她,忽然看到那青色的手了。 “王亚明,哎……醒醒吧…”我还没有直接招呼过她的名字,感到生涩和直硬。 “呵呵……睡着啦!”她每逢说话总是开始钝重地笑笑。 “华提……贼死,右……爱……”她还没找到书上的字就读起来,“华提……贼死,这英国话,真难……不像咱们中国字。右……爱……右……阿儿……”说完一句话,她又读起末尾不相干的单字来。 在角落里,在只有一点灯光的地方我都看到过她,好像老鼠在啮嚼什么东西似的。 她的父亲第一次来看她的时候,说她胖了:“吃胖了,这里吃的比自家吃的好,是不是?好好干吧!干下三年来,不成圣人吧,也总算明白明白人情大道理。” 第二次,她的父亲又来看她,她向她父亲要一双手套。 “书,好好念书,要一副手套还没有吗?要戴就先戴这副,开春啦!我又不常出什么门,明子,上冬咱们再买,是不是?明子!”她的父亲在接见室的门口嚷嚷着。 她的父亲也是青色的手,比王亚明的手更大更黑。 暑假以后,她又来了。她的父亲搬着行李,她抱着面盆和一些零碎。走上台阶来了,我们并不立刻为她闪开,有的说着:“来啦!”“你来啦!”有的完全向她张着嘴。等她 父亲腰带上挂着白毛巾一抖一抖的走上了台阶,就有人在说“:怎么在家住了一个暑假, 她的手又黑了呢?那不是和铁一样了吗?” 秋季以后,宿舍搬家的那天,我才真正注意到这“铁手”。我似乎已经睡着了,但能 听到隔壁在吵叫着“:我不要她,我不和她并床……“”我也不和她并床。” 夜里我偶然起来到过道去喝了一次水。长椅上睡着一个人,立刻就被我认出来,那是王亚明。两只黑手遮着脸孔,被子一半脱落在地板上,一半挂在她的脚上。我想她一 定又是借着过道的灯光在夜里读书,可是她的旁边也没有什么书本,并且她的包袱和一 些零碎就在地板上围绕着她。 以后,这黑手人就睡在过道的长椅上。我起得早的时候,就遇到她在卷着行李,并且提着行李下楼去。我有时也在地下储藏室遇到她,那当然是夜晚,所以她和我谈话的 时候,我都是看看墙上的影子,她搔着头发的手,那影子映在墙上也和头发一样颜色。 “惯了,椅子也一样睡,就是地板也一样,睡觉的地方,就是睡觉,管什么好歹!念书 是要紧的……我的英文,不知在考试的时候,马先生能给我多少分数?不够六十分,年底要留级的吗?” “不要紧,一门不能够留级。”我说。 “爹爹可是说啦!三年毕业,再多半年,他也不能供给我学费……” 全宿舍的人都在厌烦她。在宿舍里边她开始用颜料染着袜子和上衣。 “衣裳旧了,染染差不多和新的一样。比方,夏季制服,染成灰色就可以当秋季制服穿……” “姐姐定亲的那年,她的婆婆从乡下来,住在我们家里,一看到姐姐她就说:‘哎呀!那杀人的手!’从这起,爹爹就说不许某个人专染红的、某个人专染蓝的。我的手是黑的,细看才带点紫色,那两个妹妹也都和我一样。” “你的妹妹没有读书?” “没有,我将来教她们,可是我也不知道我读得好不好,读不好连妹妹都对不起。染 一匹布多不过三毛钱,一个月能有几匹布来染呢?衣裳每件一毛钱,又不论大小,送来染的都是大衣裳。去掉火柴钱,去掉颜料钱……那不是吗!我的学费…… 把他们在家吃咸盐的钱都给我拿来啦……我哪能不用心念书呢?”她又去触摸那书本。 我仍然看着地板上的花纹,我想她的眼泪比我的同情高贵得多。 还不到放寒假时,王亚明在一天的早晨整理着手提箱和零碎,她的行李已经束得很紧,立在墙根的地方。 并没有人和她去告别,也没有人和她说一声再见。她的父亲来了,停在楼梯口,说: “你落了榜吗?你……”冰溜在楼梯上融成小小的水珠。 “没有,还没考试,校长告诉我,说我不用考啦,不能及格的……”她的父亲站在楼梯 口,腰间挂着的白毛巾动也不动。 “再来,把书回家好好读读再来。”不知道她在向谁说着。 父亲走在前面,变了颜色的手抓着行李的两角。 那被朝阳拖得苗长的影子,跳动着在人的前面先爬上了木栅门。出了木栅门,他们就向着远方,向着迷漫着朝阳的方向走去。 雪地好像碎玻璃似的,越远那闪光就越刚强。我一直看到那远处的雪地刺痛了我的眼睛。 一九三六年三月 (摘编自《萧红小说精选集》)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小说开篇就描写了王亚明的手的奇特之处,但并没有交代原因,这样写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王亚明总是躲在角落里读书,没有人愿意和她挨着睡,她只好睡在过道的长椅上, 她也从不抱怨,这体现了她的自卑、隐忍。 C. 王亚明的父亲对王亚明十分关爱,在自家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还送她读书,常来学校看她,对王亚明的未来也充满着期望。 D. 王亚明是一位学习努力的姑娘,但受到一些同学的歧视,“我”十分同情她,并且给了她很多帮助,但她最终还是被退学了。 8. 结合小说情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 分) 9. 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作用。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 题。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 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 “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 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 响马贼①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 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 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 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 篥②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 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人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 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 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与?天生异人,必有所用 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 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与?抑用之自有时与?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 然则大铁椎今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楷书也。 【注释】①响马贼:拦路抢劫的强盗。② 篥(bìlì):古代一种管乐器名。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吾始闻汝 / 名以为豪 / 然皆不足用吾 / 去矣 / 将军强留之 / 乃曰 / 吾数击杀响马 贼 / 夺其物故 / 仇我久居 / 祸且及汝 / 今夜半 / 方期我决斗某所 / B. 吾始闻汝名 / 以为豪 / 然皆不足用 / 吾去矣 / 将军强留之 / 乃曰 / 吾数击杀响马 贼 / 夺其物 / 故仇我 / 久居 / 祸且及汝 / 今夜半 / 方期我决斗某所 / C. 吾始闻汝 / 名以为豪然 / 皆不足用 / 吾去矣 / 将军强留之 / 乃曰 / 吾数击杀响马 贼 / 夺其物故 / 仇我久居 / 祸且及汝 / 今夜半 / 方期我决斗某所 / D. 吾始闻汝名 / 以为豪然 / 皆不足用吾 / 去矣 / 将军强留之 / 乃曰 / 吾数击杀响马 贼 / 夺其物 / 故仇我 / 久居 / 祸且及汝 / 今夜半 / 方期我决斗某所 /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省,即省亲,意思是归还故里探望父母或其他尊亲,文中指陈子灿回河南老家看 望哥哥。 B. 鸡鸣,指天明之前,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相当于凌晨1-3 时。 C.陈同甫,原名陈亮,字同甫,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曾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相赠。 D“.壬寅岁”是用干支相配纪年。从10 位地支、12 位天干中,每取其一相配,周期为60 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大铁椎身怀绝技,行动敏捷。他的右腋下夹着个五十多斤重的大铁椎,昭示了他 的膂力过人;说话之间就无影无踪。 B. 大铁椎沉默寡言,身世神秘。他不回答人们的询问,因而他的籍贯、姓名都成为谜 团;偶尔开口说话,操着楚地口音。 C. 大铁椎装束奇特,腰带白银。他不戴帽子,却头裹蓝色手巾。不穿袜子,却脚缠白 布。腰里携带着许多银子。 D. 大铁椎力大无穷、忠勇绝伦。写他与“响马贼”决斗场面,既有环境映衬,又有对 比反衬,使其忠勇形象栩栩如生。 1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5 分) (2)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 题。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注释】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 年)春,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出巡所辖各县,自富阳赴新城途中,满心欢喜,写下了这首诗。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首联上句着一“知”字,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东风”的善解人意。 B. 首联下句意谓“东风”吹停了积雨,吹散了阴云,是“知”的进一步展开。 C. 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写野桃已结果,柳枝在摇摆,盎然生机跃然纸上。 D. 在尾联中,作者想象西山地区农家全民总动员忙于春耕的欢乐景象。 15. 请结合诗歌赏析第二联。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 16.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6 分) (1)杜甫《蜀相》中写诸葛亮壮志未酬、遗憾离世而令人叹惋的一联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夸张手法,形容建造阿房宫所用的钉子数量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周《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接连用比喻和夸张手法生动地 描绘出大鹏的体积之大,体现出庄周作品想象丰富、极富浪漫特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 题。 人类已经和疟疾进行了数百年的斗争。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中分离出 抗疟成分奎宁。此后,奎宁的替代物氯喹一度成为抗击疟疾的特效药。后来氯喹失灵,问题就出在_______上。人类想置病毒于死地,病毒也在不断寻找生存方法。( ),人类就可能在疾病面前_________,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 从40多年前屠呦呦课题组在190次失败后成功______青蒿素,到研制出杀虫较彻底的、作用时间长的复方蒿甲醚,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以潜心科研、勇攀高峰的精神________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深知,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停滞;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已知世界带来的给人类生存的危险系数。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抗药性 举无遗策 汲取 攻克 B. 抵抗力 举无遗策 提取 攻占 C. 抗药性 束手无策 提取 攻克 D. 抵抗力 束手无策 汲取 攻占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 如果病毒的变异速度,跟不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 B. 如果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能跟上病毒的变异速度 C. 如果病毒的变异速度,能跟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 D. 如果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跟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已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B. 只有不断扩大已知世界的疆域,才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C. 只有不断扩大已知世界的疆场,才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 D. 只有不断扩大未知世界的疆场,才能降低已知世界带给人类的生存危险系数。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6 分) ① ,关键是有了梦想以后,你能不能把它付诸实践,你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行的目标。当然, ② ,还需要你长时间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还需要把握发展的机会。 ③ ,你才更容易成功。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 字。 (5 分)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为科学传播普及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开辟职称评价通道。今后,只要是在北京从事科学传播、普及、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都可以申报科学传播专业职称。此举将吸引更多人从事科普工作,同时也将在规范行业人才评价、促进从业人员职业发展、提供科普事业人才支撑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2019 年12 月13 日,是我国第六个法定公祭日,以国家的名义祭奠南京大屠杀中30 万遇难的同胞。 除了我国,国际上还有许多类似的“公祭日”或纪念日,祭奠并缅怀二战中的死难者。1 月27 日,联合国: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波兰:纪念奥斯维辛解放日;德国: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2 月15 日,新加坡:全面防卫日。5 月9 日,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12 月7 日,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日。 无论铭记、抑或敬畏,都是和平年代里面对历史与生命应有的姿态。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Ⅰ类)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1.(3 分)A (B 项“儒道互补不仅是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性使然”错,原文第三段说“儒道互补 并非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结果,而是人性的使然”;C 项原文第三段说“孔子也有过入世与出世┄┄有人 说,这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结果”“可见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由此可知C 项观点 只是有些人认为的,作者并不认同;D 项“但是比起道家,儒家更关注人性和社会问题”错,原文第五段说:“他们都对人性和社会问题颇为关注”) 2.(3 分)C (没有比喻论证) 3.(3 分)B (“可看出老庄在行动上实属儒家学派”错,这只能说明“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4.(3 分)D (于文无据) 5.(3 分)B (“这足以说明我国已有很多高质量大规模的动画制作企业”错,参与制作的公司多并不能说明公司规模大) 6.(6 分) ①国家的重视和政策支持,推动了动画电影的发展。 ②受众年龄定位较为宽泛,满足了成人对动画电影的需求。 ③大多取材于人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或名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制作团队认识到了科技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电影制作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每点2 分,答对3 点可给6 分;意思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7.(3 分)D (“并且给了她很多帮助”错“,我”并没有给她很多帮助) 8.(6 分)答案示例: ①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我”眼中的雪景; ②“碎玻璃”象征着王亚明破碎的理想; ③“刚强”一语双关,既扣合眼前雪光的刺眼,又点化了王亚明不屈的形象。(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9.(6 分)答案示例: ①讲述故事。“我”是故事的讲述者,王亚明的故事都是通过“我”的见闻表述出来的,由“我”讲述使故事显得真实 可信。 ②串联故事“。我”作为小说叙事线索贯穿小说的始终,串联起整个故事。 ③塑造人物。“我”是王亚明的观察者和其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通过“我”的见闻描写了人物的言行举止,这有助于 塑造人物形象。 ④表达主题。小说通过“我”的心理感受与情感变化的描写,揭示了主题。(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10.(3 分)B (原文标点为:“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11.(3 分)D (“天干”共10 位,“地支”共12 位) 12.(3 分)A (“五十多斤”错,应为一个“四五十斤的大铁椎”) 13.(10 分) (1)(5 分)(高信之)力气大,擅长射箭,(比)陈子灿大七岁,是青少年时代的同学,因此曾经与(他一同)拜访过 宋将军。(大意2 分“,长”“尝”“过”各1 分) (2)(5 分)宋将军本来就自负,并且想看看客人做什么,就极力请求客人(带他去)。客人没办法,和他一起动 身。(大意2 分,“故”“请客”“偕”各1 分) (二)诗歌阅读(9 分) 14.(3 分)C (“野桃已结果”错,“野桃含笑”是说野桃花妖艳盛开,犹如人的笑脸一般) 15.(6 分)答案示例: ①此联运用比喻修辞,将岭上云彩喻为绵帽,状其洁白,将初升红日喻为铜制乐器,状其红彤耀眼,形象生动地 展现出天气的晴朗煦暖。 ②写景状物由高到低,由“岭上晴云”到“树头初日”,极富层次。 ③情景交融,写景之中,熔铸了作者饱览秀丽明媚春光之后的喜悦之情。(每点2分,答对3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6 分)答案示例: (1)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3)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每空1 分,若有错字、多字、漏字等均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3 分)C (抗药性,由于常用药某种药物而引起的害虫或病菌对该种药物的抵抗能力。抵抗力,抗拒外来侵入 的力量,多指人体内的免疫能力而言。束手无策,遇到问题,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举无遗策, 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提取,通过溶剂处理、蒸馏、脱水、经受压力或心力作用,或通过其他化 学或机械工艺过程从物质中制取有用成分。汲取,本为取水之意,后引申为吸取、吸收。攻克,战胜。攻占,通过攻击而占据) 18.(3 分)D (根据与下文的衔接可以判断) 19.(3 分)B (A 不合逻辑,应将“未知世界”和“已知世界”互换。C 搭配不当,应将“疆场”改为“疆域”。D 项,应将 “未知世界”和“已知世界”互换,“疆场”应改为“疆域”) 20.(6 分)答案示例: ①拥有梦想是件简单的事情 ②只有这样的目标是不够的 ③只有这样(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21.(5 分)关键信息: ①北京率先为科普人才增设专业职称 ②将吸引更多人从事科普工作 ③对科普事业发展发挥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答对一点给1 分,答对两点给3 分,答对三点给5 分) 四、写作(60 分) 22.(60 分)参考立意: ①铭记历史,勿忘国耻;②和平来之不易,值得珍惜;③敬畏生命…… 作文评分标准与细则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大铁椎,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北平的陈子灿赴河南探望哥哥,在宋将军家遇见过他。宋将军,是怀庆府 青华镇人,擅长武术,周围七个省中喜好从事武术的人都来向他拜师学艺,人们因为他魁伟健壮,都叫他“宋将军”。 宋将军的弟子高信之也是怀庆府人,力气很大,擅长射术,比陈子灿大七岁,小时候他俩是同学,因此曾经与陈子灿 一同拜访过宋将军。 当时,座席上有一位食量极大的客人,相貌非常丑陋,右腋下夹着一把大铁椎,重四五十斤,不管是喝酒吃饭, 还是拱手行礼,片刻也不离身。锤把上的铁链折叠环绕着,就像铁锁上的链子,拉开它约有一丈长。他很少跟别人 说话,说话象湖南湖北一带的口音,问他的家乡和姓名,他都不回答。 后来,陈子灿、高信之等人和大铁椎一起睡觉,半夜间,大铁椎说道:“我走了!”说完他就不见踪影了。陈子灿 看到窗户和门都紧闭着,惊奇地问高信之。高信之说:“这位客人刚来时,没戴帽子没穿袜子,用蓝布包着头,白布 缠着脚,除了一把大铁椎以外,什么东西都没拿,可是他腰带里裹有好多银子。我和宋将军都不敢问他。”陈子灿睡 觉后再醒来时,大铁椎却在炕上打着鼾声熟睡着。 有一天,大铁椎辞别宋将军时说道:“当初我就听说你的名声很大,把你当作英豪,然而你的武艺全都不顶用。 我走了!”宋将军极力挽留他,大铁椎才说:“我屡次搏击杀死拦路抢劫的强盗,夺走他们的东西,所以他们把我当作 仇敌。如果长久地居住在这里,恐怕将要牵连到你。今天半夜,强盗正约我在一个地方决斗。”宋将军听此欣喜地 说:“我骑战马带弓箭来为你助战。”大铁椎说:“你不要去!强盗武艺高强且人多势众,我要保护你,就不能痛痛快 快地搏击厮杀了。”宋将军本来就自负,并且想看看客人做什么,就极力请求客人(带他去)。客人没办法,和他一起 动身。将要到决斗的场所,大铁椎送宋将军登上空旷的土堡,说道:“只准你观看战斗,小心谨慎不能出声,千万别 使强盗知道啊!” 这时晨鸡叫了,月亮落下去了,星光照耀着平阔的田野,百步远也能看得见人。大铁椎火速来到决斗场,吹几 声管乐。一会儿,贼寇二十余人骑着马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背着弓箭的一百来人步行跟从着。一个贼人提着刀 朝大铁椎奔涌而来,大铁椎大声喊着挥动大铁椎,贼人应声落马,马的头也被打得开裂了。众多贼寇向前包围上 来,大铁椎奋力挥动铁椎向周围击打,人马向前倒下,杀死三十来人。宋将军观看时害怕得不敢大声出气,两腿发 抖。忽然间大铁椎喊道“:我走了。”随着滚滚尘土,朝着东边方向飞驰离去。之后再也看不到他来了。 魏禧评论说:张子房寻找大力士,在博浪沙椎杀秦始皇,大铁椎大概就是那样的人吧!天生的奇异人才,一定 会有受到重用的时候。我读陈同甫《中兴遗传》,侠义刚烈魁梧奇异的才能出众之人,在现世默默无闻功名不显的 情况又何其多啊!难道是上天降生的人才不一定被人重用吗?还是重用他们自会有一定的时机呢?陈子灿遇见 大铁椎是在壬寅年,看他的相貌当时有三十岁,既然如此,那么大铁椎现在四十岁罢了。陈子灿还曾经见过大铁椎 写买东西的帖子,是非常擅长楷书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