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表达与应用、名著阅读(每题3分,共30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礼记》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与 ▲ 的人交往,经常是清且淡;如同作画 ▲ 淡雅,才能耐看。但写文章,却要 ▲ ,一波三折;正如人们游览名山,多爱它的嵯峨多姿,变化莫测。‎ A. 情投意合 清澈 跌宕起伏 B. 志趣相投 清新 跌宕起伏 C. 情投意合 清新 此起彼伏 D. 志趣相投 清澈 此起彼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央纪委在查处杨达才、刘铁男等一批贪腐高官的同时,积极拓宽反腐渠道,搭建了网络反腐举报平台,这一举措激发了民众参与网络反腐的热情。‎ B.当前,全国各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通过建立道德银行、评选孝子孝女和精神文明标兵、举办邻里节等形式,大大加强了居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 C.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囊括了绝大多数国内外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最新发现的从未对外公布的珍贵史料。‎ D.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再到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近年来,我国重大的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相继出台。‎ ‎3.下列句中加点的惯用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敢问您高龄?”。‎ B.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 C.有位海外游子给其祖父写的信,落款是:××顿首。‎ D.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望你钧裁。”‎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王羲之不会想到,他的《兰亭序》,居然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临摹和刻拓运动,贯穿了其后1600多年的漫长岁月。几乎书法史上所有重要的书法家都临摹过《兰亭序》。 ▲ 。‎ ‎①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个晴日,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放大了 ‎②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把个人的生命投入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 ‎③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我们已无法辨识究竟哪一张更接近它原初的形迹 ‎④它容纳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岁月,变得浩荡无边 ‎⑤但那条河仍在,带着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 ‎ ‎⑥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闻者彰 彰:清楚 B.吾向之未始游 向:向往 ‎ C.为寒所勒 勒:束缚,压制 D.余拏一小舟 拏:牵引 ‎6.下列加点“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不知东方之既白 B.凌万顷之茫然 C.驾一叶之扁舟 D.皆在衽席之下 7.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师郯子 B.侣鱼虾而友糜鹿 C.始指异之 D.自远而至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渺渺兮予怀 C.客有吹洞箫者 D.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9.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可卿死后,尤氏这时却偏偏卧病在床,不能料理家事,宝玉向贾政推荐凤姐协理宁国府。王夫人还有些担心,王熙凤则十分喜欢。‎ B.元妃省亲时,石牌坊上写着“省亲别墅”四个大字,元妃命换了“天仙宝境”四字。稍后元妃赐正楼曰“大观楼”,园名赐“大观园”。‎ C.宝玉和黛玉争吵,说“亲不间疏,先不僭后”,意思是他和黛玉是姑舅姊妹,宝钗是姨姊妹,宝钗比黛玉疏。宝钗是后来的,黛玉在先。‎ D.宝玉请莺儿打络子,莺儿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还建议用金线配着黑珍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10.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稻香村,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 B.贾探春劝宝玉:“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宝玉听了十分逆耳,忙说:“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C.贾母叫贾珍点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南柯梦》,贾母很高兴。第三本是《满床笏》,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D.《红楼梦》中,两次写到黛玉葬花:第一次林黛玉葬花时,与贾宝玉共读《会真记》,表达对爱情的渴望;第二次林黛玉葬花时,以《葬花词》表达心中的悲苦。‎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一)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11~14题。(13分)‎ 孙君小传 ‎[清]秦湘业 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析县为金匮人。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幼颖悟,读书十数行下。其时吴江赵艮甫流寓于锡,以诗鸣当代。君窃慕效之几方驾①,赵亦订为忘年交。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 尤厌弃举子业。故年二十四始游于庠,亦不数数应秋闱试。‎ 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文靖爱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君忽忽不乐,竟返里。后乃游汴、游燕,以记室为诸侯上客。然脩脯入手辄尽,贫如故。‎ 道光末年,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不相闻,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同治四年九月,忽挈妇航海归。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②城隅以居。五年春,予权浙江运使,因招君游杭。见其形容憔悴,意气败丧,诗亦渐颓唐,无复往时精诣矣。是秋,余丁母忧去官。君不欲他就,亦返。自此不再出,益穷困无聊。越五年而卒,年六十有八。‎ 余齿少君十余岁,弱冠闻其名,以素册乞书,君为录《闽游草》数十首。写景言情辄与少陵、东坡颉颃③,行楷亦得苏法。余藏诸箧笥数十年,乱中失去。迨君身后求遗稿,不可得。余友华君翼纶,其甥也,近始搜得君诗二首,曰《余生草》,晚年之作曰《簏中草》。古来诗人湮没何限?君有贤甥搜罗掇拾,将授之梓,以永其传,岂非厚幸也夫?‎ 注:①方驾:比肩,媲美。②僦屋:租赁房屋。③颉颃:原指鸟上下翻飞,引申为不相上下,互相抗衡。‎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君窃慕效之几方驾 窃:私下 B. 予权浙江运使 权:谋划 C. 余齿少君十余岁 齿:年龄 D. 迨君身后求遗稿 迨:等到 ‎12. 下列对选文所涉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季:排行的序位之一,表示排行第四或最小的。文中“君其季”指孙君是兄弟三人中最小的一个。‎ B. 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而太学、国子监则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C. 秋闱:即乡试。明清科举三级考试中最低级别的考试,因其于每年秋天考试而得名,考取的称“举人”。‎ D. 弱冠:古代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以示成人,但因其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 ‎ ▲ ‎ ‎14. 从少年到中年,孙慧良的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 ▲ ‎ ‎(二) 阅读课内文言文,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15.(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 ‎ ‎(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 ▲ ‎ ‎(3)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 ▲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多病】用汉代汲黯自喻。《汉书·汲黯传》:汲黯因屡谏而出为东海太守,“多病,卧阁内不出”。后徙为淮阳太守,“黯付谢不受印绶,诏数强予,然后奉诏。召上殿,黯泣曰:‘……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求欢】指饮酒。‎ ‎16.诗题为“初冬夜饮”,结合全诗,请分析诗人是如何扣题的。(6分)‎ ‎ ▲ ‎ ‎17.请简要概括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吾尝终日而思矣, ▲ 。(荀子《劝学》)‎ ‎(3) ▲ ,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4)人非生而知之者, ▲ ?(韩愈《师说》)‎ ‎(5)闻道有先后, ▲ 。(韩愈《师说》)‎ ‎(6) ▲ ,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7) ▲ ,旌旗蔽空。(苏轼《赤壁赋》)‎ ‎(8) ▲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想起丝瓜 柯平 ‎①儿子从乡下外婆家回来,小手中有一熟悉花朵,花分五瓣,其色金黄,我一看就知道是丝瓜花。这得力于中学时代在学农分校劳动时获得的农艺经验,那时我们宿舍门前即有一足有半个篮球场大的瓜棚。江南初夏时分,丝瓜从棚顶铺天盖地垂下来,大者长二三尺,小者尺许。有位同学因个子奇瘦奇高,又爱吃丝瓜,一个“丝瓜精”的雅号自然非他莫属。这位仁兄后来发迹,一直混到西南某省人事厅厅长的高位,成为母校的骄傲。这当然凭的是真才实学,而不是靠吃丝瓜吃出来的,如果吃丝瓜能吃出一位厅长局长,那市场上的丝瓜绝非如眼下区区几元一斤就能买到。就算不说贵如金玉,至少比外形与它相似的河鳗黄鳝之类起码也是不遑多让吧。‎ ‎②在庞大的蔬菜家族中,我想除了山药,丝瓜的身子可以说是最长的了。它因也是外籍中国菜,故又称为蛮瓜。二月下种,六月上市,江南江北皆有栽种,一般用于炒食与作羹,以其色碧绿,其味嫩爽,其价低廉为人所喜食。但古代的情况可能与现在有些差别,从明人李东阳的《曰川馈无花果答丝瓜之赠叠前韵》诗来看,当年送朋友无花果,对方回赠几条丝瓜,喜出望外,写诗答谢云“翠笼珍果望还赊,报我眞应愧木瓜。采掇恐沾秋径湿,传看不觉夜灯斜。饱知实德非虚语,脱尽浮华是大家。异物清诗两奇绝,渴心何必建溪茶。”诗写得极好不说,称丝瓜为珍果,又用汉乐府典比作琼瑶,又灯下全家传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估计这玩意在当初因数量稀少而价值不菲,因有此激动。另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他生平所见过的丝瓜竟有长达四尺的,如果此言不诬,那简直就是一个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身高,足够吓人的了。‎ ‎③在写作黄瓜一文时,我其实已经写到了丝瓜,记得在文中我将它们比作一对相声演员,如果黄瓜喻牛群,丝瓜自然就是冯巩了。这倒也算不上是我的个人发明,在民间的谚语俗语里,其实早有不少有关它的生动比喻,如形容某人脸长为“丝瓜脸”,候人不至称“头颈望得丝瓜长”。我多年来在股市混饭,记得当年美国佬扔导弹炸我驻南使馆的第二天,孩子刚好放学后过来玩。这小子得我遗传,倒有点形象思维的天赋,见到电脑分时图上的长长阴线,歪着脑袋问我:“爸爸,这像不像黄瓜丝瓜?”‎ ‎④与其他蔬菜一样,丝瓜也有其药物功能,元人鲜于伯机说杭医宋会之当年有治水蛊(鼓胀病)的秘方,即以干丝瓜为主要药材,加巴豆陈米同炒后制丸,服百粒即可立愈。另外注重饮食营养的读者对丝瓜的清热解毒作用,肯定也都有所了解。‎ ‎⑤丝瓜的生命期大约为六个月左右,经霜后枯死的老丝瓜大如舂米棒,内中筋络缠绕如精心织就一般,柔韧得宜。陆游《老学庵笔记》记有涤砚法,称想要砚台保持不坏,每次使用后非得靠它来清洗保养不可。具体方法是“用蜀中贡鱼纸,先去墨,徐以丝瓜磨洗,余渍皆尽,而不损砚。”但那是文人的雅事,不是一般人玩得了的。民间只管它叫丝瓜巾,视为涮锅子洗澡的利器。一九六六年我大破四旧烧书时手臂不小心燎伤,在一个很大的旧木澡盆里,母亲疼爱地为我洗浴,涂满肥皂的丝瓜巾徐疾有致地擦抚我的背脊。我在写作这篇文章时,身上尚有这种温馨的感觉。 ‎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9.文章第一段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6分)‎ ‎ ▲ ‎ ‎20.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丝瓜的价值的?请简要概括。(4分)‎ ‎ ▲ ‎ ‎21.文章第二段插入明人李东阳的《曰川馈无花果答丝瓜之赠叠前韵》一诗,有何用意?(4分)‎ ‎ ▲ ‎ ‎22.文章以“想起丝瓜”为题,试探究其意蕴。(6分)‎ ‎ ▲ ‎ 六、写作(7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孔子说“绘事后素”,意思是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在上面绘画。油画创作中,第一层着色被称为底色,底色会影响整幅画的色调。其实,一个人具有或选择怎样的底色,与他的人生发展密切相关。‎ 请以“底色”为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检测 高 一 语 文 答 案 ‎1. B(第一空所说的交往是君子之交,因此应填志趣相投,情投意合是合适男女之爱。第二处空格所填词说的是作画,清新:1.清爽新鲜; 2.清美新颖“清澈”的适用对象是河水。清澈:形容清而透明,澈:透明了。因此应该用“清新”。第三处空格说的是写文章,此起彼伏:指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这边起来,那边伏倒,这边伏倒,那边起来。形容一起一伏,接连不断,高潮迭起,从未止息。用来表示频繁地出现或产生。该成语不适合语境。跌宕起伏:跌宕形容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起伏形容不断变化的样子。)‎ ‎2.A(B项,搭配不当,“加强”应改为“提高”。C项,不合逻辑,“囊括”与“绝大多数”矛盾。D项,语序不当,“重大的”和“一系列”应对调。)‎ ‎3.D(“钧裁”是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 ‎4.A(③句“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紧承前面一句内容。⑥“这”指③句内容,但表示转折,转而写永和九年暮春之初那天的意义,先整体从时间的角度写,后面应跟①④,然后再从作家的角度写,后应跟②,⑤承句讲,“……转眼没有了踪影”,“但那条河仍在,带着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 ‎5.B(向:先前)‎ ‎6.A(A项,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补全音节。D项,结构助词“的”。)‎ ‎7.D(形容词作名词,远处。其余为意动用法。)‎ ‎8.B(谓语前置。其余三项为定语后置。)‎ ‎9.C(A项,宝玉向贾珍推荐凤姐协理宁国府。B项,石牌坊上写着“天仙宝境”四个大字,元妃命换了“省亲别墅”四字。D项,宝钗建议打络子并给出参考意见。)‎ ‎10.D(A项,探春住了秋爽斋,李氏住了稻香村。B项,史湘云劝宝玉。C项,第二本是《满床笏》,第三本是《南柯梦》。)‎ ‎11. B(权:暂代官职,执掌。)‎ ‎12. C(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 ‎13. 译文:凭着诗赋闻名的才能高超之人,大都善于写应制体诗,孙君认为这种诗不好。(高才,1分;定语句式“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1分;类,1分;工,1分;“弗之善”,1分)‎ ‎14. 年青(少年)时心高气傲(对应制诗不以为然),率性而为(厌举子业,入学也不以乡试为重,好狎侮人,人们疏远他,慨然出游,脩脯入手辄尽)(“率性而为”也可用“倔强任性”替代);中年后甘于平庸、不复抱负。(少年2分,中年1分) ‎ 参考译文 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无锡县分出了金匮县后,孙君就成了金匮县人。他的父亲孙尔纯生了三个儿子,孙君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孙君年少的时候聪慧过人,读书一目十行。那时吴江人赵艮甫迁居到无锡,凭着诗歌在当时颇有声名。孙君私下仰慕他,仿效他作诗,几乎和赵艮甫不相上下,赵艮甫也视孙君为忘年之交的朋友。一生凭着诗歌辞赋获得声名的才能高超之人,大都善于写应制诗,孙君认为这种诗不好。他尤其厌恶、嫌弃科举应试之业。所以二十四岁时才到学校学习,对参加科举乡试也并不迫切。‎ 最初,孙君言语诙谐,喜欢戏弄别人,人们畏惧他的口才,不敢亲近他。于是他慨然外出游历,到福建投靠堂叔文靖公。孙文靖爱惜他的才华,多多地资助他求学的费用,却很约束他,不任用他做事。孙君感到失意,闷闷不乐,最终回到故里。后来游历汴、燕等地(河南河北地区),凭着秘书的身份做地方大员的幕僚。然而薪金一到手就用完,孙君还是像原来一样贫穷。‎ 道光末年,我曾经在京城碰到他,不久他就告别离开,我再没听到他的消息,他的家人也很少有他的音信。同治四年九月,孙君带着妻子从海上归来。当时无锡城经过战乱破坏,房屋没了,亲戚朋友几乎全没了,孙君就在城角租房居住。同治五年春,我暂时代理浙江盐运使之职,乘机让孙君到杭州来。见他形体容貌枯槁黄瘦,气概衰减,志向丧失,诗歌之气也渐渐萎靡不振,不再有旧时的精到之功。这年秋天,我为死去的母亲守丧,辞掉了官职。孙君不想投靠其他人,也返回了无锡。从此不再出来做事,更加处境艰难,无所依赖。过了五年,孙君亡故,年纪六十八岁。娶妻(妻室有)王氏、李氏,儿子有两个。‎ 我的年龄比孙君年轻十几岁,二十岁的时候听说了他的名声,用空白的册页向他求诗,孙君为我抄写了几十首《闽游草》。他的诗,描写景物、抒发情感往往和杜甫、苏轼不相上下,行楷也有苏体之法。我把它藏在竹箱里几十年,在(太平)天国作乱期间丢失了。等到孙君去世后寻求他遗稿,无法再找到。我的朋友华翼纶是孙君的外甥,他近来才寻找到孙君的两首诗,一首叫作《余生草》,一首晚年的作品叫作《簏中草》。自古以来诗人被埋没无闻有什么边界呢?孙君有外甥搜集、选取诗歌,将要交付刊印,使它们永久流传,难道不是大幸(了)吗? ‎ ‎15.(1)即使又被晒干,不再挺直,是用火烤使它弯曲的办法让它变成这样的。(2)‎ 士大夫这类人,(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嘲笑他。(3)青山白水相互萦绕,外接天际,四面望去,浑然一体。‎ ‎16.第一句“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饮”字;第二句“侵霜”与“初冬”暗合,“烛盘”点出了冬夜秉烛独饮;第三句写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点出了冬天的天气。(每点2分) ‎ ‎17.①仕途失意的悲愤;②客居他乡的凄清孤寂;③漂泊无依的愁苦;④疾病缠身的痛苦。(每点1分) ‎ ‎18.(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故不积跬步(4)孰能无惑(5)术业有专攻(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7)舳舻千里(8)寄蜉蝣于天地 ‎19.内容上,写儿子从乡下带来了一熟悉花朵丝瓜花(1分),交代了文章写作的缘起(1分),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1分)结构上,呼应标题(1分),引出下文,为下文写对中学时代在学农分校劳动时趣闻往事的回忆作铺垫。(2分)‎ ‎20.①食用价值;②药用功能;③洗涤利器(生活工具);④比喻借代作用(语言修辞功能)。(1点1分)‎ ‎21.与前文现在丝瓜价格低廉做对比,(2分)突出古代丝瓜因数量稀少而价值不菲;(1分)丰富文章的文化底蕴,增添文章的语言美。(1分)‎ ‎22.①丝瓜牵连着作者的青春少年时光,同窗友情,寄予着作者的美好怀念之情;②丝瓜江南江北皆有栽种,虽然普通,却用途广泛,表达作者对它平凡而又伟大的赞美;③丝瓜使作者重温母爱亲情的温暖,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感恩、思念之情。(每点2分)‎ ‎23.作文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