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语文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潍坊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语文试题 2020.1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留存,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丈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 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 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 首先,是从“小美”到“大品”。“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周作人的《乌篷船》,以及冰心、徐志摩、钟敬文等人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或“小品”。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人的散文沿袭的也是“美文”的路子。但改革开放,特别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替。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自“五四”以来我国散文中的理性精神一直相对比较薄弱,而在九十年代,史铁生、韩少功、张承志、张炜、余秋雨等人的一些散文,却把这种理性精神的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 其次,是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文体的解放。一方面是叙述方式的变化。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等作品,就有这样的叙述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散文结构的开放性。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已经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套路,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结构状态,如周晓枫的《黑童话》、赵玖的《从这里到永恒》等散文,采用的都是以“情绪”“意象”为线索的结构方式。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散文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而散文的这种变化,是时代生活的变化使然,也是散文家们不断更新散文观念的结果。 (摘编自陈剑晖《四十年散文:走向阔大和遥远》)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形成一股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化乡愁是台湾文学的一大母题。老一代作家如梁实秋、琦君、王鼎钧、余光中等人, 缅怀故乡故土,营造精神家园,对台湾乡土散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飘萍游牧的都市生活和异乡羁旅,催生了一批作家敏感心灵的寻根意识。文化乡愁作为台湾散文民族情感的核心内容,几经变迁和发展。它也折射出台湾作家从怀乡思亲到终于重回故土,乡情得以慰藉的心灵历程。 此外,从自我感悟出发,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表达深刻、隽永的情思,这种饱含诗情和哲理的散文,是台湾当代散文创作的主体。不少散文名家的作品多是充满了对现实人生的悉心体察和卓越见地。而这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是林清玄。他在艺术追求上熔铸了更为丰厚的东方美学,正由于他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使灵与肉、历史与现实、瞬间与永恒,在其作品中得到清晰、有机的辩证统一。 杂文也是台湾当代散文中很活跃的类型。这种集议论、说理、思辨为一体的随笔、小品散文,非常令人瞩目。作家们承续并进一步发挥了鲁迅杂文的特色,针砭社会弊端,揭示人生百态,平和中带有辛辣,令人思味。 海峡两岸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发扬光大包括散文在内的民族文化传统,两岸文学的交流与传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许剑铭<台湾当代散文透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是“五四”时期散文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的根本区别。 B. “大品”散文不讲究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重在表现作者对生命、民族等大命题的理性思辨。 C. 台湾当代散文上承中国传统散文,下启“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 台湾当代散文大多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抒写对现实人生的感悟见解,饱含诗情和哲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话”的成功并没有带来“美文”的胜利,“五四”新文化运动得益最大的也并非散文。 B. 如果散文没有脱离中心,退居寂寞边缘,便不会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重新获得无限生机。 C. 我们不能说九十年代之后“大品”散文的艺术成就超过“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 D. 台湾当代散文是中华文学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讲,它与大陆散文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3. 下面散文作品不属于“大品”散文的是( ) A. 韩少功《我心归去》 B. 梁衡《把栏杆拍遍》 C.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D. 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根据上述三个材料,请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海峡两岸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影响。 【答案】1. D 2. B 3. C 4. ①以文学现象对比开篇,提出观点;②采用总分总论证结构,先总提观点,然后从两方面阐述散文特点,最后总结全文,分析原因;⑧论证条分缕析,善用例证法。 5. ①白话文运动将散文创作形式由文言转为白话,拓展了散文创作空间。②散文逐渐撤离文坛中心地位,由“载道”转为“言志”,更加自由活跃、洒脱自然。③“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影响海峡两岸现当代散文家的创作。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项,“根本区别”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文中说的是“最明显的特征”,不是“根本区别”,选项曲解文意。 B项,“不讲究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错误,材料二说的是“但改革开放,特别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替。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由此可知,“大品”的散文取代了“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不代表“不讲究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 C项,“下启‘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错误,材料三说的是“其中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文中说的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B项,“如果散文没有脱离中心,退居寂寞边缘,便不会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重新获得无限 生机”无中生有,“如果……便不会”过于绝对,材料一第二段和第三段只是说“ ‘文’的撤离中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第四段说“2 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由此可知,“散文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重新获得无限生机”与散文“脱离中心,退居寂寞边缘”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首先要把握“大品”散文的特点,然后分析四个选项,看哪个选项中的作品不符合这一特点。从文中来看,材料二中说“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替。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 A项,韩少功《我心归去》从哲理层面、美学角度对家园的文化概念作深层次思考,属于大品散文; B项,梁衡《把栏杆拍遍》写人突出文学与政治纠葛背景,善用理性分析和形象表现,作品视野宏阔,充满磅礴气势,融“大事、大情、大理”于一体,属于大品散文; D项,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由故乡面貌的变化引发对生命价值的疑惑,属于大品散文。 C项,郁达夫《江南的冬景》借助抒情、描写、议论来展现江南冬景之美,属于“以小为美”,是美文、小品。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证以及论据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论证上的特点包括论证方法以及论证结构。从论证的方法角度来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周作人的《乌篷船》,以及冰心、徐志摩、钟敬文等人的散文”“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等作品,就有这样的叙述特点”都属于举例论证;如开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这是用文学现象对比开篇,引出话题“散文”,接着提出观点“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 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从论证的思路角度来看,第一段提出观点“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第二段“首先,是从‘小美’到‘大品’”,第三段“其次,是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文体的解放”,由“首先”“其次”可知,这两段是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证,第四段“总而言之”表明是对上文的总结,“而散文的这种变化,是时代生活的变化使然,也是散文家们不断更新散文观念的结果”分析变化的原因,由此可知,材料二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首先浏览三则材料,筛选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海峡两岸现当代散文发展影响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分点概括。从材料一来看,如“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由此可知,白话文运动让散文创作的形式有了变化,同时还拓展了散文的创作空间;如“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由此可知,五四白话文于东让散文逐渐撤离文坛中心位置,更加自由,更加自然。材料二中,“是从‘小美’到‘大品’。‘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周作人的《乌篷船》,以及冰心、徐志摩、钟敬文等人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或‘小品’。上……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替”,材料三“改革开放后,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形成一股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知,“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影响海峡两岸现当代散文家的创作。考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三条河流 王小忠 农历十一月初五,下了一夜大雪。天亮,雪停了,路面上积雪足有七寸厚。怕是一个月都不能出山了,大雪封锁住整条车巴沟。抱着火炉,听着车巴河的细声细语,望着黑压压的 森林和群山之上的积雪,我又想起了那三条河流。住在那三条河流岸边的朋友们,此时的他们也抱着火炉?白塔四周的经幡还在烈风中不停地念经?游人络绎不绝?想到这里,我兀自笑出声来。我坚信,最美好的、最真实的河流,一定是在冬天。对夏日过分被装饰的河流,我原本就不大喜欢。深秋的时候,扎西叫过我好几次,我的各种借口大概也伤了他的心。实际上,我并不是抽不出时间,总想着落一层薄雪再去。然而,我面对的却是冰天雪地的现实,也只好抱着火炉,等鸟雀再次归来,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了。 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城东三十公里,即则岔石林景区入口处,有一个美丽的牧村——贡去乎。牧村四面环山,三条河绕村而过,潺潺流水叮叮咚咚。 扎西的家就在贡去乎。扎西大学毕业后又读了研究生,研究生学位拿到之后,他没有去城里找工作。扎西的父亲是本地牧民,没有文化,除了放牧,扎西就是他最值得骄傲的谈资了。扎西没有去城里找工作,他的父亲很不高兴,以前见人就夸的语气也有所转变,甚至愤怒,愤怒里还夹带着看不起儿子的意思。扎西对他父亲也不似以前那么顺从了。当然不是说扎西长大了,就不怕父亲,而是他对生活有了新的想法。扎西不像他父亲那样,他不愿将自己的思想固定在这条沟里的牧场上。扎西看到这条沟里春夏秋冬都有外地人进进出出,他们或摄像;或画画;或成群结队,出没于山林之间:或踽踽独行,歇息于河流之畔。于是,扎西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想法。 2018年6月,我和扎西刚认识。那次我的目的地是则岔石林。刚进入贡去乎,我就看见一个小广场。广场旁边的山丘上有一座白塔,白塔四周挂满了经幡。广场前方有一条走廊,墙壁上画了八宝。站在走廊边上,我又看到了河。三条河一一热乌河,则岔河,多拉河,三条河流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在贡去乎汇聚一起,然后向北奔流,流入洮河,显得很壮观,却又不张扬。相比高山峡谷中的河流,它们不但谦虚,而且显得腼腆。 扎西的家在村子的最边上,房屋是按农区传统风格修建的,土木结构,全院转角二层楼。楼上房间很多,房间里挂看来自不同地区的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或雪山,或草原,或森林,或河流,每幅照片下面都有说明。房间干净整洁,装饰简单,大方静雅,且都摆放着一盆从草原上挖来的三叶草。这样的装饰,是城市里的宾馆无法拥有的。楼门顶之上,是很大的露天阳台。阳台上摆放着几盆长寿菊、几个木墩子,还有两张用树根做成的桌子。这样的布局和设计,扎西的父亲怕是永远都想不到,自然也就做不到,观念很重要。 扎西的父亲一生都在牧场劳作,所有想法都围绕着牛羊转圈。扎西的种种想法,还是得到了家里其他人的支持,也得到了政府的帮扶,否则只能是春梦一场。扎西家拆旧房盖新楼也不过三两年时间,可这三两年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全家十几年放牧的收入。幸福指数建立在 大胆的想象之上,然后通过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得以实现。理想必须践行,才能达到目的。我还想到了这一点,成功源于机遇。扎西抓住了机遇,他成功了。 只有十二户人家的贡去乎,终于被世人皆知,就源自扎西的藏家客栈。藏家乐的出现,升级了牧区经济形态,使藏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牧业也开始向现代商业迈进。这种转变看似缓慢,但渗透性极强。多少年来,生存在洮河沿岸的农牧民,一直沉醉于传统的耕作与放牧中,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求新求变思维方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乃至机遇。 热乌河在则岔沟蜿蜒十八湾。十八湾所经之处,山形奇特,森林茂密,河水潺潺,格桑花盛开,河谷中空气清新。穿过热乌河,沿小路前行,三条河流便各自去了一边。极目远眺,千里草原平铺,唯河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则岔石林之景观气象万千,雄伟壮观。蓝天白云下,黛青色的森林绵延于山峰间,加之大小不一的各种溶洞,以及岩壁之上富有各种传说的壁画,这里的一切还是很难逃脱与神话的纠缠。 那天,我和扎西坐在门楼顶的露天阳台上,喝奶茶,吃糌粑,说着理想的伟大和人生的艰辛,都有些激动了。三条河流送来的清冽之气和陶然轰响,又令我们暂时忘却其他,只沉醉于眼前的美景。“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若将眼前所有美景据为己有,心里的那个贪字就写得太大了,还是与他人分享的好。 此时,却是大雪封山。看不到行人,也听不见鸟鸣。坐在朝西的小二楼上,抱着火炉,我心有愧意。我答应过扎西的,一定要去则岔石林。那么,现在就动身吧。哪怕大雪深埋我的足迹,而三条河流会带我到达诗意的前方。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认为最美好、最真实的河流是冬天的河流,但下文介绍的三条河流的景色虽不是冬天之景,却仍给人深深的美感。 B. 文章用细腻的笔触介绍扎西藏家客栈的布局和设计,意在批评扎西父亲的观念已经落伍,思想行为没有发展空间。 C. 扎西的藏家乐三两年的收入远超以前,它的出现促进了藏区经济的转变,凸显了时代背景下个人选择和机遇把握的重要。 D. 文章引用“耳得之而为声”等语句,表现“我”对美景的沉醉;“我”希望将美景与他人分享,表达了牧区发展的愿景。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我”的回想内容为主体,叙述了我与扎西的交往、了解和成为挚友的过程,始终以“我”的视角叙述让读者感到亲近和真实可信。 B. 文章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扎西父亲对扎西前后态度的对比、扎西与父亲的对比、牧村前后变化的对比等,意在反映藏区的改变和进步。 C. 文章最后一段以“三条河流会带我到达诗意的前方”结尾,给人以无限想象,为的是表现冬天的则岔石林有有别于其他季节的独特魅力。 D. 文章的语言平实朴素、流畅简净,多用散句,对扎西事迹的叙述渐次深入,客观地表达了对藏区可喜变化的感受,又蕴含着深挚的情感。 8. 文章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情感增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文章在叙述藏区变化时,用不少笔墨穿插介绍了三条河流的情况,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6. B 7. C 8. ①文章开头写被雪困,结尾再次提到大雪封山,形成呼应,使文章构成“现实一回想一现实”的严谨思路。②文章开头说“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结尾说“现在就动身”,呼应的同时形成转折和递进,强化了对景点的向往和对扎西的想念。 9. ①介绍三条河流的情况就是介绍藏区优越的环境,点明藏区开发的基础条件。②介绍三条河流“谦虚、腼腆”的特点,就是映射藏民的不张扬性格。③三条河流的景色之美逐步为外人所知,就说明藏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变化,藏区发生了缓慢但渗透性极强的转变。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意在批评扎西的父亲观念已经落伍,思想行为没有发展空间”错。依据“这样的布局和设计,扎西的父亲怕是永远都想不到,自然也就做不到,观念很重要”可知,文章用细腻的笔触介绍扎西藏家客栈的布局和设计,意在表现扎西“求新求变思维”的成功及“观念”的重要性。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C项,“为的是表现冬天的则岔石林有有别于其他季节的独特魅力”错。“三条河流会带我到达诗意的前方”表达的是作者对景点的向往、对扎西的想念、以及对藏区美好未来的坚信。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结构的能力。 文章开头写“路面上积雪足有七寸厚。怕是一个月都不能出山了,大雪封锁住整条车巴沟。抱着火炉,听着车巴河的细声细语,望着黑压压的森林和群山之上的积雪,我又想起了那三条河流……”,结尾再次提到“此时,却是大雪封山……”,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文章开头说“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结尾说“现在就动身”,呼应的同时形成转折和递进,“我”不顾艰险,“哪怕大雪深埋我的足迹,而三条河流会带我到达诗意的前方”,强化了对景点的向往和对扎西的想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相关内容作用的能力。 ①“有一个美丽的牧村——贡去乎。牧村四面环山,三条河绕村而过,潺潺流水叮叮咚咚”“三条河一一热乌河,则岔河,多拉河,三条河流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在贡去乎汇聚一起,然后向北奔流,流入洮河,显得很壮观,却又不张扬”“热乌河在则岔沟蜿蜒十八湾。十八湾所经之处,山形奇特,森林茂密,河水潺潺,格桑花盛开,河谷中空气清新。穿过热乌河,沿小路前行,三条河流便各自去了一边。极目远眺,千里草原平铺,唯河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等内容介绍了三条河流的情况,目的是介绍藏区优越的环境,点明藏区开发的基础条件。 ②“相比高山峡谷中的河流,它们不但谦虚,而且显得腼腆”,三条河流“谦虚、腼腆”的特点,就是映射藏民的不张扬性格。 ③“只有十二户人家的贡去乎,终于被世人皆知……”,三条河流的景色之美逐步为外人所知,就说明藏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变化,藏区发生了缓慢但渗透性极强的转变。 【点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湜,字持正,京兆长安人。曾祖择,牟平令。祖赞,万年令。父温故,晋天福中进士,至左补阙;弟温舒,亦进士,至职方员外郎,兄弟皆有时名。湜幼警悟,早孤,与兄泌励志笃学,事母以孝闻。温舒典耀州,湜侍行,代作笺奏,词敏而丽。温舒拊背曰:“此儿真国器,恨吾兄不及见也。”太平兴国五年进士,释褐将作监丞、通判梓州榷盐院,就迁右赞善大夫。宋准荐其文,拜著作郎、直史馆,赐绯。雍熙三年,以右补阙知制诰,与王化基、李 沆并命,仍赐白金五百两、钱五十万。加户部员外郎,与苏易筒同知贡举,俄判刑部,赐金紫。淳化二年,道安讼大理断狱不当,湜坐累,降均州团练副使。时母老,湜留其室奉养。移汝州,与王禹偶并召入,为礼部员外郎、直昭文馆。五年,以职方员外郎再知制诰、判集贤院,知银壹、通进。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三班。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丁内艰,起复。真宗北巡将次大名以扈从军列为行阵亲御铠甲于中诸王介胄以从命湜与王显分押后阵 驻跸数日,常召见便殿,方奏事,疾作仆地。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明年正月,真宗临视,许以先归,赐衾褥,曰:“此朕尝御者,虽故暗,亦足御道途之寒。”又遣内侍护送供帐,至澶州,卒,年五十一。废朝,赠吏部侍郎。真宗再幸河朔,追悼之,加赠刑部尚书,谥曰忠定。湜风貌秀整,有酝藉,器识冲远,好学,美文辞,善谈论饮谑,晓音律,妙于弈棋。笔法道媚,书帖之出,人多传效。喜引重后进有名者,又好趋人之急,当世士流,翕然宗仰之。有文集二十卷。 (选自《宋史·宋湜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宗北巡/将次大名以扈从/军列为行阵/亲御铠甲于中/诸王介胄以从命/湜与王显分押后阵/ B. 真宗北巡/将次大名/以扈从军列为行阵/亲御铠甲于中/诸王介胄以从命/湜与王显分押后阵/ C. 真宗北巡/将次大名/以扈从军列为行阵/亲御铠甲于中/诸王介胄以从/命湜与王显分押后阵/ D. 真宗北巡/将次大名以扈从/军列为行阵/亲御铠甲于中/诸王介胄以从/命湜与王显分押后阵/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释褐,指新进士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换穿官服。后喻做官或进士及第授官。 B. 金紫,指金鱼袋及紫衣,是唐宋时期的官服和佩饰,因此也用金紫来指代贵官。 C. 丁内艰,也称作丁家艰,指遭逢父母亲的丧事。“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D. 赠,指朝廷给去世的官员或官员去世的父祖追封官爵,此指为宋湜追封官爵。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湜富有才华。他幼时机敏聪慧,写文章下笔成文,辞句华美,受到叔父的赞许和宋准的推荐。 B. 宋湜深爱重用。他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仕途顺利,一路升迁,真宗皇帝因他去世而暂停 朝事。 C. 宋湜人品贵重。他宽容含蓄,喜欢引荐年轻人,能急人所难,士子们都敬慕他,把他当作宗师。 D. 宋湜多才多艺。他通晓音律,擅长下棋,书法道劲且娟秀,人们喜爱他的书帖,纷纷传播效仿。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舒拊背曰:“此儿真国器,恨吾兄不及见也。” (2)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 14. 宋湜病重之后,真宗皇帝是如何待他的?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宋温舒抚摸着他的后背说:“这孩子真是治国的人才,遗憾的是我的哥哥见不到了。” (2)内侍将他扶出来,太医前来诊视,前来探病抚问的人相继而来,太医把(宋湜)病重的情况上奏给皇帝。 14. 亲临探视,允许他先回去并赐给被褥,派遣内侍护送沿途供帐。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将次大名”是省略句,“次”后省略介词“于”,“(于)大名”是后置状语,后面断开,而且“以扈从军”是介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 “命”是动词,意思是“命令”,命令的对象是“湜与王显”,所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指遭逢父母亲的丧事”错误,丁内艰,指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仕途顺利,一路升迁”错误,文中提到“淳化二年,道安讼大理断狱不当,湜坐累, 降均州团练副使”,意思是“淳化二年,道安诉告大理司审案判决不当,宋湜因这件事受连累,被降为均州团练副使”,由此可知,仕途并非“顺利”,仕途也并非“一路升迁”。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拊”,抚摸;“此儿真国器”,判断句,这孩子真是治国的人才;“恨”,遗憾;“不及”,来不及。 第二句中,“掖”,扶;“抚问”,探病抚问;“相继”,一个接一个;“把”,把;“疾亟”,病重;“闻”,让……知道,上奏,上报。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首先到文中找到宋湜病重的内容,然后圈出真宗皇帝对待他的内容,理解这些内容的意思,并进行概括。由“疾作仆地。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可知,这里是说宋湜病重;之后提到“明年正月,真宗临视,许以先归,赐衾褥,……又遣内侍护送供帐”,由此可以概括出“临视”“许以先归”“赐衾褥”“遣内侍护送供帐”等做法。 【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宋湜,字持正,京兆长安人。曾祖父宋择,为牟平县令。祖父宋赞,为万年县令。父亲宋温故,为后晋天福年间进士,官至左补阙;他的弟弟宋温舒,也是进士,官至职方员外郎,兄弟当时都有名气。宋湜幼时便机敏聪慧,早年(父亲去世)便成了孤儿,与他的兄长宋泌励志苦学,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叔父宋温舒掌管耀州,让宋湜随行,代作公文奏章,成文快且辞句华丽。宋温舒抚摸着他的后背说:“这孩子真是治国的人才,遗憾的是我的哥哥见不到了。”太平兴国五年宋湜考中进士,初仕为将作监丞、通判梓州榷盐院,就地升迁右赞善大夫。宋准推荐他的文才,被授为著作郎、直史馆,赐绯衣。雍熙三年,以右补阙知制诰, 与王化基、李沅一同受命,并赐五百两白金、五十万钱。加任户部员外郎,与苏易简同知贡举,很快又受命刑部,赐金紫。淳化二年,道安诉告大理司审案判决不当,宋湜因这件事受连累,被降为均州团练副使。这时母亲已经年老,宋湜留下他的妻子在家奉养。又移任汝州,与王禹偁同时被召回朝中,任为礼部员外郎、直昭文馆。五年,以职方员外郎再任知制诰、判集贤院,知银壹、通进。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主管审官院、三班。真宗即位,任命为中书舍人。母亲死后遵守丧制,起用复职。真宗皇帝北巡,将在大名府停留,以护卫军列为行军阵式,皇帝亲自统率身穿铠甲的护卫居于正中,诸王都披甲戴盔跟随左右,命令宋湜和王显分押后阵。驻扎停留了数日,经常在便殿召见宋湜,一次正要上前奏事,忽然病发倒地。内侍将他扶出来,太医前来诊视,前来探病抚问的人相继而来,太医把(宋湜)病重的情况上奏给皇帝。第二年正月,真宗皇帝亲临探视,并允许他先归,赐给被褥,说:“这被褥是我常用的,虽旧了些,也足可以抵挡路途中的寒冷。”并派遣内侍护送沿途供帐,行至澶州,病逝,享年五十一岁。真宗皇帝因而暂时停止朝事,追封他为吏部侍郎。真宗再次临幸河朔时,睹物思人,倍加追悼,因而加赠刑部尚书,谥号忠定。宋湜风貌齐整而俊秀,有宽容而含蓄的气度,器量见识冲和高远,爱好学习,文辞华美,善谈论,喜饮酒,言语诙谐,通晓音律,又擅长下棋。写字书法遒劲而娟秀,书帖一出,人们纷纷传播而效仿。(宋湜)喜欢引荐和看重有名的年轻人,又喜欢急人所难,当时士子一类人,一致把他当作宗师并且敬慕他。有文集二十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长洲①怀古 (唐)刘沧 野烧原空尽获灰,吴王此地有楼台。 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 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 停车日晚荐苹藻②,风静寒塘花正开。 【注释】①长洲:苏州古称。②苹藻: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写了莽原上野火烧尽草木,留下一片灰烬,显得荒凉空旷,唯有吴王楼台高耸如初。 B. 颔联写到千年过去,吴王已经不在,只有潮水伴着明月自来自往,历史变幻之感油然而生。 C. 鸟儿的影子在江树中忽隐忽现,猿猴哀鸣声彻云霄,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 D. 诗人傍晚时分行经长洲,怀想昔日繁华停车凭吊,落日余晖中更见苍凉,也更显怀古之意。 16. 分析该诗结尾与李白《越中览古》结尾在表达技巧方面的异同。 【答案】15. A 16. 同:①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让人回味。②与前文形成对比(衬托),突出情感表达。 异:《长洲怀古》结尾乐景衬哀情。《越中览古》结尾是哀景写哀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手法、形象的能力。 A项,“唯有吴王楼台高耸如初”错误,“吴王此地有楼台”意思是“此地有吴王楼台高耸”,并非“唯有”。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技巧能力。 首先要分别理解本诗和李白《越中览古》结尾的意思,分析各自使用的技巧,然后找出二者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分别作答。先看本诗的结尾,“风静寒塘花正开”,这里写“风静”“寒塘”“花”,这是写景,属于以景结情,风儿平息,花儿正开,这显然是乐景,开放的花儿展现了自然的生机活力,而从上面可以看出这里的古迹是荒凉的,二者形成对比,显而易见这是以乐景衬托哀情,表达伤古之情。再看《越中览古》,“只今惟有鹧鸪飞”,“鹧鸪飞”是写景,这也是以景结情,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若无人的飞来飞去,好不寂寞凄凉,这是哀景,以哀景衬哀情;现实是这样的荒凉,而曾经是“宫女如花满春殿”,今昔形成对比,在对比之中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最后分析两首诗歌结尾的异同,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共同之处是以景结情,同时都与上文形成对比;不同之处,景的特点不同,所以一个是乐景衬哀情,一个是哀景写哀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两句,交代出诗人由现实转入了梦境。 (3)曹操《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诗句“_____,_____”来比喻求贤若渴的心情。 【答案】 (1). 推此志也 (2).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3). 我欲因之梦吴越 (4). 一夜飞度镜湖月 (5). 青青子衿 (6). 悠悠我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言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如下:“推”“度”“衿”“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的青翠,黄的金贵。在希望的田野上,玉米从破土出芽到拔节吐穗,模样昂扬,气质清新,颇得庄稼人的喜爱。_____是平原地带那成千上万亩的阵势,宛如一望无际的海洋。庄稼人爱玉米,玉米却从不骄傲。_____,山川平原,玉米入土即生,是非常好养活的“硬核”庄稼。 播种其间,一两场雨水过后,田里就会齐刷刷地露出青嫩的小脸。食指中指那么长的两片小芽,虽不如豆苗那般壮实,却也清清爽爽,浑身张扬着灵气。待到一簇簇的幼苗抱团共生,越长越密,间苗就摆上了重要日程。有经验的庄稼人这时候会教导你:“舍不得苗,抱不到瓢。”小时候理解不了其中的_____,帮着大人到地里间苗,总下不了狠心。一墩苗三四棵,棵棵都长得喜人。倘若_____的还好选择,但长得齐整的往往就无从下手。 问苗后的玉米,一天一个样。六七月份雨水多、光线足,一场雨水后,玉米就能蹿出几节高。夜晚走到地头,层层蓬勃舒展的叶子随风舞动,墨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咔咔”的拔节声让人陶醉。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何况 天南海北 奥秘 参差不齐 B. 尤其 天涯海角 奥妙 良莠不齐 C. 何况 天涯海角 奥秘 参差不齐 D. 尤其 天南海北 奥妙 良莠不齐 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划横线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B.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C. 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测算出遥远的星星的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 D. 他主持的研究课题通过了国家“863计划”论证。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此起彼伏的是墨绿色的庄稼,让人陶醉的是‘咔咔’的拔节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18. D 19. C 20. ①原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成片的叶子随风舞动的状态比作此起彼伏的波涛,更加生动形象。②原文与前文句式一致,更加协调严谨。③改句不适合做段落的结尾,原句强调看到庄稼、听到玉米拔节声的感受,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解析】 【18题详解】 2.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尤其:表示更进一步。语境前面说玉米颇的庄稼人的喜爱,后面说“平原地带那成千上万亩的阵势,宛如一望无际的海洋”,二者是递进关系,应选“尤其”。 天南海北: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语境中写玉米种植面积广,且与“山川平原”搭配,应选“天南海北”。 奥秘: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奥妙:指秘诀,深奥微妙。此处是说小时候不能理解有经验的庄稼人的秘诀,应选“奥妙”。 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这里是说玉米长得好坏不一,应选“良莠不齐”。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表达符号的能力。 文中“硬核”表示特殊含义。 A项,表示反语; B项,表示引用; C项,表示特殊含义; D项,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原句是“墨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咔咔’的拔节声让人陶醉”,改句是“此起彼伏的是墨绿色的庄稼,让人陶醉的是‘咔咔’的拔节声”。比较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句式和修辞。原 句是对仗结构,“墨绿色的波涛……‘咔咔’的拔节声……”,结构整齐,且与前句“层层蓬勃舒展的叶子随风舞动”格式一致,强调看到庄稼、听到玉米拔节声的感受,更符合原文的逻辑,整体上更加协调;另外原句运用了比喻修辞,将成片的叶子随风舞动的状态比作此起彼伏的波涛,更加生动形象。最后从结构来看,此句处于文段末尾,改句的表达不适合做结尾。 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全球减贫事业现实而紧迫的挑战。②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③提高国际抗疫合作力度,④捍卫全球公共卫生体系,⑤共同打赢全球抗疫阻击战。⑥要以开启“行动十年”计划作为契机,⑦聚焦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挑战,⑧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与本国发展战略深入对接,⑨最大程度凝聚减贫合力,建设共同繁荣、远离贫困的美好世界。 【答案】②修改为: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③修改为:加大国际抗疫合作力度 ⑥修改为:要以开启“行动十年”计划为契机或要把开启“行动十年”计划作为契机 ⑨修改为:建设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成分残缺,“秉持”缺少宾语中心词“……的理念”。 ③“提高国际抗疫合作力度”搭配不当,“提高”与“力度”不搭配,应改为“加大……力度”。 ⑥“要以开启‘行动十年’计划作为契机”结构混乱,该句把“以……为契机”和“把……作为契机”杂糅到一起,两种句式保留一个即可。 ⑨“建设共同繁荣、远离贫困的美好世界”语序不当,应先“远离贫困”,然后“共同繁荣”。 22. 阅读下面新闻语段,概括此次发射任务的特点及意义,不超过60字。 9月15日9时23分,在黄海海域,长征十一号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9颗“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执行此次任务的火箭是直接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完成火箭总装测试和星箭对接后,用船从港口运输至黄海预定海域实施发射,减少了分解和总装次数以及长距离铁路运输环节,首次实现火箭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此次发射任务优化了海上发射技术流程,一次性将9颗“吉林一号”高分03组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完成了同一个轨道面的部署,提升了海上发射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答案】特点:此次发射任务首次实现火箭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 意义:优化了海上发射技术流程,提升了海上发射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概括的能力。 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要求概括“此次发射任务的特点及意义”,考生需要浏览语段,找到有关此次发射任务特点以及意义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概括的时候要关注数字要求。这则新闻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是新闻的内容,第二句话是对这次发射任务的介绍,第三句话是对这次发射意义的介绍。所以根据第二句“执行此次任务的火箭是直接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完成火箭总装测试和星箭对接后,用船从港口运输至黄海预定海域实施发射,减少了分解和总装次数以及长距离铁路运输环节,首次实现火箭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可以概括出此处发射任务的特点“首次实现火箭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根据第三句“此次发射任务优化了海上发射技术流程,一次性将9颗‘吉林一号’高分03组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完成了同一个轨道面的部署,提升了海上发射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概括出此次发射的意义“优化了海上发射技术流程,提升了海上发射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强者意味着成功,文学家雨果曾说“应该相信,自己就是生活的强者”,要成为强者,就应该先有强者的心态。 材料二:2019年6月23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上,叶敬忠院长在致辞中提出:“要尽可能把自己看得不重要,要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综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从今天起,做生活的强者 暴风雨来袭前的海燕,是生活的强者,所以能不畏雷电的轰鸣;冬日傲然绽放的腊梅,是生活的强者,所以能散发沁人的芳香;戈壁滩上的胡杨,是生活的强者,所以能勃然生长于沙海之中。万物尚追求成为生活的强者,况人乎? 做生活的强者‘理想正是那盏指路的明灯,照耀我们前行。’ 他正直不阿,年少有才,所有人都认为他的未来将一片光明。然而,朝堂之上的一句真话,让他遭受飞来横祸。宫刑,面对这样屈辱,也许一般人宁愿自杀,但他忍受着。只因心中许下过的鸿鹄之志尚未实现,那一个个黑暗的夜晚,他的理想始终闪烁着光芒。最终,他成功了!司马迁,正是他,谱写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绝唱——《史记》!命运试图将他打倒,他却在理想的指引下再次崛起,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做生活的强者,乐观如同手中的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更好前行。 一场乌台诗案,他卷入无端的政治漩涡。当遭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击,他也曾经沮丧,并写下“寂寞沙洲冷“这样的愁苦之句。倘若就此消沉,也许他将最终败在命运手上。可是他没有!因为他是那个“把酒问青天”的苏东坡,那个本性旷达的苏东坡!纵使身处困境,他依旧是“一衰烟雨任平生”。他眼里的江山依旧如画,他微霜的鬓发,无妨他那射天狼的雄心。他乐观,所以成为强者! 做生活的强者,永不屈服的信念陪伴我们走向成功。 他是音乐天才,年纪轻轻便初露锋芒,然而他是不幸的,一点点的,他发现,自己已然丧失了听力。一个音乐家,怎能是个聋子?面对生活所给的巨大玩笑,他只有一句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即便双耳失聪,他也毫不气馁。他是贝多芬,永不屈服的贝多芬。正是他决不放弃的意志,成就了人类历史上永远回响的经典旋律,也成就了他,一个生活的强者。 如果司马迁没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怎能有后来的《史记》?如桌苏轼没有对生活的乐观热情,怎能有后来的《赤壁赋》?如果贝多芬没有对挫折绝不低头的勇气,怎能有后来的命运交响曲? 朋友们,我们现在虽然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但是这个温室是不会长久的。我们总会有一天要独自面对生活,在社会上立足。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做生活的强者,学会去战胜困难,征服生活。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从今天起,来做一名生活的强者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材料一的观点是人要有“强者”的心态,要“相信自己”;材料二讲的是叶敬忠院长的致辞,“把自己看得不重要”“要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两则材料的观点乍看截然相反,但其实各有侧重,各有各的道理。材料一是说人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要有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勇气和信心。而做到材料二的“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就 会更加理解“弱者或穷人”,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把自己看得不重要”,面对生活中的不顺或是不公,心态就会更加平和、更加乐观、更加积极,才会能屈能伸、笑到最后。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二者又有相通之处。考生可任选一个角度立意,也可将二者进行综合,辩证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 参考立意: 争做生活的强者;关注弱者;能屈能伸才是真正的强者。 参考素材: (1)很多年前的一个小酒馆里,一位衣着精致的老人静静听完两名驻唱少女的演唱,对她们说:“你们唱得真好,为什么不去唱片公司报名试试呢?”一个女孩听完一笑而过,她只不过是个卖唱的普通人,出唱片?怎么可能?另一个女孩也心怀忐忑,但出于对自己歌喉的信赖,她还是决定一试。如今,那个忐忑尝试的女孩成为了美国著名流行歌手,她就是麦当娜。她的成功正是因为她在心里没有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乞丐”,而是坚信自己拥有梦想的权利,并用双手创造了自己的人生。 (2)多少人因为自嘲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错失了一次次宝贵的机会。你将自己定位为“平凡”,不敢做梦,不敢用双手去实现,你也只会收获一个“平凡”的人生。爱迪生曾这样鼓励自己: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丧气。 (3)弱者,一个另人厌恶的称谓。但是否所谓的“弱者”就是真正的弱者呢?不,不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是水,它可供人玩耍饮用。但世界上最强悍的也是水,它可冲毁房屋,掩盖庄稼。但正是因为它柔软的一面,人们才会忽视它强悍的一面。所以一些看似柔弱的东西,其实也有它强悍的一面。这一面甚至超乎你的想象! (4)在人体中最坚硬的是牙齿,最柔软的是舌头。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但这只是在某一个年龄段的人中。而在另一部分人——老年人当中可就不是这样了。当人到老年时,牙齿基本上都掉光了,而且肌肉也松松垮垮的,但全身唯有一个地方没有发生改变,那就是舌头。这也印证了一句老话:谁笑到最后,谁笑地最好。“强者”与“弱者”之间的竞争,有时会另人跌掉眼镜,因为结果实在太另人意外了! 结构层次: 作文标题“从今天起,做生活的强者”化用诗句,观点明确;开篇以“万物尚追求成为生活的强者,况人乎?”入题;中间列举司马迁、苏轼、贝多芬的事例加以证明;最后发出呼吁:我们必须要学会做生活的强者,学会去战胜困难,征服生活。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从今天起,来做一名生活的强者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