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2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学案 学案(一) “客观选择题”解题2方案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选项的本质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常常通过对原文重要信息的重组、变形、转述、概括、解说等来命制题目选项。不了解命题者的设误方式往往导致答案“不准确”;明辨了命题陷阱,就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下面我们就识别一下常见的9大命题陷阱,以便在答案“准确”上有所突破。‎ 方案一 识别 9大命题陷阱 命题陷阱1 以偏概全 ‎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等。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 ‎ [选项] (2016·全国丙卷T2-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原文信息]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比对分析] 通过比对发现,原文“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表述的意思是从文学作品中发掘史料,本来就是取其有史料价值的部分,既不能不分虚实全盘接受,也不能因其有虚构成分而全盘否定。因此,选项“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过于绝对,以偏概全了。‎ ‎[判定技巧] 要判断“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 命题陷阱2 混淆时态 ‎ 命题者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将“必然”说成“或然”。‎ ‎[选项] (2012·山东高考T6-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原文信息]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比对分析] 混淆时态,选项A删去了原文中的“极可能”,把“或然”变成了“必然”。‎ ‎[判定技巧] 要判断“混淆时态”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 命题陷阱3 混淆是非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 ‎[选项] (2016·浙江高考T8-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原文信息] 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 ‎[比对分析] “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形式的合理成分持肯定态度,并非选项中的“否定态度”。‎ ‎[判定技巧] 要判断“混淆是非”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要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更要格外关注出现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 命题陷阱4 偷换概念 ‎ 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 [选项] (2015·全国卷ⅠT1-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原文信息]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 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比对分析] 原文说“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而选项中表述为“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将“信用形式”的新特点偷换为“宋代金融”的新特点,意思发生明显变化,与原文不符。‎ ‎[判定技巧] 要判断“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命题陷阱5 因果混乱 ‎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 [选项] (2015·全国卷ⅡT2-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原文信息]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比对分析] 原文是一个因果关系的表述,前果后因,即“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是导致“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的原因。选项颠倒了因果关系。‎ ‎[判定技巧] 要判断“因果混乱”干扰项,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注意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就只要”等。注意选项的因果关系在原文中是否存在。‎ 命题陷阱6 曲解文意 ‎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选项] (2016·全国乙卷T3-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原文信息]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 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比对分析] “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歪曲文意,东汉时期就有了以小篆为本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说文解字》,自北宋以来,随着金石学的发展,对金文的研究成果又成为了学者们探究造字法的重要依据。‎ ‎[判定技巧] 仔细比对原文,充分理解文意。要特别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项是否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是结果、将假设说成现实,等等。‎ 命题陷阱7 张冠李戴 ‎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另一时间、地点。‎ ‎ ‎ ‎[选项] (2015·天津高考T6-B)“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 ‎[原文信息] “社会世界”是在“自然世界”基础上建构的整体,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躯体、语言、规范、组织、机构、活动,等等。在这些要素中,是社会价值规范而不是其他那些社会事实或事件构成了社会世界的核心,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 ‎[比对分析] 根据原文中“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发挥的同样的作用”一句可知,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同等作用的是“社会价值规范”,并非“自然规律”。‎ ‎[判定技巧] 要判断“张冠李戴”干扰项,阅读文章时,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应注意是否有此类情况。另外,还要留心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命题陷阱8 武断绝对 ‎ 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一概而论,即用同样的说法表述两种或多种事物。‎ ‎[选项] (2015·安徽高考T3-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原文信息]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 ‎[比对分析] 选项把原文两处文字合而为一,并武断绝对地得出“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的结论;且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偷换成了“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判定技巧] 找到选项所对应内容,逐句比对,关注表程度、情态、范围、分寸、条件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等词语。‎ 命题陷阱9 无中生有 ‎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 [选项] (2016·山东高考T6-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原文信息]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比对分析] 原文只是说到了“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没有提到古体诗“逐渐走向衰微”,因此属于无中生有。‎ ‎[判定技巧] 要排除“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特别提示:“无中生有”与“文外设题”的区别 要格外注意“文外设题”与“无中生有”的区别,“文外设题”题型选项的内容在文中没有出现,但选项想印证的观点在文章内。这类题有两个特点:‎ ‎(1)选项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来判断。‎ ‎(2)选项本身都与考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让考生具有亲切感和现实感,同时又与文本观点紧密结合。‎ ‎[选项] (2016·天津高考T7-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原文信息] ‎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种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比对分析] 通过选文可知,文化消费品位是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商人收藏绘画属于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自然就会形成文化消费品位,选项“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说法错误。‎ ‎[判定技巧] 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首先要把握文本观点;同时,要注意区辨作者观点与他人观点。作者常常会列出若干人的观点加以辨析,要注意区辨哪些观点是他人的,哪些是作者的。‎ 其次,要把握选项所陈述现象或事件背后隐含的观点。‎ 再次,将原文论证观点的论据与选项进行比对,看选项是否与原文论据是同类,因为选项实则是文本外的论据。‎ 方案二 巧用“ 2步解题流程”‎ 做实用类、论述类题目要做到“既快又准”,力避耗时过长,以免影响后面题目的解答。怎样做到“既快又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技术操作流程,这就是“先切片,找对应→先微观,再宏观”的2步解题流程。现将此流程详述如下:‎ 先切片,再分别找对应。为保证比对的精准性,对每个选项可以进行“选项切片”,有些选项是比较长的句子,可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断(一般以一个分句为一片断,个别的以一个重要的短语为一片断),再依据切片中的关键词句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对应区域,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断或信息,看相关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 在实际比对过程中,可以运用“切片直接比对分析法”或“切片压缩比对分析法”来解答。具体如下:‎ 方法 适用情况 使用说明 切片直接比对分析法 选项切片后,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相应词句。‎ 将选项逐一与分散在原文各个段落的对应词语、句子所在的区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断,看相关片断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具体比对时要借助后面讲到的“比对关键词语和句子关系、比对依据和结论”‎ ‎,准确判定选项是否出现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等失误。‎ 切片压缩 比对分析法 选项概括性强,不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相应词句,须先压缩概括原文,才能比对。‎ 先压缩概括原文各语段内容,再与切片后的选项片段比对。具体步骤:第一步,各语段之内,从论点和论据、句间关系等角度进行句与句比较,筛选出重要语句;第二步,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第三步,综合这些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提炼出主旨性的重要信息,再将重要信息与选项片段的信息比对,辨别选项正误。‎ ‎[示例] (2016·全国丙卷T1-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原文信息]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 为最明显的例子。‎ ‎[比对分析]‎ 先切片 找对应 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 压缩概括原文后比对:‎ 原文没有直接对应的语句,需要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两句,第二自然段中王国维的观点、《汉书·艺文志》的观点、《隋书·经籍志》的观点,第三自然段中“荒诞不经”的观点、《四库全书》的观点以及“五四”之后的观点,谈的这些方面对《山海经》的认知都不相同,因此可以压缩概括为选项切片后的语句“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这一片段跨度较大,概括性强,需要压缩概括后比对。(实则比对依据和结论)‎ ‎《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 与原文直接比对:‎ 这一切片可以直接与原文第二自然段结尾“《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比对,意思是吻合的。(实则比对句子关系)‎ 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与原文直接比对:‎ 这一切片也可与原文第二自然段中间“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比对,文中“这些”就是王国维上文所谈的,因此这一切片与原文意思也吻合。(实则比对关键词)‎ 综合结论:选项与原文表述一致 ‎[应用体验]‎ 请阅读[示例]语段,填写下表,体会“切片找对应”法的具体运用。‎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选项 先切片,找对应 结论 A 切片“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可直接与原文“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比对,意思是一致的;切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可与原文“           ”比对。‎ 此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    。‎ B 切片“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是对第一自然段中“             ”的压缩概括;切片“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是观点,原文没有直接对应的语句,这一观点句正是对原文第一自然段中          的概括。‎ 此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    。‎ C 切片“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直接对应原文“     ”;切片“             ”对应王国维所说的话,仔细对比分析,会发现王国维的意思是有些历史学家之所以“疑古”,是因为没有充分研究、利用古史材料,但这并不表示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 此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    。‎ 答案:A.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一致 B.但在‘五四’以前……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三言二拍”“陈寅恪以诗证史” 一致 C.王国维《古史新证》说 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不一致 先微观,再宏观。将选项“切片”“对应”后,就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比对。微观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键词,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句子关系;宏观是从文章整体方面比对依据和结论。上面的“切片找对应”法示例中已暗含了这几种比对方式,下面进一步详解。‎ 一、微观比对关键词和句子关系 ‎(一)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键词 需要比对的关键词有以下几类:‎ 比对词语 常见关键词 设误陷阱 范围、程度、频率词 全部、都、全、人人、所有,一些、部分,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十分,更、极其,较、比较,可能、似乎,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①以偏概全 ‎②武断绝对 时态词 已经、将、将要、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尚未、之前、之后、必将、大概、可能、似乎等 混淆时态 指代词 之、其、此、这、它、那等 ‎①偷换概念 ‎②张冠李戴 ‎③以偏概全 是非词 一定、必定、的确、出现、有、没有、每、无、无非、拒绝、杜绝、禁止、防止、否则、不同等 混淆是非 ‎[示例] (2015·安徽高考T2-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原文信息] 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比对分析] 作者在原文中并没有就“孟子”“荀子”和“新儒家”各自的关注点作叙述,只是说“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是儒家的共同特点,选项中的“都”和“只”,以偏概全了。‎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然后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1.[选项] 刻划符号笔划简单,形状规则,已具有竖、横、斜、叉等三十多种基本笔画。‎ ‎[原文信息] 这些符号绝大多数是陶器烧制以前刻上去的,有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刻上去的。如在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就发现有一百多个。这些刻划符号,笔划简单,形状规则,共有三十多种,竖、横、斜、叉均有。这些符号在当时表示着某种意思,已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比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方法有了进步。‎ ‎[比对分析]  ‎ 答案:“共有三十多种”是指“刻划符号”,而非指“竖、横、斜、叉”等基本笔画。选项错误,属于张冠李戴。‎ ‎2.[选项] (2014·全国卷ⅡT1-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原文信息]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比对分析]  ‎ 答案:原文是“相关”官员,没有说“主使官员”,选项范围变小了;同时,原文是“处罚”,选项变为“追究”,程度变轻了。选项错误,属于以偏概全。‎ ‎3.[选项] (2013·江西高考T9-A)“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原文信息] 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比对分析]  ‎ 答案: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只是“现在”的不太肯定的看法,并非全盘否定“曾经”流行的看法。选项错误,属于混淆时态。‎ ‎(二)比对句子关系 有些选项不是变换了部分词语,而是改变了语句关系,这就需要考生根据选项前后句陈述的关系,去原文中寻找依据,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中分句间与原文语句分句间的关系的差异,就是看选项句子关系与原文句子关系是否一致。‎ 比对句子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命题人常在以下关系上设误:‎ 关系类型 设误方式 设误陷阱 关注重点 因果关系 因果颠倒 强加因果 变换原因 因果混乱 ‎1.注意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的位置;‎ ‎2.注意有无因果关系;‎ ‎3.注意关注“因为”“由于”“因而”“所以”等关键词运用得恰当与否。‎ 假设关系 假设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或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提;或把假设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混淆时态 混淆是非 曲解文意 注意假设的前提及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如果、若等。‎ 条件关系 两个分句间或是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 混淆是非 曲解文意 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只要……就……,只有……才……等。‎ 递进关系 曲解文意 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不但(不仅)……而且(‎ 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不符合逻辑;或把递进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并且)……等。‎ 并列关系转折关系 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前后语句转换成了其他关系。‎ 曲解文意 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键词,如:一……一……、不是……而是……(表并列);或:虽然……但是……等。‎ ‎[示例] (2016·山东高考T6-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原文信息]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比对分析] 原文“格律限制不太严格”与“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三者都是古体诗的特点,三者是并列关系,选项变成了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并不是“篇幅可长可短……”的原因,另外,原文中是说古体诗“格律限制不太严格”,而非“并不严格”。‎ ‎[应用体验]‎ 请比对下列选项和原文中句子间的关系,判断选项正误(打“√”或“×”)。如果错了,请说明理由。‎ ‎1.[选项] (2015·天津高考T6-D)“求价意志”是“社会世界”的实质,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 ‎[原文信息] 如果说“社会世界”是按照人的意志来运行的话,那么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而是“求价意志”,即追求“价值”的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价值”要素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分水岭。‎ 判断:    ‎ 理由: ‎ 答案:× 选项混淆是非。原文中说“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而是‘求价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的实质都是“求价意志”,都是人类所追求的,原文是肯定的。选项“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是否定的。‎ ‎2.[选项] (2014·湖北高考T6-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原文信息]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判断:    ‎ 理由: ‎ 答案:× 由原文信息得不出选项所说的这一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 二、宏观比对依据和结论 微观比对词语和句间关系都解决不了的部分选项需用这一步,而这部分选项概括性强,往往与文本的论点和论据有关联,这就需要先概括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然后比对,再进行推断,从而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我们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先概括,后推断’法”。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依然是议论文,所以就有说理的依据和结论,比对依据和结论,看内容是否符合事实、推断是否成立。高考题中的表现有以下两种情况:‎ 选项特征 思考趋向 解题技巧 互换位置:选项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倒置,造成结论与依据互换。‎ 张冠李戴 因果混乱 比对选项句和原文中陈述对象、被陈述对象的位置。‎ 结论或依据残缺:‎ ‎(1)选项中的结论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选项所说的依据在原文中却找不到。‎ ‎(2)选项中的依据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无法得出选项结论。‎ ‎(3)选项中的结论是多种依据推断出来的,但是选项只有其中一种依据。‎ ‎(4)选项中的依据可造成多种结果,但是选项中的结论却只有一个。‎ 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因果混乱 注意:(1)比对选项中的结果或结论是否有依据。‎ ‎(2)根据这类选项的不同特征,需要逐一理清结论或依据,有的结论或依据会在不同的段落,需要逐一寻找并概括,然后再进行推断。当然要注意“无中生有”和“文外设题”的区别[本学案方案(一)中已经讲过]。‎ ‎[示例] (2016·山东高考T8-C、D)‎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原文信息]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 ‎,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比对分析] [选项C]中“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原文找不到具体对应的语句,这是命题者的概括,但是概括不准确,原文引用诗论部分,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古诗的一些看法”,至于“古人对唐代古诗的一些看法”在原文中也没有直接语句,需要概括,概括的依据是“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这句就是古人对唐代古诗的看法,所以本项错误。遇到类似的题,需要“‘先概括,后推断’法”。‎ ‎[选项D]中“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在文中没有,但白居易的诗句是七言,所以这里是论据,属于“文外设题”,论证的观点是文章“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两部分结合的结论,因此,本项正确。‎ ‎[应用体验]‎ 用“先概括,后推断”法,判断下列选项正误(打“√”或“×”)。如果错了,请说明理由。‎ ‎1.[选项] (2015·湖北高考T8-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原文信息] ‎ 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 判断:    ‎ 理由: ‎ 答案:× 选项以偏概全。选项“从来就没有”的观点过于绝对,原文中的观点是“次要地位”,“次要地位”不等同于“从来就没有”。‎ ‎2.[选项] (2014·江西高考T9-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原文信息] 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判断:    ‎ 理由: ‎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验收达标练 答案:× 选项武断绝对。选项的结论是“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原文用了“是否”,作者没有定论。‎ ‎                 ‎ 一、题型对点练 比对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填“一致”或“不一致”)。如不一致,请说明理由。‎ ‎1.选项: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必须平面化、碎片化,才能契合视觉快感要求。‎ 对应原文: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比对结果:    ‎ 理由: ‎ 参考答案:不一致 “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必须平面化、碎片化”中的“必须”说法绝对。原文中“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它不代表对所有图像生产的要求,而且选项中遗漏了“空间化”这一要求。‎ ‎2.选项: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的倾向,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势必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 对应原文: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 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比对结果:    ‎ 理由: ‎ 参考答案:不一致 原文说的是古代思想家“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说明古代思想家不一定反对这个观点,但选项说的是“反对‘文胜质’”,这样说就把未然、可能的观点表述成已然了。‎ ‎3.选项: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对应原文: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比对结果:    ‎ 理由: ‎ 参考答案:不一致 选项前半句中的木材来源没有错误,后半句中所说的“所用的石材”并未在文中点明“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而文中所说的“石材加工场遗址”是为了证明“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这一观点,“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是无中生有,原文没有说所用的石材取自哪里。‎ ‎4.选项: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对应原文: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比对结果:    ‎ 理由: ‎ 参考答案:不一致 由原文可知,是约翰·穆勒认为“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并非伊壁鸠鲁认为“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选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5.选项: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对应原文: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 比对结果:    ‎ 理由: ‎ 参考答案:不一致 原文表述的是“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而不是“中国哲学”。“道家”不能代替“中国哲学”,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另外,“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而并非选项中表述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 二、高考综合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科举”可以说是统一王朝的中央政府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从全国各地的“士”阶层中选拔人才,纳入整体的行政系统,担任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职务。为什么“士”成为治国人才的主要来源呢?这是根据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一个基本假定:“士”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物,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 如果想了解科举为什么早在公元前2世纪便已在中国萌芽,而且先后延续了两千年之久,我们不能不从“士”的起源和流变说起。在西周的“封建”制下,“士”是古代贵族中最低的一级,但从春秋时期起,“封建”制逐渐解体。一方面,上层贵族有下降为“士”的,另一方面,下层的“庶民”也有上升为“士”的,于是“士”的数量开始激增。与此同时,“士”的性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的“士”转变为研究“诗、书、礼、乐”的“文士”,相当于社会学家所谓“文化事务的专家”。这一社会变动至战国时期完成,“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正式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便代表了“士”的原型。‎ 儒、墨两家在思想上虽有分歧,但同以政治秩序的建立与维持为“士”阶层的最重要的任务。孔子“士志于道”的名言已对“士”的社会功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他们必须担当起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的重任。墨子身处战国初期,“士”在政治上已远比春秋时期活跃,所以他更进一步要求各国国君“尚贤”和“亲士”。在积极方面,他强调“贤良之士”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因为他们“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君主必须对他们“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在消极方面,他更发出警告:“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儒、墨的倡导终于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从公元前5、4世纪之交起已有魏文侯受“经艺”于子夏和鲁缪公敬礼子思的记载。公元前4世纪中叶齐宣王重建的稷下学宫,网罗学士“且数百千人”,则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个“礼贤”机构。自此以后各国为了变法图强,无不以“招贤纳士”为当务之急,而政治舞台也完全操纵在“士”的手中。但当时的“士”都是所谓“游士”,不受“国”‎ 界的限制,他们人数众多,又经常流动于各“国”之间,形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国际”性的势力。正因如此,当时衡量一“国”或一个政治集团的实力,“士”的高下与多寡成为一项最重要的指标。‎ ‎(选自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 功能与意义》,有删改)‎ ‎6.下列选项中关于“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科举很早已在中国萌芽,“士”阶层是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被纳入行政系统的,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B.“士”的综合素质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中最高的,他们为当时社会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C.“士”的原型主要是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这两大学派的倡导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 D.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战国四公子”及吕不韦等都拥有众多的“士”,这是他们政治及经济实力的表现。‎ 解析:选D A项,“‘士’阶层是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被纳入行政系统的”说法有误,原文中“‘科举’……从全国各地的‘士’阶层中选拔人才,纳入整体的行政系统”,这只是对“科举”的解释,“士”阶层进入行政系统还有其他方式。B项,“最高的”在文中没有依据,文中有“‘士’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物,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且这只是一个“基本假定”,不能得出“士”的综合素质最高。C项,“这两大学派的倡导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说法有误,原文是“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儒、墨的倡导终于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选项忽略了“社会结构的转变”这个因素。‎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士”曾经是古代贵族中身份最低的一级,后来逐渐被各国国君看重,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 B.春秋时期起,“士”的数量开始激增,因而“士”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的“士”转变为“文士”。‎ C.儒家学派的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他们强调贤良之士是国家社稷的珍宝,认为君主应该善待他们。‎ D.齐宣王重建的稷下学宫,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礼贤”机构,受此影响,各地君主纷纷有礼贤之举,如魏文侯礼遇子夏等。‎ 解析:选A B项,“因而‘士’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强加因果。原文是“与此同时,‘士’的性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二者是同时变化的,没有因果关系。C项,选项的内容是墨子的观点。D项,魏文侯礼遇子夏应是在齐宣王重建稷下学宫之前,故“受此影响”‎ 说法错误。‎ ‎8.根据相关内容,说说“士”之于一国的作用。‎ 答: ‎ 解析:回答“士”之于一国的作用,可以从“士”具有的特征入手分析。“士”被社会认可,其一是“‘士’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物,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其二是“以政治秩序的建立与维持为‘士’阶层的最重要的任务”,其三是“政治舞台也完全操纵在‘士’的手中”。由此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士”能提供政治秩序所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②“士”能担当建立与维持政治秩序的重任;③“士”能操纵各国的政治舞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工具的进化与反思 李 喆 ‎①人工智能,在迄今为止的工具进化史中,它出现得很晚。越晚出现的工具,力量通常会越强,人们对它的迷恋和恐惧也会越大。2016年,人工智能的进度虽然还没有如科幻小说和电影中设想的那样对人类造成威胁,但在围棋上完成了壮举。‎ ‎②从衣食住行到人际交往,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工具。人工智能,或许是人类创造的工具中最独特的一种。它近似拥有了人类的一些能力,甚至在很多方面可以比人类做得更好。随着深度学习引发的一波热潮,人工智能在医疗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已可预见。如之前的很多工具发明一样,这些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将人们从一些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与传统工具不同的是,人工智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使一些人产生了担忧。‎ ‎③科幻小说和电影,常常描绘人工智能反制人类的情境。一旦计算机有了情感好恶,能够自主选择行为,那么它不断强大的力量既可以保护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当然,这种情境的发生需要一个预设条件:计算机能够产生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在实现这个条件之前,人工智能不是主体,只是工具。‎ ‎④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关于它的来源,人类自身也知之甚少。有一种还原论的倾向,认为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都可以分解为低级的元素,最终被数学和物理解决,但显然目前这只是一种猜想或主张。我们不知道如何能够赋予他物以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人工智能》里,科学家给一个机器人输入了情感,使他走向了寻找自我和人性的道路。这个输入究竟是否可能实现?以我们目前的知识体系来看,是值得怀疑的——单是数据的叠加和算法的改进,不足以使工具成为主体。‎ ‎⑤但是,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仍然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这是阿西莫夫著名的机器人第一定律。这一定律的可靠性受到他自己小说的攻击,其中典型的案例是:“机器人认为将人类软禁起来才能够防止他们互相伤害。”‎ 人工智能对命令的多元理解可能会导致行为失控,这是比人工智能产生意识更值得担忧的事情。‎ ‎⑥另一个更大的危险则在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恶性使用。作为工具的计算机本身并无善恶,但人心却有善恶。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很多效益,但也增加了人类自我毁灭的能力和概率。此外,随着计算机能力的增强和广泛应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建设将会成为非常重要并且相当困难的课题。但是,现阶段的人工智能,仍然只是工具。‎ ‎(选自《读书》2016年第5期,有删改)‎ ‎9.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在工具进化史中出现很晚,因此它力量强大,人们对它既迷恋又恐惧。‎ B.当计算机产生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能够自主选择行为时,人工智能将不再是工具。‎ C.人工智能反制人类的情境常出现在科幻电影中,但目前还没理由相信它已成现实。‎ D.人工智能应用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为人类社会比如医疗领域带来可预见的效益。‎ 解析:选A A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是“越晚出现的工具,力量通常会越强”,这只是一种推测。‎ ‎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都可以分解为低级的元素,最终被数学和物理解决。‎ B.如果只是数据的叠加和算法的改进,并不能让工具成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 C.“小说的攻击”并不能否认“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的机器人第一定律的可靠性。‎ D.如果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对人类产生威胁,那它很有可能来自人类本身。‎ 解析:选D A项,表述不当,原文第④段的表述是“有一种还原论的倾向……只是一种猜想或主张”。B项,表述不完整,原文第④段的表述是“以我们目前的知识体系来看,是值得怀疑的”。C项,“并不能否认”表述错误,原文第⑤段虽然指出“攻击”目前仅仅来源于小说的描述,但其“典型的案例”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即事实可能不真,但道理可以推导。‎ ‎11.概括人工智能在哪几种情况下会对人类产生威胁。‎ 答: ‎ 解析:解题时首先要对题干进行分析,本题“哪几种情况下”“产生威胁”指向明确。可从文中第③、⑤、⑥段中提取信息并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①人工智能产生了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且反制人类;②人工智能对人类命令的多元理解导致行为失控;③人工智能被人类恶性使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