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传记的概括分析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传记的概括分析 Word版含解析

- 1 - 考点二 传记的概括分析 概括是传记类文本考查的重点。传记本身就是写人的,写人离不开人物事迹。 对传主形象与事迹的考查,一般有三种考法:一是概括分析传主的事迹;二是概 括或者分析传主形象的特点、个性或品质;三是概括分析传主贡献、个性的形成 原因。 设题角度一 概括分析传主事迹 |相关知识| 传主的事迹是构成传记材料的主体,直接对表现人物形象特点、品质以及思 想风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阅读一篇传记,首先应围绕传主的事迹来进 行梳理,看看写了有关传主的哪些事迹,再进行概括归纳。 |方法思路| 1.概括传主事迹的三步法 第一步,通读标画。通读文本,标画出描写传主的人生成长经历或轨迹的相 关语句,找出时间、地点、职位变化的词语,进而概括出传主在不同时间、地点 和职位上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事迹。 第二步,分析筛选。在通读中,注意关键词句的提示作用,抓住作者对传主 事迹的记叙、说明或评价,进而分析筛选,把握传主事迹。 第三步,归纳整合。传主的工作有先有后,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不同角度 和层面的,要注意题目要求的角度和时段,加以整合。 2.答案要点构成的方式 总体概括时运用“某人在某时(有时可以没有)某地(有时也可以没有)做某事” 的格式;分点概括时运用“要点①”+“要点②”+“要点③”的格式。 |解题示例|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雷 媛 1962 年,24 岁的樊锦诗第一次到敦煌,这位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女大学生受 到了大震撼。莫高窟太美,壁画雕塑,无不精美,学考古的她深知它的珍贵。 她与彭金章在毕业分配时约定,自己在敦煌“玩”三年,把壁画、彩塑看个 - 2 - 遍,就奔向武汉,两人成家。期限到了,彭金章没见着人影,就赶往敦煌。看到 朝思暮想的恋人,彭金章傻眼了:“变土了,哪像在北京读书时候的样子。”他们 一起看洞窟,彭金章再次傻眼了:“太震撼了!”但他没有留下来的打算。自此, 两人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直到 1986 年,由甘肃省委、省政府出面,把已经在 武汉大学工作了 23 年的彭金章调到敦煌研究院。在结婚 21 年后,他们一家终于 在敦煌团聚了。 1979 年,敦煌对外开放。世界各地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莫高窟的名气越来 越大。但到了旅游旺季,因游客超载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湿气等对洞窟壁画造成 的损害难以估量。樊锦诗的心抽紧了,“真担心有一天从梦里醒来,莫高窟不见 了”。 20 世纪 80 年代,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已经从 50 年代的看守式保护和抢救式 保护阶段进入了科学保护的新时期。到 1998 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时,如 何破解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实现敦煌遗产永久保存,成为她日夜思考的问题。 2003 年,樊锦诗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概念。为什么要提?她的回答很明确: “游客越来越多,直觉就是高得不得了。不让看不行,看坏了也不行,当时院里 正在搞数字化,这给了我一个启发,能不能让游客在洞外面看?后来明白了,以 当时的技术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数字敦煌”的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质疑声不绝于耳。“那时候 我真的很孤立。”为了让大家理解自己的想法,樊锦诗逢人就说“数字敦煌”,一 说就是一两个钟头。 对计算机并不熟悉的樊锦诗,开始着手大量资料的查阅。樊锦诗抓住一切机 会向同行请教,哪怕一个数字、一个细节也会刨根问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知识的积累与眼界的开阔,更加坚定了她“让科技引领和支撑莫高窟保护”的理 念。 “数字敦煌”的进度是慢工出细活,一幅壁画要用轨道固定相机拍摄,一面 墙可能要几千张照片才能拼起来,一个洞窟要做一份档案,492 个洞窟就要做 492 份档案。事实上每个洞窟的档案照片,最少要保证有窟形、窟顶和四壁各一张, 才能算得上一个洞窟最起码的照片全面记录。如此算来,莫高窟最少要有 3 000 张 洞窟档案照片。 在樊锦诗的积极努力和支持下,《濒危珍贵文物信息的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系统 - 3 - 研究》《曙光天演 Power PC 工作站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多媒体与智能 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等数字化项目相继完成,敦煌壁画数字化存贮与再现技术 水平持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成果。2003 年,在她的策划与提议下,建设莫高窟 数字展示中心的建议,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2014 年 8 月 1 日,敦煌莫高窟前 的金色建筑像流动的沙丘在大漠戈壁上缓缓隆起——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 式运行。 在同行眼里,樊锦诗还是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 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 大实体研究院,“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已不复存在。她运用考 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 揭示了各个时期洞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时代特征,先后撰写了《莫高窟北朝洞窟 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等论文。这些敦煌石窟分期排年的学术成果,不仅 确定了洞窟本身的时代,而且为敦煌石窟的各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主持 的《敦煌石窟考古全集》第一卷的出版,将敦煌石窟考古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著名国学大师、香港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称此报告“既真且确,精致绝伦,敦煌 学又进一境,佩服之至”。 (有删改) 为什么说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目 (微指导)题目问:为什么说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可知要从传主事迹角度 答题。作者把樊锦诗称为“敦煌的女儿”,意味着樊锦诗为敦煌付出了很多,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简要概括”,标明题目是传主事迹概括题。 第二步:找角度 (微指导)第一段写樊锦诗 24 岁来到敦煌,从此投身到敦煌的保护事业中。 (勤动手)第三段到第四段写了 樊锦诗为保护敦煌日夜忧心。 (勤动手)第五段到第九段写了 - 4 - 樊锦诗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概念,并叙述了研究实施的过程,突出了樊锦 诗为之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微指导)第十段是对樊锦诗的总体评价,写樊锦诗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的敦煌学者”“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 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 究的最大实体研究院”等,可见樊锦诗一生致力于敦煌文物保护,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而且在国际上弘扬了敦煌学,让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 [组织答案] [答案] 因为樊锦诗为敦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①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 院长,一生致力于敦煌文物保护,让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②她是一名卓 越的敦煌学者,在她的带领下,敦煌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敦煌石窟考古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敦煌学又进一境,在国际上弘扬了敦煌学。 |对点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跋涉者与中国的路 艾青到常州女子师范教国文和图画。学生喜欢听他的课,幽默,风趣,自由。 一个学期,艾青便被解聘了,女校长怕他再传播革命思想。艾青之后到上海以卖 文为生。艾青渴望着出版诗集,当时他已因《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但 出版商却认为这既无钱可赚,又要冒政治的风险,便纷纷退避三舍。从 1936 年下 半年到 1937 年上半年,艾青以诗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 艾青以诗人的机敏预感着,在预感之后呼号着。1937 年早春,龙华一年一度 的桃花开了——带着血的红色。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 “这些血迹……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人问:春从何处来?/ 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艾青坚信着春天一定会从墓窟里走来,从艾青的预言 中不难看出,艾青的信念因为有了抗日火炬的点燃,因为有了理想的追求而变得 坚定。 1937 年 7 月 6 日,在去杭州的列车上,艾青望着掠过车窗的土地,读着当天 的报纸,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终究要复活的预感油然而生。他写下了《复活的土 - 5 - 地》。艾青问自己:“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呼声,真的成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 艾青到了武汉。1937 年岁末,日本侵略者向武汉迫近。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客 居武昌的艾青预感到要下雪,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百万人争诵的诗 篇。诗写完,艾青从昏暗的灯光下抬起头时,窗外真的飘飘洒洒地落下了雪花。 这是一首不知跋涉的泥泞与艰辛便写不出的诗。这是一首有着哲人预言的诗: 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1938 年 4 月,奔走在崎岖而又泥泞的道路上的艾青,完成了抒情长诗《向太 阳》的写作。这是一首使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这是一首像风一样传播开来, 在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的诗。武汉还是失守了。在 1938 年的又一个茫茫 的寒夜里,艾青走了。 1939 年初,艾青到达桂林,在《广西日报》编副刊。不久,官方容不下艾青 这样的抗战诗人,便想方设法,用“广西妇女”“广西卫生”等栏目来挤副刊, 艾青火了:“这副刊快成公共厕所了!” 1939 年冬,艾青离开桂林,穿过重重大山,在衡山乡师执教。短短的蛰居山 野的几个月,艾青写了《旷野》《愿春天早点来》等寄托着艰苦求索的短诗。山乡 宁静,旷野寂寥。但远方的呼唤,是大山挡不住的。 1940 年春,艾青离开新宁,起道夫夷,到邵阳后改乘长江轮,直奔重庆。 (选自徐刚《艾青传——诗坛圣火》,有删改) 文中写艾青在“崎岖”而“泥泞”的道路上奔走的事例有哪些?请结合文章 简要概括。 解析:“崎岖”而“泥泞”表明他所做的事情不顺,或于艰难的处境中做事。 第一节“艾青到常州女子师范教国文和图画。……一个学期,艾青便被解聘了, 女校长怕他再传播革命思想”“艾青之后到上海以卖文为生。……但出版商却认为 这既无钱可赚,又要冒政治的风险,便纷纷退避三舍。……艾青以诗的声音,一 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第五节“1938 年 4 月,奔走在崎岖而又泥泞的道路 上的艾青,完成了抒情长诗《向太阳》的写作”;倒数第三节“不久,官方容不 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便想方设法,用‘广西妇女’‘广西卫生’等栏目来挤 副刊”;倒数第二节“1939 年冬,艾青离开桂林,穿过重重大山,在衡山乡师执 教。短短的蛰居山野的几个月,艾青写了《旷野》《愿春天早点来》等寄托着艰苦 求索的短诗”。据此概括即可。 - 6 - 答案:①在常州女子师范教书,因传播革命思想而遭到解聘。②到上海以卖 文为生,出版商退避三舍,艾青以诗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③1938 年,奔走在崎岖而又泥泞的道路上,在武汉写出了《向太阳》等使抗敌战士热血 澎湃的诗。④到达桂林,在《广西日报》编副刊,因官方容不下抗战诗人而被排 挤。⑤无奈蛰居山野,在衡山乡师执教时,虽苦闷仍求索。 设题角度二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相关知识| 传主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传记类文本考查的一个必考点。因为传记本身就 是以写人为主,其目的就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对传主形象、精神品质、人格 魅力的概括与分析,应该建立在传主事迹的基础上。 |方法思路| 1.概括分析传主形象的三个角度 (1)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 阅读传记时要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事件、细节 加以仔细思考,看事件在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 质等。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传神,最能打动人, 给人以深刻印象。 (2)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中把握传主形象。 “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是理解传记的经纬。联系传主生活的 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 要事实,把握传主形象。 (3)从作品中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把握传主形象。 作者在写作时,在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会对人物的好坏、功过等 进行评价,对传主的把握也要看作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 2.答案要点构成的方式 “概括传主形象”的答题方式一般是“某某是一个……的人物”或“特点① +特点②+特点③”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的答题方式一般是“特点①+分析”+“特点②+分 析”+“特点③+分析”。 - 7 - |解题示例| 【例】 (2016 年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 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 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 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 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 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 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 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 〈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 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 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 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 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 “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 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 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 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 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 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 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 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 友之长,虚心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 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 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遍天下, 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 8 -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 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 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 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 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 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 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 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 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 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 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 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 括。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目 (微指导)抓住题干中“治学”的“特点”可知,此题考查对传主形象特点的概 括。范围是“《日知录》的成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第二步:找角度 (微指导)传主事迹的角度:文章的标题赞美顾炎武是“一代通儒”;内容围绕 顾炎武的处世宗旨和治学之道展开,表现了关心国事的爱国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品 格。 - 9 - (勤动手)文中描写的细节:文章重点写了顾炎武写《日知录》的有关情况。典 型细节有: 如“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 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从中可以看出其注重创新, 不蹈袭前人,注重积累。 (勤动手)作者对顾炎武的评价: “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可以看出他不求名利,严谨治 学。“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 [组织答案] [答案] ①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②积少成多, 不断增改,务本求真。③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 |对点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光宪:一生“扎根”稀土 马荣真 彭广舟 “科学家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工匠’,还有一种是‘大师’。前者的目光 局限在具体的研究中,而后者则研究科学的哲学层面。徐光宪就是后者的境界。” 徐光宪的学生严纯华院士说。 1920 年,绍兴城徐家的第四个儿子出生,曾就读于政法学院的徐宜况给儿子 取名“宪”,与姓、辈合起来,就是“徐光宪”。 宪,是法中最高的。 徐光宪十几岁的时候,徐家家道中落,徐光宪在父亲的影响下,抱着想要成 为一名工程师的愿望,考入了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杭州高工位于浙江 大学西南角,与浙江省立图书馆仅一门之隔,在繁重的课程之外,徐光宪和他的 同学们常常跑到图书馆去借书自习,学习知识如饥似渴。 不久,抗战爆发,杭州沦陷,杭州高工随之解散。1938 年夏天,徐光宪转学 至宁波高工,继续艰难的求学之路,吃、住、上课都在一座小寺庙里。1939 年, - 10 - 徐光宪又辗转到了上海,晚上做家教谋生,白天到大学听课。为了省钱,他考取 了学费最便宜而且有奖学金的交通大学。当时的交通大学一度在法租界的复旦大 学教室上课,上海租界是血气氤氲的孤岛——租界内的中国同胞既要承受日军刺 刀的威胁和“思想战”的巨大压力,还要忍受外国人的欺辱。然而在这座孤岛内, 徐光宪和同学们挤在简陋的教室里解析艰涩的化学方程式,用残留下来的仪器做 实验,大家学习的热情格外高涨。在那期间,徐光宪做了大量的习题,徐光宪曾 说,“这些学习对我打下基本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生受用不尽”。 在交大的整整四年,徐光宪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大学毕业后,徐光宪以两门 功课满分的成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修量子化学,由于成绩特别 优异,还获校聘助理。在这里,他迎来了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 1951 年 3 月,徐光宪凭借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获得博士学位,从入 学到获得博士学位,他只用了短短的两年零八个月。年轻的徐光宪面前是一派锦 绣前程,然而,他毅然选择了回国。 1960 年,为适应国家原子能工业发展的需求,他将核燃料萃取化学作为自己 新的研究方向,为打造北大技术物理系这一“核科学家的摇篮”作出了历史性贡 献。1972 年,为扭转我国稀土工业的落后状况,他又转向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 实验研究。“一辈子搞稀土,我喜欢,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这是一种 乐趣。”2009 年,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徐光宪感慨地说:“它紧紧连着 我和祖国。” 据学生们回忆,徐光宪授课细致认真,一口绍兴味的普通话,耐心细致地推 导和解释问题。他总结了很多公式和公理,而且每一课都要拿出一份清楚的讲义。 但是有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学的是俄语,英语功底薄弱,徐光宪便常常督促学生 加强英文文献的阅读,有时候,他还要亲自修改学生论文的英文摘要。 “文革”期间,徐光宪被打成特务,他的学生也受到牵连和迫害。在一次批 斗会上,他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保证自己百分之百不是特务,也保证他们不 是特务。”他的“顽固不化”保护了一批学生,却给自己带来了危险——整整半年, 他被关在北大一隅的一个小房间里,常常被提去问话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要 起床接受劳动改造。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徐光宪创立串级萃取理论,并运用于实际生产。这一全 新分离方法,使我国单一稀土产量猛增,一时间,国际单一稀土产品价格暴跌, - 11 - 国外的稀土垄断公司不得不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一举 确立。 晚年的徐光宪一直呼吁保护稀土资源。2005 年,徐光宪联合师昌绪等 14 位院 士,撰写《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 紧急呼吁》,两次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并多次深入白云鄂博地区调研, 这份建议很快得到温家宝的批复。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请简要概括徐光宪这一人物的主要形象特征。 解析:文章对徐光宪的经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具体分析其形象特征时,可 以从其小时候到博士毕业期间的学习经历、其回国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经历及其 对学生的教诲和关爱这些角度去思考,由此归纳出答案要点。 答案:①求知若渴,从小树立坚定的目标,并为之刻苦学习;②热爱祖国, 放弃国外的锦绣前程,毅然回国,在核燃料萃取化学和稀土工程研究方面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③讲课细致认真,备课充分,关心学生。 设题角度三 分析传主贡献或个性成因 |相关知识| 任何人的成功或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这与个人的天赋、良好的性 格、环境的影响、后天的努力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 所谓概括分析传主贡献、成就、个性的原因,就是要求在文中筛选相关信息、整 合有关内容要点,找出相关因素,概括有关条件。这种题型是新课标卷中极其重 要的考题,有时以探究题的形式出现。既然是“析因”,就要据果索因,探幽发微。 |方法思路| 1.分析成因题注意“三联系” (1)联系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关注“相关链接”。 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人物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 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 (2)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进而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 深刻地认识人物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人物的先天禀赋和 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 - 12 - 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3)联系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或他人的评价)。 主要人物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主要 人物与他人的关系(或他人的评价)去把握其个性品质及成因,是阅读答题的一条通 道。 2.答案要点构成的方式 这类题目作答,一般分点表述:①环境原因(时代的需求、家学渊源)+②个人 努力+③他人帮助。 |解题示例| 【例】 (2016 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 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 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 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 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 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 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 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 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 到 1946 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 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 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做出了影响深 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 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 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 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 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 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 - 13 - 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 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 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 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 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 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 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 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 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 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 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 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 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 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 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 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 37 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 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 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 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 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 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 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 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 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 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 - 14 - 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 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 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目 (微指导)题干要求分析“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可 知是分析传主成就成因题。 第二步:找角度 (微指导)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早年潜心学习,师从名师使其具有扎实功底。 由相关链接材料①可看出,他善于借鉴,但不蹈袭前人,敢于创新。由相关链接 材料②可看出,他在研究中独辟蹊径,不蹈袭前人,富有创造性。 (微指导)传主的成长历程:吴文俊独立思考,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他运 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他眼光独特而深邃。他兴趣广 泛,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勤动手)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从他的学生高小山的评价可看出, 其具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问题的核心。 [组织答案] [答案] 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 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对点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熊希龄:“此君一出天下暖” 1892 年农历二月十二日,湖南沅州府衙内,一群春风得意的新科举人、秀才, 聚在一起游园赏花,吟诗作画。有画牡丹的,有画荷花的,有画兰花的,有画菊 花的。而有名举人则画了株棉花,那株棉花,俏生生地立于洁白的宣纸上,枝叶 扶疏,蓓蕾初放,清逸中透出温暖安稳气象。题字也绝:此君一出天下暖。此人 - 15 - 就是熊希龄,新科举人。这一年,他二十二岁。二十四岁,他又顺利中了进士, 还被光绪帝“点翰林”。 可是,他入翰林院不到两个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民族危亡激起了熊希龄 的满腔豪情和报国之志。他给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湖南 维新运动兴起,他又以在籍翰林身份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并参加谭嗣同创 立的南学会。他以为他倾心倾力推助的波澜,将席卷一切旧的、破的东西,让新 世界的春花遍地开放,可惜,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熊希龄因在赴京途 中骤病,未能按时到京而逃过一劫,但也被清廷“革职永不叙用,发交地方官严 加管束”。 回到老家的熊希龄,闭门读书,养精蓄锐。庚子事变后,在新任湖南巡抚端 方的大力保荐下,熊希龄充任清廷派遣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的随员,一起出访。 这番国外游历,丰盈了熊希龄的阅历。回国后,在整治东三省经济的过程中,被 冠上一顶“理财能手”的高帽。后来这尊“财神”却被袁世凯一眼相中。熊希龄 虽力辞五次,仍被推着就任了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为 了粉饰太平,竭力拉拢进步党人组阁,熊希龄自然是负责组阁的不二人选。当上 民国首任民选总理的熊希龄,雄心勃勃,力图建立起“真正共和国”。可是,袁世 凯让他组阁,本来就只是一种姿态,一个过渡,是利用“名流”来装点门面对付 国民党。当袁世凯的目的达到后,他原形毕露,很快以大总统的名义解散国民党 和国会,熊希龄也辞职下台。当了袁世凯的炮灰和祭品的熊希龄,一时间备受世 人指责和诟病。在众人的唾骂声中,熊希龄的人生跌入谷底,仕途之门也砰然合 上。 1917 年的夏末秋初,北方发生了大面积水灾,近两万个村庄被淹,六百多万 灾民无家可归。儿童命运尤其悲惨,插标卖首和遗弃路边的灾童比比皆是。为救 济灾童,熊希龄在北京设立慈幼局,这就是香山慈幼院的前身。1920 年,香山慈 幼院正式开院,一次就招录了六百四十名孤贫儿童。六年后,在院儿童已接近两 千人。香山慈幼院最大的困难是经费问题。作为院长的熊希龄,一方面利用自己 的地位,向社会募捐,向政府呼吁拨款,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投入了大量财力。1932 年,他更是毁家纾难,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悉数捐充儿童幸福基金。熊希龄也因此 赢得了“熊菩萨”和“慈善总理”的美誉。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已淡忘政治的熊希龄又萌发了爱国热忱。熊希龄会见 - 16 - 张学良,吁请他出兵抗日,收复东北失地。他受聘为国民救国会指导委员,臂缠 黑纱,亲临战场,对士兵发表抗日演说,讲到激愤处潸然泪下。他说:“国难临头, 已及眉睫……余虽六十老翁,此心不甘亡虏,一息尚存,誓当奋斗。”他并没有只 说大话不做事,1933 年 4 月,他亲率红十字会救护队前往喜峰口、古北口前线慰 军。后来,熊希龄组织慈幼院内二百多名男生为义勇军,开赴抗日前线,组织女 生参加红十字会救护队,到战区医院看护伤兵和难民。淞沪会战时,亲友纷纷劝 他们离沪远避。他不但不躲避,还以老病之躯,率领上海红十字会会员,日夜穿 行于伤兵难民间,出入于枪林弹雨中。沪宁相继沦陷后,熊希龄和夫人毛彦文忧 心如焚,乘船赴香港为难民和伤兵募捐,后准备绕道广州返回湖南,以期再为苦 难中的家国尽绵薄之力。但因积劳成疾,熊希龄突发脑出血,抛下他未竟的事业、 深爱的妻子和数千名孤贫儿童,走了。 熊希龄这一株朴实的棉花,在那个多灾多难、贪腐成灾的中国,虽历经风吹 霜打,日晒雨淋,但仍无怨无悔,默默地将温暖送到人间。 当熊希龄在世人的指责与诟病中跌入人生低谷后,他仍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请结合材料分析他能如此作为的原因。 解析:根据第一段,可以概括出他自身很有才华;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合起来, 可发现传主始终以棉寓志,志向高远,并且一生都在践行;戊戌变法失败后和被 袁世凯罢免后,他为了国家不灰心丧气,坚持做事,可以看出他能屈能伸,意志 坚定。 答案:①自身有才华。年纪轻轻考中举人,考中进士,被“点翰林”;身历 数职且有所作为。②志向高远,矢志不渝。早年以棉花寓志,行事以家国苍生为 念,并以此志贯穿一生始终。③坚韧不拔,能屈能伸的性格。直面清廷处罚和袁 世凯的戏耍,战胜设立香山慈幼院期间和为抗战奔走中的各种困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