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二、语言文字运用(9分)‎ ‎4.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蓊(wěng)蓊郁郁 梵婀玲 宵衣旰食 弄(nòng)堂 B.妖童媛(yuán)女 陆蠡(lǐ) 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qiú)‎ C.含情脉(mò)脉 无福消受 义愤填赝 敛裾(jū)‎ D.鹢(yì)首徐回 叶落知秋 纤腰束素 猗(yī)郁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有的人觉得很难适应退休后的生活,但他却能安之若素。‎ 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C.他唱罢,又喝了一大口酒,伏案长歌当哭起来,放浪形骸,竟浑然不在意周围百十双惊恐疑惧的眼神注视着。‎ D.评论家也必须深入生活,否则,评论中隔靴搔痒的现象就难免要出现。‎ ‎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 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 C. 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 D. 该研究团队揭示了用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制备干细胞的新技术,为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 三、古代诗文阅读(59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7.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今日往而不反者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长乐王回深父 D.令将军与臣有郤 ‎8.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的含义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C.比好游戏者尚不能十一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火尚足以明也 ‎ C.进兵北略地 函封之 D.范增数目项王 常以身翼蔽沛公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失其所与 吾其还也 C.以其无礼于晋 以乱易整,不武 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令张良留谢 谢:道歉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C.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旧交情 D.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12.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B.大王来何操 C.夫晋,何厌之有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以及十表。‎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处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C.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王荆公、王文公。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D.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其余三大刺客分别为专诸、聂政、要离。‎ ‎14.翻译(15分)‎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5分)‎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5分)‎ ‎(3)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8分)‎ 野人送朱樱 杜 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 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 忆昨赐沾门下省②,早朝擎出大明宫。‎ ‎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③。‎ ‎[注] ①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C.“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D.“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16.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5分)‎ ‎17.名篇名句默写(15分)‎ ‎(1)毛泽东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游褒禅山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在《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用女子对男子的思念比喻自己渴慕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游褒禅山记》中,作者表达治学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人很渺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为国捐躯的精神: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氓》第三章中用比兴手法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乡村常见声音的句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天嚣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这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 ‎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 ‎“找根棍子撑住!” ‎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 “开啦! ”撤掉顶门柱,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终于脱离了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战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还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饰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枝叶,顺着刀把滴滴答答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 (有删改)‎ ‎1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气“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进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19.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20.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5分)‎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无业游民入馆,让他们在设有空调的书馆内免费阅读、看影视、上网、听音乐。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十余年。因此,杭州图书馆被称赞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 ‎ 曾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读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无法接受,说允许他们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对此,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您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或者选择离开。‎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1.B   2.C   3.A 二、 语言文字运用 ‎ ‎4.D 【解析】 A项弄(lóng)堂;B项媛(yuàn)女;C项义愤填膺(赝)‎ ‎5.C 【解析】A项安之若素:对于危困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时,泰然处之。 B项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C项长歌当哭:用写文章代替哭泣。唱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做。 D项隔靴搔痒:搔:抓。隔着靴子搔痒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 ‎6.D【解析】A.“了”改成“的”,《人类简史》做主语。 B.…的原因,仰赖的就是…重复赘余 C.“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的主语不是观众,偷换主语。 D.正确。‎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7.D 8.D 9.C 10.A 11.A 12.D 13.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4.(1)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却未能达到的,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还有谁会嘲笑他吗?‎ ‎(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3)秦国的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全都失去常态。‎ ‎(二)古代诗歌阅读 ‎15.解析:选C “愁”是说为樱桃碰破而担心,表现了西蜀樱桃的鲜嫩,“弱点”的说法不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喜悦的,并非“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16.答案:①“尝新”(村民赠樱桃一事),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②“此日”一词,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③“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若理解成洒脱之情也可以)。‎ ‎17.理解性默写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8)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18.(3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题。B项,“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误。‎ ‎19.(5分)【答案】(1)作为线索贯穿情节始终。全文情节围绕“渴”这一中心,从队员受困受渴,到渴望被救,最后得瓜解渴展开故事。‎ ‎(2)塑造人物形象。通过队员受困受渴这一事件,塑造出不畏艰险,认真负责,热心救人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3)揭示主题。围绕受困受渴得瓜解渴这一事件,揭示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人生哲理。‎ ‎20.(5分)【答案】(1)以得瓜解渴的“美好的谜”为结尾,使情节翻转,出人意料,增强小说的戏剧张力。‎ ‎(2)以这个未解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留有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 ‎(3)以美好圆满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突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这一温暖主旨,因为听不懂蒙古族群众的话所以成了谜,深化了各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这一主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的技巧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答题。‎ 五、 作文(60分)‎ ‎【立意提示】这则材料立意的侧重点是强调对这件事的“反思”,即馆长褚树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发的“慨叹”:公共图书馆零门槛开放本来是“正常之事”,却被人视为“不正常”而引发高度关注,这种现象值得反思 ‎【立意角度】‎ ‎①着眼于网友、媒体的反应与馆长态度的反差来思考,网友和媒体对杭图零门槛开放这件正常的事情少见多怪,恰恰证明我们很多时候是生活在一个常识匮乏、尊严缺失的社会。只有当本该正常的现象成为社会的常态时,我们的社会才真的成熟了。要学会尊重别人,更多地关爱弱势群体。‎ ‎②着眼于有些读者的说法来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受辱感”?他们的偏见、他们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高贵感、优越感究竟来自哪里?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③若眼于材料中所特别强调的阅览群体“乞丐、拾荒者和农民工”来思考,这种现象说明底层民众也有精神生活的渴求,关注弱势群体,不能忽视他们的文化需求。‎ ‎④着眼于公共图书馆的职能,若想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具备“底层意思”,关注并服务于底层民众公共服务设施要惠及全民。‎ ‎⑤着眼于褚树青的回答来思考,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捍卫每一个人拥有平等的权利,也是捍卫每一个人的权利 ‎【参考立意】‎ ‎1.知识面前人人平等2弱势群体的权利也需要尊重3共享创造和谐 ‎4.社会呼唤人文关怀5.公共服务应惠及全民6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