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3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34)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第进士,补白水尉。累迁监察御史,按劾平直。武后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于白司马坂,廷珪谏,后善之。召见长生殿,赏慰良厚,因是罢役。张易之诛,议穷治党与。廷珪建言:“自古革命,务归人心,则以刑胜治。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中宗纳之。神龙初,诏白司马坂复营佛祠,廷珪方奉诏抵河北,道出其所,见营筑劳亟,怀不能已,上书切争,且言:“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愿罢之,以纾穷乏。”帝不省。寻为中书舍人。再迁礼部侍郎。玄宗开元初,大旱,关中饥,诏求直言。廷珪上疏曰:“古有多难兴国,殷忧启圣,盖事危则志锐,情苦则虑深,故能转祸为福也。今受命伊始,华夷百姓清耳以听,刮目以视,冀有闻见,何遽孤其望哉?”再迁黄门侍郎。监察御史蒋挺坐法,诏决杖朝堂,廷珪执奏:“御史有谴,当杀杀之,不可辱也。”士大夫服其知体。王琚持节巡天兵诸军,方还,复诏行塞下,议者皆谓将袭回纥,廷珪陈五不可。又请复十道按察使,巡视州县,帝然纳之。坐漏禁内语,出为沔州刺史。频徙苏、宋、魏三州。初,景龙中,宗楚客、纪处讷等封户多在河南、河北,讽朝廷诏两道蚕产所宜,虽水旱得以蚕折租。廷珪谓:“两道倚大河,地雄奥,股肱走集,宜得其欢心,安可不恤其患而殚其力?愿依贞观、永徽故事,准令折免。”诏可。在官有威化。入为少府监,封范阳县男。以太子詹事致仕。卒,赠工部尚书,谥贞穆。‎ ‎(节选自《新唐书·张廷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A.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B.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C.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D.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解析 “易之”指前文所说的“张易之”,“易之盛时”表意完整;且“趋附”与“奔走”为近义连用,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尽诛”与“ 罚一二”表意相反,应在“罚”前断开,排除C项。故选择A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诏,一般指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书,可分为即位诏、遗诏、口诏等,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 B.夷,我国古代对中原以外各民族部落集团的蔑称,在文中与“华”‎ 相对,可指各少数民族。‎ C.道,在唐代原属于监察区名称,后成为地方行政单位,一般为州县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 D.工部,古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财政赋税事项的机关,其长官为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解析 “财政赋税事项”由户部掌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张廷珪把握时机,恳切进言。开元初年,天下大旱,关中发生饥荒,张廷珪趁着玄宗问政之机,联系古今向皇帝阐述了为君治国之道。‎ B.张廷珪知礼识体,令人佩服。在黄门侍郎任上,监察御史蒋挺触犯法律,下诏在朝廷上行杖刑,他认为处罚方式不妥,得到士大夫的一致称赞。‎ C.张廷珪不惧权贵,体恤百姓。景龙年间,宗楚客等权贵的封户多在河南、河北,他们不恤民情,压榨百姓,张廷珪据理力争,维护了百姓的利益。‎ D.张廷珪仕宦多朝,历任多职。他在武则天、中宗、玄宗朝任过官职,仕途顺利;先后任过白水尉、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太子詹事等职务。‎ 解析 “仕途顺利”错,根据“坐漏禁内语,出为沔州刺史”可知,张廷珪在仕宦生涯中也曾获罪遭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后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于白司马坂,廷珪谏,后善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愿罢之,以纾穷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寺,张廷珪上书劝谏,武后认为他说得好。‎ ‎(2)如今又兴起土木,和前诏不相符。希望能停止这些做法,以解除百姓的穷困。‎ 参考译文 ‎ 张廷珪是河南济源人。考中进士科,补任白水尉。多次升官后任监察御史,按察纠举公正。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寺,张廷珪上书劝谏,武后认为他说得好。在长生殿召见他,赏赐慰勉很是丰厚,建佛寺之事也就因此停止。张易之被诛杀,议论要求彻底惩治他的同党。张廷珪进言说:“自古革命,致力于归顺人心,就是用恰当的刑法来达到治理。如今唐历不变,天地恢复主人,应该用仁慈教化给以宽恕。况且张易之最得势的时候,趋炎附势奔走之徒有天下半数之多,全部诛杀则过于残暴,只惩治一两个则执法不平,应该一律赦免。”‎ 中宗采纳了这项建议。神龙初年,诏令在白司马坂再次营建佛寺,张廷珪正好奉诏令到达河北,路经那里,见百姓营造劳役十分辛苦,心中不能平静,上书恳切谏诤,并说:“如今又兴起土木,和前诏不相符。希望能停止这些做法,以解除百姓的穷困。”皇帝不理会。不久,任张廷珪为中书舍人。两次升迁后任礼部侍郎。玄宗开元初年,大旱,关中闹饥荒,皇帝诏令征求直言进谏。张廷珪上书说:“自古有多难而振兴国家,深忧而启迪圣明之事,大概是指事情危急则锐意选取,境况艰苦则深谋远虑,所以能转祸为福。如今皇上刚刚即位,华夏及四夷百姓都洗耳恭听,刮目注视,希望有所闻,有所见,怎能这么快就辜负他们的期望呢?”张廷珪两次升官后任黄门侍郎。监察御史蒋挺犯了法,下诏在朝堂上行杖刑,张廷珪坚持上奏说:“御史有罪过,当杀就杀了他,但不可侮辱他。”士大夫都佩服他懂得事体。王琚持节巡视天兵诸军,刚回来,皇帝又诏令他巡视塞下,议论者都认为将攻打回纥,张廷珪陈述五条不可行的理由。又请求恢复十道按察使,巡视州县,皇帝同意并采纳了。张廷珪因泄露宫中密语而获罪,贬任沔州刺史。接连调任苏州、宋州、魏州刺史。当初,景龙年间,宗楚客、纪处讷等人的封户多在河南、河北,他们劝说朝廷下诏两道是适宜养蚕之地,假使水旱可用蚕抵租。张廷珪说:“两道靠着大河,地势雄奇精妙,是能捍卫京城的边境壁垒,应该谋取百姓的欢心,怎么可以不怜惜他们的忧患而要耗尽他们的物力呢?希望能按照贞观、永徽时的旧例,准照法令折免。”皇帝下诏同意了。张廷珪任官有威严教化。召入京任少府监,封为范阳县男。以太子詹事的官职退休。去世后,追赠工部尚书,谥号为贞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恸过礼,亲戚异之。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儿一坐之颜回也。”尚应声答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席宾莫不叹异。十余岁,遭父忧,丹杨尹温峤吊之,尚号啕极哀。既而收涕告诉,举止有异常童,峤甚奇之。及长,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好衣刺文袴,诸父责之,因而自改,遂知名。善音乐,博综众艺。司徒王导深器之,比之王戎,常呼为“小安丰”,辟为掾。袭父爵咸亭侯。始到府通谒,导以其有胜会,谓曰:“闻君能作‘鸲鹆舞’,一坐倾想,宁有此理不?”尚曰:“佳。”便著衣帻而舞。导令坐者抚掌击节,尚俯仰在中,傍若无人,其率诣如此。‎ 转西曹属。时有遭乱与父母乖离,议者或以进仕理王事,婚姻继百世,于理非嫌。尚议曰:“有心之人,决不冒荣苟进。冒荣苟进之畴,必非所求之旨,徒开偷薄之门而长流弊之路。或有执志丘园、守心不革者,犹当崇其操业以弘风尚,而况含艰履戚之人,勉之以荣贵邪?”‎ 时安西将军庾翼镇武昌,尚数诣翼谘谋军事。尝与翼共射,翼曰:“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尚应声中之,翼即以其副鼓吹给之。尚为政清简,始到官,郡府以布四十匹为尚造乌布帐。尚坏之,以为军士襦袴。‎ 大司马桓温欲有事中原,使尚率众向寿春,进号安西将军。初,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时康献皇后临朝,特令降号为建威将军。‎ 桓温北平洛阳,上疏请尚为都督司州诸军事。将镇洛阳,以疾病不行。升平初,又进都督豫、冀、幽、并四州。病笃,征拜卫将军,加散骑常侍,未至,卒于历阳,时年五十。谥曰简。‎ ‎(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 B.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 C.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 D.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 答案 B 解析 回答本题,要对所给语段进行分析。句中“尚”指谢尚,可作主语或宾语。“遇”指张遇,“遇怒”句意完整,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尚讨之”语意完整,其前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D,选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掾”,原为“官僚”的意思,后作为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如掾吏、掾属、掾佐。‎ B.“鼓吹”既指古代的器乐合奏曲,亦即《乐府诗集》中的鼓吹曲,也指演奏乐曲的乐队。‎ C.“郡府”,文中指郡守的官署。“郡”,古代行政区域;“府”,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 D.“大司马”,官名,西汉常授给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 答案 A 解析 “原为‘官僚’的意思”错误,“掾”原为“佐助”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尚小时候就有卓绝的品性。谢尚的兄长去世时,谢尚只有七岁,但他哀恸的情感超出礼法;十多岁时,父亲去世,他号啕大哭后向别人诉说经过,言行不同于别的孩子。‎ B.谢尚行为洒脱,不拘小节。谢尚在父亲为宾客饯行的酒席上告诉人们,人群中没有孔子就不能辨别出颜回;后来,十分喜欢穿绣花的衣裤,在父辈们的劝说下才改正。‎ C.谢尚广通多种技艺,率真任性。在一次盛会上,王导问谢尚能不能在这儿跳“鸲鹆舞”,谢尚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然后穿衣戴头巾,跳起来,旁若无人。‎ D.谢尚为官清廉,关爱军中将士。有一次,谢尚刚到任上,郡府用四十匹布为他造了一个黑布的帐篷,但谢尚马上把这个帐篷拆开,把布匹拿出来给将士们做了衣裤。‎ 答案 B 解析 谢尚在父亲为宾客饯行的酒席上的话体现出来的是谢尚的聪明早熟,不是行为洒脱、不拘小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 译文:                            ‎ ‎                               ‎ ‎(2)冒荣苟进之畴,必非所求之旨,徒开偷薄之门而长流弊之路。‎ 译文:                            ‎ ‎                               ‎ 答案 (1)等到成人后,谢尚显露出聪明秀异,分辨理解的能力无与伦比,他行为不拘泥小节,不做平庸粗俗的事。‎ ‎(2)贪求荣耀苟且仕进之辈,必定不是所追求的宗旨,这只会打开不敦厚的大门,助长相沿的社会弊端。‎ 解析 (1)关键词:“颖秀”,聪明秀异;“绝伦”,无与伦比;“脱略”,放任、不拘束;“流俗”,平庸粗俗。(2)关键词:“冒”,贪求;“之畴”,之辈;“旨”,宗旨;“偷薄”,不敦厚;“长”,助长。‎ 参考译文 谢尚字仁祖,是豫章太守谢鲲的儿子。从小就有卓绝的品性。七岁时兄长去世,他哀恸的感情超出礼法,亲人对其感到惊异。八岁时,就已具有高超出奇的智慧。谢鲲曾带谢尚为宾客饯行,有客人说:“这小孩子是座中的颜回啊。”谢尚应声答道:“座中没有尼父,怎能辨别出颜回!”一席的宾客没有不赞叹惊异的。谢尚十多岁时,父亲去世,当时丹杨尹温峤来谢尚家吊唁,谢尚号啕大哭,哀伤至极。之后擦干眼泪诉说经过,举止言语异于平常的孩童,温峤觉得很奇异。等到成人后,谢尚显露出聪明秀异,分辨理解的能力无与伦比,他行为不拘泥小节,不做平庸粗俗的事。喜欢穿绣有花纹的裤子,叔叔们责怪他,他因此改掉了这一嗜好,于是显名于世。谢尚擅长音乐,广通多种技艺。司徒王导十分器重他,把他比作王戎,常称他为“小安丰”,召他为自己的属官。谢尚又世袭父亲的爵位咸亭侯。他刚到司徒府通报名帖时,王导因府上正有盛会,便对他说:“听说你能跳‘鸲鹆舞’,满座宾客渴望一睹风采,不知你可否满足众人意愿?”谢尚说:“好。”便穿好衣服戴上头巾翩翩起舞。王导让座中宾客拍掌击节,谢尚在席中上下起舞,旁若无人。他就是如此率真任意。‎ 谢尚后来迁任西曹属。当时有些人因遭逢战乱与父母离别,议论者认为仕进是治理君王差遣之事,婚姻是延续百世之事,在情理上没有影响。谢尚议论说:“有心的人,绝不贪图荣耀苟且仕进。贪求荣耀苟且仕进之辈,必定不是所追求的宗旨,这只会打开不淳厚的大门,助长相沿的社会弊端。有时候有人志在田园、守心不变,还应推崇他们的节操以弘扬高洁的风尚,更何况那些含悲怀痛的不幸之人,还要去鼓励他们谋取富贵荣耀吗?”‎ 当时,安西将军庾翼镇守武昌,谢尚多次到庾翼处商议军事。曾经和庾翼一起射箭,庾翼说:“你如果射中,我就把军中的鼓吹奖赏给你。”‎ 谢尚应声射中,庾翼就把他的备用鼓吹送给谢尚。谢尚为官清廉,理政简易,他刚到任时,郡府用四十匹布为他造乌布帐。谢尚将其拆散,拿去为将士们做了衣裤。‎ 大司马桓温想北伐中原,让谢尚率部进军寿春,进号为安西将军。当初,苻健部将张遇向谢尚投降,谢尚对他不加安抚。张遇十分恼怒,便占据许昌谋反。谢尚讨伐张遇,被张遇打败,被拘捕送交廷尉治罪。当时康献皇后临朝执政,便特令只将谢尚降职为建威将军。‎ 桓温北伐收复洛阳,上书朝廷请求任命谢尚为都督司州诸军事。谢尚准备前往洛阳,但因病未上任。升平初年,又被朝廷任命为豫、冀、幽、并四州的都督。谢尚病重,被征召回朝,授予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还未到任,就在历阳病逝,终年五十岁。谥号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