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3)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浙江专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论子胥种蠡① [宋]苏轼 越既灭吴,范蠡以为句践②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逸乐,乃以其私徒属浮海而行,至于齐。以书遗大夫种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子可以去矣!” 苏子曰:范蠡知相其君而已,以吾相蠡,蠡亦鸟喙也。夫好货,天下之贱士也,以蠡之贤,岂聚敛积财者?何至耕于海滨,父子力作以营千金屡散而复积此何为者哉岂非才有余而道不足故功成名遂身退而心终不能自放者乎?使句践有大度,能始终用蠡,蠡亦非清净无为而老于越者也,故曰“蠡亦鸟喙也”。鲁仲连既退秦军,平原君欲封连,以千金为寿。笑曰:“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难解纷而无所取也。即有取,是商贾之事,连不忍为也。”遂去,终身不复见,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其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使范蠡之去如鲁连,则去圣人不远矣。 呜呼!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蠡之全者,而不足于此,吾以是累叹而深悲焉。子胥、种、蠡皆人杰,而扬雄,曲士也,欲以区区之学疵瑕此三人者:以三谏不去、鞭尸、籍馆为子胥之罪,以不强谏句践而栖之会稽为种、蠡之过。雄闻古有三谏当去之说,即欲以律天下士,岂不陋哉!三谏而去,为人臣交浅者言也,如宫之奇、泄冶③乃可耳,至如子胥,吴之宗臣,与国存亡者也,去将安往哉?百谏不听,继之以死可也。孔子去鲁,未尝一谏,又安用三?父不受诛④,子复雠,礼也。生则斩首,死则鞭尸,发其至痛,无所择也。是以昔之君子皆哀而恕之,雄独非人子乎?至于籍馆,阖闾与群臣之罪,非子胥意也。句践困于会稽,乃能用二子,若先战而强谏以死之,则雄又当以子胥之罪罪之矣。此皆儿童之见,无足论者,不忍三子之见诬,故为之言。(选自《东坡志林论古》) 注 ①种蠡:越国大夫文种、范蠡。②句践:越国国君勾践。公元前494年,勾践射伤吴王阖闾,阖闾重伤死后,夫差即位。勾践听闻夫差日夜练兵,欲报父仇,便不听范蠡的劝阻,想先发制人,范蠡便不再劝谏。之后勾践遭遇兵败,退守会稽。③泄冶:春秋时期陈国大夫。④不受诛:罪不当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蠡知相其君而已 相:仔细看 B.吾与其富贵而诎于人 诎:同“屈”,屈服 C.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肆:延伸,扩张 D.即欲以律天下士 律:使……效法 答案 C 解析 肆:放纵,任意行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A项介词,跟、和。B项动词,率领/介词,凭。C项定语后置标志/表示停断。 D项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驳斥了扬雄对范蠡、文种、伍子胥三人的评价,认为扬雄之见鄙陋无知,不值得辩论,但是不忍心这三人被诬陷,所以写文驳斥。 B.鲁仲连对平原君的千金封赏分文未取,认为真正的士所崇尚的是替人排忧解难但不求索取的精神,相比之下,作者认为范蠡道不足。 C.作者认为“三谏而去”的古语并非适用于每个人臣,要看人臣与国家的关系,伍子胥是吴国宗臣,与吴国休戚相关,所以“百谏不听,继之以死”是可以的。 D.本文是一篇史论,主要运用了史实对比的论证方法:将范蠡与鲁仲连进行对比,将宫之奇、泄冶、孔子与伍子胥进行对比,充分地驳斥了扬雄的说法。 答案 D 解析 D项分析错误,鲁仲连与范蠡对比不是用来驳斥扬雄的。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父 子 力 作 以 营 千 金 屡 散 而 复 积 此 何 为 者 哉 岂 非 才 有 余 而 道 不 足 故 功 成 名 遂 身 退 而 心 终 不 能 自 放 者 乎 答案 父子力作/以营千金/屡散而复积/此何为者哉/岂非才有余而道不足/故功成名遂身退/而心终不能自放者乎 解析 “父子力作”的目的是“以营千金”,两句后面都要停顿;“此何……哉”是一个固定句式,前后要断开;“岂非……乎”是一个固定句式,中间的“故”,一般用于总结上文,放在句首,前面要断开,“而”用于后一句的句首,表转折,“而”前要停顿。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昔之君子皆哀而恕之,雄独非人子乎? 译文: (2)句践困于会稽,乃能用二子,若先战而强谏以死之,则雄又当以子胥之罪罪之矣。 译文: 答案 (1)因此先前的君子都哀叹(同情)他而用自己的心去推想(理解)他,扬雄难道不是别人的儿子吗(扬雄难道没有父亲吗)?(得分点:“哀”“恕”“独”) (2)勾践(兵败)被围困在会稽,才能重用文种、范蠡两人,如果(两人)在(勾践)作战之前就极力劝谏勾践并为这事而死,那么扬雄又会拿伍子胥的过错去怪罪他们。(得分点:“困”“先战”“强谏”“死”“罪罪”) 参考译文 越国灭掉吴国后,范蠡认为勾践的长相是长脖子,嘴向前突起好像鸟嘴一样,只能够与他共同渡过患难,却不能够与他共同享受安逸快乐,于是他率领自己的领民、属下渡海而去,到了齐国。(他)写了信送给大夫文种说:“鸟儿打完了,优良的弓箭就没用了而被收藏起来;狡猾的兔子给打死了,猎狗就没用了煮了来吃掉。您也可以离开了!” 我说:范蠡会为他的国君相面,让我来给范蠡相面,范蠡也是嘴向前突起好像鸟嘴一样的人。那些喜欢财货的人,是世上微贱的人。以范蠡的贤能,哪里是聚敛财货,囤积居奇的人呢?这样做,哪里比得上父子努力在海边耕作,而谋求千金,钱财一会散去,一会聚集,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这岂不是才能有余而道德不足,所以虽然功成名就身退,但内心里却终究不能平和的人吗?如果勾践能够大度,自始至终重用范蠡,范蠡也不是那种能清静无为,老死在越国的人,所以我说“范蠡也是嘴向前突起好像鸟嘴一样的人”。鲁仲连使秦国军队退去,平原君想要封赏鲁仲连,用千金为鲁仲连祝寿。鲁仲连笑着说:“ 为天下的士人所崇尚的是为人排忧解难却分文不取的精神。如果有所取,这是商人们才做的事,我不忍心这样做。”于是离去,终身不再出现,逃走隐居于海上,说:“我与其富贵而屈服于人,宁愿贫贱而藐视世俗,放纵心志!”假使范蠡的离开,也和鲁仲连一样,那离圣人的标准就不远了。 哎呀!自春秋以来,在处理仕进和隐退的问题方面,没有像范蠡这样周全的人,但(他)在这方面有所缺陷,我因此屡次叹息而深切悲哀。子胥、文种、范蠡都是杰出的人,而扬雄,只不过是一个乡曲鄙陋之人,想要用区区学识挑三个人的毛病:把三次进谏不听而不离开、鞭楚王尸、抄楚王家作为子胥的罪过,把没有极力劝谏勾践而使他栖身会稽作为文种、范蠡的罪过。扬雄听闻古人有三次进谏不听当离开的说法,就想要用这个准则去要求天下士人,难道不是很鄙陋吗?三次进谏不听而离开,是对与君王交情浅薄的人臣而言的,就像宫之奇、泄冶这样的就可以做。至于像伍子胥,他是吴国的宗臣,是与国家休戚相关的人,离开了吴国能去哪里?即便是上百次进谏不听,继而死在这事上也是可以的。孔子离开鲁国,不曾有一次进谏,又哪里用得着三次?父亲罪不当诛而被诛杀,儿子复仇,是合乎礼的。(仇人)活着就要斩首,死了也要鞭尸,发泄他内心深沉的悲痛,没有挑选的余地。因此先前的君子都哀叹(同情)他而用自己的心去推想(理解)他,扬雄难道不是别人的儿子吗(扬雄难道没有父亲吗)?至于抄家,这是阖闾与群臣的罪过,不是伍子胥的本意。勾践(兵败)被围困在会稽,才能重用文种、范蠡两人,如果(两人)在(勾践)作战之前就极力劝谏勾践并为这事而死,那么扬雄又会拿伍子胥的过错去怪罪他们。这都是儿童的见解,不值得与他讨论,我只是不忍心这三人被污蔑,所以为他们说话。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论项羽范增 苏 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赐骸骨归卒伍 赐骸骨:请求恩赐保全尸骨 B.独恨其不早耳 恨:怨恨 C.知几其神乎 几:事物的征兆 D.羽既矫杀卿子冠军 矫杀:假冒君命杀人 答案 B 解析 恨:遗憾。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B项介词,在 。A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C项况且/而且。D项介词,因为/连词,因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简要概述了范增令人唏嘘的结局,然后宕开一笔,横空提出观点:范增离开项羽是正确的选择,但应该一早离开。 B.对于范增的离开时间,作者和所有人的意见一样,认为应该在项羽杀卿子冠军时,并通过引用《易经》和《诗经》上的话论证其正确性。 C.作者以陈涉短时间发展壮大和项羽叔侄的崛起为例,论证了道义的重要性,项羽矫诏杀死卿子冠军,是谋杀义帝的先兆,这和范增的想法相违背。 D.这篇文章虽然看似通篇讨论范增的去留,但范增的去留却处处要依据项羽的所作所为,所以看似论范增,实则论项羽。 答案 B 解析 “作者和所有人的意见一样”错,作者否定了其他人的说法——鸿门宴之时离开。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 答案 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 译文: (2)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 译文: 答案 (1)单单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众人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宋义,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就能说明),不是贤明之君能这样做吗? (2)中途谋杀义帝,一定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一定力争却没有被听从。 参考译文 汉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的君臣,项羽怀疑范增和汉私下勾结,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您能体谅我让我告老还乡。”回乡时,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脓疮发作而死。 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如果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是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既然这样,那么范增应当在哪件事的时候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最终因此而失去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是。范增想要杀死刘邦,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易经》说:“知道事物发展的征兆,那不是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那气象,若要下雪,水汽必定先聚集成小冰粒。”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宋义的时候。 陈涉能够得到民心,是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旗号。项家的兴起,是因为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而诸侯背叛他,也是因为他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是出主意的。所以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对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宋义,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谋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本源。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进入。陈平虽然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是天下的贤君。单单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众人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宋义,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就能说明),不是贤明之君能这样做吗?项羽既然假托义帝之命杀死了宋义,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不是智者也可以知道。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他;中途谋杀义帝,一定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一定力争却没有被听从。不采用他的忠告,反而杀死他所拥立的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的。 在项羽杀宋义之时,范增和项羽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的名分。(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这岂不是毅然决然的男子汉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相合就留,意见不合就走,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来成就功名,浅陋啊!即使这样,范增还是让汉高祖很畏惧。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