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2017-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2017-12)

高二重点班第三学月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所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 程,而是伴随诸多心理过程而存在的心理现象或曰心理特性。注意是心理过程的始动因 素,并且总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存在。审美心理过程也是从审美注意开始的。 注意通常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大类。所谓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的目的, 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绮丽的自然风光引起我们的审美注意,多是这种类型。而 有意注意,是指那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我们欣 赏艺术作品时产生的审美注意,多属这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注意尽管有所区别,但在 审美实践中常常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许多情况下,两种注意是同时存在(虽有所侧 重),或者交替进行和互相转化的。例如我们观看舞台上的演出,先是有意注意使我们 把视觉和听觉集中于舞台上的角色,当新的角色登场,我们的注意力随即转向新的角色, 这时就自然过渡到无意注意了。 关于引起审美注意的原因,除了审美主体的个体倾向和内部状态(如审美需要和兴 趣,心境和情绪状态)以外,主要是审美对象具有各种能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属性。如 鲜艳的色彩、和谐的组合、适度的比例、流畅的线条等等。这些引起注意的审美属性中, 最重要的是对比强度和新异性。 以对比强度而论,属于互补色的红与绿,配合得宜,彼此都可增强对方的强度(鲜 明度)。“绿叶扶红花”是美的,而尤以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显得更美。因为“万 绿”作为背景和陪衬,更加突出了“一点红”的强度。倘若叶花等量,红绿各半,那审 美效果怕要削弱许多。对比强度还表现在,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中,动的对象更容易引起 注意。蔚蓝的天空,苍鹰翱翔;浩瀚的大海,巨轮披浪;无际的平川,列车飞驰;明亮 的舞台,角色变换等等。在人们的视野中,苍鹰、巨轮、列车、角色等因其动很容易成 为注意的中心,而天空、大海、平川、舞台,因其相对静止而往往成为注意中心的陪衬。 当然,这绝不是说只有动态才显示美,而静态就不显示美。动态和静态在特定的场合各 有其美,而且二者常常同时存在、互相辉映,相得益彰。 以审美对象的新异性而论,最好的例子是当代青年人的服饰。青年人都希望将自己 打扮得更美一些。一件设计新颖的服装,常引起一些人的青睐,于是他们竞相模仿,形 成“流行热”。之后,一种造型、色彩更新颖的时装又悄然兴起,于是他们又开始模仿 和追求。又如,欣赏过韩美林动物画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他笔下的动物格外可爱, 给人的美感享受格外丰富。这是什么原因呢?它逼真么?恰恰相反,他的画多是变形画, 线条非常简洁,圆弧形运用较多;色彩铺张,斑驳交错。韩氏画法的核心是突出了一个 “新”字。唯其如此,他的画能引起更多观赏者的审美注意,以至几度出国展出,都引 起轰动,盛誉不衰。 (选自陶功定《美学》,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注意是人们在面对一定对象时所产生的心理特性,是伴随诸多心理过程而存在 的心理现象,其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B、人们不产生审美注意,就不能产生审美心理过程,审美对象的鲜艳色彩、适度 比例、流畅线条等审美属性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注意。 C、注意一般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前者具有自觉性、目的性,有时需要意志 努力,而后者不需要意志努力,不具有目的性。 D、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审美实践中常同时存在,或交替进行和互相转化,因而 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与艺术作品时的审美注意各有侧重。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观看舞台演出时,能在有意注意的作用下去听、看演员的表演,而人们的 注意力转向出现的新角色则是无意注意的表现。 B、人们产生审美注意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外因是审美对象具有引起人们愉悦情感 的属性,内因是人们有个体倾向和内部状态。 C、“万绿丛中一点红”比“绿叶扶红花”更具美感,前者互补色之间的对比强度 更大,“万绿”有效突出了“一点红”的强度。 D、静态和动态都可显示美,静态美和动态美各有特点;在一些场合,动态和静态 同时存在,彼此辉映,产生很好的美感效果。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浩瀚的大海和在大海上披浪前行的巨轮,人们往往将具有动态美的巨轮作 为注意的中心,而将静态的大海视为陪衬。 B、当代青年人喜爱用设计新颖的时装打扮自己,他们不断追求在设计方面更新颖 的时装,在社会上掀起一次又一次“流行热”。 C、韩美林的动物画以简洁的线条、铺张的色彩表现出动物的可爱,给人以丰富的 美感享受,但其动物画逼真性不够又令人感到遗憾。 D、韩美林画法的核心特点是“新”,他的画能引起更多观赏者的审美注意,在国 外展出时能引起轰动,都得益于画法“新”这一特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印第安营寨 (美)海明威 两个印第安人站在那里等着。 两条小划子在黑暗中出发了。尼克听到桨声从前面那条小划子远远地透过夜雾传来。 两位印第安人快捷而有节奏地划着。尼克依偎在父亲的怀里。湖上很冷。 “我们去哪儿,爸爸?” “湖那边的印第安营寨。一位印第安女士病得很重。” 他们拐过一道弯,一只狗吠叫着迎出来。前面是剥树皮的印第安人棚屋的灯光。又 有些狗朝他们冲来。一位年长的妇女端着灯站在门口。里面一张固定在墙上的木铺上躺 着一位年轻的印第安妇女。她在分娩,已经两天了。营寨里所有年长妇女都一直在帮她 分娩。男人们则都到听不见她哭闹的路那头的黑暗中坐着抽烟去了。尼克和两位印第安 人跟着他父亲和乔治叔叔进去时,她正喊叫着。她躺在下铺上,盖着被子的身子高高隆 起。她的头侧向一边。上铺躺着她的丈夫。三天前,他用斧头重伤了脚。他抽着烟斗。 屋子里味道呛人。 尼克的父亲吩咐让在火炉上热上水。水热着的时候,他和尼克谈起来。“这位女士 要生孩子了,尼克。”他说。 “我知道。”尼克答道。 “你不知道。”他父亲说。“听我说。她现在这样子叫分娩。孩子想生出来,她也 想生出孩子来。她全身肌肉都在设法让孩子生出来。这就是她为什么在喊叫。” “明白了,”尼克说。 就在这时,印第安产妇大叫起来。 “啊呀,爸爸,能不能给她点什么药让她不再尖叫啊?”尼克问道。 “没办法。没有麻醉药,”他父亲说,“但是她的尖叫不重要。我听不到她的尖叫, 尖叫不重要。” 上铺的丈夫翻了个身,面朝向墙壁。 厨房的女人示意医生水已热好。尼克的父亲走进厨房,将大壶中的水倒出一半到脸 盆里。在壶中剩下的水里,他放进了包在手绢里的几件东西。 “这些得开水煮。”他说,然后开始在热水盆中用从营地带来的肥皂揉搓双手。尼 克看着父亲两只手用肥皂揉来搓去。他父亲一边细致全面地清洗双手,一边说话。 “你知道,尼克,孩子应该头先生出来,但有时却不这样。如果头不先生出来,对 谁都是问题。也许我得给这位女士做手术。过一会儿我们就能知道。”双手洗满意后, 他进屋开始助产。“向后拉拉被子行吗,乔治?”他说,“我不想碰被子。” 稍后他开始手术,乔治叔叔和三个印第安男人则紧紧按着那位产妇。……尼克则为 父亲端着脸盆。手术进行了很久。 他父亲提起婴儿,拍打几下,让其呼吸顺畅,然后交给那位年长印第安妇女。 “瞧,是个男孩儿,尼克,”他说,“你觉得做实习医生怎样呢?” 尼克答道:“行。”他看着别处,不愿看他父亲做的事。 “嗯。顶好,”父亲说着,将什么放进脸盆。尼克没看。 “嗯,”他父亲说,“要缝几针。你可看可不看,随意。我要缝合刀口。” 尼克没看。他的好奇心早已荡然无存。 医生朝产妇俯下身子。她现在安静了,两眼闭着。她脸色苍白。她不知道孩子怎样, 什么也不知道。 “上午我会再来。”医生说着站起身。“护士中午就到,她会把我们需要的东西都 带来。”他很得意,话很多,就像赛后更衣室里的橄榄球运动员。“这次手术可发表在 医学学术刊物上,乔治,”他说,“用折刀做剖腹术,用九英尺细接钩线缝合刀口。” 乔治叔叔靠墙站着,“嗯,你了不起,是的,”他说。 “应该看看自豪的爸爸。此类小事中最受罪的是那些爸爸们,”医生说。“我得说, 他非常安静地承受了折磨。” 他将那位印第安人头上的毯子拉开。他松开的手是湿的。他踩着下铺边缘擎灯向里 看去。那位印第安人面朝墙壁躺着。他的喉管已完全切开,身体压成的低洼处聚起一汪 血。他头枕左臂。打开的剃刀刃朝上落在毯子上。 “把尼克带到棚屋外面去,乔治。”医生说。 没那必要了。他父亲擎灯向后移动印第安人的头时,站在厨房门口的尼克已清楚地 看到了上铺的一切。他们沿伐木大道向湖边走回时,天已要亮了。 “真不该带你来,尼克,”他父亲说,手术后的兴奋已无影无踪。“让你经受这个, 再糟糕不过了。” “女人生孩子都这样难吗?”尼克问。 “不是,这是极少极少的例外。” “他为什么要自杀呢,爸爸?” “不知道。我想,他是受不了吧。” “自杀的男人多吗,爸爸?” “不是很多。” “女人多吗?” “几乎没有。” “从来没有?” “哦,有。她们有时也自杀。” “爸爸?” “在。” “死难吗,爸爸?” “不难,很容易,尼克。要看情况而定。” 他们坐在船上。太阳已升到了山顶。一只鲈鱼跃起,湖面荡开一圈波纹。尼克将手 伸进湖水里。在早晨的清冽中,湖水显得暖暖的。大清早的湖面上,尼克坐在船尾,父 亲划着船,他觉得他自己肯定不会死。 (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小说描写了尼克随父亲和叔叔到印第安营寨出诊的故事。在出诊中他看到了人 类社会的冰山一角,看到了人与人的不同,引起他对人生的思考。 B.故事从湖上开始——乘船出诊,也从湖上结束——出诊归来。湖是分界线,湖 的这边是尼克熟悉的世界,而湖的那边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C.对印第安产妇的描述在文中只出现四处,但都浓墨重彩,展示了一个清晰、饱 满的女性形象,一个面对难产的痛苦而坚持不懈、顽强的女性。 D.小说采用不动声色的叙述,在小说中不能直接找不到作者的影子,只能感受到 叙事者声音的存在,但在字里行间已将深沉的思想传递给了读者。 5.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尼克父亲的形象。(5 分) 6.小说开头结尾划线处的描写暗示了主题,请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浙江一小学叫停家长签字:检查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 (杭州网 2017 年 9 月 18 日 事件:学校取消“家长作业”) 近日,金东区实验小学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 之作业篇》。里面提到“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 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想改变‘家庭 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 同时,实验小学还发布了《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学生公约之作业 篇》,内容大致如下:“认真完成作业,是每一位同学的基本职责!我们想改变这样的 作业场景:妈妈在身边唠叨不停,爸爸在桌旁眉头紧锁……从今天起,给我一方书桌, 给我一份安静,我会成为作业的主人……” 现状:大多数学校都有让家长签字的要求 记者也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做了一个调查,没想到“家长作业”真的普遍存在。金华 的市民吴先生是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他说作业让家长签字那是每天必须的。东阳的吕 先生给记者看了学校发来的短信记录,每天老师都会把一天的作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给 家长,并且都会在最后提示让家长检查后签字。看到记者在朋友圈的调查后,有位金华 的老师还打趣地说应该去调查一下哪所学校是不要家长签字的。 由此可见,取消“家长作业”,应该是一件不走寻常路的事情。那么这位校长又是 怎么想的呢? 金东区实验小学的校长方青说:“现在有些家长都以孩子为中心。接送、陪做作业, 陪吃饭、陪玩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子孩子缺少了很多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机 会,会让他们养成依赖性。” “我做了校长之后也经常会和家长聊天,结果发现大家都有同样的焦虑,要检查作 业、要纠错、要批改,很多学生作业演变成了家长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压力,所 以我觉得学校有必要科学引导,倡导家长不参与作业检查,提倡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由 老师承担起应担的责任。” 材料二: 五成以上的人认为家长给家庭作业签字合理 (《新京报》 2017 年 9 月 23 日) 近日,浙江金华金东区实验小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 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就此展开调查。 你有没有过给家庭作业签字的经历?(单选) 有 81.1% 没有 3.9% 你认为学校要求家长给家庭作业签字合不合理?(单选) 合理,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51.3% 不合理,学校转嫁责任 31.9% 不好说 1.8% 你认为为保证义务教育的效率,学校与家长应该怎样做?(多选) 学校尽职传输知识、检查作业,家长言传身教、提供良好氛围 42.1% 学校与家长加强沟通,及时知悉学生情况以因材施教 4.0% 学校与家长可以相互“越界”,全方位指导学生 41.9% 受访者背景资料(样本:1343 人) 性别 男:43.5% 女:50.5% 受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3.5% 大专/高职:22.9% 大学本科:53.8% 硕士及以上:1.8% 7.以下哪项表述符合金东区实验小学校方的观点?(3 分) A.批改作业和检查作业是老师的基本职责,应该制止家长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 B.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是为了让每一位同学更认真地对自己的作业负责。 C.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是社会的普遍要求,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D.家长检查作业是当今孩子缺少独立生活、独立学习机会的主要原因。 8.下列关于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金东区实验小学关于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的两份公约,角度不同,内容相关度 高。 B.从杭州网的调查看,金东区实验小学的做法在当地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C.金东区实验小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的举措,出发点就是解放家长。 D.关于检查作业问题的社会现状和社会倾向的调查,“京报调查”的结果与杭州 网的近似。 E.“京报调查”所提供的“受访者背景资料”与调查内容和价值没有必然关联, 应该删除。 9.材料反映了金东区实验小学的校长的意见,还反映了特定社会群体的主流意见。 请你把其中一方的意见(观点及理由)用不超过 40 字表述出来。(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戾太子据,卫皇后生。元狩元年立为皇太子,年七岁矣。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 甚喜,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少壮,诏受《公羊春秋》,又从瑕丘江公受《谷 梁》。及冠就宫,上为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故多以异端进者。武帝末,卫 后宠衰,江充用事,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因此为奸。 是时,上春秋高,意多所恶,以为左右皆为蛊道祝诅,穷治其事。充典治巫蛊,既知上 意,白言宫中有蛊气,入宫至省中,坏御座掘地。上使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 文等助充。充遂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时上疾,辟暑甘泉宫,独皇后、太子在。太 子召问少傅石德,德惧为师傅并诛,因谓太子曰:“前丞相父子、两公主及卫氏皆坐此, 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 穷治其奸诈。且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请问皆不报,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 子将不念秦扶苏事耶?”太子急,然德言。乃使客为使者收捕充等。太子使舍人无且持 节夜入未央宫殿长秋门,因长御倚华具白皇后,发中厩车载射士,出武库兵,发长乐宫 卫,告令百官日江充反。乃斩充以徇,炙胡巫上林中。长安中扰乱,言太子反,以故众 不附。太子兵败,亡,不得。太子之亡也,东至湖,臧匿泉鸠里。主人家贫,常卖屦以 给太子。太子有故人在湖,闻其富赡,使人呼之而发觉。吏围捕太子,太子自度不得脱, 即入室距户自经。久之,巫蛊事多不信。上知太子惶恐无他意,而族灭江充家。上怜太 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 (节选自《汉书·武五子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因此为奸/ B.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因此为奸/ C.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因此为奸/ D.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因此为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禖祝中的“禖”是求子之神,禖祝是禖祠的住持,类似庙祝。 B.《谷梁》和《公羊》《左传》一样,都是阐释《春秋》的“传”。 C.黄门是官名,汉黄门令等官多由宦官充任,故后亦称宦官为黄门。 D.上林即西汉的皇家园林上林苑,司马相如曾为之写过《上林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据博学多知。在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之外,他还因汉武帝的宠爱和自己的兴 趣,广纳他说,博采众识。 B.刘据被迫举事。奸人伪造证据,皇帝音讯隔绝,刘据辩白无门,害怕遭受秦太 子的悲剧,于是只得起兵。 C.刘据广受同情。逃亡期间,他得到民间义士的冒死保护和倾力供养,冤情昭雪, 又使得天下人为之难过。 D.刘据蒙冤擢垢。他生时因皇帝昏聩和奸人迫害而在巫蛊事件中蒙冤,死后还受 到正史的栽赃谥以为“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急,然德言。乃使客为使者收捕充等。 (2)久之,巫蛊事多不信。上知太子惶恐无他意,而族灭江充家。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曲江①对雨②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③,暂醉佳人锦瑟旁。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 风景区;玄宗、杨贵妃经常来此春游。②本诗写于乾元元年(758 年)暮春。杜甫时任 左拾遗,此时安史之乱还在继续。③金钱会,唐玄宗开元时,宴王公百寮於承天门,令 左右於楼下撒金钱。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描绘了春云遮断苑墙的景象,营造出沉重压抑的氛围,“覆”为全诗诗眼。 B.“林花著雨胭脂湿”景中含情,即描绘出桃林著雨之态,也有触景伤情之感。 C.诗人不说风吹水荇,却言“水荇牵风”,赋予水荇人格化动作,可谓用笔精妙。 D.本诗先景后情,从雨前、雨中写到雨后,细腻地表现了诗人曲江所见所思所感。 E.本诗多处用典,暗含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抚今追昔中有深沉的感慨。 15.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 (2)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 (3)后宫佳丽三千人,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制茶的国家。很久以前,中国人就把茶 树种子和种茶经验传授给世界各国人民。今天,茶已成为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的饮料。 B.过去,在蚌埠地区,农作物秸秆的用途主要用于取暖、做饭和喂牛,如今,随 着农业生产方式及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秸秆失去了用武之地。 C.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人员生源地国,同时,也是 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世界第三大国际学术流动目的地国。 D.若不提升网游的内容品位,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只是单纯强调减少游戏时 间或者一味强调家长的教育引导,很难真正达到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的目的。 18、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真正的好诗, ① 是诗性充沛的,这个充沛指的②诗的意境丰盈。 ③是感性的 表达④智性的推动与神性的天助,最终都是为了创造一首浑然一体的诗歌。这首诗表面 看是句子与句子的排列组合, ⑤ 更关键的是句子与句子相互激发着、推动着创造出 来的诗境。这个诗境,是全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笔画共同完成的。当我们蓦然回首 再看这首诗时,就会发现,语言消失了,⑥诗的丰沛意境诞生了,令人深受感染。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或许 就是 无论 还是 而是 而 B 一定 / 还要 还是 不 正 是 不 正 是 C / 甚至 才是 因此 而且 而且 D 一定 就是 无论 还是 其实 而 A.A B.B C.C D.D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刚到他家向他提出了帮忙的请求,他就说:“好的,我会鼎力相助,把这件 事办好。” B.我将自己的作文初稿发送给老师,并且附上短言:希望老师能够拜读,给予斧 正。 C.张敏把自己的杰作“寒鸟图”送给同事。同事们都握着她的手高兴地说“谢谢 您的惠赠”。 D.我就有这么一个令妹,我们一家人都宠着她,因此,她可能变得骄横了一点, 希望您能谅解。 20、下面五个话语情境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 体。(5 分) 情境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陆亦可送给赵东来一本外国诗集《雏菊》,赵东来 一边接过诗集一边说:“多谢美女,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二:一条请柬:“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 情境三:凤凰卫视记者连线报道:“南城门天池公园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 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新闻广播稿:近期的多场暴雨,造成泸沽湖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 望明日返回丽江。 情境五:收到曹文轩著作后的短信回复:您惠赐的大作已收到,定当惠存。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开始对科技进行批判反思,强调科技的负 面性。他们认为,①__________,人类自己创造的科学技术有可能会把自己毁灭掉。人 类的智慧真的无法驾驭科技吗?西方学术界的疑问让人有一种错觉,好像人类的科学技 术发展有多快似的。实际上同大自然的力量相比,②______,人类连太阳系都走不出去, 医学连人的寿命都无法有效延长。因此,③__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①旧书不庆百因读,熱读深思子自知,《宋。苏献) ②低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家。陆游》 ③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补鼻香。(康,黄提祥师) 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术: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手是下,《周。老于) ⑤天生成村公有用。千金数尽还复来。(康,李白》 ⑥看似寻常最奇城,成如容易却眼辛。(宋。王安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请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制了请 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佛定立意并合理引用,与一首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请文体。自 机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表,不少于 800 年。 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尼克的父亲是一位医生。他医术精湛,处事从容不迫,有强烈的职业使命感。 他善于适时教育启发儿子,是尼克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引路人。 6.开头尼克“偎在父亲的胳膊里”的景象体现尼克在蒙昧、困惑时期对“父亲” 的依赖,“湖面上很冷”是他内心脆弱的真实写照。结尾尼克独自在船梢,说明他摆脱 了对父亲的依赖;“清早是冷冽的,但水里倒是很温暖”,是指尼克经历了惊心动魄的 一晚,获得对生命意义的新认识,从天真走向了成熟。 7.B 8.CE 9.答案示例一:为了落实教师职责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学生职责),应该让家 长告别检查作业(应该取消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 答案示例二:为保证义务教育的效率(为保证家长知情权和发挥其指导作用),应该由 家长给家庭作业签字(应该要求家长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 10.C 11.A 12.D 13.(1)太子十分着急,采纳了石德的意见,就派门客装扮成使者逮捕江充等人。 (“然”“收捕”) (2)过了很长时间,巫蛊害人的事大多不真实,汉武帝知道太子只是心里害怕才 逃,没有别的意思,就把江充全家抄斩了。(“信”“族灭”) 参考译文: 戾太子刘据,是卫皇后所生。元狩元年立为皇太子,那时他七岁了。当初,汉武帝 二十九岁才得太子,很是高兴,为此修建了禖祠,命东方朔和枚皋写祭祀禖神的祝词。 太子渐渐长大以后,诏令他学习《公羊春秋》,又跟从瑕丘江公学习《谷梁春秋》。到了 二十岁行加冠礼就住在太子宫,汉武帝给他修建了博望苑,让他与宾客往来,依他的兴 趣行事,于是有好多非正统儒家学派的学说来进献。汉武帝晚年,卫后失宠,江充受重 用。江充与太子以及卫氏一家有怨恨,担心汉武帝死后被太子处死,正在这时,巫蛊案 发生,江充就借此事挟私报复。当时,汉武帝年事已高,对事情多有厌烦,怀疑身边的 人都干了诅咒蛊害之事,诏令彻查此事。江充负责查处巫蛊案,他已经知道了皇帝的心 情,就对皇帝说宫中有蛊毒之气,进到宫内一直到皇帝的住处,拆毁宝座,掘开地面。 汉武帝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人协助江充。江充就到太子宫挖掘蛊物, 找到用桐木刻成的小人。当时汉武帝有病,到甘泉宫避暑去了,只有皇后和太子在宫内。 太子召见少傅石德问他这件事应该怎么办,石德害怕因为是师傅的关系被一起处死,就 对太子说:“现在胡巫和来调查此事的官员掘开地面找到了证据,不知道是胡巫故意放 在那里的呢,还是真的就有,我们自己无法辨明,可以伪称诏令用符节把江充等人收捕 入狱,把他们的奸诈阴谋追查清楚。再说皇帝正在甘泉宫养病,皇后以及家吏的请安问 候都得不到回复,皇帝是死是活都不得而知,而现在奸臣干出这种事,太子您难道不记 得从前秦朝太子扶苏被害的事情吗?”太子十分着急,采纳了石德的意见,就派门客装 扮成使者逮捕江充等人。太子命舍人无且拿着符节连夜进入未央宫殿的长秋门,派发中 厩里皇后的马车装载射手,搬取武库的兵器,调发长乐宫的卫队,向文武百官宣称江充 造反,然后就斩了江充巡示朝野,在上林苑烧死了胡人神巫。长安城大乱,传言太子造 反,因此民众不肯归附太子。太子军队被打败,逃走,没有抓到他。太子出逃,往东跑 到湖县,躲藏在泉鸠里百姓家。这家人贫穷,常常卖鞋来供养太子。太子有故人在湖县, 听说他资财充足,就派人前去传呼,由此被人发现。当地官吏带人来围捕太子,太子心 想逃不掉了,就进到屋里闭上门上吊自杀。过了很长时间,巫蛊害人的事大多不真实, 汉武帝知道太子只是心里害怕才逃,思,就把江充全家抄斩了。武帝痛心太子无罪而死, 就修建了思子宫。天下人听说这件事后也都为之难过。 14.AE 15.首联颔联动静结合,移情于景,表达出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以景物表达出诗 人那种万分惆怅与凄苦之情,颈联和尾联委婉表达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的忠君忧国 之心和对国家美好前景的期盼之情,颈联讲龙武禁军今日龙辇已废,芙蓉殿里殿门深锁, 无人焚香,一派荒凉景象。尾联描绘了一个君臣同欢、歌舞升平的宴饮嬉游之景。作者 巧妙地用何时一词表现出自己的期盼。 17【答案】C 【解析】A 项,搭配不当,“传授”指把学问、技艺教给别人,“茶树种子”不能搭 配“传授”。B项,句式杂糅,应把“的用途”去掉;或把“用途主要用于”修改为“用 途主要是”。 D 项成分残缺,应改为“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文化)环境”。 18【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从区别最大处着眼,如③④处,表并列关系,表示都可或者都 不可,有假设寓意,所以倾向于 AD 两项。再如第⑤处,加强语气,与上句之间不存在并 列关系,故排除 A 项,选 D 项。将该项所有关联词语代入文本,顺读下去,感觉没有不 妥之处,故确定答案为 D 项。 19.【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鼎力相助”是敬辞,是说别人大力帮助自己;B“拜读”是 用于自己读别人的作品;D“令妹”是敬辞,用于称呼别人的妹妹。 20.【答案】(1)“笑纳”改为“收下”; (2)“乔迁新居”改为“搬新家”,或者把“府上”改为“家中”; (3)“光顾”改为“游览”; (4)“可望”改为“有望”; (5)“惠存”改为“珍藏”。 21.①人类的智慧无法驾驭失控的科技。②人类的技术力量微不足道。③人类科技 的进展还远没到失控发展的地步。 【解析】试题分析:答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具体的语境,也就是横线处的上下文。从 整个语段来看,话题是人类能否驾驭科技。①处是“西方一些学者”的观点,从下文 “人类的智慧真的无法驾驭科技吗?”可得出答案;②处要承接上文“同大自然的力量 相比”;③处,由“因此”可知,这一句是( )全段的总结句,也是亮明观点的句 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