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 22 -‎ 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 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 ‎(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字是有形的思维,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对思维进行考古所用的工具是古文字。‎ B. 在古人类时期,人们在古诗歌中喜欢用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在原始神话中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个道理。‎ C. 文字的产生是以抽象思维的能力水平为基础的,从象形文字可以看出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创造不出太抽象的符号。‎ D. 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因此它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论证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时,分别从古代诗歌、原始神话、文字创造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B. 古人类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以及甲骨文中形容词的数量特别少,都能说明古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低下,这是举例论证的方法。‎ C. 文章举从羊的肥大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名词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 D. 文章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相互补充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思维不断提高的论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都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可以推断出这些国家的古文字可能属于绘画文字的范畴。‎ B. 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说明他们的思维还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 C.‎ - 22 -‎ ‎ 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说明抽象思维的发展也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D.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答案】1. C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对思维进行考古所用的工具是古文字”的说法以偏概全,太绝对,原文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B项,古诗歌中和原始神话中说明道理的方式用反了,原文是 “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D项,“因此它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强加因果。原文不存在因果关系。‎ ‎【2题详解】‎ 试题分析:C 项,“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不全面,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倒数第二段,文章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D 项,“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无中生有,偷换概念。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原文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 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碱蓬草 胡修江 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 - 22 -‎ ‎。金秋的菊花开放时,天空蓝得像一个童话,于是人们就登上高坡。高坡上满是文人的诗情,亲朋们精致的思念。而此时,我的心灵却被一丛丛红红的野草完全占据了。乡人说,那是碱蓬草,是沿海滩涂特有的一种植被,也叫碱蓬菜。说它是菜,是怀了亲切;说它是草,是因为野生野长。五月长出新芽时,草叶还翠绿如滴,然后由于生长在海陆之间,潮来潮往间,叶子就逐渐开始变红了,九、十月间,简直是漫滩遍野的红。它喜欢盐碱地,喜欢和海浪亲吻,丛丛簇簇,扎根于荒凉,向翱翔的海鸥铺展野性的美丽。‎ 碱蓬草生长在海滩上,一年又一年,蛮横、执着,看惯的人觉得是顺理成章,初到的人觉得惊讶神奇。我虽不是伴着碱蓬草长大的,但也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所以,我和它就有了一种若即若离的默契,它正适合我的细细阅读。暂时的逃离城市,既非归隐,也非从俗,就是想在作秀般的喧扰中寻到一点朴实的宁静。登高赏菊,很多人是因为陶渊明,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结,我不想这样。陶渊明的归隐,因着文人的清高,并非本愿,乃逃禄而归耕,不论外表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他种的豆从来就长不好,草长得太茂盛;他的田园就像一个装饰好背景的舞台,一个人粉墨登场,耕种就是演戏了。但当你面对这一丛丛犹如红色的地毯般一直铺到天边的碱蓬草时,你就会直面最朴素的生命诠释:自然。你能炫耀一种坚强么?坚强是在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的勇敢生存,碱蓬草不是,它就适合盐碱地,土地肥沃,就会死亡。你能赞美一种热情么?热情是无时无刻不在的青春的涌动,碱蓬草不是,秋天过后就会凋萎。‎ 当年在大沽河边,英雄战死在疆场,鲜血染红了大地,也染红了河岸海边的漫山遍野的碱蓬草,从此野草涂上了英雄的光辉。今天,理想主义的时代渐渐远离我们而去,但草却依然在顽强地生长,铅华洗尽,本色如初。20世纪60年代,“瓜菜代”的岁月,碱蓬草成为救命草。滩边的渔民村妇采来碱蓬草的籽、叶和茎,掺着玉米面蒸出来红草馍馍,几乎拯救了一整代人。今天,也不会再有人会钟情于它,只有一些都市人,在厌倦了生猛海鲜、大鱼大肉后,买上一两个碱蓬菜的包子,调节一下已被油腻堵塞的肠胃。碱蓬草依旧鲜红亮丽,依旧春天发芽,秋天枯萎。它能觉出自己地位的变化、曾经的荣辱么?草木无情,多情的只是人类自己,但往往又是自作多情。草依旧是草,就如同人依旧是人。‎ 碱蓬草环绕的,是一处处的养虾池,那些赤脚的农民经常从碱蓬草上走过,每一天夕阳坠落的时候,家人送来饭菜,一家人就这样在晚霞的余晖中享受着最平常的幸福。为了看虾,他们晚上经常睡在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小屋中,夜风吹送,送来大海的涛声,与之相伴的就是这丛丛的碱蓬草,一生的匆忙岁月,几世的艰辛劳碌,都融进瞬间的永恒中了。他们说,这里没什么风景。风景就是每天一如既往的生活。‎ - 22 -‎ 如今,对都市人而言,单纯玲珑的风景已经不再具有太大的诱惑,粗犷与坦荡反倒吊足了一些人的胃口。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走马观花般地浏览“荒凉”,对此,我只想说,向往一种勾人魂魄的旅程的同时,不要玷污了一份朴拙、一份厚重。‎ 对于那丛红草,我也只是一个过客,回归都市,心依旧茫然,脚步依然匆忙。该忘掉的就忘掉吧,不能忘怀的,就存在心底,一切随缘,自由地生长吧。‎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以金秋时节,人们登高赏菊,抒发诗情、思念开头,既与下文关于“文人情结”的议论相呼应,又暗示碱蓬草从未被人们关注。‎ B. 碱蓬草的形象是对生命最朴素的诠释,它们在荒凉、寂寞的环境中地生长,展现出坚强、热情的珍贵品质和朴拙而厚重的美。‎ C. 作者围绕着碱蓬草组织情思,叙写不同时代人们对待碱蓬草的不同情感态度,并由此延伸到对自然、风景和人类生活的思考。‎ D. 文中将现代都市人与“赤脚的农民”的生活形态作对比,并融入自身的感慨,体现了作者不同于一般都市人的风景观和生活方式。‎ ‎5. 碱蓬草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 ‎6. 作者说“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后文又说很多人因陶渊明而登高赏菊,“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绪”,这是否矛盾?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最突出的特点:自然。文中从两个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生长环境方面,自然地生长在人迹罕至的盐碱地;生长过程方面,随季节变化自然地生长、凋萎。 ‎ ‎6. 不矛盾。①陶渊明真挚地热爱秋天,又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颂秋咏菊诗。②很多登高赏菊的人,并不具有陶渊明的情怀,只是在形式上模仿陶渊明。③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很多人不能真正地欣赏草木的本性。‎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 A项“暗示碱蓬草从未被人们所关注”不合原文;B项“有着坚强、热情的珍贵品质”不符合作者对碱蓬草的理解;D项“体现了作者不同于一般都市人的风景观和生活方式”不合原文,作者有着深刻的自省意识,在批判都市人的同时,也承认自己“回归都市,心依旧茫然,脚步依旧匆忙”。 ‎ - 22 -‎ 点睛: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其中A项考查开头段的作用,B项鉴赏作品中的形象,C项概括作品的思想情感,D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把握主旨,理清结构,研究技法。然后对照选项逐一排查,找出答案。‎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信息主要集中在一二两段,由“沿海滩涂特有的一种植被”“它喜欢盐碱地” “碱蓬草生长在海滩上” 可概括出碱蓬草生长环境的特点;由“五月长出新芽时,草叶还翠绿如滴,然后由于生长在海陆之间,潮来潮往间,叶子就逐渐开始变红了,九、十月间,简直是漫滩遍野的红”“秋天过后就会凋萎”可概括出碱蓬草生长过程的特点;再由“但当你面对这一丛丛犹如红色的地毯般一直铺到天边的碱蓬草时,你就会直面最朴素的生命诠释:自然”,可概括出碱蓬草的整体特点。‎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探究题,但答案是不开放的,考生只能答不矛盾。“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是文章的开头句,对这一句的理解需要结合考生平时对陶渊明的了解,要答出陶渊明热爱秋天,并且爱写菊花诗,有很多名篇流传至今;“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绪”则是指那些“因为陶渊明”登高赏菊的人,这些人登高赋诗,表达“精致的思念”,在他们看来陶渊明的归隐是浪漫而洒脱的,作者却认为“陶渊明的归隐,因着文人的清高,并非本愿,乃逃禄而归耕,……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表明这些模仿者并不具有陶渊明一样的情怀,模仿的只是形式。正如作者所说“草木无情,多情的只是人类自己,但往往又是自作多情”,人们并不能真正欣赏草木的本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佩:中国真正的“贵族”‎ 从玉华 如今,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这位百岁老人的住所,就像她本人一样,颇有些年岁和绵长的掌故。中关村科源社区的“特楼”曾集中居住了一批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基者,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郭永怀……如今,居住的已多是外来打工者。破败不堪的楼道里贴满了小广告,四处堆放着杂物。李佩先生60年不变的家,就像中关村的一座孤岛。‎ - 22 -‎ 这座岛上,曾经还有大名鼎鼎的郭永怀先生。1956年,郭永怀、李佩夫妇应钱学森之邀,带着女儿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为及时汇报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研究的重要线索,在从兰州回北京途中遭遇飞机失事。被发现时,郭永怀和警卫员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在他们胸部中间,一个保密公文包完好无损。得知噩耗的那个晚上,李佩完全醒着,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尔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文革”结束,恢复工作时,李佩已经快60岁了。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她做英语教学改革,被美国专家称作“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庄就是李佩博士英语班的学生。如今他在大小场合发言、讲课,也是模仿先生的样子,始终站着。李佩70多岁在讲台上给博士生讲几个小时的课,从来没有坐过,连靠着讲台站的姿势都没有。马石庄说,自己选择当老师,就是受了李先生影响,“从李先生身上,看到了教师就是这个社会的精神遗传基因”。马石庄感慨,李先生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人学”,是人格的完善。在李佩眼里,没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国家授予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李佩把这枚奖章随手装在朋友的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个夏日午后,李佩让小她30多岁的忘年交李伟格陪着,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有后辈说她对待名利的样子,就像居里夫人把最大额的英镑当书签,把诺奖的奖牌随意给孩子当玩具。‎ 当然,李佩先生也有发飙的时候,不管对面坐的是什么大人物。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现在大学减少英语课时,她反对人民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反对清华大学办医学院,反对“北大要把三分之一副教授筛选下去,改革进行不下去”的悲观论调。她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场200多人的大会厅坐得满满当当。黄祖洽、资中筠、厉以宁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请来这些大人物讲课,全都是免费的。“也只有李佩先生能请得动各个领域最顶尖的腕儿。”有人感慨。‎ 如今,李佩先生逐渐老了,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但每一个踏进李佩先生家的人都会很珍惜拜访的时间,大家都明白,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 ‎【相关链接】‎ 中关村大讲坛创办以来,每周五地下午,李佩先生就会准时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十几年如一日。讲坛的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健康、时事等领域。这个讲坛不仅是知识的学园,更是精神的殿堂。讲坛的影响已超越中关村的地缘环境,辐射到更远的地方。讲坛的受惠者不仅是老年人,还包括众多的年轻人。‎ ‎(选自《一日看尽长安花》序言,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22 -‎ A. “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一句重复出现,使材料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表达作者对李佩逐渐被年轻人淡忘的遗憾和惋惜。‎ B. 本文第三段写郭永怀先生的突然辞世令李佩深陷丧夫之痛。李佩对丈夫的无比敬重和怀念,是她在“特楼”坚守六十年的主要原因。‎ C. “文革”后,恢复工作的李佩努力传授知识,更在无形中传播着她的“人学”,马石庄继承了她的“精神遗传基因”,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 D. “两弹一星”奖章“随手”一装,捐献60万现金“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这些细节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李佩对名利的态度。‎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文章用钱学森、厉以宁等为人熟知的“大家”来介绍人们不太熟悉的传主,既侧面烘托了传主的影响力,又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 B. 李佩先生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 C. 李佩先生创办的中关村大讲坛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健康、时事等领域,受邀讲课者都是黄祖洽、厉以宁等名家,讲坛惠及众多年轻人。‎ D. 文中“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说明李佩先生虽然越来越不为年轻人所知,但知道她的人都明白先生的伟大,不会忘了先生。‎ E. 李佩先生年近花甲之时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 ‎9. 作者认为李佩是“真正的‘贵族’”,她的“贵”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AD ‎ ‎9. ①身份方面:身份尊贵,是功勋科学家的遗孀、中国科学院英语系的权威。②贡献(工作)方面:贡献卓越,筹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人才,编写教材,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创办中关村大讲坛。③精神(品质、为人)方面:精神可贵,爱国报国,治学严谨、淡泊名利、有责任心、讲原则、有坚守。‎ ‎【解析】‎ ‎【7题详解】‎ - 22 -‎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李配对丈夫……是……主要原因”于文无据,属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李佩先生60年不变的家,就像中关村的一座孤岛”,并没有说是对丈夫的无比敬重和怀念。‎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项,“反对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曲解文意。原文为“反对人民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反对清华大学办医学院”。‎ C项“受邀讲课者都是黄祖洽、厉以宁等名家”分析错误,讲坛有这些名家参与,但并非全部;‎ E项,“李佩先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因果关系分析不当。被称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是因为她对英语教学的改革。‎ 故选AD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本题要求分析李佩是“真正的‘贵族’”,她的“贵”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节中“郭永怀为及时汇报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研究的重要线索,在从兰州回北京途中遭遇飞机失事”可知她是功勋科学家的遗孀;第四节“李佩已经快60岁了。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她做英语教学改革,被美国专家称作‘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表明她是中国科学院英语系的权威。第四节中,写她“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她做英语教学改革”,倒数第二节中“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可总结出第二点答案,她的贡献特别大。她“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有后辈说她对待名利的样子,就像居里夫人把最大额的英镑当书签,把诺奖的奖牌随意给孩子当玩具。”她淡泊名利。她“81‎ - 22 -‎ 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请“黄祖洽、资中筠、厉以宁等名家”“请来这些大人物讲课,全都是免费的。”她精神可贵,有责任心。“李佩先生也有发飙的时候,不管对面坐的是什么大人物”她有坚守。“她反对……她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她有原则。她筹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人才,编写教材,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可总结出她爱国报国,精神可贵。‎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襄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灌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注】①两造:诉讼的双方。‎ - 22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B. 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C. 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D. 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参加殿试取中后才能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赐进士出身,二甲赐进士及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B. 十八,是古代常见的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来排行的一种称呼。如柳永被称为柳七,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 C. 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D. 擢,是提拔、破格提拔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提拔的词语还有“加官”、“升”、“超”、“拔”、“陟”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淳善于断案。审理案件不拖延积压,百姓都说张淳断案就像当年的包拯一样迅速果断。‎ B. 张淳聪明机智。他故意放出大盗卢十八逃跑很久难以抓捕的风声,先使其放松警惕,然后再用计,将卢十八缉拿归案。‎ C. 张淳体恤百姓。永康县有很多贫穷的人生下孩子无法抚养,张淳耐心规劝,拿出自己的俸禄给百姓,使很多人活了下来。‎ D. 张淳料亊准确。离开永康县之前,他告诉下属,有个逃跑的盗贼就在附近,手下人按照他的话去抓捕,果然抓到了盗贼。‎ ‎13. 把文言文中両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2)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答案】10. B 11. A 12. C ‎ ‎13. (1)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为吃惊叹服,官司日渐减少。 ‎ ‎(2)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按照道理推断,有什么神明呢? ‎ ‎【解析】‎ - 22 -‎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这些骄横强悍的士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不可预测。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而留下那些勇敢的,那么,留下的不能叛乱,淘汰的也不会捣乱”。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本句中注意根据一些名词,如“骄悍者”“留者”“汰者”等,及对称结构“留则有用/汰则叵测”等。‎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A项,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原文的意思是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讼者”、“剖”、“浸”及句子大意;第二句得分点:“遁”、“去”、“卜勇”、“何神之有”宾语前置。‎ 点睛:对于文言文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确定关键词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中进士,任命为永康知县。(永康)官吏和百姓平时大多奸猾,接连上告罢免了七个县令。张淳到任,日夜翻阅公事文书。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为吃惊叹服,官司日渐减少。凡是前往官府申诉的,张淳当即定下审判日期,(到时)诉讼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日期到官府,很快审决案件没有拖延积压的。百姓带一包饭就能结束诉讼,于是称他为“张一包”,说他像包拯一样断案快速。‎ - 22 -‎ 大盗卢十八抢劫库藏的金帛,过了十多年还没俘获,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限定三个月一定抓到大盗,并请求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数几十份的缉捕公文。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讥笑说:“大盗逃跑好久了,到哪里去抓捕呢。”搁置着不去办理。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卢十八私通,那官吏经常为卢十八打探消息,听到张淳的话告诉了卢十八,卢十八心里安稳许多。张淳于是让差役假装告这位官吏欠人银子,把官吏关入狱中。张淳暗地叫来这官吏用勾结大盗犯死罪来责罚他,再叫他请求让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钱来偿还。卢十八听到以后,急忙来探望这位妇人,(张淳等人)趁他喝醉酒将他捉拿。等到上报御史,仅有两个月。 ‎ 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怨恨,常常以人命案的方式来诉讼。张淳查验发现不属实就给诉讼者判罪,从此没有诬告者。永地人贫穷,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张淳规劝非常耐心,贫穷而无力抚养的就捐献俸禄供应物资,保全性命活下来的不计其数。过了许久,因为政成绩第一前往应召离开永康,刚上车,回头对下属说:“某盗贼已经回来,距离此地数里远,你们可以替我捉拿他。”根据他的话追寻,发现盗贼正在河里洗脚,拘捕到官府,盗贼服罪。永地人对这件事感到惊奇,认为有神明告知。张淳说:“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以道理推断,有什么神明呢。”‎ 升任礼部主事,历任郎中,因病辞职离开。起用担任建宁知府,升任浙江副使。当时浙江有招募来的士兵,巡抚商量将他们解散,士兵们(知道后)都骚乱不宁。张淳说:“这些骄横强悍的士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不可预测。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而留下那些勇敢的,那么,留下的不能叛乱,淘汰的也不会捣乱。”(巡抚)听从他的意见,事情就平定了。(张淳)的官职最终是陕西布政。‎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万里桥①江上习射 ‎(宋)陆游 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②看射及春晴。‎ 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声。‎ 天上欃枪③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 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④他年下百城。‎ ‎【注】①万里桥,在成都锦江上。淳熙四年正月孝宗有诏:沿江诸军,岁再习水战。②胡床:交椅,最初从域外传入。③欃(chán)枪,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它一出现定有兵乱。这里代指金兵。④笴(gě),箭杆。‎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上句写景,诗人眼中高高低低的丘陵犹如起伏的波涛奔流而下,别具壮阔的气势。‎ - 22 -‎ B. 首联下句点题,诗人在晴朗的春天观看江上将士们演习射箭,陶醉于春日的闲适和愉悦。‎ C. 颔联上句写春风和软,弓箭力量减弱;下句写将士们膂力不凡,长箭的声响远处可闻。‎ D. 颈联将天上的“欃枪”与草间的“狐兔”对举,以警告金人不要像狐兔一样得意猖狂。‎ E. 本诗紧扣“射”字,以景起兴,继而叙事,再转入议论抒怀,有陆游豪迈雄健的诗风。‎ ‎15. 本诗尾联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14. BD 15. ①尾联自问自答,以豪壮之语作结,呈现出豪迈雄健的风格,使全诗思想感情得到升华。②以“一笴”“下百城”的夸张与想象表达志向,大大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③同时表达出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慷慨斗志。‎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分析及手法赏析。B项“陶醉于春日的闲适和愉悦”情感理解不当;D项“警告金人不要像狐兔一样得意猖狂”与诗中表达的意思不吻合。‎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尾联内容赏析。主要分析手法,结合尾联内容分析,点明情感。结合“陆游”的个人经历分析。“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诗人反问的语气,使全诗的思想得到升华,同时表达出了诗人打败南犯金兵的必胜信念、对不思进取的小人的不屑,以及不甘无所作为、渴望收复江山、建功立业的慷慨斗志。‎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 ‎(3)《曹刿论战》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忳郁邑余侘傺兮 (2).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 陟罚臧否 (4). 不宜异同 (5). 惧有伏焉 ‎【解析】‎ - 22 -‎ 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烦闷失意,走投无路”“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陟”“侘傺”“忳”“郁邑”的写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辽宁抚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受灾严重;全省人民毁家纾难,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浓浓乡情给灾区人民带来无限温暖和抚慰。‎ ‎②编造者兼顾诗歌的影响力和读者的认知度,入选作品多以短诗为主。古往今来人们口耳相传、吟诵得最多的正是那些短小精悍的诗。‎ ‎③东巴文字与中原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可谓各有千秋,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其同源,但却关系密切。‎ ‎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罕见干旱,洛杉矶市独树一帜,往水库里投放了近1亿个塑料球,以期高效节水,这种塑料球能有效阻止湖水蒸发。‎ ‎⑤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大学演讲时说,中哈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 ‎⑥真实的情感最能在简朴的生活中流露出来。因为锦衣玉食,味浓,人心易贪恋而忘情;箪食豆羹,味淡,人心不生执着反易流露。‎ A. ①②⑤ B. ②⑤⑥ C. ③④⑥ D. 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①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词义过大,不合语境。语境是说全省人民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②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精明强干;也形容文艺作品等简短而精炼。成语使用正确。③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此处应该用“异曲同工”。④独树一帜:指自成一家。此处应该用“独辟蹊径”,独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 ⑤唇齿相依:形容关系非常密切。成语使用正确。⑥锦衣玉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成语使用正确。故选B。‎ - 22 -‎ ‎【点睛】成语使用要注意几个方面。1.不要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 ‎2.注意感情色彩的区别。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 ‎3.注意适用对象。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如“大言不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 ‎4.注意谦敬成语。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 ‎5.注意两用成语。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 ‎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 ‎7.还有一类成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情色彩的使用特征。‎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记者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里正在展出“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向人们诉说着那一段红色记忆,吟唱着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乐曲。‎ B. 古镇的形成不仅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功能,如商贸、交通、边防等,而且其大量的传统建筑也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相融合,构成了古镇别具一格的景观。‎ C. 针对长江流域当前汛情,国家防总要求长江防总加强预报预测,优化水利骨干控制工程调度和防汛抢险各项责任,严防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D.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中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专家学者的文章83篇,内容涉及“汉语言文学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国文化教育研究”“中国及海外华人的社会”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项,主语缺失。可将“这里正在展出‘英雄史诗,不朽丰碑一一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改为“正在这里展出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一一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B项语序不当,“不仅”应提到句首。C搭配不当。“优化”与“责任”不搭配。‎ - 22 -‎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新居落成,明天乔迁,为答谢您的厚爱,特于明晚六点在寒舍备下酒席,敬请光临。‎ B. 王露同学对老师非常尊重,每次面对老师的垂问,她都毕恭毕敬地回答。‎ C. 儿媳妇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婆婆开心地逢人便送糖:“庆祝我家喜得贵子,吃糖吃糖!”‎ D. 得知冯小刚夺金马影帝,大家纷纷表示祝贺,冯小刚却说:“一把年纪了,唉!真是马齿徒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句子表达得体。A项,“乔迁”用于贺人搬往新居,不能用于自己。B项,“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是别人对自己,这里人称对象不对。C“贵子”,敬辞,对方的孩子。‎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 ① ,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 ② ,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 ③ ,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 ‎【答案】【答题空1】①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 ‎【答题空2】②抑郁症成因有很多 ‎【答题空3】③心理问题 ‎【解析】‎ - 22 -‎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做题时,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要注意提示性词语,总结性词语,还要注意句中的标点符号,要在感知语段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的语境分析概括。第①处,结合前后句子“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不管地位高低”可知,此处说的是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第②处,结合前句“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和后句“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此处说的是抑郁症的成因有很多。第③处,结合前句“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此处说的是抑郁症不单纯是心理问题。‎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的一般要求“在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与他的成才与否息息相关。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凭借坚定的意志,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二交响曲》。顺境只会消磨人的意志,刘禅安于享乐,结果意志消沉,乐不思蜀。因此,一个人只有多经历磨难才能成才。‎ ‎①未必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 ‎② ‎ ‎③ ‎ ‎【答案】 (1). ②顺境未必只会消磨人的意志 (2). ③一个人未必只有多经历磨难才能成才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语段中表述过于绝对的句子“顺境只会消磨人的意志”,“一个人只有多经历磨难才能成才”。‎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22 -‎ 交叉路口,红灯亮起。120急救车被前方按规定停车的私家车挡住。由于病人情况危急,急救车驾驶员不断鸣笛,私家车司机见状,看准绿灯方向暂无车辆通行,果断闯红灯左拐,为急救车让出一条通道,急救车顺利通过了路口,为抢救病人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按照新交规,私家车司机接受了记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监控视频流传到网上后,广大网友呼吁取消处罚。交警通过查看监控录像,特事特办,马上取消了对私家车司机的处罚。‎ 在这支共同谱写的救助生命的“爱”的协奏曲中,私家车司机、网友、急救车司机和交警,谁最值得你崇敬?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和看法,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敬畏生命,彰显人性之善 当看到私家车司机闯红灯,为急救车让行的报道时,我没有看到一个罔顾法律,不顾他人安危的“看客”;相反,我看到了一个敬畏生命、为生命保驾护航的“行动者”。‎ 广大网友的积极呼吁,令人感动其友善;交警的果断撤单,让人敬仰其深明大义。相较之下,私家车司机的主动让道,让我们看到了敬畏生命,彰显人性之善的光芒。他本可心安理得在红灯前坦然停车在斑马线外,不用理会后方急救车的不断鸣笛——可他没有,他宁愿承受无妄罚款也要为生命打开“绿色通道”,其人性之高贵,让我更加赞赏。‎ 梵高说过:“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私家车司机的让道,是对精致利己主义的反讽,是驱散社会道德阴霾的春风,更是人间有爱的佐证。试想,若把私家车司机换成社会上的一部分人,他们很可能会泰然自若地坐在车里,以“自己无错”来宽慰自己。更鲜有人能像私家车司机一样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一个素昧平生擦肩而过的生命。我不由得想,面对摔倒的老人,又有几人能够豪气干云地喊出“就算我被讹诈,也一扶到底”呢?又有多少人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去说服自己冷眼旁观呢?私家车司机的违章,已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为与不为的问题。不为,似乎无可厚非;为,则彰显人性之善。私家车司机“为”了,这,就值得褒扬。‎ - 22 -‎ 敬畏生命,彰显人性之善难能可贵,我们不妨将自己代入当时的私家车司机,去体会那番挣扎与迟疑。笃定善念,坚持善行,就显高尚;若是纵容人性之恶肆意增长,最终残害了自己。许多德国人加入纳粹之前都是善人,起初面对眼噙泪水的犹太人也会有恻隐之心,但他们关上了人性向善的窗户,任由人性之恶潜滋暗长,在一次次屠杀中蜕变成撒旦。相反,一位老刑警枪法精准,却从没有开枪直接击毙嫌犯,他的善使很多嫌犯活了下来并悔过自新。私家车司机的让道,又何尝不是人性中善与恶两面的搏弈呢——是坚守人性之善闯红灯还是秉持人性之恶无动于衷?所幸私家车司机做出了合乎内心的选择,拯救他人的同时又何尝不在拯救自我呢?‎ 在给私家车司机叫好的同时,我还为社会舆情对私家车司机的支持而感到欣慰。我们不能让彰显人性之善的人黯然神伤,今天私家车司机能被社会理解肯定,明天必定会有更多的司机加入到为善的行列中去。私家车司机之善举,或可成为开文明礼让之风的良好榜样。‎ 敬畏生命,彰显人性之善是全社会责任与义务。为他人生命开设绿灯就是为自己的人性插上飞翔的翅膀。‎ ‎【解析】‎ ‎【试题分析】写作试题属于新材料作文题型。本题目“闯红灯罚款”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考查的是比较思维。审题构思步骤:(1)阅读试题,明确写作任务。任务1:谁最值得你崇敬?“最”指在同类事物中居首位,没有比得上的。任务2: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权衡”即比较(对比、类比)。(找出关键句、关键句中的关键词,并界定含意)(2) 题目要求通过比较,找到“居于首位”的值得崇敬的人(做法)。由于参加比较的对象有四人,那么,就需要合理“分类(划分)”。试题提供了分类(选择)的标准:救助生命。即直接参与了救助生命的:急救车司机和私家车司机。网友和交警所做的事都是在救助生命之后。就此完成了“四选二”。再由私家车司机和急救车司机比较,完成“二选一”。私家车司机。另一种划分标准是看谁做了工作职责之内之外的事。急救车司机和交警做了工作职责之内的事,而私家车司机和网友则做了职责之外的事。由此完成“四选二”,然后在私家车司机和网友之间完成“二选一”。最终选择:私家车司机。理由:私家车司机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和责任。(3)权衡(比较):求同求异比较法:私家车司机、网友、急救车司机、交警在事件中都呈现出了正能量,都值得崇敬。而在救助生命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私家车司机和救护车司机,事后弘扬了正能量的是网民和交警;救护车司机和交警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私家车司机和网民的贡献则是分外的;只有私家车司机是承担着最大责任和风险。(4)四个人的精神内涵(这是比较的理由,也是评价的理由):私家车司机:遵纪守法与守护人情、利己与利他。如:急人所急,彰显大爱、起心动念,皆应向善、舍己为人,令人敬佩、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应该退让、权衡利弊灵活变通。网友:公民意识、创造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如:传递正能量你我有责、弘扬正气是义务也是责任、传递爱与善不做旁观者、巧借网络传递正能量。交警:执政为民、法规与情理。如:规则之下仍需人性变通、刻板执法与人性化、放低姿态听取民声、增强服务意识弘扬正气。救护车司机:热爱生命、爱岗敬业。‎ - 22 -‎ 点睛:写作思维即作者对一个具体话题进行思索。它包括激活、联想、想象、分析、界定、分类、比较、鉴别、评价、延伸、拓展、关联、发散、聚合等多种多样的思维方法的运用。运用这些思维方法,现场生成并梳理资料,然后并将它们转化成文字材料,编织成文章——这是成熟作者的基本写作技能。本题的审题立意、构思写作几乎涵盖了上边所有的思维方式,希望大家总结回顾一下,形成自己的作文思维定式,会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 22 -‎ ‎ ‎ - 2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