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古诗歌阅读”综合提能练作业(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古诗歌阅读”综合提能练作业(1)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古诗歌阅读”综合提能练 作业 ‎(时间:90分钟 满分:12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8分)‎ 过湖北山家 施闰章[注]‎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 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注] 施闰章:清代诗人,顺治十八年,分守湖西道。康熙六年,清廷裁撤道使,被罢官。‎ ‎1.这首诗的体裁是      ,从内容上看,本诗可以说是一篇诗体的《      》。(2分)‎ 参考答案:五言律诗(答“律诗”也可) 桃花源记(每空1分)‎ ‎2.请分析诗歌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6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①对明净祥和的田园景物和恬静融洽的农家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②对官场生活(或“不自由的尘世生活”)的厌倦之情;③对归隐山水田园的迫切之情。(每点2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3~4题。(8分)‎ 春 宵 苏 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①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 夜②‎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③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注] ①歌管:唱歌奏乐。②此诗作于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神宗准备实行新法,四月召王安石进京面对。③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3.同为描写春夜,两诗的具体时间却不相同:苏诗描写的是    时分之景,王诗描写的是    时分之景。(2分)‎ 参考答案:深夜 拂晓(每空1分)‎ ‎4.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6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苏诗,“春宵一刻值千金”写出了光阴的宝贵,接下来的“花有清香月有阴”描绘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后两句转而描写官宦贵族阶层纵情享乐的情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谴责。(3分)王诗,是春夜怀人之作。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间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了诗人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念,使诗人感到眼前景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8分)‎ 高阳台·和周草窗[注]寄越中诸友韵 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 ‎[注] 周草窗:南宋著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宋亡后周密湖州故家毁于兵火,终身寄寓杭州。作《高阳台》词寄越中诸友。‎ ‎5.“满树幽香,满地横斜”化用了隐居西湖的著名诗人林逋的名句“        ,        ”。(2分)‎ 参考答案: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每空1分)‎ ‎6.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评论此词“结笔低徊掩抑,荡气回肠”,结合全词,简要赏析。(6分)‎ 答:                                   ‎ ‎                                     ‎ ‎                                     ‎ ‎                                     ‎ ‎                                     ‎ 参考答案:①反复,以乐景衬哀情,抒发春光无主、好景不长的感伤,年华已老、故国不见的忧思。②与“不知春在谁家”呼应,抒发家国破亡、怀乡念友之情怀。③与“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呼应,暗寓国亡家破、无家可归的隐痛。④‎ 以景结情,亡国的哀感蕴藏在胸中,却无所依托,只好写出离愁别绪。(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7~8题。(8分)‎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怜 愚 诗 宋应星 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 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7.这两首诗的体裁是七言    ,“自小刺头深草里”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2分)‎ 参考答案:绝句 拟人(每空1分)‎ ‎8.这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6分)‎ 答:                                   ‎ ‎                                     ‎ 参考答案:第一首诗托物讽喻,借物写人。诗人通过塑造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小松,来寄托他对自身命运的惋叹。那些不识小松凌云之材的人不正是现今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吗?(2分)第二首诗通过刻画一个消极伤感的“愚人”形象,来抒发诗人的抑郁不得志。嘲笑愚人其实是诗人自嘲,一个“怜”字却将自嘲引向对时代的批判。(2分)两首诗同为抒发不得志的伤感,但是杜诗积极,宋诗稍显消极。(2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8分)‎ 南 园 李 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①,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②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注] ①雕虫:雕虫小技。②辽海:东北边境,即唐河北道属地。‎ ‎9.从“老雕虫”“挂玉弓”两词中,可以品读出诗人         之情。(2分)‎ 参考答案:读书无用、怀才见弃的怨艾(2分)‎ ‎10.有人认为第四句揭示出了诗歌的主题,你同意吗?请结合诗歌分析诗人“哭秋风”的原因。(6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同意。(1分)“文章”指代文士,实指诗人自己。“哭秋风”不是一般的悲秋,而是感伤时事、哀悼穷途的文士之悲。(3分)国家多难,民不聊生,这是诗人“哭秋风”的原因之一;(1分)由于战乱不已,朝廷重用武士,轻视儒生,以致斯文沦落,这是诗人“哭秋风”的原因之二。(1分)‎ 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1~12题。(8分)‎ 四时田园杂兴 ‎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 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1.两位诗人的目光都紧盯农村    这一特定时节,都运用了    手法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形象再现了农忙时景象。(2分)‎ 参考答案:夏初(初夏、夏天、夏季) 白描(每空1分)‎ ‎12.古代诗人在反映农村生活时,感情往往比较压抑。但范成大、翁卷的这两首诗却与之不同,读来有别样的滋味,试做赏析。(6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这两首诗,流露出的都是轻快愉悦的情感。(2分)①范诗写农忙季节,田间劳作的人们各司其职,忙忙碌碌,开开心心。景是宜人的,事是悦人的,全诗基调昂扬。(2分)②翁诗的前两句写景,所写之景让人感到惬意、舒心;诗的后两句写人,突出了人人忙碌,农事不断,让读者体会到农民投身劳动的积极性,表达了愉悦之情。(2分)‎ 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3~14题。(8分)‎ 金陵怀古①‎ 司空曙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②,老作北朝臣。‎ 金陵晚望 高蟾③‎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因安史乱起而避难江南时所作。②庾开府:庾信,梁元帝时以右卫将军出使西魏,被留长安。③高蟾:晚唐诗人。‎ ‎13.“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一句,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写出了        。(2分)‎ 参考答案:对比(借景抒情) 历史的盛衰无常(昔盛今衰的景象)(每空1分)‎ ‎14.请分析两首诗中“伤心”一词所蕴含的情感的异同。(6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同:都表达了对唐王朝国运衰微的感伤。(2分)异:①《金陵怀古》中,还有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感伤和作者自己的故国之思、身世之感。(2分)②《金陵晚望》中,主要是对残秋薄暮的感伤和对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自己却无力改变的苦闷。(2分)‎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8分)‎ 秣 陵①‎ 屈大均②‎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③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注] ①秣陵:今南京市。②屈大均: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③万井:形容都市中庭户繁多。‎ ‎15.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偶、    、    的手法,情景交融地叙写了南京景象的衰败、人事的凋零。(2分)‎ 参考答案:对比 用典(每空1分)‎ ‎16.诗歌的尾联在布局谋篇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卒章显志。(2分)诗歌首联极写南京地势形胜,是得天独厚的帝王兴业之都;(1分)颔联和颈联描绘了南京如今凋残破败的景象,与昔日的极盛之势形成强烈反差。(1分)尾联紧扣历史,对前面六句进行概括和升华;直抒胸臆,写出对南京今不如昔、人事凋零的感伤,抒发对明亡无可奈何的遗恨。(2分)‎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7~18题。(8分)‎ 秋 霁①‎ 史达祖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故园信息。爱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国。谁是、脍鲈②江汉未归客。‎ 还又岁晚,瘦骨临风,夜闻秋声,吹动岑寂。露蛩悲、清灯冷屋,翻书愁上鬓毛白。年少俊游浑断得。但可怜处,无奈苒苒③魂惊,采香南浦,剪梅④烟驿。‎ ‎[注] ①开禧北伐失败后,词人被流放江汉,被贬经年,适值深秋送别友人,故作此词。②脍鲈:晋人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而思家乡吴中的鲈脍等美味,遂辞官归乡。③苒苒:轻柔的样子。④剪梅:用陆凯寄梅给范晔的典故。‎ ‎17.上片开头两句写景,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奠定了词的感情基调;上片结尾两句抒情,使用了    的表现手法,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2分)‎ 参考答案:拟人 用典(每空1分)‎ ‎18.请赏析结句“采香南浦,剪梅烟驿”的精妙之处。(6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①此词为送别词,但前文却没有一句谈及送别,只在结尾才点出送别寄远之意,构思巧妙。②写送别却不直言送别,而是借用典故,用想象中的“南浦”采香、烟驿“剪梅”的场景表达送别之意,委婉含蓄。(每点3分)‎ 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题。(8分)‎ 河 湟 杜 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①,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②,忽遗弓剑③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 ①借箸:《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②衣冠就东市:《汉书·晁错传》载: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就东市”。③忽遗弓剑: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 ‎19.本诗尾联“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两句,与杜牧《泊秦淮》中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参考答案: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每空1分)‎ ‎20.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                                   ‎ ‎                                     ‎ 参考答案:①用典。(1分)“借箸”“衣冠就东市”分别运用了张良、晁错的典故,写出了元载相公提出收复失地建议而未被采纳的故事,突出了作者想收复失地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忽遗弓剑”运用黄帝乘龙升仙的典故,写宪宗之死,表达了收复失地无望的痛心。(2分)②对比。(1分)白发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对比,而此“闲人”又与前四句中有安边之志的元载、宪宗形成对比,强调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讽刺。(2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8分)‎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 苏 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 ①参寥子:僧人道潜,是与苏轼交谊甚深的一位方外友人。苏轼被贬黄州时,参寥曾不远千里赶去追随;元祐六年,苏轼应召赴京时,寄赠他这首词。②谢公:东晋谢安。《晋书·谢安传》记载“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谢安过西州门病死之后,太山人羊昙“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 ‎21.词的前两句运用    和    的表达技巧,抒发词人的深沉感慨。(2分)‎ 参考答案:拟人 对比(每空1分)‎ ‎2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概括作答。(6分)‎ 答:                                   ‎ ‎                                     ‎ 参考答案:①对人世聚散离合的感叹,对与知交离别的感伤。②对古今人事的感喟,对人生不如意的郁悒。③超然物外、归隐山水的志趣。(每点2分)‎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23~24题。(8分)‎ 经友人故宅 王 恭 策马孤城下,经过泪满襟。开门蟏蛸,井灶莓苔深。‎ 念彼泉下人,凄然杳难寻。萧条故篱菊,识我平生心。‎ 揽辔向前路,徘徊出寒林。谁知山阳笛,恻怆犹至今!‎ ‎23.从内容上看,该诗是一首    诗;从诗歌的写作特色来看,除了注重抒情主人公的塑造外,就是对    的描写。(2分)‎ 参考答案:悼友 环境(每空1分)‎ ‎24.诗人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塑造抒情主人公,请结合诗歌分析这些动作描写的作用。(6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策马”“经过”表明诗人想要见到朋友故宅的急切心情;(2分)“开门”虽是一个开始,却可以想象“开门”后诗人四顾凄然、步履沉重的情形;(2分)“揽辔”“徘徊”表明诗人不忍离去的心态。(2分)‎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5~26题。(8分)‎ 旅 怀 江 为①‎ 迢迢江汉路,秋色又堪惊。‎ 半夜闻鸿雁,多年别弟兄。‎ 高风云影断,微雨菊花明。‎ 欲寄东归信,裴回②无限情。‎ ‎[注] ①江为:公元950年前后在世,字以善,五代时建州人,其先宋州考城人,曾避乱外地。②裴回:徘徊,彷徨。‎ ‎25.本诗中所写的秋色包括      和      两个场景。(2分)‎ 参考答案:高风云影断 微雨菊花明(每空1分,用自己的语言作答亦可)‎ ‎26.本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羁旅愁怀的?请加以分析。(6分)‎ 答:                                   ‎ ‎                                     ‎ 参考答案:①融情于景:诗人精心选取了迢迢江汉路、夜半鸿雁鸣等凄清冷落的秋景,抒发游子羁旅情思;②直抒胸臆:诗人用“堪惊”“多年别弟兄”“无限情”直接抒发逢秋的悲凉、惊惧之情和思念亲人的煎熬之苦。(每点3分)‎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7~28题。(8分)‎ 过陈琳墓[注]‎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 陈琳,“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大将军何进主簿,后入袁绍幕府,袁绍败后,曹操爱其才,收为己用,后染疾而亡。‎ ‎27.诗歌前两联用    和    两个词鲜明地刻画了作者的形象特点。(2分)‎ 参考答案:飘蓬 霸才(每空1分)‎ ‎28.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后两联加以赏析。(6分)‎ 答:                                   ‎ ‎                                     ‎ 参考答案:①诗歌颈联借景抒情。通过对陈琳墓地荒凉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铜雀台荒凉景象的遥想,写出了作者对陈琳以及能重视人才的曹操的追思缅怀,表达作者对当前这个不重视人才的时代的不满。②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写作者面对当世文人不受重视的现状,心生惆怅,想要弃文从武,表达生不逢时的忧伤之情。(每点3分)‎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9~30题。(8分)‎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①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②。‎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③征在今!‎ ‎[注] ①徇(xún)禄:追求俸禄,指做官。②楚吟:《楚辞》中《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③无闷:语出《周易》“遁世无闷”。‎ ‎29.“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从    、    两个角度写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气。(2分)‎ 参考答案:视觉 听觉(或“颜色 声音”)(每空1分)‎ ‎30.诗中情感复杂多变,请结合全诗,概括三种主要情感。(6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①诗的前八句写出了诗人政治失意的牢骚和进退不得的苦闷。②诗的中间八句抒发了对自然风光的极度喜爱之情。③诗的最后六句表达了归隐志趣。(每点2分)‎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1~32题。(8分)‎ 登雨花台 ‎[清]魏禧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剪伐到园陵[注]!‎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声。‎ ‎[注] 园陵:钟山的朱元璋墓。‎ ‎31.从题材上看,本诗是一首      ,其中,颔联的“    ”字凝练而深刻地写出故国遭受破坏的程度之深。(2分)‎ 参考答案:登临怀古诗 全(每空1分)‎ ‎32.这首诗先抒情,后写景。请简析其妙处。(6分)‎ 答:                                   ‎ ‎                                     ‎ ‎                                     ‎ ‎                                     ‎ 参考答案:诗歌先抒情,表现了诗人看到满目疮痍的故都后,激愤哀怨之情难以遏制,突出诗人抒发情感的迫不及待;(2分)后写景,园陵被剪伐、牛羊践踏的凄凉景象,为上文诗人情感的抒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分)同时,“悲风”“江声”等景物也沾染上了人的情感,凄凉的特色更加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