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北京市大兴区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2、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 ‎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2、《左传》其书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 ‎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1)、秦立晋君 ‎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习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 ‎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贰:从属二主;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 ‎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 ‎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 ‎ 一、课文赏析   ‎ ‎ ‎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 ‎ 第4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文言知识总结:‎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通假字 ‎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 ‎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 ‎ 三、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         (2)勇于自责。‎ ‎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 ‎ 四、本文的写作特色。‎ ‎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五、生小组讨论后谈学习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谈 ‎ ‎ ‎ ‎ 附: ‎ ‎ ‎ ‎ ‎ ‎         秦晋围郑 烛       临危受命 之       智退秦师 武           第一步、欲扬先抑  以退为进 退           第二步、阐明利害  动摇秦君 秦           第三步、替秦着想  以利相诱 师           第四步、引史为例  挑拨秦晋 ‎             第五步、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       晋师撤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