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直接把答案写到对应括号中即可。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出尽风头让人惊叹的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今年来到中国,在浙江乌镇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上演了人机大战。黑白子此起彼落之间,柯洁探寻的是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围棋“真理”,而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②人工智能称得上是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无论将其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还是关于它会不会比人更聪明甚至取代人的各种争论,都在说明,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这次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它既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同时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③对大众来说,人工智能充满着科幻色彩;对科学家来说,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受内心驱动、最具理想色彩的一门科学。从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算起,明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开始科学上的研究,到现在已有61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一直梦想着的是创造出类似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那个小机器人的形象——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也是一些人对人工智能既向往又恐惧的原因之一。 ④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⑤尽管中国不是人工智能的策源地,但在当前人工智能的这一轮技术爆发中,正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中国,被很多人认为第一次同科技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小到手机语音助手,大到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它们连同中国顶尖科技公司所拥有的人才一起,充分证明中国在人工智能的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都不落人后。同时也要冷静看到,国内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人工智能平台,与亚马逊、谷歌等相比差距仍然不小。比如,在围棋人工智能领域,腾讯的“绝艺”还不敢说能和“阿尔法狗”相媲美。站在同一起跑线,只能说明具备站位优势,更重要的还是好好蓄力、精准发力,力争引领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创新浪潮。 ⑥故事才刚刚开始,从基础研究、技术发展,到未雨绸缪建立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规范,人工智能的未来面临着无数挑战和变化。“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人工智能的前景无限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全力奔跑。 (选自2017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被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的人工智能,在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谈论最为热烈,因此人工智能将再一次迎来黄金发展期。 B.人工智能在20世纪90年代仍未走出实验室,是因为科学家无法创造出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的机器人形象。 C.正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拥有可以比肩科技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技术、人才,在当前人工智能的技术爆发中具备了站位优势。 D.在新一轮人工智能的技术爆发中,中国存在着优势和不足,对比之下,中国有科技实力引领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创新浪潮。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认为以往几十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和工作应用结合不够紧密,其实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 B.文章提出人工智能虽然令人向往,但是如果机器人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并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也会让人们对人工智能感到害怕。 C.文章围绕新一轮人工智能的技术爆发,论证了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起点下拥有站位优势的中国应该努力创新发展人工智能的观点。 D.人工智能的前景美好,值得创新和发展,这是文章论述的前提,也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依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展开人机大战,目的只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B.大众眼中的人工智能和科学家眼中的人工智能不同,前者多关注其科幻色彩,后者多着重其理想色彩。 C.文章回顾了人工智能遭遇技术瓶颈的原因,论及了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走出实验室,伴随生活和工作,迎来黄金发展期的话题。 D.人工智能变得更实用,发展更迅速,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教养的证据(节选) 毕淑敏 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一个人可能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不过这话似乎不能反过来说——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却能够很有教养。 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 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是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微薄的。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我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而不是某种狭窄的土语俚语或者某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这个要求并非画蛇添足,在这个千帆竞发的时代,太多的人,只会说他那个行业的内部语言,只会说机器仪器能听懂的语言,却不懂得和人亲密地交流。这不是一个批评,而是一个事实。和人的交流的掌握,特别是和陌生人的沟通,通常不是自发产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练习来获得的。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所掌握的词汇是有限和贫乏的,除了描绘自己的生理感受,比如饿了、渴了、睡觉以及生殖的欲望之外,他们对于自己的内心感知甚为模糊,因为那些描述内心感受的词汇,通常是抽象和长于比兴的。不通过学习,难以明确恰当地将它表达出来。那些虽然拥有一技之长,但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这种神圣的媒介,来沟通和解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技术是用来谋生的,而仅仅具有谋生的本领是不够的,就像豺狼也会自发地猎取食物一样,那是近乎无需教育也可掌握的本能。而人,毫无疑问地应比豺狼更高一筹。 …… 有教养的人知道仰视高山和宇宙,知道仰视那些伟大的发现和人格,知道对于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表达尊重,而不是糊涂地闭上眼睛或是居心叵测地嘲讽。 (有删改) 4.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说“一个人可能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因为一个人虽然受了教育,但如果不能由此养成自己优良的品质和习惯,那就仍不能算是有教养的人。 B.选文的主体部分运用了排比方式,讲述了“一个有教养的人”应具备的品德和素质。 C.作者把“热爱大自然”列为教养的证据之首,意在提醒大家开阔眼界,不做井底之蛙。 D.本文运用比喻说理和对比说理。这样写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读者对所说明的道理有了形象的认识。 5.教养的证据有哪些?试根据节选的几段文字加以概括。(分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原文作者为我们列举了一些教养的证据,如果让你补充这张教养的证据清单,你会添加什么内容?请列举一项并简要阐述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医疗”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对医疗领域的改造是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通过语音识别和疾病数据分析来诊断疾病,可以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处理病患。人工智能在医学图像的检测效率和精度两个方面,都可以做得比专业医生更快,还可以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判。人工智能能够将药物筛选的过程在计算机上模拟,极大地减少药物开发成本。 (摘编自《2016-2017年度“人工智能+医疗” 市场分析及趋势报告》) 材料二: 近年来司法系统案多人少矛盾突出,重复劳动的强度巨大,基层法官过劳死屡见不鲜。重压之下,审案质量也难免受到影响。“人工智能+法律”虽是近几年才有的新鲜事,但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去年6月,全国第一家“智慧法院”实践基地在上海海事法院正式挂牌成立。建设中的智慧法院已遍及全国。 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初衷,是替代人的重复劳动,而非人本身,智慧法院也绝非以机器判断替代人类司法。智慧法院的核心是人的智能现代化,而非以人工智能等技术替代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提取、文本生成、案卷分析等方面将法务人员从大量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而这一切并没有消灭任何一个法务人员在办案流程中的角色,反而唤起一批会使用智能工具的从业者和深谙司法流程的开发者。 (《加出来效率,减不掉人性》,《科技日报》2018年1月5日) 材料三: 人工智能带来的是福祉还是挑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过度关注,如炒作人工智能用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AlphaGo”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人类智力游戏高地等,无形中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是在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蔡映洁《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 材料四: 当下最热门的技术,恐怕非人工智能莫属。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人工智能到底能火多久?有科学家已发出警告:人工智能在许多随意和缺乏严谨性的交流或展示中被强烈地夸大了,人们低估了相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目前需要将双倍的精力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基础性研究中去。科学家的告诫值得倾听。尽管我国在整合资源、垂直应用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基础算法、核心硬件和关键技术、领军人才等方面的软肋也是不争的事实。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确实会产生链式反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前景越美好,越需要清醒客观的判断和扎扎实实的努力;如果一拥而上、盲目跟风,恐怕热潮很快就会变成寒潮。 (《若盲目跟风投机热潮恐变成寒潮》,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1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工智能+医疗”和“人工智能+法律”都属于人工智能应用范畴,它们的出现及应用意义重大。 B.从两个图表看,“人工智能+医疗”技术尝试应用、计划应用占比较高;应用场景也较广泛,其应用前景广阔。 C.人工智能挑战人类记忆高手、“AlphaGo”击败人类围棋大师,无形中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 D.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改变,为确保未来的良性发展,必须要有清醒客观的判断和扎扎实实的努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解决基层法官因重复劳动强度过大而频频出现过劳死的问题,我国开展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慧法院”建设。 B.智慧法院将法务人员从繁重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它对法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办案过程并未发生改变。 C.从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无论怎样发展,都无法真正拥有价值观,这是由其从属于人类这一本质属性决定的。 D.材料一、二从具体领域内的应用来谈人工智能的意义和价值,材料三、四则客观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问题。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使人工智能健康发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传授,教授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岂,哪,何必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11.以下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第一次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明确了教师的职能作用,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B.第一段主要是正面阐述,作者从年龄大小、闻道先后、地位贵贱等方面全面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第二段拿“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使本文更具有现实性,其矛头直指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之风。 D.作者举孔子的言行为例,目的是为了说明教师地位与求学的重要性。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点明有道德学问的人之所以超越一般人,能取得成功,并非他们和一般人不同,而是他们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3)《沁园春·长沙》中,写作者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与做人一样,李天来对待实验同样谨小慎微。他说:“ 实验中获得的数据是要用来指导生产的,不能有‘差不多’等情况出现。” ②2017年5月23日朴槿惠首登审判台庭审,与朴槿惠一同受审的还有乐天韩国会长辛东彬,以及与朴槿惠有着40年交情、“亲信门”事件的始作俑者崔顺实。 ③在《楚乔传》的拍摄过程中,有工作人员表示,赵丽颖几乎不用替身。其中在拍和狼群搏斗的场景时,她身体多处受伤,人们对此不吝充满赞颂的溢美之词。 ④在自由组合成队的过程中,由于王乾同学平时性格孤僻,平时危言危行,让人捉摸不透,没有人敢于与其同组,完成这次合作探究的任务。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2016年4月4日,在第53届国际儿童书展上揭晓的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花落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B.通过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使人们记住了要求、心中有了榜样,做到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C.在消费有所增长的情况下,政府需要规范市场秩序,维持物价稳定,思考如何保持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利益均衡的途径,也要杜绝投机者的产生。 D.记者调查发现,“快递实名制”实施一年多来,并未严格执行,群众对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和快递员怕麻烦、不过问是“实名制”遇冷的重要因素。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这两月在家中闭门读书,深居潭府而不知外界之事,竟不知出了这样的变故。 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你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外交部发言人称,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毕业之后,学生感念师恩。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批判性创新思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思维方式。这是因为,一方面,创新的目标就是要解决问题。不仅要____①____,而且要解决国家发展问题和世界复杂问题。要想创新地解决问题,首先必须创新地思考问题。创新思维方式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____②____。没有正确分析问题,____③____。故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21.“归谬法”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对这一论点加以引申、类比、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以驳倒对方论点。请阅读下列“示例”中用“归谬法”反驳相关观点的文段,仿照文段中划线的两句话,在“仿写”文段中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反驳相关观点。(5分) 【示例】 观点: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所以核电站是不应该存在的。 归谬:如果说“核电站因为有微量放射性就不应该存在”是对的,①那么大自然也有微量放射性,所以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②可是,大自然怎么能不存在呢?所以不能仅因为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就说核电站不应该存在。 【仿写】 观点: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 归谬:如果说“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是对的,____①____。 ____②_____?所以不能仅因为许多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说上大学是没用的。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媒体发起“我心中的时代”关键词评选活动,入选的关键词有:网购、初心、创新、家风、美丽中国、焦虑、知识付费、极简主义、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谈谈你对“心中的时代”的理解和认识。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XX中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C [A项,强加因果。B项,以偏概全,参看原文第③段“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 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D项,对原文理解有误,参看第⑤段末“力争引领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创新浪潮”。] 2.A [A项,曲解文意,错误在于“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参见第②段“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3.A [A项,曲解文意,参看第①段: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4.D [D项,文中没有对比说理。] 5.【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对“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之后的文字加以提炼即可得出答案。另外需注意,最后一段内容也应概括,由“仰视高山和宇宙……表达尊重”可以概括出“懂得谦让,学会尊重”的信息。 【答案】 (1)热爱大自然;(2)善于表达交流(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3)懂得谦让,学会尊重。 6.【解析】 在第4段中,作者否定了读过多少书,通晓多少礼节规范等内容,并且指出所列的那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由此可推知教养的证据应是内在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答案】 (示例)目标远大。因为一个人只有具有远大的目标,才不会在前进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在遇到挫折时,仍会对前途充满信心。 7.C [C项,加重人们焦虑的是大众传播的过度关注和炒作。] 8.D [A项,“智慧法院”建设并非单纯为此目的而开展。B项,法务人员从繁重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办案过程必然发生改变。C项,“无论怎样发展,都无法真正拥有价值观”分析不当,原文有“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这一限制。] 9.【答案】 (1)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2)正视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基础性研究。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答案: 10.C (“惑”应解释为“糊涂”。) 11.A 12.D. (是为了说明从师的必要性。) 13.(1)因此,不论地位高低,不论年龄大小,道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2)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重视从师学习的传统,写了这篇《师说》送给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4.BE [B项,第三句中的“衔枚”,是指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像筷子的东西),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此处形容人人肃静。本句重在表现考生们紧张肃穆地应考的情形,“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不恰切。E项,“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理解错误,此处应是诗人自谦之语,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 15.【解析】 首先观察诗句,有特殊表现手法的要指出,并进行分析。本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嚼桑叶的声音;再表述这样写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即生动地写出考生们应考的情形,以声音衬托考场的寂静、庄严;最后,点出这样写所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看到才华横溢的考生们内心流露出的喜悦之情。 【答案】 (1)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1分)(2)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1分)(3)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根据情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每句1分,计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A【①谨小慎微: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不合语境,应为“一丝不苟”。②始作俑者: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使用正确。③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话语,多为贬义,与“充满赞颂”意思上有重复。④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望文生义。】 18.A 【B项,主语残缺,“通过”或 “使”任意去掉一个;C项,结构混乱,“如何保持……均衡”和“保持……的途径”句式杂糅,保留其一即可。D项,成分残缺, “问题”后加“的担忧”。】 19.D [A项,“潭府”指深邃的府邸,常用于尊称对方的住宅,不能用于称自己的家。B项,“绵薄之力”是谦称。C项,“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是口头语。此处应该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 20. 【答案】 ①解决个人发展问题 ②正确分析问题是解决好问题的必要条件 ③就不可能解决好问题 21. 【答案】 归谬:①那么许多人生病就医后没能治好病,所以生病就医是没用的。②可是,生病怎么能不就医呢? 四、写作(60分) 22. 【写作提示】 本题要求学生谈对“心中的时代”的理解和认识。十九大后,“新时代”成为社会热词,题目中虽然没有明说,但题目中的时代自然是指 “新时代”。而题目中用 “心中”一词对“时代”加以限制,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认识新时代,思考新时代,文章中一定要有“我”的存在,不能泛泛而谈。 题目中涉及了十个关键词。对这些关键词的解读如下: 1.网购:它方便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被外国青年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2.初心: 在“汉语盘点2017”活动中,“享”“初心”“智”“人类命运共同体”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初心是十九大的核心词,在这个高速发展、急遽变化的新时代,“初心”让我们铭记为了什么而出发。 3.创新: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更新、创造、改变都属创新的内涵。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勇于创新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神圣使命。 4.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营造良好的时代新风,当从家风做起。 5.美丽中国:“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6.焦虑:变化是世界常态,有人说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但若变化太快、太猛、太广,就会让人措手不及。这时,焦虑成了多数人共同的时代情绪。新时代有很多变化需要我们重新去适应。 7.知识付费: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 8.极简主义:《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刊发《新时代极简主义生活方式,你值得拥有》一文,摘录如下: 极简生活是放弃无谓、无益、无效的事情,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一些对自身有益的事情,从而让自己迎来更大的快乐和幸福。 欲望极简: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 精神极简:了解、选择、专注一到两项自己真正热爱的,渴望从事的精神活动,比如画画、书法、钓鱼、跳舞等。然后充分学习、提高技能,尽情享受它带来的乐趣,不攀比,不炫耀,自己陶醉就好。 物质极简:清理家中多余的、不必要的、过期的事物,明确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做剁手党,不买浮夸的商品。确有使用必要的物品,要舍得花钱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它。比如用质量好的布袋代替塑料袋和纸袋;用一支好钢笔替代堆积如山的水笔;用瓷杯、钢杯代替纸杯;用精美的筷子代替无休止的一次性筷子。 信息极简:精简信息输入源头,减少使用社交网络、即时通信。少看微博、少刷朋友圈。定期远离互联网、远离手机,避免信息骚扰。不关注与己无关的娱乐、社会新闻。 表达极简:说话、打字、写东西尽可能简单明了、言简意赅,忌唠叨、啰唆。 生活极简:慢生活,锻炼身体,不做无效社交。穿着简洁、不花哨,但一定要干净、舒适。 9.文化自信:十九大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正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凝聚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10.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这些关键词对于学生来说有难有易,学生的选择直接体现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知识面,不同的组合,能体现学生立意的高下、优劣和雅俗。 【参考例文】 把握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身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李大钊先生说。而我要说,现在就是黄金时代。胸怀初心,脚踏创新风火轮,从民族文化中找到自信,我们方能从容前行。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守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胡玮炜、戴威分别创立摩拜和ofo共享单车,到今天为全球百座城市提供绿色出行服务,成为中国青年影响世界的典范。梅葆玖先生带有旧时代温文尔雅气息和无比优雅风度,不抗拒,亦不孤芳自赏,提出运用动漫手段将《霸王别姬》等传统曲目表现出来,创新让他们实现价值,这是一个创新的黄金时代。 这是一个不忘初心的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们的向往”,党员干部时刻铭记为人民保权益,谋幸福的理念。樵夫廖俊波埋头苦干,只争朝夕,为百姓打拼到生命最后一刻;“拼命黄郎”黄大年自我加压、兢兢业业,抒写了科技报国不朽诗篇;老支书黄大发坚韧不拔、日拱一卒,绕着山岭绝壁开出一条“大发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这是一个不忘初心的黄金时代。 这是一个文化自信的时代。拥有优秀传统文化,面对西方,今天的中国人不再卑微、怯懦,而是“怼”回去。这是奇迹的时代,它见证无数“海归”回国创业,他们不再以西方文化为重点,而是选择以传统文化作为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像秦玥飞一样,从中国走向世界,又从世界回到中国。这是文化自信的黄金时代。 这是一个公平的时代,因为人人都有通过努力奋斗而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人工智能大幕初启、健康产业如火如荼、量子通讯崭露头角、新型材料不断涌现……有首小诗中这样写道: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一切都准时,是的,此刻即准时。从传统文化中获得自信,胸怀初心,脚踏创新的风火轮。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一代代的青年人的接力中变成现实。 把握黄金时代,争做时代弄潮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