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高二10月月考(2017-1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高二10月月考(2017-10)

成都龙泉中学2016级高二(上)10月月考试题 语 文 本试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作为古代识文断字基本功的吟诵也成了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现代人的一种寻求文化认同、发思古之幽情的凭借,吟诵或被人看作是一种带有文化气息的娱乐项目。但是,真要发扬古代读书人的这个传统,却需要更加严肃的态度。 ‎ 吟诵,是一种在音乐上比较无形的读书方式,并没有什么准确清晰的腔调界定。中国古代的吟诵,包含“吟哦”“吟咏”“诵唸”“弦诵”“吟唱”等,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今天虽然无法再区分得如此细致,但吟诵的本质还应该保留,那就是通过腔调来表达文字内涵的读书调。 ‎ 古人通过吟诵来传达书本里的文字内涵。旧时一字一音没有太大起伏节奏的读书方式被称为“诵唸”。诵唸是依字行腔的自然调子,介于“念”与“吟”之间,在尾句又有拖腔儿,类似“唱”。诵唸的声调高低皆由老师亲口传授,调子虽然质朴却可谓是中国最早的视唱练耳。从诵唸经学古文入手学习是古来传承经典的标准途径。 ‎ 作为开蒙教育的读书吟诵不仅是最基础的视唱练耳,其独特的声腔和自然节奏也成为中国古代音乐歌唱艺术的基石。词学原始声调是格律式的词牌腔格,至今保留着唐宋音乐声腔的余韵,有少量词牌音乐依然存在南曲引子中。有些词牌,不但有宫谱传世,而且目前还在传唱。虽然在唱法技巧上不可能完整地保留宋人原有风格,但从中基本可以窥见最原始的唐宋遗音。因此,在吟诵词牌时自然会有古歌演唱痕迹与拖腔悠长等特点。这种吟诵要按照字格、断句、拖腔等几个环节依照字音不断“做腔儿”才能更富有感染力,从而在自然规律的腔调中就能较为自如地体现出文辞意境。因此,吟诵词牌大多有潜在的歌唱情节,但这种清唱的风格与古诗、绝句、律诗以及乐府诗等腔调有所不同,更不是随意套唱就算是吟诵调。 ‎ 近代以来,西化音乐课程是对学习古法吟诵的极大伤害。西方音乐视唱练耳法训练共鸣而不求咬字,经过如此训练后的“声歌范儿”严重影响着吟诵的出字、行腔、归韵等问题。凡是经过声歌以及用简谱或五线谱训练过的学生在吟诵方面注定有洋歌味儿! ‎ 古代读书人所用的官话系统与当今普通话之间的差异也是推广传统吟诵难以跨越的一道坎。近六十年来话剧和电台播音废止国语一律改用普通话,而古文、诗词朗诵在此基础上多出现直白粗犷的风格,特别是在“文革”时的“三突出”时期。此时的播音、话剧、电影等艺术表演,在基础训练方面的功课就是西式视唱练耳,这种求共鸣音的美声审美要求一直被大多数诗词朗诵者遵循,评书、曲艺说唱、戏曲念白等中国古来自己的朗诵系统却被废止。因此朗诵古文、诗词从根基上就没有按照书房中的悠悠古韵发展,虽有学之士借鉴些古诗吟诵特点,但终属本末倒置。‎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吟诵成了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现代人可以凭借它寻求文化认同,并以此抒发自己思古之幽情。 ‎ B.到今天,形式多样的吟诵的腔调已经无法细致地区分了,但吟诵的本质 ‎——通过腔调来表达文字内涵的读书腔调值得保留。‎ C.吟诵是古人识文断字的基本功,是一种带有独特声腔,在音乐上比较无形的读书方式,它包括吟哦、吟咏、诵唸、弦诵、吟唱等。 ‎ D.现代人只是把吟诵当做一种带有文化气息的娱乐项目,但是,要发扬古代这一优秀文化传统,需要我们有更加严肃的态度。‎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传承经典,一般从诵唸经学古文入手。诵唸的声调高低由老师亲口传授,一字一音,没有太大的起伏,介于“念”与“吟”之间。 ‎ B.读书吟诵是古代用作开蒙教育的一种形式。通过吟诵可以给练习者传达书本里的文字内涵,而吟诵的调子则可用来视唱练耳。 ‎ C.有些词牌音乐存在南曲中,有些词牌有宫谱传世,现在根据宫谱唱词本质上就是古代的吟诵,可让人感受最原始的唐宋遗音。 ‎ D.吟诵的独特声腔和自然节奏,成为中国古代音乐歌唱艺术的基石。吟诵词牌大多具有潜在的歌唱情节,但不是随意在唱就算是吟诵调。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近六十年来,废止了以评书、曲艺说唱等为代表的传统的朗诵系统,追求共鸣音的美声审美要求;改用普通话进行朗诵,多呈直白粗犷的风格。 ‎ B. 吟诵词牌与清唱的风格不同,它讲究按照字格、断句、拖腔等几个环节依照字音不断“做腔儿”,具有古歌演唱痕迹与拖腔悠长等特点。‎ C.在“三突出”时期,诸多艺术表演的基础训练方面的功课采用西式视唱练耳,训练共鸣而不求咬字。这样训练的学生吟诵时带有洋歌味儿。 ‎ D.近代朗诵古文、诗词从根基上没有继承古代的吟诵传统。给学习古法吟诵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西化音乐课程的开设和普通话的推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如 芽 游睿 ‎  接连几天,都有人来买树。无一例外,都是冲着那一棵金桂来的。经过他这些年的精心培育,眼前这棵金桂早已郁郁葱葱,每到八月,花香四溢,十分醒目。‎ ‎  他很纳闷。树已经栽了多年,之前从无人问津,为何这段时间频频有人来买。他思考再三,想起了给儿子通个电话。树由儿子当年所栽,卖与不卖,还是应该征求儿子的意见。‎ ‎  电话接通,瞬间被挂掉。他习以为常,儿子身居要职,经常开会、接待,接不了电话,正常。半小时后,儿子回了电话,说刚才正在大会上讲话。他便说起有人买树的事情,儿子在电话里哈哈一笑,说有人愿意买你就卖吧,只要价格合适,一棵树也卖不了几个钱。说完,儿子又要去开会,就挂了。‎ ‎  他回到自己的院子,再次打量那棵树。那是儿子在林场上班的时候栽的,那年儿子刚参加工作。有天儿子匆匆忙忙拿回了这棵树,当时这棵树还算不上树,连苗都不算,只能算芽,仅有两片嫩嫩的叶子,趴在一个塑料花钵里,并看不出品种来。儿子说是林场落下不要的,扔了觉得可惜就拿了回来。然后儿子就和他一道将那株芽小心移出,栽在了院子里。不想十多年过去了,当初弱不禁风的嫩芽已经长成今天枝繁叶茂的大树。儿子也和这棵树一样,不断变换岗位,一直走到今天。很多时候,他甚至觉得这棵树是和儿子的命运紧紧捆在一起的。‎ ‎  尽管买树的人不断前来,但他都一一拒绝。眼下,他并不需要卖这棵树,这些年,儿子对他孝顺有加,物质生活早已经超过村里人许多倍,所以他根本就不想卖树。偏偏来买树的人就是穷追不舍,价格也越发诱人,从最初的5万,现在有人竟然出到了15万,如果再这样一路高上去,他难免会心动。‎ ‎  这天,又有一个人来找他。来人40多岁,短寸头,戴眼镜,自我介绍说姓方,是专程来拜访他的。他想,可能又是来买树的。‎ ‎  果然,方先生开门见山,问起了这株金桂的具体种植时间。他也没避讳,就把当年种植的时间说了,然后问,你打算出多少钱?‎ ‎  方先生淡淡一笑说,别急于说价格,你不想知道我为什么会来这里吗?‎ ‎  他说正想问这个问题,这些天为什么老是有人来买这棵金桂树,而自己并没有对人说要卖。‎ 我知道这棵树是你儿子种的。方先生说。‎ ‎  你怎么知道?‎ ‎  你儿子在一次会上谈到了这棵树,虽然是个小型的座谈会,还是有很多人知道了。你想想,在他的岗位上,谁不想离他近点儿,所以来买这棵树的人自然多。方先生说。‎ ‎  他沉吟片刻,看了看方先生说,这么说来,你不是来买树的?‎ ‎  我是你儿子以前在林场工作时的同事。我只是想来看看。方先生用手摸了摸树干,感叹道,当初那么小,长得真快!‎ ‎  当年他告诉过你栽这棵树的事情?他问。‎ ‎  没有。方先生说,我是最近才知道他栽了这棵树。不过,方先生说到这里看了他一眼。‎ ‎  你请讲。他感觉到方先生还有话。‎ ‎  好吧。方先生说,当年我是林场苗圃的保管员,那年我们培植了100株金桂,可是后来发芽之后,却只剩了99株。这事儿领导们都没有发现,只有我知道,但当时我也不知道这一株金桂去了哪里。‎ ‎  他顿时觉得额头冒汗。板下脸说,你的意思是我儿子偷回来的?可他告诉我说是林场不要的。‎ ‎  林场怎么会不要,你不知道当时培养一株金桂是多么不容易,跟宝贝似的,哪里舍得丢?方先生叹了口气说,如果不是最近听到有人到你们家来买金桂的事情,我怎么也不会联想到是你儿子拿了一株回来。而这棵树栽种的时间,正好吻合。‎ ‎  他顿时脸色惨白。他中年得子,尽管家境贫困,但他拼尽全力把儿子供到大学毕业。儿子工作后,一直是家庭的顶梁柱,更是他无时不有的骄傲。却不想,儿子的背后却有如此不为人知的故事。他狠狠跺了跺脚说,早知道是这样,当年我肯定不会让他栽!‎ ‎  方先生淡淡一笑说,要是你当年阻止了,就好了。有些东西一旦种下了,就会疯狂生长,枝繁叶茂。现在,这棵树已经不是你的了。‎ ‎  是谁的?他奇怪,还能是谁的?‎ ‎  有人已经给了30万元将树买下,你儿子已经收了钱。方先生说,现在只不过没来移栽而已。‎ ‎  他没有告诉我已经卖了,难道你今天就是来移栽的?他问。‎ ‎  不。方先生说,我是来取证的。方先生亮出了一个工作证说,我现在在检察院里工作。你儿子涉案金额巨大,半小时前已经被我的同事带走。‎ 他惊恐不已,赶紧拨打儿子的电话,却被告知已关机。再打,依旧是关机。‎ ‎  这哪里是金桂树,这分明就是他种下的罪孽!他顿时瘫坐在地上。‎ ‎(选自《芒种》2015年第5期)‎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怡当的两项是(4分)( )( )‎ A.文中的金桂树之所以价格昂贵,主要是因为金桂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每到8月花香四溢,十分醒目。‎ B.“儿子对他孝顺有加,物质生活在已经超出村里人许多倍。”这句话不仅仅表现儿子孝顺,也为下文写儿子腐败埋下了伏笔。‎ C.买树的人不断前来,而父亲却迟迟没有把树卖出去,因为价钱在不断攀升,还没有达到足以让他动心的程度。‎ D.小说中方先生形象的塑造,说明那里有腐败,哪里就有检察干部,即使是一棵树的被盗或以卖树为名的变相受贿,也要一查到底。‎ E.小说采用的对话没有使用传统的冒号加引号形式,而是采用叙述的方式推动情节,还多处用疑问、设问和心理描写。‎ ‎5、金桂树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物象,试分析小说中金桂树对情节的衍生发展、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标题“如芽”隐喻了小说怎样的主题?(5分)‎ ‎6、小说的事件虽然并不复杂,但情节结构的设置和安排上别具匠心,请结合本文赏析其情节结构的设置和安排上的技巧。(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 张国宁 ‎“在西部的漫长岁月中,我像一名埋头耕耘的农夫,一名专注登攀的行者,从来也没有想到在这垂老之年会获得如此殊荣。”‎ ‎2010年10月20日,何梁何利基金2010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设计大师、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锦秋作为本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唯一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女性,发表获奖感言。‎ 中学时期的张锦秋,受文学书籍的熏陶,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填报大学志愿时,父亲分析张锦秋适合当建筑师。张锦秋的兄长当时在学习造船技术,父亲希望两个孩子一个造海上的房子,一个造陆地上的房子。“父亲说得很浪漫,让我觉得当建筑师和当作家一样浪漫,我就应下了。”她的父亲学土木工程出身;母亲曾就读于当时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大舅父留德学习建筑设计;而姑妈张玉泉更让她直观地感受到学习建筑设计的美妙:张锦秋至今记得,她姑妈家里放着大幅的图纸板,高高的绘图桌,橱柜中摆放着许多建筑杂志……在张锦秋幼年的印象里,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   ‎ ‎1954年,张锦秋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61年,她留校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导师是中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当时他准备全力研究宋代《营造法式》这本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打算让张锦秋参与。她却选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梁先生当即指派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担任张锦秋的论文导师。莫宗江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领着张锦秋一干学生,对中国园林进行考察活动。张锦秋回忆说:“每到一处,他边走、边看、边讲,揭示了许多我们看不出或不懂的美景和典故,特别是点评规划设计的成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入情入理。从他那里得来的关于古建筑的系统知识,让我受用终生。”‎ ‎1966年春,张锦秋告别清华园,来到西安西北建筑设计院,开始了她的建筑设计生涯。‎ 华清池大门是张锦秋设计的第一个作品。古色唐韵的设计风格,让陕西建筑界人士眼前一亮,也使张锦秋深深地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大雁塔附近建设的“三唐”工程是张锦秋另一得意之作。通过查阅资料与反复比对,她的设计思路渐渐清晰:大雁塔是唐代建筑,新建工程的风格要与古塔相协调,在高度和色彩上只能起陪衬作用,要具备传统的形式,更要符合现代功能的要求。工程完成后,雁塔刚健、唐华幽深,刚柔相济、虚实相生,成为西安一景。‎ 上世纪80年代,博物馆建设工程被列为国家“七五”‎ 计划重点项目开始启动,设计任务交给了西北设计研究院,张锦秋被委任为项目负责人。到底要把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什么样子?任务书上只有一句话: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最终,张锦秋设计的是一组唐代风格的宫殿,这个方案获得了认可。‎ 张锦秋说:“唐代最具代表的应该是宫殿。传统宫殿的要素和基本特征概括为: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这是中国古代宫殿的基本格局,因为它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宇宙观,天子就代表宇宙最高,所以它是一个宇宙模型的体现。”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成为了西安和陕西的标志性建筑,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张锦秋说:“我的建筑创作可以说是在追求一种‘和谐建筑’。在国际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勇于吸取来自国际的先进科技手段、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全新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善于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突显本土文化特色,努力通过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外来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 中国建筑界泰斗、两院院士吴良镛评价张锦秋的建筑成就说:“她的文化根基来自传统,但用于实践不拘泥于传统,继续创新,走向未来。重要之点在于走向未来。”‎ 张锦秋说,一个城市的建筑师要对历史承担责任。‎ ‎1991年,张锦秋接受了改造钟鼓楼广场的任务。建成后的钟鼓楼广场,被西安人亲切地称为“城市客厅”。在这里,不仅保留了晨钟暮鼓的风格,广场下面还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档商业区。同时,由于地下空间的经营,又使得原来拥挤在破旧平房中的西安老字号焕然一新。对于张锦秋的设计,有人认为太平凡不够震撼,而张锦秋恰恰是把自己的建筑作为古建筑的背景。她说:“凡是破坏西安风貌的建筑,张锦秋一律不做。”‎ 她设计的大唐芙蓉园是一座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因其整体规划严整、传统风格浓郁而成为西安新地标之一。有其他城市的领导带着诚意找到张锦秋,希望她在自己的城市也设计一座这样的公园。张锦秋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你们的城市跟唐朝有什么关系?风马牛不相及!”‎ 张锦秋的创作成果得到了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张锦秋的多部作品被世界权威的建筑史专著《弗莱丘世界建筑史》收录,日本、韩国建筑杂志为张锦秋专门出版个人专辑。她多次出国讲学并参加国际建筑展览。‎ 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著名建筑历史教授彼得罗在其《“体用”中国传统的承续与发展》一书中指出:“‎ 中国建筑师开始探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语言在当代表达的可能性,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张锦秋,她是中国第三代建筑师的领头人”。‎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在何梁何利基金2010年颁奖大会上,张锦秋真诚地说:“获奖以后,我将更加努力和年青人在一起,在祖国的沃土上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建筑开拓、创新、求实、奉献。”‎ ‎【相关链接】   ‎ 张锦秋代表作:西安大雁塔景区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群贤庄小区、西安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群体建筑、黄帝陵祭祀大殿、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等。陕西历史博物馆与新落成的延安革命纪念馆被选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项经典工程。‎ 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基金是由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梁鲸琚博士、何添博士、利国伟先生之伟伦基金有限公司出于崇尚科学、振兴中华的热忱,各捐资l亿港元于l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社会公益性慈善基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金。其宗旨是通过对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进一步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激励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3分)‎ A.中学时代的张锦秋受到文学书籍的影响和熏陶,立志做一名作家,但是由于父亲的阻挠,不得不放弃文学梦想,选择当了建筑师。‎ B.家人和亲人的影响让张锦秋逐渐喜欢上了建筑设计,其中她的姑妈张玉泉更是教导她说“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 C.在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张锦秋舍《营造法式》而选择了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是她遵从内心、遵从自己兴趣的选择。   ‎ D.她设计的华清池大门是她的第一个作品,古色唐韵的设计风格让人眼前一亮,也让她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历久弥新的强大魅力。‎ E.她的设计既具有全新的审美意识,又突显本土文化特色,是一种“和谐建筑”,所以她的建筑设计作品不能给人震撼的感觉。‎ ‎8.张锦秋设计的众多建筑作品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9.吴良镛评价张锦秋的建筑成就说:“她的文化根基来自传统,但用于实践不拘泥于传统,继续创新,走向未来。重要之点在于走向未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5‎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监通州仓储, 巡按畿内。‎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 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践阼等等。‎ 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D.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5分)‎ ‎ ‎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5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文后14~15题。‎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①‎ 杜 甫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 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 多病独愁常阒寂②,故人相见未从容。‎ 知君苦思缘诗瘦,太向③交游万事慵。‎ 注:①此诗与《登高》为同一时期作品。②阒(qù):寂静,宁静 ③太向:过于。‎ ‎14.本诗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15.本诗抒写了主人公心中的哪些苦痛,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 ( l ) 《逍遥游》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是说大鹏要高飞万里,必须借助强劲大风负载其巨大的翅膀。 ‎ ‎ (2)《阿房官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的情形,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 (3) 《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安理会正在表决第二套关于制裁伊朗的法案,伊朗对第一套法案________,而继续它的铀浓缩计划。‎ ‎②一些政府部门缺乏“大数据思维”,或是把自己掌握的丰富信息________,或是缺乏迈开步子的勇气,摆脱不了“数据小农意识”。‎ ‎③近日,嘉定高速大队民警在巡逻过程中,查获一起严重违法行为。高速匝道倒车,险象环生,交警鸣笛示警,司机却仍________。‎ A.置若罔闻 束之高阁 置之不理 ‎ B.置之不理 置若罔闻 束之高阁 ‎ C.置之不理 束之高阁 置若罔闻 ‎ D.束之高阁 置之不理 置若罔闻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商品的过度包装不仅会让奢靡浪费的风气入侵我们的社会领域,将真正喜爱这些商品的人拒之门外,而且让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B.灾难发生后,学校团委立即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为灾区群众特别是受灾的中小学生送温暖、献爱心,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C.搜狐新闻日前播报说,有些女大学生自我防范的安全意识淡薄,由此引发了女学生失联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D. 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时间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 ‎19.下列各句加点字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既来之,则安之②填然鼓之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④树之以桑⑤与少乐乐⑥使人先表澭水⑦赤也为之小 A.①/②③⑤/④/⑥⑦ B.①/②④⑥/③/⑤⑦ ‎ C.①⑥/②④/③/⑤⑦ D.①②⑥/③/④/⑤⑦‎ ‎20.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5分)‎ ‎ 思想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对接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现实需求。不少学校在思想教育 上不是不重视,__①__也很下功夫,但为什么还是费力不讨好?一个重要原因, ② 思想 教育内容陈旧、思维僵化、方式生硬,不能 ③ 现实问题回答学生的疑惑, ④ 难以帮助 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⑤ ,思想教育 ⑥ 不能走照本宣科、强制灌输的老路,需要充分考 虑这一代学生的心理和接受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探索。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而且 ‎/‎ 对 且 因此 就 B 甚至 是 面向 所以 这证明 绝对 C ‎/‎ 在于 针对 更 这说明 再也 D 甚而 出于 就 ‎/‎ 于是 定 ‎ ‎ ‎ ‎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据相关医学报道,①      ,其子女有70%的可能出现过敏体质;如果单纯母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50%的遗传机会;如果单纯父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30%的遗传机会。研究还表明,遗传性过敏反应通常不只在一个器官上发生,而是多种组织器官同时或相继发病。因而,不同的年龄,②      ,比如新生儿、婴儿期会出现湿疹、哮喘性气管炎,或因牛奶过敏而出现反复腹泻;3岁后又会出现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学前后会出现过敏性紫癜。但是,家族中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并不一定会出现同样症状或同样的过敏性疾病,甚至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未遇到一定数量过敏源时,③      ,或者终生也不会有过敏性疾病。‎ 四、写作(60分)‎ ‎22.以“我行我素”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成都龙泉中学2016级高二(上)10月月考试题 语 文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35分)‎ ‎1.D“现代人只是把吟诵当做一种带有文化气息的娱乐项目”绝对化。见原文“吟诵或被人看作是一种带有文化气息的娱乐项目”。) ‎ ‎2.C(“根据宫谱咏唱词牌本质上就是古代的吟诵”推断无据。) ‎ ‎3.B(“吟诵词牌与清唱的风格不同”混淆概念。文中“清唱”就是指上文的“吟诵词牌”。参见语文“吟诵词牌大多有潜在的歌唱情节,但这种清唱的风格与古诗、绝句、律诗以及悦府诗等腔调有所不同”。)‎ ‎4、(3分)B项2分,E项1分,D项1分,A、C项0分。‎ ‎(A.主要是因为儿子的身份是领导,人们想讨好、亲近他。C.父亲迟迟不卖树的原因是“儿子对他孝顺有加,物质生活早已经超过村里人许多倍”,他不缺钱花。D.不全面,方先生是来取证的,也说明法不容情。)‎ ‎5、(5分)⑴①情节方面,这一物象串起文中的主要事件。小说是围绕着这一棵金桂树而展开故事的。②人物塑造方面,有象征性。金桂树虽然是一棵树,其实它象征着文中的主要人物“儿子”的命运。幼小时,它是“儿子”性格形成的起点;枝繁叶茂时,它是“儿子”仕途命运的终点。(3分)‎ ‎⑵标题中的“如芽”,寓意着人类贪财的欲望和习惯就像一颗芽一样,一旦获得了生长的机会,便会成长壮大,难以抑制,直到东窗事发,走向穷途末路。(2分)‎ ‎6、(5分)‎ 答案示例:①小说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贯穿全文,明线是栽树、养树、买树。暗线是儿子偷树,仕途升迁,卖树被捕。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相互交错,情节摇曳多姿。‎ ‎②多处设置悬念和伏笔。如一向无人问津的金桂树,突然间来了许多人想买,而且价格节节攀升,这是悬念;儿子当年拿那颗树苗时“匆匆忙忙”的,这是伏笔,后文揭开谜底——这棵树是偷来的。‎ ‎③结尾运用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手法。结尾儿子被捕,方先生取证,确实出人意料,但上文处处有暗示,又在情理之中,增添了故事的戏剧性,加深读者印象。‎ ‎(5分。答2点4分,3点5分)‎ ‎7、(3分)选C、D、E各1分;选A,B不给分。‎ 分。(A“父亲的阻挠”不正确;B“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不是她姑妈的教导,是她自己的认识;E“她的建筑设计作品不能给人震撼的感觉”不准确,她的建筑以“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为最高准则。)‎ ‎8、(4分)①吸取来自国际的先进科技手段,满足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及全新的审美需求;②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 (答对一点并能结合材料说明给3分,意思对即可)‎ ‎9、(5分)①这句话概括了张锦秋的建筑设计的鲜明特点:既立足传统,能够深刻领会和挖掘建筑的传统文化内涵,还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更着眼于将来,能高瞻远瞩。②张锦秋的建筑设计植根于传统的沃土中。富有古色唐韵的“华清池大门”、与古塔协调的“三唐”工程、具有唐代风格的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等,都突显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魅力。③张锦秋又不拘泥于传统,不忘创新,不忘融合现代元素。她勇于吸取来自国际的先进科技手段、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全新的审美意识,她巧妙地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外来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如,她设计建成后的钟鼓楼广场,晨钟暮鼓的风格与高档商业区有机融合,还使西安老字号焕然一新。④张锦秋认为一个城市的建筑师要对历史承担责任。她的建筑设计最重要的在于面向未来,创造面向未来的崭新建筑文化。(每点2分,如有其他观点,只要能结合文本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10、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11、D “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12、D 兵部并没有采纳亨信的建议。‎ ‎13.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这些人接受朝廷厚恩,怎敢临阵退缩呢?死于法度哪比得上和敌人战死?”‎ ‎(5分,句意正确2分,“让”译为“责备”1分,“孰与”译为“哪赶得上”或“与……相比,哪一个好”1分,“死法、死敌”译为“死于法度、死于敌手”或“被法律处死、和敌人战死”1分。)‎ ‎(2)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 ‎(5分,句意正确2分,“但”译为“只”1分,“虽”译为“即使”1分,“谁与”译为“和谁”1分。)‎ ‎【参考译文】‎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考中进士。仁宗即位,才被召入朝庭担任御史。监管通州粮仓,巡视京城。‎ 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预军务。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停留十日率军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这些人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呢?”蒋贵不听从。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状况。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第二年进兵,大破敌军。罗亨信凭借参赞功劳,提高俸禄一个等级。‎ 父亲去世后回家送葬。返回朝廷,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参将石亨请求选拔大同三分之一的百姓参军,亨信上书制止了这件事。正统十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仍任宣府、大同巡抚。当时朝庭派遣官员测量这两个地方的军田,每军八十亩,超过的每亩全都要征收五升的税。罗亨信说:“文皇帝在位时,下诏让边防军队尽力开垦荒田,不征税,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现在为何忽然有这种举动呢?塞上的军队守卫边疆非常辛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从冬天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要割草,八月以后,修缮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入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百姓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逃逸。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皇帝采纳了他的话,停止了这种做法。‎ 当初,罗亨信曾上奏说:“也先专等时机挑起事端,以图入侵。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加城池的守卫来防备。不然,恐怕贻留大患。”兵部商议后,将这个意见搁置没有施行。等到土木之变,人心惶恐不安,有建议放弃宣府城的,官吏军民纷纷争着出城。罗亨信持剑坐在城下,下令说:“出城的斩头。”又让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也先挟持太上皇到城南,传令开门。罗亨信登城告诉他说:“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也先迟疑后带兵离开。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 正当这时候,皇帝被俘,敌骑兵日日逼近城下,关门左右都是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凭借这座孤城守卫着交通要道,对外抵御强敌,对内保卫京城。杨洪到京城守卫后,亨信又与朱谦共同守卫宣城,功劳显著。景帝即位,晋升为左副都御史。第二年,亨信已经七十四岁了,请求辞官。皇帝答应了他。亨信回去八年后,在家中去世。‎ ‎14.颔联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天色渐晴,烟雾萦绕,笼罩全城的凄凉、孤寂的画面。映照孤城的晚霞红色逐步减退,慢慢变暗;下句再写城镇上空的烟雾颜色也逐渐变深加重,这样以色彩的由明变暗描绘出了一幅与诗人心境相符的画面。‎ ‎15.(1)孤独寂寞之苦痛。傍晚独自登上钟楼,寺内和尚来了但不与自己交谈,生病无人慰藉,只是匆匆相见。(2)盛年不再至苦痛。自己的生命就像夕阳西下一样。(3)多病之苦痛。自己体弱多病。(4)自己无所作为(怀才不遇)之苦痛。自己百无聊赖,一事无成。(任答三点即可)‎ ‎16.(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 ‎(3)谣诼谓余以善淫(5分,每句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C ‎ ‎18.D ‎19.B ‎20.C ‎21.①如果父母都是过敏体质  ②会出现不同的过敏反应 ③就不会出现任何过敏症状 四、写作(60分)‎ ‎【参考范文】‎ ‎001.告别印象主义(原55分,调为58分)‎ 在《告别印象主义》一文中,刘瑜说:“实证精神大约是中国文化里最缺乏根基的传统之一。”愚以为,小郭团队成功的核心要素,在于他们“反复实验”的坚持背后朴素而闪光的实证精神。‎ 读小郭团队的故事,不难发现诸多可圈可点的成功因素:关注生活细节,是明察秋毫、细致敏锐的观察力;一年的自学和实验,是攻艰克难、持之以恒的坚韧力;实验的分工合作,是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凝聚力……加之父母与校方的理解支持,内外因的叠加,都为团队的成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究其成功原因之根本,则在于小郭团队反复实验、上下求索的实证精神。‎ 试想,若无实证,而只是注意到了旁人遗落的细节,那么小郭便将遗憾地囿“天才的微光”;若无实证,只是在书本中“证实”‎ 脑海里的微光,小郭便止步于象牙塔内;若无实证,只是赖着学校给予的实验资源草草了事,则实验成果何以具有说服力,何以用于指导生产实践,何以增添教师的福祉呢?由此可见,如果缺少实证精神,则团队的优秀特质,地利人和的外部条件都将如一指流沙,洒落在地。‎ 实证精神,是科研工作者最为优秀的品质。这种品质,涵盖了林语堂所言的“情、智、勇”。小郭能够孜孜不倦、克服困难与不断求索,本身就是受“情”中的兴趣、从容、谨慎、专注等科学态度的驱动;小郭团队凭科学素养和经验,解决了实验中出现的难题,这是“智”的体现;小郭团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则是“勇”的表证。小郭的科研团队成员拥有了这样的优秀品质,这是其科研成功的前提条件。‎ 反复试错实证,是科研成功的最有力保障。在实证过程中,小郭难免会碰到许多难以突破、难以求证的难关,只有通过反复试错实证,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科研过程,其实就是试错的过程。科研中发现“此路不通”,并不意味着失败。当年爱迪生做了一千多次实验仍未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而遭人嘲笑,爱迪生却认为这正是自己的成就——他排除了一千多种错误之后,终于发现了钨丝。小郭团队也是在不断的试错实证中,最终取得成功的。‎ 在特别缺乏实证精神传统的当代中国,疾呼“告别印象主义”,呼唤实证精神的滋长,显得十分必要。刘瑜坦言:“在意境美和整体主义的感召下,在中国大多学问都被搞成了文学。”中药博大精深,因缺乏系统的考察和论证难以在国际医药领域独树一帜。而眺望西方,大文豪培根正是死于为一只鸡在雪地中风寒感染情况的实验,献身于实证和求索。‎ 当然,片面强调实证对科研成功的作用无益。小郭团队取得成功,具有多元的内因及外因。实验能够成功,除了实证为其关键外,探究性的观察及持之以恒的定力也至关重要。‎ ‎“一个道理的意义,不在于它能创造多少美学上的新鲜感或提供多少智力上的游戏感,而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回应现实中的真问题。”告别印象,期待实证。‎ ‎【点评】本文立论角度新颖。写作者能从材料“坚持反复试验”的表述提炼出“实证精神”,正体现出写作者细致敏锐的洞察力,也正是这一提炼,让本文从众多毫无新意的以“坚持”为最重要因素的作文中脱颖而出。‎ 本文逻辑结构严谨。开头在名言引入观点之后,能对材料中小郭团队的成功元素进行列举和初步肯定,体现出思维的全面性。段尾以“然而”为转折词,突出“上下求索”的实证精神,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接下来开始多维度说理,第三段以反证法,论述“实证精神”与善于发现、学校支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既围绕材料内容体现了比较权衡,也突出了自己的立场。第四段借用林语堂“情、智、理”的理论来阐述科研工作者所具备的素质,既强调“实证精神”‎ 的主导意义,又巧妙地对小郭团队成功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整合,堪称绝妙。第五段正面阐述实证精神对科研的保障作用。主体部分既紧扣材料进行了多维度说理,又体现出真正的比较权衡,难能可贵。第六段联系时代语境探讨了“实证精神”的意义,适度的延展提升了文章的格调。第七段的自我校准,保证了观点的严密性。最后以引用作结,回扣观点,提出期许,简洁有力。‎ 值得一提的是,写作者本身具有很好的阅读素养,语言表达流畅而富有书卷气,而且在紧张的考试时间内能灵活调用内在积累,为己所用,值得学习。‎ ‎002.宽容的环境是孕育成功的沃土(55分)‎ 小郭团队以在校中学生的身份取得科研成果、摘获国际大奖,令人敬佩。这之中必有他们不懈的努力和扎实的科学知识功底,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宽容的环境。‎ 诚然,若非小郭注意生活细节,这个课题就很难提出;若非有志同道合的同学、自学而来的大学理科知识和反复实验的毅力,研究便很难取得进展。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若无父母的理解支持和学校的宽容与设备支撑,得不到伯乐赏识的“千里马”,小郭们终将无法施展才华,再好的研究计划也逃不开“骈死于槽枥”的结果。‎ 或许有人质疑这是本末倒置,毕竟细致的观察和钻研的精神才是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小郭和同学们的热情与毅力,再好的设备再宽容的环境也只是虚设。不可否认,个人的努力的确不可或缺,时代所呼唤的创新人才必须有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品质。但个人必须与社会的统一中取得成功,否则无法避免被埋没、扼杀的命运。‎ 回望过去,每个时代都不乏天资过人、坚毅刻苦之辈。但脱颖而出者何其少,沉沦无名者何其多。没有宽容的环境,布鲁诺便只能在中世纪的火刑场上心怀真理;十年动乱之际,思想禁锢,又有多少文史大师、科技人才黯然走下历史舞台。由此可见,宽容至关重要。‎ 反观当下,日趋宽容的环境我们孕育出多少成功的惊喜:“边缘建筑家”王澍因特立独行在上世纪末商品化浪潮中受冷遇,而今被人接纳得以施展才华终于获得普利兹克奖这一“建筑界的诺奖”,实现突围;《人民日报》近日发文《尊重“Papi酱”这样有本事的年轻人》,呼吁大家放下偏见以创造的价值作为评判人的标准。‎ 对于小郭团队,宽容的环境是支撑其前进、扫清障碍的后盾;对于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营造宽容创新、鼓励人才的环境更对国家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时代需要宽容这一孕育成功的深田沃土。‎ 当然,个人的毅力决心也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在此强调环境的重要绝非是割裂个人主观努力和环境客观支持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只有塑造宽容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自主自信的人的才华。‎ 倘若有“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的宽容共识,我们必将迎来更多如小郭般“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成功惊喜。愿宽容的环境得以形成,成为孕育成功的深田沃土!‎ ‎【点评】好的标题总是能一眼入心,它既要能捕捉到材料的关键词,又要能直指观点立意。文章紧扣任务要求,在权衡比较中强化己方观点。此外,文章在紧扣观点与材料的同时,也显示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有文气,有理性。‎ ‎003.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54分)‎ 小郭的团队成功了,人们在对其报以掌声之时,也希冀着总结出他的“成功学”:为他打开成功之门的,是他对平凡事物的创新观照力?是他与团队的刻苦钻研与反复尝试?还是他人的对团队的硬件或精神支持?‎ 我认为,小郭的成功,应当最归因于他对粉笔这一日常事物的思考。‎ 诚然,团队的协作精神和反复尝试是实验成功的助推器,深厚的知识积累是实验进行的奠基石,父母与学校的支持更是实验发展的养料,也为研究的可能性打开了方便之门。但是,我们不妨先对小郭的实验作个定性:小郭意在整治粉笔的危害,追求更好的功能类似的产品,这从本质上来说,理应是种创新。狄波诺如此定义创新:“创新就是打破既有的规律,以不同的方式来观照事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郭对粉笔的别样思考才是其创新的本质所在。‎ 其次,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小郭的研究若是缺少了其最初对粉笔的思考,研究的后续便不复存在。正如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为何将奖项颁给屠老解释的那样,屠老“对青蒿素提炼法的发现是研究成功的关键因素”,小郭对粉笔产生的思考与改变的决心,是研究成功的灵魂因素。同时,他的思考是对既成思维定势的突破,展现的是对生活的关注和留意,也理应得到赞扬和称颂。‎ 或许,有人会加以反驳:若是缺少了团队精神,刻苦研究或者父母学校的支持,小郭一样不会成功。的确,成功是诸多因素叠加的结果,缺一不可,但最初的思考是先决条件,这同样无可非议。硕果累累的苹果树掉下的苹果砸到的人不计其数,只有牛顿摸着钝痛的后脑勺探寻因果;地图的绘测传承百代,发现大陆漂移的却并不是诞生于手绘师中;泱泱华夏学子万千,个个皆是饱受粉笔灰荼毒,但是否有人去关注粉笔灰为何飘动?看似于生活中稀松平常的现象,却是有牛顿,魏格纳、小郭之流有所注意,这难道不是他们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吗?正如善于思考生活的巴斯德所说的那样:“琐碎的梦想应当成为你成功的动力。”若小郭一直秉持着这般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精神,他的成功,又仅仅是求成铜奖而已吗?‎ ‎“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如今大众创新的时代,人云亦云的打鸡血创业不值得提倡,或许小郭这样的于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成功学将更有借鉴意义。‎ ‎【简评】标题在对比中展开,简洁清楚。观点在对照比较中推进,论述观点本身的两个角度清晰,又能多角度比较分析,较好地论述了“最重要”和“重要”之间的逻辑关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