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大同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省大同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无诚不行 信,是一种行为验证,然而“诚信”这个词,“诚”在“信”前,“诚”比“信”更为重要,诚,是内心自觉。诚信,必须心意真诚,才好信守约定。 所以孔子论诚信,为我们所熟知的那句“言必信,行必果”之后加了一句令人惊愕的话:“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言就必须要信守,做事就必须要坚决,这并非君子所为,而是没有判断能力、不问是非黑白、浅薄固执己见的小人行径!这句话真是石破天惊!言行一致并不一定代表诚信品格?——在孔子这句话里,就涉及了“诚”的重要性:假如被迫做出的承诺不是本心所愿,假如一时糊涂的约定不是正义所为,那么还要去义无反顾地践行它吗?假如对坏人做出了违心承诺,假如做坏事顺从了错误约定,这些权宜之计、这番歪理邪说反倒要如约信守吗?当然不是! 对孔子这句惊人论断,孟子就深以为然,孔子说了小人的言行,孟子便明确说君子的言行。《孟子》中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唯有正义存在,才能心正意诚。 所以宋人晁说之就说:“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人无信不可立,心不诚更不能行。不讲首要的诚心实意,仅凭“信”的结果来衡量人品未免会有失偏颇。没有心之诚在前,信之行就成了刻板的教条、拘泥的桎梏、僵化的思维、固执的行径、不情不愿的强迫、形式主义的空洞。 《大学》里论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孟子所言的正义、正心,都是从“意诚”开始的。能秉真诚之性、能怀赤诚之心、能发坦诚之言,才能拥有正直的心,才能遵循正义的理,才能奉行正义的事。 而《中庸》又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心诚才能明了真理,明了真理才算真正心诚。所以,在不明理时做出的错误承诺,本就是心不正、意不诚的,怎能再信其行、顺其非,让错误更加荒谬地履行?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贯穿了万事万物的始终,不诚就没有万物,因而君子以诚为贵。这也正是“中庸”这一智慧思想的重要出发点,中庸之道的做法就是:本于诚,用于中,致于和。 “诚”是君子最看重的本心,先做到“诚”,而后才能达到《孔子家语》里描述的理想状态:“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诚信这个词因而涵盖着内外两方面的意义:诚于中,信于外。 中庸之道要“本于诚”,诚信之道要“诚于中”,由此可见,诚之为贵,就在于它关乎着内心的本源,是为人为事的出发源点,若本末倒置,只要求表面行为的达标而忽略了对内心意愿的安顿,便是缘木求鱼,背离了“诚信”的本质意义。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只有天下最为真诚的圣人,才能掌握治理天下的根本法则,树立天下的根本德性,了解天地万物化育的道理。 国之诚信,在固邦,在安民;人之诚信,在立世,在明道。 (摘自2017年2月22日光明网,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诚,是内心自觉;信,是一种行为验证。如果心意真诚,就能很好地信守约定。 B. 孔子关于诚信的论述之所以石破天惊,是因为他认为人在交往中不必讲诚信。 C. 孟子关于诚信“惟义所在”的论述,强调“义”,是对孔子相关论述的继承和发展。 D. 只要求表面行为的达标而忽略了对内心意愿的安顿,有悖于中庸之道和诚信之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提出“诚”和“信”的关系,然后用孔子、孟子以及晁说之的论述加以论证。 B. 文中引用孟子“意诚而后心正”等论述,目的是说明正义、正心都是从“意诚”开始的。 C. 文章在论述如何践行“诚信”时引经据典,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文章结尾强调诚信在固邦、安民、立世、明道等方面的重要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只有正义才值得信守,只有诚恳才甘愿信诺——内心的意愿,才是守约的根本。 B. “诚”在不同的时代被浓墨重笔加以论述,可见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C. 《孔子家语》把诚信描述为“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因为诚信应“诚于中,信于外”。 D. 因为“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所以“中庸”把“君子以诚为贵”作为出发点。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原文“必须心意真诚,才好信守约定”,“心意真诚”是“信守约定”的必要条件,选项表述为“如果……就……”,变成充分条件,混淆逻辑范围;B项,“在交往中不必讲诚信”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有“被迫做出的承诺”“一时糊涂的约定”“对坏人做出了违心承诺”等限定;C项,“是对孔子相关论述的继承和发展”错误,这是二者谈论的角度不同,孔子说了小人的言行,孟子便明确说君子的言行。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B项,文中“《大学》里论到,……‘意诚而后心正’”,选项说成是“孟子”的论述,张冠李戴。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C项,因果倒置,原文“《孔子家语》里描述的理想状态:“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诚信这个词因而涵盖着内外两方面的意义:诚于中,信于外。”,选项把“因而”前后的内容倒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国老龄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的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200万,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900万,这对我国的养老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实,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关系到我国上亿老年人安享晚年。 鉴于此,全国政协委员王欣建议,采取鼓励措施以及传统敬老养老文化宣传,让家庭成员主动承担养老服务责任,构筑起养老服务的第一道防线。 政协委员和专家们还一致认为,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应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政策,健全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 除此之外,有专家表示,政府要在保证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管理好养老服务市场,纠正目前存在“公办盲目走向高端、民办反而满足低端”的现状。养老服务保障具有多层次、差异化的基本特点。因此,针对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还应提供不同的、具有特色的养老服务。 (摘编自2019年1月1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从宏观层面看,中国老龄化逐渐深入,老人比例不断增大。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中国大部分老人都需要自己照顾自己,生活中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各种困难。 (摘自搜狐网《中国老人生活现状报告2018),2018年11月14日) 材料三: 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正不断加深。截至去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16.7%。目前,老年人口数量还在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人口寿命,老年人口的绝对规模明显扩大;同时,计划生育政策使少儿人口规模减少,让中国老龄化速度不断提升。 “如今我真正感受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易。”在北京工作的吴迅是“80后”,也是家里的独生子,1个月前,他的母亲生病住院,一下子打乱了一家人的生活节奏。他白天上班,下班之后赶紧过去照顾母亲。 长期以来,居家养老是中国人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外出打工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日益凸显,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和独居老人总量大,家庭养老支持功能明显弱化。为此,中国正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模式,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动机构养老提职增效,加强农村养老服务。 专家表示,政府应对养老服务业给予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家庭对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照料与精神陪伴、市场主体和以养老服务机构为代表的非营利性组织点主动嵌入社区。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市场作用,推动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发挥它们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未来老年人口教育水平的提升,养老方式与养老渠道的创新也应提上日程。 (摘编自2018年11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4. 下列对我国养老问题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几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迅速,足以说明我国老龄化社会现状,这也对我国的养老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B. 吴迅的母亲生病住院,他白天上班,下班之后赶到医院照顾母亲。这足以说明居家养老在当前养老方式中的重要性。 C.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老人在生活中都会出现诸多的困难,虽然困难比率乡村整体高于城市,但养老问题都非常突出。 D. 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提升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一方面是少儿人口规模减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和材料三虽然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都指出了我国还需要在养老方式、养老服务、养老渠道方面具备一定的创新性。 B. 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目前,老年人口数量还在增长,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正不断加深。 C. 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社会问题,寻求办法解决养老问题,可以有效改善老龄化社会现状。 D. 养老服务保障具有多层次、差异化的基本特点,因此须纠正目前存在“公办盲目走向高端、民办反而满足低端”的现状。 6. 怎样才能有效解决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A 6. ①家庭成员主动承担养老服务责任,构筑起养老服务的第一道防线。②推进养老改革,构建稳定、持续的养老金体系,完善养老保险制度。③培育公办、民办、社会组织并举的服务市场,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④改变单一养老方式,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体系。⑤养老方式与养老渠道的创新也应提上日程。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我国养老问题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材料,找出与我国养老问题相关的内容,再与选项内容进行比对。 B项,“吴迅的母亲生病住院,……这足以说明居家养老在当前养老方式中的重要性”错误,从材料来看,吴迅母亲生病住院一事,说明了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日益凸显,居家养老的单一模式已难以解决养老问题。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材料中找到相关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项,“截至2018年底”表述有误,原文为“截至去年底”,根据材料三的选文时间来看,“出去年底”应为“2017年底”。 C项,“寻求办法解决养老问题,可以有效改善老龄化社会现状”错误,从材料来看,“寻求办法解决养老问题”意义在于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并不能“有效改善老龄化社会现状”。 D项,“养老服务保障具有多层次、差异化的基本特点,因此须纠正目前存在‘公办盲目走向高端、民办反而满足低端’的现状”错误,“因此”强加因果。材料一第四段说的是“政府要……纠正目前存在‘公办盲目走向高端、民办反而满足低端’的现状。养老服务保障具有多层次、差异化的基本特点”,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怎样才能有效解决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采取鼓励措施以及传统敬老养老文化宣传,让家庭成员主动承担养老服务责任,构筑起养老服务的第一道防线”“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应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政府应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模式,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动机构养老提职增就,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发挥它们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概括答题要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师 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 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 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 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 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 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 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 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 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 那人一下子弯下了腰,轻声地说:“你的名字叫大师。”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又富有感染力,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结尾处石匠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一语双关,耐人寻味。 B. 本文以“大师”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石匠一开始想当大师,却险些身败名裂,后来不想当大师,甚至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却反倒成了大师的故事。 C. “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这句话很有深意,表现了关于“艺术真实”的问题,说明财主是懂艺术的,他不满意石匠的作品。 D. 在雕像上刻工匠的名字是中国人的传统,财主不准石匠在雕像上刻名字,还威胁石匠要他出汉白玉石料钱,体现了财主的蛮不讲理,强横霸道。 8. 小说中写石匠在构思雕像时,还设想了自己的“名字刻在哪里",并且很具体。这一细节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中普通石匠成为大师的经历启示我们成为大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7. A 8. ①展现人物心理。表现石匠急切地想抓住这个机会来证明自己技艺高超,成为同行中数一数二的人,并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状况;②为下文财主斥责他刻了自己的名字,管家提醒他没刻自己的名字等情节做了铺垫;③与下文写石匠用心投入感情创作达到淡泊名利、胸中无我的状态形成对比,从而表现人物,深化主题。 9. ①成为大师需要耐得寂寞。一开始石匠急功近利,一个月就完成了作品,结果雕出的作品得不到认可;后来他静下心来,历时十个月终于雕出精品。 ②成为大师需要专心于艺术,排除功利之心的干扰。一开始石匠的心思全在扬名获利上,结果作品很失败;后来他倾心于艺术创作,连名字都忘了,终于创作出大师级的作品。 ③成为大师需要有对艺术的透彻理解。一开始石匠拿着女人的画像,力求雕像与画像的形似,结果“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一番深刻的思考后他终于悟到艺术创作的真谛:神似才是作品的灵魂。 ④成为艺术大师需要情感的投入。一开始石匠是在做生意,作品中缺少感情的投入,就不动人;后来是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融注到作品之中,所以作品让人流泪。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以“大师”为线索错误,本文应该是以“雕塑”为线索。 C项,“说明财主是懂艺术的”错误,从文中来看,一开始不仅财主觉得不像,就连石匠自己都觉得不像,并非是财主懂得艺术。 D项,“体现了财主的蛮不讲理,强横霸道”错误,从文中来看,财主也不是因为石匠刻上了名字而威胁,其实是财主对雕像不满意。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从题干的要求来看,本题问的是“小说中写石匠在构思雕像时,还设想了自己的‘名字刻在哪里’,并且很具体。这一细节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到“名字刻在哪里”这一细节,再结合细节描写的一般性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在内容上,考生可结合着文章内容、表达的情感及与主旨的关系分析;在结构上可根据句子所在段落位置判断,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在文章结尾,则其句子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等。读后可知,本题应从表现人物形象、为下文做铺垫、表现小说主题等角度组织答案。 文章第四段说“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结合第二段石匠接到活儿时候的想法来看,“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由此可知,石匠设计自己名字所刻的地方表现出他想要以此证明自己的高超技艺的心理,并想要借此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从结构来看,第一次完工后,财主不满意,“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第二次完工后,管家提醒石匠“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由此可以看出,前面的细节为这两处内容做了铺垫;第二次完工后,财主及其仆人都非常满意,而石匠却没有刻上自己的名字,并且问仆人“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显然此时的石匠已经忘记了自我,忘记了名利,与上文光想着借刻上名字来抬高身价的行为形成对比。 【9题详解】 本题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方向指向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答题之前,先要审清探究的方向,如本题“普通石匠成为大师的经历启示我们成为大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然后应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根据小说中普通石匠成为大师的经历,概述出成为大师的必备条件,还要联系现实生活和自身感悟,阐述自己对成为大师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从文中来看,石匠雕刻石像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石匠接到活时想的是“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接着他“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等到看到那块汉白玉的时候,他“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最后“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结果雕刻出的石像“不像”,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来,石匠追求的是“扬名”“获利”;第二个阶段,“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最后石匠忘记了自己是谁,这时候的石匠成了大师。由此可以看出,石匠能够成为大师,因为他摒弃了名利,耐得下心,并且在雕刻石像的时候投入了情感。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 当死,诏赦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遂者: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 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节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B.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C.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D.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相传由孔子修订。较为有名的注解《春秋》的书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B. 博士,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置五经博士。 C. 四夷,古代统治者对四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即指东夷、西戎、南越、北狄。 D. 谒者,官名。职掌各朝不同,秦汉谒者掌管接待宾客及赞礼;南北朝谒者掌管朝觐宾饷及奉诏出使。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董仲舒深谙教学之道,他一下车就讲授《春秋》,弟子们根据入学时间的长短来依次辗转传授。 B. 董仲舒三年目不窥园,他依据《春秋》记载的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究阴阳之道交替运行的原因。 C. 董仲舒曾经做过宗室贵族胶西王的辅相,但到去世为止,他始终不置办家产,而一心以研究学问写作论著为本职。 D. 董仲舒学识渊博,尤精于“春秋公羊学”。他的学生后来有的当了诸侯王国的国相,有的成了长史。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2)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 【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不合乎礼仪的就不做,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 (2)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公孙弘憎恨他,就对皇上说:“只有董仲舒可以派去做胶西王的国相。”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意思是“在江都全国推行,无不实现了预期的效果。任职期间他被贬为中大夫,住在家里,撰写了《灾异之记》。这时辽东高帝庙发生火灾,主父偃嫉妒他,窃取了他的书上奏天子”,“行”意思是“推行”,“一国”是推行的范围,且后面“未尝不得所欲”的主语是前面的董仲舒所推进的方法,不是“一国”,所以应在“一国”后断开,排除BC两项。 “为”是动词,意思是“做,担任”,宾语是“中大夫”,故应在“中大夫”后断开,排除A项。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四夷,古代统治者对四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即指东夷、西戎、南越、北狄”错误,“南越”,古地名,即今广东广西一带,本题应为“南蛮”(是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称呼)。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A项,“他一下车就讲授《春秋》”错误,文中说是“下帷讲诵”,“下帷”意思是“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选项曲解实词意思。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第一句中,“容止”,仪容举止,动静举止;“礼”,合乎礼仪;“师尊”师法,“尊”敬重。第二句中,“从谀”,奉承,阿谀逢迎;“疾”,憎恶,怨恨;“独”,唯独,只有;“相”,做国相,担任国相。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参考译文: 董仲舒,是广川郡人。他由于研究《春秋》,在孝景帝时任博士。他放下帷幕讲授《春秋》,弟子们根据入学时间的长短来依次辗转相传授,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董仲舒三年间不到后园游玩,他专心到了这个地步。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不合乎礼仪的就不做,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当今皇上即位后,他出任江都国相。他依据《春秋》记载的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究阴阳之道交替运行的原因,因而求雨时关闭各种阳气,放出各种阴气,止雨时则方法与之相反。在江都全国推行,无不实现了预期的效果。任职期间他被贬为中大夫,住在家里,撰写了《灾异之记》。这时辽东高帝庙发生火灾,主父偃嫉妒他,窃取了他的书上奏天子。天子召集众儒生把书拿给他们看,儒生们认为其中含有指责讥讽朝政之意。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不知道这是自己老师的著作,认为它愚蠢至极,于是把董仲舒交法官论罪,判处死刑,但是皇上诏赦免了他。于是董仲舒始终不敢再谈论灾异。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这时朝廷正要排除四方外族的侵犯,公孙弘研究《春秋》成就不及董仲舒,但是公孙弘迎合世俗处理事情,官至公卿。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公孙弘憎恨他,就对皇上说:“只有董仲舒可以派去做胶西王的国相。”胶西王一向听说董仲舒有德行,也很好地对待他。董仲舒害怕居官日久会惹祸上身,很快就辞官回家。到去世为止,他始终不置办家产,而一心以研究学问写作论著为本职。所以汉朝建立直到第五代期间,只有董仲舒以精通《春秋》出名,他阐述的是《公羊春秋》。 瑕丘人江生研究《谷粱春秋》。自从公孙弘受到重用,他曾收集比较了谷粱学和公羊学的经义,最后采用了董仲舒所传授的公羊氏的学说。 董仲舒的弟子中有成就的人:兰陵人褚大,广川人殷忠,温人吕步舒。褚大官至梁王国相。吕步舒官至长史,手持符节出使去判决淮南王刘安谋反的罪案,对诸侯王敢于自行裁决,而不加请示。他根据《春秋》的义理公正断案,天子都认为很对。弟子中官运亨通的,做到了皇帝任命的大夫:担任郎官、谒者、掌故的要用百来计算。而董仲舒的儿子和孙子都因精通儒学做到了高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诸葛谼田家壁 贺铸 晚度孔明谼,林间访老农。 行冲落叶径,坐听隔江钟。 后舍灯犹织,前溪水自舂。 无多游宦兴,卜隐幸相容。 【注】诸葛谼(hóng):地名,在乌江北八十里,与江南石头城相望,当以诸葛亮而得名。谼:深沟、大谷。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开头“夜访”在诗里不过是提供背景的过场,诗人着意要让读者倾听的,是他自己潜思默运多时的心声。 B. 灯下夜织,水碾舂米,这些画面唤醒了诗人内心的企求,有似陶渊明“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式的体认。 C. 一次可能是寻常的访问,在诗人笔下也会成为观照内心波澜的契机,在新颖独特的素材之中,蕴蓄着深长隽永的诗味。 D. 尾联诗人看到此地环境是如此静谧,民心是如此纯朴,明言自己倦于宦游、企望归隐的意愿。 15.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14. C 15. (1)视听结合,声色有致。“落叶径”和“隔江钟”,一写视觉,一写听觉,入暮时分,物色依稀, 需细细辨认道路,故有“落叶径”之所见;夜深人静,唯有听觉最为敏感,故有“隔江钟”所闻。 (2)动静结合,时空交错。遥隔大江,能听到对岸传来的钟声,以动衬静,体现环境的幽静。从傍晚到入夜,由小径到农家,写出了时空的变化。 (3)情景交融,宾主和乐。从“行冲”到“坐听”,写出了诗人心绪由骚动不宁到从容怡悦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离不开主人热诚的款待、周到的安排、贴心的话语,诗人虽不着一语,却都历历可见。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新颖独特”错误,从诗中来看,本诗的素材并不“新”,也不“独特”,应为“平淡无奇”。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技巧的能力。从题干来看,考查的对象是“诗歌的颔联”,问的是“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这说明手法并非一种。答题的时候,先指出手法,再结合内容分析手法是如何运用的,达到什么效果。“行冲落叶径,坐听隔江钟”意思是歇脚在山林间寻访老农,客座边闻听得隔江晚钟,从“行冲”到“坐听”,已相隔了一个较长的时间,诗人遥隔大江,能听到从对岸传来的钟声,这正是万籁俱寂的夜深时分,“隔江钟”和“落叶径”,一写听觉,一写视觉,不仅形象上富有变化,而且在暗示不同的时间方面又各具典型性,入暮时分,物色依稀,需细细共认道路,故有“落叶径”之所见;夜深人静,唯有听觉最为敏感,故有“隔江钟”所闻,考生可以从视听和动静角度分析。而从“行冲”到“坐听”,又写出了心绪由骚动不宁归于从容怡悦的变化:前者撩乱,一如那落叶纷披;后者宁静,恰似那钟鸣悠悠,这种心绪的变化,离不开主人家热诚的款待、周到的安排、贴心的话语,诗人虽不着一语,却都历历可见,这里,无论是物色的选择、叙事的熔裁,还是情景的交融,都可见诗人的匠心独运之处,考生还可以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赏析。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往事不堪回首,纵然回首,心中迷茫悲凉,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感受。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这种感受。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就算是好马也无法做到一蹴而就,可见学习要有恒心。 (3)陆游《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社神的鼓声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此情可待成追忆 (2). 只是当时已惘然 (3). 骐骥一跃 (4). 不能十步 (5). 箫鼓追随春社近 (6). 衣冠简朴古风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惘然、骐骥、箫、简朴。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些网上知识分享平台越来越______,” 一位网友说,“它们在‘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同时,也在分享着以假乱真的故事。”显然共享知识的网络业态正遭遇几近相同的困境:无孔不入的广告植入,让这些平台越来越像路边的电线杆;日益沉重的_______压力,让收费发布成为不可言说的潜规则;内容生产的随意化,让知识分享和使用链条上的很多人大失所望。一方面,我们依然相信创新的共享模式让人们醉心于知识的汪洋;但另一方面,( )。 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多的灰色地带,有效监管一旦缺乏,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 在众筹与共享并驾齐驱的时代浪潮中,平台的开放性与知识的真实性不应背道而行。知识的原野没有边界,但生长其中的作物却需要甄别。每个人不管是主动分享,还是被动接收,遵守规则、承担责任,用客观理性的观念_____知识的植株,做一名慧眼识珠的花匠、______的护花使者,知识的花朵才会灿然盛开、传递芬芳。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鱼龙混杂 营利 培育 忠心耿耿 B. 泥沙俱下 盈利 培植 恪尽职守 C. 鱼龙混杂 盈利 培育 恪尽职守 D. 泥沙俱下 营利 培植 忠心耿耿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求知的航向往往被利益架构起来的知识岛屿误导 B. 人们求知的航向往往误导了被利益架构起来的知识岛屿 C. 利益架构起来的知识岛屿往往会误导人们求知的航向 D. 利益架构起来知识岛屿往往会被人们求知的航向误导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多的灰色地带,有效监管一旦缺乏,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的“故事会”。 B. 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多的灰色地带,有效监管一旦缺乏,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的活动。 C. 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多的灰色地带,一旦缺乏有效监管,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的活动。 D. 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多的灰色地带,一旦缺乏有效监管,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的“故事会”。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文中说的“平台”,如使用“鱼龙混杂”则对象不当,故应使用“泥沙俱下”。 “盈利”,指扣除成本后获得的利润。“营利”,谋求利润。以赚钱为目的,但未必赚到钱。语境是说获得的利润,应使用“盈利”。 “培植”,栽种并细心管理,培养人才,扶植使壮大,这里形容“知识植株”,使用“培植”正确。“培育”,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不合语境。故使用“培植”。 “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严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忠心耿耿”形容非常忠诚。根据语境,这里并非强调“忠心”,而是说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应使用“恪尽职守”。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本题,应依据上下文的相关提示语进行准确补写。括号前的句子“创新的共享模式让人们醉心于知识的汪洋”谈的是创新的共享模式的优点,由“但另一方面”可知,括号内的句子应与上句构成转折关系,论述其弊端。 A项,由“但另一方面”前的句子可知,括号内的句子的主语应为“知识岛屿”,而选项的主语变成了“人们求知的航向”,故排除A项。 B项,“求知的航向往往误导了被利益架构起来的知识岛屿”主宾颠倒,应该是“知识岛屿往往会误导人们求知的航向”。 D项,“知识岛屿往往会被人们求知的航向误导”主宾颠倒,应为“知识岛屿往往会误导人们求知的航向”。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多的灰色地带,有效监管一旦缺乏,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第一个问题“有效监管一旦缺乏”语序不当,应改为“一旦缺乏有效监管”,所以A和B排除。 第二个问题“沦为”缺少宾语中心词,而C项搭配不当,补充的宾语“活动”与主语“跨界平台”搭配不当,应将“活动”改为类似“的‘故事会”的词语。 所以选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时下,有很多人对待自己的工作敷衍了事:“①______”这种想法颇具代表性,在他们看来,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对自己意义并不大。②______ ,如果你只把工作当成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那么你一辈子也只能成为工作的奴隶。只有时刻站在事业的高度对待你目前的工作,并把它当成事业的起点,③______。因为,归根结底你是为自己而工作。 【答案】 (1). ①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 (2). ②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 (3). ③你才能真正走上成功之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补写能力,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范畴。首先浏览这个语段,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再浏览横线前后句子的内容以及句式,然后进行拟写。这段文字从时下一些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引出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 第①处,联系上文“时下,有很多人对待自己的工作敷衍了事”和下文“这种想法颇具代表性,在他们看来,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对自己意义并不大”可知,此处要填对工作的错误认识。 第②处据前面对工作错误认识的分析以及下面假设这样做的结果可知,此处应明确表明态度,即对前面做法做出判断。 第③处据前文条件关系关联词语“只有”可知,此处应用“才”与之形成呼应,即这样做的结果。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9月23日,在日本札幌举行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第二阶段A组循环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老对手”美国队。此次胜利不仅成就了中国女排世界杯7连胜,也打破了中国女排世界杯8年逢美不胜的尴尬纪录。中国女排团结拼搏、无惧挑战,在赛场上势如破竹的英姿再次点燃了国人内心的澎湃豪气。中国女排一路走来,数次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比的是实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气,奋勇拼搏,决不放弃。这是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 【答案】9月23日中国女排在日本(札幌)举行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中3比0战胜美国队。成就了7连胜,打破了尴尬纪录。“女排精神”激励中国前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分析材料的类型,再分析题干的要求,最后浏览材料,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就本题来说,这是新闻报道,考生要关注时间、地点、事件。浏览材料,材料一共五句话,中心话题是中国女排,第一句交代事件,即9月23日中国女排在日本(札幌)举行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中3比0战胜美国队;第二句交代此次胜利的意义,即“成就了中国女排世界杯7连胜,也打破了中国女排世界杯8年逢美不胜的尴尬纪录”,第三句到第五句是分析女排精神的价值。考生可以综合这三点内容进行概括。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材料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材料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荀子《荀子·大略》 关于“教育惩戒”,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有必要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权实有必要,也本应如此。中国古代教育中,惩戒权从来不是问题。《尚书》就记载了“朴作教刑”的教育理念,“朴”就是鞭打的意思。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记载,老师有一条戒尺,也有罚跪的规则。虽不常用,但教育是有惩戒的,老师是有惩戒权的。教师管教学生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严师出高徒”这句名言国人都不陌生,一直以来,国人也大体认同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 然而时移世易,教育惩戒一度缺失。 就连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也只规定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近年来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之间屡屡爆发矛盾,各种“校闹”事件常见诸报端。前不久,因为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山东五莲县杨守梅老师的遭遇就令人触目惊心,虽然教体局后来撤销了对杨老师追加处理的决定,但对所有老师来讲,这也仅仅是一个差可告慰的消息。 所以从目前国内的教育现状看,赋予教育者适当的惩戒权,实有必要。 缺乏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适当惩戒是教育者的义务。儿童心理学开创者皮亚杰认为,适当的惩戒可以让学生树立规范意识。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赏识教育,也离不开适当的批评和惩戒。教育要靠两条腿走路,既教给孩子们知识,也教给他们规则。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做错了事,说服、劝导无效,就要加以惩戒,这是所有社会的基本规则。学校教育没了惩戒,孩子就会对人、对事缺乏敬畏感,这是不健全的教育。没有惩戒权的教育是瘸腿的教育,只会培养出畸形的孩子。 从学生个体成长看,教育惩戒不仅是教育者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惩戒权不只是在国内愈演愈烈,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在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惩戒权也得到广泛应用。新加坡小学教室后面的墙上,通常也会悬着一把戒尺来适当惩罚表现不好的学生。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英国伊顿公学甚至拥有关学生禁闭的权利。 从国外在教育上赋予教师惩戒权的成功实践来看,赋予教师适当的惩戒权是很有必要的。 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令人欣喜的是,已经有地方政府和学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前不久,江苏常州一所小学决定,把“戒尺”还给老师,出台制度惩戒“熊孩子”。 从意见到立法,从立法到实施,路还很漫长,但意见的出台毕竟是社会的进步,我们期待教育的良性回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文任务十分明确——关于“教育惩戒”,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谈谈你的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审题】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综合立意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惩戒”这一社会热点的理解、分析和探究能力。既有对理性思维的考查,也有对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追问。首先把握材料的内容,本题给了三段材料,材料一简要介绍了教师教育惩戒权,材料二引述了鲁迅散文中关于老师的“戒尺”的文字,材料三则谈论尊师重教与家国兴亡的关系。考生在阅读材料时,既要分析归纳各则材料大意,还要认真思辨、深入探究,全面把握和理解材料内容,防止偏题或跑题。然后明确材料的价值判断,材料一和材料三对教育惩戒和教育惩戒权有明确的价值肯定,考生不得否定。接着要分析材料的要求,题目要求考生思考“教育惩戒”问题,并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谈一己认知。立意方向不仅应包含对“教育惩戒”的价值判断,更应关注到“教育惩戒”与“学生”“国家”“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文体,“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谈谈你的认识”,这些提示语暗示考生以写议论文体为宜。确定立意时,要联系当下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构思文章时,要理清“教育惩戒”与“个体发展”“国家”“社会”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入分析探究,抓住思考的兴趣点,写出独到的、言之有物的、有深度的作文。 参考立意: 1.惩戒也是良药。 2.明确教育惩戒权是社会的进步。 3.无金箍,不成佛。 4.惩戒是素质教育的钙质。 5.惩戒乃师之担当。 6.教育惩戒是教师的权利。 7.从“刑赏忠厚之至论”谈教育惩戒的必要性。 行文结构安排:首先拟一个隐含或者直接点明观点的题目,比如“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有必要”。然后开篇由国务院印发的文件引出话题。正文主体部分先借助古今对比印证赋予教育者适当的惩戒权的必要性,然后分析教育惩戒权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最后结合国外的事例和荀子的名言进行印证。结尾部分提出期望,回扣开头。 相关素材积累: 用好惩戒权关键要规范“戒尺”尺度 羊城晚报 作者:阅尽 教师惩戒权话题再度引发社会关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相关要求,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这意味着,教师的惩戒权已不只是于理论理念上的探讨,而要步入具体规则的制定,从而在法律法规层面为教师用好惩戒权铺平道路。 曾几何时,惩戒权几成敏感话题,教师该不该有惩戒权?惩戒权与变相体罚有何区别?诸如此类问题,时常引发舆论的争议。随着赏识教育理念的勃兴,以及人们权益意识的提高,许多老师都陷入“不愿管,不敢管”的困境。尤其是当老师的严格管教动辄引发与家长的矛盾冲突,面对一些孩子的违纪违规行为,或公然破坏课堂秩序,老师们深感束手无策。 为此,一些省市近年开始尝试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授予教师惩戒权。如广东省和山东青岛市均在学校安全条例或管理办法中明确这一权限。在类似地方法规的制定与讨论中,人们对教师惩戒权的认识渐趋明朗,从抵触、排斥到渐渐形成共识,大多数家长对此表示理解或支持。 其实,惩戒权在我国传统教育中从未缺席,众所周知的“戒尺”打手心可谓典型场景。这种惩戒手段的消失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因此,恢复惩戒权其实也是回归常理常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完整的教育需要适度惩戒,这既是令孩子更深刻地认知是非对错,亦是培养其规则与责任意识的必要手段。事实上,完全摒弃对孩子的惩戒既不可行,也令不少家庭深陷迷茫甚而教训沉痛。 过去许多家长一听惩戒权就神经紧张,这是对惩戒权的误解,以为惩戒便是体罚。固然,惩戒中难免会有体罚内涵,但那只是其中很小部分。从国外的实践看,惩戒包含诸多手段,如令其离开课堂、罚做某件事、早到校晚离校、停课几日或勒令转学等。 某些家长担忧惩戒权是否会过度使用,是否会挫伤学生的自尊甚至身心健康等,应该说,类似担忧有其合理性。毕竟,既是惩戒就带有一定强制性,在实施过程中,若遭遇学生的抵制或反抗,会否引发师生冲突,或学生权益受损有无救济渠道等,都关系到惩戒权的运用合理及正当与否。 正因为此,未来教师惩戒权实施的成败关键还在于“戒尺”的尺度、标准以及使用规范等。这就涉及实施的细则制定,包括基本原则、惩戒形式、实施范围、具体程序、相关监督等。如有些国家禁止教师单独体罚学生,而需有其他教师做证人等。总之,惩戒权细则要有可操作性,同时,亦让学生懂得其错误行为将受到何种惩戒。只有严密、规范的细则才能确保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权益。 施行教育惩戒权,信任是基础 钱江晚报 作者:戎国强 教育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一出台,人们就注意到了“意见”第14条当中的一句话:“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教师惩戒权很自然地成了人们热议话题,其中不乏对教育惩戒现状的片面认识,对惩戒权的不太恰当的理解。这些议论让人感到,教育惩戒权的制订和使用,要慎而又慎。使用稍有不当,后果可能是难以预料的。 “意见”出台后,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惩戒权又回来了!”过去,确实是没有成文的惩戒权,但惩戒行为一直存在,也没有明文禁止,也就是说,一些教师一直拥有实际上的惩戒权。没有明文的惩戒细则,教师的惩戒就不可避免地有随意性,带有情绪化成分,而理性不足。这样的惩戒,容易演变成师生纠纷、老师家长之间的纠纷。在法律法规层面规定惩戒权,制订惩戒细则,有望避免或减少这类纠纷。 很多人认为,明文规定惩戒权,可以解决老师“不敢管”的问题。但是,无论“不敢管”的问题解决到何种程度,另一个极端却是要警惕的:过度依赖惩戒,以惩戒代替其他教育方法,把教育简单化。因此,在制订惩戒权细则时,明确惩戒权使用范围特别重要;或者说,要特别强调:明文规定的惩戒权使用范围之外不能使用惩戒权;明文规定的惩戒方法之外,教师不能自行发明、使用惩戒方法。要考虑出现这种越界惩戒如何处置,如何挽回过度惩戒、滥用惩戒造成的后果。 惩戒权一旦形成文字,就具有了统一性,统一性即刚性。另一方面,学生的个性气质或心理特点又是各不相同的,家庭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学生对惩戒的反应会不同,对惩戒的承受力也不一致。有的学生“心太大”,对惩戒可能无感;对另一个学生可能就是不可承受之重。另外,家长对惩戒的理解和反应也会不同;家长的反应很可能影响到学生对惩戒的反应。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呢?还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惩罚也是教)呢?这些既是教育伦理问题,也是具体操作问题;在实施惩戒权之前,对这些问题要有充分的估计、预见。 在校园内的各种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所有教育、教学行为的效果的实现,都以师生之间的信任为基础,以教师是否得到学生信任为基础。惩戒权的实施更是如此。 对师生关系惩戒权实施细则的制订和出台是在国家层面进行,但是惩戒权的实际使用,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个体之间进行的,是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的互动。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已有关系,是惩戒权实施的前提。师生之间已经建立了信任关系的,惩戒权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即使在惩戒权实施过程中,对师生关系形成一定的冲击和考验,而结果则可能是师生信任的进一步巩固。如果没有师生信任这个基础,惩戒可能扩大师生之间的矛盾与裂痕。不得不说,目前师生之间,尤其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比较薄弱。因此,教育惩戒权的实施,应该慎而又慎。操之过急,可能事与愿违。 教师惩戒学生和教师受罚都应依法依规 北京青年报 作者:艾萍娇 据报道,今年5月,山东日照五莲县二中班主任杨某用课本拍打逃课学生,被学校停职一个月,取消评优并师德考核不及格。日前五莲县教体局下发文件,对杨某追加处罚,要求学校新学期不再聘用杨某,并将其纳入信用“黑名单”。五莲县教体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责成学校不再聘用杨某,是指五莲二中不再聘用他,其他学校还是可以聘用。 不少网友对当地教育部门追加处罚颇为不解,认为虽然没有剥夺杨某的教师资格,但如此处罚对他能否继续从教影响很大,将其纳入“黑名单”,至少令其短期内很难找到工作。舆论对此事的普遍反应是“处罚过重”。 当前,无论是教师惩戒学生,还是教育部门处罚教师,都很难做到严格意义上的有法可依。最近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但现实中教师惩戒学生面临困境。舆论呼吁加快制定实施细则,以明确惩戒教育的尺度,把教师从惩戒教育的困惑中解放出来。 要纠正违纪违规学生的不良行为与习惯,需要进行适当的惩戒,但何谓适当的惩戒,目前缺乏明确的规定。比如教师罚站学生,是惩戒还是体罚?要落实教师惩戒权,就必须有惩戒的细则,要根据学生违纪违规的具体情节,明确谁来进行惩戒,进行怎样的惩戒,教师如果滥用惩戒权,要对教师进行怎样的处罚等等。 对于学生的课堂违纪行为,为维护课堂秩序,教师应该有直接惩戒权,细则应该明确学生有哪些违纪行为,教师可以进行怎样的惩戒。比如,学生上课高声喧哗,破坏课堂秩序,第一次教师可以提出警告;如果警告后学生再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可罚站学生5分钟;如果罚站后,学生还不遵守课堂纪律,教师可把学生请出教室,交给保安处理。教师严格按照这一细则进行惩戒教育,就不会再陷入是惩戒还是体罚的争议。而对于学生在课堂之外的违规违纪行为,那就属于校园公共事务,对这类行为的惩戒权,就不在教师手中,而应该由学校按校规处理。 如果教师超出细则规定处罚学生,被学生和家长投诉,那教育部门、学校应该成立独立的调查组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听取当事教师的申辩,调查组要根据调查结果,做出处罚建议,再由学校、教育部门进行最终的处罚。这就能确保处罚依据事实,公平、公正。不根据事实,为平息家长的意见而问责教师,会让更多教师在教育学生问题上采取消极的态度。 五莲县二中教师杨某处罚逃课学生,用书本拍打,算得上体罚学生,超出了惩戒教育的范畴。如果对于学生逃课行为有明确的惩戒细则,规定这类行为属于违反学校规定(而不是课堂秩序),要教师把学生逃课情况报告给学校,由学校的学生事务中心(这一中心应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专业人士共同组成)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按照校规对学生进行处罚,那么,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逃课行为时,就会按惩戒细则进行,而学生因逃课被处罚,也会“心服口服”。 当地教育部门在对杨某进行处罚时,也没有按照严肃的程序进行。总体而言,第一次处罚基本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杨某的惩戒行为过头,涉嫌体罚学生,违反师德规范。之后为何要追加处罚,还把杨某纳入“黑名单”,教育部门应当给出合理合法的解释,否则就难以令人信服,会让人觉得处罚过重。 任何对教师和学生的处罚依据都应该公开,而不是遮遮掩掩,这是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没有清晰尺度的教师惩戒学生,以及不问青红皂白对教师问责,都不是依法治教。 明确“教育惩戒权”并非鼓励体罚 新京报 作者:宋鹏伟 何谓适当的惩戒,关键在度的掌握。所以,教育惩戒的方式方法就十分重要了。 据新华社报道,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按照日前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相关要求,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中央文件首次提出要“明确教师惩戒权”,很多人便认为这是“允许适度体罚”的信号,其实是一种误读。一者,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都有“禁止体罚”的明文规定,部门文件不可能与法律相悖;二来,吕玉刚司长也表示,虽然提出惩戒权是针对教师对学生不敢管、不愿管的现象,但现实中也“存在一些过度惩戒的行为,甚至体罚学生,这也是不合适、不应该的。” 意思不难理解:为了对学生负起责任,教师必须行使自己的教育惩戒权,但体罚仍然是不允许的。 “教育”本就包含两个方面,除了教授和引领,对行为进行规范亦不可或缺。遗憾的是,在禁止体罚之后,一味提倡赏识教育,强调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事实上让不少“熊孩子”对规则缺乏敬畏,无形中增加了管教的难度。教育的形式当然是多样化的,可离开了惩戒这一手段,难度和效率便会几何级提升,加上缺乏动力,部分老师看似不负责任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何谓适当的惩戒,关键在度的掌握。体罚是以故意施加疼痛来逼迫其改正错误,自然很容易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伤害,所以并不值得提倡。然而,既然是惩戒,一定要让对象感到“不适”,否则就不会有效,所以,教育惩戒的方式方法就十分重要了。譬如,日本就有类似的规定:让学生饿肚子不回家是体罚,学生犯错罚扫地是惩戒。在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规定中,即使允许体罚,也要遵守以下规定:家长同意;不在公开场合进行;有第三人在场作证;考虑学生的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凡此种种,都是在保证惩戒效果的同时,尽可能规避负面后果。 如此来看,除了口头批评之外,通报批评、写检查、给处分,以及取消部分权利、到指定教室自习、罚做劳动等方式,都属于教育惩戒可以考虑的范围。此外,教师的惩戒除了要有法律和文件“撑腰”,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适度惩戒既关系到师道尊严,本质上也有利于学生,这也是家校合作必须要达成的共识。 而要让教育惩戒权落到实处,还需明确惩戒权的实施范围、程度和形式究竟是什么。因此,下一步实施细则的推出,值得期待。 请把惩戒权还给老师 中国妇女报 作者:佟吉清 学生犯了错,老师当然得管,否则就是失职。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师该不该有惩戒权,却成了莎士比亚式难题,反复被提及,却一直无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学院文学院教授陈凤珍建议,为了使学生少犯错误健康成长,使教师摆脱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使中小学校学生管理进入正常轨道,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应该包含教师在必要时候行使教育惩戒权的条文。 一时间,惩戒权这个话题,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 能否赋予教师惩戒权,先要厘清惩戒的含义。这个词之所以敏感,是因为人们习惯性地把惩戒和惩罚甚至体罚相混淆,一旦提起,脑回路就会跳转到民国或更久以前的画面——一位身着长马褂的私塾先生,手里拿着戒尺,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就会抡起板子打。汪曾祺在《我的初中》一文中回忆他的初一、初二国文老师高北溟先生时有过这样的描述:高先生教书很严,学生背不出来,是要打手心的。汪曾祺的堂弟挨过多次打,因为他小时候极其顽皮,不用功。后来,这位堂弟发奋读书,成了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旧时代的戒尺是暴力的代名词,但辞海对惩戒的解释是“惩治过错,警戒将来”,也指引以为戒,即以过去的失败作为教训。可见,惩戒重视的是结果,体罚则是规训的过程和手段,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谈惩戒即色变实大可不必。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仅就惩戒的方式而言,有口头提醒、背诵课文、写检讨甚至告知家长等等,用体罚来管教学生简单粗暴,是最低级最懒惰的选择,会造成儿童的身体伤害,在其心里留下难以弥合的阴影,还会滋生社会戾气。网上曾疯传一段视频,一位初中老师因二十年前动手打人,被成年后的学生以暴制暴拦路掌掴,该男子在被抓后承认自己打人有错,但指称老师也有责任,足见体罚贻害之深。 随着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意识的提升,被误认为体罚的惩戒逐渐远离校园。加上有些家长对学生进行过度保护,舆论对少数老师不当教育行为的过度渲染,造成老师该管而不敢管。最极端的案例是“老师罚学生,警察抓老师”所激起的纷扰。只因一名女学生迟到老师让其罚站几分钟,身为派出所副所长的父亲,就驱警车直入学校,将株洲县育红小学三年级某班教师带走并关入审讯室7小时。当教师因管教学生而要为自己的人身安全担忧时,惩戒教育自然就成了禁区。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教育,最完整的方式是奖惩并举,该表扬的表扬,该修正的修正。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该不该惩戒,而在于如何把握惩戒和体罚的边界,怎样获得家长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以消除误会,减少阻力,赢得信任,达成最佳的教育效果。去年底,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力排众议,酝酿推出惩戒制度,为此,专门召开了一场由教师、心理学专家、法律界代表,以及学生和家长参加的听证会,论及的惩戒方式包括批评、加倍劳动、取消部分特权、没收、静坐、诵读、隔离、陪读等八种,此举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获得很多家长的肯定,为家校联合推进惩戒教育回归校园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惩戒没错,体罚不该;赏识可以有,管教不能少。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有教育的权利,学校有处分的权利。惩戒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义务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不能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并不矛盾。赋予教师惩戒的权利与义务,首先必须明确其目的是纠正“熊孩子”的不良行为,最终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重点要纠正公众对惩戒一词的认识偏差,明确惩戒的事由、方式、程序等硬核,同时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具体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和家长及时沟通,增进共识。此外,惩戒还要在有效的监督之下实施,或请家长配合完成,确保其合情、合理、合法,不被滥用。 好的教育集教书和育人于一体,好的老师要做到宽严相济。曾经被一篇题为《希望你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的文章彻底感动,作者是一位怀有深爱的母亲,她不赞同“暴力喂养”的棍棒教育,更反对变态凶残的体罚教育,但支持有理有度的惩戒教育。这位妈妈告诉她刚刚入学的孩子:对你要求严厉的老师,你不要心生敌意,反而要心怀感激。因为,只有负责的老师才会顶着种种压力和风险,去苦口婆心或大动干戈地管教你。他期待你成才变好,才如此出力不讨好。这是传道授业的悖论,也是为人师者的深情……如此真诚的文字,道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赢得广泛共鸣。 教不严,师之过。如果教师不敢管,不想管,定会增加家长的忧烦,更是学生的悲哀。把惩戒权还给老师,是对教师负责,也是对家庭和未来负责。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