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试卷 语 文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课标要求的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小说想要表达的是,技术是反诗意的,对于依赖个体心灵和内在情感的诗歌来说,技术永远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日前,《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的报道又引发众人关注。这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是否合理?让小学生通过大数据分析进入诗词是否合适?‎ 诗词与大数据能否相得益彰,要从二者各自的特质说起。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正所谓各言其志,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而诗作的水准则由诗人的才性神思所决定。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需要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 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意境。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个纯客观的方法,是对客观数据的碎片化处理:如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活泼的整体——这不啻为对诗词的解构。‎ 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体察涵泳,正如捷径无法代替苦功。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意旨。‎ 小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诗词教育?事实上,我国古代一直有绵延不绝的“诗教”‎ 传统,古典诗词的关键功能在于涵养人的性情,使之归于温厚。正如钱穆所说,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家的全部人格,它对读者的劝诫安慰如朋友兄弟般亲切。伟大的诗人修辞立其诚,吐露真性情,读者阅读其诗,不仅会为其真情感动,也很容易为其人格及人生境界感动,而心向往之。小学生使用大数据固然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与诗词的教育旨趣相异。拿苏轼诗词来说,让孩子们将其看作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从具体作品中感受苏轼的悲欢离合、开朗豁达与家国情怀,并进一步培养起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不是比作为大数据视野下的客观对象而得出粗浅认知,要更有意义吗?‎ ‎《庄子·天地》篇激烈地拒斥技术,认为技术的滥用会导致心灵的遮蔽。那么小学生使用大数据,有没有技术的“滥用”之嫌?这个问题姑置不论,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蓬勃诗心不要就此被遮蔽。‎ ‎(摘编自文汇网)‎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数据分析只是一个纯客观的技术方法,它无法触及诗词的内涵和意旨等本质特性。‎ B. 对诗词的欣赏研究只能采取整体感知的方法,而大数据无法对诗词进行整体化处理。‎ C. 中国古典诗词的主观性极强,写的都是作者自己的人生故事,能显现出作者的人格。‎ D. 用大数据研究诗词只能获得理性认识,而不能与诗词内外的自然生命发生情感共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将体察涵泳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论述了感性启发对诗词教育的意义。‎ B. 文章通过对诗词和大数据各自特质的分析,论证了运用大数据研究诗词的不合理性。‎ C. 文章以一篇小说和一则报道为例,提出了两个问题,表明了作者“反技术”的态度。‎ D. 文章论述两个论题之后,指出了大数据对孩子诗心的危害,回应了开头提出的疑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没有注意到诗词主观性、整体性的特质,是对美的肢解。‎ B. 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所以读者无法感知、理解诗人的人文精神。‎ C. 大数据分析容易使学生丧失“感动”能力,因而很难真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D. 在诗词教育中应通过情感教育来帮助人涵养性情,塑造人格,提升人生的境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民 间 音 乐 莫 言 ‎ 四个月前,镇中心茉莉花酒店的店东兼厨师兼招待花茉莉收留了流落到马桑镇的小瞎子。自从马桑镇的人听了小瞎子吹箫,茉莉花酒店生意空前兴隆。小瞎子也施展开了他的十八般武艺,将他的洞箫、横笛、琵琶、二胡、唢呐通通从布袋里拿出来,轮番演奏,每夜都要闹腾到十二点才睡。几十个有一点音乐细胞的小伙子,就连中午休息那一点时间也要跑到茉莉花酒店来,听小瞎子讲几段乐理,讲几个譬如《阳春白雪》之类的古曲。‎ ‎ 镇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也不想吃过晩饭倒头就睡,他们需要精神上的安慰与享受,他们需要音乐。虽然小瞎子能够演奏的乐曲他们都已听过,但这些曲子他们百听不厌,每听一遍都使他们感叹、唏嘘不止。对此,小瞎子开始良心不安起来,演奏前,他总是满面羞愧地说: 这这怎么好意思,老是这几个曲子……我的脑子空空了,我需要补充,我要去搜集新的东西……”然而,那些他的崇拜者却安慰道:“兄弟,你会的这些曲子就尽够俺们享用了,好东西百听不厌。就像花大姐卖的烧酒,俺们天天喝,从来没烦过,每一次喝都那么上劲,口下去,浑身舒坦。你这些曲子呀,嗨海嗨,就跟花大姐的烧酒一样……”当听到酒徒们把自己的音乐与花大姐的烧酒相提并论时,小瞎子的脸变得十分难看,他的两扇大耳朵扭动看,仿佛两个生命在痛苦地呻吟。那晚上的演奏也极不成功,拉出的曲子像掺了沙子的米饭难以入口一样难以入耳。‎ ‎ 九月初头,榨糖厂、帆布厂厂房建成,花茉莉准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还托人去上海给瞎子买花呢西服黑皮鞋——这是为小瞎子晚上演奏准备的礼服。最后,她请镇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写了一块“茉莉花音乐酒家”的匾额,高高地挂在了瓦檐之下。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计划说给小瞎子听。小瞎子对花茉莉的计划感到惊叹不已,认为这个女人确实不简单。而听到自己将在这个安乐窝里永远充当乐师时,他的脸上出现了踌躇不快的神情。‎ ‎ 马桑镇的光辉前景,自然也在花茉莉的邻居——开茶馆兼卖酒菜的瘸腿方六、饭铺“掌柜”黄眼、小卖部“经理”麻子杜双三人心中激起了波澜,他们自信本事都不在花茉莉之下,而花茉莉能够如此猖獗,挤得他们生意萧条,实在是借助了小瞎子的力量。‎ ‎ 这天下午,三人商议停当,便跨过麻石街,走进了“茉莉花音乐酒家”。正是农忙季节,店里没有顾客。花茉莉正在灶上忙着,为晚上的营业做准备。一看到方、黄、杜到,她连忙停下活儿相迎。她一边敬烟一边问:“三位掌柜屈驾光临,小店增辉哪!不知三位老哥哥有啥吩咐!”‎ ‎“花大姐,”方六捻着老鼠胡子说,“你这四个月,可是大发了!”‎ ‎“那也比不上您呐,方掌柜!”‎ ‎“嘻嘻,花大姐挤兑人喽,俺这三家捆在一起也没有您粗呐!”‎ ‎“花大姐,”黄眼道,“您这全沾了小瞎子的光哟!”‎ ‎“此话不假。”花茉莉撇撇嘴,挑战似的说。‎ ‎ “花大姐,您看是不是这样,让小瞎子在咱们四家轮流坐庄,要不,您这边丝竹一响俺那边空了店堂。”方六说。‎ ‎“什么?哈哈哈………真是好主意,亏你们想得出,想把人从我这挖走?明告你们吧,没门!”‎ ‎“花大姐,说实话难听—这小瞎子可是咱四个人一块发现的,你不能独占花哪!”‎ ‎“放屁!”花茉莉柳眉倒竖,骂了一声,“想起那天晚上,你们三个人支支吾吾,一个个滑得赛过泥鳅,生怕他腌賸了你们那臭店,连个宿都不留。是我把他领回家中,热酒热饭招待。这会儿看他有用处了,又想来争,怎么好意思张你们那张臭嘴!呸!”‎ ‎ “花大姐,说话别那么难听。俗话说,‘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好说好商量,撕破了脸子你也不好看。”‎ ‎“你能怎么着我姑奶奶?”‎ ‎“花大姐,你与小瞎子非亲非故,留他长住家中,有伤风化。再说,现如今是社会主义,不兴剥削劳动力,你让小瞎子为你赚钱,却分文不给他,这明明就是剥削,法律不允许……”‎ ‎“你怎么知道我跟他非亲非故?”‎ ‎“难道你真想嫁给他不成?”‎ ‎“我就是要嫁给他!我马上就去跟他登记结婚。他是我的男人,我们两口子开个夫妻店,不算剥削了吧?你们还有什么屁放?”‎ ‎“我每月出一百元雇他!”‎ ‎“我出二百!”‎ ‎“滚你们的蛋吧,一千我也不卖!” ‎ ‎ 花茉莉干净利索地骂走了方、黄、杜,独自一人站在店堂里生气。她顾不得干活了,一把撕下围裙,推开了虚掩着的后门。‎ 她愣住了。‎ 小瞎子直挺挺地站在门外,像哲学家一样苦思冥想,明净光洁的额头上竟出现了一道深深的皱纹。‎ 他那两只耳朵、两只洞察秋毫之末的耳朵,在可怕地扭动着。‎ ‎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两次写到小瞎子耳朵“扭动”这一细节,既强调他的愤怒,也反映了音乐在他心中的地位。‎ ‎ B.方、黄、杜三人为抢小瞎子与花茉莉激烈争吵,这一情节体现出人面对利益诱惑时的自私庸俗。‎ ‎ C.从“收留”到“就要嫁给”小瞎子,花茉莉渐渐被音乐感染,被小瞎子吸引,体现了音乐的巨大影响力。‎ ‎ D.小说讲述了音乐给马桑镇带来变化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也有进一步的需求。‎ ‎5.小说的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 ‎6.小说以“民间音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 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5.6 亿部,未来几年每年更新量可能达到4 亿至5 亿部,而此前已经沉积了约10 亿部废旧手机,但目前却只有2%左右的回收率。‎ 手机属于电子产品,在蕴含多种贵金属的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处理不当,这些资源反而会成为环境污染的“帮凶”。即使手机闲置在家,也终将会老化,面临被丢弃的结果。随意丢弃这类电子产品很容易将其中的汞、铅、水银、镉、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以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水、土壤和大气中。‎ 再者,由于我国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刚刚起步,废旧手机被随意丢弃之后,难免混入其他生活垃圾之中,进入填埋场或者是垃圾焚烧厂。无论是手机塑料外壳,还是锂电池,燃烧所释放的有毒气体将直接造成污染甚至致癌。‎ ‎(摘编自中国环保在线网《废旧手机回收之路遇阻沉默的千亿市场何时爆发》)‎ 材料二:‎ 有业内人士透露,以5—10 年前的废旧手机为例,每吨可以提炼出200—‎300g 黄金,1000—‎3000g 白银,‎100kg 左右铜,以及几克到十几克不等的钯、铂金。而传统的承包矿山做金矿开采,一吨金矿石的含金量大概也就只有15—‎20g。相比之下,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量要远高于一吨金矿石的黄金含量。‎ 废旧手机拆解,这是“暴富”的生意。但同时,在“洗金”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拆解后废弃的垃圾,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如何培育消费者的回收习惯,也是个难题。一来,消费者缺乏对回收商的信任,担心信息安全隐私问题;另一方面,对回收手机的价格,消费者也会经常和回收商产生分岐。‎ ‎(摘编自《天津日报》《废旧手机都去哪儿了》)‎ 材料三:‎ 手机厂商回收旧手机,即便定价偏低,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无需消耗用户讨价还价的时间成本以及交易过程中的沟通成本,还避免了交易过程中的欺诈现象,关键是渠道正规、用户对其信任度高。‎ 在当前来看,苹果公司的做法值得其他厂商借鉴。今年3月,在推出iPhone7 半年后,苹果再一次上线以旧换新服务,这一次苹果甚至将旧手机的类别扩展到了Android 手机。‎ ‎(摘编自中国通信网《废旧手机回收会不会是手机厂商未来的一个大生意?》)‎ 材料四:‎ 完善废旧手机回收处理体系,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与合理利用。‎ 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只有进行高效的无害化处置,才能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拆解、处理废旧手机需要走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坚决取缔、严格查办非法手工拆解翻新作坊。‎ 谁生产谁收购,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鼓励手机生产商完善回收体系,在运营商的营业网点和手机专营商店设置回收箱,筹建网上旧手机回收站等,增加废旧手机的回收途径。‎ 规范管理回收市场,让用户维权时有法可依。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废旧手机回收企业的监督管理,在保证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价格,保障用户权益。还要加大对手机信息彻底清除的研究应用,消除用户对信息安全的顾虑。‎ 打造全程可追溯的管理体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手机生产商可通过一定方式,实现手机生产、销售、使用、回收整个使用周期的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知晓回收手机的价值、流向和处理方式;同时,明确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责任,将生产、回收数量作为企业测评的重要指标,鼓励企业把回收业务做大做强。‎ ‎(摘编自《光明日报》《废旧手机回收须完善体系》)‎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废旧手机存量很大,但回收率并不高,对这些废旧手机进行有效回收处理,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 B. 废旧手机蕴含众多的贵金属,黄金、白银、铜、钯、铂金的含量远高于这些金属矿石的含量,这是较有开发价值的项目。‎ C. 鼓励手机生产商回收旧手机,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是一种正规渠道,能够更便利地服务用户,也较容易获得用户信任。‎ D. 要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和合理利用,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必须走规范化和产业化的道路等。‎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了列数据的方法,显示了我国手机产量、更新量、废旧手机存量和手机中贵金属的含量等,揭示了废旧手机回收市场之大。‎ B. 废旧手机闲置在家、随意丢弃、非法手工拆解,都会将有毒和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水、土壤和大气中,造成污染甚至致癌。‎ C. 材料三以苹果公司推出的以旧换新服务为例,倡导手机生产商回收旧手机,构建废旧手机回收正规渠道,明确了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责任。‎ D. 废旧手机的回收途径很多,可设实体店回收,也可网上回收:如设置实体的回收箱、回收点、回收站以及在网上搭建旧手机回收服务平台等。‎ ‎9. 废旧手机回收难,难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负气倜傥,豪视一世。调通川主簿。渝州蛮叛,说降其酋。辟知南川县。章惇经制夔夷,狎侮郡县吏,‎ 无敢与共语。部使者念独商英足抗之,檄至夔。惇询人才,使者以商英告,即呼入同食。商英著道士服,长揖就坐。惇肆意大言,商英随机折之,落落出其上。惇大喜,延为上客。归,荐诸王安石,因召对,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西、淮南。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商英积憾元祐大臣不用己,极力攻之,论内侍陈衍以摇宣仁,至比之吕、武;乞追夺光、公著赠谥,仆碑毁冢;言文彦博背负国恩,及苏轼、范祖禹、孙升、韩川诸人,皆相继受谴。蔡京拜相,商英雅与之善,适当制,过为褒美。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复与京议政不合,数诋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京罢相削籍,知鄂州。京复相,以散官安置归、峡两州。大观四年,京再逐,起知杭州。留为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顷之,除中书侍郎,遂拜尚书右仆射。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时久旱,彗星中天,是夕,彗不见,明日,雨。徽宗喜,大书“商霖”二字赐之。商英为政持平,谓京虽明绍述,但借以劫制人主,禁锢士大夫尔。于是大革弊事,改当十钱以平泉货,复转般仓以罢直达,行钞法以通商旅,蠲横敛以宽民力。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帝颇严惮之,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过则如初。杨戬除节度使,商英曰:“祖宗之法,内侍无至团练使。有勋劳当陟,则别立昭宣、宣政诸使以宠之,未闻建旄钺也。”讫持不下,论者益称之。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赠少保。‎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 ‎【注】①宣仁:宣仁太后高滔滔。②光、公著:司马光、吕公著。③绍述:特指宋哲宗时对宋神宗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泛指承继前人所为。④泉货:钱币,货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 B.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 C.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D. 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檄原指较长竹木简,用于书写重要文书,后指用檄书写的文书,多用以征召或声讨。‎ ‎ B. 节度使是古代地方行政长官,唐初设置于边境,后遍设于内地,宋初成为荣誉官衔。‎ ‎ C. 散官是有其名而闲散无职事之官,多用为朝廷官员的加衔,品秩与待遇,各代不一。‎ D.旄乃指挥旗,钺为斧子,饰以黄金;白旄黄钺,为将帅统领权柄的标志,借指军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商英自负卓异,雄视世间。章惇治理夔夷时,随意侮辱郡县官吏,无人敢与之共语,对章惇的狂言乱语,张商英不时加以辩驳,很不给他面子。‎ ‎ B.张商英坚持己见,好恶分明。蔡京任宰相,张商英与之政见相合,则和他交好;政见不合,则极力批评,绝不妥协,于是官位随蔡京浮沉而浮沉。‎ ‎ C.张商英为政持平,改革弊政。当他看到蔡京为相造成的弊病,便大力进行币制改革,施行纸钞以便于通商行旅,免除不合理的赋税以减轻百姓负担。‎ D.张商英坚持原则,直言敢谏。他劝说宋徽宗节制华侈,反对违背祖宗成法任命太监为节度使,皇帝对他都颇有几分忌惮,这些行为深受人们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归,荐诸王安石,因召对,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 ‎(2)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苏子瞻哀辞 张舜民①‎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②。‎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 注:①张舜民:和苏轼感情深厚。苏轼知定州期间得墨石,作大盆盛之,数水其上,名其室为雪浪斋。后来苏轼被贬岭南,到宋徽宗时,作者知定州,重新修茸雪浪斋,而此时得知苏轼病逝,于是写了这首哀辞。②丈八盆:指苏轼用来盛放墨石的盆。‎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被贬,墨石也被贬,“石与人俱贬”中的“俱”字,道尽当时的炎凉世态。‎ ‎ B.首联下句是说,苏轼虽然已经去世,但“石尚存”,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 ‎ C.尾联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苏轼病逝,作者只能在万里之外的定州为其招魂。‎ ‎ D.总体而言,本诗语言平实质朴,为便于抒情,也使用了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 ‎15.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作者写“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两句的用意。(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20分)‎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张教授回忆说,刘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蔚为大观的气象,这神人格魅力令人溉叹不已。‎ ‎ ②在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总决赛双人自由滑项目中,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的表演犹如冰上芭蕾,可谓天作之合。‎ ‎ ③此次中纪委推出的八项规定表情包,将严肃话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表达应了互联网时代网民的沟通习惯。‎ ‎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烂红”,每到盛夏,公因里荷花盛开,亭亭玉立,惹得游人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 ‎ ⑤自从《舌尖3》播出后,章丘铁锅一夜爆红,济南方内的“同盛水”手工锅体验店挤满了前来“寻锅”的人,这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 ⑥他在会上的发言,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尤其是对公司未来发展所作的分析,让同事一目了然。‎ ‎ A.①③⑤ B. ②③④ C.①②⑥ D. 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眼下,随着网络购物、移动支付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个人信息的保护和避免个人隐私的泄露已成为日益迫切的社会问题。‎ ‎ B.我们坚持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就是要达到“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影响一个社区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 ‎ C. 我们所以感到年味儿淡薄,正是由于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所致,而不是因为年的情结淡漠,后者从春运大潮的涌动就可以看出。‎ D. 《红海行动》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的故事,是一部将爱国主义与动作元素完美结合的国产优秀影片。‎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 小李对网购的衣服很满意,在淘宝给店家留言说:“衣服很好,以后我会多光顾的!”‎ ‎ B. 老张的儿子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同事们前往况贺,他道谢说:“托福!托福!”‎ ‎ C.王经理在公司大会上诚恳地对员工说:“为了公司的发展,大家就斗胆建言献策吧!”‎ D.主持人在介绍专家出场时说:“下面有请北大张教授为我们抛砖引玉,传授经验!”‎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古代“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①______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自可断来信”中的“信”,就是说媒的使者。书信在长期写作的过程中,②______ 。如上下款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致敬祝颂之词怎么写,如何写抬头,哪里有空格等。上款写受书人,下款写作书人,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但汉魏六朝的书札,③_____ 。《报任安书》的开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就是这样。‎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间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 媒体报道,一杭州人在日本购得一个马桶盖,产地竟为杭州下沙,感叹“兜了一大圈,买到的居然还是自家门前生产的东西”在今天的世界市场上,叫得响、立得住的中国品牌还不够多,很多时候,国货不是质量不行,而是知名度不够。加强品牌宣传必然能打响更多的中国品牌。可见,宣传力度不够,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最关键因素。只要把“中国制造”的广告推向世界就会使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1)加强品牌宣传未必能打响更多中国品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1)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卡夫卡 ‎(2)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苏轼 ‎(3)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们的神秘的桎梏。——高尔基 ‎(4)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陶行知 请你结合材料内容,选择两则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A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项,“写的都是作者自己的人生故事”错误,扩大了范围,原文第二段说的是“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选项忽略了“大多”一词。B项,“只能采取整体感知到方法”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化,原文强调的是“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整体感知”是欣赏研究诗词应遵循的原则,但不能说是唯一的方法。D项,“只能获得理性认识”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说用大数据研究诗词获得的是“外在印象”“粗浅认知”,而不是“理性认识”。‎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同时还考查文章论证的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以及论证的结构等方面的知识。C项,“表明了作者‘反技术’的态度”错误,本文并非持一种简单的“反技术论”,而只是想强调不适宜用存在根本差异的方法来研究古典诗词,原文中有“不可否认,大数据……确有帮助”“小学生使用大数据固然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提示。‎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无法感知、理解诗人的人文精神”错误,说法过于绝对。读者是可以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培养起自己对诗人的人文精神的感知力和理解力的,原文第五段中有“让孩子们将其看作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感知力和理解力”的提示。‎ ‎4.(3分)D (追求利益是更重要原因)‎ ‎5.(6分)‎ ‎①方言词汇,“俺”“腌臢”等词,平实朴素。(3分)‎ ‎②口语、俚语、俗语,“闹腾”“舒坦!”“不兴剥削劳动力”“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賺”等通俗形象。(3分)‎ ‎6.(6分)‎ ‎①是小说的线索,故事情节围绕“民间音乐”展开,讲述了马桑镇的人和事 ‎②交代了写作对象,小说人物来自民间。瞎眼、流浪、无名无姓的小瞎子,是一个典型的民间艺人形象;洞箫、琵琶等民族乐器和《阳春白雪》等民乐,都体现了“民间音乐”元素③暗示了主题,小说揭示了“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及其对人的影响 (答出一点2分,三点6分。)‎ ‎【答案】7. B 8. D ‎ ‎9. (6分) ①消费者没有回收习惯。②用户担心个人信息隐私泄露和财产安全。③回收体系不完善。 ④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6分,答对三点满分)‎ ‎【解析】‎ ‎7. B(3分)【解析】“废旧手机蕴含众多的贵金属,黄金、白银、铜、钯、铂金的含量远高于这些金属矿石的含量”错误,文中只说“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量要远高于一吨金矿石的黄金含量”,并没说其他金属的含量都比这些金属的矿石含量高。‎ ‎ 8.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A项,混淆概念。“手机产量”和“手机市场出货量”是两个概念,原文说“2016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5.6亿部”,并没有提及手机产量。B项,曲解文意。文中只是说“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量要远高于金矿量”,并没有说其他金属的含量都高于这些金属矿石的含量。C项,曲解文意。“明确了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职责”分析有误,材料三只是介绍了苹果公司回收旧手机的做法,希望其他厂商借鉴。‎ ‎9. 试题分析:题干是“废旧手机回收难,难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对全文进行阅读,掌握文本大意,把握文本主旨。因文找题。材料一中说“由于我国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刚刚起步,废旧手机被随意丢弃之后难免混入其他生活垃圾之中”,这就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他们没有回收废旧手机的习惯,会随意丢弃。材料二说“如何培育消费者的回收习惯,也是个难题。一来,消费者缺乏对回收品牌的信任,担心信息安全隐私问题;另一方面,对回收手机的价格问题经常会和回收商产生分歧。”由此可见:回收废旧手机,除了消费者缺乏回收习惯外,消费者还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安全。材料三说:“手机厂商回收旧手机,即便定价偏低,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关键是渠道正规、用户对其信任度高。”这说明废旧手机回收体系不完善,正规回收渠道难寻。‎ ‎10.(3分)D (注意叙述主体:“盗”的主语是蔡京, “怨疾”、“见”、“称”的主语是“中外”,“相”的主语是徽宗。“因人望”是“相”的状语,不能断开)‎ ‎11.(3分)B(集地方军政大权于一身)‎ ‎12.(3分)B(“官位随蔡京浮沉而浮沉”错,因是政敌,蔡京得势则张商英失势,反之亦然) ‎ ‎13.(10分)‎ ‎(1)章惇回到朝廷后,把他推荐给王安石,因而被皇帝召见问话,从检正中书礼房擢升为 监察御史。(译出大意得3分,补出省略主语“章惇”、“皇帝”及译出“擢”各得1分)‎ ‎(2)张商英劝说徽宗节制浮华奢侈的生活,停止修建土木工程,打击投机钻营的佞臣。‎ ‎(译出大意得3分,译出“华侈”、“侥幸”各得1分)‎ ‎14.(3分)B(解析:B项“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错,人亡石存,充满了物是人非之悲)‎ ‎15.(6分)①作者表面上写墨石坚硬厚重的特点,实则以石喻人;②墨石坚重之质,不轻易改变本性,这正是苏轼坚贞品格的象征;③作者借此句表达了对苏轼坚贞品格的赞美及对其逝世的悼念之情。(每点2分,意合即可)‎ ‎16.(6分)(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17.(3分)C (①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多指文物等。使用错误。②天作之合:天意撮合的佳偶。这里误解为合作无间、配合默契,使用错误。③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④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形体挺拔。⑤始料未及:最初的设想没有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让人感到突然和意外的惊讶。⑥一目了然: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对分析不能是“一目了然”,使用错误)‎ ‎18.(3分)D (A缺少主语,删掉“使得”;B语序不当,应是“‎ 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C“由于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所致”句式杂糅)‎ ‎19.(3分)B (A“光顾”是敬辞,“光”是“使增光彩”的意思,“顾”义为“访问”,“光顾”就是说:“(你)到来使(我)增添光彩。”C“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辞,D“抛砖引玉”是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不能用于别人) ‎ ‎20. 【答案】 (1). ①信指使者 (2). ②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 (3). ③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 ‎ 21.(5分)‎ ‎②宣传力度不够未必是影响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最关键因素。‎ ‎③把“中国制造”的广告推向世界未必能使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22.作文 ‎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由四则相互独立又有关联的材料组成,全部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要点。可从四则材料中综合两则以上材料的内容立意。‎ ‎【参考译文】‎ ‎ 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身材魁伟,容貌姿态如玉石耸立。自负卓异,雄视世间调任通川主簿,渝州蛮夷叛乱,他说服首领投降。征召为南川知县。章惇治理夔夷,侮辱郡县官吏,没人敢和他说话。部使者想到只有张商英足以和他抗衡,就传檄召他到夔。章惇询问人才,使者就把张商英介绍给他,马上就喊进去一起吃饭。张商英穿着道士服装,长揖后就坐。章惇随意狂言乱语,张商英不时加以辩驳,举止潇洒,高出章惇一筹。章惇非常高兴,延引为坐上客。章惇回到朝廷后,把他推荐给王安石,因而被皇帝召见问话,从检正中书礼房擢升为监察御史。‎ ‎ 哲宗初年,张商英任开封府推官,出任提点河东刑狱,连续任河北、江西、淮南使者哲宗亲自当政,召他任右正言、左司谏,张商英非常怨恨元祐大臣不任用自己,就极力攻击他们,指责内侍陈衍动摇宣仁太后,以至于把她比为吕后和武则天;请求朝廷褫夺赠给司马光、吕公著的谥号,捣毁他们的墓碑和坟墓;说文彦博忘恩负义,以及苏轼、范祖禹、孙升、韩川等人,都相继受到谴责。‎ ‎ 蔡京担任宰相,张商荚和他交好,遇到草拟朝廷公文时,就对他大加赞美。不久任命为尚书右丞,转左丞。又和蔡京政见不合,多次诋毁蔡京“身为宰相,却一心在迎合君主蔡京被罢免宰相,削除官籍,张商英任鄂州知州。蔡京恢复宰相职位,张商英以散官安置在归州和峡州。大观四年,蔡京再次被放逐,张商英被起用任杭州知州。留在朝廷任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不久,任命为中书侍郎,于是又任尚书右仆射。蔡京长久以来窃夺国家政权,朝廷上下都怨恨愤慨,看到张商英敢于提出异议,多次称赞他为贤臣,徽宗因为他有声望,就任他做宰相。当时长期干旱,一日,彗星出现在天空,这天晚上,彗星没有出现,第二天,就下雨.徽宗高兴,大字书写了“商霖”二字赐给张商英。‎ ‎ 张商英处理政务公平,认为蔡京虽然标榜恢复新法,但不过是借此来威胁控制国君,禁锢士大夫罢了,于是大力变革弊政,废除当十钱进而改革币制,恢复转般仓进而废除直接运施行纸钞以便于通商行旅,免除不合理的赋税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张商英劝说徽宗节制浮华奢侈的生活,停止修建土木工程,打击投机钻营的佞臣.皇帝对他都颇有几分畏惧,曾经修葺装潢升平楼,告诫主管官吏凡是遇到张丞相骑马来到,一定要把工匠藏在楼下,直到他走过去才恢复工作,任命杨戬为节度使,张商英说:“祖宗法规,内侍不担任团练使。有功劳应当提拔之人,则应另外设置昭宣、宣政等使官加以褒奖,从未听过要授予旄钺执掌军直坚持不签发任命状,人们更是称赞他,宣和三年卒,七十九岁。赠少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