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语文 时间:150分钟 分数: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准确理解这段话是把握《边城》内蕴的一条重要线索。多数评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而只抓住“优美”、“健康”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其实,在沈从文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虽具有理想的特点,但并没有完全理想化,而是一种现实的自由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 当然,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诚如劳伦斯所说:“永远不要相信艺术家,而要相信他笔下的故事。批评家的作用在于从创作故事的艺术家手中拯救故事。”批评的关键是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不可否认,《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和讴歌,从而体现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但这毕竟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蕴。事实是,《边城》的结尾是个出人意料的变奏,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诚如多数评论者所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偶然事件所致,也是主观的人为因素所致,即人物不自觉地、无意为之所产生的破坏性行为。作品故事的主干及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疾。正是这种痼疾,在关键时刻兴风作浪,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素。沈从文是明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素的,但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又使其不忍心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他渴望笔下的小儿女能够获得一份合理的人生安排,因此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美的一面。 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对于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纯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 (节选自《名作欣赏》) 1.下列关于原文第1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多数评论者认为《边城》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美的人性”,边城的人民具有纯朴健康的人性,是人性美的代表。 B.沈从文讲创作《边城》时,认为自己的目的是“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C.作者以为多数评论者的观点不完全正确,因为他们立论时只抓住一些亮丽的词语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忽略了“不悖乎人性”这一点。 D.作者的观点是“人性”是统领《边城》内容的灵魂,但沈从文所说的人性的内涵应该是一种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劳伦斯认为永远不要相信创作故事的艺术家自己的创作谈,文学批评的关键是要以作品为依据,通过作者笔下的故事去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 B.《边城》悲剧的结局,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而“命运的不确定性”源于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疾,这痼疾最终主宰了人物命运。 C.《边城》体现了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追求,但这毕竟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而小说出人意料的悲剧结尾,恰恰揭示了美好人性的阴暗面。 D.沈从文虽明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素,但仍花费大量笔墨表现人性美的一面,是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使他不忍心痛揭人性的阴暗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边城》着力表现的是蕴藏在边民身上的勤劳、勇敢、纯朴等美德,以至“边城”这个词在许多读者心中,已经凝定为“湘西人性美”的文化概念。 B.沈从文的“人性”内涵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金子”指边民身上体现的民族美德,而“沙子”指边民迷信、愚昧等负面的东西。 C.沈从文讴歌的边城人民是人性美的代表,但那是一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不可避免地有阴暗的一面,所以,《边城》充分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 D.《边城》被许多读者看作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而作者认为这种说法仅仅看到了作品中美丽的光环,看不到迷信思想投在纯朴人性中的阴影。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埃里克•史蒂文•兰德尔 郭晓强 1957年2月3日,兰德尔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兰德尔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极大兴趣,并且绝对称得上是一位数学天才,他在全美数学测试中获得第二名,并在纽约一所高级中学以最高等级毕业。17岁时,兰德尔就证明准完美数的存在,这项成就使他获得威斯丁豪斯奖学金,同时来到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学习,于1978年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兰德尔又因获得罗氏奖学金而有机会进入牛津大学继续深造,于1981年获得数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兰德尔在数学方面一帆风顺,按常规似乎应成为一名数学家,然而他的个性却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兰德尔虽然喜欢纯数学,但不愿意将数学作为终身职业,这是因为钻研数学需要在清静的环境中,过一种僧侣般的生活,而兰德尔自认为不是一个好的修道士,他更喜欢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因此他决定毕业后转到其他专业。 1981年,兰德尔回到美国,通过普林斯顿大学一名教授的推荐,最后在哈佛大学商学院获得一份工作,担任经济学助理教授。当时兰德尔对经济学几乎一无所知,然而这丝毫没有难倒兰德尔,他认为经济学比纯数学更适合自己,不足之处可通过业余时间自学来弥补。兰德尔自学能力惊人,并且在教学方面也具有超强的天赋,不久讲授经济学已得心应手并得到学生和同行的肯定,于1987年升任为副教授。在经济学方面已有所见长的兰德尔在工作中却发现经济学也并非他的最爱,因此决定再次寻找其他方向。 一个偶然的机会,兰德尔的弟弟亚瑟给予兰德尔很大帮助。亚瑟的专业是神经生物学,他送给兰德尔一些神经生物学方面的论文。兰德尔虽然无法完全理解论文的含意,却已经被生命的巨大奥秘吸引,尤其是对DNA神奇的结构着迷,他再一次修改了自己的专业。缺乏相关背景的兰德尔选修了哈佛大学的生物学课程,同时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实验室里进行果蝇基因的克隆工作。兰德尔半开玩笑地说,他是在大街拐角偶然听到并理解了生物学,当然在坎布里奇大街上对生物学的讨论和对其他事物的讨论一样司空见惯。 在一次演讲中,兰德尔偶遇麻省理工学院的遗传学家伯特斯坦,伯特斯坦已开发出从基因组中寻找导致简单疾病发生的单一基因的方法,当时正打算处理更为复杂的问题,研究多基因的人类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和肥胖等。兰德尔对此研究很感兴趣,因此演讲完毕后两人开始讨论如何将统计学应用于人类复杂疾病基因研究。不久,他们就有了大致的答案。由于兰德尔对遗传学的兴趣,1984年他加入了麻省理工学院,第二年又成为怀特海生物医学研究所的一名员工,与伯特斯坦合作,开始遗传学的研究。兰德尔仍然是哈佛商学院的副教授,幸运的是他获得了麦克阿瑟奖学金(1987年),使他能够在教授经济学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生命科学的实验。 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研究的早期,兰德尔将自己在数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生物学领域,这些尝试获得了极大成功。兰德尔开始使用新方法来革新传统的生物学研究,如利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来进行遗传位点定位,并初步建立了人和小鼠的一系列简单图谱。兰德尔还开发新方法,从人类基因组中寻找有用的信息,从而能够发现复杂人类疾病的基础。不久兰德尔意识到没有全面分析人类基因组的工具,这些单一方法将毫无用途。兰德尔成功制备了早期人类全基因组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包括大约400个标记物。这项成就使兰德尔于1990年获得NIH人类基因组计划首个资助,从而在怀特海研究所建立了“怀特海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该中心成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兰德尔的工作经历也像他试图破译的DNA结构一样,呈螺旋结构,从数学到经济学最终到生命科学,他是当代罕见的科学天才之一。 (选自《遗传》,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兰德尔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极大兴趣,并且绝对称得上是一位数学天才,是因为他在全美数学测试中获得第二名,并在纽约一所高级中学以最高等级毕业。 B.在普林斯顿大学一名教授的推荐下,兰德尔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担任经济学助理教授。尽管通过自己的努力,教学受到肯定,但他依然决定再次寻找自己最爱的工作方向。 C.兰德尔成功制备了包括大约400个标记物的早期人类全基因组的遗传图谱,这项成就使兰德尔于1990年获得NIH人类基因组计划首个资助。 D.本文以平实朴素的笔触,展示了兰德尔独特的人生轨迹和个性特征,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在生命科学方面的巨大学术影响力。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 A.兰德尔靠罗氏奖学金而进入牛津大学继续深造,后获得数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如果不改专业的话,他会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 B.起初,兰德尔对经济学几乎一无所知,但他靠惊人的自学能力,不久之后就能得心应手地教授经济学了,他的经济学知识都是在业余时间里自学得来的。 C.坎布里奇大街上经常有人讨论生物学问题,跟讨论其他事物一样司空见惯,兰德尔在大街拐角偶然听到并理解了生物学。 D.兰德尔偶遇伯特斯坦,两人讨论怎样在人类复杂疾病基因研究中应用统计学,后来他还在遗传学的研究方面与伯特斯坦进行合作。 E.兰德尔在研究实践中认识到,在研究复杂人类疾病的基础方面,只有有了全面分析人类基因组的工具,单一方法才能发挥作用。 6.兰德尔“从数学到经济学最终到生命科学” ,他转变专业方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回答,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14分)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硬币。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待得时间太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几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是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的家当典当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样子。 “离远点,我身上臭!”她老人家总是这样对我们说。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可是她老了,病了。她所有的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不得不由家人为她擦洗身体。每当这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和坚守,噼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晚。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着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瓤。只有早晨这会儿,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地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祖母大限将至,在那幽深的黑夜里,尚且咬牙活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挥霍生命? 终于知道祖母为何在临终前执意要点上一根蜡烛,她是需要这根蜡烛为她送行。她不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 现在想想,祖母临终的眼里,一定是看到了祖父,嘴边才绽开了一朵莲花。 想起祖母的这个夜里,我把灯关上,点燃一支蜡烛。倾听黑暗的蜡烛,时而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 夜里的云朵在窗玻璃上颤抖着,想借点光亮取暖,捎带着擦亮了属于思念的天空。 忽明忽暗的蜡烛,是奄奄一息的祖母,为了祖父和她的孩子们,咯尽了最后一滴血。 (摘编自2015年11月《思维与智慧》)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我”父亲因担心“那边太黑”而要等出灵的时候再点着蜡烛,以便为“我”奶奶照个亮儿,这说明父亲是一个迷信、愚昧的人。 B.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的情节与葛朗台临死前抢夺十字架的情节,可谓异曲同工,都反映了主人公心为物役、难舍俗世的性格。 C.小说以“我”把灯关上,点燃蜡烛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祖母临终时要求点燃蜡烛,而且还引发读者思考,颇具匠心。 D.小说巧妙使用夸张、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不仅使主旨更突出,形象更鲜明,而且也使小说语言呈现出哀伤舒缓的特点。 8.小说在刻画祖母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9.小说以“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翰林侍读。 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条上时务十五事。成祖决计都北京。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忤帝意。岁余得释,杨荣荐复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渐②,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阴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徐数至六事止。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宣德五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俯取,时勉独正立。帝乃出余钱赐之。正统三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 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英宗北狩,时勉日夜悲恸。遣其孙骥诣阙上书,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节,迎还车驾。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时勉卒矣,年七十七。谥文毅。 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敬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有删节) 【注释】①成童:十五岁以上。②大渐:病重。③谅阴:居丧。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 B.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 C.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 D.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便殿是正殿以外的别殿,古代帝王休息消闲之处,也在此宴饮。 B.妃指次于皇后的帝王配偶,嫔原意为宫廷女官,妃嫔是所有帝王之妾的总称。 C.祭酒的原意为以酒祭祀或祭奠,为官名,专指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最高主管。 D.翰林既指古代的官府名,即翰林院;也指官职名,即翰林学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时勉刚正耿直。李时勉进谏仁宗,居丧期间不可以寻欢作乐,皇太子不宜远离皇上。 B.李时勉忠心耿耿,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龙颜;其忠诚终被宣宗发现,因此受到重用。 C.李时勉屡遭下狱。成祖皇帝征求直言,却又把李时勉下诏入狱,还差点把他打死。 D.李时勉平和宽厚。他深得同僚和学生敬重,退休时前来送别的朝臣和学生数以千计。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 (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4~15题。 芳草渡 【宋】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撚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①,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与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这首词主要写临别时的场面,笔墨集中,匠心独运。 B.“撚青梅”的“撚”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常形象地刻画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撚梅的形象。 C.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幽怨的口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 D.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细节处,从容写来,有条不紊,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目一新。 E.这首词写妻子与丈夫依依惜别时的情景,在表达方式上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写出了夫妻离别时难分难舍之情。 15.这首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白《蜀道难》中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的句子是“ , ”。 (2)苏轼《赤壁赋》中的“ , ”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3)曹操《观沧海》中提及诗歌作用的句子是“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生物考点在考试中每每处于首当其冲的位置,大家务必重视。 ②抗战期间,约有400万华侨为祖国捐款,平日里以贩卖瓜子、花生为生的郑朝炯、钟彩合夫妻也加入到赈灾行列。他们毁家纾难,义薄云天的行为轰动了整个华侨界。 ③财经频道经过近两个月的策划,启动了系列报道活动。编辑、记者和主持人兵分六路,深入基层,农村学校、瓜田李下和集贸市场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④印度的火星探测器就先进功能而言,全然无法与美国的“好奇”号同日而语,印度的火星探测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术展示而已。 ⑤本市火车站治安案件高发,几任公安局长都想方设法整治,但效果差强人意,新局长到任后,成立了专门整治这一问题的便衣支队。 ⑥斯人已逝,唯风骨与精神长存。连日来,社会各界深切缅怀为这方热土作出贡献的少萍书记,异口同声地用“夙夜在公,殚精竭虑”这八个字总结她的一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 特朗普在筹备组阁期间,让市民不胜其扰,原因是他生活、工作所在的“特朗普大厦”位于纽约人群最密集地区,这给警方带来极大的安保压力。 B.中国的人民币和沙特以及阿联酋的货币进行直接交易,极大地动摇了美元在全球的世界货币霸主,必然会引起美国的疯狂报复,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C.由中央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日亮相央视,吸引了广大观众,让他们在充满紧张感的游戏中领略汉字之美。 D.动画片《孔子》用动漫形式塑造的全新的孔子形象,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国学刻板而僵化的思维习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建筑师绘制了设计图,接下来,便要采购可用的建材。与此同理,演讲者的讲题已经决定,大纲也草拟好了;接着该做的, ① 是搜集材料。所搜集的材料, ② 内容充实,又有深度,听众便觉得如赴盛宴,不但营养丰富, ③ 口味绝佳。反之,如果缺乏适当的材料, ④ 内容又贫乏又肤浅,则 ⑤ 口才很好,也 ⑥ 令听众觉得味同嚼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便 若 而且 以至 就算 一定 B / 因为 并且 以至 即便 能 C 仅 / 且 以致 虽然 会 D 便 如果 而且 以致 纵使 难免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 ①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 ② ,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 ③ 。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21.该图在第8届全国税收宣传漫画大赛获得二等奖,请你为其拟一个标题并揭示其寓意。(6分) 标题:___________ _ 寓意:____ __ __ _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几个朋友一起聊天。A说:手机真是个好东西——朋友离得很远的时候,低头按几下,他就近了。B说:那不见得,即便朋友就在身边,如果只低头按手机,他也就远了。C说:我本不擅交往,自从有了手机,我的朋友圈里就有了不少新朋友。 对此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 1.B 偷换概念,将“创作动机”偷换为“创作目的”。 2. B 理解错误,原文“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素”是条件之一,此处变成唯一条件。 3. C “所以,《边城》充分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强加因果。 4.A强加因果 5.(4分) DE( A“他会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说法绝对。B“他的经济学知识都是在业余时间里自学得来的”错,原文是“不足之处可通过业余时间自学来弥补”。C从原文来看,兰德尔是看了弟弟给他的论文后被生物学吸引的,之后他选修了哈佛大学的生物学课程,同时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而“在大街拐角偶然听到并理解了生物学”是他“半开玩笑”说的。)(选对一项得2分) 6.(5分) 原因:他虽喜欢数学,但他的性格不爱孤独和清静,喜欢与人交流,而数学研究与他的性格不符;在经济学方面已有所见长的时候他发现经济学也不是他的最爱;转到生命科学领域是因为他被生命巨大的奥妙吸引。(3分,答出一点得1分) 启示: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领域有足够的兴趣,才会投入十足的精力和热情去钻研,去奋斗,也才可能做出一番成就。(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探究兰德尔“从数学到经济学最终到生命科学”不断转变专业方向的原因,结合原文内容看,兰德尔从事数学研究是因为“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极大兴趣”,放弃数学则是因为性格,“他的个性却改变了职业轨迹。兰德尔虽然喜欢纯数学,但不愿意将数学作为终身职业,这是因为钻研数学需要在清静的环境中……他更喜欢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放弃经济学则是因为“在经济学方面已有所见长的兰德尔在工作中却发现经济学也并非他的最爱”,选择生命科学是因为“被生命的巨大奥秘吸引,尤其是对DNA神奇的结构着迷”。第二问,考生可以从兰德尔的三次转变当中提取出两个关键词,即“兴趣”“性格”。从文中看,性格因素对其转变的影响较小,而贯穿始终的是“兴趣”。 7.C(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A项,父亲要求出灵时点燃蜡烛,说明父亲理解“我”的奶奶,并不能说明父亲是迷信、愚昧的;B项,二者性格不同;D项,没有排比,应为“哀而不伤”的特点。) 8.(5分) 坚忍、顽强:独自忍受生活之苦,支撑一个家。 自尊、好强:不愿意别人为地擦洗身体。 仁爱、要强:心疼儿孙,忍痛不叫。 (概括人物性格,答出一点得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品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要立足文本,把握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两个角度,一是从文本中寻找作者或文中其他人物点评祖母性格的词语,以此作为答案点;二是抓住主人公祖母的言行,从中提炼概括出人物性格。 9.(6分) ①题目使用拟人手法,新颖别致,吸引读者; ②隐喻和象征:通过蜡烛照亮黑暗,“时而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等特点来隐喻和象征祖母多灾多难而又为家人奉献一生的命运,使祖母这一形象更加立体逼真; ③寄托作者情感: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怀念、感激和敬佩之情; ④深化主题:借助蜡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与生活的哲学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艺术效果概括一点得1分,结合文本分析一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对于小说标题的作用.可以先从标题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分析,然后再紧扣作品的主旨和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作针对性分析。 10.C.((叙述主体的变化:李时勉,千户,李时勉。“锦衣”是“千户某”的定语,不能割裂,排除A,D两项。“狱”是“莅”的地点,不能断开,排除B项。) 11.C.(“专指国子监祭酒”错,部门长官都可以叫祭酒,如博士祭酒、郡掾祭酒、京兆祭酒、军祭酒、东阁祭酒等。) 12.C.(张冠李戴。李时勉差点被打死,是上书触怒仁宗皇帝,而非成组皇帝。) 13.(1)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时勉被打断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时差点死了。(5分) (“扑以金瓜”状语后置,1分。补出主语“仁宗”或者“皇帝”、“李时勉”各1分。“曳”,1分。大意1分。) (2)在都门外给他饯行的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学生,有将近三千人,有的还远远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5分) (“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定语后置,1分。“几”,1分。“乃”,1分。“发”,1分。大意1分。) 14.C、E(答对一个给2分,两个都对得5分) (C项“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分析有误,“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是女子对丈夫的关怀,女主人公让丈夫把烦恼给自己送来,体现出的是一种令人感动的为对方着想的牺牲精神,所以“幽怨”是没有依据的。E项对表达方式的概括有误,这首词重在叙事抒情,没有写景。) 15.(6分) ①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分别时与丈夫难分难舍、内心伤痛,深爱丈夫,愿为丈夫付出的痴情女子形象;(2分) ②主要通过动作(或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形象;(2分) ③“留”“送”“撚”“泪下”“问”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子离别时内心的伤痛和对丈夫的依恋。从“低声问道几时回”一句以后,全是对女子的语言描写。她告诉丈夫,你在他乡相思烦恼,不妨把你的烦恼送来给我,让我一人承受。表现了这个痴情女子深爱丈夫,愿意为丈夫付出的一面。(2分) 16.(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歌以咏志 17. C (①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用错对象。②毁家纾难,指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③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望文生义。④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符合语境。⑤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不合语境。⑥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 18. A (B项成分残缺。 “动摇”缺宾语,加“地位”。C项不合逻辑。“不日”指将来,“吸引了”指过去。D项搭配不当。应将“塑造的”改为“塑造了”。) 19. D (“与此同理”可知①处为了照应上文要填“便”,“反之”便可知道②处应该填如果,来和下文照应, ③处应该填“而且”和前面的“不但”连用,④处“以致” 后往往带不好的结果,“则”后面接表让步转折的“纵使”更为恰当,“难免”语气上与上文更贴合故选D。) 20.(5分) ①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②他不仅爱好美食③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 21.(6分)标题:明知故犯 寓意:讽刺社会上某些人知法犯法,恣意践踏法律的可耻行径。 22. 试题解读 整体上看,材料文字简明,没有阅读障碍。三个人对手机的认识和态度,两褒一贬,形成争议。学生可以见仁见智,表达自己的想法。需要注意的是,手机的利弊,针对不同的情况会各不相同。这里主要谈手机对朋友“远近”和“多少”的影响,也就是说,不能抽象地去谈手机的利弊,而要谈“手机与朋友”、“手机与友情”之类的关联性话题。手机可以拉近朋友,也可能疏远朋友;可以减少朋友,也可以增添朋友。其决定权在于人,而不要因为手机有危害就断然否定新事物,反对科技进步,恰如孟子所说,君子“善假于物”。 立意角度 一是赞同AC,谈用手机的好处;二是赞同B,批判重物轻人,玩物丧友;三是全面地看待手机,一分为二地谈其利弊。这三个角度,学生都容易想到。 比较新颖的角度,是否定AC,指出手机能与远方的朋友沟通,但不能亲近其人,了解其心;更不能舍近求远,忽视与眼前、身边的朋友的真诚交往。这也是B所否定的“只低头玩手机”而疏远身边朋友的错误做法。此外,可以从“真情不分远近,朋友不分新老,手机不是问题”来正面立意。 写作提示 要避免抛开“人际关系”去抽象地谈手机的利弊,或谈手机对于其它方面的利弊,不要忽视人这一主体去谈手机的利弊,更不要过于拔高去谈科技发展、物质进步的利弊。命题人给定的话题,可以适当延伸,但不能架空。 【参考译文】李时勉,名懋,凭字号行于世,安福人。少年时,冬天寒冷,他常用被子裹着脚放在桶中,诵读不止。永乐二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进学文渊阁,参与编修《太祖实录》。被授予刑部主事之职,又参与重修《太祖实录》。编修完成,改任翰林侍读。 李时勉性格刚正耿直,常慷慨激昂,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永乐十九年,三殿遭火灾,成祖皇帝下诏征求大臣的直言之谏。李时勉上奏章列举十五件时事的弊端。明成祖决定迁都北京,然而李时勉却说了许多营建北京的不利之处,违背了成祖的心意。不久,李时勉被谗陷下狱。一年多才得以释放,经杨荣举荐,李时勉才官复原职。 洪熙元年他又上疏谈论政事。仁宗非常愤怒,把他召到便殿,李时勉对答不屈服。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时勉被打断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时差点就死了。第二天,李时勉被改任交陆道御史,仁宗让他每天审理一名囚犯,上奏一件事。上了三次奏章,李时勉就被关入锦衣卫监狱。李时勉曾对一个锦衣千户有恩,恰好这位锦衣卫千户到监狱时遇到他。此人秘密找来医生,用海外血竭治疗,李时勉才得以不死。仁宗病重,对夏原吉说:“李时勉在朝廷上侮辱我。”说完,勃然大怒,夏原吉劝慰了半天才消除了仁宗的怒气。这天晚上,仁宗皇帝就死掉了。 宣宗皇帝即位一年后,有人对他说起当初李时勉如何得罪先帝的事。宣宗皇帝听后非常生气,命令使者说:“把他绑了来,我要亲自审问他,一定要把他杀了。”过后,又命令王指挥即刻就把他绑起来在西市斩首,不想再见他了。王指挥从端西旁门出去,先前的使者却已经绑着李时勉从端东旁门进入朝廷,没碰上。宣宗皇帝远远看见李时勉,就大骂:“你这个小臣竟敢触犯先帝!上疏都说了些什么话?赶快告诉我!”李时勉说:“ 我说居丧期间不宜亲近宠幸妃嫔,皇太子不宜远离皇帝身边。”宣宗皇帝听见这样的话,怒色渐渐平息。李时勉慢慢数到第六件事就停了。宣宗皇帝让他全都说出来。李时勉回答说:“我恐怕已经记不全了。”宣宗皇帝的怒气越发消解,说:“这只是难说罢了,奏章草稿在哪里?”同答说:“烧掉了。”宣宗皇帝长长地叹息一声,赞扬李时勉忠诚,马上就赦免了他,恢复他的侍读官职。等到王指挥从监狱回来,李时勉已经穿好官服站在台阶前了。 宣德五年,《成祖实录》修完成,之后,李时勉升任侍读学士。宣宗皇帝到史馆视察,抛撒金钱赐给众学士。学士们都趴在地上捡钱,只有李时勉一个人正身站立。宣宗皇帝于是就把其余的钱赏赐给他。正统六年李时勉接替贝泰做了国子监祭酒。正统八年请求退休,英宗皇帝没同意。正统十二年春天才得到批准。在都门外给他饯行的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学生将近三千人,有的还远远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 英宗皇帝身陷北方,李时勉日夜悲恸,派他的孙子李骥到朝廷上书,请求朝廷选拔将领,训练士兵,亲近君子,疏远小人,褒奖表彰忠臣节士,把英宗皇帝接回来。景泰元年得到代宗皇帝的嘉奖回信,然而此时李时勉已经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朝廷追封谥号为“文毅”。当初,陈敬宗和李时勉都供职于翰林院。陈敬宗仪容魁梧,李时勉相貌稍丑,后来二人同时做了两京祭酒。李时勉为人平和,能推己及人,士人多与他交好,陈敬宗正直严厉。整个明代为世人称为贤能的国子监祭酒,就是“南陈(敬宗)北李(时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