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机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合肥高三第一次段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迄今为止,记忆一直与人体尤其是大脑联系在一起。按照这种理解,群体不可能有记忆,因为群体不拥有身体和大脑。学者们充其量承认,某个个体所具有的记忆是在他与其他人交往中,并且是在社会的框架里形成的。这正是法国哲学家哈布瓦赫的观点。根据他的论证,没有社会机制就无从谈起记忆,因为一个人总是根据一定的范畴把接收的印象整理成可以回忆的信息,而这里所说的范畴具有社会性质。如果使用哈布瓦赫老师涂尔干的话说,回忆和过去是“集体的描述”。因此,哈布瓦赫使用“集体记忆”这个概念,以指代个体的记忆及其社会起源。 ‎ 我们用“文化记忆”这个命题对哈布瓦赫的记忆理论加以扩展和完善。首先区分三种记忆形式:个体记忆属于大脑研究和心理学的范畴,集体记忆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文化记忆是文化科学研究的对象。文化记忆的概念超出了“传统”这个概念的范围,因为文化记忆还涉及遗忘和隐瞒,遗忘和隐瞒导致传统的消失和断裂。文化记忆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且形态各异,所以很难接受政治、意识形态或者宗教的限制。文化记忆具有多层含义,一旦借助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并被人阅读,就面临被修改的可能性。有的文献可能被废弃或者受到忽视,有些则被视为核心文献。文化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的变化,所有那些被认为对当下无足轻重的东西都被忘记;而在有文字的情况中,文献通过审查被分为经典与档案,经典指那些必不可少的,而档案则是可有可无的。 ‎ 我们把哈布瓦赫称为“集体记忆”的东西叫作“交流记忆”,目的是把这种记忆与文化记忆加以区别。所谓交流记忆就是随着具体环境变化的记忆,这种记忆一般不超过三代人,内容主要包括回忆、想象、俗语等。这些记忆存储在头脑里,人们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便能够凭借这些记忆进行交流,而且这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变化。哪些集体记忆最终转化为文化记忆,起决定作用的是时间,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犹如长销书与畅销书。 ‎ 相比之下,文化记忆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视域,它可以长达两三千年,因为它建立在特定的基点上。以古代西方文化来说,这个基点包括《荷马史诗》。我们现在知道古埃及金字塔铭文和苏美尔祈祷文的成文时间在公元前三世纪,但是它们不属于西方的文化记忆,因为它们并未构成西方人确立文化身份时的坐标。 ‎ ‎               (摘编自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的形成和建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记忆通常被认为与人的大脑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导致了群体不可能拥有记忆。‎ B.文化记忆不仅弥补了哈布瓦赫记忆理论的缺陷,还拓展了“传统”这个概念的外延。‎ C.文化记忆具有选择性,人们一般根据内容的重要与否而有意识地去选择传承或遗忘。‎ D.交流记忆会随着具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人们就这些记忆进行交流时不存在障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分析了个体、群体与记忆的关系,阐释了集体记忆这个概念的内涵。‎ B.文章第二段从归属范畴、异质性以及形态等诸多方面,论述了文化记忆的特征。‎ C.文章第三段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加以比较,指出时间是区分二者的关键要素。‎ D.文章对文化记忆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目的在于帮助人们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哈布瓦赫的记忆理论关注个体记忆及其社会起源,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涂尔干的影响。‎ B.集体记忆受时间限制,其中的一部分最终转化为具有相对固定时间视域的文化记忆。‎ C.当人们将文化记忆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并加以阅读,就会修改文化记忆的多层含义。‎ D.文化记忆建立在特定的基点上,《荷马史诗》《论语》等都是人类文化记忆的基点。‎ ‎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时代的偶像。对才华出众、外形靓丽、造型时尚、为人友善、个性独特的明星产生倾慕心理,恐怕是每一代青少年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传播渠道不同、审美标准不同,每一代人对偶像的认知自然会有所区别。然而,在差异化的表象之下,不同时代的人们又会对偶像的概念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任何优质偶像、大众榜样都应该具有过人的艺术才华、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 ‎(摘编自杨洪涛《文艺界需要真正的优质偶像》,《光明日报》‎2018年8月30日)‎ 材料二:‎ 当前文化领域,仍存在一些病态审美现象,这些现象有的不仅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热捧“小鲜肉”等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重轻,一些人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这些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 ‎(摘编自辛识平《“娘炮”之风当休矣》,新华社北京‎2018年9月6日电)‎ 材料三:‎ 伟大的队伍孕育伟大的精神,刚毅的品格塑造独特的气质。军人气质,是英雄主义的血性,是集体主义的奉献,是永不言败的刚毅,是为国为民的担当。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身上那种气质之美,为浮躁的社会打开了另一个审美维度,理应引领时代潮流。‎ 而当下,受商业炒作等影响,社会上渐渐刮起一股“阴柔之风”。一些“小鲜肉”“花美男”充斥屏幕,他们看起来弱不禁风却妆容精致,说起话来有气无力且矫揉造作,没有一丝阳刚之气,却被扭曲的“眼球经济”推波助澜。不少人担心,这种反常现象的泛滥,容易影响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而销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向上的民族,应该有昂扬雄健之气概,有敢于开拓之勇力,有青春勃发之精神。如果放任“阴柔之风”劲吹,让不良文化侵蚀人们的思想,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就会消退。改变病态审美,扭转矫揉造作,不妨给社会多注入军人气质,把优秀文化品格灌入以青少年为主的大众群体。唯此,方能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和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这一点,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 ‎(摘编自王宁《用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解放军报》‎2018年10月4日)‎ 材料四:‎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过美学和美育高潮后,学校美育越来越被分工细密的现有课程体系边缘化了,我们看到的常常只是偏重技能、缺失审美内蕴的“艺术课”或者仅剩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和主体精神世界的所谓“美学课”,而少见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有损美育实施的生态。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难免产生许多浮躁、趋利、庸俗等负面情绪,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更使得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即愈来愈缺失崇高、阳刚与雄壮的美感元素。不少学生更多沾染的是经济意识、“小我”考量和感官愉悦,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的自觉精神日趋稀薄。“走偏”的文化消费与“病态”的审美创造互为因果,值得忧思。    ‎ ‎(摘编自潘涌《美育为何难落实》,《光明日报》‎2017年1月1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偶像具有时代差异性是正常社会现象,每一代青少年经历倾慕偶像的心理体验也属正常。‎ B.病态审美现象由多种因素导致,有的与“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存在密切联系。‎ C.病态审美现象引发公众反感的原因是,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D.新时代军人身上独特的气质之美,可以作为当前社会的另一个审美维度,引领时代潮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在开放多元的社会中可以拥有不同审美选择,但不能变审美为“审丑”。‎ B.放任“阴柔之风”劲吹,会导致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的消退,不利于大众群体文化品格的提升。‎ C.社会转型期难免出现负面情绪,影响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美育要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 D.崇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人格发育“空心化”,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 ‎6.如何更好地发挥审美文化对青少年的引领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山里红心    李汀 一轮似圆非圆的月儿伴我们进山。九龙山,汽车在峡谷陡坡上缓行,月光朗朗,微风凉凉,心田爽爽。汽车拐进一个开阔地带,月光铺了一地,我们的笑声铺了一地。溪水潺潺,虫鸣唧唧,山野的声响此起彼伏,一声息了,一声又响,阵阵相随,阵阵相逐。‎ 主人把桌子摆在月光下,一桌饭菜敬月光,也敬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始大家都有些拘谨,几杯酒和月光下肚,心间的诗意泛滥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酒已满,秋月已满,仿佛世间的喧嚣已远。‎ 我离席去了田间。在月下,我独立田间张望,那些高山稻谷,那些远山近水,那些落叶秋风,那些晨起露珠,沾满了我的衣袖。我静静地走在田间小径上,尽量放轻自己的脚步,尽量放缓自己的呼吸。可那些沾在衣袖上的沉重,还是惊动了草丛中的秋虫。它们集体屏住呼吸,没了声息,四野萧然。它们感应到了我世俗的脚步,知道自己的世界闯进了一个不速之客。它们试探性地叫了一声,我讨好地学它们应了一声。它们吓了一跳,在心里反复揣摩这遥远陌生的声响。最后,它们浪潮般地笑了。‎ 也许,这时候我只有坐在田坎上倾听。秋风来了,把它揽在怀里;月光来了,把它盛在心里;露珠来了,把它装在衣兜里。远处的山峰沉默不语,我和山峰对峙着。山峰是有语言的,看它笑容可掬,唇色丰美,轮廓分明,是一个美女子。不过山不会跑来跑去,它站在那里就站在那里,不轻易变化姿势和容颜。山更不会巧舌如簧、滔滔不绝,它懂得倾听。许多时候,它更像一个沉默的老人,静静地看着一点点风雨飘下,静静地看着雪花一片片把大地覆盖。‎ 田坎上一对男女在说悄悄话。男的说:“这猕猴桃快成熟了,这娃儿的学费也就有了,有点余钱,再给你买件过年的新衣服。”女的赶快应着说:“别,别再给我买啥新衣服了,我衣服够多了。你一年累到头,给你整两斤好酒喝喝。”男的不高兴了,接着说:“咋说呢,你嫁给我就没买过一件值钱的衣服,这次整件贵点的,也在村里洋盘一下。你看王家媳妇整了一件毛毛衣服在穿,你也整件。”女的压低声音说:“啊呀,不要和人攀比,嫁给你,就是过踏实日子。要不是照顾老爷子生病,我们还不是修了楼房。有你这个心,我就知足了。”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声音逐渐低了,低到了田坎的草丛里。我在暗处听到他们的对话,既感到惊讶又觉得感动,这比任何一句“我爱你”的表达都要珍贵得多。‎ 这一对幸福夫妻经营着怎么样的一地猕猴桃?月光下,我望见一树树的猕猴桃挂着累累果实,那浅浅的绒毛隐约可见。我想,也许这一对夫妻,一辈子干不了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他们只会这么平平淡淡生活着。衰老还是贫穷,他们都这么平淡地生活下去。不管头发白了,还是眼花了,他们都彼此望着对方微笑的皱纹守候着。就是这么一会儿,我困顿于喧嚣的心情,变得开阔舒畅起来。‎ 不知不觉中,有雨从山间飘来。刚才的月儿躲进云层,不见了踪影。一会儿云层变薄,月儿钻出云层,高傲地俯视着我们。细细的雨,有的像雾裹在田野、缠在树枝上,田野、树枝似披上了一袭月光袈裟;有的凝成亮晶晶的水珠,滴在树叶上,滴在田野的草丛中,滴到我的手掌和脸上,沁人的凉。这时候的月儿,挂在山峰,低低地微笑着。一边月儿,一边下雨,清新的空气里荡漾着歌声:“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月饼一片情啊……献给爷爷一片心哪……”歌声里,我嗅到撩人的桂花的香,这香气是从月宫飘来的,也是从雨中飘来的。只有月光,才会这么内敛低调;只有夜雨,才会这么隐秘纯净。我站在秋雨中,似那一夜秋雨染红的枫叶,似那月光镀亮的一座山峰。‎ 回到月光坝坝的饭桌上,饭菜已经撤走,换上了山里的特色小吃。一盘猕猴桃,一盘核桃果,一盘新鲜花生。主人拉我坐下,顺手递给我一颗猕猴桃:“尝尝山里的红心猕猴桃。”我惊讶了:“红心的?”主人说:“我们这里是红心猕猴桃原产地,正宗得很。你手里拿的就是这两口子种的。”主人指了指坐在我对面的夫妻俩,男的赶忙摇着手说:“才上路啰。”一听声音,我吃了一惊,这不是刚才在地里说话的夫妻俩吗。女的站起来一拐一瘸走到我身边,再递给我一颗猕猴桃说:“这是我们家的金蛋蛋,他是我的金蛋蛋,都是一颗红心呢。”我一时反应不过来,只觉得这猕猴桃咪咪甜,甜得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席间,我知道了这红心猕猴桃成了全县的致富支柱产业,成了脱贫产业示范。这世上的果可谓多矣,且各有其立世之本,行走之道。这红心猕猴桃能在此地坐大称王,原因何在?主人说了一句话:“这两口子种的是良心果,红心嘛。”我在心里想,这果实之所以行走江湖而不败,关键是一群人像种植自己爱情一样在种植猕猴桃。爱情不败,红心猕猴桃不败。‎ 一缕月光打过来,覆盖着田野的声音。我不由在心里说:珍惜今夜月光,珍惜这一颗红心。但愿我转身走出大山,多年后我进山还能看见这些朋友。‎ ‎(有删改)‎ ‎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品以“一轮似圆非圆的月儿”开篇,以“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的民歌穿插,以“珍惜今夜月光”收束,月亮作为主要线索使叙事更为集中紧凑。‎ B.作品准确地抓住了山间阴晴不定、雨月相映成趣的特点,以雨衬月,描绘出一幅别致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渲染出山村夜晚的静谧祥和。‎ C.“这世上的果可谓多矣,且各有其立世之本,行走之道。”这一句意蕴丰厚,发人深省,表面上说的是果树,实际上也在谈论人的安身立命之道。‎ D.作品以作者深入九龙山中的切身经历和真实见闻,描述了山里群众生活上的变化,凸显了山里淳朴的民风,讴歌了为幸福而奋斗的时代精神。‎ ‎8.作品以“山里红心”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本文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各具特色,相得益彰。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楚大夫屈到后也。宋武帝讨孙恩,以乡里乐从,每有战功。义熙元年,补镇军行参军。后以军功封佷山县子,为太尉中兵参军。武帝受命,进爵为侯。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战,威信为士庶所怀。及文帝入奉大统,以徐羡之等新有篡虐,惧,欲使彦之领兵前驱。彦之日:“了彼不贰,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会雍州刺史褚叔度卒,乃遣彦之权镇襄阳。羡之等欲即以彦之为雍州,上不许,征为中领军,委以戎政。彦之自襄阳下,谢晦已至镇,虑彦之不过己,彦之至杨口,步往江陵,深布诚款,晦亦厚自结纳。彦之留马及利剑名刀以与晦,晦由此大安。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其秋,迁南豫州刺史、临六州诸军事,镇历阳。上于彦之恩厚,将加开府,欲先令立功。七年,遣彦之制督尹冲、朱修之等北侵,自淮入泗。泗水渗,日裁行十里。自四月至七月,始至东平须昌县。魏滑台、虎牢、洛阳守兵并走。彦之留朱修之守滑台,尹冲守虎牢,杜骥守金墉。十月,魏军向金墉城,次至虎牢,杜骥奔走,尹冲众溃而死。魏军仍进滑台。时河冰将合,粮食又罄,彦之先有目疾,至是大动,将士疾疫,乃回军,焚舟步至彭城。初遣彦之,资实甚盛。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文帝遣檀道济北救滑台,收彦之下狱,免官。九年,复封邑,固辞。明年卒,谥曰忠公。‎ ‎(节选自《南史·到彦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 B.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 C.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 D.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成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夫,是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处于卿、士之间的重要官职,可世袭,有封地。‎ B.朝服,指在重大典礼时所使用的礼服,主要用于朝会,是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 C.开府,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汉朝三公等可以开府,后世资格有时会放宽。‎ D.封邑,指君主赐以领地或者食邑,并将封邑内的所有权力转让给封君作为奖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彦之屡立战功,逐渐成就威名。他因为与宋武帝是同乡,所以跟随着宋武帝参与讨伐孙恩;后来他凭借军功被封为佷山县子,担任了太尉中兵参军。‎ B.彦之沉着冷静,辅佐文帝登基。针对文帝心有畏惧之事,他剖析了形势,进行了劝导;针对谢晦心有疑虑之事,他亲自拜访并赠送礼物,进行了安抚。‎ C.彦之奉命北伐,取得初步成功。元嘉七年四月到七月之间,他率军从淮河流域进攻到泗水流域,一路行军迅速,陆续攻占北魏滑台、虎牢、洛阳等地。‎ D.彦之陷入困境,北伐最终失败。北魏军队能够趁冬寒反击成功,主要原因是刘宋军队粮食耗尽、将士疾疫,彦之此时又目疾发作,难以有效指挥作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帝受命,进爵为侯。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战,威信为士庶所怀。‎ ‎(2)初遣彦之,资实甚盛。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和仲蒙《夜坐》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大寒之夜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听到窗外传来栖鸟惊飞、孤雁哀号的声音。‎ B.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大雪将至;屋内,诗人此时凭几而坐,一洗素日尘劳。‎ C.夜深之时,诗人因难眠而体会到茶的功效;大寒之夜,诗人想饮酒驱散浓重的寒意。‎ D.本诗前两联侧重描写环境,后两联侧重抒发感受,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路清晰。‎ ‎15.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小石潭记》中“______”一句既正面写游鱼的自在,又侧面表现潭水清澈,而“______”一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游鱼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情态。‎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一句直接点明阿房宫占地广阔,而“______”则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修建的。‎ ‎(3)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用“______,______”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现状。‎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一般而言,文物离大众生活较远,通常会人以一种________的感觉,而珍藏上百万件文物、承载中国文化记忆的故宫更是给人这样的感觉。原创文化综艺节目随着这两年的兴起,一系列节目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让高高在上的故宫可以零距离甚至是近距离地与大众接触,文物不再“冷”。最近热播的大型文化节目《上新了,故宫》________,以打造文化创意产品为目的,通过文化探秘,揭开历史的面纱,让承载文化记忆的文物以生动、真实、具体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其中,文化探秘是该节目的一大亮点,通过对故宫文物的探寻,观众得以发现隐藏在其背后的神秘故事与文化价值。节目中的神秘嘉宾带领观众走进故宫识宝,探寻故宫未知世界。随着探索的一步步深入,一个个被揭开的秘密让所有国人不禁对古人的智慧________,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节目的另一个亮点,则是采用现代科技与另类表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讲述、对历史进行还原。现代科技与古老文化的和谐共生让故宫不再是冰冷、严肃而又高高在上的历史承载体。(   )。它与嘉宾“甜蜜互动”‎ ‎,被誉为故宫文化的“百科全书”。而节目中的情景再现更是让观众身临其境,不断地穿梭于古今之间。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节目________地传递了中华文化的价值,提升了文化自信。‎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高不可攀    另辟蹊径    肃然起敬    潜移默化 B.望尘莫及    另辟蹊径    刮目相看    耳濡目染 C.高不可攀    独树一帜    刮目相看    潜移默化 D.望尘莫及    独树一帜    肃然起敬    耳濡目染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两年随着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兴起,《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系列节目让高高在上的故宫可以零距离甚至是近距离地与大众接触,文物不再“冷”。‎ B.这两年随着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兴起,一系列节目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让高高在上的故宫可以零距离甚至是近距离地与大众接触,让文物不再“冷”。‎ C.这两年随着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兴起,《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系列节目让高高在上的故宫可以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地与大众接触,让文物不再“冷”。‎ D.原创文化综艺节目随着这两年的兴起,一系列节目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让高高在上的故宫可以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地与大众接触,文物不再“冷”。‎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节目用阿尔法蛋这个科技界实力萌宠为故宫注入新鲜血液,展现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气质 B.阿尔法蛋这个科技界实力萌宠被用来为故宫注入新鲜血液,展现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气质 C.节目用阿尔法蛋这个科技界实力萌宠展现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气质,为故宫注入新鲜血液 D.阿尔法蛋这个科技界实力萌宠为故宫注入新鲜血液,该节目展现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气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撕不烂的紫菜就是塑料做的?未必如此。做成饼状的紫菜由于富含粗纤维,    ①    ,且收获期较晚的紫菜韧性更强。干紫菜遇水迅速吸水变软,    ②    ‎ ‎,其表面还会凝结水珠,二者存在本质差异。塑料原料的价格并不便宜,加上人工费,要做成以假乱真的紫菜,   ③    ,造假者不会做亏本买卖。‎ ‎21.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粤剧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90字(含标点符号)。(5分)   粤剧起源于明代,深受昆曲、南戏的影响,清朝顺治之后,以梆子、皮黄为基础,融合弋阳腔、昆曲之长,吸收了南音等广东民间曲调,逐渐发展成为南方的一大剧种。它的唱腔丰富,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民间说唱音乐。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和乙反线之别。伴奏乐器原只有二弦、高胡等民族乐器,后来加进了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对增强戏剧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粤剧的行当,原只有生、旦、丑、末、净等十个,后来生角又演变为文武生、武生、小武等。粤剧是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剧种。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考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1.C                   2.D                   3.C ‎(二)(12分)‎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内容的检索、筛选材料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C项“就是因为”表述绝对化。原文是:“这些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这说明“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只是“病态审美现象引发公众反感”的原因之一。 ‎ 参考答案:C ‎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D项因果倒置,原文是:“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难免产生许多浮躁、趋利、庸俗等负面情绪,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更使得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即愈来愈缺失崇高、阳刚与雄壮的美感元素。”‎ 参考答案:D ‎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可从“偶像与榜样”(材料一)、“社会”(材料二)、“公共传播”(材料三)、“学校”(材料四)等角度进行梳理、归纳和表达。每点2分,答满3点给满分。‎ 参考答案:‎ ‎①从偶像与榜样来说,应注重提升自身艺术才华,爱岗敬业,展现良好公众形象;‎ ‎②从社会来说,要抵制不良文化侵蚀,以优秀文化滋养青少年;‎ ‎③从公众传播来说,应以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 ‎④从学校来说,应打造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每点2分,答满3点给满分。)‎ ‎(三)(15分)‎ ‎7.(3分)A ‎8.(6分)‎ ‎①山里种植红心猕猴桃,并将之发展成致富支柱产业,“山里红心”指猕猴桃和猕猴桃种植产业;(2分)②两口子像种植自己爱情一样种植猕猴桃,种的是良心果,“山里红心”喻示忠贞的爱情和纯美的心灵;(2分)③扶贫政策引领山里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山里红心”寄寓山里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2分)‎ ‎9.(6分)‎ ‎①叙述语言生动优美,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富有抒情性。叙事如“一桌饭菜敬月光”“几杯酒和月光下肚”,写景如“它们集体屏住呼吸”“它们浪潮般地笑了”,抒情议论如“爱情不败,红心猕猴桃不败”。(2分)②人物语言质朴自然,富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适当使用方言词如“整两斤好酒”“在村里洋盘一下”,使用口语如“咋说呢”“才上路啰”。(2分)③叙述语言便于写出作者感受到的山里世界的景物美和人情美,抒发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人物语言便于真实具体地刻画人物的形象。二者相得益彰,使作品情韵悠长,更具感染力。(2分)‎ ‎10.(3分)D    11.(3分)D    12.(3分)C ‎13.(10分)‎ ‎(1)(5分)武帝即位,晋升彦之为侯爵。彦之辅佐镆守荆楚,作战接近二十次,威信被士人与百姓怀念。‎ ‎(2)(5分)当初派遣彦之北伐,军需物资非常充足。等到败归,各种物资荡然无存,朝廷府库因此空虚。‎ ‎1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题目中“和”字是“酬和;酬答”之意,加上首联“独凭幽几静尘劳”的“独”有明确的提示,所以A项“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错误。‎ 参考答案:A ‎1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形象特点”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性格两个方面。首联“尘劳”含有“厌弃俗务”之意,“独凭幽几静尘劳”则有“淡泊超然”之意;颈联“争豪”表现“性格豪迈”的特点,尾联在表现“安贫乐道”的特点;综合诗中“独”字和题目“和”字,则可体会“乐于独处”而又“珍视友情”的特点。答案①“倦于尘劳”与“淡泊超然”相对,②“性格豪迈”与“安贫乐道”相对,③“乐于独处”与“珍视友情”相对。‎ 考生可从以上3条6点所提及的角度作答,其中“淡泊超然”“性格豪迈”“安贫乐道”“珍视友情”等每个角度2分,须结合具体内容,阐述准确,表达流畅。单独提及“倦于尘劳”“乐于独处”等角度并加以阐述,每个角度1分。如有其它论述,仍可根据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 ‎①倦于尘劳,而能淡泊超然。诗人劳于俗务,觉得身心疲惫;冬夜闲居,感到悠然自得。(2分)‎ ‎②性格豪迈,而能安贫乐道。诗人饮茶失眠,遣酒争豪,洒脱不羁;坐拥敝袍,不废诗书,情趣高雅。(2分)‎ ‎③乐于独处,而能珍视友情。诗人独自夜读,享受宁静之乐;酬和友人,寄托思念之情。(2分)‎ ‎1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试题分析:命题在大纲规定的64篇范围内,2文1诗。(1)出自初中教材,(2)(3)分别出自高中选修和必修教材,难度均适中。(1)第1处审题注意“正面”“侧面”等词语,第2处审题注意“拟人手法”等词语;(2)第1处注意“直接”等词语;(3)《永遇乐(千古江山)》未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题目,是仿用2018年全国Ⅰ卷16题(3)《念奴娇(大江东去)》,意在避免考生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有突兀之感。‎ 参考答案:‎ ‎(1)皆若空游无所依  似与游者相乐 ‎ ‎(2)覆压三百余里   骊山北构而西折   ‎ ‎(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 A            18.(3分)C             19.(3分)B ‎20.(6分)示例:‎ ‎①因此有一定的韧性    ②而塑料不仅不会吸水   ③其成本比真紫菜还高 ‎21【解析】分别从“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行当”四个方面归纳。 ‎ ‎  【答案】粤剧起源于明代,受昆曲及南戏影响吸收了南音等广东民间曲调形成的南方剧种。它的唱腔以梆子、二黄为主。伴奏乐器有二弦、高胡和小提琴等。行当有生、旦、丑、末、净等十多个。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