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学案

专题七 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彩笔雕章知几首,可人标韵无新旧 把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放在一个专题,是因为仿用句式要求“形神兼备”,其中“形”里面就有修辞。又因为修辞一般不单独设题(江苏卷有时单独设题),所以本专题准备通过“微课堂”来突破“修辞”这一隐性考点,让考生掌握高考常考修辞的分类及其特点,便于考生在仿用句式及阅读中判定分析修辞。在掌握修辞的基础上,再了解仿用题的各种类型,边讲边练,仿用题类型虽多,但解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相同,所以在让同学们了解仿用题的基本类型后,统一讲解仿用题通用解题技巧。对联题作为特殊的仿用题放在“重难突破”中攻克。‎ ‎1.(2016·高考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借代”手法是借某事物的特征代替某事物,或以部分代替整体等,借体和代体具有相关性;而“比喻”手法则是将某物比作另一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A项,“刀俎”和“鱼肉”与人所处的情境相似,运用的是比喻手法。 B项,用“尧”“舜”这两个人物指代人群中的优秀人物。C项,“干戈”和“玉帛”分别以战争武器和表示友好的事物指代战争和和平。D项,以“西施”这一人物指代美女。‎ ‎【答案】 A ‎2.(2016·高考山东卷)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不超过40个字。(4分)‎ 答:                                    ‎ ‎                                    ‎ ‎                                    ‎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和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从题干来看,拖延症的表现为“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据此可推出拖延症的危害。答题时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把拖延症的危害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 (示例)拖延症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盗取你的热情,偷走你的机会。‎ ‎3.(2015·高考湖北卷)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字;④构字、组词不在答题卡上单独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4分)‎ 构字部件:禾 亻 口 日 又 月 言 ‎ 构字词示例:+又→友→友善 感想示例:行友善营造温馨社会 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 答:                                    ‎ ‎                                    ‎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以及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看清构字部件,选取恰当部件,构成汉字并组词,这一步非常简单;其次,根据所给例句,进行思维发散,写出立意积极的句子;最后,要注意所写语句要简洁,不能超过20字。‎ ‎【答案】 (示例1)(日+月→明→文明)创文明社会 建和谐中国 ‎(示例2)(禾+日→香→书香)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 沐浴书香养成高尚人格 ‎4.(2015·高考天津卷)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7分)‎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答:                                    ‎ ‎                                    ‎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首先要对供选择的汉字的文化意蕴有深入的了解;其次要分析所给例句,明确其写作思路,以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对汉字、诗句、修辞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最后运用联想和想象,将相关词语连缀成一段文字。‎ ‎【答案】 (示例)“山”在甲骨文中像矗立在地平线上的群峰的线描,“山”在“宗”的上面就构成“崇高”的“崇”。“山”在中华文化中是高大、稳健、仁爱的象征,固有“仁者乐山”之说,“山不厌高”则表现了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和气度。‎ ‎5.(2014·高考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解析】 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偶。对偶,首先要注意词性相对。先分析题干诗句,“墙头”是名词,“头”是对“墙”的补充;“雨”是名词,“细”补充说明了“雨”的状态;“垂”是动词;“纤草”是名词,且“纤”是形容词,说明了“草”的状态。然后分析选项:A.“水面”对“墙头”,“风回”对“雨细”,“聚”对“垂”,“落花”对“纤草”,意义相称,词性相同,对仗工整;B、C、D三项中的“数峰无语”“雨来”“蝉曳残声”词性都与题干句不对仗。‎ ‎【答案】 A ‎ 考情透析——名师帮你分析考情,让你备考有方向 ‎1.近四年课标全国卷都没有考查仿用(含修辞)。从前几年的课标全国卷命题来看,仿用句式是考查重点;仿写时一般涉及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其中涉及较多的是比喻、排比、拟人等。‎ ‎2.本考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常常与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或其他考点综合起来考查,涉及语法、修辞等诸多方面。‎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研究,为同学们上这一课。 修辞的类型较多,分为常用的和非常用的,根据考查情况,下面只介绍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掌握 种修辞手法 一、比喻 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 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比喻中喻体多是具体形象的、可以感知的、大家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 ‎2.分类 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 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例如:‎ 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2)暗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比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例如:‎ ‎①生活是海洋。‎ ‎②十个被血浸泡的手指头肿成了大熊掌。‎ ‎(3)借喻 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例如:‎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借喻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出现于全世界。‎ ‎(4)博喻 博喻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来说明或描绘本体的比喻,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各个方面,也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一个方面。运用博喻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内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例如:‎ 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测出他的分量,也不能完全看透他。他像森林,像海,像夜,像日出……带给我各种惊奇、震动和强大的吸引力。‎ 二、借代 借代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借用与所指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所指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 结构上的“本体”(所指事物)和“借体”(借用事物),一般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 ‎2.分类 ‎(1)特征代本体 包括用事物的特征、标识、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如服装、饰品、嗜好等)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做借体。例如:‎ 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是冤枉?‎ ‎“三道头”指当时上海租界里的外国警察头目,因为他们的臂章上有三条人字形的标志,所以称他们“三道头”。含厌恶、鄙视的意味。‎ ‎(2)专名代泛称 例如:‎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雷锋”是一个人的名字,在上述语境中成了一类人的名称。‎ ‎(3)处所代本体 包括以人的处所,人的出生地、任职地,物品的产地等代替人或事物。例如:‎ ‎“两杯龙井”,景先吩咐完,随即付了钞。‎ ‎“龙井”代“龙井茶”,“龙井”是这种茶的产地。‎ ‎(4)部分代整体 例如:‎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眉”代“头”。‎ ‎(5)具体代抽象 例如:‎ 尽管战争近在咫尺,然这儿却没有一点火药味,倒是夜夜艳歌,日日浪舞。‎ ‎“火药味”代“战争气氛”,“艳歌”“浪舞”代“太平景象”。‎ ‎(6)结果代原因 例如:‎ 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 ‎“捏着一把汗”是“紧张、担心”的结果。‎ ‎(7)以材料、工具代事物 以制造该事物所用的原料、材料、工具等代替事物。‎ 例如:‎ 住房的事是笔杆子们要那样吹,与周志允同志本人无关。‎ ‎“笔杆子”是写文章的人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工具,用来代文人、作者、记者等。‎ 三、比拟 比拟指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1.特点 有本体和拟体,拟体虽然是明确的,但一般不出现,而只是把适用于拟体的词用在被拟体上。‎ ‎2.分类 ‎(1)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物具有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音容笑貌的一种比拟。拟人,是人格化的手法,可以把无生命的物写得栩栩如生,也可以把有生命的物写得可爱可憎。可分为动物拟人、植物拟人、具体事物拟人、抽象事物拟人四种。例如:‎ ‎①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②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2)拟物 赋予人以物的特性,把人当作物一样来描述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述的一种比拟。根据被比拟对象的属性,拟物又可分为人物拟物和事物拟物两小类。例如:‎ ‎①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以人拟物)‎ ‎②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以物拟物)‎ 四、夸张 夸张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或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故意夸大或者缩小事物的形象、数量、特征、作用等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 夸张的基础是真实性,被夸张的事物不是真如此,而是经过作者丰富想象的主观感受。‎ ‎2.分类 ‎(1)扩大夸张 把事物的形象、数量、特征或作用等,用夸张的语言尽量往高、多、强、大等方面说。例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缩小夸张 把事物的形象、数量、特征或作用等,用夸张的语言尽量往低、少、弱、小等方面说。例如:‎ 天是那样蓝,几乎是透明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 ‎(3)超前夸张 把在时间上后发生的事情或行为说成先发生,或者说成同另一先发生的事情或行为同时发生。例如:‎ 他酒没沾唇,心早就醉了。‎ 五、对偶 对偶是两个短语或句子相对称地组织在一起,表示相关或相对内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 从形式上看,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必须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同或相似,词性、平仄相对;从内容上看,对偶句表达的是相关或相对的内容。‎ ‎2.分类 ‎(1)从形式上可分为严对和宽对 ‎①严对:就是严格的对偶。“严”表现在三个方面:语音方面不仅要求音节相等,而且要平仄相对;词汇方面,要求上下联不能出现相同的词,且对应的词在意义上要有一定的联系;语法方面,要求对应的词词性相当,语法结构必须相同。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宽对:与“严对”相对,在形式上不需像“严对”那样严格,语法结构大致相当即可;不必讲究平仄和词性;字面上也可出现个别词的重复。例如:‎ 权力使人昏迷了,派性叫人发狂了。‎ ‎(2)从内容上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借对、当句对、隔句对。现介绍前三类:‎ ‎①正对:由意思相近或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构成的对偶。在运用正对的句子中,并列的两个事物或概念在意义上起到互相补充、强调、充实的作用。例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反对:由两个在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短语或句子构成的对偶。在运用反对的句子中,并列的两个事物或概念在意义上起到互相对比映衬的作用。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又名“流水对”,上句和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的对偶。串对句在语气上紧密衔接,一气呵成。例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六、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或段落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 形式上,构成排比的语句至少要有三项,而且结构相似,一般带有相同的提挈语;内容上,构成排比的各项在语意上是相同或相关的。‎ ‎2.分类 ‎(1)短语排比 以短语形式组成的排比,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中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后的甘霖。‎ ‎(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 由几个句子构成的排比。例如:‎ 天太大。海太阔。人太老。游泳的姿势和动作太单一。胆子和力气太小。舌苔太厚……‎ ‎(4)段落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段落组成,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常用相同的句子提领。‎ 七、反复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段落。‎ ‎1.分类 ‎(1)连续反复 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如:‎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间隔反复 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例如:‎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 ‎2.反复和排比的区别 反复只需词语或句子连续出现两次,即可构成;排比必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仿的短语、句子,才能构成。‎ 八、设问 设问是指下面有答案而故意设置疑问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 ‎(1)它是无疑而问的一种。‎ ‎(2)设问的部分一般包括自问、他问或自拟他问。‎ ‎(3)设问后面的答案包括自答、他答或自拟他答。‎ ‎2.分类 ‎(1)一问一答式 例如:‎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2)一问两答或数答式 例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两问或数问一答式 例如:‎ 我能光向总理诉苦吗?我能空手去见总理吗?不行,谁也别想拦住我。‎ 九、反问 反问一般是用否定的问句表肯定或用肯定的问句表否定,作者不作回答而句意确定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 从反面提问,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义,答案已由句子本身阐明。正因为“反问”的答案已寓于问句之中,用疑问表感叹,句末也可用叹号。‎ ‎2.分类 ‎(1)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 例如:‎ ‎①人被压迫了,为什么不斗争?‎ ‎②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吗?‎ ‎③啊,黄继光、刘胡兰……不都是党亲手培育的用共产主义的甘霖灌溉出来的鲜花吗?‎ ‎(2)肯定形式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内容 例如:‎ ‎①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属黄帝子孙,谁愿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 ‎[即时小练]‎ ‎1.下面的句子都是同学们在日常习作中对“父亲”的描写,请判断他们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父亲是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里,默默开垦自己的一片土地,从不抱怨。‎ ‎②父亲一生保守,视新思想为毒蛇猛兽,他对这些迷人心志的东西从来都是避而远之。‎ ‎③父亲出身贫寒,祖祖辈辈都是布衣短褐,除了躬耕桑麻,实在不知还能干些什么。‎ ‎④每到傍晚,那杆烟枪就开始了与父亲的交谈,在“咕噜咕噜”的吞云吐雾间,解读着父亲的内心世界。‎ ‎⑤从来安静无声的父亲突然震怒起来,冲着我和母亲狂吠:“滚,都给我滚!”‎ 答:                                    ‎ ‎[答案] ①暗喻 ②暗喻 ③借代 ④拟人 ⑤拟物 ‎2.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黑墨 ②黑钻石 ③黑夜 ④黑葡萄 ‎(1)此刻,她那________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________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抓住女子眼睛圆而黑的特点,(2)抓住姑娘眼睛闪烁光亮的特点,即可正确作答。‎ ‎[答案] (1)④ 理由:女子深情地注视着“他”时,眼睛必定是黑而圆的,这与“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吻合 ‎(2)② 理由:姑娘的眼睛“闪烁着奇异的光亮”,这与黑钻石晶亮的特点相似 ‎3.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__。‎ ‎①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②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③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④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此题横线前实际上是一种类比,根据语境“遭遇无意的伤害”,可排除①③,因为牛被牛虻叮咬,不是“无意”,不让“做一颗明星”不能说就是“伤害”。根据不可抛弃“那一颗宽容之心”可排除④,因为断崖形成“瀑布”与“宽容”关系不密切。‎ ‎[答案] ②‎ 二、辨识 组易混修辞 一、比拟VS比喻 比拟和比喻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喻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3.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一般不出现,如“风愤怒的时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 ‎[即时小练]‎ ‎1.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达到极端,可以使作者丧失对具体事物的感受能力,对外界视而不见,恰像________。‎ A.花园里的花朵,只能是被动地供游人观赏 B.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 C.鸟笼中的小鸟,失去生命的自由和活泼的灵性 D.铁屋子里的婴孩,渐渐地沉入更深的迷惘 ‎ B [解析] 句子的“本体”强调的是“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使作者“丧失对具体事物的感受能力,对外界视而不见”,故只有B项最恰当。A项强调自主性的缺乏,C项强调失去自由的痛苦,D项强调无知与懵懂,都不符合“本体”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借喻VS借代 区别借喻和借代的方法有三:‎ ‎1.看实际上是两种事物还是一种事物。借喻所用的喻体和本体是两种事物,而借代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原来事物的一部分来指代该事物。‎ ‎2.看它们构成的基础。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本体和喻体这两种事物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而借代中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却基本上指的是同一事物,构成借代的基础则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关性。‎ ‎3.看能否变成明喻。凡借喻大都可以变成明喻,而借代则不能。‎ ‎[即时小练]‎ ‎2.下列各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D.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 A [解析] A项的“琼”“玉”是比喻,B项的“黄发垂髫”、C项的“锦鳞”、D项的“马褂”“西装”都是借代。‎ ‎3.京剧《杜鹃山》中有一场“烤番薯”,“毒蛇胆”在山下烧杀乡亲,雷刚不能下山搭救,他在篝火中烤一块番薯,番薯的香气使他想起乡亲们往日待他的恩情,唱道:“一块番薯掰两半,曾受深恩三十年……”雷刚唱的“一块番薯掰两半”采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其潜台词是什么?‎ 答:                                    ‎ ‎                                    ‎ ‎[答案] 借代。潜台词是有乡亲们吃的就有他吃的。‎ 三、对偶VS排比 对偶和排比的不同点:‎ ‎1.对偶仅限于两项,排比必须是三项或三项以上。‎ ‎2.对偶一般要求字数相等,最好不出现相同词语;排比可以字数参差,长短不齐,常常要重复某些词语。‎ ‎[即时小练]‎ ‎4.把下面画线处的语句改为对偶句。‎ 这座小村庄,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高山,高山上林木苍翠。‎ 答:                                    ‎ ‎                                    ‎ ‎                                    ‎ ‎[答案] (示例1)面临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林木苍翠的高山。‎ ‎(示例2)面临大海,大海碧波荡漾;背靠高山,高山林木苍翠。‎ ‎5.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源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答:                                    ‎ ‎                                    ‎ ‎                                    ‎ ‎[答案] 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只是霎时的喜悦。‎ 四、对偶VS对比 对偶和对比的不同点:‎ ‎1.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即时小练]‎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式。‎ ‎①华彩翰章乃思想映现,鸿篇巨制是情感铸就。‎ ‎②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身价低贱的山野小草。‎ 答:                                    ‎ ‎[解析] ①句的前后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是对偶;②句前后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相同,是对比。‎ ‎[答案] ①句是对偶,②句是对比。‎ 显性考点——突破仿用常见题型 句式,指句子的结构方式,如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等。‎ ‎“仿用句式”,即根据题目要求,依照特定句子的句式写一句话或几句话。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并与修辞结合起来考查,其中排比句、比喻句、对偶句是考查热点。这种题型既能留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又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深受命题者的青睐。 ‎ 一、了解高考常见题型 从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题看,句式仿用一般不是仅就句式的特点设题,而是与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排比、对偶等联合起来考查。常见的仿写形式有:自选话题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和拟写对联。‎ ‎ 自选话题式仿写 给定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仿写内容不确定,可自由发挥,句式依照例句进行仿写。‎ ‎ (2013·高考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答:                                    ‎ ‎                                    ‎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例句写了三个拟人句,另选话题时,也要使用同类修辞、句式,可就近联想,话题自选。‎ ‎【答案】 (示例)大树敞开宽广的臂膀,向你送去夏日的清爽;花朵露出灿烂的笑脸,向你昭示世界的祥和;山岚秀出曼妙的身姿,向你讲述历史的永恒。‎ ‎ 命题式仿写 设定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句式仿写。‎ ‎ 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大气。‎ 答:                                    ‎ ‎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命题式仿写句式的能力。要求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显性要求就是题干要求的句式和修辞,而隐性要求是“意谐”,即所描写的对象中心突出,语意通畅,内容健康。‎ ‎【答案】 (示例)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容;博大是一种心如止水的平静;博大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 ‎ 嵌入式仿写 所写句子夹在已提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与前面或后面相同。‎ ‎ 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做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仿用句式的能力。首先要做到跟原句的“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的句式相符,其次要做到与后文的“漠北黄沙”和“江南水乡”呼应。‎ ‎【答案】 (示例)与岑参同赏“梨花” 与柳永泛舟钱塘 ‎ 续写式仿写 在提供材料的末尾留空,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句式和内容,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与上文构成语意完整的文字。‎ ‎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 ‎                                    ‎ ‎【解析】 解答本题既要做到形似,也就是顶真的修辞,又要兼顾到神似,即树、叶、花、花香的关系。‎ ‎【答案】 (示例1)心在,情去;情在,爱去;爱在,人去;人在,识他的心去。‎ ‎(示例2)天在,风去;风在,云去;云在,雨去;雨在,听它的人去。‎ ‎(示例3)池在,荷去;荷在,水去;水在,鱼去;鱼在,赏它的人去。‎ ‎(示例4)屋在,人去;人在,心去;心在,情去;情在,懂它的心去。‎ ‎(示例5)琴在,弦去;弦在,音去;音在,谱去;谱在,写它的人去。‎ ‎(示例6)路在,亭去;亭在,人去;人在,情去;情在,想它的人去。‎ 二、掌握仿写句式解题技巧 无论哪种仿写题型,句式仿写的方法基本是相通的,仿写的最高境界是形神毕肖。为达到这一目的,大家要掌握以下技巧,避免失误。‎ ‎1.审主旨内容。任何一句话或一段话都有一个中心,根据例句,审清仿句的内容主旨,做到内容一致。‎ ‎2.审句式结构。这种题型大多要求句式一致,那就要看例句是何种句式:是复句还是单句。如果例句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系也应一致;如果是单句,仿句也应是单句,且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及成分与例句相一致。‎ ‎3.审修辞格式。这种题型往往要做到修辞一致,这就要求考生对《考试说明》中提到的常用的九种修辞能正确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这九种修辞是比喻、比拟、排比、反问、对偶、借代、设问、夸张、反复。如果修辞使用不当,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如:依照下面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不超过60字)‎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这道题需要审的有:①审主旨内容:时间。②审句式结构:复句。③审修辞格式:比喻。‎ ‎(如仿句的主语、喻体等)‎ 例题所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仿句要求以“时间”为开头,主语已被限定,需要确定的对象为喻体。可确定的对象有:清风、细雨,清泉、流水,良药、利刃等。‎ 根据审题信息,例句的内容是说“书籍”的作用,而仿句的内容是要描述“时间”的作用,根据本体和喻体相通这一特点,仿写出的语句有:‎ 清风能吹散愁云,细雨能洗去杂质;清泉能洗涤污垢,流水能冲走痛苦的回忆;良药能减轻伤痛,利刃能切除毒瘤……‎ 根据句式一致的要求,把以上内容连贯成与原文主旨一致的几句话。仿写出的语句有:‎ 时间好比一阵清风,它能帮助我们吹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如同一场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洗去心头的杂质。‎ 时间好比一池清泉,它能帮助我们洗涤心灵的污垢;时间如同一股流水,它能协助我们冲淡心灵痛苦的回忆。‎ 时间好比一剂良药,它能帮助我们减轻心灵的伤痛;时间如同一把利刃,它能协助我们切除思想上的毒瘤。‎ 审视所仿写的句子,看它是否有语病,是否和原文主旨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能否与原文语意相连、文脉相通、融为一体。‎ 在考试中,如果能做到审题、解题、验证三者相结合,那么“句式仿写”这种题的解答就能得心应手了。‎ 此外,还应注意:‎ ‎1.仿写题往往与修辞结合在一起考查,极具文学色彩和文化色彩。仿写的审题在所有的语言表达题里是最重要的,不仅要审题干及例句里的显性要求,更要审出隐性要求。‎ ‎2.做仿写题时要用相近或相似联想打开思路,搭好架子。例句中给的事物是“雨”,就要联想到“风”“云”“雷”“电”等。架子大致搭好后,接下来就是在框架内发挥联想、想象,填充内容。‎ 最后还要注意避免犯以下错误:‎ ‎1.只求“形似”,忽略“神似”。‎ ‎2.不能全面理解命题意图与句子含意,不会仿写。‎ ‎3.仿写句子生硬造作,干瘪无味。‎ ‎4.要求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时丢三落四、顾此失彼。‎ ‎[典题演示]‎ 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使之构成排比句。‎ 中国古典诗词深受俊秀神奇的山水的滋养,其意蕴醉人身心。总想泊舟枫桥,静候寒山寺的钟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我才能找到精神的安放之所。‎ 答:                                    ‎ ‎                                    ‎ 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本题要求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第二步:审示例。①明确例句的句式特点:前一个分句是动补结构,后一个分句是动宾结构。②审清隐含信息。例句暗示的是“古典诗词”“俊秀神奇的山水”,且是“精神的安放之所”。③审修辞。化用古诗词。‎ 第三步:根据内容和句式的要求,遣词造句,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葡萄美酒,醉卧大漠中的沙场;竹杖芒鞋,回望黄沙道的斜阳。‎ 分析例句最关键,弄清题意是前提。‎ 修辞方法会运用,上下句式讲对齐。‎ 联想想象要丰富,语句通顺重文笔。‎ 形神兼备显情操,文质兼美仿好句。‎ 重难突破——对联式仿写题解题技巧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源远流长。对联的出题形式主要是给出一联,要求对出另一联;或者是给出短语,要求组成对联。这实际上也是仿写句子的过程,只是对联本身还有音韵和平仄的要求,比一般的仿句练习难度要高。 ‎ ‎ (2014·高考山东卷)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答:                                    ‎ ‎                                    ‎ ‎【解析】 这是一道对联题,但不是让考生去拟写对联,而是给定了内容让考生去重新组合,实际上考查的是一种连缀能力。考生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考虑,内容上要符合节日的特点,形式上要符合对联的特点。“江边柳线”与“门上桃符”‎ 有明显的春节的特征,“绿”与“红”相对,下联要收在平声上,这样就很容易确定写春节的对联。同样“青艾驱瘴”“碧波竞舟”具有典型的端午节特征,“驱瘴”只能是“千家”,再加上平声的要求,写端午的对联也很容易确定。‎ ‎【答案】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 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                                    ‎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上联:                                    ‎ ‎【解析】 本题要求补写两副对联的下联和上联,实际上是考查写对偶句的能力。要注意词性相对,还要围绕不同的节日,内容上协调一致。‎ ‎【答案】 (示例)(1)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 ‎ 温馨提示            拟写对联“三注意”‎ ‎1.要注意对联的字数与内容。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要求意思相对或相反,亦即要上下联能“联”起来。‎ ‎2.要注意对联的平仄规律,与律诗要求基本相同,一般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这一点虽然不做过高要求,但也要了解,特别是对联排序题,要知道“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对联的上联,必须是仄声结尾,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二声字。‎ ‎3.要注意对联的词组和结构。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对“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 ‎[即时小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上联,补写下联。‎ 邵逸夫是香港电影业的代表性人物,他将中国电影带到西方,将香港这个曾经的殖民地打造成“东方好莱坞”。同时,他还是著名的慈善大家,一生致力于福利事业,他于1975年成立香港邵氏基金,屡屡向世界各地的教育、医疗和其他福利事业捐款,总额已超过32亿港元。‎ 上联:传媒巨擘,播华夏文明于海外 下联:                                    ‎ ‎[解析] 从文段内容看,前半部分介绍了邵逸夫在电影事业上的成就,后半部分介绍了他在慈善事业上的贡献。对联的上联写其电影事业的成就,那么,下联就要写其慈善事业的贡献。从形式上看,对联是严格的对偶,要求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协调,还要注意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不能是仄声。‎ ‎[答案] (示例)慈善大家,布福利恩泽在世间 ‎2.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的对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的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答:                                    ‎ ‎                                    ‎ ‎                                    ‎ ‎[解析] 仔细观察可发现,应先“登阁”,然后才能“纵目”;“鸢飞鱼跃”要对“‎ 水清木华”,这样结构才一致。‎ ‎[答案] 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 ‎1.(2017·重庆高三质检)唐诗三百首大赛在本市举办,本次大赛总共三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各以四字短语分别为这三轮比赛另拟一个名称(每个短语最多允许一个字与示例相同)。‎ 示例:第一轮:“小试锋芒”;第二轮:“渐入佳境”;第三轮:“一决高下”。 ‎ 第一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时,首先要分析所给例句的特点,然后再看几个分句内容上的联系。仿写表面上追求“形似”,但追求“神似”才是其根本。要注意在句式上、修辞上、风格上均与例句保持一致。还要审清题目要求,本题要求为唐诗三百首大赛的三轮比赛拟写名称,并且要用四字短语。示例的第一轮是初次显示才华,第二轮要继续努力,第三轮是展示自己的关键时刻,要有夺魁之心。故可以拟:初露头角、再接再厉、争摘魁星。‎ ‎[答案] 第一轮:牛刀初试/初露头角/初逢对手 第二轮:过关斩将/再接再厉/再度对垒 第三轮:巅峰对决/争摘魁星/夺魁之战 ‎2.(2017·石家庄模拟)仿照示例,在下面的横线处,续写一句话。‎ 帆因船只而存在,而船也因有了帆的扬起,才多了动力,少了阻碍;烛因黑暗而存在,而暗也因有了烛的照耀,才多了些希望,少了些迷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第一,内容方面,各个要求之间要有相关性,同时,内容为健康向上而排斥颓唐萎靡,明确“帆”与“船”,“烛”与“暗”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第二,形式方面,句式方面的“……因……,而……也因……,才多……,少……”,同时,注意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 (示例)桥因河流而存在,而河也因有了桥的横跨,才多了份神秘,少了份俗尘 ‎3.(2017·郑州模拟)仿照下面的示例为省份“画像”,从我国的其他省份中(或直辖市、自治区)任选一个写几句话。(不要求句数和字数完全相等)‎ 山 东 东岳独尊 黄河滋养 还有孔夫子诗书礼仪传 成就齐鲁大地山灵水秀圣人魂 答:                                    ‎ ‎                                    ‎ ‎                                    ‎ ‎[解析] 这是一道有一定高度和难度的命题式仿写题,它一方面考查了考生的仿句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查了考生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常识。考生在解题时,首先对所选省份的地理人文景观必须熟悉,另外要仔细分析例句的特点,那就是前三句分别写了山东省的地理名胜和名人,最后一句是对前面三句的总结。‎ ‎[答案] (示例)河 南 六朝古都 龙门石窟 还有杜甫韩愈诗文万古传 成就了中原大地政治宗教文化的厚重与浩瀚 ‎4.(2017·安阳模拟)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坚韧是大伞,助你抵挡挫折的风雨;坚韧是暖阳,助你融化困难的寒冰;坚韧是云梯,助你攻破失败的堡垒。‎ 答:                                    ‎ ‎                                    ‎ ‎                                    ‎ ‎[解析] 先审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要注意使仿写句与例句“……是……,助你……;……是……,助你……;……是……,助你……”句式保持一致。确定的陈述对象应该是某种美好品德,并注意语句的顺畅、优美。仿写句所用的修辞手法要与例句所用比喻修辞一致。‎ ‎[答案] (示例)勤奋是甘霖,助你浇出丰收的硕果;勤奋是阶梯,助你步入智慧的殿堂;勤奋是基石,助你垒就成功的大厦。‎ ‎5. (2017·太原模拟)为恭贺你的同学搬进新房子,请你为下面这副对联对上下联。‎ 上联:燕喜新居春正暖 下联:                                    ‎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对联的能力,涉及仿写与正确使用修辞两个考点。本题从题干要求看,所写对联要表达祝贺乔迁之喜的意思,从所给上联看,“燕”是名词,“喜”是动词,“新居”是偏正式短语,“春正暖”是主谓短语,考生所写下联从词性上看也要和上联一样;“燕”是动物,飞鸟类,下联开头也要选择相应的如“莺”之类的词语。‎ ‎[答案] (示例)莺迁乔木日初长 ‎6.(2017·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所写句子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阅读季羡林的文章,好像是在古老大宅里翘首倾听长者诉说沧桑的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考生仿写能力的题目。仿句形式为“阅读……的……,好像是在……”。例句中暗含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且题干中已经明确要求要用此修辞手法,内容是读知名作家的文章后的感受。‎ ‎[答案] 阅读张爱玲的书籍,好像是在繁华尘世中随意聆听才女细数琐碎的忧伤 阅读沈从文的小说,好像是在湘西大地上自由欣赏文人描绘淳朴的民俗 阅读林清玄的散文,好像是在禅院静室中虚席倾听智者侃谈生活的智慧(写两句即可)‎ ‎7.(2017·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他成功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为此,南非当局曾两次发出不准他参加公众集会的禁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1994年5月,他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1993年10月,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北京时间2013年12月6日凌晨2点50分逝世。‎ 请你为曼德拉拟一副挽联,要求:内容要结合曼德拉的生平事迹,根据上联,补出下联(平仄不作要求)。‎ 上联:黑人领袖非暴力先驱元首典范 下联: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把握情况。结构上要构成对仗关系,音韵上应讲究仄起平收。答题时应先审清题干“为曼德拉拟一副挽联”,即要写得有真实性、针对性,符合人物身份特征,要求“内容要结合曼德拉的生平事迹”,即注意他的贡献或与众不同的地方,如“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根据上联,‎ 补出下联”,所概括的内容尽量不要和上联重复,音韵上不作要求(平仄不作要求),根据以上要求再结合对联的知识可以填写。‎ ‎[答案] 世纪伟人真民主斗士国民慈父 ‎8.仿照下面加横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语意相关。‎ 一个人要有梦想,梦想是让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梦想给了我们划破天穹的翅膀,让我们在广袤的长空中尽情翱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想,当然也让我们的心情更加灿烂。‎ ‎[解析] 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内容上,可运用类似语句中“划破天穹的翅膀”,如“驰骋草原的骏马”;“尽情翱翔”可用类似的如“扬鞭狂奔”。在句式结构上,可采用“梦想给了我们……,让我们在……”的句式。‎ ‎[答案] 梦想给了我们驰骋草原的骏马 让我们在宽广的牧场上扬鞭狂奔 梦想给了我们点亮黑暗的明灯 让我们在漆黑的世界里洞察万物 ‎9.(2017·湖北黄冈中学高三模拟)在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中的人物是成对出现的,如《鸿门宴》中的刘邦与项羽、范增与张良、项庄与樊哙、项伯与曹无伤。请从下列课文人物中任选一组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个对称句表现人物的情感经历或性格特点。‎ 备选人物:氓与“我”(女主人公)(《诗经·氓》) 刘兰芝与焦仲卿(《孔雀东南飞》) 林黛玉与贾宝玉(《林黛玉进贾府》)‎ 白居易与琵琶女(《琵琶行》) 周朴园与鲁侍萍(《雷雨》)‎ 廉颇与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示例:楚霸王自矜功伐鸿门纵虎自刎乌江;汉高祖忍辱负重金蝉脱壳终成大业。‎ 答:                                    ‎ ‎                                    ‎ ‎[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分析例句结构、内容等,尤其注意对称句的使用,还要注意内容上的特点等。此题选择的都是考生课内所学知识,较为简单,只要是围绕人物行为或故事展开构思即可。‎ ‎[答案] ①氓与“我”:痴情女私定终身夙兴夜寐反遭弃;负心汉假贸布丝背盟弃誓现原形;②刘兰芝与焦仲卿:韧如蒲苇,刘兰芝抗婚举身赴清池;坚若磐石,焦仲卿舍母自挂东南枝。③白居易与琵琶女:浔阳江头,歌女拨弦泣身世;冷月岸边,骚人吟诗诉谪情。//枫叶荻花,浔阳江上琵琶语;离愁谪恨,海角天涯沦落人。④廉颇与蔺相如:文相如顾全大局国为先,武廉颇勇改过错和为贵。//负荆请罪,能伸能屈方显英雄本色;完璧归赵,有智有勇大展谋士风流。‎ ‎10.(2017·青海平安一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一段话,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三句,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生活中出现了那么多的东西,使人眼花缭乱,让人眼红耳热,又令人无所适从。当越来越多的新奇事物令我们无从选择时,我们为何不选择拒绝呢?有拒绝才有追求: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写出“拒绝……,是为了……”的句式,注意内容之间的吻合,前后文之间的衔接。‎ ‎[答案] (示例)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淡泊的心境 拒绝时尚,是为了追求独立的个性 拒绝华丽,是为了追求质朴的天性 拒绝放纵,是为了追求完善的自身 拒绝烦恼,是为了追求恬适的人生(写三句即可)‎ ‎11.(2017·山东东营胜利一中高三模拟)品读台湾诗人陈瑞山的哲理小诗《茶叶》,自选意象,另仿写一首,要求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 茶 叶 火烤的煎熬 水烫的煎熬 一翻身 完成一片芬芳 答:                                    ‎ ‎                                    ‎ ‎[解析] 这是考查考生仿写的能力。一仿句式,二仿修辞,三仿句意。从例句来看,前两句都是写事物经历的磨炼,后两句是磨炼的结果。‎ ‎[答案] 绿竹——风吹的洗礼/雨打的洗礼/一挺腰/成就一份坚韧 ‎12.(2017·安徽合肥高三全真模拟)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王朝闻(著名美学家)、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三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关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过80字。‎ 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 答:                                    ‎ ‎                                    ‎ ‎                                    ‎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仿写句式题。解答此题,可从内容和句式结构及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作答。在内容上,注意要求写出“相关名句”,然后阐释名字中蕴含的含义,注意和名句进行联系。在句式结构上,可采用“名句+阐释+对名句的联想”的形式。‎ ‎[答案] (示例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国画大师刘海粟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开阔的胸襟和谦虚的品德。‎ ‎(示例2)“朝闻道,夕死可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以全部生命追求美学之“道”这一至高境界的决心。‎ ‎(示例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著名语言学家李行健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可让我们感受到他在学术研究上追求上进、永不停息的精神。‎ ‎13.(2017·山东泰安中学高三模拟)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句式协调。‎ 寒江独钓,作为中国艺术的一个母题,其用意很微妙。人活动的天地由陆地转到了水面,转到了舟中。上善若水,得意在舟。舟行水中,随波荡漾,任意东西。溶溶的月色,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的水面,空明而静寂。在我的理解中似乎有这样的思路:陆地是坚硬的,世俗的,那里是一切欲望展示的领地;水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嵌入式仿写的题目,注意句式和前句或后句的一致,意境和整体文段吻合。‎ ‎[答案] 皎洁而柔和 柔软的,诗意的,那里是个人心灵栖息的港湾 ‎14.(2017·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以“人生”为对象,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相近,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如果把人生比作季节,那么,便有寒来暑往,草荣草枯,花开花谢;                                    ;‎ ‎                                    。‎ ‎[解析] 题干要求“以‘人生’为对象,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相近,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答题关键词“‘人生’为对象”“续写两句”“语意相近,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考生答案要以“人生”为对象,要蕴含哲理,句式结构要与例子相同,要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人生的特点。‎ ‎[答案] 如果把人生比作天空,那么,便有阴晴变化,日出日落,云卷云舒 如果把人生比作歌曲,那么,便有起承转合,高亢低沉,喜悦悲伤 如果把人生比作登山,那么,便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起伏升降 如果把人生比作大地,那么,便有高低起伏,‎ 潮涨潮落,风生水起(写两句即可)‎ ‎15.(2017·海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仿照画线的语句,再续写两个语句,使之构成排比,表达一定的理趣。‎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明确题目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且要符合情理。先从内容上看,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句是讲“信念依旧不悲哀”。再从结构、手法上看,构成排比句,表达一定的理趣。‎ ‎[答案] 纵使身陷茫茫沙漠 希望的绿洲还会存在 纵使寒冬冷酷逼人 春雷还会滚滚而来 ‎16.请在下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风,有着多变的性格:温柔的时候,吹开满树繁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漠的时候,拂落三秋树叶。‎ ‎[答案] 愤怒的时候 掀起滔天巨浪 热情的时候 舞动万枝翠竹 ‎17.请在下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要求:运用比拟,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语意连贯。‎ 水,有着很强的可变性:伸长脖子,就变成了江河;站直身子,就变成了喷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从排比、比拟修辞方面考查仿写句子。题目要求(“运用比拟”和“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非常明确。横线前面的两个句子运用比拟手法从水的姿态入手,解说了水的可变性。仿写的句子也应该对水的可变性从另外的方面或角度(如水的“三态”,水花、水滴等)进行解说。注意,冒号前面的内容是引领后面各分句的总括句。‎ ‎[答案] (示例)高温桑拿 就变成了云雾(或:亲吻礁石 就变成了浪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