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4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40)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温仲舒字秉阳,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举进士,为大理评事。迁秘书丞,坐事除名。未几,复起为右赞善大夫,通判睦州。端拱三年秋,彗星见,召对别殿,仲舒以为“国家平太原以来,燕、代之交,城守年深,杀伤剽掠,彼此迭见。大河以北,农桑废业,户口减耗。凋弊之余,极力奉边。丁壮备徭,老弱供赋。遗庐坏堵,不亡即死。邪人媚上,犹云乐输。加以兵卒践更,行者辛苦,居者怨旷。愿推恩宥,以绥民庶”。太宗嘉纳之,遂赦河北。淳化四年,罢知秦州。先是,俗杂羌人。羌人居于渭河之南,大洛、小洛门寨,多产良木,为其所据。岁调卒采伐给京师,必以赀假道于羌户。然不免攘夺,为民患。仲舒至,部兵历按诸寨,谕其酋以威信,诸部献地内属。既而悉徙其部落于渭北,立堡寨以限之。民感其惠,为画像祠之。会有言仲舒生事者,上谓近臣曰:“仲舒当以绥怀为务。古者伊、洛之间,尚有羌、浑杂居,况此羌部内属,素居渭南,土著已久,一旦擅意斥逐,或至骚动,又烦吾关右之民。”乃命知凤翔薛惟吉与仲舒对易其任。会内侍蓝继宗使秦州还,言得地甚利。乃召仲舒,拜户部侍郎。二寨后为内地,岁获巨木之利。咸平初,拜礼部尚书,罢政,出知河阳。逾年,知开封府。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三年,卒,年六十七。赠左仆射,谥恭肃。仲舒敏于应务。少与吕蒙正契厚,又同登第。仲舒黜废累年,蒙正居中书,极力援引,及被任用,反攻蒙正,士论薄之。‎ ‎(选自《宋史·温仲舒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 B.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 C.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 D.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文言断句题需要理解句子大意、正确把握句间关系。从句意来看,“镇抚”的行为的发出者是“大臣”,且“非温仲舒不可”语意完整,因而“大臣镇抚”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谕旨”意为“晓谕皇帝诏令”,“旨”作“谕”的宾语,结构完整,而“不愿往”的是“仲舒”,“仲舒不愿往”主谓之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项。故答案为B项。‎ 答案: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彗星见,古人认为彗星出现代表不祥,是旱灾、水灾、战争等发生的征兆。‎ B.召对,指我国古代君主召见大臣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C.关右,古人以西为右,亦称“关西”,历史上曾泛指函谷关或山海关以西地区。‎ D.登第,即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之人被录取,“登第”有时又特指考取进士。‎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山海关以西地区”错,应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温仲舒为民着想,极力劝赦百姓。他从边境不宁、农桑荒废、户口减少、徭役苛重等多个方面劝说皇上,条分缕析,情真意切,使得皇上大赦黄河以北地区。‎ B.温仲舒为政有方,解决边境之患。任秦州知州时,他采用谕以威信、迁徙部落、建立堡寨等多种手段,解决了渭河以南的问题,使百姓蒙恩、国家获利。‎ C.温仲舒被人中伤,招致皇上误解。有人称温仲舒在秦州无事生非,皇上因而也认为温仲舒在处置羌人的问题时方法不当,以致发生了骚乱,影响到安定。‎ D.温仲舒仕途不顺,一生转徙多地。考中进士后他先后任大理评事、秘书丞,但被除名;后任礼部尚书,又被罢免;又曾在地方上任睦州通判、河阳知府等职。‎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以致发生了骚乱,影响到安定”错,原文是说皇上认为可能导致骚动,又烦扰关右的百姓。‎ 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调卒采伐给京师,必以赀假道于羌户。然不免攘夺,为民患。‎ 译文:                                    ‎ ‎                                    ‎ ‎(2)仲舒黜废累年,蒙正居中书,极力援引,及被任用,反攻蒙正,士论薄之。‎ 译文:                                    ‎ ‎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答案:(1)每年征调士兵采伐林木供应京城,必须用钱财向羌族人借道通行。但仍不免被他们抢夺,成为百姓的祸患。(考查点:“给”“假道”“患”)‎ ‎(2)温仲舒被贬退多年,吕蒙正在中书省任职,极力举荐他,等到温仲舒被任用后,反而攻击吕蒙正,士大夫议论时都看不起他。(考查点:“黜废”“援引”“薄”)‎ ‎【参考译文】‎ 温仲舒字秉阳,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考中进士,任大理评事。升迁后担任秘书丞,因犯法被削职为民。不久,又被起用为右赞善大夫、睦州通判。端拱三年秋天,彗星出现,皇上在别殿召见大臣应对,温仲舒认为“国家平定太原以来,燕、代交界的地方,多年战争,杀伤抢劫的事,前后不断。黄河以北地区,农桑荒废,户口减少。衰败之余,极力供给边疆所需。壮丁服徭役,老弱供赋税。遗弃房屋,毁坏墙壁,百姓不是逃亡就是死去。奸臣媚惑皇上,还说百姓乐于交税。加上被征者可以用钱雇人代替服役,出征的人辛苦,居家的人怨恨。希望朝廷施以恩惠,以安抚百姓”。太宗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大赦黄河以北地区。淳化四年,罢为秦州知州。在此之前,汉人与羌人杂居。羌人居住在渭河南面,大洛、小洛门寨,出产很多优质木材,这些木材被他们占据。每年征调士兵采伐林木供应京城,必须用钱财向羌族人借道通行。但仍不免被他们抢夺,成为百姓的祸患。温仲舒到任后,率领士兵巡视各寨,用威信晓谕部落首领,各部落都献地请求归附朝廷。后来把这些部落都迁徙到渭河北面,建立堡寨来控制他们。百姓感激他的恩惠,为他画像祭祀他。正遇有人说温仲舒挑起事端,皇上对亲近大臣说:“温仲舒应以安抚为重。古时伊、洛一带,尚且有羌族、浑族与汉人杂居,况且这些羌族归属朝廷,一向居住在渭河以南,成为本地居民已很长时间,一旦任意驱逐,可能导致骚动,又烦扰我关右的百姓。”于是命令凤翔知府薛惟吉与温仲舒对调职务。适逢内侍蓝继宗出使秦州回朝,对皇上说得到渭南之地非常有利。于是皇上召见温仲舒,授任户部侍郎。后来大洛、小洛二寨成为内地,每年获得采伐巨木的利益。咸平初年,温仲舒被授任礼部尚书,后被罢免了职务,离开京城担任河阳知府。过了一年,任开封府知府。景德年间,并州缺太守,皇上认为北门重镇必须由大臣镇守安抚,非温仲舒不可,命令宰相宣谕旨意,温仲舒不愿去。大中祥符年间,升为户部尚书。大中祥符三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为左仆射,谥号为“恭肃”。温仲舒处理事务机敏。年轻时与吕蒙正交情深厚,又一起考中进士。温仲舒被贬退多年,吕蒙正在中书省任职,极力举荐他,等到温仲舒被任用后,反而攻击吕蒙正,士大夫议论时都看不起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胡广,字光大,吉水人。父子祺,名寿昌,以字行,陈友谅陷吉安。太祖遣兵复之,将杀胁从者千余人。子祺走谒帅,力言不可,得免。洪武三年,以文学选为御史,上书请都关中。帝称善,遣太子巡视陕西。后以太子薨,不果。子祺出为广西按察佥事,改知彭州。所至平冤狱,毁淫祀,修废堰,民甚德之。迁延平知府,卒于任。广,其次子也。建文二年,廷试。时方讨燕,广对策有“亲籓陆梁,人心摇动”语,帝亲擢广第一,赐名靖,授翰林修撰。成祖即位,广偕解缙迎附,擢侍讲,改侍读,复名广。迁右春坊右庶子。永乐五年,进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帝北征,与杨荣、金幼孜从。数召对帐殿,或至夜分。过山川厄塞,立马议论,行或稍后,辄遣骑四出求索。尝失道,脱衣乘骣马渡河,水没马及腰以上,帝顾劳良苦。广善书,每勒石,皆命书之。十二年再 北征,皇长孙从,命广与荣、幼孜军中讲经史。十四年进文渊阁大学士,兼职如故。帝征乌思藏僧作法会,为高帝、高后荐福,言见诸祥异。广乃献《圣孝瑞应颂》,帝缀为佛曲,令宫中歌舞之。礼部郎中周讷请封禅,广言其不可,遂不许。广性缜密。帝前所言及所治职务,出未尝告人。时人以方汉胡广。然颇能持大体。奔母丧还朝,帝问百姓安否。对曰:“安,但郡县穷治建文时奸党,株及支亲,为民厉。”帝纳其言。十六年五月卒,年四十九。赠礼部尚书,谥文穆。文臣得谥,自广始。丧还,过南京,太子为致祭。明年,官其子穜翰林检讨。仁宗立,加赠广少师。‎ ‎(节选自《明史·胡广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子祺走谒帅     谒:阻止 B.后以太子薨,不果     果:有结果 C.十二年再北征     再:第二次 D.广言其不可,遂不许     许:允许 ‎【解析】 谒:拜见。‎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以字行”,古人名字的名和字有区别,名主要用于自称,字有尊重之意,文中的“以字行”是指称呼某人时,以字代名。‎ B.“薨”,古人对“死”的讳称很多,因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因此天子死叫“崩”,诸侯王死叫“薨”,士大夫死叫“卒”。‎ C.“对策”,又叫“策试”,明代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考试形式,应考的人在会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D.“文穆”是谥号,表达了朝廷对胡广一生作为的肯定,而“少师”是一种官职,这是朝廷在胡广死后对其的追赠。‎ ‎【解析】 “会试中”应为“殿试中”。‎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胡广多有进谏,深受器重,他与杨荣、金幼孜追随皇帝之征,多次与皇帝商讨议论,有时他走得稍后,皇上常遣骑兵四处寻找。‎ B.胡广擅长书法、精通经史,每有刻碑的事,皇上都命他书写;皇长孙追随皇帝北征时,胡广在军中给皇长孙讲解经史。‎ C.胡广为人谨慎,做事周密。他在皇上面前所说的话以及他所处理的朝廷事务,出宫后从不曾告诉他人,被比作汉代的胡广。‎ D.胡广关心百姓,坚持原则。做地方官时,他平冤案,修水利;奔完丧后,面对皇帝的询问,他如实回答地方官的作为。‎ ‎【解析】 “平冤案,修水利”不是胡广做的,是他的父亲胡子祺做的。‎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至平冤狱,毁淫祀,修废堰,民甚德之。迁延平知府,卒于任。‎ 译文:‎ 他所到之处平反冤狱,毁掉歪门邪道的祠庙,修复毁坏的堤坝,百姓很感激他。后来他升任延平府知府,死于任上。‎ ‎(2)对曰:“安,但郡县穷治建文时奸党,株及支亲,为民厉。”‎ 译文:胡广回答说:“安定,只是郡县衙门追究建文时期的奸党,株连到旁支的亲属,成为百姓的祸害。”‎ ‎【参考译文】‎ 胡广,字光大,吉水人,父亲胡子祺,名寿昌,以字行于世。陈友谅攻陷吉安时,太祖派兵将其收复,打算杀死追随陈友谅的士兵一千余人。胡子祺前往拜见主帅,极力劝说不能这样做,这些人得以免死。洪武三年,胡子祺因为辞章修养被选为御史,上书请求定都关中。皇上赞赏说好,派太子巡视陕西,后因太子去世,此事没有结果。胡子祺出任广西按察佥事,后改任彭州知州,他所到之处平反冤狱,摧毁歪门邪道的祠庙,修复毁坏的堤坝,百姓很感激他。后来他升任延平知府,死于任上。胡广是他的次子,建文二年廷试时,当时正讨伐燕王,胡广在对策中有“亲近这个像陆地上的强梁一样的藩王,会使人心摇动”一语,皇上亲自提他为第一名,赐名靖,授予他为翰林修撰。成祖即位,胡广偕同解缙去迎接并归附,被升为侍讲,又改为侍读,恢复原名广,升为右春坊右庶子。永乐五年为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皇上北征时,他与杨荣、金幼孜从征。他多次被召到帐殿中回答问题,有时直到深夜。经过山川险塞时,与皇上立马议论,有时他走得稍后,皇上常遣骑兵四处寻找。有一次他迷了路,他脱掉衣服骑着没加鞍的马渡过河流,水淹没了马身以及胡广的腰部以上,皇上十分关切地慰劳他。胡广擅长书法,每有刻碑,皇上都命他书写。永乐十二年,皇上再度北征,皇长孙也从征,命胡广和杨荣、金幼孜在军中给皇长孙讲解经史。永乐十四年,胡广进升文渊阁大学士,仍兼前职。皇上征召乌思藏僧人做法会,为高帝和高后求福,说是见到他们所显现的各种福佑和灵异。胡广于是献上《圣孝瑞应颂》。皇上给它谱上佛曲,令宫中歌唱和编舞。礼部郎中周讷请封禅,胡广说不可,皇上便没有批准。胡广性情谨慎周密,他在皇上面前所说的话以及他所处理的事务,出宫后从不告诉他人。当时人们把他比作汉代的胡广。不过他颇能坚持原则。奔母丧回朝后,皇上问他百姓生活是否安定。胡广回答说:“安定,但郡县衙门追究建文时期的奸党,株连到旁支的亲属,成为百姓的祸害。”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十六年五月胡广去世,终年四十九岁。朝廷赠予他礼部尚书,谥号文穆。文臣获得谥号从胡广开始。遗体运回时,经过南京,太子为他致祭。第二年,封他的儿子胡穜为翰林检讨。仁宗即位后,加赠胡广为少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