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www.ks5u.com 语文 说明:本试题共五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20分钟 一、古诗文阅读(36分)‎ ‎(一)名句名篇默写(8分)‎ ‎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4分)‎ ‎(1)《离骚》中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是: , ‎ ‎ 。‎ ‎(2)《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述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下列《论语》中的空缺部分(4分)‎ ‎(3)在《论语·泰伯》中,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闯祸;一个人只是率直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的句子是:“ , 。 ”‎ ‎(4)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这样评价了《关雎》这首诗:“关雎,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狄仁杰,字怀英。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曾。高宗以恭陵玄宫狭小,不容送终之具,遣书机续成其功。机于挺之左右为便房四所,又造宿羽等宫,莫不壮丽。仁杰奏其太过,机竟坐免官。初,越王之乱,宰相张光辅率师讨平之。将士恃功,多所求取,仁杰不之应。光辅怒,心甚衔之,还都,奏仁杰不避,左授复州刺史。天授二年九月,转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谓曰:“卿在汝南时,甚有善政,欲知谐卿者乎?”仁杰谢曰:“陛下以臣为过,臣当改之;陛下明臣无过,臣之幸也。臣不知谐者,并为善友,臣请不知。”则天深加叹异。岁通天年,契丹寇陷冀州,征仁杰为魏州刺史。前刺史独孤思庄悞贼至,尽驱百姓入城,缮修守具。仁杰既至,悉放归农亩,谓日:“贼犹在远,何必如是。万一贼来,吾自当之,必不关百姓也。”贼闻之自退。圣历初,突厥侵掠赵、定等州,命仁杰为河北道元帅,以便宜从事。时河朔人庶平民,多为突厥逼胁,贼退后惧诛,又多逃匿。仁杰上疏曰:“臣闻持大国者不可以小道,理事广者不可以细分。人主恢弘,不拘常法,罪之则众情恐惧,想之则反侧自安。伏愿曲赦河北诸州,一无所问。”制从之。则天将造大像,用功数百万,令天下僧尼每日人出一钱,以助成之。仁杰上疏谏曰:‎ 比年已来,风尘屡扰,水旱不节,征役稍繁,家业先空,疮痍未复。此时兴役,力所未堪。伏惟圣朝,功德无量,何必要营大像,而以劳费为名。虽敛僧钱,百来支一。尊容既广,不可露居,覆以百层,尚忧未遍。又云不损国财,不伤百姓,以此事主,可谓尽忠?臣今恩惟兼采众议威以为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则天乃罢其役。是岁九月,病卒,则天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 ‎(节选自《旧唐书·卷八九》)‎ ‎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今思惟/兼采众议/咸以为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 B.臣今思惟/兼采众议/咸以为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 C.臣今思惟/兼采众议/咸以为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 D.臣今思惟/兼采众议咸以为/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经,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改以经义论策取进士,明经始废。‎ B.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唐初官员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为宰相,武则天变中书省为鸾台,门下省为风阁。‎ C.道,本义为路,道路;引申义为取道;也可以指地方行政区域。文中“河北道”的“道”指道路。‎ D.伏惟,谦辞,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多用于奏疏或信函。意为念及、想到;也指希望、愿望。‎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狄仁杰不畏皇权,坚持原则。高宗认为为太子李弘修的陵墓狭小,韦机乘机大肆扩建,狄仁杰上奏其过分,终使韦机免职。‎ B.狄仁杰正直磊落,温厚谦逊。同僚诬陷,他不自辩清白,只求自省;也不愿知道诬告者姓名而破坏了同僚间的友好关系。‎ C.狄仁杰心系百姓,造福一方。契丹人侵,他自担责任放了前任抓来守城的百姓;突厥入侵他又上疏赦免被迫归附突厥的边民。‎ D.狄仁杰耿介正直,诤言善谏。武则天要造大佛像,他劝谏皇帝此举会劳民伤财有损名声,还违背了佛家慈悲教义,致使工程停止。‎ ‎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辅怒,心甚衔之,还都,奏仁杰不逊,左授复州刺史。‎ ‎(2)比年已来,风尘屡扰,水旱不节,征役稍繁,家业先空,疮痍未复。‎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完成7~8题。‎ 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①。‎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②。‎ 漉③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④。‎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 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句意。③漉:过滤。④近局:近邻。‎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以诗人一天耕作完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诗人回归园田后的具体生活。‎ B.“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下世途之艰辛与生活之艰难,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 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与近邻农户相处友好、往来密切的景况。‎ D.“欢”宇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此情此景,引得诗人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 ‎8.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和《归园田居(其一)》有相似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议论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而在我们中国“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 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这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不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愈推愈薄。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在乡土社会里,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富于伸缩,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 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五伦是天下之达道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譬如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9.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家庭与西洋家庭的结构不同在于中国家庭的人员界限不分明,可以伸缩。‎ B.中国家庭的亲属关系是通过生育和婚姻所发生的可包括无数人的社会关系。‎ C.“伦”就是一个人和与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 D.西方的个人主义和中国的自我主义的区别在于个人是否在团体中,是否平等。‎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亲缘和地缘两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就是差序格局。‎ B.“一捆柴”和“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都是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帮助论证。‎ C.文中儒家经典《礼记》中所讲的“十伦”,正是“差序格局”的具体表现。‎ D.文中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比较了西方社会结构和中国社会结构的不同。‎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差序格局体现为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各种网络的中心不同,且彼此独立。‎ B.地缘关系中的差序格局体现为依据中心势力所在地域不同,社会圈子的大小可以伸缩。‎ C.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是私人关系的增加,因而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才产生意义。‎ D.孔子谈“克己”,正因为他发现各种社会关系中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自己这个中心。‎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三月惊蛰春始开 雨辰 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便日渐和畅起来,薰梅、染柳、催桃,土地变得松软了,冬眠昆虫蠢蠢欲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惊蛰,好似一个万物复苏的动员令,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个时候,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或阴阴晴晴,或细雨蒙蒙,水汽的悄然升腾驱散了料峭轻寒,小草为大地铺展了浅浅绿意,一种清新、温润的气息在四周弥漫,让徜徉其中的你,感觉浑身通泰甚至有些许迷醉。在某些地区,春的步履姗姗来迟,然而“冻雷惊笋欲抽芽”,地下的植物已被唤醒。这一切无不表明,“春到人间草木知”。‎ 在江南水乡,“天开地辟转鸿钧”,万千条抽芽的柳枝经微微春风的吹拂,越发轻盈柔美,一片片鲜绿从芦苇丛的枯枝败叶中蹿出来,贴地而长的荠菜、马兰头、艾草、泥胡菜,仿佛一个个玲珑的乡村女孩,争相点缀着千里沃野。‎ 此时,行走于园林绿化带或杂草丛生之地,还得提防害虫的侵袭。在江浙的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人们把随带的扫帚插到田间地头,以示驱除虫害保护庄稼之意;或者在自家墙基、畜栏、厕坑等处撒上石灰末,在果树下洒上石灰水等等。记得少儿时代常听家母念叨:“金(惊)蛰银蛰,人吃狗食。刚出洞的蛇虫百脚是顶顶毒的!你可要当心哪!”‎ 那时候,我们全家居住在一座墙院里,步出后门即是与菜园相连的一个池塘。原本静静的水面,到了惊蛰,就会稀稀落落地响起蛙鸣,轻轻的,听起来像在敲着蒙布的小鼓。深潜水底的鱼儿,偶尔也会浮游上来,一甩尾巴又不见了踪影。耕耘菜园,铁耙翻起的蜂窝状泥块上,能看到好多条蚯蚓像幼鳝一样激烈地蹿跳。公鸡打鸣似乎也不择时间了,冷不丁会拍动双翅啼叫起来,跃跃欲飞。在隐蔽的墙脚边,还可发现蛇不知什么时候蜕下的皮,软不拉耷的一条,孩子们见了惊得大呼小叫。万物跃动争早春的态势正在生动地上演着。‎ 向来靠土地吃饭的农家,诚然不会在这晴雨交替的时光只顾陶醉于人间春色而坐失耕种的良机。在长三角地区,此时已是一派“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之光景了。广播喇叭里播放的全国“两会”新闻,和着犁田机器的轰鸣声、农人《希望的田野上》的小曲声,已经在田地里喧腾起来,到处充满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一派新气象。小麦大多已经拔节,青青油菜即将开花,禾苗茵茵似绿色锦缎,一爿一爿,在艳阳的映射下鲜亮夺目。农谚道,“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得歇”。此时,施肥、培土、适时灌溉对于农作物的长势是十分关键的,而同样不能有丝毫疏忽的还有对秧田防寒措施的落实到位。如能不失时机地把握好这些环节,加之风调雨顺,农家期盼的好收成就不会是梦。‎ 今年惊蛰,虽然还没有百花争艳,没有燕舞莺歌,但它是春天的使者,引领人们去捕捉春的诗意,理解生物的奥秘和“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义,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的蓝图。‎ ‎ (摘编自2018年3月9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薰梅、染柳、催桃”三词化静为动,赋予“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以人的功力,为展示万物复苏的季节作了很好的铺垫。‎ B.作者认为,要想取得好的收成,不失时机地施肥、培土和灌溉是十分关键的,同时,风调雨顺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C. 作者描写江浙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不但表现了初春农家的生活习俗和情趣,还寄寓了远离害虫侵袭的厚望。 ‎ D.本文运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勾勒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图画,启示人们抓住春的机遇,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 ‎13.文章标题为“三月惊蛰春始开”,其“春始开”在文中有什么突出表现?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6分)‎ ‎14.文章在描写春景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课内文章理解与语言文字运用(24分)‎ 阅读以下《荷塘月色》中的文段,完成第15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5.上文中划线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 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阅读以下《故都的秋》中的文段,完成第16题。‎ ‎①……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③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6.对文中细节描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用“很高很高”和“碧绿”来修饰“天色”,能给人一种清远的感觉。‎ B.“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无色无味无声,“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渲染了那种寂静的氛围,突出了“静”。‎ 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中给人以清净悠闲,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又紧扣了“悲凉”。‎ D.“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及“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秋天静中的喧闹,都给人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感觉。‎ ‎17.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素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B.诗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很自然地体现了诗歌的情感转变。‎ 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承“远道”而来,“还顾”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在海外圈粉无数。李子柒的海外走红,(     )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海外传播。如何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在翻看李子柒的视频时,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长出大钳子的小龙虾扔回池塘。细节之处见用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她能从中,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①荣获②交融③自怨自艾④脱颖而出 B.①荣获②交互③孤芳自赏④锋芒毕露 C.①荣膺②交融③孤芳自赏④脱颖而出 D.①荣膺②交互③自怨自艾④锋芒毕露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输出。‎ B.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C.不仅是一种文化输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D.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这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B ‎.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C.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D.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21.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颜真卿忠肝义胆,视死如归,故其书大气磅礴、雄浑刚健,尽显大丈夫浩然之气;苏轼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应对人生打击,其书则尽显平淡天真之趣;王羲之一生追求心性与道的结合,其书因此达到了清雅脱俗的境界。‎ A.书者艺术风格的形成由生活经验所决定。 ‎ B.书者是通过书法风格来表现自己的心志。 ‎ C.书者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刻苦磨炼的结果。 ‎ D.书者艺术风格和自身思想境界息息相关。‎ 四、《论语》选读(9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第22题。‎ 材料一: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材料二: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22、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象《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象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B、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区别的。前者只是物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C、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 D、孔子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循循善诱,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有所体会,达到认知。‎ ‎23、请结合材料二,说说这一语段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学习观。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五、写作(60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20年春节,新型肺炎疫情严峻。当疫情来临,全国上下都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抗争中。在抗争人群中,有这样一群人,被人们称为“最美逆行者”。“最美逆行者”不仅指那些前往疫情区的人,更指在这样严峻大背景下,依然默默在岗位上坚守,团结一致维护基础服务功能不紊乱的人,他们是铁路职工,是警察,是环卫工,是社区服务者等等。虽然要求居民尽量少出门,甚至不出门,但是城市基础性功能还需要运转,病毒不能将一座城、一群人击垮,疫情早晚都要过去,美好的生活还需继续,“最美逆行者”们就是让美好生活继续的一群人!‎ 一场疫情考验不单是医护人员,更是全国各行各业的人,这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更是彰显新时代下我们面临困难所释放出坚忍不拔的团结力量。病毒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坍塌,团结一致,我们终将战胜病毒。‎ 面对这样的逆行者,你的态度是什么?你的做法又是什么?请你写一封致最美逆行者的信,投稿到《潇湘晨报》的“全民防疫”栏目。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1)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 ‎(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 (3)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B “兼采众议”是完整的动宾结构,应在“议”后断句,排除D;“下济”是指对下救护万民,不能断开,排除C;“岂欲劳人”是动宾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B。‎ ‎4.CC项中,“文中‘河北道’的‘道’指道路”错误,“道”在文中指行政区域,在隋朝和唐朝前期指监察区域。‎ ‎5.C“抓来守城的百姓”错,依据“前刺史独孤思庄悞贼至,尽驱百姓入城,缮修守具”可知,前任魏州刺史独孤思庄是抓百姓去修缮守城器械。‎ ‎6.(1)张光辅很生气,心里十分怨恨狄仁杰,回到京城以后,上奏武则天说狄仁杰对朝廷不恭顺,狄仁杰被降职到复州任刺史。(2)近年来,不断有战事骚扰百姓,降水和干旱不符合节令,百姓要承担的赋税和劳役繁重,百姓家业已被掏空,国家创伤还未平复。‎ 赋分点:‎ ‎(1)“衔”,怀恨;“逊”,谦逊、恭顺;“左授”,降职。‎ ‎(2)“比年”,今年来;“风尘”,战乱;“节”,名词作动词,符合节令;“复”,平复。‎ 译文:‎ 狄仁杰,字怀英。参加明经科考试及第,被授汴州判佐的官职。被推荐任并州都督府法曹。高宗认为给太子李弘修建的恭陵墓穴狭小,安放不下殉葬的东西,派韦机继续完成这个工程。韦机却在墓道两旁扩充了四所偏房,另外韦机又修造宿羽等离宫,也都修得宏伟漂亮。狄仁杰上奏韦机做得太过分,韦机最终因此被免职。当初,越王李贞叛乱,宰相张光辅率军讨平叛乱。张光辅手下将士自恃有功,多次向州里索取财物,狄仁杰一概不答应。张光辅很生气,心里十分怨恨狄仁杰,回到京城以后,上奏武则天说狄仁杰对朝廷不恭顺,狄仁杰被降职到复州任刺史。天授二年九月,狄仁杰转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则天对他说:“你在汝南为官时有很良好的政绩,想知道是谁说你的坏话吗?”狄仁杰谢罪道:“如果陛下认为我有过错,我应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我并无过错,这是我的幸运。我不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但都是同朝的好友。我请求不要让我知道。”武则天大为赞叹。岁通天元年,契丹敌寇攻陷冀州,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当时,前任刺史独孤思庄怕敌人来袭,把百姓全赶到城里,修缮守城器具。但狄仁杰到任后,把百姓全部放回乡间耕作。说:“契丹人还远着呢,何必那么紧张。万一真来了,有我抵挡着,一定不会连累百姓。”契丹人听说这件事后自己退了兵。圣历元年,突厥侵略骚扰赵、定等州,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征讨突厥,并许以他便宜行事的权力。当时,河北百姓多被突厥威逼胁迫归附,突厥退军后百姓害怕被判刑,纷纷逃匿。狄仁杰奏明皇帝说:“我听说,主持大国的人不能只关注小事,处理广泛问题的人不可以太细致。做人主的气度要博大宽宏,不要拘泥于通常的法令,如果治百姓们的罪,百姓们就会紧张恐惧;如果宽恕他们,他们顾虑不安的心就会安定下来。请求改变常法赦免河北各州的百姓,一概不要追究过问。”皇帝下令允许狄仁杰的请求。武则天打算铸造一座浮屠佛像,需要花费钱财数百万,让天下的僧人每人每日施舍一钱,相助建成佛像。狄仁杰上书进谏道:“近年来,不断有战事骚扰百姓,降水和干旱不符合节令,百姓要承担的赋税和劳役繁,百姓家业已被掏空,国家创伤还未平复。这时要兴建大工程,国家实在无力承担。何况当今圣朝功德无量,何必营造大佛像,担上个劳民伤财的坏名声,虽然说是征收僧钱,但抵不上总用款的百分之一。佛像又大不能露天供养,即使盖上一百层的大屋子,怕也不好容纳。有人还说不损国财伤百姓,如此对待君主,怎么说得上是尽忠呢?我再三考虑,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如来创设佛教愿意是慈悲为怀,救济众生,这应该才是佛的本心,怎么会愿意劳役众生来留个虚妄的外表呢?”武则天于是停止了这个工程。这年九月,狄仁杰病逝,武则天为他举行了哀悼仪式,停止朝会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7.BB项,“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理解不当。“崎岖历榛曲”,回家的道路坎坷崎岖,荒芜曲折,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所致道路的荒凉和艰难,透露出时代特定背景的影象。诗人是借此透露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生活的艰难。故选B。‎ ‎8.①直抒胸臆。《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诗人辛苦了一天,孤独无伴,只身还家,难免怅然生恨。《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 ‎②借景抒情。《归园田居(其五)》,写“山涧”清浅正是诗人坦然自适心态的自然流露。《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等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③借事抒情。《归园田居(其五)》,漉“新熟酒”“招近局”“代明烛”这些生活小事表现了诗人的潇洒自如和自得其乐。《归园田居(其一)》,“开荒南野际”一事则写出了诗人归隐后内心的宁静。‎ ‎9. D“区别在于个人是否在团体中”错,无中生有。‎ ‎10. D 文中没有社会结构不同的对比论证。‎ ‎11.C A项“彼此独立”错; B项“中心势力所在地域不同”应为“中心的势力厚薄不同”;D项原文无据。)‎ ‎12. C“寄寓了远离害虫侵袭的厚望”无中生有。‎ ‎13.示例:①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在蠢蠢萌动,拉开了生机勃发的序幕。植物抽芽,动物跃动,表现出争早春的态势。②农家不失时机地开始耕作。到处充满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一派新气象。‎ ‎14.示例: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春景。如把春天的天色比作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把稀稀落落地响起蛙鸣,描写为在敲着蒙布的小鼓。这样写,使行文更加生动形象,增添了艺术感染力。②引用古文俗语。如引用陶渊明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描写生机勃发的春景,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审美情趣与厚度。③用声音描写春景。如作者通过广播喇叭的播放声、犁田机器、农人的小曲声描写春景,这样写,不但增强了春天生机的立体感,而且增添了时代气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5.C,对“斑驳”的理解不正确,在这里是“颜色深浅不一”的意思;‎ ‎16.D,“喧闹”“生命力强的感觉”错误,此处写声音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声”衬静。‎ ‎17.B, “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错误。‎ ‎18.C,荣获:光荣地获得,多指竞赛优胜者得奖。荣膺:光荣的接受或承当。根据语境“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此处为接受某项称号,应选“荣膺”;交互:即交流互动。交融:即形容事物的交汇融合,也指不同思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往、融合。结合“文明”分析,此处应选“交融”。自怨自艾:指悔恨自己的错误。孤芳自赏:指泛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此处无悔恨之意,当选“孤芳自赏”。锋芒毕露: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出来。脱颖而出:比喻在众多人中本领全部显露出来。此处前面有“千军万马”,当选“脱颖而出”。故选C。‎ ‎19.B,结合“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分析,后文对“文化输出”有否定之意,故不能选A项、C项、D项,故选B。‎ ‎20.D, A项,“这”指代不明,“广泛”语序不当;介词残缺,应在“勤劳”后加介词“和”;‎ B项,后句主语暗换,不是承前省略的李子柒的视频,而是价值理念,且“广泛”语序不当;介词残缺,应在“勤劳”后加介词“和”;C项,“在”掩盖了后一句的主语,最后一句的主语也不明朗。故选D。‎ ‎21.D.题干提供的语段一共三句话,列举的“颜真卿、苏轼、王羲之”三人都是著名的书法家,三个句子都是先分析各人的思想境界:“忠肝义胆,视死如归”、“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应对人生打击”、“一生追求心性与道的结合”,然后分析在思想境界的影响下,各人的字体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归纳可以得出结论:书者艺术风格和自身思想境界息息相关。故选:D。‎ ‎22、B(“前者只是物质追求”有误,应是“前者只限于对贫富本身的态度”)‎ ‎23、①材料二体现了孔子学以致用的学习观。(2分)②学《诗》后,要把《诗》的思想运用到处理政事和外交活动中。(2分)联系实际略。(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