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7-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7-12)

奋斗中学2017—2018-1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二十四节气”与民俗 萧  放 时间如风,星移斗转,天道无穷。节气是自然时令,它依据的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因所处位置的关系,接受阳光照射角度、时间的不同,而带来的一系列天文物候变化。中国人很早就根据自然时间节律,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时令体系。它起源于黄河流域,以黄河流域的天文物候为依据。早在春秋以前,人们已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测定了春分、夏至、秋分与冬至四个节气点,后又推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间。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出现,在《逸周书》中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序列,只是个别名称位置不同罢了。‎ ‎“二十四节气”时令是我们先民认识天地自然时序的时间框架,它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古人认为“二十四节气”运行的内在动力是阴阳二气的流转,不同的节气时令,阴阳二气在天地中处于不同的位置。由于阴阳二气分别代表寒冷与温暖的气候属性,万物的生命周期亦与节气时令相关,春生、夏养、秋杀、冬藏是“天之道”,围绕着这一天道信仰,不仅圣人要“副天之所行以为政”‎ ‎,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对应天道,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起居也要依照四季时令的阴阳特性来安排,因此形成了针对特定节气时令的信仰、禁忌、仪式等。‎ ‎    在节气时令中,饮食保健的内容令人注目,它是我们祖先岁时生活的经验总结。传统时令饮食原则是:必先岁气,毋伐天和。《黄帝内经》认为: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即按照四季阴阳二气升沉流转与五行属性,调整饮食性质、内容。‎ 节气时令是自然节律,也是传统中国人亲近自然的季节提示。人们依照春夏秋冬的天时,安排着四季的活动。如霜降,霜降之后秋收结束,农人停止劳作。《礼记·月令》:“霜始降,则百工休。”这既是顺时,也是因为天冷不便于工程或手艺制作。‎ 冬至之后进入酷寒时节。这对保暖条件简陋的古人构成了严重威胁,人们是掰着指头度日的。为了纾解在冬寒胁迫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挨过漫长冬季,从寒冬看到春日的希望,人们很早就发明了“数九九”的游戏。从宋元开始,《九九歌》就流传于南北各地,至今流传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就是这一歌谣体的延续。‎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二十四节气”具有生活节奏的提示与生活方式的调节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自觉地传承这一文明财富,尊重自然时间,尊重生命节律,从机械的物理性的钟表时间中解放出来,享受色彩斑斓的自然时间生活。‎ ‎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二十四节气”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除了个别名称位置不同,《逸周书》中已经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序列。‎ ‎  B.在中国古代,圣人围绕“春生、夏养、秋杀、冬藏”的天道信仰“副天之所行以为政”,对应天道施行庆赏罚刑。‎ ‎  C.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二十四节气”对当代中国人来说,依然具有生活节奏的提示与生活方式的调节的指导意义。‎ ‎  D.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与太阳所处位置的关系发生变化,故接受阳光照射角度、时间不同,因而一系列天文物候也随之而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先民依据黄河流域的天文物候,测定了四个节气点,进而推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间,这最早可追溯到春秋以前。‎ ‎  B.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霜降之后秋收结束,农人停止劳作,古有“霜始降,则百工休”的说法。‎ ‎  C.阴阳二气代表着寒冷与温暖的气候属性,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时 间指南。‎ ‎  D.“数九九”的游戏是古人为了纾解在冬寒胁迫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挨过漫长的冬季而发明的一种游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黄帝内经》主要记载了传统时令饮食的原则,指导人们按照四季阴阳二气升沉流转与五行属性,调整饮食性质、内容。‎ ‎  B.“二十四节气”时令是我们先民认识天地自然时序的时间框架,人们依照春夏秋冬的时序变化,调整和安排自己的活动。‎ ‎  C.中国古代的许多与特定节气时令相关的信仰、禁忌、仪式等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D.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夜读周庄 许阳 白天的周庄太喧闹,太嘈杂,成了一条拥挤的商业街。就像一个大家闺秀,养在深闺人未识时是那样的贞淑娴静,一旦嫁为了商人妇,便失去了往日的风韵。所以,陈逸飞无不伤感地说,是他害了周庄。‎ 黑夜,容易使人寻觅到细雨江南的灵气。到了夜晚,游客们走得差不多了,一家家的店铺都打烊了,周庄洗尽了风尘,褪尽了铅华,才恢复了她天然无雕饰的纯真素颜与本来模样。夜晚的周庄,才是真正的周庄。‎ ‎ 吮吸着湿润的空气,独自一个人走在周庄的街道上。夜色渐浓,月华如水,在古镇的老屋和石板上肆意倾泻。远处的房子,只能看见黯黯的轮廓,近处的老屋,则如一幅明暗色彩比照的水墨画,被磨得滑滑的石板也泛着幽幽的光。四周静静的,只有自己脚踏石板的声音清脆地传向远方。‎ ‎ 说是街道,其实宽些的就是小河垂柳依依的堤岸,偶有一两条迟归的小船缓缓驶过,摇碎一片片波光潋影;窄些的是小镇的胡同,两侧房屋几乎伸手可触,“头顶一线天,脚踏青石板”是何等的传神与精辟啊!身处暮色里的周庄,会突然很想回到那不谙世事的孩童时代,一边走一边用手里的树枝划过苍老的墙壁,哼着歌谣,听从远处人家传来的几声犬吠。‎ 周庄的灯笼亮起来了。挂成一排的大红灯笼,使夜晚的周庄诗意朦胧。青瓦白墙,一旦配上这串串灯笼,古朴典雅便立刻从骨子里显露而出。灯光辉映着脚下潺潺的流水,盈盈水波又摇荡着夜泊的小船,千年古镇已经从熙熙攘攘中真正回归。豪华恢宏的沈厅安静了,精致典雅的张厅也关上了古老的大门,唯有门前的大红灯笼,在不倦地诉说着江南巨富和世家官宦们曾经的显赫与非凡。‎ 吹着细细的晚风,我长时间在双桥边踱步,又在桥上静坐。双桥,这是陈逸飞的双桥。在陈逸飞的笔下,双桥古朴、空灵,你可以感觉得到,她的每一条石缝间都镌刻着几个世纪的古风和遗韵。一幅《故乡的回忆》,人们才格外注意到了中国还有周庄这样美丽的地方。要是徐志摩能来这里,会不会又有“再别双桥”的另一番韵味与感慨呢?‎ 小小的周庄,算上双桥在内竟然有十四座桥。不必说那被称为“升官发财桥”的富安桥,也不必再说那已更名为外婆桥的梯云桥,无论哪座桥,看到了桥一定会看到树,看到了树也就看到了头顶的明月与星空。‎ 周庄的夜,是美丽的夜,由小桥流水、青瓦白墙与柔柔的月光、红红的灯笼构成。这是一幅出自王摩诘的画卷,这是一种庄禅的意境。周庄的夜,是醉人的夜,就像一位银发的老人,在宁静中释放着积淀经年的安详与悠闲;又像一个恬静的少女,在清风里展现着她的婉丽与娇柔。‎ 站在石拱高高的报恩桥上,与周庄拉开一段距离,回望着周庄的座座老屋、点点灯火,思绪在不觉间已经穿越了几多流水的往事,几重渺远的时空。‎ 夜深了,降下阵阵凉意,夜凉如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静静地走过一个个老屋,穿过一座座小桥,还是忍不住地回头。我知道,与临走时说还会再来的三毛一样,自己是扔不下身后的那一片风景的。‎ 好吧,那就回去,做一个小桥当枕、水面为床的甜甜的梦。‎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将白天的周庄新奇巧妙地比作“失去了往日风韵的商人妇”,运用 欲抑先扬的手法,流露出作者对白天的周庄的伤感之情。‎ B.作者写白天的周庄惜墨如金,语言简洁;而写夜晚的周庄则浓墨重彩,精心 选取了夜晚的街道、灯笼、小桥来表现周庄本来的特点。‎ C.文中写周庄的桥表现了周庄的水乡特色,也写出了周庄因桥的形态各异而美 丽的特点。‎ D.本文是一篇哲理色彩较浓的散文,它描写的是周庄的夜景,探讨的却是关于 珍惜时光、善待生命这一命题。‎ ‎5.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简析它们的表达效果。(6分)‎ ‎(1)唯有门前的大红灯笼,在不倦地诉说着江南巨富和世家官宦们曾经的显赫与非凡。‎ (2) 这是一幅出自王摩诘的画卷,这是一种庄禅的意境。‎ ‎6.周庄吸引着无数人前往游览,却也因商业“失去了往日的风韵”。请结合文本内 容,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 ‎   1912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然而,他痴迷读书,从无懈怠,从秀州中学到之江大学,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易才”。‎ ‎20世纪30年代,朱生豪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此时国民党当局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进行文化围剿。他在当时上海的世界书局任职,耳闻目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思想上愤懑彷徨。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了解到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底,向他作出了重要建议——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  这个建议让这位温和腼腆、“渊默如处子”的青年文人,胸中翻涌起了豪迈的激情。朱生豪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 ‎  莎士比亚戏剧大部分为诗体剧。一位学者曾评说:只有诗人方得译出诗人之剧。朱生豪在新旧体中文诗词方面极富才华;他的英文诗歌创作也十分有灵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风格。然而,莎剧如按中文诗体来译,难度极大,且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受限颇多,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 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竭力避免翻译文学中通常会出现的“洋味”和陌生感。‎ 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激情,也不仅是才华。梁实秋先生译莎剧,最后宣告要与莎士比亚“断绝来往”。虽为危言,并非耸听,梁公花费30余载始得译完莎翁全集。林语堂先生也曾面对翻译莎剧的邀约,但婉拒之,言到老年再作打算。‎ ‎   然而,译莎并非年长者的专利。莎士比亚发表了第一部剧作是在26岁,青年的热血激情只有同为青年的译者才会感受深切。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 ‎   朱生豪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中,他写道:“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 ‎   他在1935年23岁之时开始筹备译莎大事,而手头的工具只有旧版《牛津词典》和《英文四部词典》。从1936年开始的九年间,大部分译作陆续完成。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1944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 ‎   自1954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大陆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任何其他莎剧中译本。‎ ‎   朱译本的社会影响也是最广泛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雷特》)、“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威尼斯商人》)等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 ‎(选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1月16日)‎ 相关链接:‎ 朱生豪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初读便有起身想动起来的冲动。诚然,翻译是文字的功夫,更是文字之外的打磨。译文对戏剧舞台的亲和力实在是身体力行得来的,并无半分的臆断想象啊。  (戏剧导演陈薪伊语)‎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朱生豪幼年热爱读书,勤奋刻苦,教会学校的背景使他具有深厚的中英文文学 功底,这为他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 B.朱生豪对于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在给妻子的信中以“某国”称之,‎ 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C.作者将梁实秋、林语堂翻译莎剧的情形和朱生豪进行比较,意在说明朱生豪翻 译成就的伟大是他人难以比拟的。‎ D.朱生豪的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和舞台契合紧密,人们津津乐道的许多莎翁的 名句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国民党当局进行文化围剿,朱生豪苦闷彷徨,为了突破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 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 B.朱生豪翻译莎剧采用的是散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质量,但这只 是白璧微瑕,对译作的艺术魅力影响不大。‎ C.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对不同场景采用了自由体诗和诸多中国传统诗歌体裁,‎ 既准确再现剧本中的情景,又增强了民族色彩。‎ D.朱生豪一生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 热度、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 E.文章记述了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坎坷历程,介绍了朱生豪在莎剧翻译方面的伟大 成就,表达了对他献身文学的敬仰之情。‎ ‎9.朱生豪在翻译莎剧中,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借鉴?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转右补阙,而纁代为监察御史。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左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复奏:“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改为秘书丞。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贯之持其籍不与,曰:“工商之子,不当仕。”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  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力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此非它,速于扑灭也。今陛下独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诛镇邪?”时帝业已讨镇,不从。终之,蔡平,镇乃服。初,讨蔡,以宣武韩弘为都统,又诏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兵以进。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锐进取,今若置都统,又令二帅连营,则各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亦不从。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云。‎ ‎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不涉旬,出贯之为湖南观察使。后罢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未行,卒,年六十二,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贞。‎ ‎                        (据《旧唐书》《新唐书》,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 恳切/竟罢去之 B.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 恳切/竟罢去之 C.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 恳切/竟罢去之 D.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 恳切/竟罢去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 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 B.补阙、拾遗,唐代谏官名。武则天垂拱元年置补阙、拾遗,分左右,左属门 下省,右属中书省,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合称"遗补"。补阙位从七品 上,拾遗位从八品上。‎ C.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不可与朝贤君子 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D.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尚书右仆射”是 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职,“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贯之刚强正派,不阿权贵。有人把他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表示愿意结 识他并把他推荐给皇上。韦贯之却几年没有去拜访李实,失去了通过李实推 荐而升迁的机会。‎ B.韦贯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上书推荐弟弟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当时 人们并不认为他偏私;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致使杜 从郁的官职一降再降,做了秘书丞。‎ C.韦贯之洞察力强,料事如神。讨伐吴元济的时候,韦贯之建议先放下镇州,‎ 全力对付淮西;不赞成设置都统的同时又令二帅连营,这些宪宗都没采纳。‎ 事后证明韦贯之是正确的。‎ D. 韦贯之为官敢言,坚守正义。皇帝宠臣张宿出使外地,宰相裴度想为他请求 章服,韦贯之严词坚决反对。因此事得罪了做谏官的张宿,张宿后来“诬以 朋党”报复韦贯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5分)‎ ‎ ‎ ‎(2)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5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 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 ‎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④酒家垆(lú):酒家。‎ ‎14.下列各项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歌一、二两句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烘托了李副使不畏 艰苦、奔赴边关的豪迈气概。‎ B. ‎“知君惯度祁连城”一句说“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高度概括了李副使不 平凡的经历。‎ C.“岂能愁见轮台月”一句是反写,明说李副使不会因见轮台月而想念“我”,实则借此表达“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D.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表达了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E.诗的七、八两句直抒胸襟,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显示出作者的英雄豪气,将诗情推向高潮。‎ ‎15.同是送别诗,试比较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表情达意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2)《蜀道难》中借五丁开山神话渲染蜀道神奇来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离骚》中,屈原写自己坚持特立独行的品格,粉身碎骨也不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 ‎ 第II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好闺蜜不必常相聚,心却常相系。不必在乎形式上的繁文缛节,一切都可以来 的那么直接。闺蜜是雨露,滋润干渴的心田;闺蜜是星月,让你在黑夜里坚定 地前行。‎ ‎②2016年德国乒乓球公开赛31日落幕,中国选手马龙再次初试锋芒,战胜自己的 对手,夺得男单冠军。‎ ‎③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发生老虎咬人事件后,网上沸沸扬扬,老虎咬人事件到底 是游客本身的责任还是园方的责任一度成为舆论热点。‎ ‎④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着力改善贫困地区 百姓箪食瓢饮的生活状况。‎ ‎⑤风情浓郁的外婆菜,常令异域他乡的来客爱不释口,流连忘返,更令浪迹天涯 的游子魂牵梦萦,萌生莼鲈之思。‎ ‎⑥新规划的310国道将经过兰考县多个村庄,县政府要求有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 认真做好沿途的土地征用和住宅拆迁工作。‎ A.①②⑤    B .②③⑥    C.①③⑤   D.③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其决定性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 导弹基地包含在探测范围内。‎ B.4月初,中共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看做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 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C.事实上,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世界上 本没有万能的一劳永逸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D.电影《七月与安生》中的两个女主人公七月与安生尽管天各一方,但纯真美 好的友情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两人的心中。‎ ‎1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① 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 ② 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③ , ④ 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 ⑤ 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⑥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而且 但是 ‎/‎ 虽然 是因为 所以 B 但是 因为 虽然 ‎/‎ 尽管 因此 C 可 是因为 但是 即使 ‎/‎ 总之 D 但 ‎/‎ 然而 纵使 因为 因而 ‎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字。(6分)‎ ‎  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__①__。如何呵护共享单车,考验着骑车人的素质,__②__。对骑车人来说,不能只图方便,也要树立起规则意识,珍惜共享成果;对企业平台来说,不能只投车不管理,把积累的风险和问题转嫁给社会;对管理部门来说,不能让企业单打独斗,也要加强对共享平台的管理,引导市民文明用车,唯有如此,__③__。‎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仿写。(5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火车、地铁、公交车内的青年人,上车后很快拿出手机,不管路程长短,不论坐着还是站着,人人都眼睛盯着屏幕……‎ 面对这种情景,你有何感想,请以“低头族,你错过了”为开头,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低头族,你错过了眼与眼的交汇,茫茫人海中,难道就没有一种眼神值得你期待?那像童心一样纯洁的眼神,也许会成为你一生的牵挂;低头族,你错过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配角综合症”为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同时,50.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配角综合征”人群,其中9.5%的受访者坦言非常多。‎ ‎ “我知道我有能力去做一名领导者,但不想承担那么多。”河南开封市某村庄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小林说,“在我看来当配角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担子没那么重,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种成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3 分)答案:B。B 项,表述错误,应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非地球“自转”。‎ ‎2.(3 分)答案:C。C 项,张冠李戴,由原文“‘二十四节气’时令是……时间指南”可知,“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是“二十四节气”时令,而非“阴阳二气”。‎ ‎3.(3 分)答案:A。A 项,原文只表述了传统时令饮食原则的具体内容,但并未说明其是《黄帝内经》所载。‎ ‎4、答案 B 解析 A项,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错,应为“欲扬先抑”。C项,“周庄因桥的形态各异而美丽”错。D项,本文不是一篇哲理性散文,而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没有探讨珍惜时光、善待生命这一命题。‎ ‎5、答案 (1)“唯有”突出了“大红灯笼”的独特性以及它对周庄繁华历史的见证。‎ ‎(2)“庄禅的意境”说明周庄的夜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如质朴宁静、与世无争等。‎ 解析 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对加点词语的基本含义有一个了解,然后结合词语所在语境具体分析。“唯有”修饰“大红灯笼”,强调了“大红灯笼”的独特性;“大红灯笼”在不倦地诉说着江南巨富和世家官宦们曾经的显赫与非凡,说明“大红灯笼”默默见证了周庄的繁华历史。“庄禅”会让人想到庄子和禅学,“庄禅的意境”指的是文章描述的宁静、恬淡、与世无争的意境,表明周庄的夜景有着文化意蕴。明确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6、答案 周庄是个美丽的地方,却因为过度的商业开发而变得喧闹、嘈杂,失去了本来的宁静与美丽。这提醒我们:对周庄以及其他人文景点的开发,应该以保护为主,保护其原有的外在景观、人文环境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开发。‎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周庄“失去了往日的风韵”‎ 的原因。周庄白天游人众多,吵闹、喧嚣,要到夜里才能恢复本真的美,可见对周庄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其往日风韵的丧失,这就提醒我们要保护好文化景观。考生可围绕这一点展开,联系景点开发现状,阐述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7.C(“翻译成就的伟大他人难以比拟”,理解错误)‎ ‎8.C、E(每点2分。A“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只是背景,作为目的,依据不足。B“影响了翻译的质量”“白璧微瑕”评价不当。D水平超过任何莎剧,无依据)‎ ‎9. (6分)①满怀热情翻译莎剧,消耗了全部青春年华。②译作两次毁于战乱,坚持重译,坚定执着。③翻译前反复揣摩,翻译中反复吟诵,精益求精。④在只有两本工具书的条件下,不惧困难,完成译作。(每点2分,答出3点即得满分。))‎ ‎10.D(金忠义用艺能来结交权贵宠臣,替他说情的不止一两个,韦贯之对自己所持意见更加坚定。他不久又上疏陈述金忠义不应当玷污朝廷官吏的名册,词理恳切,金忠义的官职最终被免去。)‎ ‎11.A (为避唐宪宗李纯之讳,任何人包括韦贯之自己都不能用名“纯”来称呼)‎ ‎12.B (“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错,两次上奏一次是针对“补阙”,一次是针对“左拾遗”;且“一降再降为秘书丞”错,原文第二段是“改为秘书丞”)‎ ‎13.(1)(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说者”“骤”“且”“诣”各1分,大意通1分)‎ ‎(2)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张宿因此特别恨他,(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设计)陷害,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寝”、“衔”、“构”各1分,“卒为所构”被动句式1分,大意通1分)‎ ‎14.CD【解题思路】C项“实则借此表达‘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错。“岂能愁见轮台月”,岂能见到轮台的月亮而惹起乡愁呢?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个昂扬的音节。D项,“表达了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错,结合下一句“送军万里西击胡”,作者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试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 ‎15.相同处:两首诗都一反送别诗的离愁别绪,写得格调高昂,气势宏伟。本诗抒发了劝勉友人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劝慰友人,表达了一种旷达之情。‎ 不同点:本诗字里行间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从自始至终全无离别的伤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由“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凄恻,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乐观与豁达,到最后的劝慰,情感起伏大。‎ ‎16. (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17.C (①繁文缛节:指繁琐的仪式和礼节。②初试锋芒: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与再次矛盾 ③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④箪食瓢饮: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⑤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⑥求田问舍:比喻只知谋置产业,胸无大志。这里误解了成语意思。)‎ ‎18.B(A“原因就是因为”重复。 C语序不当。定语位置不当,“一种”移到“万能”之前。D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尽管”应放到句子开头)‎ ‎19.D ‎20. (1).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2). 更考验着企业和主管部门的智慧  (3). 共享单车行业才能发展得更好。‎ ‎21.示例: 低头族,你错过了心与心的共舞,漫漫人生路,难道就没有一种声音值得你留恋?那像春风一般的絮语,也许会成为你一生的追求。‎ ‎22.【考点分析】此题通过材料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表达能力.这是一道富有思辩色彩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蕴含其中的哲理,进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材料的内容为“配角综合症”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含意为面对此种现象的态度和思考.可就配角综合症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批评或肯定或理性看待等,也可探究配角综合症普遍存在的原因.如果以配角综合症为由头,在开头和结尾提及材料,在主体部分谈做主角或适合自己就好的视为基本符合题意.如果离开材料的内容,谈 选择、奋斗的视为偏离题意。‎ 参考立意:1、配角也是一种美;  2、甘当绿叶。‎ ‎【例文】宁为红花落,不做常青叶 近日一则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有“配角综合症”,即甘当常青叶衬托盛开的红花,更有人觉得不想承受太多而选择做一名配角。在人才辈出的时代,还有人想退居后方做配角,此举实在让人惋惜。‎ 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往前走。不同的是,愿意的人是自己往前走,而不愿意的人是被拖着往前走。有一男子整日泡在网上各种社交上,年迈的父母为其找工作,他却因不会交流不上班,其父母说:“他虽然还活着,却如同死了一般。”他已经丧失了参与这个世界的资格,只是在幕后做一名衬托他人的网瘾君子。‎ 虽说有人在配角的行当里展现出最完美的故事,在影视界衬托出当红明星,他们由此获得最佳配角的奖项。但如此的奖项,也是辛苦打拼几年,甚至是半辈子,才有的殊荣。难道在今天,我们还要去幕后,不出来绽放属于自己的那朵红花吗?‎ 我并不认同那些人说的,不想承担那么多,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种成就。其实,年轻人甘为配角是一种社会退缩的表现,这不该是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应有的选择。站在新时代的大地上,你说你要做配角,难道一辈子就这样与无数片常青叶子一样,衬托红花,然后等待秋天的凋零?就连旧时的士兵都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不是他不想当将军,就可以在战场上,退居到其他士兵身后。可能他认为保命最为要紧。‎ 而想当将军的人,想崭露头角的人,就不甘做绿叶,不甘做配角,才敢于在沙场上浴血奋战。身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为国家为民族有所担当,才能绽放自己的理想。正如雄鹰不甘停留树梢,才会努力翱翔于蓝天;正如竹笋不甘被大石块压住,才会奋力破土而出。而我们这些年轻人,若不敢为人领头羊,止步不前,终将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的。‎ 在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我们都要敢为时代的弄潮儿,像雅虎的杨致远、腾讯的马化腾,始终引领着信息时代的风向。还有许多在影视界日复一日发展打拼的影星,他们心怀“主角”之梦,终成耀眼的星儿,如当红演员孙俪、范冰冰成为女神。我想,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不甘当配角,他们的励志也许会鼓舞更多的人前行。‎ 我们要宁为红花落,不做常青叶。我们是新时代青年,要勇做时代弄潮儿,这样才能绽放属于自己的那朵大红花。‎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名讳,以字行于世。年轻时就考中进士科。德宗末年,有人把韦贯之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举起笏板给人看他所记下来的名字,说:“这是他的姓名,和我是同乡,一向就听说他很贤能,希望认识他,然后引荐给皇上。”推荐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韦贯之表面顺从而已,但几年中始终不肯前往,这件事之后他的官位也没有升迁。‎ 永贞年间,韦贯之才被授任为监察御史。他上书举荐小弟韦纁代替自己任监察御史,当时议论这不是依从私心。于是转任右补阙,而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元和元年,宰相杜佑的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坚持说不可以,不久降职为左拾遗。他再次上奏说:“拾遗、补阙虽然品级不同,但都是谏官。父亲任宰相,儿子任谏官,如果政事有失,做儿子的不可能去议论父亲。”于是杜从郁改任秘书丞。新罗人金忠义因为投机取巧进用,官做到少府监,他的儿子以门荫当上了两馆的生徒。韦贯之扣住他的册籍不下发,并说:“工商之家出身的子弟,不应当做官。”金忠义用艺能来结交权贵宠臣,替他说情的不止一两个,而韦贯之更是坚持己见。他不久又上疏陈述金忠义不应当玷污朝廷官吏的名册,词理恳切,金忠义的官职最终被免去。‎ 当时讨伐吴元济,韦贯之请求先放下镇州,集中力量对付淮西,并且说:“‎ 陛下难道不知道建中年间的事情吗?开始是蔡州急呼,而魏州响应,齐、赵一同起来,德宗征发天下兵马讨伐他们,财物用完而人力费尽,所以朱泚乘机作乱。这不是别的原因,是要迅速扑灭叛乱。如今陛下难道不能稍稍忍一下,等蔡州平定之后再讨伐镇州吗?”当时皇帝已经讨伐镇州了,没有听从韦贯之的建议。最终的结果是,蔡州平定之后,镇州才屈服。开始,讨伐蔡州,让宣武韩弘做都统,皇帝又下诏叫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并兵力而进军。韦贯之以为诸将从四面讨伐叛贼,各自会迅速进攻,如今设置都统督战,又令二个节帅连营,那么他们会掌握重权,保存各自威力,攻克的日期就难以估计了。皇帝还是没有听从。后来用了四年时间才攻克蔡州。一切都如韦贯之所预料的。‎ 有个叫张宿的人,很有口才,受到宪宗的宠幸,被提升为左补阙。张宿将要出使淄青,宰相裴度要替他请求章服。韦贯之说:“此人已备受皇帝宠幸,为何还要再给他优厚的宠幸呢?”于是这件事就停了下来。张宿因此特别恨他,(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张宿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不到十天,又外任为湖南观察使。后来又罢为太子詹事,在东都分司任职。穆宗即位,随即下令授拜他为河南尹,召入朝廷任工部尚书,还未赴任,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