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大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这同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 “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这是古民居的特征。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乡镇民居多为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 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一样,也是以人神间的冲突与调和作为其永恒的文化主题的。 中国长久以来以“人”的观念为中心,而西方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西方则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历史。虽然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建筑以“神”为中心,但在这两类文化的价值观念中,“神”都是永恒的,“人”都是暂时的。正因如此,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了石结构材料。石结构的长久性与木结构的短暂性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建筑以“人” 为中心的理念。 从审美来看,中国古典建筑以木为材,在质感上显得朴素、自然而优美;而以石为材的欧洲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阳刚十足。因此,以木为材的中国建筑比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更具有可人的生命情调;比较起来,冰冷的石材会使建筑与人的关系显得略微有些紧张。 (摘编自赵慧宁《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分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西方建筑呈现出人与建筑的“分离”或“融合”的迥异特征,不同的建筑文化都受到了各自哲学思想的影响。 B. 中国建筑在必须面对自然时,不是像西方那样与自然相对立,而是努力融渗在自然中,与自然对话,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C. 人神之间的冲突和调和作为一种永恒的文化主题,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宫殿类建筑和宗教类建筑的各自繁荣。 D. 对于欧洲人来说,建筑只是人之外的观赏品,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建筑等同于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门见山,立足比较的思路,采用总分的结构,从两个大的方面谈中西方建筑在文化上的差别。 B. 文章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不同特点时,都运用了相当丰富的具体建筑实例,增强了真实性和准确性。 C.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是本文反复强调和重点论证的一个方面,哪怕是宫殿类建筑也体现出人本特色。 D. 用哲学思想和文化命题来作为支撑论点的依据,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增添了文本的文化内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西方建筑的木结构材料和石结构材料呈现出质朴和阳刚的不同审美风格,这是以“人”为中心和以 “神”为中心的不同价值观念造成的。 B. 中国古民居“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乡镇民居呈现出字、曲尺、三合院、四合院、自由式等不同格局,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道法自然”的观念。 C. 中国的宫殿是一种将帝王的权威神化了的建筑,宫殿建筑的发达,与中国人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尊崇的观念有关。 D. 西方的教堂、歌剧院等建筑具有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等特点,而外墙和窗户的面积则相对小得多, 这是与自然截然分离的体现。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曲解文意。原文说“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以生活为主”,不代表“等同于生活”,除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实用功能,还蕴含了文化价值和审美追求。故选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以偏概全。选文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第二个差别时,并没有列出具体的实例。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强加因果。以“人”和以“神”为中心的不同价值理念不是造成“质朴和阳刚这两种不同审美风格”的原因,原文说“在这两类文化的价值观念中,‘神’都是永恒的,‘人’都是暂时的。正因如此,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了石结构材料。”可见以“人”和以“神”为中心的不同价值理念只是决定了中西方建筑的材质不同,然后从审美来看,木制质朴,石质阳刚,这是客观材质给人的视觉感受,而非价值理念造成。故选A。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站在后台看人生 朱光潜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他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比方穿衣吃饭是多么简单的事,然而在这个世界里居然成为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就因为有一部分人要亏人自肥。 再比方生死,一个小虫让车轮压死了,或者一朵鲜花让狂风吹落了,在虫和花自己都决不值得计较或留恋,而在人类则生者病死以后偏要加上一个苦字,这无非是因为人们希望造物主宰待他们自己应该比草水虫鱼特别优厚。 因为如此着想,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草木虫鱼在和风甘露中是那样活着,在炎暑寒冬中也还是那样活着。像庄子所说,它们“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它们时而戾天跃渊,欣欣向荣,时而含葩敛翅,晏然蛰处,都顺着自然所赋予的那一副本性。它们绝不计较生活应该是如何,也决不埋怨上天待它们刻薄,不但和旁人一样,而且和鸟兽虫鱼诸物类也都一样。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 以上是我站在前台对人生的态度,但是我平时很喜欢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我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也一律看待,我看西施、嫫母、秦桧、岳飞也和我看八哥、鹦鹉、甘草、黄连一样,我看匠人盖屋也和我看鸟鹊营巢、蚂蚁打洞一样,我看人和物,好比看图画,好比看小说,件件都很有趣味。 这些有趣的人和物之中自然也有一个分别。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浓厚的喜剧成分;有些,是因为他们带有很深刻的悲剧成分。 我有时看到人生的喜剧。许多年前一位同事常常很气愤地向人说:“如果我是一个女子,我至少已接得一 尺厚的求婚书了。”偏偏他不是女子,这已经是喜剧;何况他又麻又丑,纵然他幸而为女子,也绝不会有求婚书的麻烦,而他却以此沾沾自喜,这总算得喜剧中之喜剧了。如此等类的事,我天天都见得着。在闲静寂寞的时候,我把这一类的小事件从记忆中召回来,寻思玩味,觉得比饮茶还更有味。 其次,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 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憾。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显出庄严,在黑暗中现出光彩。假如荆轲真的刺中秦始皇,林黛玉真的嫁了贾宝玉,也不过闹个平凡收场,哪得叫千载以后的人唏嘘赞叹? 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用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 (选自朱光潜《谈人生与我》有删减) 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表明作者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但文章重点突出了站在后台看人生的方法,照应了题目。 B. 作者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一律看待,对纷纭扰攘的人和物都觉得很有趣味,因此是非善恶对他来说都无意义。 C. 作者说有些人比较苦痛,是这些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或物看得重要,甚至以为造物主宰待他们自己应该比草木虫鱼特别优厚。 D. 作者认为人生要有喜剧和悲剧,但是人生的价值在于有悲剧,没有悲剧的人生是毫无兴致的人生。 5.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 作者写到“站在前台看人生”和“站在后台看人生”,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4. B 5. 作者认为喜剧有趣味,是因为从中寻思玩味,得到了生命的乐趣。作者认为悲剧有趣味,是因为即便悲剧是人生一种缺憾,也能从平凡中见出庄严,黑暗中现出光彩。 6. (1)站在前台看待人生,是把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和草木虫鱼一样。人生本没有痛苦,不过是人类自寻烦恼而已。体现了世间万物平等,顺应自然、顺应本性生活,不计较,不埋怨的人生态度。(2)站在后台看待人生,有如站在舞台后面看表演,把人和物一律看待,没有善恶之分,没有美丑之别,无论悲喜,都有人生趣味。两种方式看人生都体现了作者顺应本性、笑看人生,超脱达观,既冷眼旁观又热情不减的生活态度。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散文类阅读的选择题,主要考核对文意、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等的分析、理解,这些是命题者的设题点,做题时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分析备选答案在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等方面的表述是否得当,表达特色方面的判断是否恰当。本题中,B项,“对纷纭扰攘的人和物都觉得很有趣味”与“是非善恶对他来说都无意义”不构成因果关系,“是非善恶对他来说都无意义”这句话推断也是错误的,根据文意应该这样理解:“作者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一律看待,不是如其他人那样只有是非善恶,所以对纷纭扰攘的人和物都觉得很有趣味。”故选B。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首先回归文本,找到划线句子,看该句所写的对象,看有无使用技巧,圈出关键词语,然后抓住句子的难懂的词语,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理解內涵;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总起句,则在句子所涉及的范围提取关键词释义。是总结句则在上文寻找,是过渡句则在上下文中提取相关信息;第三,看语境,找邻近句,结合文章中心理解。分析划线句“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浓厚的喜剧成分;有些,是因为他们带有很深刻的悲剧成分”这句话的含意,首先要看到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两个单句之间都是因果关系。即“它们带有浓厚的喜剧成分”是因,而“有些有趣味”是果。再抓住关键词“趣味”、“喜剧成分”的意思分析出。作者认为喜剧有趣味,是因为从中寻思玩味,得到了生命的乐趣。同样,后一个单句是说“有些”有趣味,是因为作者认为悲剧有趣味,是因为即便悲剧是人生一种缺憾,也能从平凡中见出庄严,黑暗中现出光彩。根据“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憾。”分析“悲剧”的含意。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本题要分成“站在前台看人生”和“站在后台看人生”两个方面分析其中蕴含着作者的人生态度。文中说:“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他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草木虫鱼在和风甘露中是那样活着,在炎暑赛冬中也还是那样活着。”所以,作者的“站在前台看待人生”,其实是把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和草木虫鱼一样。人生本没有痛苦,不过是人类自寻烦恼而已。这些话体现了世间万物平等,顺应自然、顺应本性生活,不计较,不埋怨的人生态度。“我平时很喜欢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我有时看到人生的喜剧。“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憾。“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联。对于映昝,都是用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这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站在后台看待人生,有如站在舞台后面看表演,把人和物一律看待,没有善恶之分,没有类丑之别,无论悲喜,都有人生趣味。总之,这两种方式看人生都体现了作者顺应木性、笑看人生,超脱达观,既冷眼旁观又热情不减的生活态度。 【点睛】散文中分析句子含意题的解题思路: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①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3、理解文中的句子与理解文中词语的关系:词语是基础,句子是扩展,两者是紧密相关的,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离不开信息的筛选,所以,有时考查会把三者结合起来。方法指津:1、分析句子的切入点:①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②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③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④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其方法是:①摘录法。就是选摘原文原句来作答。②浓缩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浓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③改写法。依据题目,将原文中的某个或几个句子,作点改动,使其合乎答题的要求。④拼接法。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某些句子,有机地拼接融合在一起。⑤活译法。指含有比喻的句子,可有抓与喻体相似的方法。⑥分析法:对于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和分析文章层次、分析某种写法的意义的试题,回答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答案。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年4月爆发的中兴制裁案让中国社会前所未有地关注中国核心技术发展。而目前我国电子科技产品中最核心的芯片CPU元件几乎都由欧美国家生产和研发,引发普遍担忧。8月14日,格力设立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正式进军芯片产业。8月31日,华为发布了下一代智能手机处理器海思麒麟980,是全球第一款基于7nm工艺的处理器芯片,创造了六项世界第一,为国产芯片的研发划上了重要的一笔。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 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摘编自《2018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动向》,人民网2018年12月27曰) 材料二: 芯片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也是集成电路的载体。集成电路行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家核心产业竞争力的保障。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与自身的市场需求并不匹配,国内集成电路产能全球占比仅为7%,而市场需求却接近全球的1/ 3,芯片是我国第一大进口产品,每年进口金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 中国芯片行业面临困境,究其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芯片研发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竞争激烈等特点,全球芯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长期被控制在英特尔等行业巨头手中,国内芯片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份额等方面都与这些巨头有较大差距,即便与台资企业也有不小差距;其二,中国企业在高端的1C(集成电路)设计上滞后,技术水平相比国际水平落后两代以上;此外,我国许多从事研发的1C设计公司在开发高端产品时,往往是先有产品,而后去找市场,这一做法有违市场规律。 为了跟上技术发展的速度,避免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集成电路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本进行生产线的维护与更新、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随着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公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一半以上的资金投向制造领域,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加速发展。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全球及中国芯片产业发展解析报告》) 材料三: 2002年,我国首款通用CPU “龙芯1号”诞生,打破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处理器产品的尴尬局面。在很多人质疑中国要不要做芯片的时候,龙芯研发团队凭着几十个人、几千万经费就将“龙芯1 号”造了出来。 由于在龙芯系列芯片上取得的优异成绩,领头人胡伟武获得了“五四青年奖章”“中科院杰出青年”等一系列荣誉。 “CPU、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问题,本质上不是科学原理,也不是技术问题,而在于工程细节的完善。这些核心技术对西方国家而言已经在楼上了,我们还在楼下,很多人都希望你一步就蹦上去,但是没有一个企业可以一步就蹦上去的。怎么办?爬楼梯!” 胡伟武所说的爬楼梯,就是试错过程,爬一阶楼梯就是一次在应用中试错。试错需要时间和耐心,时间是核心技术产品最重要的门槛。龙芯2006年开始研制抗辐照CPU,2017年才开始小批量生产,前后花了十多年时间。 十八大以来,以龙芯CPU为代表的自主CPU研发和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性能不断提高,超过国际主流CPU的低端产品,正在向中高端逼近;形成了包括近千家企业的自主CPU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在武器装备、党政办公、能源、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 (摘编自何沛苁、李忠明《胡伟武:核心技术应在试错中发展》,中国科技网) 7.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集成电路的产能无法满足自身市场需求,这是我国芯片CPU元件几乎由欧美国家生产和研发的根本原因。 B. 打造国产自主芯片,不只是为避免在核心技术竞争中受制于人,更是为保障我国经济、国防及其他方面的安全。 C. 我国集成电路市场份额全球占比接近1/3,但仍与以英特尔为代表的国际行业巨头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D. 近几年,我国自主CPU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已拥有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是否要做芯片尚存争议时,龙芯团队便成功研发“龙芯1号”,这标志我国芯片产品开始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 B. 集成电路行业的资本、技术门槛较高,相关企业每年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产线维护更新与技术研发。 C. 中兴制裁案引发社会对核心技术发展的普遍关注,因此,格力、华为等公司纷纷进军芯片产业,助力自主芯片研发。 D. 材料一强调我国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材料三指出核心技术提升需时间成本,两则材料都立足当下, 实事求是。 9. 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述提升我国芯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答案】7. B 8. C 9. ①政府须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②企业应切合市场需求,提升产能,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更新;③科研人员要勇于创新,脚踏实地。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A项,“根本原因”不当,文中说“究其原因有三点”。C项,“我国集成电路市场份额全球占比接近1/3”理解错误,原文为“国内集成电路产能全球占比仅为7%,而市场需求却接近全球的1/3”杂糅信息,偷换百分比概念。D项,“已拥有自主……”不当,原文为“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正在形成”,时态错误,正在形成(未然)换成了已然。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C项,原因分析不当,华为不是因为中兴制裁案而进军芯片产业的。故选C。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提升我国芯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哪些相关方的努力?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根据以上题干的把握考生可以从原文中有如下的筛选:为了跟上技术发展的速度,避免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集成电路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本进行生产线的维护与更新、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随着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公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半以上的资金投向制造领域,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加速发展。胡伟武所说的爬楼梯,就是试错过程,爬一阶楼梯就是一次在应用中试错。试错需要时间和耐心,时间是核心技术产品最重要的门]槛。龙芯2006年开始研制抗辐照CPU,2017年才开始小批量生产,前后花了十多年时间。中国企业在高端的IC(集成电路)设计上滞后,技术水平相比国际水平落后两代以上。此外,我国许多从事研发的IC设计公司在开发高端产品时,往往是先有产品,而后去找市场,这一做法有违市场规律。根据以上内容的理解,考生可以从国家的投入、企业的重视、科研人员的付出等角度进行筛选和概括。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颎,字昭玄,一名敏,自云渤海人也。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高祖得政,素知颎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意。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尉迟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颎受命便发,遣人辞母,唏嘘就路。因平尉迟迥。军还,侍宴于卧内 ,上撤御帷以赐之。进位柱国,改封义宁县公,迁相府司马,任寄益隆。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苏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于是命颎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本官如故。领新都大监,制度多出于颎。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人。其见重如此。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意谓!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上默然而止。炀帝即位,拜为太常。时诏收周、齐故乐人及天下散乐。颎奏曰: “此乐久废,今若征之,恐无识之徒弃本逐末,递相教习。”帝不悦。帝时侈靡,声色滋甚,又起长城之役。 颎甚病之,谓太常丞李懿曰:“周天元以好乐而亡,殷鉴不遥,安可复尔!”复谓观王雄曰:“近来朝廷殊无纲纪。”有人奏之,帝以为谤讪朝政,于是下诏诛之,诸子徙边。颎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及蒙任寄之后,竭诚尽节,进引贞良,以天下为己任。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治致升平,颎之力也。及其被诛,天下莫不伤惜,至今称冤不已。 (选自《隋书·高颎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意/谓颎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 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 B. 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意/谓颎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 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 C. 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意/谓颎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 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 D. 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意/谓颎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 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卧内,原指古人睡卧起居的内室,皇帝在此设宴款待,说明其对高颎非常看重。 B. 有司,古代中央政府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所以“有司”泛指朝廷中各级官员。 C. 高蹈,原指远游他方,也表示过隐居的生活,这里指明苏威在前朝不肯做官。 D. 殷鉴,原意为殷商子孙应以夏亡作为教训,后来指可以作为鉴戒的前人失败之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颎从小机敏,有很高的声名。他曾经读过一些史书,擅长与人交流,高祖刚刚主持朝政,就有意招揽他入府。 B. 高颎深知进退,主动谦让职位。他为了避开备受信任和倚重 权力地位,主动上表请求放弃职务,让苏威接替。 C. 高颎临危受命,不负高祖所望。尉迟迥起兵反叛,韦孝宽带兵到达河阳后便畏缩不前,只有高颎毫不畏惧,与母拜别,继续前行。 D. 高颎忠君爱国,竭诚进言劝谏。他担忧炀帝沉溺于声色,又发动修筑长城的劳役,会使百姓劳苦而亡国,多次表达忧国的心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 (2)朝野推服,物无异议。治致升平,颍之力也。 【答案】10. D 11. B 12. C 13. (1)高颎接受旨意十分高兴地说:“我愿意听从丞相调遣,他奔走。即使事业不能成功,我也不怕灭族之祸。” (2)朝野一致推崇敬服,人们没有不好的议论。隋朝能达到大治太平,这是高颎的功劳。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时太子勇失爱于上”的句意是:当时太子杨勇不被皇帝喜爱。句中“于上”作状语,修饰“失爱”,所以应在“上”之后停顿,排除AC项。“晋王妃有神凭之”的句意是:晋王妃有神灵附身。句中“凭”是说“附身”的意思,“之”是指晋王妃。句意合理,所以应在“之”的后面停顿,排除B项。故选D。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项,“有司”泛指各级官员。故选B。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与母拜别,继续前行”理解错误,不合文意,原文为“颎受命便发,遣人辞母,唏嘘就路”意思是“高颎接受命令,立即出发,派人代为辞别母亲,便感慨叹息着上了路。”可见并没有与母拜别。故选C。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承旨”:“接受旨意”;“驱驰”:“调遣”;“纵”:“即使”。第二句关键点:“推服”:“推崇敬服”;“物”:“人们”;“致”:“达到”;“治”:“太平”。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参考译文: 高颎,字昭玄,又名敏,自称是渤海蓚人。高颎年少时聪明敏捷,器度宏大,读了一些史书,特别擅长辞令。隋高祖主持朝政时,早知道高颎精明强干,并且熟习军事,计谋丰富,便想延揽入丞相府,于是派邗国公杨惠传达他的意思,高颎领会旨意十分高兴地说:“我愿意听从丞相调遣,为他奔走。即使事业不能成功,我也不怕灭族之祸。”于是任他为丞相府司录。尉迟迥起兵,派遣他的儿子尉迟惇率步兵骑兵八万,进驻武陟。高祖命令韦孝宽攻击叛军,官军到河阳,诸路大军都不敢率先出战。高颎接受命令,立即出发,派人代为辞别母亲,便感慨叹息着上了路。平定了尉迟迥。军队还京,在高祖卧室之内举办宴会,高祖竟然撤下帷幕赏给他。高颎升任柱国,改封义宁县公,升任丞相府司马,他被信任倚重的地位更加提高。高颎很注意避开权力地位,上表章请求辞职请苏威接替。皇上想成就他让贤的美名,同意他辞去仆射之职。几天后,皇上又说:“苏威在前朝避世不肯做官,高颎能够推荐他。我听说推荐贤人的人应受上赏,怎能反倒丢官呢?”于是命令高颎恢复原位。不久皇上拜他为左卫大将军,原来的官职不变。高颎兼任新都建设总指挥,新都洛阳的格局制度由高颎设计。高颎时常坐在朝堂北边大槐树下听取汇报、处理事情,那棵树不在行列之内,主事部门想砍掉它,皇上特别指示不要砍,用它昭告后人,高颎被看重竟然到这样的地步。当时太子杨勇不被皇帝喜爱,皇上私下里有废太子的打算。皇上对高颎说:“晋王妃有神灵附身,说晋王必有天下。怎么办好呢?”高颎长跪不起,说:“长幼有顺序,哪里能废呢?”皇上便不说话了。隋炀帝即位后,拜授高颎为太常令。当时下诏会集北周、北齐旧时候的乐工和天下的散乐。高颎上奏说:“这些音乐早已失传,现在如果征集,恐怕那些没有见识的人会弃本逐末,互相传授学习这些东西。”炀帝不高兴。炀帝那时奢侈靡费,声色之事日甚一日,又发动修筑长城的劳役。高颎很为此担忧,对太常丞李懿说:“周天元皇帝因爱好音乐而灭亡,前代的教训不远,怎能重蹈覆辙呢!”他又对观王杨雄说:“近来朝廷一点纲纪都没有。”有人把这些言论上奏皇帝,炀帝认为他诽谤中伤朝政,于是下诏处死高颎,儿子们全部流放到边疆。高颎在文武两方面都有大才,又明达世务。自从被寄予重任后,竭诚尽忠,引荐忠贞贤良的人才,把天下大事当作自己的责任。他在朝中执政近二十年,朝野一致推崇敬服,人们没有不好的议论。隋朝能达到大治太平,这是高颎的功劳。到他被杀,天下没有不伤感叹惜的,至今人们还不停地为他喊冤。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注】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鸂鶒:水鸟名。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 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C. 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 “蚕娘洗茧前溪绿”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15. 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14. D 15. 第一问: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第二问: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2)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作了铺垫。(3)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D项,“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艰辛”一词概括错误,与诗意不符,诗中表现的是农家女的勤劳,以及喜获丰收的甜美内心。故选D。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诗歌的形象。此题鉴赏评价诗歌意境及其作用。首先要读懂诗意,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准确描绘这首诗的画面。回答画面题分三步走:一是用一句简明的话整体概括出画面的特点,其中要答出画面描写的时间、地点及特点;二是要用优美流畅的语言生动描绘画面;三是回答出该意境的营造对诗人表达情感的作用。回答本题,先抓意象及其特点进行描绘: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儿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第二总体概括图景特点,即何时何地何特点的景: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回答景物作用可以从(1)点明时令、地点。(2)奠定某种基调。(3)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营造某种氛围。(4)渲染烘托。(5)为下文做铺垫。(6)衬托人物心情,等角度回答,一一对照看看哪一种最合适,就可答出: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了铺垫;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点睛】 意境类试题常见提问方式有:①请概括诗中描绘的景象(画面)。②××(句、联、片、全篇)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③该诗是如何营造意境的?意境类题回答则要注意:画面描述题的答题模式一般为:(总+分)式:描绘了一幅(某时某地,视题而定)+意境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等的)的画面+描述画面(抓意象特点描述)。或者:描绘了一幅(某时某地,视题而定)+描述画面+意境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等的)+画面。(还可接着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 却又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答案】 (1). 大漠孤烟直 (2). 长河落日圆 (3). 奈何取之尽锱铢 (4). 用之如泥沙 (5). 小楼昨夜又东风 (6).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孤”“圆”“奈”“锱铢”“流”,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的默写,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情景式默写比识记式默写难度大,是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性背诵是基础,背诵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不要死记硬背。要背得认真,记得准确,不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把握语境审好题是关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今天,人才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现实中,一名领军人物可以引领一个新产业,增强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可以带领一个地区改变面貌,开创 、奋楫争先的新局面。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定位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 的重大战略任务”。 的判断,促使我们进一步审视优秀年轻人才的价值意义。 也许有人担心,嫩竹做不了扁担,嫩肩挑不起重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 ),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他坚决支持谭震林提出的尽快培养出100名连长、100名指导员,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连长、指导员岗位,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 :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写作《共产党宣言》,毛泽东25岁主办《湘江评论》,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事实证明,只要有实践机会、干事舞台、良好环境,年轻人照样能担当重任、取得成绩。 17.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 B. 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 C. 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D. 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 B. 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枪、款、人”战略思想 C. 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由陈毅提出 D. 陈毅提出了“枪、款、人”战略思想来壮大新四军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 B. 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不足。 C. 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D. 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答案】17. C 18. A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段,把握语境含意,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百舸争流: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形容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百废待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等待兴办。此处是说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可以开创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的局面,再结合横线后“奋楫争先”,此处选用成语“百舸争流”。长治久安:指社会秩序长期安定太平。政通人和:政治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此处是说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定位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秩序长期安定太平的重大战略任务”,选用成语“长治久安”。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根据横线后“的判断”可以推断不能选“深谋远虑”,因为“深谋远虑”就包含“判断”的意思,选用成语“高瞻远瞩”。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此处是说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太多了,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选用成语“不胜枚举”。故选C。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本题,根据括号后面的句子“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可知,战略思想应是按照“人、枪、款”的一一对应原则排序,排除BD;根据前后语境“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 ),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看,若括号里填C“……思想由陈毅提出”,相关句子就缺少主语,所以排除C;A项主语“陈毅”恰好照应后语境“他……”,主语(话题)一致衔接最自然紧凑。故选A。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仔细阅读划线句子“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句子存在两处问题,首先语序不当,根据逻辑,应是先解决问题,进而达到提高战斗力的结果;第二是重复赘余,“缺乏”与“不足”重复。再来看选项,A项,语序不当,应是先解决问题,进而达到提高战斗力的结果。B项,语序不当,应是先解决问题,进而达到提高战斗力的结果。“缺乏”与“不足”重复。C项,“缺乏”与“不足”重复。故选D。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下面是某市学生网络微课的自主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案】寒假微课自主学习过程,首先登录个人用户选取所需的课程内容,自学过程中可进行视频学习、交流讨论并做在线自测,学生可查询学习过程的测评报告,完成后退出或再次进入微课目录选取学习内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图文转换——流程图的能力。流程图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以此展现一个事件的流程。侧重考察考生对事件过程与次序的表述。解答本题思路:1、审题干,明对象。 2、看要素:方框词语是关键环节。箭头表趋势或走向;横线上的词语表方式,起连贯作用。 3、析关系: 各环节在事件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各环节之间有何关系。(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承接等),即可形成答案。学生寒假网络微课的自主学习流程分为五步,登录、微课目录、自学过程、测评报告、退出。注意自学过程分三步:视频学习、交流讨论、在线自测;看到测评报告后可以再次进入微课目录选取学习内容。 21.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个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2). 门上桃符耀眼红 (3).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4). 碧波竞舟十里欢 【解析】 试题分析:对联的考查不是新题,基本属于常识推理题。挂桃符是春节习俗,根据对仗结构“桃符”对“柳线”,进一步思考“绿”应该写“柳线”,由此推断“红”写“桃符”,确定“门上桃符耀眼红”“江边柳线迎春绿”;根据对联平仄特点,最后一个字“绿”为仄声,在上联,“红”平声,在下联,这样写出春节的对联。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试卷的人文性、文化性,这包含对联、节日、习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备考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并结合语文知识综合应用。此题解答时,注意对仗、平仄等要求即可得出答案。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来,一些人以“佛系青年”自居,表示要“看淡一切,不怒不争,顺其自然,不求输赢”。对于这种现象,有人提出批评,认为人不可得过且过,而应该有目标,有动力;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当代青年胸襟旷达的一种体现。 对于上述现象,你怎么看?请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勿做佛系青年 最近,互联网上“佛风”劲吹,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乘客、佛系学生、佛系购物、佛系恋……大波“佛系”概念汹涌而来。佛教并非新鲜事物,也很少与时尚流行结缘,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却汹涌而来。佛系简而言之就是:无可无不可,随遇而安,随便都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佛系”生活方式,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超然物外,超凡脱俗的“出世”味道?然而,我们要明白,佛家的出世,是在经历过俗世生活后的大彻大悟,从人生的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觉悟后,祛除贪欲、执着,心灵净化和智慧解脱。心灵净化偏重于对贪欲的净化,强调戒与定。智慧解脱重于觉悟、明理,强调观照、智慧。破除贪欲和执着,实现心灵的解脱。也就是说在出世之前定是经历过一番入世的深刻体味后的人生选择。 王尔德说:“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速。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虚假的理想。活着,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 而我们的青年,美好的人生刚开始,就已经在叫器要入佛系的坑”,我们要知道,不经历番拼搏抗争哪知人世百态,焉知人生取舍?出世的前提是入世,否则浑然无知为出世而出世,为随大流而随大流显得跟风幼稚。 我们青年的佛系从根源来说可能就是因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无奈而懒得改变,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我们允许有偶尔的小确幸,但偶尔暂时的低迷后,我们需要重新整装,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你以为佛系就能让你快乐?真实的情况是,你就像一只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企图逃避现实。我们有最值得骄傲的青春资本,所以,继续生猛下去,什么也吓唬不了你,怕什么前路漫漫,怕什么前路坎坷,将瘦削的双肩听的笔直,形成种无法打倒的姿势。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所有的一切,就看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去为之战斗。 我们无法遇见生活中细小的美好会在哪里出现,所以,努力工作,拥有更丰满的羽翼,努力研习,遇见更好的自己:努力赚钱,走的更远看的更多。我们的每一种努力,都会让我们看到更好的风景,增强我们抵御风雨的力量。 不要在可以努力的年纪选择安逸,不要在本该斗志昂扬的时刻选择颓丧。珍爱生命,不要做佛系青年。 【解析】 【详解】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 审题要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针对“佛系青年”的“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生活哲学,谈感触与思考,列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支持。第二种观点:反对。材料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典型的时事评论类材料,应围绕针对佛系青年的生活哲学,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的任务,针对争议表明态度,或围绕“佛系表现”表达自己独到的看法。联系现实,挖出实质,指出利弊,谈出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可围绕材料重心立意,突出对“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怎么都行,看淡一切”这一生活哲学的评价。支持:体现的是一种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并不是放弃生活,也不是毫无作为。反对,这种生活哲学必然导致不求上进,漫无目的,没有目标追求,不愿背负风险,不希望承担责任,缺乏奋斗、拼搏精神,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辩证:对于生,无欲无求可以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纷扰,调适心灵,保持心理健康。对于工作理想等要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行文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中要抓住佛系青年的具体表现极其实质进行分析,分析时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文章有针对性。 抓住材料关键词:佛系青年 【立意】①青年一代,应该远离“佛系”,目标清晰,奋发有为。 ②青少年应立足时代,铭记初心,不懈追求。 ③旷达心态可以有,但是依然要积极进取。 ④“佛系”心态是对焦虑心态的一种调整,但要注意适度。 ⑤“佛系”的状态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一方面,这可以认为是不争不抢、不钻营不吹捧的随性、豁达;另一方面,这也可以认为是面对竞争、面对压力时的怠惰、消极。 ⑥人生可以不急不缓,生命却容不得随意辜负。做大事业,有大担当,展大才干,何尝不是人生的大境界。 ⑦青年时期尤其显得珍贵,要敬畏生命,拒绝做“佛系青年” 【素材】 1.王尔德说:“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速。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虚假的理想。活着,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 2.奥运冠军叶诗文说:“我肯定不是‘佛系青年’,因为只要有比赛就一定要有欲望,要有拿金牌的欲望,不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3.晚清重臣张之洞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而他对于学业、事业则锐意进取,因科举考试未独占鳌头而沮丧,立下了“不做第二人选”的人生信条。 4. 乔布斯,同款牛仔裤、T恤衫,可能得有十几条不止。脏了随手一换就得,不在这方面花心思。可是,在工作上,一个细节不满意,能把自己和下属都折腾个半死。 5.金庸笔下的张三丰也这样,一件青道袍污秽不堪,人称邋遢道人,但是大节大义不含糊。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佛系’生活实质是一种逃避生活的方式”这一中心论点,接着分析指出“佛系青年”的错误认识,接着佛系论证“佛系青年”产生的错误思想的原因,找到其根源,然后分析积极参与生活的好处。最后呼吁青年“不要在可以努力的年纪选择安逸,不要在本该斗志昂扬的时刻选择颓丧。珍爱生命,不要做佛系青年。”总结全文。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时事新闻类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