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省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省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新疆省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学界有一些年轻的朋友以为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所以我们没有学术规范的传统,只能从西方引进。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没有认识到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中国古代的学术规范与当今学术规范存在着很大不同,不少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规范当时还不存在。‎ 比如,由于书籍的流传相当困难,特別是在印刷术普及以前,古代学人对前人的著作或研究成果往往只能依靠记忆和背诵,所以他们在引用前人著作或别人的成果时常常无法逐字逐句地直接引用,而只能取其大意,一般都是间接引用。他们大多不习惯注明出处,往往将前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混在一起,或者完全按自己的意思改写了。‎ 又如,古人为了做学问或学习的方便,经常将从看到的书籍和资料中摘录出的有用内容分门别类编为类书。这些类书,有的是为自己用的,有的是为别人编的,或者是奉皇帝命令用公费开馆编纂的。很多类书的资料来源和引文都不注明出处,除了一些现成的诗文或整段资料有时会提一下作者或书名外,一般就按内容编入不同的类别。但要知道,这种类书的编纂,无论是因公还是因私,都不会有什么著作权,更拿不到稿费,只要编得质量高,就会博得“嘉惠学林”的赞誉,就是被引用的人也不以为忤,而只着眼于知识的传播。‎ 古代还有一种故意作伪的现象,将自己或别人的作品假托为古代或同代名人的作品,如先秦的不少作品都冠以周公、孔子之名。但除了极少数人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外,这类作伪者大多是很可怜的。因为无势无名,即使他们的作品很有价值也无法流传,而一旦托名于古代圣贤或者当代名流,就有可能被刻成碑,印成书,传诵一时,流传千古。尽管绝大多数真正的作者依然默默无闻,但他们的自我价值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然而,这些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相反,在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上,从先秦开始就存在着严格的规范。例如儒家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自从在汉代儒术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不仅流派分明,次序严密,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与注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在《汉书·儒林传》中,对儒家不同流派的传承过程和人物有明确的记载。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也有这样的传统,如给《史记》《汉书》作注释的学者代有其人,但对有价值的注释,后世学者无不尊重作者的署名,即使有些作者名不见经传,也都一一注明。‎ 由此可见,中国并不缺少学术规范的传统,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继承这样的传统,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新规范。20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的学术规范面临新的挑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学者能够平等地、自主地考虑如何适应国际学术规范的时间并不长,很多问题自然还来不及解决。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学术规范与西方及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所不同的只是具体做法、方式和程度。‎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也有“学术规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固有特点,导致一种错误认识,即中国学术缺少规范的传统,只能从西方引进。‎ B. 古人引用他人著作或成果时取其大意,间接引|用,甚至按照自己意思改写,这些惯常做法,与当时书籍流传困难的情况关系密切。‎ C. 古人编纂的类书,除了某些现成诗文或整段资料偶尔会提及作者或书名外,大多不注明资料来源和引文的出处。‎ D. 古代类书编纂是为了做学问或学习的方便,没有著作权和稿酬,只要编得质量高就会博得“嘉惠学林”的赞誉。‎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古人不规范地借鉴前人成果,甚至将自己的作品假托为名人之作,但这些现象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就没有学术规范。‎ B. 自先秦以来,儒家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流派分明,次序严密,原文与注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 C. 如何继承中国的学术规范传统,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新规范,这是今天我们面临着的新挑战。‎ D. 中国的传统学术规范与西方及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没有根本差异,只是具体做法、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古代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与现代社会有明显差异,很多今天习以为常的学术规范当时还没有出现。‎ B. 作者引用《汉书·儒林传》明确记载儒家不同流派的传承过程和人物这一史实,旨在肯定班固等人对传播儒家学说的贡献。‎ C. 古代很多作者无名无势,但只要托名古代圣贤或同代名流,就有可能使得自己的作品流传后世,进而体现自我价值。‎ D. 中国虽然并不缺少学术规范的传统,但在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学习借鉴外国的学术规范,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答案】1. A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中国古代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固有特点,导致一种错误认识,即中国学术缺少规范的传统,只能从西方引进”错误,选项在转述的时候,将认识主客体颠倒,也就是主客观因素倒置,第一段说“……我们没有学术规范的传统……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没有认识到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由此可知,人们认为“中国学术缺少规范的传统”,是“没有认识到学术……”,选项把二者的关系颠倒了。故选A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本题中,B项,“自先秦以来……”错误,选项中“自先秦以来”的时间概念出错,文章第五段说的是“……自从在汉代儒术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不仅流派分明,次序严密,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与注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故选B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 项,“作者引用《汉书•儒林传》……旨在肯定班固等人对传播儒家学说的贡献”分析错误,从文章第五段来看,作者引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自从在汉代儒术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不仅流派分明,次序严密,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与注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故选B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4. 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 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的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 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到好处。‎ D. 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5. 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 A. 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 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 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 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6.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要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的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作者为什么不惜折损阳寿而希冀“留得住”“这北国的秋天”呢?‎ ‎【答案】4. B 5. A ‎ ‎6. “秋天”,到了课文的后部分已经虚化,不只是指自然的秋天,也是指人生的秋天。“故都的秋”也不只是一种自然的景观,而是作者的一种人生的理想,说得具体一点,就是那种悠然自在、无忧无虑的都市田园生活。他要留住的,实际上就是这样的理想生活。这就是作者不惜折损阳寿而希冀“留得住”“这北国的秋天”的原因。‎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作品的重要内容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对“牵牛花的色彩”的理解,设题形式采用选择题,各个选项内容涉及对文意、主旨以及作者情感等方面的分析、理解。做题时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注意分析备选答案在文意的表述和作者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述是否得当。本题,首先要理解题干中“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这句话作者的情感取向,然后再进行选择。在颜色选择上,“蓝色或白色”都是冷色调,“淡红色”是暖色调,从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偏向于冷色调。作者的审美取向是以冷色调为主的,这就和上文“清、静、悲凉”的特点相照应,突出了季节和地域特征,表达了作者的独特感受。B项,“一切景语皆情语”,蓝色或白色为冷色调,能表现秋的清、静、悲凉,从而传达作者的感情。所以B项分析正确。A、C、D三项都只对颜色本身发表看法,而没有联系到作者的主观感情,所以你这三项都是错误的。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向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散文类阅读的选择题,主要考核对文意、主旨、结构等的分析、理解,这些是命题者的设题点,做题时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分析备选答案在文意、主旨、情感等方面的表述是否得当,表达特色方面的判断是否恰当。本句从触觉、视觉等方面准确地描绘了槐树落蕊最大的特色和生活感变。本题运用排除法做题。D项,此句没有运用比喻,所以D项先排除。B项,认为此句“感情热烈明快”说法不准确。本文的文眼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所以,此时作者看到槐花的落蕊,其感情是清静悲凉的。C项,认为“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没有根据。整篇文章都是以“悲凉”作感情基调,这句话的描写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读者受到影响,不可能没有悲凉的心理。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这是一道原因概括题,要求回答作者不惜折损阳寿而希冀“留得住”“这北国的秋天”的原因。回答作者这样说的原因,要从内容、主旨等方面思考,必须注意文中的“秋”“秋天”在文中的双关意义。这是文章的结尾句,也是一个含意极其深刻的点睛之句。“秋天,这北国的秋天”,指的是郁达夫在“皇城人海”中找到的“秋天”,它不在陶然亭、钓鱼台,不在西山、玉泉山,它在破屋里、槐树下、蝉鸣中、桥头上、果树上,一句话,就是“秋天”在都市的“田园”里,在都市的闲人里。作者要留住这样的秋天,就是要留住这闲适的、无忧无虑的、超脱隐逸的都市“田园”生活。也就是说,他要留住的,实际上就是这样的理想生活。他无限地向往这样的生活,以至于说:“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就是说,只要能有这样的生活,即使寿命缩短到只有它应有的三分之一,作者也是心甘情愿的。但是,生命是不会停止运动的,这秋天是留不住的,所以,这句话虽然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却更多地是抒发了他无可奈何的悲叹。本题据此分析。‎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艺术技巧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二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羨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期)‎ 材料二 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二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000人左右。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 ‎(摘自人民网‎2017年4月7日)‎ 材料三 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200个剧种,”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 ‎(摘自《中国日报》‎2015年3月3日)‎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 B. 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C. 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器,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 D. 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材料二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提出不能“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材料三提出“坚守住本质的东西”,都是为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来迎合观众的口味。‎ B. 材料一中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不能像德国的梵文课那样“阳春白雪”,需要亲近普通民众。‎ C. 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落点,才有可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 D. ‎ 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底线,如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的昆曲古琴,就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 ‎9.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A ‎ ‎9. ①加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现代的表达形式.如利用直播平台、综艺节目、发展文创产品等让传统文化跟得上时代的发展;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从深邃和厚重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内涵,获得智慧的启迪; ③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持传统文化的底色.传统文化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的基因不变,不能因为听众文化积累和修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去迎合。‎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A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有误,材料二并没有谈到传统文化保护,而是说传统表演艺术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备受欢迎。B项,材料三中说“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可见田青委员反对的是为迎合观众“将所有的戏剧改成流行音乐”。C项“网络直播优于传统表演形式”的说法文中无据,过于绝对。故选D。‎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并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然后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项,“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说法错误。季羡林的故事是以梵文绝学的凄凉景象,引出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需要亲近普通民众的观点。C项,“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才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有误,原文是“传统文化找到新的落点,才有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文中说的是“可能”,选项说法过于绝对化。D项,“就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有误,从文中来看,迎合听众不一定就是指“网络直播”这种形式。故选A。‎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 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本题干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如材料一中“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材料二借助二胡直播和古筝直播受欢迎来说明传承传统文化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材料三中“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点睛】在解答实用类文本的主观题时,一定要结合文本,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划分层次进行概括,绝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同时特别注意,答题要点有可能分散在多则材料,也可能集中在某一段材料中,这就要求考生做到: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筛选信息并分条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10. 对下列加点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举酒属客(劝人饮酒) ‎ ‎②凌万顷之茫然(凌驾)‎ ‎③击空明兮溯流光(顺流而下) ‎ ‎④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端正)‎ ‎⑤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盘绕) ‎ ‎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滤酒,这里指斟酒)‎ ‎⑦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消减和增长)‎ ‎⑧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应)‎ A. ①②⑤⑥⑧ B. ②③④⑥⑦‎ C. ①③④⑦⑧ D. ①④⑤⑥⑦‎ ‎11.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 固一世之雄也 B. 渺渺兮予怀 C. 何为其然也 D. 月出于东山之上 ‎12.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B. 朔,农历每月初一;望,农历每月十五;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既望,是指农历十六日。‎ C. 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 ‎ 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用于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答案】10. D 11. C 12. D ‎ ‎13. ①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②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以糜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本题用排除法。②“凌万顷之茫然”意思是越过茫茫万顷的江。凌:越过。③“击空明兮溯流光"意思是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溯:逆流而上。⑧“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意思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适:享用。所给选项中带有②③⑧的排除,这样就排除A、B、C这三项。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辨析。文言句式有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等。‎ 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 A项,“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B项,“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是“予怀渺渺兮”。‎ D项,“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月于东山之上出”。‎ C项,“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C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故选C。‎ ‎【12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 D项,“字用于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错。古人在名、字、号的用法上很有讲究。名一般用于自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当下对上或尊称对方时,则称字、号,平辈之间,只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互相称名。‎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①“舞”、“泣”,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舞,使……哭泣;“缕”,细丝;“嫠妇”,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②“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在江边打渔砍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译为:以……为伴,以……为友;“相属”,相互敬酒。‎ ‎【点睛】翻译句子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①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都城长安。长安多杏树。‎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这触动了他满怀的复杂心绪,让他写下这首笔法委婉细腻,情感动人的诗歌。‎ B. 颈联写天色渐暗,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黄莺和蝴蝶飞到林中与杏花相伴。‎ C. 尾联虚写,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 D. “帝乡千万树”浮现于诗人脑海中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 ‎15.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③对都城长安的思念(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心忆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颈联写……蝴蝶飞到林中与杏花相伴”错误,“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颈联的意思是天色已晚,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陡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故选B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这就需要考生结合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词分析情感。要分析诗人在诗中所流露的情感,需根据诗人写诗时所处境遇(这主要从诗题、注释和平时积累中得知)和诗句本身分析。从此诗的题目“途中见杏花”可知诗人正在旅途中,见到了杏花,于是写了这首“写景抒情”的诗歌。根据注释,诗人此时回忆到了长安的杏树。首先找到“物”的特点,然后找到人的情感。从诗中来看,诗中所写的“物”是“杏花”,而“杏花”的特点是“红艳”,但却“春浅香寒蝶未游”,杏花美丽,但却无人欣赏。而人物的情感是“独愁”,是“恨”,是“忆”。诗的首联写到了“愁”,那么诗人“愁”什么?一愁:虽有“一枝红艳”,却是“春浅香寒蝶未游”,这表达了惜春之情,而这支“红艳”不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吗,这又是流离之苦;看到“杏花”,诗人于是想到了长安,于是,故国之思油然而生。‎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16.名篇名句默写 ‎(1)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表达自己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时,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诗经 氓》中叙述女主人公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短歌行》中作者希望像周公一样,殷勤接纳人才,使天下人才心悦诚服的归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在天气晴朗,空气清新中,俯仰所看到的景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携来百侣曾游 (2).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 风萧萧兮易水寒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 夙兴夜寐 (6). 靡有朝矣 (7). 羁鸟恋旧林 (8). 池鱼思故渊 (9). 周公吐哺 (10). 天下归心 (11). 仰观宇宙之大 (12). 俯察品类之盛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携”“曾”“峥嵘”“稠”“萧”“复”“夙”“寐”“靡”“羁”“故渊”“哺”“俯察”“盛”,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17.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学者称:任何主讲人都挽救不了“百家讲坛”的命运,这个影响巨大的节目在进入风雨飘摇的同时,也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B. 捐资助学有他,义务献血有他,揭露街头诈骗有他……同事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从善如流、乐于助人的好青年。‎ C.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筚路蓝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民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 D. 电影《指环王》和《霍比特人》中虽然有一些荒谬绝伦的奇幻元素,但其中很多内容都来源于原著作者托尔金惨痛的一战经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项,风雨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不合语境。B项,从善如流: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用于此处属于望文生义。C项,筚路蓝缕:意思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符合语境。D项,荒谬绝伦:形容荒唐、错误到了极点。不符合语境。故选C。‎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央电视台的新节目《国家宝藏》,联合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B. 自从《朗读者》开播以来,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C. 国务院成立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具有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审议金融业改革发展重大规划等职能。‎ D. 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全国范围内承认网约车合法地位的国家,释放出鼓励创新、兼容并包的监管责任,赢得了不少喝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修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B项,不合逻辑,“留学生吟诵社”不属于“朗诵爱好者”,可改为“吟诵社的留学生”;重复赘余,“许多”和“等”出现了语意重复,可去“等”。C项,成分残缺,“具有”前缺少主语,可在前加“该机构”,或把“国务院成立了”的“了”改为“的”。D项,搭配不当,“释放”不能搭配“责任”,应该改为“释放……的信号”。故选A。‎ ‎19.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全部没有偏义复词的一项( )‎ ‎(1)昼夜勤作息 (2)我有亲父兄 (3)汝岂得自由 (4)还必相迎取 (5)勤心养公姆 (6)便复在旦夕 (7)嬉戏莫相忘 A. (1)(2)(3)(6) B. (3)(4)(6)(7)‎ C. (2)(4)(6)(7) D. (1)(5)(6)(7)‎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言实词中偏义复词的能力。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成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这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是否是偏义复词现象。本题用排除法。本题,(1)作息:偏在“作”,指劳作。(2)父兄:偏在“兄”,指兄长。(5)公姥:偏在“姥”,婆婆。这样就排除带有以上序号的选项A、C、D项,(3)(4)(6)(7)中没有偏义复词。故选B。‎ ‎20.找出下列没有使用古今异义的一项( )‎ A.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找出下列没有使用古今异义的一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现象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B项,“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很,极。C项,“斯文”,古义:这些诗文;今义:文雅。D项,“至于”,古义:到;今义:另提一事。故本题选A项。‎ ‎【点睛】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一、词义扩大。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二、词义缩小。如,“金就砺则利”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三、词义转移。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四、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五、名称说法改变。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六、词义弱化。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七、词义强化。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八、褒贬有变。如“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21.对地理非常感兴趣的几个同学聚在一起研究地图。其中一个同学在地图上标上了标号A、B、C、D、E,让其他同学说出他所标的地方都是哪个省。甲说:“B是陕西,E是甘肃”;乙说:“B是湖北,D是山东”;丙说:“A是山东,E是吉林”;丁说:“C是湖北,D是吉林”;戊说:“B是甘肃,C是陕西”。这五个人每人只答对了一个省,并且每个编号只有一个人答对。‎ 请你推断A、B、C、D、E分别是哪个省?‎ ‎【答案】A是山东;B是湖北;C是陕西;D是吉林;E是甘肃。‎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必修4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的知识。注意抓住题干中的“每人只答对了一个省,并且每个编号只有一个人答对”这一信息分析。五个人中只有丙说A,所以A就是山东。A是山东,据此分析乙说的,D是山东错,B是湖北对。B是湖北,据此分析丁说的,C是湖北错,D是吉林对。既然B是湖北,那么甲说的B是陕西和戊说的B是甘肃都错,自然甲说的E是甘肃和戊说的C是陕西就对。‎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许多人勤奋地买书、读书、藏书,但你问他这么多年下来最喜欢什么书、哪位作者对自己影响最大,却往往答不上来,倘若把读书比作交友,这样的读书人近似交际场中那些四处点头握手、广递名片的人物,①__________。读书的无效和无聊,不过如此。要精读书,有选择地读。对不爱读书的人,②__________;而对爱读书的人,③__________。郭沫若和胡适都说过类似的话,即“书桌上不要出现笫二本书”。‎ ‎【答案】 (1). 他们没有知己、没有深交 (2). 我劝他多读书 (3). 我劝他要少而精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分析语段,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然后分析横线前后的内容,借以确定句子的句式和内容要点。本题中,第一处,前面说“倘若把读书比作交友,这样的读书人近似交际场中那些四处点头握手、广递名片的人物”,“这样的读书人”指的是“许多人勤奋地买书、读书、藏书,但你问他这么多年下来最喜欢什么书、哪位作者对自己影响最大,却往往答不上来”,由此可知,此处应是说这样的读书人“没有知己、没有深交”;第二处,前面说“要精读书,有选择地读”,这是作者的观点,“对不爱读书的人”,作者自然要劝他“多读书”;第三处,“而对爱读书的人”,则应是有选择的读,即要求“少而精”,因为后面说“郭沫若和胡适都说过类似的话”“书桌上不要出现笫二本书”。‎ ‎23.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初中时,我们会对高中充满着想象。那里会不会只有如山如海的作业?会不会只有拼杀激烈的竞争?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会不会形同陌路?两点一线的生活会不会单调乏味?体贴入微的父母会不会给予我更大的自由?‎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体验,一定有些事触动了你这样的念头:原来高中和我想的不一样!‎ 请以《高中,和我想的不一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高中,和我想的不一样 人家都说:“高中和初中就挨不一样。”高中曾经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渴望和期待,渐渐的等我来到高中后我发现我错了 ,高中生活和我想象的不一样。生活没有之前那样的闲暇,人际不再像之前那样的渺小,朋友,同样也渐渐的少了。‎ 伴随着中考,我步入了高中,这次中考对我来说打击很大,但对我的影响也很大。自从中考过后,我彻底的改变,我可以照顾自己了,我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并且我感觉我变得自立了。‎ 时间飞逝,转眼间暑假已经结束,我明天就要第一次进入高中,并且开始新的高中生活了。对此我感到紧张,但在紧张中又暗含着无比的喜悦。就在这一晚上我因兴奋过度,而导致失眠,这一次失眠让我从中想了很多,你明天就是高中生了你会变得怎样?‎ 第二天,早早的出发去上学,带着喜悦踏入了永城实验高级中学,也许,由于当时的无知,对此校充满着坚定的信心,渴望有一天我能完成我的梦想。‎ 别人都说:“人相处久了,一切全都会暴露出来。”学校里的生活也是一样,时间久了,好的不好的现象都显现出来了。‎ 我很后悔,初中没有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导致中考考的不理想,进而有一次导致我在普通班没有进入实验班,加强班。也许我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吧!别人玩,我也想和他们在一起,但是更严重的是,他们成绩还不是很好,尽管我参与你们玩,我可以考到班级第一名,而你们呢?成绩不好,也不好好学习,成天想着怎样玩。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在玩,班里总还是有那么几位知道好好学习的学生,只是你们努力的方向不对,尽管不对也不要放弃,适当的调整一下,也是那么好的。并且班级里还有许多的谣言,也许这谣言是真的,也许不是。但我坚信,我一定不会参与到里面的,因为我不善于与别人讨论关于他人的“负面”影响,每当我想说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也许你也会被别人用来当话题。‎ 伴随着时间,我也在成长,自从我把课代表甩掉之后,我才发现当一名普通学生是那么的轻松,也许是我从来没有当过一年普通学生的原因吧!但我还是想说一下,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这个样子的,你们不就是一个课代表吗?请不要飘,也不要不好好学习,你们要起带头作用的,自己都做不好更何况带领别人呢?‎ 我不想说一些别的了,因为我已经看透了高中生活,也许是班级的原因吧!我希望下学期一切都将会改变。‎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命题是“高中,和我想的不一样”,“高中”是本次写作的对象,具体来说,可以是高中的同学,可以是高中的老师,可以是高中的同学师生关系,可以是高中的学习生活、住校生活……“和我想的”说明在“我”的脑海中有对高中生活的畅想,如“如山如海的作业”“只有拼杀激烈的竞争”“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形同陌路”“两点一线的生活单调乏味”“体贴入微的父母会或不会给予我更大的自由”,“不一样”说明真实的高中生活与之前在脑海中绘制的不同,而这种不同因“一个学期的体验”“一些事情”而触动“我”的思考——原来高中和我想的不一样。写作本文,考生可以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把进入高中之前的“道听途说” “想象”与如今的真实体会进行对比,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上,本题限定是记叙文,考生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