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言,“创造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但也可能是最后一个。”人工智能的正向作用有目共睹,但它将使人类遭遇怎样的伦理困境?人工智能是福是祸?‎ 变革总是充满争议的。人类不断造物的漫漫历史中,每一项变革性技术的问世,总会引发人们一轮又一轮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不是技术,而是由此可能带来的未知风险和伦理困境。这是必要的,它反映了人对自身性质、地位、价值的严肃思考。‎ 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它的发展必须有伦理的介入和匡正。但是,对于技术,过度期待不可行,深度忧虑亦不可取。技术本身无善恶,这把双刃剑指何方取决于人类自身。人的大脑是一个通用的智能系统,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与之相比,当前人工智能仍很“稚嫩”,能理解人类的情感文化,拥有智慧、情商,会推理、“算计”的强人工智能尚只存在于银幕中的虚构世界里。如果因为前方可能存在危险,就停止向前探索的步伐,人类不可能拥有如此丰富多元的今天,也无法创造出更多可能性的明天。‎ 但是,现代科技的不可逆性,也警示我们不能随便拿人类的命运冒险。在人工智能的推进中要注入人文理性。坚持“科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伦理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等学术各界和社会公众都要积极参与其中。而为了防止技术被某些利益团体利用或造成新的社会不公,除了强调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遵守道德义务外,政府的管控、法律的约束不能缺位。要让技术的发展始终在一个社会开放的空间中进行,防止黑箱操作。‎ 人类制造工具,而工具让我们走得更远。人工智能初显的应用前景令人欢欣鼓舞。它的长远化应用,将是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爆点。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还是我国十九大报告部署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都反映出各国对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视。毕竟,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谁抢占先机,谁就能获得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动权。‎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越向前发展,人类面临的伦理问题也会越尖锐。但是,技术应用有禁区,科学探索无止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应重视相关伦理问题的思考研究,但未雨绸缪的同时要避免过度敏感。播种善因、规避恶意,才是更加理性的作为。面对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接踵而来的问题、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把控好技术发展的方向让它造福人类、造福自然。‎ ‎ (摘编自马丽霞《AI探索虽无止境,但应用有禁区》)‎ 注: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英文缩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变革性技术带来的关于未知风险和伦理困境的争论是必要的,这反映了人对自身性质、地位、价值的严肃思考。‎ B.在银幕中的虚构世界里出现的强人工智能在目前尚不存在,但只要人工智能继续向前发展,强人工智能就会出现。‎ C.人工智能发展不仅要有伦理的介入和匡正,因为它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D.人工智能只是人类制造的工具,所以无论它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会服务于人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用霍金的话引出了论题“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使人类遭遇伦理困境”。‎ B.文章第五段通过举例,。‎ C.作者从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变和现代科技的不可逆性两个方面分析得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有伦理的介入和匡正,还要注入人文理性。‎ D.文章围绕“人工智能”这个中心论题,开篇提出问题,然后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技术本无善恶,所以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是福还是祸,取决于人类自己如何开发和利用。‎ B.要防止人工智能的黑箱操作,除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要遵守道德义务外,政府的管控、法律的约束也不能缺位。‎ C.人工智能将掌控人类未来的生活,甚至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实力,它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 D.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对人工智能与人类伦理关系的思考和忧虑,这些忧虑反过来促进了人类对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的思考。‎ ‎【答案】1.A 2.B 3.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B项,“只要人工智能继续向前发展,强人工智能就会出现”错。原文相关信息只有“当前人工智能仍很‘稚嫩’,能理解人类的情感文化,拥有智慧、情商,会推理、‘算计’的强人工智能尚只存在于银幕中的虚构世界里。如果因为前方可能存在危险,就停止向前探索的步伐,人类不可能拥有如此丰富多元的今天,也无法创造出更多可能性的明天”,联系文本和现实生活考虑,很明显表述过于绝对。‎ C项,“它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错误,原文第三段表述为“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选项遗漏了“可能”,表述绝对。‎ D项,“无论它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会服务于人类”于文无据,原文信息是“毫无疑问,人工智能越向前发展,人类面临的伦理问题也会越尖锐。……面对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接踵而来的问题、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把控好技术发展的方向让它造福人类、造福自然”,可见,应该是有利有弊,表述绝对,夸大了作用。 ‎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论述了各国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的原因是谁抢占了人工智能的先机,谁就能获得主动权”理解错误。原文信息是“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还是我国十九大报告部署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都反映出各国对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视”,可见文章第五段运用举例论证,说明的是各国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 C项,“人工智能将掌控人类未来的生活”错。原文可参考的信息有“但是,现代科技的不可逆性,也警示我们不能随便拿人类的命运冒险。在人工智能的推进中要注入人文理性。坚持‘科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而为了防止技术被某些利益团体利用或造成新的社会不公,除了强调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遵守道德义务外,政府的管控、法律的约束不能缺位。要让技术的发展始终在一个社会开放的空间中进行,防止黑箱操作”,可见选项夸大其词曲解文意。‎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时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内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注意出题者经常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等。选择题用好“比对法”;解答主观题,考生需通读所有材料,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日前,北京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此次改革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调整,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起医疗系统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北京市属医院将本着多个“有利于”的原则进行药品阳光采购,即有利于质量、价格、需求相统一,有利于保证药品质量和稳定供应,有利于降低药品虚高价格,有利于保持医联体内部用药的一致性,有利于保持患者治疗连续性原则,对目前使用的4971种药品在阳光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并在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的官网上公布各疗机构药品采购品种及价格。‎ 药剂师张阳鑫说,通过阳光采购平台,可以查看到药品库存状况,既减少了工作量,采购时又心里有数,他强调,医院还可以根据企业评分,选择更加优质的药品企业。‎ 为使患者合理用药,医管局推动22家医院,设置临床药师及用药咨询中心。药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都可在用药咨询中心找到答案。‎ 多家医院提供的便民服务让百姓用药更安心,同仁开设“专病用药管理门诊”,针对特定疾病的用药进行管理;积水潭医院患者出院后,有专职药师进行门诊追踪、随访和用药指导;天坛开设医师药师联合门诊,以满足患者不同需求……‎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阳光采购”是指通过公开透明、多方谈判、动态调整、成果共享的措施,加强政府综合监管,实现采购行为阳光透明,交易过程公平规范。采购针对市场供应充足的常用药,引导我市同类药品价格始终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为保障价格下降后药品的质量安全,卫计委拟将药品质量作为第一要素,对存在发生严重药害事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企业,屡次发布严重违规广告的企业和查实存在严重商业贿赂行为的企业,以及生产环节抽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品种,实行一票否决,直接纳入不良记录。‎ 药监局也将加大药品质量抽验力度,提升监控能力,对供应价格明显偏低存在质量隐患的产品,开展重点抽验工作;对降价幅度调整较大的品种,开展有针对性地抽验工作,保障药品价格降低而质量不降低。‎ ‎(摘编自《2017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新政》)‎ 材料三 ‎4月8日 ‎,北京3600多家医疗机构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统一实施药品阳光采购,设立医事服务费,对435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规范”,呼吁多年的“医药分开”在北京率先正式实施。本次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设置“医事服务费”,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能受益。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的“医事服务费”分别为50元、80元、100元,明显看出对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提高;三甲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的“医事服务费”报销之后患者分别花10元、2元、1元钱,这会让更多一般病症的患者到基层医院去就医,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二是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取消15%药品加成,零差率销售,彻底结束以药养医的岁月,更加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三是调整435项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都上调了;而核磁等检查的价格都下降,医务人员的收入增多,患者花钱和以前差不多,但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 ‎(人民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一项是( )‎ A.从材料看,通过公开透明、多方谈判、动态调整、成果共享的措施,能够实现药品采购行为阳光透明,交易过程公平规范,有利于药品质量、价格、需求的统一。‎ B.全面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主要目的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部药品都需要通过阳光采购,以保证药品质量和稳定供应,保持医联体内用药一致。‎ C.实施药品阳光采购政策后,北京将彻底结束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岁月,一些市场供应充足的常用药品价格也能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突出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D.药品阳光采购之后,好处多多,患者可随时查询到药品采购品种及价格,药剂师可以及时查看药品库存状况,医院可以及选择更优质的药品企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先报道了北京市本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坚持的原则,突出多个“有利于”的内容,接着从不同角度对医改带来的变化作了介绍。‎ B.材料二报道的重点在医药分开药品价格下降后如何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方面,卫计委和药监局的现有做法为药品质量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C.材料三报道的设立“医事服务费”的目的和好处,让百姓认识到看病不一定非到大医院,这就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所报道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但是将三则材料综合起来,能够使读者对北京市所推行的医药分开综改革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医药分开后,如何保障百姓用药安全?‎ ‎【答案】4.B ‎ ‎5.B ‎ ‎6.‎ 卫计委将质量作为评价药品的第一要素,实行一票否决制;药监局加大药品质量抽验力度,提升药品质量监控能力;医院选择更加优质的药品企业,提供优质药品;提供便民服务,设置药咨询中心,让百姓可查可问。‎ ‎【解析】‎ ‎【4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全部药品”错,原文是“对目前使用的4971种药品”。‎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项,“现有做法”分析有错,原文材料二中是说“为保障价格下降后药品的质量安全,卫计委拟将药品质量作为第一要素”,原文有“拟、将”。‎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快速寻找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词句,归纳要点,顺应问题的方向,然后组织答案。本题要求概括说明医药分开后,如何保障百姓用药安全。‎ 材料二中“为保障价格下降后药品的质量安全,卫计委拟将药品质量作为第一要素……实行一票否决,直接纳入不良记录”,可概括出,卫计委将质量作为评价药品的第一要素,实行一票否决制;材料二中“药监局也将加大药品质量抽验力度,提升监控能力,对供应价格明显偏低存在质量隐患的产品,开展重点抽验工作”,可总结出,药监局加大药品质量抽验力度,提升药品质量监控能力。材料一中“药剂师张阳鑫说,……医院还可以根据企业评分,选择更加优质的药品企业”,可总结出,医院选择更加优质的药品企业,提供优质药品;材料一中“多家医院提供的便民服务让百姓用药更安心,同仁开设“专病用药管理门诊”,针对特定疾病的用药进行管理”,可总结出,提供便民服务,设置药咨询中心,让百姓可查可问。‎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历八月,是庄稼人一年中美好的时光。不冷不热,也不饥:走到山野里,手脚时不时就碰到了果实上。秋收已经拉开了序幕:打红枣、割小麻、摘豇豆、下南瓜……庄稼人孙少安的心情和这季节一样好。真是他自己也难以相信,几年前他梦想过的一种生活,現在开始变成了現实。一群人穷混在一起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庄稼人的光景从此有了新的奔头。‎ 谁说这责任制不好?看看吧,他们分开オ一两个月,人们就把麦田种成了什么样子啊!秋庄稼一眼就増添了多少成色!庄稼人不是在地里种庄稼,而是象抚育自己的娃娃。最使大伙畅快的是,农活忙完,人就自由了,想干啥就能干啥;而不必象生产队那样,一年四季把手脚捆在土地上,一天一天磨洋工,混几个不值钱的工分。庄稼人也愿意活得自由啊!谁愿意一年到头牛马般劳动而一无所获呢?人们在土地上付出血汗和艰辛,那是应该收获欢乐和幸福,而不是收获忧虑和苦痛的……‎ 少安感到,他父亲的脸上也显出了他过去很少看见的活色。一年多前,当他像现在一样把队分开的时候,父亲曾多么担心他栽跟头呀!好,现在老人放心了,因为上面有人支持让这样搞哩!‎ 在他们这个责任组时,父亲实际上成了领导人。二爸一开始不愿“走资本主义道路”,牛着不出山,他没办法,父亲就到田家圪崂吼着骂了一通,二爸也就无可奈何的被吆起身了。对于二爸来说,大队的常年基建队已经解散,他要是不在责任组劳动,就没处去干活了--归根结底,他是农民,还拉扯着三个娃,不劳动一家人吃啥呀?‎ 少安家里眼下还没有什么大变化。老祖母八十二岁,仍然半瘫在炕上;母亲头发已经半白,但也没什么大病,照常象过去一样门里门外操劳;弟弟少平还在村里教书,今年二十ー岁,完全成了大人:小妹兰香去年考入了原西县高中--让全家骄傲的是,她考高中考了全县第三名。‎ 他们家里最大的煎熬,仍然是他大姐一家。罐子村实行责任组后,他姐夫王满银就跑了出去。说是做生意,可这二流子两手空空,谁知到什么地方瞎逛荡去了。政策一宽,社会一松动,有些农民已经开始脱离土地,向外地和城镇流去。这些人大部分出去就是靠カ气和手艺挣钱:也有些人鬼知道靠什么手段谋生呢。他们村金俊文的大儿子金富,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都杳无音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少安知道,他姐夫屁股一拍走了以后,那个家就又得靠姐姐一个人来操磨了。猫蛋今年八岁,已经在罐子村小学上二年级;狗蛋也已经六岁,明年就该上学了。可是他们不务正业的父亲丢下他们和母亲不管,一个人到外面逛世界去了--真是作孽!‎ 孙少安自己的家庭仍然是幸福的。他和秀莲从结婚到现在,一直保持着热烈的恋爱。据说有了孩子,两口子感情就要减少一些,而分散给了孩子。但是虎子降生以后,他两个的感情似乎倒更深了。是啊,仔细地品味,人生是多么美妙,又是多么神秘--这样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东西,竟是两个人共同创造的!他和她,通过这个娃娃,更意识到他们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当他们共同疼爱孩子的时候,相互看一眼对方,心间就会淌过那永不枯竭的、温暖的感情的热流。‎ 有孩子以后,秀莲就更不讲究自己的穿戴,经常是一身带补钉的衣服。少安记得他很小的时候,那时还年轻的母亲就是穿着这样一身缀补钉的衣裳。像土地一样朴素和深沉的母亲啊!想起来就让人温暖,让人鼻根发酸。少安很喜欢妻子这身打扮,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记住这样一个母亲的形象……‎ 责任组实行以后,所有组的麦田比往年生产队种得又好又快;而且秋田也比往年多锄了一遍。金家湾和田家圪崂毗邻的地块,庄稼看起来明显地有了高低之差。东拉河西岸的劳动热情空前地高涨。孙少安尽管还是名义上的生产队长,但实际上田家圪崂现在有了十几个队长,甚至每一个农民都成了队长。早晨,再也不用孙少安派活和催促了,许多人现在出山都走到了他的前头!‎ 农历八月,麦子种毕,又停了锄务,而大規模的秋收还没开始,田家地的庄稼人多少年来破天荒第一次消闲了。好,人们开始有时间赶集上会,做点小生意;手巧的庄稼人,鼓弄起了家庭副业。眼下,少安还没有这份心。责任组的活是没什么可做了,他就又一头扑在了自留地里。做起圪塄帮畔,想多整出一块平地来,明年扩大蔬菜种植。‎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农村刚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背景展开叙写,弱化情节,注重以孙少安的视角来展现农村发生的变化。‎ B.小说在农民生活的背后有着丰富的内容,既有对社会变化的喜悦,也有一丝担忧,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C.“那是应该收获欢乐和李福,而不是收获忧虑和苦痛的……”既表达了眼前的幸福之情,也体现了对过去的反思。‎ D.小说多处成功使用对比手法,如父亲和二爸的对比、父亲自身前后的对比以及孙少安自己家庭情况变化的对比等。‎ ‎8.小说中孙少安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小说开篇写农历八月是庄稼人的美好时光,结尾又写农历八月农村的相关内容,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7.D ‎ ‎8.①勇于改革:一年前,他推行分队生产的措施;②关爱体贴家人:他对妻子的爱、对大姐家生活状况的担忧;③富有长远眼光:思考农村一些农民的发展出路和自己明年的生产。④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孙少安对王满银和金富等人离开土地的做法难以理解。 ‎ ‎9.开篇结尾前后呼应,有助于表现农村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发生的喜人变化;开篇结尾前后呼应,有助于体现孙少安等农民喜悦的心情,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开篇结尾前后呼应,有利于凸显对农村改革赞颂的主题;开篇结尾前后呼应,赋予故事情节以完整性,也和文章中间部分情节照应,结构严谨。‎ ‎【解析】‎ ‎【7题详解】‎ 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D项,“孙少安自己家庭情况变化”错误,从文中“少安家里眼下还没有什么大变化”“孙少安自己的家庭仍然是幸福的”等处文字可以看出孙少安自己家并没有发生变化。‎ 故选D。‎ ‎【8题详解】‎ 该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析孙少安的形象特点。“一年多前,当他像现在一样把队分开的时候,父亲曾多么担心他栽跟头呀!好,现在老人放心了,因为上面有人支持让这样搞哩!”,他敢把队给分开,这种勇于改革的勇气是别人比不上的。他和妻子结婚多年,但感情依旧很好,有了孩子之后,他觉得两个人的感情更深了。他爱妻子,同时也为姐姐担心,因为罐子村实行责任组后,他姐夫王满银就跑了出去。那个家就又得靠姐姐一个人来操磨了。少安对家人比较关爱体贴。八月农忙结束了,责任组的活是没什么可做了,孙少安就在自留地里忙活,他想多整出一块平地来,明年扩大蔬菜种植。这说明他有长远眼光。他自认为分队对大家都好,但他的姐夫王满银却跑了出去,他认为姐夫是两手空空的二流子,是出去瞎逛荡去了。并且对他们村金俊文的大儿子金富出去谋生也不能理解,这表明他的思想和认知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分析小说的情节作用,先概括情节的内容,分析内容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然后可以从情节与情节的关系,情节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情节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等角度分析。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本题要求分析小说开头和小说结尾都写农村的情况的用意,也就是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或者作用。小说开头写农历八月,是庄稼人一年中美好的时光,庄稼人的光景从此有了新的奔头。结尾写农历八月,麦子种毕,众人消闲了之后的美好生活。这样使得小说首尾呼应,结构更加严谨。文章中间写了分队制度实行后的变化,这样前后呼应,更能表现出孙少平在实行田地改革之后的变化。从表现人物的角度分析,人们“多少年来破天荒第一次消闲了”,而他在农忙结束后又一头扑在了自留地里。他想多整出一块平地来,明年扩大蔬菜种植。这表明农人的喜悦,对生活有了新盼头。从表现小说主旨的角度分析,农人的这种生活状态和心情足以表现出对孙少平改革的认可,农村改革的肯定。‎ ‎【点睛】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的题目,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目前,一定要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小说的内容。明确小说的环境背景,小说塑造的主要和次要的人物形象,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领悟小说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须细心和耐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B.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1.下列对文章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B.妃嫔媵嫱,“妃”是帝王的妾,“嫔”“嫱”都是指古代宫廷的宫妃,地位比“妃”要高;“媵”陪嫁的侍女。‎ C.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D.九土,九土即九州。“九州”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起笔就不同凡响,开头12字不仅气魄宏大,且含意深广,耐人寻味。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写出了秦始皇统一以后的纵心溢志,起到了总领全文、暗示主题的作用。‎ B.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第一个、第二个、第四个 “后人”意思相同,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指唐统治者;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人。‎ C.《阿房宫赋》先抑后扬,一抑一扬,由鼎盛时的轰轰烈烈到覆灭时的烟消云散,国亡族灭,两者形成巨大的落差,构成心理张力,给人以震撼。‎ D.《阿房宫赋》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前半部分铺排描写宫室的宏伟豪华和宫中生活的荒淫奢靡,为后部分的议论张本,意在揭露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答案】10.A 11.B 12.C ‎ ‎13.(1)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不是天下的人民。‎ ‎(2)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归语段,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意思,粗通大意,然后再寻找断句的标志,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不敢言而敢怒”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因此排除BC项。“函谷举”是结构相对独立,意思明确的句子,“函谷”是所在句子的主语,该词前面要断开,因此排除D项。故选A项。‎ ‎【1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 B项,“‘妃’是帝王的妾”陈述有误,妃的位次于皇后,亦指太子、王、侯的妻。“地位比‘妃’要高”陈述有误,妃的地位高于嫔。“‘嫔’‘嫱’”都是指古代宫廷的宫妃,陈述有误,嫱,是宫廷侍御。‎ 故选B。‎ ‎【12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阿房宫赋》先抑后扬,一抑一扬”分析有误。《阿房宫赋》是先扬后抑,不是先抑后扬。‎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灭六国者六国也,判断句;族,灭族;族秦者秦也,判断句;天下,天下人。第二句中,使,假使;递,传递;得,能够。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 参考译文:‎ 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蜀山的树木被伐光了,阿房宫才盖起来。(从渭南到咸阳)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它)从骊山向北建构,再往西转,一直延伸到咸阳。渭水和樊水浩浩荡荡,水波荡漾地流入阿房宫的围墙。每隔五步(有)一栋楼,每隔十步(有)一座阁。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下而建,像是互相环抱,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集,屋角互相对峙。盘旋地、曲折地,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横空而过,彩色斑斓,(人们看了要诧异:)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东西方向。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一天之内,一宫之中,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 ‎ 六国王侯的宫妃、女儿、孙女,辞别本国的楼阁宫殿,乘着辇车来到秦国。早晚弹唱,成为秦王朝的宫女。(光如)明星闪亮,是(宫女们)打开梳妆的镜子;乌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香料。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还未见到皇帝。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搜求的珍奇,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旦夕之间国家灭亡,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 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让那(阿房宫中)负载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显眼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上的线还要多;纵横的栏杆,比天下的城郭还多;乐器的演奏声,比闹市的人说话声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却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函谷关被攻破,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人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4.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 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15.“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4.D ‎ ‎ 15.(1)“寻”字表明杜甫此行不是漫不经心的信步由之,而是专程拜访;(2)“寻”为下面的诗句张本叙事,引出下面对蜀相祠堂的描写;(3)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强烈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报国之志的感慨。‎ ‎【解析】‎ ‎【14题详解】‎ 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D项,“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赏析有误。奔放飘逸是李白诗歌的特点,杜甫诗歌的特点是沉郁顿挫,这首诗也不例外。‎ 故选D。‎ ‎【15题详解】‎ 该题考查诗歌的练字,即赏析某字的妙处。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答该题,首先读懂该句诗写的内容,细细揣摩该字用来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该字能表现其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答题步骤: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意境;第三、点出该字有无修辞,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四、点明效果。本题要求赏析“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杜甫是借瞻仰诸葛亮的祠堂表达对历史英雄人物诸葛亮的敬仰,来表达自己的报国之心,希望能够像施展才华,实现抱负,“而丞相祠堂何处寻”,“寻”字是刻意找寻,并非无心之举,同时这个“寻”也为下文正面描写蜀相祠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作了铺垫。‎ ‎【点睛】该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炼字能力。答题时基本思路是:如果该词含义特别,则要单独解释一下;然后考虑其中是否使用某种表达技巧,如有,则点出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果没有,则把该词放在句中解释内容,最后分析其表达效果及作用。是否生动形象表现了某人某事某物某现象的特点,是否能烘托某种气氛,是否能传情达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形容杨贵妃一笑倾城,使得唐玄宗后宫之中的其他妃子都黯然失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水边感叹时光的流逝,写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名句,李白也在《将进酒》中用“君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人生短促的感慨。‎ ‎(3)李煜在《虞美人》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诸多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2)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本题中的眸、媚、黛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古至今,人类无时无刻不浸泡在文化的汁液中。在我国,从商周时期出土的鼎、尊、爵等食器文物,到园林寺庙等建筑艺术、唐诗宋词明清小品等文字艺术,再到围棋、投壶、蹴鞠等游艺活动, 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璀璨繁星。但是,一般来讲,古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引领者和创造者,高端文化产品的使用者,大都是王侯贵族、文人士子等上流社会人士,而坐贾行商者、市井细民等平头百姓,或是堆金积玉五或是 ,虽然也在创造着、享用着文化成果,却大都处于文化蒙昧状态,(   )。这与古代中国落后的物质生产条件和社会制度是 的。‎ 而在当下中国,随着国力的强盛,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大力提倡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希望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挖掘精神力量和发展方向 ‎;百姓想要为平凡的日常生活增添一些美感与意义,让日子过得更有滋有味。这样上下_____,一起将“文化创意”推到了时代前沿,也推到了巨大的产业链中。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最核心的就是人的创造力的释放和解放。‎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一而足   一文不值   休戚相关   同心戮力 B.数不胜数   一文不名   息息相关   同心戮力 C.不一而足   一文不值   息息相关   和衷共济 D.数不胜数   一文不名   休戚相关   和衷共济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要等待“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圣贤来承担文化的使命 B.承担文化使命的圣贤来使他们“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 C.要等待承担文化使命圣贤来“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 D.“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圣贤来使他们承担文化的使命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国家大力提倡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希望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挖掘精神力量并明确发展方向。‎ B.国家提倡大力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希望为具有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挖掘和明确精神力量与发展方向。‎ C.国家大力提倡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希望为具有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挖掘和明确精神力量与发展方向。‎ D.国家提倡大力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希望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挖掘精神力量并明确发展方向。‎ ‎【答案】17.B 18.C 19.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近义词辨析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辨析近义词,抓住词语的不同点。近义词的不同,有使用对象不同,词义轻重不同,感情褒贬不同,词语语法功能不同。二是关注语境,理解空格处侧重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第一空: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此空只强调多,故选“数不胜数”。第二空:一文不名,名,占有。一文钱都不占有,形容很贫穷。一文不值,值,价值。一文钱都不值。形容东西没有任何价值。此空接前文,强调有富有穷,故选“一文不名”。第三空: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此空只强调“有紧密关系”,而没有涉及“祸福”,故选“息息相关”。第四空:戮力同心,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强调“困难”语境。故选择“戮力同心”。故选B 项。‎ ‎【18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选句子填空,要通读语段,整体理解语段的内容,重点捕捉空格前后的内容,注意前后话题的中心,表达的重点和角度,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加以比较推敲。‎ 括号前面的语境是说平头百姓大都处于文化蒙昧状态,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括号内的主语仍是平头百姓,而BD项的主语是“先贤”,因此排除BD项。语境前面说平头百姓大都处于文化蒙昧状态,结合选项可推知,后面是侧重强调要等先贤承担文化使命,“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应该是修饰“圣贤”的定语。因此排除A项。故选C项。‎ ‎【19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A项,“发扬文化”搭配不当,应为发扬传统,弘扬文化。‎ B项,“挖掘与明确”不能与后面“精神力量与发展方向”一一搭配,“具有历史悠久”搭配不当。‎ C项兼有A和B的错误。‎ 故选D项。‎ ‎【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朱永新说,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找到他自己,成为他自己,成就他自己。但在现实中,中国不少的父母却是扬起手、错伸手、不放手,带给孩子的只能是人性的残缺。莫扬手,①‎ ‎____,让孩子远离各种暴力。莫伸手,不要试图控制孩子,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要松手,父母抓得越紧,②_____。父母只有让家庭教育沐浴在人性的阳光下,孩子才不会在风雨中毁灭,才会在蓝天上翱翔;③_____,才会成为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答案】 (1).①不要试图体罚孩子 (2).②反而孩子逃得越急 (3).③孩子才不会成为温室中的花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来补写句子。①处,根据横线前“莫扬手”和横线后“让孩子远离各种暴力”“莫伸手,不要试图控制孩子,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不要试图体罚孩子”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横线前“要松手,父母抓得越紧”,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孩子逃得越急”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横线前“孩子才不会在风雨中毁灭,才会在蓝天上翱翔”,和横线后“才会成为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孩子才不会成为温室中的花朵”意思的句子。‎ ‎2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能超过10个字。‎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这个精准,对于发展产业来说,首先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换句话说,应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游则游,不搞“一刀切”。‎ 实践中,一些地方一说发展产业,就一哄而上搞“热门”项目,最后同质化严重、形成新的产能过剩,就在于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一方面,对当地特色和优势发掘不到位,没有在发展产业中形成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对市场的科学研判不够,最后好心办坏事。‎ 找准定位关键要遵循客观规律。这个规律,既包括当地自然环境和产业基础,也包括外部的市场容量和市场环境。只有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引导贫困户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时制宜,才能真正实现有产有销、有投入有回报。‎ ‎【答案】精准脱贫要找准定位。‎ ‎【解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寓言类注意虚构的内容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此题属于概括材料内容的题目,注意事件的主体“精准扶贫”,重点强调的是“找准定位”。‎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限文体;字数800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答案】因相辅而相成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世间万物,没有什么能独立于其他事物而单独存在,唯有相互依存,相互凭借,才能散发出生命的光辉。       ‎ 善于借助外物,自古以来就是生存之道。‎ 两千年前的荀子道出了“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至理名言。事实上,善借外物不仅能成就自己,也能成就所借之物。      ‎ 声名一度响彻中国的张玉霞,自小双目失明,成了台湾街头的卖唱艺人。她最终通过《中国好声音》的舞台,用自己独特的歌喉打动了导师和听众,而她的加入,也为《中国好声音》增添了别样的歌唱元素。     ‎ 无疑,若独立于外物,则会单薄无依,而唯有两者完美融合,相互依存,才能尽情展现相得益彰的效果。就像紫藤萝和牵牛花、枯树和篱笆,单独拿出哪一样来,都不会给人惊艳的感觉,但是它们相互凭借,相互依靠,才有一份美丽啊!     ‎ 人们一直以来都将“相辅相成”四个字怀揣在心。《三国演义》中的庞统,因为相貌丑陋而不被孙权看重,以致他虽有满腹才华,却不得施展。而在投靠刘备后,他才有了展示自己经天纬地之才的机会,而刘备也因他的建议进兵四川。      ‎ 的确,唯有相辅才有可能相成。古今中外,没有人能够仅凭一己之力而获得卓越成就。庞统是这样,担任卢浮宫扩建工程的设计者的贝聿铭也是如此。      ‎ 卢浮宫的入口因为游客日益增多而不得不重修,但在重修时却又不能改变原有的结构,这对设计师而言无疑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然而贝聿铭通过努力,为其设计了一个玻璃金字塔,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成功为他的人生增添了耀眼的光环,同时,重修后的卢浮宫也因他的独具匠心被人们大加赞赏,成为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 可见,独立于外物的成就是不存在的。紫藤借篱笆挺拔起昂扬的美丽,篱笆借紫藤成就了粉白淡紫的风景。相互依存的结晶,总比独立存在来得更令人惊叹。      ‎ 牢记因相辅而相成,为自己开辟一片新天地。‎ ‎【解析】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目。材料中蕴含着哲理,应抓住“借”字来作文章。从紫藤的角度:借助他人的优势,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他人,从而共同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从篱笆的角度:自身虽然平淡,但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成功时,也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美丽。明白了“借”的内涵后,进一步打开思路,可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审题的角度有三:一是从牵牛花、紫藤罗的角度,“借助”“发挥个性特长”;二是篱笆、枯树的角度,“扶持后生”“甘做人梯”“无私奉献”;三是二者关系的角度,“双赢”“互助”“合作”。‎ 立意:‎ ‎1.双赢,才是真正的成全 ‎2.互助互利,走向成功 ‎3.好风凭借力 ‎4.甘做人梯 素材:‎ ‎1.海葵虾的两只大鳌各自夹着一支红海葵,整天东游西荡,一遇到危险,海葵虾立即举起红海葵,来防外来者攻击。这样海葵虾可以到处觅食,不必为安全而担忧,而海葵只要收集海葵虾的残渣剩饭就足以饱腹。 ‎ ‎2.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联军抗击秦国的侵略,但是,由于人心不齐,只想自己的眼前利益,不能很好的合作,导致失败。若各国在当时精诚合作,集中各国的兵力、物力和财力,是一定能够打败秦国的。所以说,拥有合作,才能拥抱成功。 ‎ ‎3.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  合作医疗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为了减轻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 ‎4.“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人多智慧多,只要善于合作,去发挥合作和整体的力量,就能想出办法,取得成功。成功的人善于合作,因为谁都不可能是一座孤鸟。日本人流行一句话:一个中国人可以干得过一个日本人,但三个中国人却干不过三个日本人。这话虽然是说中国人有个人竞争和成功的能力,但是不善于集体协作。就拿国家男排、男篮、男足等队来说:论高度,我们比日韩队员高得多;论集训时间,我们也在他们之上。为什么在一些关键的比赛上,我们却往往输给日韩呢?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发挥了合作精神,至少合作得比我们好。 ‎ 结构层次: ‎ 本文的题目是《因相辅而相成》,是一篇议论文。文章开端首先引用材料,得出中心论点:世间万物,唯有相互依存,相互凭借,才能散发出生命的光辉。作者从荀子《劝学》的“假舆马者”“假舟楫者”到台湾盲人歌手张玉霞,从庞统刘备到卢浮宫,大量利用事实,证明观点,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凭借,才能相互成全。文章始终围绕论点论证,穿插引用材料,使文章内容紧凑、浑然一体。但不足的是,事例过多,缺少层次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