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ww.ks5u.com 长郡中学2019一2020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期中考试 语 文 时量: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总是离不开诗呢?那是因为诗和我们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这个民族把诗意看作自己民族文化的本质。说到底,西方人是用科学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而我们中国人则是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这是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 譬如说,苏东坡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提到了一个典故:尧统治天下时,手下的法官皋陶要杀犯人,但尧反对了三次,主张不杀。主考官欧阳修特地问苏东坡这个典故的出处,苏东坡坦然回答:“何需出处!”他是根据策论的需要,自己编造出来的。还有个例子是《史记》。《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史书,但鲁迅对它有这样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里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史记》其实不是真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譬如“鸿门宴”,写得如此精彩,所有的细节都栩栩如生,但鸿门宴在历史上有没有如此真切地出现过呢?其实司马迁只是非常合理地写了一段可能是真实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要的一位史学家,也是用一种诗意的方式,在为我们民族留下那样一段可能存在的历史。‎ 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 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 ‎(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文章的需要可以编造一些典故,这属于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的一种形式。‎ B. 根据鲁迅的观点,《史记》其实是散文,甚至可以说是诗,而不是真正的史书。‎ C. 史学家可以通过一种诗意的方式,即合理的想象描写一些历史的细节来完成史书。‎ D. 诗和中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离不开诗的现实入手提出观点:诗和中华文化联系紧密。‎ B. 文章从文化史与文学史两个角度论证,观点鲜明,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C. 作者以苏轼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与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例证来证明观点。‎ D. 文章先提出论点,然后兼用举例论证与理论论证,摆事实,讲道理,极有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思维方式看,西方人理解世界偏于理性,而中国人理解世界则偏于感性。‎ B. 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 C. 《红楼梦》之所以精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说里写了许多诗,很有诗意。‎ D. 晚清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已经有了自觉的选择,即诗歌要含蓄,要多用典故。‎ ‎【答案】1. B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根据鲁迅的观点,《史记》其实是散文,甚至可以说是诗,而不是真正的史书”不合文意,其中,“不是真正的史书”错,原文说的是“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史记》其实不是真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A项,“文章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离不开诗的现实入手提出观点:诗和中华文化联系紧密”不合文意,文章是从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入手提出观点: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项,“晚清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已经有了自觉的选择,即诗歌要含蓄,要多用典故”中“自觉的选择”错,从原文可见,晚清诗人的含蓄诗风与文字狱的政治背景有关,并非自觉的选择。‎ 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航“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节选自《别了,“不列颠尼亚”》)‎ 材料二:‎ ‎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金庸宣布就此封笔。金庸用他所写的14部小说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写就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的家国情怀不仅体现在小说里,还体现在现实中。‎ 早在14岁那年,金庸目睹了国家凋敝,就立志成为一个维护国家尊严的外交官,然而命运多舛,金庸未能实现梦想,而是做了一名记者。可他依然心系祖国。‎ ‎1949年,国民党败走台湾,留下一批飞机在港。当时香港还是英国人的地盘,国民党方面又发动关系游说英国人把飞机移交给台湾。这时候,金庸挺身而出,靠着自己在香港新闻界的名声为新中国仗义执言,在《大公报》上发表多篇社论为中国共产党说话,援引国际法侃侃而谈,最终为内地争得了这批飞机。‎ ‎1981年,邓小平接见金庸,对他的武侠小说赞不绝口。金庸曾对朋友说:“几十年了,我最佩服他的风骨。这样刚强不屈的性格,真像我武侠小说中描写的英雄人物。”邓小平对金庸说了一番很重要的话,那就是中国准备收复香港,并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金庸很激动,连忙回应:“这方针政策好,香港人和国际友人都能接受。”回到香港后,‎ 金庸逢人便说内地好,还在《明报》大力宣传香港回归祖国。后来撒切尔夫人曾单独会见金庸,希望他为英国说话,反对香港回归。金庸果断拒绝了,并坚定表示站在中国政府一边。‎ 世人常感叹,金庸武侠世界里的刀光剑影、风云变幻多么精彩,殊不知,金庸毕生坚守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为多么精彩。他以如椽之笔,书写家国情怀,以铁肩担道义,以妙手著文章,开创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享誉海内外华人社会。金庸先生赤子丹心,侠肝义胆,其文采风范永为世人景仰。‎ ‎(选材综合“百度百科”等资料)‎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精确地记录了英国管治香港的时间,意在告诉人们,这段屈辱历史是刻骨铭 心的,语言含蓄而有分寸。‎ B. 材料二金庸封笔之时,用自己14部小说名字中的第一个字组成一副对联。可知金庸一生共写了 14部武侠小说。‎ C. 材料二在香港回归问题上,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都会见了金庸,金庸态度鲜明,坚定维护祖国统一。‎ D. 材料二人们对金庸的了解大多是对他文笔创造的武侠世界的了解,而很少了解到他以铁肩担道义的一面。‎ ‎5. 请结合材料,概括金庸先生令人感动的优秀品质。‎ ‎【答案】4. B 5. ①勤于创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一支笔写了多部体现家国情怀的武侠小说。②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为大陆争取飞机,佩服邓小平,支持香港回归,拒绝撒切尔夫人,积极宣传“一国两制”。‎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材料二金庸封笔之时,用自己14部小说名字中的第一个字组成一副对联。可知金庸一生共写了 ‎ 14部武侠小说”说法绝对,这副对联取自金庸所写的14部小说名字中的第一个字,但并不能说明金庸一生共写了 14部小说。‎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结合材料,概括金庸先生令人感动的优秀品质”,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本题中,由“世人常感叹,金庸武侠世界里的刀光剑影、风云变幻多么精彩,殊不知,金庸毕生坚守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为多么精彩。他以如椽之笔,书写家国情怀,以铁肩担道义,以妙手著文章,开创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享誉海内外华人社会”可总结出:金庸勤于创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由“1949年,国民党败走台湾,留下一批飞机在港……金庸挺身而出……最终为内地争得了这批飞机”、“金庸逢人便说内地好,还在《明报》大力宣传香港回归祖国”、“世人常感叹,金庸武侠世界里的刀光剑影、风云变幻多么精彩,殊不知,金庸毕生坚守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为多么精彩”等内容可以看出:金庸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配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她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己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 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 ‎6.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介绍了父亲的名字很气派,但他其实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作者以一种欲抑先扬的手法巧妙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阅读兴趣。‎ B. 小说中画线的句子“漫天大雪,朔风怒吼”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一方面突出了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C. 小说通过叙述父亲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塑造了“父亲”这样一个生动的小人物形象,他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D. 小说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以“父亲”为例,除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外,作者还特别重视描写父亲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 ‎7. 小说中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8. 小说最后以父亲卸装换衣、清理现场、坐下打盹的画面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①刚嫁给父亲时满怀期望,认为父亲会大红大紫;②嫁给父亲后,深怀悔意,对父亲“配角”职业颇为不满,公开场合尽量避免提及父亲的“演员”身份;③儿女长大后,对父亲多了关怀体贴,安慰受伤的父亲,提醒孩子不要干扰影响父亲拍戏。 ‎ ‎8. ①人物形象上:这个画面是父亲拍戏结束后辛苦、疲倦状态的直接呈现,通过父亲的动作、神态描写,强化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小人物,辛勤、努力的配角形象特征。②情感表达上:结尾处的细节描写中蕴含着“我”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但情感表达含蓄委婉,隐而不露,意味丰富,引发读者想象。③思想内容上:进一步深化主题,像父亲这样的普通小人物(“配角”)在社会生活中尽管不扮演主要角色,但他们认真生活、认真工作,也值得赞美。‎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艺术特色。A项,小说开头介绍了父亲的身份,然后再介绍名字;以名字的“伟大”衬托职业中扮演的角色的卑微,不存在“欲抑先扬”之说。B项“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的判断比较牵强。D项“重视描绘父亲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错,小说未涉及心理描写。‎ 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①读全文;②抓标题;③辨文体;④找线索;⑤理层次。题中错误的选项主要是对小说情节、主题的考查。‎ ‎【7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答题首先到文中找到人物的言行举止,,从中分析人物的情感态度。‎ 点睛: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从相关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 ‎【8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最后以父亲卸装换衣、清理现场、坐下打盹的画面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题关键词“结尾好处”,答题应该从内容和结构等角度结合原文内容答题。‎ 点睛:小说情节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2‎ ‎、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3、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4、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B.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缱,指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C. 寡人,诸侯对自己的尊称;东道主,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D. 武,文中指武德。武德,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处于危险的境地,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在郑伯面前举荐了“千里马”烛之武。‎ B. 郑伯从谏如流,他面对烛之武的牢骚,没有表达不满,而是自责,情真意切,又分析 利害关系,最终感动了烛之武。‎ C.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退军时,既提到要维护郑国的利益,又处处为秦国着想,机智善辩,不卑不亢。‎ D. 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人物栩栩如生,情节波澜起伏,充分体现了《左传》写人叙事 的高超技巧。‎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答案】9. B 10. C 11. C ‎ ‎12. (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是困难的。‎ ‎(2)现在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张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 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一句的意思是:“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其中,“国危矣”主谓宾俱全,此处应断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与“师必退”构成假设复句,中间应断开,排除AD;“臣之壮也”中“也”字为句末语气词,此处应断开,排除C。‎ 故选B。‎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寡人,诸侯对自己的尊称”表述错误,应为“寡人,是诸侯的谦称”。‎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既提到要维护郑国的利益”与原文不符,烛之武在游说秦伯时,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全部在为秦国考虑。‎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鄙”,意动用法,把……当做边邑;“远”,形容词做名词,远地。第二句中,“既”,已经;“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肆”,扩张;“阙”,使动用法,使……减少;“焉”,哪里。‎ ‎【点睛】参考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狄宗亨 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①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①鸣皋:山名,在河南嵩县东北。‎ ‎13.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诗前两句写景,融情于景,既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为三、四句的抒情 做铺垫。‎ B. 王诗第二句虚实结合,送别之地洛阳的树色在暮色中苍茫一片,作者由此想象朋 友要去的地方鸣皋,也是烟雾朦胧。‎ C. 骆诗题为“于易水送人一绝”,但它并没有叙述离别之景,却可以让读者联想起一 个激扬壮别的场景。‎ D. 骆宾王精于遣词,“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一语双关,既写出江水之寒,更写出自 己对友人的万般不舍之情。‎ ‎14. 两诗在抒情方面各有什么特色?请具体分析。‎ ‎【答案】13. D 14. 王诗:一、二句借景抒情,用深秋苍茫之景,烘托作者的离愁别绪,三、四句直接抒情,表达自己因朋友 离去的无限忧愁和对朋友的不舍之情。骆诗:借古伤己,作者歌咏燕太子丹及其宾客送荆轲时怒发 冲冠的情景,表达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和自己人生失意的无限感慨之情。‎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万般不舍之情”错,骆诗的情感更多的是借古抒怀。‎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须从三方面建立起模式:构建起关于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艺术表现)的知识网络系统模式。如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本题中,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①修辞手法(优先) ;②表现手法(次之) ;③表达方式(其次) ;④ 文章章法;⑤语言表达(④⑤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 。思考分析时的两个结合。‎ ‎ ①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②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本题中,王诗“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是借景扮情,本句中的“树色”和“烟”是写景,暮色苍茫中洛阳“树色”依稀可见,这是实写;在洛阳是看不到鸣皋的“烟”的,但与朋友惜别时,向朋友要去的地方望去,烟雾朦胧,达是虚写。骆诗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特,从诗的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史诗。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迪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 ‎(2)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向往的境界,“____,____”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 ‎(4)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关于“真的猛士”的描述是:____,____。‎ ‎【答案】 (1). 携来百侣曾游 (2).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 在康河的柔波里 (4).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5). 风萧萧兮易水寒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8).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携”“峥嵘”“萧”“惨淡”“淋漓”。‎ ‎【点睛】古诗词默写年年必考,近年来理解性默写题的考查比例渐渐加大,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唐朝数学家僧一行曾研究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围棋总共有多少种可能的棋局?那时,围棋的棋盘刚刚从17道扩展到19道,演变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样貌。运用当年简陋 的计算工具,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两色黑白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或许正因如此,当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最近几年中击败人类顶尖围棋手的时候,不少科技界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棋 局惊人的可能性,意味着人工智能无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 )。于是,一种已经传承了数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信息技术中最为前沿的领域,产生了奇妙的因缘。围棋并非一个特例。我们会从全国各地 的“非遗”中,发现它们蕴含的“科学密码”。藏族的唐卡画师从自然界的矿物和植物中采撷各色颜料,令画作历经数个世纪仍然色泽斑斓、 ;雏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针灸疗法,在人体特定部位进针施灸来解除病痛,如今早已 ,只要稍懂一些排列组合原理,就可以体会到一代代医师建构经络体系的艰难。这些“非遗”瑰宝,凝聚成了中华文明的气场与魂魄。除了诸多壮丽的建筑工程和 的史册文献之外,一个个表演或游艺项目,一部部广为传颂的史诗或民间故事,一件件不同材质的手工艺品,乃至人们对世界起源和运转方式的认识,以及对待自然万物的不同态度,共同构成了今天所见的中国。‎ ‎16.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简陋(lòu)  演绎(yì)  蕴含(yùn)‎ B. 采擷(xié)  斑斓(lán)  雏(cú)形 C. 追溯(suò)  施灸(jiŭ)  魂魄(pò)‎ D. 瑰宝(guī)  凝聚(níng)  经胳(jīng)‎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能做得更好,已经“学会”了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 B. 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已经被它“学会”了,而且能做得更好 C. 像人一样能做得更好,它已经“学会”了去观察和分析棋局 D. 它已经“学会”了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而且能做得更好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丰富多彩 璀璨夺目 蜚声中外 卷帙浩繁 B. 琳琅满目 璀璨夺目 赫赫有名 汗牛充栋 C. 丰富多彩 光辉灿烂 赫赫有名 卷帙浩繁 D. 琳琅满目 光辉灿烂 蜚声中外 汗牛充栋 ‎【答案】16. A 17. D 18. A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根据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正误。本题中,‎ B项,改为雏(chú)形;‎ C项,改为追溯(sù );‎ D项,改为“经络”;‎ 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前面说“棋局惊人的可能性,意味着人工智能无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后面应该也 是围绕“人工智能”来说,即用“它”来指代“人工智能”。B项,中途易辙,后一句主语应是“它”而不是“像人 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C项,与上文衔接不够连贯。A项,“它能做得更好”与上文“无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语意断裂,不够连贯。‎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 第一空,“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此处形容“非遗”内容之丰富,应该用“丰富多彩”。‎ 第二空,“璀璨夺目”,形容光彩鲜明耀眼。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夺目,耀眼。“光辉灿烂”,形容色彩光亮耀眼,鲜明夺目,也用于事业、前程伟大美好。结合前文“令画作历经数个世纪仍然色泽斑斓”,应选“璀璨夺目”。‎ 第三空,“蜚声中外”,指扬名中外,享誉全球。“赫赫有名”,形容声名非常显赫。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文意重在表达针灸扬名中外,影响很广,因此选“蜚声中外”。‎ 第四空,“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书的内容丰富。“汗牛充栋”,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形容书籍很多。“卷帙浩繁”除了形容书籍多,还可以形容部头大,此处形容“史册文献”,应选“卷帙浩繁”。‎ 故选A。‎ ‎【点睛】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 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 B. 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 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 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喊叫的受难者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 ‎“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 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偷换主语,可删掉“使读者”。‎ ‎“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语序不当,应将“不仅”放在“该诗”后面。‎ D项,“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喊叫的受难者了”动宾搭配不当, “听不到喊叫的受难者了”改为“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 故选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_______①______。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_______②__________,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_____③________,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答案】(1)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2)这种模式可以为其节省宝贵的时间 ‎(3)通过在线电子支付完成交易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解答此类题,应根据语段内容及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一空由上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节省可知,此空可从提高交易效率角度组织答案;第二空从上句的对象和下句的“还易于”来看,此处应是电子商务对上班族带来的节省宝贵时间。‎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写作(40分,其中书写5分,文章35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品”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多种含义:①体味,如品味、品尝;②评论好坏,按一定的等级衡量,如品评、品鉴;③品质……我们可以品味人生百味,也可以品味文学艺术。‎ 请以“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品 ‎“粉浆——,卖粉浆嘞,谁要粉浆——”‎ 街边的小巷里,小贩骑着个小三轮,在奋力的吆喝着。淡淡的酸味,飘然弥散在空中,小巷深处,有人就嗅着这淡淡的酸味,寻了过来。那人望着车上乳白的粉浆,口水早已冲破嘴的屏障,倾了出来,回忆起它的味道,那是久久难忘的家乡的味道。‎ 幼时,望着桌柜上放着一锅粉浆,发出刺鼻的酸味,甚至夹杂在其中的一股骚味,总是把我熏的远远地,就连桌台上乱飞,寻找着食物的苍蝇,这个贪吃鬼,就要绕道而行,退避三舍。我就这样远远的望着,听奶奶说今天还要拿它来做饭,口腔里已不觉得泛起酸。‎ 十二点钟声准时响起,提醒着人们午饭时间,享受美好的时候到了,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奔向餐桌,反而迈着短小的步伐,一摇三晃的走向饭桌,看着桌上的白瓷大碗,里面被粉浆饭占的满满的,空中飘着几缕白烟,空气中依然弥散着些许酸味,却并没有勾起我的半点食欲。我艰难地爬上椅子,看着桌上那碗热腾腾的粉浆饭。白瓷大碗映衬的它越发乳白,饭里点缀着几片小红和小绿,那些是青菜叶和红萝卜块;旁边飘着几弯摇曳的小舟,那些是黄豆。‎ ‎“这碗饭真的能吃吗?”我小声嘀咕着。‎ 我伸出还没有洗过的小手,用食指在饭里蘸了蘸,放进嘴里,起初,酸味还没有那么强烈,于是捧起碗,贴近嘴边,轻吮了一口,它并没有大米饭那样顺滑的口感,也并不像黄米饭的粗涩,但却是那样恰到好处,配合着青菜和红萝卜的清淡,消除了几分酸意,这粉浆饭最大的亮点,依然还是这独一味——酸,这份酸,没有梅子酸的有些青涩,也不具备柠檬那种让人为之一颤的酸意。它的酸味,没有华丽的出场,一鸣惊人,反而带着些释然,由表及里,慢慢的,由舌尖上的酸,变成了舌根上的“甜”。‎ 这份酸,蕴含着家乡人的意味在里面。处在这个不算繁华的城市里,大家每天依然还要经历辛酸苦楚中,过着平凡的生活,但他们心底却向往着美好,是值得回味的,是“甜”的。‎ 这是我小时候味道;长大成人,朴实的家乡人每天依然会到早点摊前,要上一碗粉浆饭,嗅着家乡的味道,准备开始新的一天;离开家乡,当你看到特产粉浆饭招牌时,你会回忆起家乡的味道,因为这是你无法抹掉的家乡的记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作文的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所给的材料提供了几个含义“①体味,如品味、品尝;②评论好坏,按一定的等级衡量,如品评、品鉴;③品质……”,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材料打开思路,紧紧围绕“品”做文章。“品”有几种词性,从立意的角度考虑,“品”作动词,组词后要增加主语或宾语,表达考生对人生的观察、思考与认识; “品”作名词,要点出其具体内涵,如感悟、体验等。文章要求写成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 参考立意:‎ 品味人生百态(苦难、沧桑、曲折、不幸、 磨难、幸福等);‎ 品味经典(文学、音乐、美术等);‎ 做一个品行高洁的人;④用客观、公正的标准品评他人 (事物)。‎ 可用素材:‎ 人生充满了选择,选择明天,也就选择了一味的逃避;选择今天,也就选择了无畏的面对;选择机遇,也就选择了成功;选择放弃,也就选择了失败;选择了……是否明确的选择给予了我们未来不同的道路:一条路上要历经艰难险阻,另一条畅通无比。“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人生本就短暂,就何必用愁眉苦脸来充实“一撇一捺”的生活,良好的心态是生活的根本,乐观的态度决定着未来。用坚强乐观来品味人生,不惧前行。‎ 人的一生,免不了攀爬到山顶和跌落到谷底的大起大落,这正如天气一样变幻莫测,前一秒还万里晴空,后一秒变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不管什么样天气的变化,都会给你带来退然不同的心情与心理。跌落到谷底,必定会受到打击,必定会感到悲恼,感到不公,为何要在我人生的履高点给我当头一棒,使我跌入谷底?为问命运要如此之提弄人?一个个的不解,一声声悲哀,一天天埋头思索……答案无非就是给你一个警示,让你在未来的道路上步步为营,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让你化悲愤为力量,化力量为压力,化压力为动力,横扫一切的障碍物。‎ ‎3.“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这是华罗庚所说。人生中缺不了雪中送炭,正如《品味人生》中讲到的“我们要多笑一些,只有伸出你真诚的双手,对方才会还你以热情的回报。”主动帮助他人,主动在人生在画卷中添上一到绚丽多彩的彩虹当然,他人也会在你的画卷中挥洒下几来温暖和照的阳光,来去除你刚下完潇潮冷雨的潮湿,吸食更加清新的空气。主动倾听他人的经历,喜鹊之所以讨人的喜欢就是因为它报喜不报忧,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不妨给他一次痛哭的机会,这样也会增加自己的心理承受压力。通过他人的事件,深刻的反思到自己,想象一下这件事如果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你的解决方法是什么,该如何继续谱写人生未来的宏伟蓝图!‎ ‎4.人生不缺乏美,只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诚然,美好的事物如流星划过晴朗的夜空,稍纵即逝。但是当它流入你内心的一瞬,只要你细微地去观察它、欣赏它,便可将这一刻定格为永恒。‎ 行文结构:‎ 文章以“品”为题,采用记叙文的形式,记叙了作者从幼年时就喜欢粉浆的事,文中运用了一系列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如语言描写“这碗饭真的能吃吗”、动作描写“我伸出还没有洗过的小手,用食指在饭里蘸了蘸,放进嘴里”等,刻画了我对乡味的痴恋,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文章结尾总括全文,升华感情“这是我小时候的味道;长大成人,朴实的家乡人每天依然会到早点摊前,要上一碗粉浆饭,嗅着家乡的味道,准备开始新的一天;离开家乡,当你看到特产粉浆饭招牌时,你会回忆起家乡的味道,因为这是你无法抹掉的家乡的记忆”。‎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