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炼字技巧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炼字技巧教案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鉴赏诗歌的炼字技巧 教案 ‎1、炼字技巧 例4:"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木兰花》吉林四川卷)‎ 例5:"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菩萨蛮》浙江卷)‎ 解题思路:例4与例5均属于对炼字技巧的考查,解答此类试题的思路为:分析这个词或这个字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情感,运用了什么修辞达到了什么效果。‎ 答案示例:‎ 例4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5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例6:"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次北固山下》湖北卷)‎ 例7:"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蝶恋花》辽宁卷)‎ 解题思路:例6与例7属于开放性的比较分析题,解题思路为:先表明自己的看法,然后分析这个词所写之景及其特点(包括时令、色彩、感觉、抒情特点、音节特点、表现人物情感等),再分析所达到的效果,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 例6  ①"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②"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例7  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2、诗句的妙处 例8:"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江城子》甘肃青海卷)‎ 例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听邻家吹笙》湖南卷)‎ 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鉴赏具体诗句试题先要结合全诗分析诗句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再分析它的表达技巧及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 例8  "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句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例9  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 ‎ 诗歌的语言主要特征有:凝练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而这几个方面往往是合为一体的。‎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主要指的是语言转换带来的意象的统一,如“春花烟雨江南”渲染的是春到江南,繁花如锦的美丽场面。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写相聚之乐,下句写别后相思之深,几种平常不过的事物,集于作者笔下,语言跳跃很大,但给人以丰富的暗示。‎ 诗是语言的艺术,要读懂一首诗,必须先理解诗的语言的含义。诗眼乃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性词语,足以让鉴赏者茅塞顿开。分析诗歌的语言的凝练性时,要抓住诗眼,展示意境,感受情趣,领悟主旨。‎ ‎【例题剖析】‎ ‎1、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选出括号内依次填上最佳的一组词是 溪涨清风(  )面,月(  )繁星满天。数只船(   )浦口,(  )声笛起山前。‎ A、拂    落    横    一      B、袭    稀    傍     几 C、拂    圆    傍    声      D、袭    稀    横     一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去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1)试分析运用上面加点的“拥”字和“飞”字的作用。‎ 答:“拥”字写出军容之盛,和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飞”写出义军回击敌人的力度和战斗的惨烈。两词生动形象,饱满有力。‎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看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分析:本题能找出“咽”与“危”是诗眼并不难,难的是“为什麽”和“结合全诗鉴赏”。‎ 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特别是在他晚年,沉湎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尤浓。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诗境浅说》)“日色冷青松”一句,还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在唐代诗人中,王维是比较早地并且成功地将通感运用于诗歌创作的。‎ 本题学生应重点答出三个要点,一是绘写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此所谓意境;二是此二字可以说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是诗文更为生动,三是此二字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 这道题从炼字角度出发,难度适中,又可以包孕意境、文字以及诗言志三个角度考察学生,是一道可以列为经典的考题。只是考试院给的答案有些简单,可能是考虑试题难度吧。‎ ‎4、下面这首宋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称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的语言,要从词句入手理解诗歌语言的意蕴,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是环境气氛的渲染,与“人比黄花瘦”构成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是一个凄清的深秋怀人的境界。结句以黄花喻人瘦,精当无比。前人也有以花比人瘦的诗句,但都不及李清照写得新颖贴切。黄花就是菊花,瓣呈长形,下垂貌,色泽以黄为基调,与“瘦”易于联系,再加上菊花以幽雅高洁为品,与作者的精神有相通之处,既见其形,又传其神,以其写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蕴藉。‎ ‎[参考答案](1)造语含蓄,意蕴丰富。诗人借气氛的渲染、贴切的比喻构成西风瘦菊,佳节冷落,对花兴叹的艺术画面,离别之恨、相思之苦尽含其中。(2)比喻新奇传神。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诗人,兼用菊花品节高洁之意,形神兼备,耐人寻味。‎ 课下作业:学考联通 第五课时 课时要点: 从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征入手欣赏诗歌 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反复诵读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作品的意境的阅读习惯。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没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教师可以举一些例子,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使之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叫炼字。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位的重要手段。我国古代诗人对炼字感慨良多。老杜自称“新诗改罢自长吟”,孟郊感慨“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杜荀鹤自诩“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卢延让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更是激动得“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炼得好的,便成了诗眼,甚至句以字名、诗以句名,千古流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噪”衬“静”,以“鸣”衬“幽”,使“静”的特点更为突出,更为鲜明。“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以动态写静态,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给人以美好享受。“微风燕子斜”,一“斜”字,化动为静,刻画出一种悠然的情态。这都是从写作的角度说的。‎ 我们今天要从鉴赏评价这个侧面,来探讨一下如何抓住诗歌的诗眼,借一般以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便捷的鉴赏古代诗歌。‎ ‎(一)抓住诗词中能粘合情与景的实词、虚词,以“融合”诗歌的情与景,体会诗歌的意境。‎ 诗歌,或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对于借景言情和缘情布景的诗歌则需要寻找一个情景交融的“融”合点,如:“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江汉》诗中,诗人用“共”、“同”、“犹”、“欲”四字将客观景物与诗人的思想感情自然融合在一起。与天共远,与月同孤,心视落日而犹壮,病遇秋风而欲苏,老骥伏枥的情怀溢于笔端。而寓情于景的诗歌则需要抓住诗中附着情感的“景语”,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痛苦。‎ 例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霏霏”正是怅然若失的征夫情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萧萧”“寒”满载的是壮士报国的悲壮情怀。‎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量词 量词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修辞作用。吟诗作文中如果注意对量词的精心锤炼,往往可达到妙笔生花的效果。‎ ‎    一、巧用比喻修辞,量词可以加强对事物的描绘,使其更加形象生动。‎ ‎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这里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用词再准确不过了,极有层次感、对比感的写出了雪后银白世界中的景物。而“一芥”“两三粒”,则以“小草”“米粒”作喻体,更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事物形状、大小。‎ ‎   (2)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髻鉴中心。(雍陶《题君山》)‎ 整个诗句写君山之美,作者先以青髻的量词“螺”为喻体,说明水仙刚刚梳洗罢的乌黑发髻高高蓬起,就像螺壳那样的形状,真是美丽至极。作者又想象洞庭湖是水仙的一面镜子,仿佛水仙正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青髻,娟秀挺拔的君山恰似镜中的螺形发髻高耸的样子。这种联想绝妙奇特,然而后面的联想完全是在前面“螺”这个量词比喻的基础上形成的,可见“螺”的美化作用的分量。‎ ‎    二、巧用移就修辞,量词可以化虚为实。‎ ‎   (1)友人来访,不小心碰翻了一杯乡愁,浓浓的气氛四溢弥漫。(曲近诗)‎ ‎      乡愁”是一种思想情绪,摸不着,看不见;而量词“林与之结合,便将其化为清香扑鼻的浓茶,浓香四溢,形象地展现出羁旅异乡的游子相聚,互吐思亲怀乡之情的动入场面。真是妙手著春。‎ 乡愁”是一种思想情绪,摸不着,看不见;而量词“林与之结合,便将其化为清香扑鼻的浓茶,浓香四溢,形象地展现出羁旅异乡的游子相聚,互吐思亲怀乡之情的动入场面。真是妙手著春。‎ ‎    (2)、习习的清风在首在面上.手上.衣上,这便又感到了一缕新凉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新凉”是一种感觉,不具体,作者用“缕加以修饰,化无形为有形,由于通感作用,仿佛立刻会使人感受到如丝佛身的清凉滋味。‎ ‎    三、有些虽词牵动全文,有助于主题的表达,意境的形成。‎ ‎   ( 1)、四国山色中,一鞭残照里。(《西厢记·长亭送别》)‎ ‎    ‘鞭’用得形象贴切,使人仿佛看见四周山色中;渐渐西下的残阳,离山只有一鞭子”高了。既写出了离别的时间,又曲折地描绘出了莺莺依依不舍的心理张生的马已经望不见;‎ 但莺莺那颗依恋的心,却还始终系牵在张生的鞭捎上。同时;‘鞭’字还创造出令人销魂的意境四围山色,黄昏笼罩,莺莺伫立凝望远方,张生的身影由近及远,逐渐消融在残阳晚照中,唯有那道鞭影时隐时现,依稀可辨,从而形象而有效地突出‘送别这个主题。‎ ‎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港之上,侣鱼虾而友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樽槽以相属。(苏轼《前赤壁赋》)‎ ‎    ‘叶;不仅生动地再现扁舟的形状特征,而且配合语境赋予扁舟以动人的美感,使其与清风、明月和水波相映成趣,构成如诗如画的意境,使入遐想无穷仿佛自已荡着那轻盈如叶的小舟;课荡于茫茫无际的江面上,体验着那飘飘然羽化而登仙”的感受。‎ ‎    再则,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境界与“一叶扁舟’相形对照,大江水光更显浩渺无际;而小舟越发像风中之叶,轻微飘忽;似有若无。这自然而然地引出作者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等一系列的人生感叹。‎ ‎    总之,妙用量词不仅能令你的语言形象生动,引入联想,而且常常牵系着整篇文章的意境与主旨,所以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二)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详加分辨。例如:‎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王维“下马饮君酒”、“日色冷青松”‎ 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三)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典型的比如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在教学中,让学生将己学过的含有倒辞的诗词,回顾出来,重新排序。如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可以很快重排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更为典型的、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生亦能很快重排为“欲目穷千里”,并能感知倒辞是为了对偶的需要。又如“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内分金带赤,恩与荔枝青”。重新组合为:“ 夕鸟藏(于)梨花”、“小树花传香”、“内分赤金带,恩与青荔枝”。重新还原的目的就是要理解诗人特定环境中的思索,美丽景象中的情趣。‎ ‎(四) 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在诗歌的鉴赏中,就可以指导学生能够根据问答,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和联想,把省略的空白部分补充出来。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 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又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叠印。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一旦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正在诗的多义。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他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五)通过体会诗中字词体现的色彩,理解诗人有意构筑的画意与诗情。‎ 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古人在诗词中,对色彩词的使用,常常是成对的。这些成对的色彩词,相互间或映衬,或点缀,或烘托,或照应。例如,在一些边塞、征戍诗中,多以黄白两色相对使用,表现出一种悲怆、苍凉、空旷、寥廓、广袤、萧瑟的意境。这样的诗句有:“‎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边城何萧杀,白日黄云昏。”(高适)“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发人。”(司空曙)“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在表现岁月流逝、感慨世事沧桑的诗中,常见青色与白色相对,烘托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意境。在这些诗句中常常以亘古不易的事物,如青山、青松等来反衬年华易逝的蹉跎人生。这样的诗句有:“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白居易)把红色同绿色相对,让它们相互映衬,相互对照,构成富有情调的和谐画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夜明亮的雨珠,又笼在空★80106 、灰白的晨雾之中,再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好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春晓图。这里红绿对照,洋溢着一种蓬勃、热烈的气息。王维在《辋川别业》中写道:“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由于映衬鲜明,对比和谐,绿色更加鲜艳,红色也格外热烈,造成一种扑人眉宇,甚至使人的心都仿佛要燃烧起来的浓郁春意。这种红绿对照的写法,后来的诗人一再运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大自然是色彩的宝库。但是,文学作品中的色彩世界是作家创造的,这和自然界的色彩有不同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是:文学作品中的色彩具有作家的情感倾向。作家笔下的色彩,不是直陈自然环境的颜色,而是通过对色彩的选择与具体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例如,白居易的诗句“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青门柳》),元稹的诗句“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行宫》)等,都是用色彩表达情感的例子,其中“青青”、“红”都随诗中所示的特定环境,附着上了诗人独特的情感。杜甫的著名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白鹭上青天”,就是利用黄、绿、青、白四色的鲜明而和谐的对比,构成了一种色调柔美绮丽的画面,展示了春光的旖旎明媚,从而也表现出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有一段曲文:“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是一幅秋风萧索的景象,其中的色彩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感受,使人最后读到“离人泪”三个字时,会产生深切的共鸣。‎ 他们不仅用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而且也用同一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王维《田园乐》一诗,写桃红柳绿,这里的“红”、“绿”是一种“怡红快绿”,充溢着诗人悠闲安适、自得其乐的心情。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既然“红瘦”中浸透着惜花的感情,“绿肥”也就不可能产生使人满足的感觉。蒋捷的《一剪梅》写游子的心情是“一片春愁待酒浇”,环境是“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所以当他感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这“红”和“绿”只能是蒙上淡淡哀愁。柳永在《定风波》一词中,出于“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的特定心境,说“自春来,惨绿愁红”,这“红”和“绿”便带有一种惆怅惨淡的情味了。‎ ‎ ‎ 课下作业:学考联通 中学古典诗词中的互文艺术 ‎ ‎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综观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中,有数十处地方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概括起来,“互文”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单句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就是指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从字面理解,这句诗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实际上,应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此外,这种类型的诗句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等。‎ 二、对句互文 ‎ ‎ 所谓对句互文,就是指下句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句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与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依据上下两句的关系,对句互文又可分为近义式和反义式。近义式对句互文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这两句诗应译为“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黄花帖在脸上。”反义式对句互文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从字面上看,前后两句对举,但在意义上两句都话外有音,而且是正反结合。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此种互文句用词更为简约而含义更为丰富。‎ ‎ ‎ 三、隔句互文 ‎ ‎ 所谓隔句互文,就是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 ‎ ‎ 例如:“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这里的“十日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第六课时 课时要点:解答诗歌语言题的基本思路及相应强化训练 赏析诗歌的语言,应切记不能把它孤立起来分析,而要联系上下文,联系诗歌的主题,联系形象特征,还要联系标题或文末注解、说明。‎ 赏析诗歌的语言,目前高考是从下列三个层次考查的。‎ 一是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把握词语的基本义的基础上,挖掘它的深层义,切忌望生义。例如“浓睡不消残酒”中的“不消”,基本义是酒意未消,它的深层义都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又如“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绿肥红瘦”,“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二是体味词语的生动形象性和深刻性。为此,我们应深刻体味诗中那些准确、形象的词语,寓静于动,寓抽象于形象,富有情感,发人深思的词语,最符合诗歌意境的词语。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它的妙处在于使静中显动,把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活力跃然纸上。又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它之所以比“推”好,因为:月色溶溶,鸟雀栖息,门应是关上,不是虚掩。敲门既与幽居相应,也和环境相合。“敲”字响而“推”字闷。一个“敲”字,于万籁俱静之中写出了声音,静中有动,景中有声,自然灵妙。‎ 三是鉴赏语言的风格,如明快、幽默、朦胧、沉郁、豪放、飘逸、婉约、绮丽、朴素、雄奇、含蓄等。‎ 赏析诗歌的语言,多在一诗两题中的第①题出现,或在一诗一题中的AB项中出现。认真钻研一下1995至2000年高考古今诗歌赏析试题中的“语言”赏析选项,加以归纳总结,从中摸索出一些“规律”,你的赏析水平定会突飞猛进。‎ 古代诗歌用的是文言文。因此,文言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指、通假等现象在诗歌中一样具有。鉴赏诗歌中的语言,首先就要切实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当堂练习】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的“大”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孤”是写其景物的单调;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惟有“长”字才能表达出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长”一“直”又一“圆”,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苍凉,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生”字写出明月从深沉广阔的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结合得准确传神。‎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 这些题表面上看来是对字词的赏析,实际上是对诗歌意境的赏析。只要领悟了它们的意境,再加上对仗与押韵的知识,答案就迎刀而解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