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客观题解题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客观题解题学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客观题解题学案 ‎【学习目标】 ‎ ‎ 1、了解客观题题设要求与表达样式 ‎ ‎ 2、洞悉命题者设误的方法,提高比对选项并作出判断的准确率与速度。‎ ‎3、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的方法。‎ ‎ 4、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阅读论述类文本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 洞悉命题者设置错误选项的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的方法。‎ ‎【学习过程】 ‎ 一、 引入 二、 寻根溯源 ‎1、考点分析:现代文阅读客观题通常围绕文章中所介绍的相关理论、所界定的概念内涵、所揭示的前因后果等设置题目,着重考查考生“理解词句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等能力。‎ ‎2、解题方法:对照法 ‎3、客观题选项表达常见的几种变式:‎ A.表述角度的变化,依然是原文观点,只是变换一下表述的角度。 ‎ B.表述句式的变化。同一意思,采用与原文不同的句式。 ‎ C.表述语言的变化。同一观点用不同的说法。‎ 三、 探索发现 了解了客观题题设的本质后,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才能从几个选项中,将正确的答案找出来呢。下面我们就请先同学来个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出题的人,你将会用什么方法来设计选项?(请用两个字来概括)。‎ ‎ 明确: 设误常用的五种方法:‎ ‎1、删减。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如江西卷第7题A项:病毒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它没有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的生命活动。‎ 原文:一个细胞中的结构要进行生命活动: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但这一切病毒都没有。当它呆在细胞外时,它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 再如江西卷第7题C项: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 原文: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通常的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 ‎2、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或其它成分,造成对内容的曲解;或添加与文章内容有关但不是来自文中的内容,造成无有生有。‎ 如江西卷第9题C项:狂犬病和感冒病毒能感染的范围极广,它们对所有的细胞都起感染作用,免疫系统对它们无能为力。‎ 原文:狂犬病和感冒则是最明显的例外,它们能感染的范畴级广。‎ ‎3、改变。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 如新课标卷第1题D项: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原文: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又如福建卷第10题C项:流行时间虽然不长,但不管人们是喜欢、接纳,还是厌恶、拒绝,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 原文: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 ‎4、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如“周测七”第14题A项:人在儿童阶段,由于分不清知觉到的和想像到的,所以往往以“我”为中心看待事物,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有生命的。‎ 原文:在他们稚气的眼里,月亮是人的脸,或者是星星的保卫者,而星星则眨着眼睛,向所有人问好……儿童的“我向思维”使他们分不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分不清知觉到的和想像到的。在这天真的混沌中,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无不充满生命的活力。‎ ‎5、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如A.近代西方思想家较之儒家的高明之处,在于从关注人性到重视民本到建设民主 原文: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 四、 妙手回春 阅读文本过程中,和比对选项时要关注下面的词语 ‎①概念词,准确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②范围词,准确了解陈述或判断的数量范围是全部(全、凡、任何等)、部分(有的、有些、基本上、大部分等)或个别(只、唯有等);‎ ‎③动态词,准确了解事件事物进行发展的情况(已然:了、过等;未然:将、会等;必然:一定、定能等;或然:可能、或许等);‎ ‎④称代词(这、那、之、其等),准确了解它们所指代的人物、事件、时间及范围等;⑤总领词,准确了解它们所领起的内容和所管辖的内容范围;‎ ‎⑥总括词(总之、可见、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准确了解它们所总结的结论;‎ ‎⑦因果词(由于、因为、因此、因而等),准确了解何因导致何果,何果由于何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