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颍上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回归课本首次测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颍上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回归课本首次测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试题 ‎ ‎ ‎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精进的程序 朱光潜 练习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笔愈稳妥。自己能看出自己的毛病才算有进步。严格地说,自己要说的话是否从心所欲地说出,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有毛病,也只有自己知道最清楚,所以文章请旁人修改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丁敬礼向曹子建说:“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杜工部也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约文章要做得好,必须经过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辛苦,同时必有极谨严的艺术良心,肯严厉地批评自己,虽微疵小失,也不肯轻易放过,须把它修到无疵可指,才能安心。不过这番话对于未脱“疵境”的作者来说恐未免是高调。据我的观察,写作训练欠缺者通常有两种毛病:第一是对于命意用字造句布局没有经验,规模法度不清楚,自己的毛病自己不能看出,明明是不通不妥,自己却以为通妥;其次是容易受虚荣心和兴奋热烈时的幻觉支配,对自己不能作客观的冷静批评,仿佛以为在写的时候既很兴高采烈,那作品就一定是杰作,足以自豪。只有良师益友,才可以医治这两种毛病。所以初学作文的人最好能虚心接受旁人的批评,多请比自己高明的人修改。如果修改的人肯仔细指出毛病,说出应修改的理由,那就可以产生更大的益处。作文如写字,养成纯正的手法不易,丢开恶劣的手法更难。孤陋寡闻的人往往辛苦半生,没有摸上正路,到发现自己所走的路不对时,已悔之太晚,想把“先入为主”的恶习丢开,比走回头路还更难更冤枉。良师益友可以及早指点迷途,引上最平正的路,免得浪费精力。‎ 自己须经过一番揣摩,同时又须有师友指导,一个作者才可以逐渐由“疵境”达到“稳境”。“稳境”是不易达到的境界,却也是平庸的境界。我认识许多前一辈子的人,幼年经过科举的训练,后来借文字“混差事”,对于诗文字画,件件都会,件件都很平稳,可是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庸”,就是“俗”,虽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却到老没有进步。他们的毛病就在于成立了一种定型,便老守着那种定型,不求变化。一稳就定,一定就一成不变,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要想免去这些毛病,必须由稳境重新尝试另一风格。如果太熟,无妨学生硬;如果太平易,无妨学艰深;如果太偏于阴柔,无妨学阳刚。这样,我们很可能地回到另一种“疵境”,再由这种“疵境”进到“稳境”,如此辗转下去,技巧才能逐渐成熟,境界才能逐渐扩大,所谓“醇境”大半都须经过这种“精钢百炼”的功夫才能达到。比如写字,入手习帖的人易于达到“稳境”,可是不易达到很高的境界。稳之后改习唐碑可以更稳,再陆续揣摩六朝碑版和汉隶秦篆以至于金文甲骨文,如果天资人力都没有欠缺,就必定有“大成”的一日。‎ 这一切都是“匠”的范围以内的事,西文所谓“手艺”。要达到只有大艺术家所能达到的“化境”,那就还要在人品学问各方面另下一套更重要的功夫。我已经说过,这是不能谈而且也无用谈的。本文只为初学说法,所以陈义不高,只劝人从基本功夫下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做下去。‎ ‎(节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经过自己的一番揣摩和师友的指导,一个作者就可以从“疵境”达到“稳境”。‎ - 12 -‎ B.“醇境”也是不易达到的境界,需要在“疵境”和“稳境”中辗转反复。‎ C.只有在人品学问各方面另下一套更重要的功夫,才有可能从“稳境”“醇境”进一步达到很少人能达到的“化境”。‎ D.写文章是一个“精进的程序”,要从基本功夫下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做下去。‎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文中画线的两句话,都是针对未脱“疵境”的作者说的。‎ B.文本中引用丁敬礼和杜工部的话,是为了说明文章的毛病只有用心的作者自己知道得最清楚。‎ C.作者认为“稳境”其实也是“平庸”的境界,不是“庸”就是“俗”。“庸”是指在成为了一种定型之后,不求变化;“俗”是指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 D.写文章“精进的程序”可分为四步:“疵境”“ 稳境”“ 醇境”“ 化境”。‎ ‎3.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写作训练欠缺者通常对自己的写作不能做客观的冷静批评,常常自以为是,这样的毛病只有良师益友才可以医治。‎ B.写作“精进的程序”其实是一个呈直线上升的过程,但每一步的上升都来之不易。‎ C.养成纯正的手法不易,丢开恶劣的手法更难,因此要及早走上最平正的写作之路。‎ D.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从一个较大的范围把精进的境界分为两个阶段——“匠人”与“大艺术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以往的重修,其唯一的目标在将巳经破弊的庙庭,恢复为富丽堂皇、工坚料实的殿宇,若能拆去旧屋,另建新殿,在当时无不更是颂为无上的功业或美德。但今天,我们须对于各个时代之古建筑负保存或恢复原状的责任。在设计以前须知道这座建筑物的年代,须知这年代间建筑物的特征;对于这建筑物,如见其有损毁处,须知其原因及其补救方法;须尽我们的理智,应用到建筑物本身上去,以求现存构物寿命最大限度的延长,不能像古人拆旧建新,于是这问题也就复杂多了。所以在设计上,我以为根本的要点,在将今日我们所有对于力学及新材料的知识,尽量地用来补救孔庙现存建筑在结构上的缺点,而同时在外表上,我们要极力地维持或恢复现存各殿宇建筑初时的形制。所以在结构上,徒然将前人的错误(例如太肥太扁的额枋,其原尺寸根本不足以承许多补间斗棋之重量者),照样地再袭做一次,这是我计划中所不做的。在露明的部分,改用极不同的材料(例如用小方块水泥砖以代大方砖铺地),以致使参诣孔庙的人,得着与原用材料所给予极不同的印象者,也是我所需极力避免的。但在不露明的地方,凡有需要之处,必尽量地用新方法、新材料,如钢梁、螺丝销子、防腐剂、隔潮油毡、水泥钢筋等等,以补救旧材料古方法之不足;但是我们非万万不得已,绝不让这些东西改换了各殿宇原来的外形。‎ ‎(摘编自梁思成《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中国营造学社会刊》1935年)‎ 材料二:‎ 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是丝绸之路沿线上的重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许言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也是希瓦古城遗迹修复项目负责人。他接受本版(以下称《世界遗产》)采访时,仍远在尼泊尔参与九层神庙的文物修复工作。‎ ‎《世界遗产》:此次希瓦古城修复中,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带来了明显效果吗?‎ 许言:“四原”‎ - 12 -‎ 原则,让古城的地理环境更协调,历史环境更匹配。维修文物本体时,该原则让文物建筑在“健康”的同时,历史信息又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 但是,公众对文物的认识、理解会有偏差。让当地民众理解这种坚持,就需要我们给他们讲清楚。一方面是通过技术交流,在不断交流中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是我们进行宣传。这在整个援外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我们也是站在人类共同遗产的视角,去做文物保护修复的。文化遗产没有国界,所以从保护文化遗产这个角度来交流,更容易让当地的公众接受我们的理念和做法。‎ ‎《世界遗产》:采用“四原”原则,对修复世界各地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许言:文物好比老人,对文物进行修复,就好比让老人益寿延年。我们坚持使用“原材料”,使文物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更好,同时也保证文物的安全。我们还保持“原工艺”和“原做法”,使维修和补配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接近原物本身,保证文物载体的真实性。我们还保留文物“原形制”,来体现文物载体的最大信息量。‎ ‎《世界遗产》:此次希瓦古城修复的经验,对今后的文化遗产修复有何帮助?‎ 许言:文物修复的特殊性是“一事一议”。每一个文物保护的案例,都有独特性。对我们来说,文物保护工作也是个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此次文物修复,对我们将来维修这类建筑有很多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国“文物医生”谈修复》,《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3月23日)‎ 材料三:‎ ‎2015年的大地震,让杜巴广场的九层神庙严重受损。九层神庙是一座砖木结构回字形建筑,具有极高的芑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尼泊尔地标性建筑之一,其修复工程是中国在尼泊尔开展的首个大规模文物援外项目。‎ 地震后的神庙,断壁残垣,险象环生,为了避免更多二次伤害,中方团队先对建筑体进行加固和防漏水处理:无论是底基还是塔楼,全部是里二三层防护架、外二三层支撑架,封得严严实实。‎ 抢险阶段结束后,中方团队尽最大可能搜集、甄别、整理神庙的旧构件,分门别类做好标记,能保留的尽量保留,能利用的尽量利用。然而,中方的修复理念最初并不为尼方接受,尼方坚持所有受损部分的修复要达到“煥然一新”“返老还童”的效果。中方团队发现,尽管神庙外墙坑坑洼洼,看似破败不堪,其实墙体依然结实,强行拆掉重砌,不仅会使文物价值大打折扣,也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为了说服尼方,中方团队赶制了一面实验墙,结果显示,修复的墙面美观且不失历史感。见到这样的效果,尼方欣然同意了中方方案除了传统理念和工艺,中方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应用在九层神庙修复上。应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邀请,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利用数字化技术,全面记录神庙的现状和文物历史信息。这样一来,修复工程的成果将得到可视化的阐释和共享。‎ ‎(摘编自《中国工匠的高超技艺让我们重获希望》,《人民日报》2019年7月8日)‎ ‎4.下列的做法,不属于梁思成修复孔庙计划的一项是(3分)( )‎ A.修葺设计之前调查建筑损毁的原因。 B.在不露明之处用钢筋等加固建筑物。‎ C.依照原来尺寸修复孔庙的承重额枋。 D.不用小方块水泥砖替代大方砖铺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援外文物修复工程中,针对公众在文物保护认知上的偏差,文物工作者有必要从人类共同遗产的角度进行宣传。‎ B.文物保护工作强调文物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因而希瓦古城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协调是文物工作者考虑的首要问题。‎ C.古建筑修复案例既具独特性又有共性,孔庙和希瓦古城的成功案例可以给其他古建筑修复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 12 -‎ D.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在文物修复工作中十分重要,不仅能改进建筑材料和方法,还可以记录文物的历史信息。‎ ‎6.梁思成先生文物修复的理念影响深远,九层神庙修复工程中哪些做法体现了他的主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半张纸 ‎ ‎ (瑞典)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15,11——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这里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所和家庭,——也就是生活的基础。有条粗粗的黑线划去了那电话号码,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在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搬运车行——他们搬进来了。歌剧院售票处,50,50——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现在这对新婚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一个女子的铅笔笔迹写的“修女”。什么修女?哦,那个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的人,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到来,不经过起居室,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她的名字下面是L医生。‎ 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位亲戚——母亲。这是他的岳母。她一直小心地躲开,不来打扰这新婚的一对。但现在她受到他们的邀请,很快乐地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佣工介绍所,女仆走了,必须再找一个。药房——哼,情况开始不妙了。牛奶厂——订牛奶了,消毒牛奶。杂货铺,肉铺等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了。是这家的女主人不在了吗?不,她生产了。‎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埋葬事”。这已足以说明一切!——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一生中的两年。‎ - 12 -‎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写主人公“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与结尾“他高高地抬起了头”相呼应,表现了他内心的坚强。‎ B.小说中被划掉名字的男子从飞黄腾达到失意潦倒的人生起伏,启示主人公认识到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促使他思考幸福的真谛。‎ C.小说抓住现时的“一瞬”来倒叙有一定长度的“过去”,这种手法与电影艺术常用的闪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力表现人物的内心。‎ D.小说在“半张纸”上机械记的名称和号码,对主人公来说却饱含情感,半张纸溢出了物质的层面,成为一种情感和精神的载体。‎ ‎8.“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一生中的两年。”请根据文本,梳理主人公这两年重要的人生经历。(6分)‎ ‎9.小说中有哪两条时间线?这样的时间处理有怎样的妙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先,字容仁,中山卢奴人也。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徒于中山。皇始初,先于井陉归顺。太祖后以先为丞相卫王府左长史。从元仪平邺,到义台,破慕容驎军,回定中山,先每一进策,所向克平。车驾还代,以先为尚书右中兵郎。太祖谓先曰:“今蠕蠕屡来犯塞,朕欲讨之,卿以为何如?”先曰:“陛下神武,威德遐振,举兵征之,必将摧殄。”于是北伐,大破蠕蠕。转七兵郎。太祖问先曰:“天下何书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先对曰:“唯有经书。”又问曰:“天下书籍,凡有几何?朕欲集之,如何可备?”对曰:“伏羲创制,帝王相承,以至于今,世传国记,天文秘纬不可计数。陛下诚欲集之,严制天下诸州郡县搜索备送,主之所好,集亦不难。”太祖于是班制天下,经籍稍集。太祖之讨姚兴于柴壁也,问先,对曰:“臣闻兵以正合,战以奇胜。夫高者为敌所栖,深者为敌所困,兵法所忌而兴居之,可不战而取。”太祖从其计,兴果败归。太宗即位,问左右旧臣之中为先帝所亲信者有谁。时新息公王洛儿对曰:“有李先者,最为先帝所知。”太宗召先引见,拜安东将军。诏先与上党王长孙道生率师袭冯跋乙连城,克之,悉虏其众。乃进讨和龙。先言于道生曰:“宜密使兵人人备青草一束,各五尺围,用填城堑。攻其西南,绝其外援,勒兵急攻,贼必可擒。”道生不从,遂掠民而还。后出为武邑太守,有治名。世祖即位,征为内都大官。神麚二年卒,年九十五。诏赐金缕命服一袭,赠定州刺史、中山公,谥曰文懿。‎ ‎(节选自《魏书·李先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徙于中山 B. 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徙于中山 C. 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徙于中山 D. 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徙于中山 - 12 -‎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车驾,指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后亦用为天子的代称。‎ B. 国记,按时间顺序记述一国史实或事件的史书。‎ C. 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武帝更名为太守,是一郡的行政长官。‎ D. 郡县,秦朝统一后行郡县制,郡以下置县,官员由中央任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李先重视经典书籍,鼓励集书。太祖要收集天下书籍时,李先认为从伏羲氏开始到现在天下的书籍不计其数,但皇帝喜好,收集起来不难,鼓励他搜集书籍。‎ B. 李先回答皇帝问题,看法准确。太祖在柴壁讨伐姚兴时问李先的看法,李先认为用兵要以常法交战,战斗要出奇制胜,但姚兴犯了兵家大忌,可不战而取。‎ C. 李先深受皇帝喜爱,担当重任。太宗即位后问周围人旧臣中谁被先帝看重,新息公回答说李先最受先帝赏识,太宗就诏见李先,授予他安东将军。‎ D. 李先策略分析正确,不被采纳。李先与长孙道生袭击乙连城时,献计让士兵每人准备一捆青草来填塞城壕,但长孙道生没有采纳他的建议,遂携掠民众而还。‎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神武,威德遐振,举兵征之,必将摧殄。(5分)‎ ‎(2)攻其西南,绝其外援,勒兵急攻,贼必可擒。(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6题 阴雨①‎ 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②。‎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诏授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本诗即作于赴任途中。②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张,又喜卧北窗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描写此时此地景象:清晨,山岚雾霭十分浓重;江山辽阔,此地却非常偏僻遥远。‎ B.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峡中滩急声响、秋意扑面,雾气弥漫、多阴少晴的特点。‎ C.诗歌前四句寓情于景,在描写沿途所见美丽而险峻的景色中蕴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D.尾联运用典故,流露出诗人欲效法渊明.归隐田园而享受幽独而自由的生活的愿望。‎ ‎15.这首诗的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主动求见国君献策,遭到了乡人的质疑,但是,曹刿冲破了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 。 ‎ ‎(2)《琵琶行》中“ , ”两句运用联想,描摹了琵琶女演奏的乐音陡然高昂,如瓶水四溅,跃马拼杀。‎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旅游业从整体上来看,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衣、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是一种无形贸易。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   )。‎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成了一种时尚,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时机,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每逢假期,景区门票涨价的消息总是 __________ ,公众普遍感觉到,旅游景区越来越让普通百姓去不起了。旅游从业者的素质也是_________,近年来导游骂人、强制消费现象时有发生,产生了非常不好的社会效应。同时,大量游客涌进景区带来的环境问题___________,相关部门互相推诿扯皮,常常借口缺少权限,对景区环境保护_________ ,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环境污染的发生。针对旅游行业的种种乱象,我们要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从业门槛。同时,不管是旅游者还是旅游业从业者,都应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爱惜环境,为人们的时尚生活留下一片美丽山水,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可以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17.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衣、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 B.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利用旅游设施,凭借旅游资源,提供衣、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 C.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衣、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需要的产业 D.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衣、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产业。‎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同时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又直接或间接地受其促进 B.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 C.同时又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直接或者间接地 D.同时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又受其促进,直接或间接地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绝于耳 参差不齐 层出不穷 鞭长莫及 B.不绝如缕 参差不齐 蔚然成风 望尘莫及 C.不绝于耳 良莠不齐 蔚然成风 鞭长莫及 D.不绝如缕 良莠不齐 层出不穷 望尘莫及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①_____________,所以古代劳动人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为了记忆方便,②________________:“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由于综合了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所以在普遍使用公元纪年的现代社会,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40字)(5分)‎ 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 - 12 -‎ 行星的照片。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行,但棕短星与行星很难区分。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动,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证明,这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年庚子新春,新冠病毒汹汹来袭,在这场严峻考验中,我们看到了挺立风雨的坚强脊梁,看到了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看到了休戚与共的责任担当……一场没有硝烟的生命保卫战,中国向世界展现的是历经风霜淬炼而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 抗疫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 环球同此凉热,人间自有真情。在这场全球范围的共同战“疫”中,德国中学生齐唱《让世界充满爱》,来自日本的捐赠物资上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暖人诗句;截至3月26日,我国已陆续向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并积极分享防控经验……‎ 疫情期间,颍上二中为高三学生举办主题为“在灾难中成长”的成人礼活动,通过视频向高三全体师生及家长直播,请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 A【解析】原文是“才可以”,“才可以”和“就可以”关系不同。‎ - 12 -‎ 1. A【解析】前一句话并非针对未脱“疵境”的作者,而是指出了一个一般规律。‎ 2. B【解析】写作“精进的程序”不是呈直线上升的过程,比如在“疵境”和“稳境”之间就会有辗转反复。‎ ‎4. C【解析】根据“徒然将前人的错误,如太肥太扁的额枋,照样地再袭做一次,这是我所不做的”据此可以推出,C项不属于梁思成修复孔庙的计划。‎ ‎5.B【解析】“希瓦古城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协调”并非考虑的“首要问题”,它与“文物保护工作强调文物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也不构成因果关系。 ‎ ‎6.①梁思成认为应追求文物建筑“现存构物寿命最大限度的延长”;九层神庙的修复团队先对建筑的底基和塔楼进行加固和防漏水处理,保证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 ‎ ‎②梁思成认为应追求文物建筑在外表上“维持或恢复现存建筑初时的形制”;九层神庙的修复团队尽最大可能保留和利用旧构件,不改变神庙墙体的外貌。 ‎ ‎[每点3分。其中,梁思成的主张1分,九层神庙修复工程中的做法2分。] ‎ ‎7.A【解析】A项“表现了他内心的坚强”错误,开头“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一句表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脆弱,他准备远离过去,逃离伤心之地;结尾的“他高高地抬起了头”是主人公战胜内心痛苦、坚强起来的表现。‎ ‎8.①相识相恋;②失业再就业;③订婚结婚;④妻子怀孕生产;⑤妻儿病重;⑥丧妻失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分析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题目要求根据文本,梳理主人公这两年重要的人生经历。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这两年里,主人公先认识了艾丽丝,开始在银行工作,但是失业了,接着又找到了另一份工作,很幸福地和艾丽丝订婚、结婚,并搬进了这套寓所,有时候会和艾丽丝去看歌剧。同时,他的一个朋友从飞黄腾达到潦倒出走,对他有很大的触动。后来妻子怀孕了,请来修女、医生帮助接生,又请岳母来照顾艾丽丝母子,也更换了女仆。再后来,主人公的妻子、孩子病了,主人公忙着给他们看病、配药,订牛奶、买杂物、买肉的事情也落到了他的身上,不幸的是母子二人最后都去世了。主人公在别人的帮助下操办完妻子和孩子的丧事,准备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9.小说的两条时间线分别是现实时间和回忆时间。两条时间线交织在一起,在现实的两分钟里展现了回忆中的两年,使得情节更加凝练;现实和回忆交错,既有现实的情感变化,又有过去的人生起伏,使故事更加完整;同时,这种“留白”的艺术处理,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了读者对主人公的情感生活和人生遭际的审美体验。‎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特征及其作用的能力。小说结构是小说作品的形式要素,是指小说各部分之间的内部组织构造和外在表现形态,包括小说作品情节的处理、人物的配备、环境的安排以及整体的布置等。常见结构有单线型结构(开端——发展——高潮——‎ - 12 -‎ 结局)和复线型结构(明线、暗线)。题目告诉我们本文采取两条时间线行文,要求我们分析这两条时间线以及这样的时间处理的妙处,这是对小说结构特征的深入考查。本文有两条时间线,第一条时间线即文本中的故事时间,其线索是“搬家——徘徊——发现半张纸——陷入回忆——收好纸条——骄傲快乐地走出去”;第二条时间线即文本中的回忆时间,其线索是“两年前初识艾丽丝——热恋——订婚——婚后生活——朋友的遭遇——修女和医生——母亲——佣工、药房等家庭事务——生孩子——埋葬事——搬家”。在叙事过程中,这两条时间线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把主人公两年的生活浓缩在“两分钟”里,使得小说情节更加凝练浓缩,使小说情节具有了完整性,表现了作者在处理时间上的巧妙机智,其叙事技巧所构建的张力有了特殊的魅力。同时,这种“留白”的艺术处理,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了读者对主人公的情感生活和人生遭际的审美体验。一方面断断续续的情节线反映了生活的生气,而且牵动着主人公感情的起伏、心律的搏动,充满了活力和感人的力量。另一方面,叙述造成的空白能一步一步引发读者甚至男主人公自己的好奇,急切想要完整还原出生活,暗藏了阅读这半张纸和《半张纸》文本的激动心情。总体而言,小说中时间处理巧妙新奇,叙述结构十分独特,使小说有了强烈的整体感和凝聚力。‎ ‎10. B【解析】本句中,“少”与“后”都是时间状语,且“少好学”语意结构完人整,其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先”为人名,在“先劝永据长子城”中充当主语,应在“先”之前断开;“永”也为人名,充当“灭”的宾语,“慕容垂灭永”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 ‎11.C 【解析】应是汉景帝更名。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12. D【解析】“袭击乙连城时献计”错误。选项中所说的计策是在讨伐和龙时李先所献。原文“乃进讨和龙。先言于道生曰:‘宜密使兵人人备青草一束,各五尺围,用填城堑。攻其西南,绝其外援,勒兵急攻,贼必可擒。’道生不从,遂掠民而还。”‎ ‎13. (1)陛下英明神武,威势和德政震慑远方,发兵攻打它,必将推毁消灭。(关键点:“遐振”,震慑远方、极远处亦受到震动和影响;“举兵”,发兵;“摧殄”,推毁消灭。)‎ ‎(2)攻打城的西南面,断绝他们的外援,指挥军队急攻,一定能擒获敌人。(关键点:第一个“其”,代词,代和龙城;“绝”,断绝;“勒兵”,指挥军队。)‎ ‎【参考译文】‎ 李先,字容仁,是中山卢奴人。年轻时好学,后来慕容永听说他的名声,迎接他做主要的谋士。李先劝慕容永占据长子城,慕容永于是称帝,任命李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了慕容永,李先迁徙到中山。皇始初年,李先在井陉归顺。太祖后来任命李先为丞相卫王府左长史。跟从元仪平定邺城,到义台,打败慕容驎的军队,回师平定中山,李先每一次献策,军队所向攻克平定。皇帝回到代地,任命李先为尚书右中兵郎。太祖对李先说:“如今蠕蠕军屡次来侵犯边塞,我打算讨伐它,你认为怎么样?”李先说:“陛下英明神武,威势和德政震慑远方,发兵攻打它,必将摧毁消灭。”皇帝于是北伐,大败蠕蠕军。改任七兵郎。太祖问李先说:“天下什么书最好,可以增长人的精神智慧?”李先回答说:“只有经书。”(太祖)又问说:“天下的书籍,共有多少?我打算收集它,怎样能收全呢?”(李先)回答说:“伏羲创立制度,帝王相继承,以至于现在,世代相传的国史,天文和记述神秘事物的书籍不计其数。陛下果真想收集它,可严令天下郡县搜索并全部送来,隆下既然喜好,收集起来也不难。”太祖于是向天下颁发诏令,经籍渐渐收集起来。太祖在柴壁讨伐姚兴,问李先,(李先)回答说:“‎ - 12 -‎ 我听说用兵以常法交战,战斗以出奇制胜。高处被敌人占据,低处被敌人围困,兵法所忌讳的而姚兴就处在这种境地,可以不战而取。”太祖听从他的计策,姚兴果然失败而归。太宗即位,问身边旧臣中被先帝视为亲信的有谁。当时新息公王洛儿回答说:“有个叫李先的,最为先帝所赏识。”太宗召李先来会见,授予他安东将军。诏令李先与上党王长孙道生率军袭击冯跋的乙连城,攻克它,全部俘虏该城守军。于是又进军攻打和龙。李先对道生说:“应当秘密地命令士兵人人准备一捆青草,每一捆围长五尺,用以填塞城壕。攻打城的西南面,断绝他们的外援,指挥军队急攻,一定能擒获敌人。”道生不依从,于是携掠民众而返还。后来(李先)出任武邑太守,有善于治理的名声。世祖即位,征为内都大官。神麚二年去世,享年九十五岁。诏令赐给一套金丝编织的显示等级的制服,追赠为定州刺史、中山公,谥号为文懿。‎ ‎14.D【解析】尾联化用陶渊明置无弦琴的典故,是说自己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来排解心中孤独,表达了诗人不甘寂寞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15.①上句说遥望京城却被云遮住了眼睛,暗含了渴望自己被朝廷赏识、重用而不得的苦闷;(3分)②下句说思乡时,觉得雨点仿佛在一滴滴地滴到心里,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归乡不得的忧伤。(3分)‎ ‎【赏析】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诏授忠州刺史。忠州(今四川忠县)虽然是远离帝京的小城,也算是贬官后一次仕途的升迁。他怀着忧喜掺杂的心情,沿长江经岳阳入峡,途中写下不少有名的诗篇,这首《阴雨》就是其中之一。‎ 诗人通过对山岚雾霭、滩头江水、峡气弥漫的描述,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切和郁闷之情,也寄托了诗人愿早日回京报效朝廷的拳拳之心。‎ 诗中前四句写景,寥寥数语展现出此时此地的景象:山岚雾霭特别浓重,江山辽阔,自己却身处如此偏僻遥远的地方。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中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后四句则笔锋一转,写到自己望向帝京,表达了自己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化用晋陶渊明置无弦琴的故事,说自己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来排解心中孤独了,表达了自己不甘寂寞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 诗中所写,虽是溯江西上所经历的美丽而又险峻的风光,却恰如其分地透露了诗人萦绕心头的宦海波澜,其中"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写得情景交融,将澎湃于心间的万千波涛,同三峡所见的逆风惊浪完全吻合,情溢于景,动人心扉,这也正是白居易山水吟咏的特有风采。‎ ‎16.(1)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2)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每空1分,有错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 ‎17.C【解析】根据原文,结合画横线部分上文,该句的主体是“旅游业不是……,而是……”,因此画横线部分的语病有二,一是尾句“满足”缺宾语中心语“需要”,二是主体部分“旅游业而是”缺宾语中心语“产业”。综上所述,C项修改最恰当。‎ ‎18.B【解析】根据前文,括号内应补写的语句的主体承前句“旅游业”而省略,故排除A、D两项。而C项的强调倒装句式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因此,B项补写最恰当。‎ ‎19.A【解析】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鸣响不断。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不绝于耳”。参差不齐:形容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根据语境,第二空应填“参差不齐”。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根据语境,第三空应填“层出不穷”‎ - 12 -‎ ‎。鞭长莫及:原来是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根据语境,第四空应填“鞭长莫及”。‎ ‎20.①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关系密切 ②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诀 ‎ ‎③它仍能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解析】文段的中心内容是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发展。①与上一句一起介绍古代劳动人民累积大量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经验的原因,另外,根据下文“二十四节气,由于综合了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可知,此处应填“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关系密切”。②引出下文的歌诀。③承接上文,介绍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且应与首句中“指导农事”有关。)‎ ‎21.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太阳系”的行星照片。‎ ‎22.【审题】纵观原材料三段内容,共同的主题是“责任担当”:第一段的关键词“共克时艰”“休戚与共”“责任担当”;第二段“挺身而出”“担当奉献”;第三段的“同此凉热”“共同战疫”“同云雨”“分享防控经验”等。所以,不论选择那种情境任务进行作文,围绕“责任担当”来写,肯定是不错的立意。‎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历经风霜淬炼而熠熠生辉”中得出“灾难成长”“多难兴邦”的立意:疫情让自己成长(比如有了责任担当意识),疫情让祖国成长,丰富和淬炼了中国的民族精神;疫情使世界成长,明白了“世界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重大意义等。第三段除了“责任担当”外,还可以得出“大灾大爱,人间自有真情在”,“病毒无国界,人类当形成命运共同体”等结论。‎ 总之,多情境、多任务材料作文,只有扣紧原材、注意情境限制、完成驱动任务,不违背常规要求、能对标准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才能写出符合要有的“一类”作文。‎ ‎【立意】历风霜淬炼,成国之栋梁;风雨肆虐紧,国之砥柱立;不惧厉石磨砺,誓迎剑锋熠熠;共担风雨,共克疫艰;团结携行,共克疫艰;云海荡朝日,共担风雨时;疫情终会过去,未来必将光明;夜空中最亮的星;追星要追真英雄;他们才是最亮的星;追星易有,成星可求;追宜追之星,走向上之路等。‎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