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7届贵州省铜仁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7-0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贵州省铜仁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7-01)

铜仁一中2016-2017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时长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谈谈“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 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当前,认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道德资源,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我们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这里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的思想。‎ 中华传统美德之中,有一种可贵的思想,叫做循序渐进。这一思想发端于《老子》,《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段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而不是虎头蛇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孔子主张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荀子集诸家之说而加以改造,乃化为己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发展到南宋,再经朱熹的创造性总结,遂成“循序而渐进”的至理名言。‎ 为而不争,是蕴含于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又一可贵思想。若究其渊源,这一思想同样可以追溯至《老子》。《老子》最后一章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说的“不争”,以“为”作前提。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所谓的“为”是“为人”“与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第二层则是该书二十二章所言四个“不自”,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争”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这才叫做“为而不争”。孔子也主张“君子无所争”,只是讲法略异于老子,说的是“矜而不争”。也就是说,不争的前提是“矜”。同一个“矜”字,老子作夸饰、尊大用,主张“不自矜”,孔子则作庄敬持己用,虽讲法各异,但皆从严格律己出发。唯其如此,也就有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正是弘扬先贤思想,孟子才会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往今来,循序渐进、为而不争的思想有若春雨润物,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然而近些年来,这样的思想被一些人渐渐淡忘了,急功近利、追逐金钱的坏习气蔓延滋长、无孔不入。结果,许多人对无序竞争、损人利己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有甚者,为了谋求一己私利,竟然践踏道德底线,损害国家、民族利益,弄虚作假,伤天害理。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民族道德素质下降。‎ 凝聚人心、扶正风气,这是中国学人数千年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意识。北宋范仲淹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执著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早成旷世箴言,不胫而走。清代学者顾炎武著《日知录》,用整整一卷篇幅集中探讨历代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晚近学人据以归纳,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时代强音而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见贤思齐,亡羊补牢。从当前社会风气的实际出发,学人似有必要多讲讲循序渐进、为而不争的道理,多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可贵思想。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经过较长一段时期努力,定然能使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人心、蔚成新风。‎ ‎(陈祖武2014.8.8《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循序渐进”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间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循序渐进历经发生、发展、改造、总结,最终成为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 B.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循序渐进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可贵思想,这一思想发端于《老子》。‎ C.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努力做到循序渐进,它和“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严格律己、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是统一的。‎ D.我们做任何事情往往都需要循序渐进,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积少成多,锲而不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下列不能全面反映“为而不争”内涵的一项是(3分)‎ A.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德经》‎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C.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清•车万育《增广贤文》‎ D.你永远不该怀着赚钱的目的去创办一家公司,你的目标应该是做出让别人深信不疑的产品。——马库拉对乔布斯如是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要求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而不是虎头蛇尾。‎ B.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为历代中国学人所关注,数千年来以范仲淹、顾炎武等为代表的中国学人以“凝聚人心,扶正风气”为己任,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C. 《老子》最后一章提及的“为而不争”, 孔子主张的“君子无所争”,这里说的不争,以“为” 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为前提。‎ D.晚近学人根据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加以归纳,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 ‎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杀 羊 远山 厨子大平面对一只母羊,一只怀了四个月身孕的母羊,他就想起了怀孕的妻子,再也下不了手。‎ 老实讲,大平不能算是厨子。虽然当初招他到宾馆来,讲的是当厨子。大平到宾馆后,才被分工杀羊。两天杀一只羊。‎ 大平是抱着到宾馆当厨子的想法来的,没承想却做了杀羊的屠夫,闹得浑身一股子腥膻味儿,连新婚的媳妇都腻歪他,说他羊(洋)气,再长俩犄角,简直就成了一只羊。‎ 大平杀羊只杀母羊,而且是怀了胎的母羊,因为有人喜欢吃羊胎,据说羊胎这东西,吃了很补。公羊从来不杀。一刀下去,两条命就结果了。心软的人下不了手,快上断头台的薄命羊“咩咩”一叫,手就禁不住抖动,刀把子也软了。羊生性柔弱老实,没有点铁石心肠,断断练不出杀羊手艺。在大平之前,宾馆招来了一位,一只羊没杀,就逃走了。临走还搁下一句话:我宁可去杀人。‎ 大平心不软,比石头硬。他从小就爱打架,是个使刀弄棒的主儿,大了有一回因帮哥们出气,两肋插刀,一刀捅了泼皮无赖的大腿,因而蹲了两年局子。‎ 这只母羊可怜巴巴地望着大平,浑身哆嗦起来,眼里滚着大滴大滴的泪,嘴里“咩咩”叫得让人心酸。这只羊甚至伸出舌头,讨好地舔着大平握刀的手。大平的手热辣辣地疼。羊舌如同一把刀,一刀过去,似乎就刮去他手背一层皮。大平不由自主地摸了摸羊脑袋,一路下去,又摸到了圆鼓鼓的羊肚子。大平昨晚上,也摸过妻子的腹,妻怀孕七个月了,他趴在妻的腹上能听到胎儿怦怦的心跳声。大平因此很激动,他不久就可以当爸爸了。大平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可怜的母羊,对羊说:“对不住了,我不杀你,我的饭碗子就得丢。”‎ 大平的饭碗子来得不易,他从局子里一出来,没人要他。幸亏他有一门远房叔叔在县里当着局长,局长叔叔找到宾馆的经理,经理才给了大平一个当厨子的“饭碗儿”,不易呀,大平好烟好酒没少给叔叔和经理送。‎ 羊又“咩咩”叫起来,像一个妇人在哭,几多悲哀,几多凄凉。羊之将死,其“咩”也善。‎ 大平举起的刀,犹豫了。他又想起了妻子,想起了妻子肚里的孩子。‎ 正是为了妻子,为了未来的孩子,他得杀羊,他得当厨子,挣钱养这个家。自古猪羊一刀菜,我不杀,别人也会杀,断没有猪羊不被杀的理儿。‎ 于是,大平又挥刀冲向母羊,谁想这只羊“扑通”跪下了,冲着大平不停地磕起头来,“咚咚”响,地上马上起了细微的尘土。‎ 这只母羊,会不会是人变的,咋这么通人性呢?‎ 大平实在下不了刀,他妥协了,投降了,向一只母羊缴了械。‎ 晚上,宾馆来了贵客,又要吃羊胎,席上却没有端上来。‎ 经理寻根查源,原来竟是大平没有杀羊。经理气急败坏,找到了大平。‎ ‎“你知道吗,你小子可捅了大娄子,我非开除你不可。这羊胎是李县长要吃的。李县长身体虚,每天都得吃羊胎补一补。现在,李县长就坐在了席上,你让我怎么交代?得罪了李县长,我非把你当羊胎做了,给李县长吃。你真不是东西!”‎ 经理暴跳如雷。‎ 大平却不动声色,冲经理冷冷一笑,扭头去了,只给经理留下个背影。‎ 两个月后,大平的妻子生下个女孩。‎ 羊年生的,小名就叫了个羊羊。‎ ‎(选自2015年8月《小说选刊》)‎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大平当初进宾馆的目的是当厨子,可是却被分工杀羊,做了屠夫,这主要是因为大平厨艺不精,不能胜任厨师的工作。‎ B.大平由心狠宰羊到后来坚决拒绝并辞职的故事,揭示了当下社会人际关系冷漠,对生命漠视,缺乏应有的关爱之心,呼吁人们要关心爱护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C.小说注重细节描写,母羊临宰前的一系列动作令人心酸、心软,特别是把大平摸母羊肚子与摸妻子孕腹、听到胎儿心跳声这些细节联系在一起,生动细腻,催人泪下。‎ D.大平新婚的媳妇腻歪他,嫌他羊(洋)气,讥讽他“再长俩犄角,简直就成了一只羊”,说明她善良温顺,但尽管如此,为了生活她还是坚决支持大平宰羊。‎ E.小说特意交代了宾馆在大平之前招聘的那位“宁可去杀人”也不宰羊的杀羊者,目的是为了衬托大平心如石硬的性格,同时也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5.小说特意交代了大平“蹲了两年局子”的前因后果,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6.文中画线部分是小说的结尾,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画蛇添足的嫌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启功:九十三年长路 人间一场游戏 有人给启功写信,上书:“爱新觉罗·启功收”,因为众人皆知启功的祖先是雍正的儿子、乾隆的弟弟。启功开始只是一笑,不以为意。后来这种写法的信件来得越来越多,启功索性标明“查无此人,请退回”。还说:“不信你查查我的身份证、户口本以及所有正式的档案材料,从来没有‘爱新觉罗·启功’那样一个人。”‎ 后来,启功特意在《中华读书报》上写文昭告天下:“我叫启功,爱新觉罗如果真的能作为一个姓,它的辱也罢,荣也罢,完全要听政治的摆布,这还有什么好夸耀的呢……”‎ 启功自小便在祖父的督促下练习书法。开始他与一般的小孩没有两样,悬腕运笔老哆嗦,描“红字”的成绩也不理想,以致后来他的画比字好。对他刺激最大的是,一次他的表舅请他作画,却事先叮嘱再三:画好后千万别在上面题款,他要另找人写。此事促使他立志勤奋练字。‎ 虽然在少年时期,便独创“启”姓,自当“始祖”,但启功依然能够福荫于深厚的家学渊源,从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他便逐渐结识了一些当时知名的艺术家、诗人、学者,如贾羲民、吴镜汀、戴姜福、溥心、溥雪斋、齐白石等先生,按启功的说法,是在这些大家的教诲下,启功日后比较见长的那些知识、技艺才打下根基、得到培养。‎ 启功21岁时中学毕业,正忙于四处求职,在母亲的包办下,便与从未见过面的章宝琛成婚了。章宝琛不通文墨,而且是带着可怜的小弟弟一起嫁过来的。‎ 启功曾有回忆曰:“我的老伴儿叫章宝琛,比我大两岁,也是满人,我习惯地叫她姐姐。我母亲和姑姑在1957年相继病倒,重病的母亲和姑姑几乎就靠我妻子一个人来照顾,累活儿脏活儿、端屎端尿都落在她一人身上。成年累月,她日益消瘦,直到送终发丧,才稍微松了一口气。我无以为报只有请她坐在椅子上,恭恭敬敬地叫她“姐姐”,给她磕一个头。‎ 一次夫人章宝琛对他开玩笑说:“我死后一定有不少人为你介绍对象,你信不信?”启功笑曰:“老朽如斯,哪会有人又傻又疯这样子做呢?”夫人问:“如果你不信,我俩可以赌下输赢账。”启功笑言:“万一你输了,那赌债怎么能生还?”夫人便说:“我自信必赢。”不料这一戏言果然灵验。当夫人撒手人寰后,启功家中可谓“门庭若市”,不少热心朋友乐呵呵地手拿“红丝线”,进门就往启功的脚脖上系。更有人不经同意便领女方前来“会面”。这可吓坏了启功,于是他先以幽默自嘲谢客,此招不能挡驾,他干脆撤掉双人床,换成一张单人床,以此明志,谢绝盈门说客。‎ 启功曾言,这也许正应了元稹的两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在启功被任命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后,有人祝贺说,这是“部级”呢。启功则利用谐音风趣地说:“不急,我不急,真不急!”更为幽默风趣的是启功外出讲学时,听到会议主持人常说的“现在请启老作指示”,他接下去的话便是:“指示不敢当。本人是满族,祖先活动在东北,属少数民族,历史上通称‘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不折不扣的‘胡言’……”启功的学生总爱称他为“博导”,启功言:“我是‘拨倒’,一拨就倒,一驳就倒。”‎ 启功说:这个世界上面对我的字大体有三种人,有一种是不认识我的人,他们对我的生存是无所谓的;另一种人是对我感兴趣并且已经拿到我的字的人,他们盼我赶紧死;第三种人是对我感兴趣但还没拿到我的字的人,所以他们盼望我先别死。‎ 有一次在京西宾馆开会,启功与几位朋友一起去八宝山为一位故去的友人送别。回到京西宾馆,他就在沙发上躺下了。大伙儿关心地问他怎么啦?他说:“就当我现在去世了,你们来说‘你安息吧’,我立马站起来致答词。”‎ ‎(节选自《新京报》,有删改)‎ 链接1:‎ 启功集诗、书、画和文物鉴赏于一身,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化泰斗。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作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 链接2:‎ 启功说:“我在书画上能取得这点微末的成就,除了我个人的原因,还要感谢那些一直提点我的前辈先生以及在背后一直支持我的家人和学生。他们一样功不可没。”‎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启功不赞成他人称呼他为爱新觉罗•启功,是担心其皇族背景会对他造成不好的政治影响。‎ B.启功的学生总爱称他为“博导”,启功言:“我是‘拨倒’,一拨就倒,一驳就倒。”这种风趣诙谐的语言既表现了他对人生沉浮的洒脱乐观,也表现了他对学术的开明。‎ C.启功夫人跟他说自己逝世后会有很多人给启功介绍对象,这说明夫人对启功的依恋不舍和对自己离开人世后没人照顾启功的担忧。她在语言上明显表露出不希望启功在他死后“续弦”。‎ D.从启功讨论三种人对待他生死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启功对人性、名利和生死的淡然态度。‎ E.启功对夫人非常的尊敬,习惯叫她姐姐,是因为他与夫人是在启功母亲的包办下成婚的,且比他大两岁。‎ ‎8.阅读全文,你认为启功性格有哪些主要特点?请概括并做简要分析。(4分)‎ ‎9.有哪些原因共同促成了启功在中国书画和文物鉴赏界的鼎盛地位?请做简要分析。(5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父朝荣,养利知州。向高甫妊,母避倭难,生道旁败厕中。数濒死,辄有神相之。举万历十一年进士,三十五年,向高入朝,明年,首辅赓卒,次辅廷机以人言久杜门,向高遂独相。‎ 当是时,帝在位日久,倦勤,朝事多废弛,大僚或空署,士大夫推择迁转之命往往不下,上下乖隔甚。廷臣部党势渐成,而中官榷税、开矿,大为民害。帝又宠郑贵妃,福王不肯之国。向高用宿望居相位,忧国奉公,每事执争效忠荩。帝心重向高,体貌优厚,然其言大抵格不用,所救正十二三而已。‎ 锦衣百户王曰乾者,京师奸人也,入皇城放炮上疏,讦奏郑妃内侍姜严山与学等及妖人王三诏用厌胜术诅咒皇太后、皇太子死,拥立福王。帝震怒,绕殿行半日。内侍即跪上向高奏。奏言:“此事大类往年妖书,陛下当静处之,稍张皇,则中外大扰。”帝读竟太息曰:“吾父子兄弟全矣。”‎ 叶向再入相,事冲主,不能謇直如神宗时,然犹数有匡救。给事中章允儒请减上供袍服。奄人激帝怒,命廷杖。向高论救者再,乃夺俸一年。御史帅众指斥宫禁,奄人请帝出之外,以向高救免。‎ 忠贤既默恨向高,而其时朝士与忠贤抗者率倚向高。忠贤乃时毛举细故,责向高以困之。向高数求去。四年四月,给事中傅櫆劾左光斗、魏大中交通汪文言,招权纳贿,命下文言诏狱。向高言:“文言内阁办事,实臣具题。光斗等交文言事暧昧,臣用文言显然。乞陛下止罪臣,而稍宽其他,以消缙绅之祸。”因力求速罢。当是时,忠贤欲大逞,惮众正盈朝,伺隙动。得櫆疏喜甚欲藉是罗织东林终惮向高旧臣并光斗等不罪止罪文言。然东林祸自此起。‎ ‎(节选自《明史》,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得櫆疏喜/甚欲藉是罗织东林/终惮向高旧臣/并光斗等不罪/止罪文言 B.得櫆疏喜/甚欲藉是罗织东林/终惮向高旧臣并光斗等/不罪/止罪文言 C.得櫆疏喜甚/欲藉是罗织东林/终惮向高旧臣/并光斗等不罪/止罪文言 D.得櫆疏喜甚/欲藉是罗织东林/终惮向高旧臣并光斗等/不罪/止罪文言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辅是明代和清代首席大学士的习称,明中后期,内阁大学士成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称首席大学士为“首辅”。‎ B.疏,即奏章,清代称奏折,是古代臣民向皇帝进言陈事的一种文书,著名上疏如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C.锦衣卫,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而设立,主要从事侦查、逮捕、审问等活动。‎ D.中官,原指宫内、朝内之官,后专指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并非全是阉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叶向高位高望重,得到皇帝器重。朝廷内外矛盾重重时,居相位的叶向高忧虑国事,敬奉公务,坚持原则,竭尽忠诚,皇帝心里向着他,敬重而优待他。‎ B.叶向高沉着稳健,善处突发事件。京城奸人王曰乾鸣炮告状,事涉皇家内部权力争夺,处理棘手;叶向高及时上奏,建议皇帝冷处理,皇帝内心释然。‎ C.叶向高忠厚尽责,极力救助朝臣。叶向高极力救助受太监排挤的章允儒、帅众等,其中,帅众指责宫廷禁令,太监请皇帝出城避乱,因叶向高救助得免。‎ D.叶向高正直磊落,受到奸臣忌恨。叶向高不阿附魏忠贤阉党,魏忠贤暗中忌恨叶向高,想借汪文言事件陷害他,因忌惮朝中正直忠诚的大臣而未得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事大类往年妖书,陛下当静处之,稍张皇,则中外大扰。‎ ‎(2)文言内阁办事,实臣具题。光斗等交文言事暧昧,臣用文言显然。‎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后面题。‎ 驻马听·吹 白朴 裂石穿云,玉管且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14.下面对作品的理解或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题目,作者白朴与关汉卿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B.起句别致,先以比喻描绘其声,再言其声缘于何物,作品基调奇特、浓烈。‎ C.以“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比喻乐声的意境及其使闻者动情的魅力。‎ D.“一声吹落江楼月”,以夸张手法引出想象的世界,曲终而意韵不绝,妙笔!‎ E.作者描绘了戍边将士吹箫抒怀的情景和自己听闻乐声时产生的丰富想象。‎ ‎15.为什么说“梅花惊作黄昏雪”形象地显现了乐声的艺术魅力?(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 ‎(2)杜甫的《登高》中,诗人用“ , ”‎ 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抒发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3)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不仅要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还要“ ”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由于缺少有效监督,《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纸空文,只有真正令行禁止,才能达到公共场所“无烟化”的目标。‎ ‎②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但那种 一饭千金 的“豪爽”也是应该唾弃的。‎ ‎③2016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前多项民调均显示,希拉里与特朗普的支持度几乎打成平手。近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在推特上表示,她心中有了出奇制胜特朗普的妙计了。‎ ‎④目前私家车越来越多,而停车位却很有限,于是很多车主停车时只得见缝插针,有时甚至占用人行道,否则很难为爱车找到一箭之地。‎ ‎⑤在对待叙利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⑥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A.③④⑥ B.①②④ C.①⑤⑥ 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样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 B.2016年1月11日,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红十字会秘书长徐佩余将十万元捐助款交给病床上的钟花女士,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钟花女士的康复治疗的费用。‎ C. 《美人鱼》目前以24.5亿成功登顶,成为国内电影单片票房排行榜第一名,梦想成为武林高手的周星驰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D.“十三五”期间,我市力争投资100亿元,建成潍日、岚罗、机场三条高速公路,形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化公路络。‎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演员的“天价片酬”问题并非第一次引发社会的讨论。 ① 在制作成本一定的背景下, ② 演员片酬过高,就势必挤压其他环节的成本, ③ 将影响整个作品的艺术质量。大牌明星的加入, ④ 有利于吸引眼球,演员获得片酬多少, ⑤ 主要是靠市场调节来完成, ⑥ 当“天价片酬”现象引发由行业内外的争议,对其合理性进行审视就必不可少。‎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如果 最终 虽然 也 但 B.‎ 假如 ‎/‎ 必定 不仅 还 ‎/‎ C.‎ 如果 而 并且 虽说 ‎/‎ 如果 D.‎ ‎/‎ 只要 ‎/‎ 确实 也 可是 ‎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①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② ,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芳。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③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21.下面是一幅名为《拾脚印》的漫画,请概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前,放眼各新闻站、微博、App及公众号等平台,“痛感新闻”扑面而来。‎ ‎31岁的富士康员工在结束iPhone装配线的夜班工作后跳楼自杀;32岁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利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后不治身亡;18岁的南京邮电大学女生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心脏骤停离世……‎ 有人说,这些新闻,会让我们失去对社会的信任,无益于正能量的传播;也有人说,正是这些新闻,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人说,社会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应该淡定面对才是。‎ 面对“痛感新闻”,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 严格律己体现了为而不争的思想,不属于循序渐进思想。‎ ‎2.B 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有利他人、给予他人,第二层不自我夸耀,不争名,不争利。而B项只有第一层意思。‎ ‎3.C 《老子》“为而不争”,以“为”作前提,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孔子主张“君子无所争”, 不争的前提是“矜”。‎ ‎4.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5.①表现大平心硬的性格特征,丰富了人物形象。②既为下文大平杀羊的情节做铺垫,也为下文大平坚决辞职埋下伏笔,有利于全文故事情节的展开。③与宾馆的经理、李县长等人的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小说主旨。(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没有画蛇添足的嫌疑。①大平宁愿辞职也不杀怀孕的母羊,主要原因是想到了正怀孕的妻子。这样处理结尾,正好前后呼应,令故事情节生动完整。②小说的题目是“杀羊”,但大平最终并没有杀母羊,而新生的女儿又叫“羊羊”,以恶开篇,以善结尾,寓意深刻。③以妻子平安生产女儿“羊羊”为结尾,令主人公大平的形象日趋完美,隐含“善有善报”的思想理念。④小说这样优美的结尾,更能揭露批判社会上那些残忍的行为。倡导人们向善、博爱,从而突出了作品的主旨意蕴。(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7.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8.(答出2点3分,3点4分)(1)对生活风趣幽默。自称一拨就倒,部级就是不急。(2)对爱情专一。妻子死后拒绝再娶。(3)对名利淡泊、豁达、洒脱。不喜人称他爱新觉罗氏,对博导副部不在乎。(4)对病痛生死超脱达观。要求别人对他搞活体告别。‎ ‎9.(答出2点3分,3点5分)外因:(1)家学:显赫的家族福荫和良好的家学渊源,培养了启功书法学习的浓厚兴趣。(2)名师:少年时期大家名师的指点为他的知识和技艺才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并得到了系统的培养。(3)家人:表舅不让题字的小事触发了启功极强的自尊心和内省力并把它转化为学习的内动力。内因:(1)自我的奋发立志(2)性格的大度豁达,对名利和生死的超脱。‎ ‎10.C 见参考翻译。‎ ‎11.B “古代臣民向皇帝进言陈事的一种文书”有误,是“大臣”而不是“臣民”。 中国古文书之一类。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战国以前臣僚向君主进呈文字统称上书,秦统一六国后始称为奏。奏是进上的意思。汉代臣僚上书有时也称上疏。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同时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数称为奏疏。奏疏的文种名称,汉代有章、奏、表、议等,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沿用章、表、议等外又增加了启文;隋、唐、宋时期一般用表和状两种,宋代增加札子,是大臣上殿奏事前先期呈递的程式比较简便的文种;元代有奏、启和表章,明、清两代有题本、奏本、表、笺、启以及康熙朝后广泛使用的奏折等。清代官吏向皇帝奏事的文书,因用折本缮写,故名“奏摺”。也称“摺子”。奏折页数、行数、每行字数,皆有固定格式。‎ ‎12.C “太监请皇帝出城避乱”错,正确意思是“太监请求皇帝把他派往外地”。‎ ‎13.(1)这事跟往年的妖书有些类似,陛下应当以不变应万变,皇上若稍有惊慌,那么朝廷内外就会大乱。(“大类”1分,“静处之”1分,“张皇”1分,“大扰”1分,大意1分)‎ ‎(2)‎ 汪文言在内阁办事,实际是我提名的。左光斗等人勾结汪文言的事情不明不白,我任用汪文言却是清楚的。(“内阁”翻译为状语1分, “题”1分,“暧昧”1分,“显然”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父亲叶朝荣,做过养利知州。刚怀上叶向高那会儿,他母亲逃避倭寇,在道路旁的一个破厕所中把他生了下来。几次差一点死了,幸亏有神明帮助他。考中万历十一年进士,万历三十五年,叶向高进入朝廷,第二年,首辅朱赓死了,次辅李廷机因为人言而长期闭门不出,于是叶向高就成为唯一的宰相。‎ 那个时候,皇帝在位已有很长时间了,懒于上朝,国家大事无人过问,有些重要的官职都空缺着,士大夫的任命往往又不下达,君臣之间很有隔膜。廷臣们逐渐形成各种帮派,而宦官征税、开矿,极大地危害了民众。皇帝又宠幸郑贵妃,福王不肯回自己的封国。叶向高因为德高望重而成为宰相,忧国忧民,一心为公,每逢主持政事都很尽忠效力。皇帝很看重叶向高,表面上对他态度很好,但他提的意见却不大采用,十条意见只能接受二、三条而已。‎ 锦衣百户王曰乾,是京师的奸人,王曰乾进入皇城放炮上疏,攻击郑贵妃的内侍姜严山跟孔学以及妖邪的王三诏用巫术诅咒皇太后、皇太子死,拥立福王。皇帝感到震惊和愤怒,绕着宫殿走了半天。内侍立即跪着呈上叶向高的奏疏。奏疏说:“这事跟往年的妖书有些类似,陛下应当以不变应万变,皇上若稍有惊慌,那么朝廷内外就会大乱。”皇帝读完后叹息说:“我父子兄弟的名誉能够保全了。”‎ 叶向第二次当宰相,事奉年幼的皇上,不能像神宗时忠诚直谏,但还是有多次纠正。给事中章允儒请求减少上供的袍服。太监激皇帝发怒,命令廷杖章允儒。叶向高两次上疏营救,于是剥夺章允儒俸禄一年。御史帅众指责宫廷事务,太监请求皇帝把他派往外地,因为叶向高的营救而得以幸免。‎ 魏忠贤既然已经怀恨叶向高,而当时朝臣跟魏忠贤对抗的都依靠叶向高,魏忠贤于是总是故意拿一些小事,责备叶向高,使他为难。叶向高多次要求辞职。天启四年(1624)四月,给事中傅魁弹劾左光斗、魏大中勾结汪文言,利用职权接受贿赂,皇帝下诏命令将汪文言下狱。叶向高说:“汪文言在内阁办事,实际是我提名的。左光斗等人勾结汪文言的事情不明不白,我任用汪文言却是清楚的。乞求陛下只处罚我一人,而宽免其他人,来消除官员们的灾祸。”于是叶向高极力要求尽快罢免自己。在当时,魏忠贤想独揽大权,害怕那些在朝的正人君子,等候时机下手。得到傅魁的奏疏十分高兴,想借此罗织东林党人的罪名,最终忌惮叶向高等旧臣,连同左光斗等人都没有定罪,只处罚汪文言一人。然而东林党的灾难从此开始了。‎ ‎ ‎ ‎14.AE (选对一项给2分,全对5分) A项,“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E项说作者听闻“戍边将士吹箫抒怀”,没有根据;“吹箫”亦不妥,作品中写道“玉管宜横清更洁”,可见描绘的是笛子的吹奏效果。‎ ‎15.①满树梅花竟然闻笛声而惊落,飘飘洒洒如黄昏时的雪花。(2分)②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梅花能闻笛“惊落”,另外通感和比喻的手法的使用使得笛声更加的具体可感,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3分,修辞手法答出两个即可给3分)③这一句立体地再现了悠扬清雅的笛曲,形象地显现了乐声的艺术魅力。(1分)(言之成理即可。)‎ ‎16.(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 而御六气之辩 ‎17.C ‎①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正确。②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望文生义。③‎ 出奇制胜: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不能接宾语。④一箭之地: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语义不合。 ⑤顺风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正确。⑥泥沙俱下:指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和事物混杂在一起。‎ ‎18.D A.“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前后两个分句应调换顺序。B.句式杂糅,可把“用于”改为“作为”,或删掉“的费用”。C项,成绩得到回报,搭配不当。‎ ‎19.A ‎20.①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②宋词的婉转清雅;③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每一句2分,共6分)‎ ‎21.答案示例:一个人背着箩筐,在捡拾他人留下的“脚印”,因为“脚印”太多,所以累得满头大汗。寓意:对他人的经验要学会选择,否则会成为一种负担。‎ ‎22.作文分析参考: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当前,“痛感新闻”扑面而来。对此人们说法不一。有人说,这些新闻,会让我们失去对社会的信任,无益于正能量的传播;也有人说,这些新闻,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人说,社会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应该淡定面对才是。本题要求写一篇文章体现个人的思考。首先明确“痛感新闻”不是负面新闻,从材料所给三则新闻看,痛感是其带给我们的第一感受。这些新闻铺天盖地,可能有以下原因:(1)追逐利益的魔掌无处不在;(2)诸多社会制度不够完善或实施不够彻底,如富士康员工被随意延长工时,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无视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3)弱势群体的心理极其脆弱,经不起挫折;(4)心理脆弱,内心不够强大,不善于利用法律或舆论的力量保护自己的权利。写作时围绕以上内容写作即可。‎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