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安阳市第36中学2017-2018学年上期高二期中考试 ‎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王 晓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吏治之反腐 ‎ 秦朝时期,朝廷对官吏的约束是极其严格的,《为吏之道》以及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律法规等,突出规定了对官吏经管物资财产的法律监督,以杜绝官吏贪污问题。若挪用公款,则以盗窃论罪。若通一钱者,则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秦简·法律答问》中还规定:令曰勿为而为之,是谓“犯令”;令曰为之,弗为,是为“废令”。即法律不允许做却做了或法律要求做而不做的,均属违法犯罪行为,该受惩罚。这成了后代历朝的反腐立法的榜样。‎ ‎ 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行政机构的首长是丞相,军事机构的首长是太尉,监察机构的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成为制约其他两公的有力工具,负责统率监察官员对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百官畏之为“风霜之吏”。监察机构的一般官员为御史,一部分在朝廷内负责日常的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政府,实施对地方的监察,因而又称监御史、监察使。常驻地方的监御史地位也相当高,他们常与郡守、郡尉一起,并称“守、尉、监”。‎ ‎ 为了防止任用官吏上的徇私舞弊行为,秦朝还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即被推荐和任命的官吏犯罪,推荐和任命者须连坐,也即“保任连坐”罪。这一做法,历代封建王朝均有沿用。‎ 汉代进一步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希望通过强化官吏的考核来建设一支清正廉洁务实的官吏队伍。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西汉武帝颁布的《刺史六条问事》正式把“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官员回避制度,就是初创于汉代。当时实行“三互法”‎ ‎,其内容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有血缘关系或婚姻亲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后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同时,职务连坐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到了汉武帝时归纳为“见故知纵之法”,即对国家官吏实行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如果对自己的上级或下级官吏的违法乱政行为知而不举则坐以同罪。‎ ‎ 汉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汉武帝时,把全国分成了13个监察部,每部各监若干郡国,中央设13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事务,很好地发挥了监察御史的作用,强化了监察工作。我国最早的举报箱,是西汉赵广汉发明的。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颍川太守,令手下人制成可入不可出的器具来“受吏民投书”,其后,这一制度得到了推广运用。‎ ‎(选自《历数中国古代反腐败措施》,有删改)‎ ‎1.(原创)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朝对官吏的约束极其严格,《为吏之道》及反腐败专项法律规定只要“通一钱”,就要“黥为城旦”,《法律答问》则把“犯令”和“废令”都认定为违法行为。‎ B.秦朝的三大国家政权机关中包含监察机构,掌管监察机构的御史大夫的地位与掌管行政的丞相、掌管军事的太尉的地位并列,这都体现了秦朝对监察工作的高度重视。‎ C.秦朝设置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监察体系。常驻地方郡一级政府的御史又称监御史或监察史,地位相当高,可与郡守、郡尉并称。‎ D.秦朝的“保任连坐”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即官员犯罪,其保举者和任用者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罪责,有效防止了任用官吏上的徇私舞弊行为。此法,历代封建王朝均沿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体现了汉代统治阶层希望通过强化官吏考核来达到促进官员守法、建设清正廉洁务实的官吏队伍的目的。‎ B.汉朝进一步完善监察制度,汉武帝时,设13名刺史对全国分部监察,并颁布《刺史六条问事》,首先把官吏“阿附豪强,通行贿赂”作为监察内容,还建立了举报箱制度,接受官吏百姓上书。‎ C.“三互法”是汉代的官员回避制度。“三互法”从地域、婚姻、血缘等关系上,规定了官员任职时应当回避的因素,以防患未然。‎ D.秦朝加强了对官员腐败行为的严格立法。汉代对官吏受贿这种枉法行为的处罚也十分严厉,除了对犯罪官员要“弃市”,还要取消其子孙三世的为官资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被李克强总理怒批的一些官员“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不作为行为,在秦朝属于犯罪行为,是会受到惩罚的。‎ B.秦朝职掌监察的御史大夫,被百官称为“风霜之吏”,可见他们对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察弹劾,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 C.秦朝的“保任连坐”与汉朝的“见故知纵之法”在立法目的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为了防止官员任用上的腐败行为,后者是为了避免上下级官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来源:全,品…中&高*考+网】D.秦汉时期的许多反腐败措施具有开创性,既对当时的反腐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可为后世的反腐败提供借鉴。‎ 二、古诗文阅读(共47分)‎ ‎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19分)‎ 王济,字巨川。其先真定人,父恕,后唐时童子及第,开宝中,知秀州。会盗起,城陷,为盗所杀,将并害济。济伏柩号恸,谓贼曰:“吾父已死,吾安用生为?但恨力不能杀汝,以报父仇尔!”贼义之,舍去。济携父骨匿山谷间。既而官军大集,济脱身谒其帅朱乙,陈讨贼之计。乙嘉之,遗以束帛,奏假驿置遣归。再调胙城尉,徙临河主簿。转运使王嗣宗被诏举法官,以济名闻。迁光禄寺丞、权大理丞,改刑部详覆官、通判镇州。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一夕,报有火,济部壮士数十潜往侦伺,果得数辈并所盗物,即斩之。驰奏其事,太宗大悦。召判登闻鼓院,拜监察御史。上疏陈统天下之术、节民物之道,大者有十。其言切于时,词多不载。 景德初,徙知河中府。三年,判司农寺。时周伯星【注】见,济乘间言曰:“昔唐太宗以丰年为上瑞。臣愿陛下日慎一日,居安虑危,则天下幸甚。”受诏与刘综改定茶法,颇易旧制,由是忤丁谓、林特、刘承规辈,因与王钦若迭诋訾之。四年,拜本曹郎中,出知杭州。郡城西有钱塘湖,岁久湮塞。济命工浚治,增置斗门,以备溃溢之患,民颇利之。大中祥符三年,徙知洪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属岁旱民饥,躬督官吏为糜粥,日亲尝而给之;录饥民为州兵,全活甚众。是岁卒,年五十九,遗奏大旨以进贤退谀佞、罢土木不急之费为言。 济颇涉经史,好读《春秋左传》,性刚直,无所畏避。少时,深州刺史念金锁一见器之,且托后于济。金锁没,济抚其孤,授置禄仕。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三》)  【注】周伯星,星名,有象征祥瑞和灾凶两种说法,此处象征祥瑞。 ‎ ‎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B. 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C.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D.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童子”, 童生是文童的别称。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B.“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原职叫迁复。  C.“开宝”是宋代的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可以表示年份,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D.“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济不畏强权,在做镇州通判时,一些旧臣武将十分傲慢,他们手下为非作歹,王济毫不屈服,抓住机会狠狠打击,受到了皇上的肯定。 B.王济正直有为,受到朝廷赏识,被朝廷召判登闻鼓院,授予监察御史的重要职务。王济曾上疏陈述统一天下、节省百姓财力的十点决策,言辞切合时政。 C.王济颇有政绩,在杭州任职时,兴修水利,百姓获利很多;在洪州任职时,遇到旱灾,亲自为百姓煮粥,录用灾民做州兵,许多人得以度过饥荒。 D.王济重视承诺。年轻时,他曾深受深州刺史念金锁的器重,在念金锁死后,王济完成当年念金锁的嘱托抚养他的后代,并帮助他的后代走上了仕途。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盗起,城陷,为盗所杀,将并害济(5分)‎ ‎(2)济命工浚治,增置斗门,以备溃溢之患,民颇利之。(5分)‎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题(9分)‎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矣。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8.翻译文中下列句子。(9分) (1)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4分) (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5分)‎ ‎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早 蝉 ‎ ‎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9.下列关于这首诗的分析与理解,不合理的两项是( )( )(5分)‎ A.“六月初七日”,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作者听到早蝉先秋鸣叫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时值夏季,让作者意外的是,竟然在江边听到蝉鸣之声。这连绵不断的蝉声引发了作者的悲慨之情。‎ C.“西风”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夏秋冬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西风未起,意即还没有到秋天。‎ D.“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此联表现作者不无对昔日在宫城槐下听蝉的美好回忆。‎ E.“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此联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此刻对云树缭绕的湓城的无限思念之情。‎ ‎10.秋虽未至,但秋思已先秋而生。诗人的“秋思”‎ 中包含哪些具体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 ‎(2)《天净沙·秋思》词中描写秋天特有景物,渲染悲凉的意境,为下文写悲情做铺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地势险峻的句子是 , ,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请回答12-15题。‎ 声音的态度 我是一支柳笛。我还记得,在我成为柳笛之前,刚从柳树身上被折断的那一刻,疼痛,眩晕,夹杂着从一种形态走向另一种形态的隐约期盼。春风里,有一个人向我伸出了手,于是我从若干柳条中被分离出来,我的生命成为具体的一截。那个人把我捧在两手间,反复揉搓,直到骨肉脱离,他把骨头抽了出去,用拇指和食指捏紧我的唇,用刀片刮掉绿皮层,露出新鲜的汁液,才含到嘴边开始吹奏。笛声婉转。悠扬,像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安慰。那个时刻我是多么激动,原本以为走过漫漫冬夜,我有幸参与了他们对春天的表达。后来我才明白,我只不过是若干柳笛中的一个,他们在踏青游玩的过程中临时动了念头,随手把我折断,制作了这个柳笛。我的命运在不经意间被别人彻底改变,像他们所期望的那样发出悠扬的声音。当我还是一支柳条随风飘扬,不曾料想我的体内竟然藏有这样一种声音,整个漫长的冬天,面对寒冷,面对荒凉,我是沉默的,当我终于开口,发出的声音居然如此优美和婉转。在有些时候,我觉得优美是不道德的;在另一些时候,我又觉得它是生命中的一份超脱和尊严。面对春天,应该更多记起的,是春天之外的季节,是季节之外的日子。我不知道哪个我才是真实的我。天空下,我与另一个我不敢相认。‎ 最悲哀的是,我的骨头被他们抽走了。我的体内空空荡荡,我的空空荡荡的身体被声音占领。倘若我的皮和骨头依然血肉相连,就不可能被声音穿过。‎ 他们对着我吹奏,在河边,在柳树下,在空旷的山野,柳絮飞扬。我不知道,柳树听到这个声音会有什么感想?我不知道,这个声音是我发出来的,还是他们的声音通过我传递出来的?我的身体被声音穿过,成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声源。春天的萌动里,柳絮在风中追逐自己的梦想,它们并不知道应该落定何处。当天空飘满柳絮,这个世界变得如此之轻。我不是一个通报春天的信使。然而他们说是。他们赋予了我这样的意义,我对我的意义一无所知。后来,从柳絮的纷飞中,我看到一棵柳树与人类之间的某种共同的东西,就是轻。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愿接受这个轻的现实;这份来自现实的轻,让我的心如此沉重。作为柳条,我曾是下垂的,像一株成熟的麦子。‎ 春天是短暂的。在我还没有明白春天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春天就结束了;在春天还没有结束的地方,我的作为柳笛的生命已经提前被结束,或者更坦白地说,我的生命其实只有那么短暂的一天,在他们踏青郊游的时候,我被反复地吹响,等他们回到日常生活,我就被搁置在抽屉里。我被关进抽屉,很快就被遗忘了。我并不能主宰自己的生命。我为那些婉转悠扬的声音而羞愧。当我还是一支柳条的时候,我知道那些漫长的冬天是怎么度过的,这个短暂的春天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走过多么遥迢的距离才来到这里。我不是只爱慕春天。当我按照别人的方式述说春天,春天是与我无关的。其实我更懂得的,是另外的季节。对那些另外的季节,另外的人,我的心里怀着更深的牵挂。‎ 我在河边默默生长了若干年。那年冬天,河边的田地也被征用了,一个人把自己吊在柳树下,像一根孤孤单单的柳条垂在那里。柳树下堆满了哭喊声。再后来,有人在柳树下谈论这个事件,那是我听到的另一种声音,完全与心灵无关。‎ 柳树边的那片土地被征用以后,盖起了楼房。柳树的枝杈间安装了一个喇叭,每天都在不知疲倦地喊话,不知道究竟喊了些什么,只知道每天都在喊,喊。‎ 关于春天,关于季节,我有话要说。你们听到的,其实仅仅是他们的声音。我的喑哑里,有对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的眷念。当我从柳树身上割裂下来被制成柳笛的时候,我并没有来得及看一眼柳树身上的伤口。我的被选择,在柳树身上留下又一道创伤,她刚从冬天走过,本来就已伤痕累累。柳笛是柳条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柳条是柳树的一部分。我很短,我来自一棵树。‎ 作为一只柳笛,我的更多的日子其实是属于沉默的,没有人相信我深爱着我的这份沉默。是那个人,让我变成现在的样子。他早已忘记了我。他的心里装着更多看似重要的事物,并没有给我留下一个狭小的角落。我只是传递过他的声音,从来不曾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我注定属于抽屉,属于被遗忘和被遗弃。即使腐烂成泥,我也会永远铭记我的前身,作为柳条的存在,作为柳树的存在,作为大地的存在,以及,此后作为泥土的一部分的存在。‎ 这样的一份遭遇,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一生一世,什么才是一生一世中最重要和最美好的事物。我已腐化成泥,开始新一轮的存在与成长。我相信生命是神秘的,不管遭遇什么,她永远生生不息。在新一轮的成长里,我知道我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自己,该怎样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爱。我会告诉所有人,我曾走过的一切,看过的一切,以及试图说出的一切,它们是一粒尘土的翅膀,是一缕扎根的烟。 (节选自王月鹏同名散文)‎ ‎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冷静地讲述柳笛的骨头被抽去的过程,是为了介绍它的制作方法。‎ B. 柳笛对春天是充满了向往与喜爱的,只是有些遗憾于春天的短暂易逝。‎ C. 吊死人的柳树下“与心灵无关的声音”与“堆满的哭喊声”形成了对比。‎ D. 柳笛终归尘土,对自己一生一世的苦难感到无奈,只好以生生不息自励。‎ ‎13. 文章中说“天空下,我与另一个我不敢相认”,请结合文意说明两个“我”分别指的是什么,并分析为什么“不敢相认”。(4分)‎ ‎14. 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举例说明。(4分)‎ ‎15. 请结合全文分析,柳笛对由自身所发出的声音在态度上有怎样的变化?(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7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 3分) A.即使曾有瑜亮之叹,告别时他们的内心也一定是光风霁月的,像琴箫合奏出《笑傲江湖》的绝唱,余音袅袅,千载悠悠。【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B.看来,美英当局要想摆脱在伊拉克的困境,还得及早改头换面,如果继续一意孤行,更多更大的麻烦或许还在后头呢!‎ C.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 D.因为中亚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挥而就。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中亚,打通丝绸之路,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 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 ① ,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 ② ,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 ③ ,“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19.阅读下面的内容,概括唐代“以胖为美”的三个具体原因。要求:每个原因都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6分)‎ 唐代繁荣昌盛,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人们有条件按照自己的喜好穿衣吃饭。唐代开放兼容并包,使唐人充满自信,使大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眼界十分开阔,不拘于旧有的审美情趣,不惧怕身体的丰满甚至肥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有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五、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了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 ‎ 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 2017-2018学年上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 ‎ ‎1、C 该题中考核文本筛选能力。C项中,第二段最后一行——常驻地方的监御史地位也相当高,他们常与郡守、郡尉一起,并称“守、尉、监”,监御史与郡守、郡尉的关系,原文只有“并称”之说,并无地位高低的表述。‎ ‎2.B 该题中考核文本筛选能力。B项中,原文第六段倒数第二行—— “我国最早的举报箱,是西汉赵广汉发明的。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颍川太守”,举报箱制度出现在汉宣帝时。‎ ‎3.C 【解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C项, 第五段,“见知故纵之法”是为了促进上下级官员之间互相监督、举报,而题干中“避免上下级官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 ‎4.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断句题时,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上怒甚”结构完整,排除B项;“知杂事”旧时等外的小官为杂职,如清代九品未入流之类或统称为佐杂;且“适知杂事”的主语是“济”,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故选择D项。 5.(3分)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涉及古代字号、年号、官职俸禄等。B项中“右迁”解释有误,应是“升级”。 6.(3分)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C 项中“亲自为百姓煮粥”错,原文是说他督促官吏煮粥。 7.(1) 恰逢盗贼兴起,秀州城被盗贼攻陷,(王恕)被盗贼杀害,盗贼准备把王济也一并杀害。 (得分点:“会”,恰逢,恰巧,1分;“城陷”被动句1分;“为盗所杀” 省略主语,补出王恕或王济父亲,1分;“并”,一并,一起,1分;大意1分) (2) 王济差遣工匠疏通治理,增设了斗门,来防备湖水泛滥的祸患,老百姓因此获得很多好处。(得分点:“浚”,疏通,1分;“增置”,增设,增加设置,1分; “患”,祸患,1分;“利”,获利,1分,大意1分)‎ 8、 ‎(1)失去百姓的拥戴,那是由于失去了民心。 (2)百姓归附于仁政,如同水的流向下游,百兽的奔向旷野一样。‎ 9、 B、E B项“连绵不断的蝉声”有误,只是薄暮时分有三两声而已;E项“对云树缭绕的湓城的无限思念之情”有误,这里的“无限思”是有无限的愁思、哀思之意。“云树绕湓城”借景抒情,表现出的是作者被贬江州困居湓江的失意与愁苦之情。(B选项2分,E选项3分)‎ 10、 ‎①年事渐高的感伤之情。听到蝉鸣之声,作者就想到自己鬓色渐衰,大有岁月催人老的感伤。②困居异乡的思乡之情。蝉鸣之声触动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③被贬离朝的愁闷之情 ‎ 11、(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 ‎12. C ‎13. 第一个我是成为柳笛的我(1分)‎ 第二个我是原为柳枝的我(1分)‎ 因为我没有了骨头,失去了厚重与沉默,也失去了作为柳的美好的特质,所以作为柳笛的我不敢见原为柳枝的我。(2分)‎ ‎14、(1)以第一人称视角写作可以使文字内容更加直观真切。比如“柳笛制作”的部分可以直观真切地感受到“我”本身的痛苦。(“听树下读诗的声音”“听树下哭喊声、与心灵无关的声音”) ‎ ‎(2)更便于情感的抒发(内心活动的表述)。比如“柳笛在抽屉的思考感慨”……‎ 另:独特新鲜的视角、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等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5、(1)认为婉转悠扬的声音是对变成柳笛的痛苦的安慰;‎ ‎(2)认为婉转悠扬的声音对春天的表达而激动;对优美的声音惊喜。‎ ‎(3)有时候认为优美的声音是不道德,有时候有可能是一种尊严;‎ ‎(4)为美好的声音感到羞愧;‎ ‎(5)对声音是自己发出还是别人经由自己发出的怀疑;‎ ‎(6)认为这个声音并不是自己的声音。(讨厌他们借自己发出的声音,更爱自己的沉默。)‎ 每点1分。‎ ‎16、A 分析:A项中“光风霁月”形容清新明净的气候和景象。也比喻人胸怀坦荡,品德高尚;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光风”就是雨后初晴的风,“霁月”就是雨雪后的明月。B项中“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含贬义。C项中“首鼠两端”指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而这里说的是意见不一致。D项,“一挥而就”指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诗文、书画很快就写好画好了。“就”是完成。此处应为“一蹴而就”,踏一步就可以获得成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蹴”就是踏。‎ ‎17、D 分析:A. 语序不当。B.两面对一面。C搭配不当,或成份残缺。 ‎ ‎18、.示例:‎ ‎①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昆虫并不是被雷声惊醒的/昆虫苏醒和春雷无关 ‎②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惊蛰雷声的出现 ‎③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5分;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示例)① 国力强盛,丰衣足食。② 充满自信,不怕肥胖。③ 鲜卑血统,健硕为美。(答出任意一点2分,二点4分,三点5分) ‎ ‎20、 ‎ 任务驱动内涵: ‎ ‎1.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 ‎ ‎2.内容驱动(写作内容的规定: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3.对象驱动 (1)“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一任务驱动决定了不能离开事件,必须是“就事论事”,或“融理于事”—— 不能“空泛”议论,即不能架空所给材料过度泛化说理; (2)“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一任务驱动决定了论述说理目标的指向性,要有说理的对象意识,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广泛”议论)‎ ‎4.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核心事件)讨论: 表层问题:“黑衣男”该不该“打人”? 深层问题:如何对待“过失者”? 你认不认可黑衣男的行为?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