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2016—2017学年上学期2015级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第Ⅰ卷 阅读题 ‎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 ‎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 ‎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 ‎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 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 ‎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 B.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C.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 C.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D.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 D.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小题。‎ 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祐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事,有诏推鞫【注:审问】。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旋追官勒停,会赦,注汀州司户。‎ 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言待罪四十六日,不闻玉音,谓朴日:“某事岂便于国乎?某事岂便于民乎?”朴日:“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 右司谏陈瓘荐朴,有旨召对,朴首言:“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屡变,始出一二大臣所学不同,后乃更执圆方,互相排击,失今不治,必至不可胜救。”又言:“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愿诏勿以王氏为拘,则英材辈出矣。”蔡京恶朴鲠直,他执政三拟官,皆持之不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嗾言者论朴为元祜学术,不当领师儒,罢为肇庆府四会令。‎ 有奸民言邑东地产金宝,破田畴,发墟墓,朴至,请罢之。改承事郎,知临江军清江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 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中书侍郎冯熙载欲邂逅见朴,朴笑日:“不能见蔡京,焉能邂逅冯熙载邪?”居官所至有声。在广南,止其帅孙埃以文具勤王,不若发常赋助边。破漕使郑良引真腊取安南之计,以息边患,人称其智。朴尝自志其墓日:“以天为心,以道为体,以时为用,其可已矣。”盖叙其平生云。有《章贡集》二十卷行于世。‎ ‎                                                        (选自《宋史·李朴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 B.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 ‎ C.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 D.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人一直尊崇右,右尊左卑,如“位在廉颇之右”。官位前加“右”表示比加“左”地位高。‎ B.东宫是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可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如《诗·卫风·硕人》:“东宫之妹,邢侯之姨。”孔颖达疏:“太子居东宫,因以东宫表太子。”‎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就具备以上特征。 ‎ D.“台隍枕夷夏之交”之“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朴耿直刚正,敢于进言。他因曾经言说隆祐太后处事不当而被停职查办;他批评翰林承旨范纯礼不敢言,没有范父的风范。‎ B.李朴指摘时弊,忠于朝廷。他人朝答对,认为自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多变,如果今天政事不当,必定导致不能挽救的局面。‎ C.李朴历任官职,颇有声望。他相继担任虔州教授、肇庆府四会令、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在任职之处都留有很好的名声。‎ D.李朴傲视当朝权贵。中书侍郎冯熙载想以邂逅的方式与李朴相见,李朴笑道,既然不能见蔡京,就更不能邂逅冯熙载。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4分)‎ ‎ ‎ ‎(2)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3分)‎ ‎ ‎ ‎(3)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3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观徐州李司空猎 张祜 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8.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比,本诗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 ‎ ‎9.请对最后四句运用的艺术手法作简要赏析。(4分)‎ ‎ ‎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作者归田后,于家中饮酒自娱,心情愉悦的诗句是 , 。‎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 两句,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承上结眼前景色,启下发怀古幽情的句子是: ,‎ ‎ 。‎ ‎(4)‎ 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 , 。, ‎ ‎(5)《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的诗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父亲没有赴约 ‎[美]罗伯特•诺格斯 这个故事发生在风景如画的国家丹麦的小客栈里。这种客栈通常供应游客食物和饮料,并且这儿的人们都讲英文。我和父亲因为生意上的事,也因为旅游来到了这样的客栈,过着愉快的时光。‎ ‎“我希望母亲和我们一起在这儿。该多好啊!”我说。‎ ‎“如果你母亲来这里,带着她去附近旅游一定非常惬意!”父亲说。‎ 年轻时他曾经在丹麦旅游参观。我问:“您自那次旅游后离开此地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 ‎ “哦!大约三十年。我依稀记得路途上曾经到过这个客栈。”他朝周围看了看,沉浸在回忆的气氛中。“那是多么美好的日子……”突然他沉默了,我看见他的脸变得异常苍白。随着他的视线望去我发现一个太太手里拿着一托盘饮料站在一群顾客面前。看得出她从前也许很漂亮,但现在发胖了,头发显得有些零乱。我问父亲:“您认识她吗?”‎ ‎“从前认识。”他说。‎ 这位太太来到我们桌前,问:“要饮料吗?”‎ ‎“她变得太多太多了。感谢上帝她没有认出我。”父亲轻声说,手里拿着手帕做了个鬼脸。“在遇到你母亲前我曾经认识她。”他继续说,“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到这里来旅游。她当时是个年轻可爱的少女,温文尔雅、妩媚动人。我们疯狂地相爱了。”‎ ‎“母亲知道此事吗?”我突然愤愤不平地说。‎ ‎“当然知道。”父亲焦虑地看着我,轻声说。我能感觉到他此时的窘迫。‎ 我说:“爸,您大可不必……”‎ ‎“假如你母亲在这儿,她将告诉你这一切。我不想让你为此操心。那时我对她和她的家庭来说完全是个外国人。当时我的生活完全依赖你爷爷。如果她跟我结婚,她不会有任何前途。所以她的父亲竭力反对我们的风流韵事。当我写信告诉父亲我想跟她结婚时,你爷爷便拒绝提供哪怕是一分钱的援助。于是我不得不返回故乡。但是临走前我们见过一次面,我告诉她我必须回美国去借些钱,几个月后回来便跟她结婚。”‎ ‎ “我们知道,”他继续说,“她的父亲可能会拦截我们的来往信件。所以我们决定我将简单地给她寄一个纸条,告诉她我们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在那里我们将举行婚礼。然后我就回美国贷了款并写信告诉她见面的事。她收到信后复函说:‘届时我将如期而至。’可是她没有去。后来我了解到她在约定日期两周前和当地的一个客栈老板结婚了。她没有等到我们预定的时刻。”‎ 接着,父亲说:“感谢上帝她没有赴约。回家后我遇到了你母亲,我们过得非常幸福。我们常为这件年轻时的骑士故事说笑寻开心。我提议将来你把此事写成文字。”‎ 那位太太拿着啤酒出现在我们面前。‎ ‎ “你是从美国来的吗?”她问我。‎ ‎ “是的。”我说。‎ 她微笑着说:“哦,美国,令人神往的地方。”‎ ‎“是的,你的许多同胞都去了美国,你考虑过此事吗?”‎ ‎ “不是我,不是现在。”她说,“很久以前我曾经想过。但最后我还是留在了这里。留在这里挺不错的。”‎ 喝罢啤酒我们离开了客栈。我问父亲:“爸,您给她的信上的日期是怎么写的?”‎ 他停下脚步,掏出一个信封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像这样,”他说,“12/11/13.就是说1913年12月11日!”‎ ‎“不!”我惊呼,“在丹麦和其他任何欧洲国家不是那个日期。在这些地方,人们按日、月、年的顺序写日期。所以你写的日期不是12月11日,而是11月12日!”‎ 父亲用手捂住脸。“哦!她到了那里!”他惊叫道,“只因为我没有赴约,她才跟别人结的婚。”他沉默了片刻。“还好!”他说,“我衷心祝愿她幸福。实际上看来她似乎确实如此。”‎ 当我们总结此事时我突然说:“这真是件幸运的事,否则不会遇上我母亲。”‎ 父亲双手放在我肩膀上,温和地看着我,微笑着说:“我是双倍的荣幸,小伙子,不然的话,我既不会遇上你母亲更不会遇上你!”‎ ‎(摘编自《文艺生活》)‎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 A.文中的父亲由于文化传统方面的不同,没有和美丽的丹麦女孩走到一起,后来又遇到了新的爱情,父亲的行为虽有遗憾,但是他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 B.小说没有直接描写“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爱情,而是通过描写“父亲”与一个丹麦女孩之间美丽的误会,侧面表达了父母之间美好的爱情。‎ ‎ C.小说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父亲没有赴约制造了美丽的错误,小说作者颇具艺术匠心的构思,使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悬念迭出。‎ ‎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以前美丽的丹麦女孩,但现在发胖了,头发显得有些零乱,说明“她”经受了爱的痛苦,不注重容颜,也不相信所谓的爱情。‎ ‎ E.父亲虽然与丹麦女孩的爱情失之交臂,与母亲的爱情却依然全心投入,这启示人们,人的一生不能与过去的遗憾纠缠,应该抓住当下,乐观幸福地生活。‎ ‎(2)小说中父亲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4分)‎ ‎ ‎ ‎(3)“我”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 ‎ ‎(4)小说构思精巧体现在情节巧合上。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6分)‎ ‎ ‎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2.下列词语加点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轻飏 熙微 窈窕 东皋 ‎ B.翼轸 棨戟 潦水 孤骛 C.茶峒 踹水 懊悔 糍粑 D.酒撰 搠倒 通宵 战战兢兢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文化。走进那些有着百年历史的老企业,扑面而来的厚重文化底蕴总让人如饮鸩止渴,沉醉不已。‎ ‎②如今还有很多人在邯郸学步而不自知,看到别人成功了,就有模有样地学起来,结果人家练成了绝世高手,而自己却走火入魔,自废武功。‎ ‎③近几年,绿松石越来越受人们喜爱,随着收藏价值的升高,价格也水涨船高,很多造假者也盯上这一领域,鱼龙混杂的绿松石让人眼花缭乱。‎ ‎④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尘埃落定,美国著名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获奖,文学院给他的颁奖词是“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诗意的表达方式”。‎ ‎⑤集体约谈,是近些年来党组织就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纠正的一种惯常形式。面对集体约谈,下级组织或个人不必如芒在背。‎ ‎⑥市委、市政府重视教育事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提升全市广大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做的好事罄竹难书。‎ ‎ A.②④⑤ B.①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一场“乌台诗案”成为了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而正是这官场的失意造成了他文学创作的巅峰。‎ ‎ B.傅雷说:“没有经历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历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一生都在战斗和苦难中度过的苏武,在被扣留匈奴十九年、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回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体现出了忠贞无畏的精神品质。‎ C.在《窦娥冤》这部作品中,写到了窦娥的两个愿望:一个是守节尽孝,用今生受苦以修来世;一个是期盼官府是非分明,执法公正。但这两个愿望都被黑暗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 D.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我们进入大师创造的精神世界,目的是为了感受那深厚的意蕴和睿智的表达,从而不断引发对人生的思索。 ‎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1 ,这个小村庄没有那种招摇的俏丽。 2 它蕴藏着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 3 久居这一带的人 4 跟这里的景致结下不解之缘, 5 看到这些彤、声和色彩的微妙差别, 6 给予应有的评价。‎ 选项 ‎1‎ ‎2‎ ‎3‎ ‎4‎ ‎5‎ ‎6‎ A 诚然 但 只有 才会 才能 并且 B 果然 可是 因为 所以 因而 才能 C 的确 但是 只要 就能 既 又 D ‎/‎ 因为 只有 才能 不仅 而且 ‎16.下面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的气味》一文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在他的小说《静静的顿河》里,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特别发达的嗅觉。他描写了顿河河水的气味,描写了草原的青草味、干草味、腐草味……‎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里的一个人物,能嗅到寒冷的气味。其实寒冷是没有气味的,但是福克纳这样写了,我们也并不感到他写得过分。‎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实际存在着两种气味,一种是        ;一种是        。‎ ‎17.请为下面漫画拟写题目,并写出漫画寓意。(5分)‎ 题目:                           ‎ 寓意: ‎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伴随着互联在中国的发展,新业态、新话题层出不穷。红即在互联上走红的普通人,20多年来经历了从靠个人才华或出位的言行博得民关注但无“变现”能力的初级阶段,到借助社交媒体成为微博名人,再到当前依托团队运营具有强大吸金能力的变迁。据今年上半年由民间机构发布的《“红”经济白皮书》提供的数据,中国红人数已达百万。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在互联上贩卖低俗劣质的内容走红,且支持者不断扩大。‎ ‎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 ‎ ‎1.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传统小说和早期小说有两个差异,一个是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即口耳相传和小说家们创作再加工的两种不同的形式。一个是区别并不明显的本质上的差异,C选项错把形式差异当本质差异。‎ ‎2.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选项偷换对象。原文中说的是小说家们注重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并没有提人们如何。‎ ‎3. 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属于无中生有。回文定位到最后一段,“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原文并没有提及现代传媒对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的影响。‎ ‎4.D ‎5.A(左右表述绝对。旧时礼制习俗观念。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东,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在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各代情况不一,考核史籍,情况如下:夏商周时,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朝官尊,燕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 ‎6.C(“他相继担任虔州教授、肇庆府四会令、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错。国子祭酒,因病没上任。高宗即位授他秘书监,未到就去世了)‎ ‎7.‎ ‎(1)忌恨(他)的人想排挤他,置他于死地,让人用耸人听闻的言语恐吓他,李朴泰然自若,没有害怕的神色。(得分点:死、危言、泰然各1分,句意1分)‎ ‎(2)想把这块宝玉让给秦国吧,恐怕秦国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骗;想不让给秦国吧,又担心秦国的大军马上打过来。(得分点:徒、见各1分,句意1分)‎ ‎(3)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生生、术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李朴,字先之,虔州兴国人。考取绍圣元年进士,调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特别器重赞许他。调任虔州教授。因曾经说隆祐太后不该废处瑶华宫一事,朝廷下诏审问他。忌恨(他)的人想排挤他,置他于死地,让人用耸人听闻的言语恐吓他,李朴泰然自若,没有害怕的神色。随即追回官衔,勒令停职,遇上赦免,排挤他,安排任汀州司户。‎ 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己说待罪四十六天,听不到皇帝的声音,对李朴说:“某事难道有利于国家吗?某事难道有利于人民吗?”李朴说:“承旨知道却不说,没有你父亲的风范。”‎ 右司谏陈罐推荐李朴,有旨召他答对,李朴首先说:“自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多变。开始出现一二大臣所学不同,后来就各执己见,互相排挤攻击,如果今天政事不当,必定导致不能挽救的局面。”又说:“‎ 现在士大夫做学问不求于自己,而只听王氏的学说,败坏思想学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希望下诏不要拘泥于王氏,就会英才辈出了。”蔡京讨厌李朴的耿直,其他宰相三次拟定授官,都扣压不下发,重新任命他为虔州教授。(蔡京)又让谏官弹劾李朴是元祐学派,不该任教导儒生的职务,将他罢免任肇庆府四会令。‎ 有奸民说县东产金宝,破坏田地,发掘墓地.李朴到后,请求停止这件事。改任承事郎,临江军清江县知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钦宗在东宫时就听说了他的名字,等到登位后,授任李朴著作郎,半年内共升迁五次直到国子祭酒,因病不能上任。高宗登位,授予秘书监,召他速来,未到就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李朴从担任小官开始,天下人尊重他的名望。蔡京想要强行招致他,让(李朴)知道(蔡京)厚待他的意思,答应让他做侍从,李朴极力拒绝不见,蔡京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然而最终没有加害他。中书侍郎冯熙载想邂逅李朴,李朴笑道:“不能见蔡京,怎能邂逅冯熙载呢?”做官所到之处有声望。在广南,阻止帅臣孙埃以空文为皇帝效力,不如调拨常赋资助边疆。反对漕使郑良引真腊取安南的计策,消除了边境的祸患,人们称赞他的智谋。李朴曾自己写墓志铭说:“以天下为心,以道学为本体,以时势为实用,这样就可以了。”大概是对他生平的叙述。有《章贡集》二十卷在世上流传。‎ ‎ ‎ ‎8.【答案示例】《江城子·密州出猎》塑造了一个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诗人形象。(2分)而本诗则通过李司空打猎的过程以及众人观猎的情况,塑造了一个武艺高超的英勇猎手形象。(2分)‎ ‎9.【答案示例】①运用细节(动作)描写。“背”“抽”表现其身段之灵巧,“翻”“控”展现其臂力之强劲,动作之漂亮,造型之健美。②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仅答侧面描写也可)最后两句写围观人群一齐指向遥远的天空,那里一只带箭的鸿雁,垂着双翅,直向地面坠落下来。以欢声雷动的热烈场面表现了猎者的技艺高超。③运用场面描写。以万众围观、欢声雷动的热烈场面表现了猎者的技艺高超。(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10.‎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4)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1.(1)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选C、D不得分。(A.“无可厚非”不当。C.“一波三折,悬念迭出”错误。D.“不注重容颜,也不相信所谓的爱情”错误,从“我衷心祝愿她幸福。实际上看来她似乎确实如此”可以看出)‎ ‎(2)①旅游来到客栈,父亲心情愉快。②面对“我”的追问以及昔日的“她”,父亲非常窘迫。③知道日期错误后,父亲表现得惊诧痛苦。④现在大家都幸福,父亲很坦然。‎ ‎(3)①是线索人物,贯穿故事始终。②推动了情节发展。“我”的几次发问,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是小说故事的见证者,增加小说的真实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①当年父亲与丹麦女孩偶遇热恋是巧合。②父亲与丹麦女孩因误读日期错过婚姻是巧合。③父亲与母亲结婚过上幸福生活是巧合。④故地重游,父亲再遇当年的女孩是巧合。⑤“我”了解丹麦日期书写习惯,揭示真相是巧合。(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2. C(A熹微 B 孤鹜 D酒馔)‎ ‎13. A(①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不合语境。②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③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使用对象错误。④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⑤如芒在背:形容心神不宁、忐忑不安的样子。⑥罄竹难书:形容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感情色彩不当)‎ ‎14. B(A搭配不当,“造成”和“巅峰”不能搭配,可将“造成”改为“成就”等。C 介词淹没主语,介词结构“在……中”导致句子没有主语,应删掉“在……中”。D句式杂糅,“目的是为了”,应改成“目的是”或“是为了”。)‎ ‎15、A ‎16. 答案:现实(写实)的,是对某物的气味进行描写(3分);虚构(想象)的,是对本无气味的物体进行描写(3分)。‎ ‎【解析】从逻辑关系角度来看,应先说《静静的顿河》中的气味,然后再说《喧哗与骚动》中的气味;而根据句中的提示“其实寒冷是没有气味的”可推知这是指虚构的气味,据此推断上文是现实的气味。‎ ‎17.‎ 题目:要命的WiFi(意思对即可)(2分)‎ 寓意:无线信号遍布现实,人们被其异化,失去了生活和思考的能力。(3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能力层级B。此漫画简洁、生动,寓意深刻,揭示了当下人们生活的一种真实状态,也契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很接地气。 ‎ ‎18. 【写作提示】‎ ‎(1)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低俗红打开了盛有人性恶的潘多拉之盒,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浸淫于此的人。可以立意为“纯洁人性,反对以丑为美”“抵制恶的诱惑”“低俗红容易突破法律的界线”。‎ ‎ (2)从集体精神养成的角度来说,低俗红导致集体精神的矮化、粗陋化。可以立意为“低俗红激发人的生物性本能,给人带来危害”“抵制低俗红,倡导自由精神与创造精神”。‎ ‎ (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低俗红的破坏力指向未来。可以立意为“清除低俗红对年轻人的负面辐射力”“拒绝低俗红,保护青少年”。‎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