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 (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 (3)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   ‎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C.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成为主流。 D.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迭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B.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C.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同时又重声色,体现了中国诗歌发展的趋势。 D.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不衰,在诗歌创作中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 ‎“直根系”这一概念是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苏先生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所涉及的范围是从关中西部起,经山西全境向西北至内蒙古河曲地区,向东北经冀西北延伸至辽西地区,形成“Y”字形文化带。这一地带是中华诸文明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也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红山文化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直根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红山文化和中华古文化都有着高度发达的祖先崇拜。中国没有传统的宗教,以血缘为纽带的祖先崇拜是中国人信仰和崇拜礼仪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脉。安阳殷墟西北岗王陵区内上千座祭祀坑和卜辞中对先公先王各类祭祀礼仪的记载表明,商代的祖先崇拜十分发达,为国家重典,礼繁而隆重,向前追溯到史前时期顺理成章,但目前所知的史前文化中,只有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可以与之有较为紧密的衔接。红山文化被认定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发达的祖先崇拜是一个主要实证。‎ ‎   祭祀遗存的规范化也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苏先生最早注意到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是在发现东山嘴遗址之时。这个遗址面对河川和大山山口的高岗,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南圆北方、左右对称,这完全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却与后世建筑,特别是礼仪性建筑如天坛、太庙、明十三陵的布局相近。红山文化建筑地址的规范化可视为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源头所在。‎ ‎   红山文化是史前两大玉文化中心之一,其玉文化具有高度抽象化又高度规范化的特点。以其中的龙和凤题材为例,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龙凤造型都已定型化,商代玉龙与玉雕龙在造型上一脉相承,玉凤的翅与尾的表现方式也与商代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如出一辙。尤其是红山文化中已出现的龙凤合体题材,而且设计精妙,神态成熟,是后世玉器基本造型龙凤玉佩的祖型。这是红山文化作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一个显著标识。‎ ‎   同玉器规范化和制度化相关的,是红山文化特殊的埋葬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现象是“唯玉为葬”。玉器作为古代墓葬随葬品,见于全国各地各时期的考古文化,但唯红山文化只葬玉器而不葬其他陶石器等。玉器是一种被赋予思维观念的非实用器,有别于来自生活和生产等实用性的其他随葬器物。独以玉器为唯一随葬品而排斥其他,当反映红山人精神重于物质的观念。礼的源头,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王国维释“礼”字的初型为“以玉事神”。红山文化“唯玉为葬”的习俗是礼起源于史前时期最为典型的证据。一般认为,礼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的,现将中国传统礼制的起源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这就再次确立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地位。‎ ‎(摘编自郭大顺《为什么说红山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直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B.红山文化是目前所知唯一能与商代祖先崇拜形成较为紧密衔接的史前文化。 C.红山文化玉器中龙风造型与商代极其相似,也是后世玉器龙凤玉佩的祖型。 D.红山文化唯玉为葬,不葬其他实用性器物,是国内各地考古文化中独有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四个维度充分论证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地位,层次清晰。 B.红山文化与后世文明之间存在渊源关系,这是论证红山文化直根系地位的关键所在。 C.第四段详述红山玉文化龙凤题材的影响,旨在证明其具有高度抽象化和规范化特点。 D.中国传统礼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红山文化,王国维对“礼”字的阐释是其有力佐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研究过程中,既重视文物、遗址的发掘,又关注文献资料,二者相互印证,是考证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经。 B.红山文化作为直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中华诸文明之中升起最早也最光亮的地带。 C.东山嘴遗址南圆北方、左右对称的布局,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足以证明中国的传统礼仪起源于红山文化。 D.如果红山文化中没有“唯玉为葬”的习俗,中国传统礼制将失去源头,红山文化也将难以确立其直根系地位。‎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如何最大限度的在社会上实现善?这是先秦诸贤集中思考的一个问题。道家认为,要实现善,就要“出世”,不要整天想着怎么去辅佐帝王,帮助并教化别人。理由很简单,“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胠箧篇》)。庄子有这样的想法,最起码有两个原因:一是圣人致力于在社会上推行善事,但这所谓的善事难免会在落实到个体身上的时候变成恶事,那么,圣人就会变成为大盗了;二是当社会上开始强行推广圣人之善时,那么,无行善能力和意愿的人就会抵制,他们中难免有一些人会落草为寇,成为大盗,走上反抗之路。因此,道家认为,实现善的最好方式,就像老子提出的“小国寡民”那样,“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   在墨家那里,个体的联合和团结非常重要。要联合,就要向外推善。推善的前提是“非攻”。要“非攻”,就需要让人们相信,“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对墨家来说,“爱人”“利人”是获得爱和获得利的前提。所以,在他们眼中,向外推善是利人利己的大好事。只要把善向外推的越远,他人就获爱和获利越多,自己也会随之获爱和获利越多。然而,要想把善推到至远,对恶的防范与打击也要能至远。在个体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成立一个相对严密的组织是必须的。‎ ‎   儒家像墨家一样,也主张向外推善。不过推善的方式却有所不同。儒家向外推善是从血亲开始的。要推善,就要“亲亲”,“尊尊”。从自己身边一层一层地往外推。当每个人都努力地往外推善时,那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个个重叠起来的善圈。儒家的这种推善方式,在农耕文明时期,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农耕时期的人大多依附于土地,流动性并不高。从身边的人爱起,即尊重了个体的能力,也顺应了农耕文明的现实。这种从身边人爱起的推善方式,即使在现代社会,面对不断流动的陌生人,也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的。因为,只有从爱家人,爱同事开始,才能爱陌生人。‎ ‎   清末,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地对待技艺与善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儒家士大夫们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说白了就是,儒家所营构的善的社会,已经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了,只有学习陌生人的技术,用这些技术来制止陌生人所带来的恶。之后,张之洞等人所提出的“中体西用”,也是这个意思。‎ ‎   其实,不论是道家、墨家、儒家,还是“中体西用”说,都无法真正解决止恶和扬善的问题。具体原因,就是没有认真地区分国家之善和个人之善。就国家而言,保障社会中每一个小家庭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是最基本的善。就个人而言,能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善;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最高的善。当然,不能让国家的善或不善成为个人善或不善的理由,也不能让个人的善或不善成为国家善或不善的理由。换言之,就是让国家与个人在向外推善的时候,把互相妨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 ‎(摘编自韩王韦《论“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认为圣人推行的善在个体身上可能会转化为恶,圣人就可能成为大盗。 B.墨家认为要实现善,就要实现个体的联合与团结,并成立相对严密的组织。 C.儒家主张实现善的方式是以亲为圆心,层层外推,形成一个重叠的善圈。 D.魏源所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主张用陌生人的技术来改造儒家的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引用《墨子·兼爱中》的个别句子,是为了证明墨家向外推善的方式。 B.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以突出道家和墨家在实现善的方式上的差异。 C.作者先阐述儒家再论及清末洋务派,是考虑到了时间和逻辑两方面的原因。 D.作者先论述了各家的理论主张,进而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家和儒家在推行善的方式上有共通之处,这恰恰是其与道家观点的差别。 B.在现代社会,儒家主张的行善方式比起道家、墨家来,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C.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儒家的行善方式。 D.国家之善和个人之善不是绝对统一的,要将二者相互妨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答案 一答案:1.D; 2.D; 3.B 解析:1.该项中“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与原文第二段“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不符。 2.A项中“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与原文意思不符;B项中“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与原文第一段中“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不符;C项“两代诗风的嬗迭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这一结论在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能推断出,但并不是由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指出”的。D项正确,可从文章第三段概括出来。 3.B项中“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与原文不符。‎ 二答案:1.C; 2.C; 3.A 解析:1.“龙风造型”不是“祖型“,文中说“龙风合体的题材”是后世“龙风玉佩的祖型"。 2.论述龙风题材对后世的影响,旨在说明红山玉文化“是红山文化作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一个显著标识。 3.B“中华诸文化中升起最早也最光亮的地带”是指“Y’字形文化带,不是指“红山文化”。C“足以证明”错。D推论错误。‎ 三答案:1.D; 2.B; 3.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